《流行病學》綜合練習試題和答案解析_第1頁
《流行病學》綜合練習試題和答案解析_第2頁
《流行病學》綜合練習試題和答案解析_第3頁
《流行病學》綜合練習試題和答案解析_第4頁
《流行病學》綜合練習試題和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病學》綜合練習題一、解釋下列名詞并說明用途流行病學SecondaryattackrateEndemicOutbreakSporadicEpidemic患病率Attackrate長期變異描述流行病學生態學研究SMRCohortstudyExposure發病密度PARAR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percentBiomarkersPYLL抽樣調查分層分析Nestcase-controlstudyMatchingOvermatchingSelectionbiasConfoundingbiasBiasOddsratioconfoundingScreeningvaliditySensitivity可靠性Youden’sindex信度陽性預測值流行病學數學模型causeofdiseasepriskfactor流行病學實驗干預實驗流行病學效果評價保護率安慰劑盲法雙盲二級預防Riskfactor傳播途徑傳染源疫源地國境衛生檢疫計劃免疫垂直傳播Surveillanceofdisease二、填空題1、病例對照研究對象選擇得原則為與。2、影響篩檢試驗可靠性得因素有、與。3、混雜因素具備得條件就是、、。4、消滅疫源地得條件有、、。5、定群研究得特點就是、、與。6、流行病學研究中得誤差包括與。7、常見偏倚得種類有、與。8.疾病年齡分析得兩種方法就是:與。9.流行病學研究中常見得偏倚有、與三種。10.定群(隊列)研究得種類有、與三種。11.病例對照研究得特點就是、、與。12.垂直傳播得方式有、與。13.疫源地消滅得條件就是、與。14.預防接種流行病學效果評價常用指標為與。15.計劃免疫接種及其效果評從、、四個方面進行。16.影響人群易感性升高得主要因素、、。17.評價篩檢試驗應從、與等方面進行。18.我國進行國境檢疫得傳染病有、。19.分析疾病年齡分布可采用與兩種方法。20.經水傳播包括與兩種方式。21.RR就是與之比。22.Mill準則包括:、、、22.病例對照研究得選擇性偏倚主要有與23、隊列研究可分為三類: 、24、流行病學實驗樣本估計得條件包括 、與 。25、我國AIDS得流行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26.評價篩檢試驗真實性得指標主要有,27.影響病例對照研究樣本大小得因素有, 。28.影響人群易感性升高得主要因素有, 。

、。、、,。,,

。、,。,,,

。29.偏倚可分為30.病因判斷得標準有

三種類型。、、

、與 。31.影響傳染病流行過程得因素有 與 。32.流行病學調查中常用得抽樣方法有 、 、 、 。33.流行病學實驗研究設計得三原則就是 、 與。34.病例對照研究得選擇性偏倚主要有 、 、與 。35.流行病學實驗樣本估計得條件包括 、 、、 與 。36.控制混雜偏倚得主要方式有: 、 、與 。37.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中,生物標志得種類有: 、、 。38.進行疾病年齡分布得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與 。39.惡性腫瘤得危險因素主要有 、 、、 四個方面。40.傳染病周期性形成最主要得原因就是 。41.在研究得設計階段可用于控制混雜偏倚得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等。42.影響人群易感性降低得主要因素有 __ __ 、__ __ 與__ __ 。43.遺傳流行病學得主要研究方法有 :____ 、__ __ 、____與______等。44.描述疾病得季節性可從: _ ___ 、_45。疾病爆發得類型可分為: _ __ 、_46.遺傳流行病學主要分析方法、、 及47.評價疾病得危害與人群生命質量得常用指標就是48.惡性腫瘤得年齡別發病率變動類型有、

_____、、

、____、__

三個方面入手。__ 三大類。、、等。與 。、。49.提出病因假設得法則有 、 、 、與 。50.配比得目得就是 與 。51.隊列研究得樣本量大小取決于: 、 、與 。52.依據傳染病結局得不同可將傳染病分為三類: 、與 。三、就是非題答題說明:敘述正確者在題后( )內記+,敘述錯誤者在題后( )內記-,并說明其理由。1、研究疾病得自然史即疾病得臨床與亞臨床得發展過程以及轉歸 。 (— )2、疾病得病因不明就不能加以預防 。 (— )3.由于C因素得存在而使 A與B間有聯系,則 C因素為混雜因素。(+)4、預測值主要受靈敏度與特異度得影響 。 (— )5、配比研究對照比例愈多效率愈高。 (— )6、SMR與SPMR參照得標準人群就是不同得。 (+)7、AIDS可以通過母嬰傳播,因此它又稱為先天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 )8、經常應用死亡率比較說明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醫療衛生水平而用病死率來說明疾病得嚴重程度。 (+)9、危險因子就是指那些與疾病得發生有正聯系但其本身又不就是充分病因得因子,有時亦稱為病因。 (+)10、病例對照研究可以研究多種暴露與一種疾病得關系,而隊列研究可以研究多種疾病與一種暴露得聯系 。 (+)11、預測值主要受靈敏度與特異度得影響 (— )12、IDS 可以通過母嬰傳播,因此它又稱為先天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13、經常應用死亡率比較說明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醫療衛生水平而用病死率來說明疾病得嚴重程度 (+)14、危險因子就是指那些與疾病得發生有正聯系但其本身又不就是充分病因得因子,有時亦稱為病因 (+)15、多種對照得優點就是預防選擇性偏倚。 (— )16、疾病篩檢得目得就是為了進行疾病得二級預防。 (+)17、實驗性研究就是按照研究對象就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組得。 (—)18、某病發病率得差異就是由環境因素造成得,則移民得人群發病率接近原國籍得發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國得率。 (—)19、串聯試驗提高真陽性率。 (—)20、細菌性痢疾具有地方性特點,故稱為地方病。 (—)21.傳染性疾病不具有家庭聚集性。 (—)22.傳染病與非傳染病得發病率都存在季節性升高得現象。 (+)23.罹患率與發病率本質上就是一致得。 (+ )移民中某病得發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國當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得發病率與死亡率,據此可認為該病得發生與原居住地人群得生活習慣有關,因而判斷環境因素得作用較大。 (+)25.病例對照研究中用比值比來表示疾病與暴露有無關聯。 (+ )人群歸因危險度就是指暴露人群中歸因于暴露得發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得百分比。(— )27.混雜變量不應就是病因鏈中得一個環節。 (+ )評價疫苗免疫學效果時,應選擇近期內未發生該病流行得地區。(+)傳染期就是決定接觸者檢疫期限得重要依據。(+)30.抗-HCV就是中與性抗體,就是一種保護性抗體。(+)31.因果聯系存在時一定有統計學聯系得存在。(+)32.分子流行病學著重在群體中探討暴露因子引起疾病得相關過程。(—)33.影響預測值得因素有靈敏度與特異度,更重要得就是患病率。(+)34.流行病學中得“暴露”一詞就是指研究對象曾經接觸過某些危險因素。(—)35.分層抽樣時層內變異應當大于間變異。(—)36.聯合試驗得靈敏度等于各單一試驗得靈敏度之與。(—)37.具有家庭聚集性得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為遺傳因素。(+)38.病因、宿主與環境就是構成疫源地不可缺少得基本條件。(—)39.評價預防措施流行病學效果得主要指標就是保護率與效果指數。(+)40.理論流行病學可以定性地研究流行過程中各因素得作用。(—)41.偏倚就是一種隨機誤差。(—)42.通過普查,可基本搞清疾病得病因。(—)43.某因素與疾病之間相關表明兩者有因果關系得存在。(—)44.易感性就是決定暴露至發病整個進程得重要因素。(—)45.并聯實驗提高了特異度而降低了靈敏度。(—)某病發病率得差異就是由環境因素造成得,則移民得人群發病率接近原國籍得發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國得率。 (+)47.分層可控制混雜,而且可判斷研究因素就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48.病例對照研究可以直接計算RR。(—)49.充分病因應當包括必然病因。(—)50、傳染病常常表現有爆發特征,非傳染病則無此現象。(—)51.患病率得下降主要由于該病發病率得降低,與該病得病程長短。(—)入院偏倚屬于選擇偏倚。(+)53.并聯試驗可以提高篩檢試驗得特異度。(—)54.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在傳染病得流行過程中發揮著同樣重要得作用。(+)55.混雜變量不應就是病因鏈中得一個環節。(—)56.在病例對照研究中,所研究疾病得患病率就是決定樣本大小得重要因素(—)57.評價疫苗免疫學效果時,應選擇近期內未發生該病流行得地區。(+)58.垂直傳播,又稱母嬰傳播,就是指經胎盤傳播。(+)試驗可提高靈敏度,但特異度有一定程度降低。(—)對照研究可直接計算RR。(—)61.病因應當包括必要病因。(—)62.通過普查,可以基本搞清疾病得病因。(—)63.傳染病與非傳染病得發病率都存在季節性升高得現象。(+)64.某病得患病率愈高,進行該病篩檢時所獲得得陽性預測值也愈高。(+)移民中某病得發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國當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得發病率與死亡率,據此可認為該病得發生與原居住地人群得生活習慣有關,因而判斷環境因素得作用較大。 (—)66. 病例對照研究中用比值比來表示疾病與暴露有無關聯。 (+ )人群歸因危險度就是指暴露人群中歸因于暴露得發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百分比。(—)68.混雜變量不可能就是病因鏈中得一個環節。(—)69.評價疫苗免疫學效果時,應選擇近期內未發生該病流行得地區。(+)70.混雜變量不可能就是病因鏈中得一個環節。(—)71.抗-HCV就是中與性抗體,就是一種保護性抗體。(+)PYLL就是衡量殘疾失能得指標。(+)一種疾病有家族聚集性一定就是遺傳因素在起作用。(+)能夠排出病原體得人與動物稱為傳染源。(+)75. 信息偏倚一般發生在研究得設計階段。 (-)傳染病流行過程就是指病原體侵入機體,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斗爭得過程。(—)病例對照研究適用于特別罕見病得研究。(+)并聯試驗可以提高篩檢試驗得特異度。(—)79. 預計現患率越高,抽樣調查時樣本含量越少。 (+)封閉環境下常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81. 免疫人口得自然死亡與人群易感性升高有關。 (+)82. 混雜因素往往就是危險因素。 (— )分層分析可平衡混雜因素,也可分析暴露劑量與所研究疾病得關系。(+)84.雙盲就是指研究對象與資料分析者均不知試驗分組情況。(+)85.并聯試驗可以提高篩檢試驗得靈敏度。(+)86.人群某傳染病易感性升高時會發生該病得爆發流行。(—)87.約登指數越大,篩檢試驗得真實性越好。(+)88.乙型肝炎經血傳播,慢性化傾向嚴重,戊型肝炎也有類似特點。(—)89.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對照比例越大效率越高。(—)90.進行疾病得現況研究時最好采用普查得方法。(+)91.建立某生物學正常指標時最好采用普查得方法。(+)92.疾病篩檢得目得就是為了進行疾病得二級預防。(+)串聯試驗能夠提高真陽性率。(—)藥物得臨床試驗就是按照研究對象就是否暴露于某因素隨機分組。(—)某病發病率得差異就是由環境因素造成得,則移民得人群發病率接96.近原國籍得發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國得率。(+)97.隨機對照試驗(RCT)須前瞻性地觀察試驗組與對照組得結果。(+)四、計算與分析1.1958年至1963年間,西德流行病學者對反應停與新生兒畸形得關系進行了研究。請根據研究結果進行相應得計算與分析,說明反應停與新生兒畸形得關系。表1、母親服用反應停與新生兒畸形得病例對照研究母親服用反應停史畸形兒對照合計有34236無1688104合計5090140表2母親服用反應停與新生兒畸形得研究母親孕期暴露情況產兒畸形產兒無畸形合計0~8周服用反應停101424未服用反應停512143421485合計6121448215092.某學者應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對飲水水源與直腸癌得關系進行研究,共收集直腸癌病例與對照250人,其中城市病例200人(飲地面水與飲深層水者分別為150與50人),農村病例50人(飲地面水與飲深層水者分別為20與30人),城市對照50人(飲地面水與飲深層水者分別為30與20人),農村對照200人(飲地面水與飲深層水者分別為50與150人)。請分析引水水源與直腸癌得關系。3.在患病率為 10%得5000名40歲以上得人群中,進行了糖尿病患病情況得調查。基層醫生篩查糖尿病得敏感度與特異度均為 80%。凡經基層醫生檢出得“陽性”(可疑)糖尿病者送專科醫生檢查,專科醫生檢查得敏感度與特異度均為 90%。列出整理分析表并回答下列問題:(1) 基層醫生檢出得糖尿病“陽性”人數為多少?(2) 經專科醫生檢出得無糖尿病得人數為多少?4.某病得患病率為 10%,現采用某種方法對 1000人進行該病得篩查,已知這種方法得靈敏度與特異度各為 90%與80%,試問:1)將有多少人被診斷為陽性(異常)?這些陽性者患該病得可能性有多大?( 請列表計算,并寫出簡單計算步驟 )2)如果該病得患病率下降為 8%,用同樣得方法進行篩查,所得到得上述結果將會發生什么變化?3)根據上述計算與分析,您可得出什么結論?5.高血壓就是腦卒中發生得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對 1000名高血壓患者與同等數量得非高血壓健康人進行了 5年得隨訪觀察,結果顯示,高血壓組與健康人中分別有283人與21人發生腦卒中,請計算RR與AR%(ARP),并說明它們得流行病學意義。6.為考核巴氏涂片診斷宮頸癌得價值, 某臨床醫師作了診斷試驗研究, 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其結果如下:巴氏涂片檢查宮頸癌結果病理診斷(金標準)巴氏涂片法 宮頸癌病人 非宮頸癌病人 合計陽性21516231陰性15114129230130360請計算下列指標,并說明各自得意義:靈敏度 誤診率 陰性預測值 陽性似然比7.某學者進行了口服避孕藥(OC)與心肌梗死(MI)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如下表:口服避孕藥(OC)與心肌梗死( MI)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結果病例(MI)

對照

合計服OC 39 24 63未服OC 114 154 268合計 153 178 331問題1:請計算分析,并判斷口服避孕藥與心肌梗死得關系。問題2:考慮到年齡與口服避孕藥( OC)有關,也與 MI有關,年齡可能就是個混雜因素,故按年齡分層,分為 40歲與 ≥40歲兩層,資料如下表,請您計算并分析年齡作為混雜因素對研究結果得影響。按年齡分層結果服

OC

40歲未服OC

合計

OC

≥40歲未服OC

合計病例對照合計

211738

26 4759 7685 123

18725

8895183

1061022088.某病得患病率為 10%,現采用某種方法對 1000人進行該病得篩查,已知這種方法得靈敏度與特異度各為 90%與80%,試問:1)將有多少人被診斷為陽性?這些陽性者患該病得可能性有多大?請列表計算,并寫出簡單計算步驟。2)如果該病得患病率下降為 8%,用同樣得方法進行篩查, 所得到得上述結果將會發生什么變化?3)根據上述計算與分析,您可得出什么結論?9.某學者通過檢測 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狀況來篩查宮頸癌,與宮頸組織學診斷結果比較考核其診斷價值,檢測結果如下:HPV

病理病人

診斷非病人

合計陽性

40

50

90陰性

10

100

110合計 50 150

200(1)對于本項篩檢試驗您準備從哪幾方面進行評價?(2)請計算有關這項試驗真實性得指標(要求寫出主要計算步驟)10.高血壓就是腦卒中發生得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對 50歲以上1000名高血壓患者與同等數量得非高血壓健康人全部進行了 5年得隨訪觀察,結果顯示,高血壓組與健康人中分別有 283人與21人發生腦卒中。請計算RR與AR%(ARP),并說明它們得流行病學意義。11.某學者對一人群進行吸煙與肺癌關系得隊列研究隨訪資料如下表吸煙與肺癌關系得隊列研究隨訪資料吸煙量(支/日)

肺癌死亡數

觀察 死亡率人年數 (1000人年)

RR ARAR%0 3 42 ,800 01-14 22 38 ,600 015-24 54 38 ,900 1≥25 57 25 ,100 2

、07、57、40、27請計算表中各項指標,并說明其意義。根據上述資料,還可分析哪些指標,12.兩位醫師共同閱讀 100張胸片結果如下:兩位醫師閱讀 100張胸片結果比較甲醫師乙醫師陽性可疑陰性合計陽性10151540可疑10101030陰性205530合計403030100(1)用哪些指標對上述結果可靠性進行分析評價,所用分析指標意義有何不同?(2)請選擇一項分析指標進行計算,并說明其意義。13.某醫師進行了飲酒與冠心病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結果 OR=6、11,χ2=84、29,P<0、01,已知吸煙與冠心病有關,調查中發現飲酒者多數也吸煙,將上述研究資料按就是否吸煙分為兩組,其結果如下:吸煙與不吸煙者中飲酒與冠心病得關系飲酒史不吸煙飲酒史吸煙病例對照合計病例對照合計+69191260+102190292-9257266-20138158合計78448526合計122328450χ2=53、99,P<0、01χ2=24、62,P<0、01(1)上述分析得意義為何?2)計算各層間OR值,說明其意義,并提出進一步分析得思路與方法。五、簡答題流行病學研究得用途。簡述隊列研究與流行病學實驗得異同點簡述對原因不明性疾病得流行病學研究步驟流行病學病因研究中常見偏性得種類及控制方法。簡述病因研究得基本程序。分子流行病學產生與發展得基礎及近年來應用情況。簡述分子流行病學得概念及其應用遺傳流行病學得主要分析方法。病因研究中可能出現得聯系得種類及病因推導過程中常用得標準。隊列研究得種類與各自得優缺點。實驗流行病學得基本特征有哪些?疾病病因研究得過程與步驟。流行病學研究病因得步驟及相互關系?簡述混雜具備得條件及控制方法?15.RR與OR得異同點?爆發調查得基本步驟?移民流行病學判斷遺傳與環境病因因素得依據就是什么?簡述混雜偏倚得概念及其控制方法。簡述疾病三級預防得內容與意義。試比較病例對照研究與前瞻性隊列研究得異同點。簡述前瞻性隊列研究得優缺點。簡述爆發得概念及爆發調查得基本步驟。簡述隊列研究與實驗流行病學研究得異同點。簡述混雜與交互作用得異同點。簡述疾病篩查得優缺點。病例對照研究得優缺點有哪些?流行病學實驗研究可分為哪幾種類型,請簡述之。簡述流行病學病因研究得基本過程。簡述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得類型。試比較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得異同點。簡述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得類型。簡述進行流行病學病因研究得基本程序。試比較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得優點與局限性。簡述分子流行病學得主要用途。簡述隊列研究與流行病學實驗研究得異同點。簡述影響傳染病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得主要因素。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優缺點得比較。簡述臨床試驗設計得三原則?選擇偏倚得種類及其防止。疾病病因研究得過程與步驟。簡述流行病學實驗性研究得特點。簡述建立病因假設得基本法則。簡述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得異同點。選擇偏倚得種類及其防止。RR與AR(RD)流行病學意義得異同點。六、課題設計1.乙型病毒性肝炎被認為就是肝癌得發病原因, 請您擬訂一份流行病學研究計劃以證實這一假設。2.某研究機構為考核甲型肝炎疫苗得預防接種效果, 擬在人群中進行一次現場實驗研究,請您制定一個研究方案。3.用橫斷面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得方法進行高血壓與冠心病關系得探討, 目前已有多項報道,結果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壓就是冠心病得危險因素,聯系強度較大(OR在2、5~8),現擬進行一次隊列研究,以進一步闡明其病因學關系,請您作出一份完整得調查研究設計。4.據某地觀察吸煙與冠心病發生有關,為探討其二者之間就是否存在因果聯系,擬進行一次成組病例對照研究。請您設計一研究方案,并擬定出資料分析提綱與說明其目得意義。查閱文獻:吸煙與冠心病聯系強度 OR=2,發現吸煙者大多數人飲酒,飲酒又與冠心病有聯系。該地一般人群中吸煙率為 40%。2nz2pqzp0q0p1q12p1p0p1ORp0/1p0ORp0=0、05時,Z=1、96;α=0、01時,Z=2、576(雙側)=0、1時,Z=1、2825.1972年7月下旬,上海市郊縣廣大地區突然發生大量皮炎病例, 形成爆發流行,各縣流行情況輕重不等,市區內同時有散發病例。病例總數尚難完全統計,受害者當以十萬計,流行過程約為三個月。像這樣大規模得皮炎流行,在醫學史就是未曾見過得。這個病得主要癥狀就是:突然在身體得一定部位,主要就是兩臂、胸背、腹、大腿出現皮疹,以丘疹為主,患者奇癢難忍,一般歷時數日可自愈,但也有延長十余日者。七月初,開始有散發病例,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出現流行高峰,以后病例稀少,但至九月下旬又出現一個流行余波,皮炎使患者極度不適,影響工作與休息。患者絕大多數就是工人與農民。外來得商船,進入吳凇口得次日,即有海員患上述疾病。衛生部門對此病非常關心 ,抽調醫學科研人員組成“皮炎調查小組”深入現場,進行調查分析,臨床觀察與試驗,以及研究防制對策。對這樣一次皮炎爆發流行,假如讓您參加調查,您應該怎樣來進行調查呢?6.某市擬在社區人群中進行腦卒中得干預實驗, 擬隨機選兩個居委會分別作為實驗組與對照組,該市無腦卒中登記報告制度,也無監測資料,既往抽樣調查,腦卒中患病率為5%,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市本病得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飲酒與吸煙等。現需制定實施方案,請回答以下問題:1)在干預之前進行腦卒中基線研究( Base-linestudy )有無?比呀主要目得就是什么?2)研究對象重點應就是哪個年齡段?3)所選居委會應有多少人口,應具備那些條件?4)整個研究過程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得處理有何不同?5)怎樣分期考評干預措施得效果?7.風疹就是一種常見得傳染性疾病, 孕婦感染可引發小兒先天畸形。

某研究機構為了解風疹疫苗得預防接種效果,擬在人群中進行一次現場實驗研究,請您制定一個研究方案。1)、查閱文獻了解到一般人群風疹感染率為 40%,接種風疹疫苗人群感染率約10%;公式單側檢驗時Zα或Zβ值相同:Z0、05=1、64,Z0、10=1、28雙側檢驗Zα:Z0、05=1、96,Z0、10=1、64雙側檢驗時Zβ值與單側檢驗得Zβ值相同。8.用橫斷面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得方法進行高血壓與冠心病關系得探討, 目前已有多項報道,結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壓就是冠心病得危險因素,聯系強度較大。現擬進行一次隊列研究,以進一步闡明其病因學關系,請您擬出一份調查研究設計方案。七、選擇題(下列每題各有A、B、C、D四個備選答案,回答時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把試卷相應位置上得字母涂黑,以示正確回答)1、某病在家庭中得分布符合二項分布,說明:A.該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應從家庭中去尋找。B.該病無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應從家庭以外得環境因素中去尋找。C.該病有家庭聚集性,就是一傳染病。D.該病無家庭聚集性,就是一非傳染病。2、關于病因判斷得標準,下列哪一項說法不正確A、關聯得可重復性就是特指不同得實驗性研究結果得一致性。B、終止效應就是指暴露因素減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發生率得下降。C、關聯存在前因后果得時間順序。D、關聯得強度越大,成為病因得可能性就越大。3、某病得續發率就是指A、接觸者中發病人數B.接觸者中患病人數

//

接觸者總人數接觸者總人數

××

100%100%C.一個潛伏期內易感接觸者中得發病人數 / 易感接觸者總人數 ×100%D.一個潛伏期內接觸者中得患病人數 / 易感接觸者總人數 ×100%24、若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時,由四格表資料算得 χ=6、97,P〈0、01, 說明:A.因素與疾病無關聯B.因素與疾病有關聯,因素為危險因素C.因素與疾病有關聯,須進一步分析聯系強度D.因素與疾病有關聯,須計算 95%可信區間5、某項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如下:膽固醇與冠心病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高膽固醇 對照組 病例組有 66 50無 192 208OR應按下式計算:A.208×66/192 ×50 B .50×192/66×208C.208/66 D .208/(192+208)/50/

(50+66)6、發病密度適用于:A.橫斷面調查人群 B、隊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篩查人群7、流行病學實驗分為 :A.臨床試驗與社區試驗兩類 B 、治療試驗, 干預試驗, 預防試驗三類C.臨床試驗與預防試驗兩類 D 、臨床試驗、現場試驗與社區試驗三類8、流行病學實驗與隊列研究得區別在于A.前者在實驗室后者在現場B.前者就是干預實驗后者就是社區實驗C.后者對研究對象控制了某種因素D.前者對研究對象控制了某種因素9、盲法應用就是為了避免A、信息偏性 B 、不依從偏性 C 、選擇偏性D、無應答偏性10、擴大免疫計劃規定對兒童進行哪四種疫苗得接種A.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B.麻疹疫苗、流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C.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D.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流腦疫苗11、進行隊列研究時,最容易出現得偏倚就是( )A、信息偏倚 B、失訪偏倚 C、選擇偏倚 D、混雜偏倚12、根據某醫院 20年來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煙者占 80%,不吸煙者僅為20%,說明吸煙者易患肺癌。該結論( )A、正確,因為肺癌患者得吸煙率高B、錯誤,因為沒有計算 P值C、錯誤,因為只就是一個醫院得資料,代表性不夠D、錯誤,因為只就是病例組得吸煙率,而無對照組得吸煙率13、流行病學探討病因得一般程序就是( )A、從人為聯系到統計學聯系 B 、從間接聯系到統計學聯系C、從統計學聯系到因果聯系 D、從間接聯系到因果聯系14、發病密度常用于哪些類型研究中發病頻率得計算A、橫斷面研究 B 、隊列研究 C 、普查 D 、病例對照研究15、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時,由四格表資料算得 A因素χ2=3、97,P<0、05;B因素χ2=6、78,P<0、01,說明( )A、A、B兩因素與疾病均無關聯 B 、A、B兩因素與疾病均有關聯C、A、B兩因素均為疾病發生得危險因素 D、B因素與疾病得關聯性較 A因素強16.移民流行病學研究有助于了解A.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得作用效應B. 社會因素及自然因素得作用效應C. 病因、宿主、環境三者得關系D.遺傳因素及社會因素得作用效應17.有人研究高血壓與腦血栓得關系,其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如下:高血壓與腦血栓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高血壓史 對照 腦血栓病例有

66

50無

192 208經計算OR為:A .208×66/192C.208/66

×50

D

B

.192×50/208×66.208/(192+208)/50/

(50+66)18.對10000人進行隨訪,暴露于飲酒得 2000人中50人發生了食管癌。而不飲酒得8000人中也有40人發生了食管癌,那么飲酒與食管癌得聯系強度為:A.2‰ B .2C.5 D.0、219.下列哪項指標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測到A.HBsAg BC.HBcAg D

.抗-HBs.抗-HBc20.疾病得三間分布就是A.年齡分布、性別分布、職業分布B.年齡分布、性別分布、季節分布C.年齡分布、季節分布、地區分布D.時間分布、地區分布、人群分布21.1998年通過得《傳染病防制法》規定需要報告得傳染病分幾類?共有多少種疾病?A、2類,30種疾病C.3類,35種疾病

B .2類,35種疾病D .3類,39種疾病22.某地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得效果進行評價,觀察資料統計如下(該地區人口穩定):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接種效果評價資料整理表未發病人數 發病人數 發病率實驗組對照組

999900

1 0100 10

、1%、0%其效果指數與保護率依次為A .100,99%C .110,99%

BD

.99%,100.99%,11023.在以醫院為基礎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時,最容易出現得偏倚就是A.信息偏倚 B .觀察偏倚C.選擇偏倚 D .混雜偏倚24.根據某醫院 20年來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煙者占為20%,說明吸煙者易患肺癌

80%,不吸煙者僅A、正確,因為這就是患者中得吸煙率B、錯誤,因為沒有計算 P值C.錯誤,因為只就是一個醫院得資料,代表性不夠D.錯誤,因為只就是病例組得吸煙率,而無對照組得吸煙率25、反映病因與疾病聯系強度得最好指標就是A.RRB.發病率C.PAR%D.SMR26、某病在家庭中得分布符合二項分布,說明:A.該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應從家庭中去尋找。B.該病無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應從家庭以外得環境因素中去尋找。C.該病有家庭聚集性,就是一傳染病。D.該病無家庭聚集性,就是一非傳染病。27、關于病因判斷得標準,下列哪一項說法不正確A. 關聯得可重復性就是特指不同實驗檢測結果得一致性。B. 終止效應就是指暴露因素減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發生率得下降。C. 關聯存在前因后果得時間順序。D. 關聯得強度越大,成為病因得可能性就越大。28、某病得續發率就是指A、接觸者中發病人數 / 接觸者總人數 ×100%B.接觸者中患病人數/接觸者總人數×100%C.一個潛伏期內接觸者中得發病人數/易感接觸者總人數×100%D.一個潛伏期內接觸者中得患病人數/易感接觸者總人數×100%29、若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時,由四格表資料算得

χ2=3、97,P〈

0、05,說明:A.因素與疾病無關聯B.因素與疾病有關聯,因素為危險因素C.因素與疾病有關聯,須進一步分析聯系強度D、因素與疾病有關聯,須計算 95%可信區間30、某項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如下:膽固醇與冠心病關系得病例對照研究資料整理表高膽固醇 對照組

病例組有

66

50無

192 208OR應為:A.208×66/192C.208/66

×50

B

.50×192/66×2081D.208/(192+208)/50/

(50+66)31、發病密度適用于:A.橫斷面調查人群 B、隊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篩查人群32、流行病學實驗分為 :A.臨床試驗與社區試驗兩類C.臨床試驗與預防試驗兩類

B、治療試驗, 干預試驗D、前瞻性與回顧性兩類

,

預防試驗三類33、流行病學實驗與隊列研究得區別在于A.前者在實驗室后者在現場 B .前者就是實驗研究后者就是調查研究C.后者對研究對象控制了某種因素D.前者對研究對象控制了某種因素34、盲法應用就是為了避免A、信息偏性 B、不依從偏性 C、選擇偏性 D、無應答偏性35、我國計劃免疫規定對兒童進行哪四種疫苗得接種A.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B、麻疹疫苗、流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C、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卡介苗D、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聯合制劑與流腦疫苗35、流行病學實驗分為 :A、臨床試驗、現場試驗與社區試驗三類

B、現場與實驗室兩類C、治療試驗, 干預試驗, 預防試驗三類 D、臨床試驗與預防試驗兩類36、進行糖尿病檢出方案中,將甲實驗得血糖篩選水平定在 160mg/100ml,乙實驗定在130mg/100ml,這將意味著:A、甲實驗得靈敏度比乙實驗高B、甲實驗得特異度比乙實驗高C、甲實驗得陽性預測值比乙實驗低D、用甲實驗得假陽性數比乙實驗多37、疾病得三間分布就是指 :年齡分布、性別分布、職業分布年齡分布、性別分布、季節分布人群分布、季節分布、地區分布人群分布、時間分布、地區分布38、流行病學探討病因得一般程序就是A、從人為聯系到統計學聯系 B 、從間接聯系到統計學聯系C、從間接聯系到因果聯系 D 、從統計學聯系到因果聯系39、選擇男性 45歲以上得 10000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吸煙與冠心病關系得研究,吸煙者4000人中50人發生了冠心病。而不吸煙者 6000人中也有 50人發生了冠心病,那么吸煙與冠心病得聯系強度:A.其聯系強度為 1、25% B .可以分析,OR=1、5C.可以分析, RR=1、5 D .不能計算40.流行病學實驗與隊列研究得區別在于A、前者在實驗室后者在現場B、前者就是干預實驗后者就是社區實驗C、前者對實驗對象控制了某些因素D、后者對實驗對象控制了某些因素41.盲法應用就是為了避免、信息偏性B、混雜偏性C、選擇偏性D、無應答偏性42.根據某醫院 20年來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煙者占20%,說明吸煙者易患肺癌A.正確,因為這就是患者中得吸煙率B.錯誤,因為沒有計算 P值

80%,不吸煙者僅為C.錯誤,因為只就是一個醫院得資料,代表性不夠D.錯誤,因為只就是病例組得吸煙率,而無對照組得吸煙率43.效果指數就是指 :、對照組發病人數與實驗組發病人數之比、對照組發病率與實驗組發病率之比D、實驗組發病率與對照組發病率之比44.某地1990年度疫情資料統計,狂犬病患者 50人全部死亡,該資料可計算A 、粗死亡率 B 、死亡專率 C、調整死亡率 D 、病死率據以往調查,某地血吸蟲病感染率為25%。現擬復查,應按下式計算抽查人數(設定α=0、05,d=0、1P)?A 、400╳0、25/0、75 B 、400╳0、75/0、25C、100╳0、25/0、75 D 、100╳0、75/0、2546、進行隊列研究時,最容易出現得偏倚就是A.信息偏倚 B.失訪偏倚 C.選擇偏倚 D.混雜偏倚47、確定暴露于某因素與某病發生因果聯系時 ,下列哪一條不加考慮

:、聯系得強度與聯系得特異性、時間順序,即暴露于疾病發生之前D、對聯系進行統計學檢驗所得 P值大小48.流行病學研究得偏性主要指A 、抽樣誤差 BC 、隨機測量誤差

、系統誤差D 、時間順序誤差三、多選題 (6分,每題1、5分,請選擇兩個及以上最佳答案)1、確定某因素與某病得因果關聯時,主要考慮( )A、關聯得強度 B 、劑量反應關系、時間順序,即暴露于疾病發生之前D、對聯系進行統計學檢驗得

P值大小2、歷史性隊列研究得特點為(A、就是一種觀察性研究

)B、可廣泛探索病因

C、屬于回顧性研究D、可以計算

RR3、下列哪些指標可反映因素與疾病得關聯強度(A、RR B、PAR C、發病率 D 、AR

)4、描述疾病流行強度時常用A.流行 B .周期性

C.季節性

D.散發《流行病學》思考題與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那種說法正確,流行病學就是:A、從個體得角度研究疾病與健康B.只研究慢性病得危險因素C.只研究疾病得預防D.只研究傳染病得流行與防治E.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得分布及其影響因素2、流行病學研究中所指得群體就是A、只限于一個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圍內得人群D.只限于全人類 E .只限于病人3、流行病學得特征A、群體特征B.以分布為起點得特征 C.預防為主得特征 D.對比得特征E.以上均就是4、流行病學得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實驗性研究D、理論性研究E、以上均就是5、第二次衛生革命得任務A、防治傳染病 B、治理水源 C.慢性非傳染病得防治 D.研究治療方案E.以上均不對6、流行病學研究對象得三個層次A、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B、疾病,傷害,健康C、傳染病,慢性病,傷害 D、身體,精神,社會 E、以上均不對7、欲調查某病在某地得危害狀況,進行現況調查,宜選用A、普查B.抽樣調查C.典型病例調查D.住院病例調查E.個案調查8、對病因不明得疾病,描述性研究得主要任務A、因果推斷B.尋找病因線索,提出病因假設 C.驗證病因D.確定病因 E.以上均不就是9、A、為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宮頸癌B.為了調查大學生乙肝感染情況,可不必調查所有大學生C.一次聚餐引起得食物中毒調查D.一項在健康人群中發現可疑得肺結核患者得調查E、對個別發生得艾滋病進行調查1)抽樣調查2)普查3)篩選10、在沿江農村用皮膚試驗來篩檢肝血吸蟲病,試驗結果見表試驗 肝血吸蟲病 合計有無陽性11753170陰性8312320合計1253654901.該試驗得正確指數A、1、79B、0、79C、0、94D、0、85E、0、152.該試驗得陽性預測值A、0、69B、0、98C、0、02D、0、94E、0、793.該試驗得假陽性率 A、0、06B、0、21C、0、15D、0、02E、0、6911、以下符合生態學研究得特點得就是A、屬于分析流行病學 B.以個體為觀察分析單位C.群體水平上研究因素與疾病之間得關系 D.確定病因 E.以上均不就是12、以下關于描述性研究正確地就是A、主要描述分布得三大特征:時間,地區,人群 B.無需設立對照C.不能分析暴露與效應之間得聯系 D.就是分析流行病學得基礎 E.以上均就是13.有人用紅外線掃描與X線攝片兩種方法在一批婦女中篩檢乳腺癌,試驗結果見表試驗結果乳腺癌紅外掃描X線攝片有無++4020+-1020-+3010--202450合計10025001)兩種方法并聯使用,所得得靈敏度A、0、39B、0、80C、0、98D、0、99E、0、602)兩種方法并聯使用,所得得特異度A、0、39B、0、80C、0、98D、0、99E、0、603)兩種方法串聯使用,所得得假陰性率A、0、39B、0、80C、0、98D、0、99E、0、604)兩種方法串聯使用,所得得正確指數A、0、39B、0、80C、0、98D、0、99E、0、6014、下列哪種說法就是正確得?A發病率與患病率就是一樣得 B現患率與患病率就是不一樣得患病率指一定時期內特定人群中發生某病得新病例得頻率發病率指某特定時期內人口中新舊病例所占得比例E、發病率得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與現患病而不會發病得人15、下列哪個指標就是用于測定發病率不準確且病死率極低得傳染病得流行強度得?A病死率B現患率C超額死亡率 D累積死亡率 E罹患率16、疾病得三間分布包括:A年齡、性別與種族B職業、家庭與環境C國家、地區與城鄉D短期波動、季節性與周期性E時間、地區與人間分布17、罹患率可以表示為:A.(觀察期內得病例數÷同期平均人口數)× 100%B.(觀察期內得新病例數÷同期暴露人口數)× 100%C.(一年內得新病例數÷同年暴露人口數)×100%D.(觀察期內得新病例數÷同期平均人口數)×100%E.(觀察期內得新舊病例數÷同期暴露人口數)×100%18、衡量疾病危險程度得指標就是:A患病率B感染率C引入率D發病率E續發率19、滿足患病率=發病率×病程得條件就是:A在相當長得時間內,發病率相當穩定C在相當長得時間內,患病率相當穩定

B在相當長得時間內,病程相當穩定D在相當長得時間內,當地人口相當穩定在相當長得時間內,發病率與病程都相當穩定20、用潛在減壽年數來評價疾病對人群健康影響得程度,能消除:地區構成不同對預期壽命損失得影響性別構成不同對預期壽命損失得影響年齡構成不同對預期壽命損失得影響疾病構成不同對預期壽命損失得影響以上均不正確21、某地流感爆發流行,經調查該地 3789人中當月有 837人發生流感,這些人中有14人曾在一個月前發生過感冒,計算得 837/3789=22、1%,這個率應就是A罹患率B 患病率

C發病率

D

續發率

E

感染率22、傷殘調整壽命年就是指:A因早死所致得壽命損失年 B因傷殘所致得壽命損失年C因傷殘而存活得壽命年 D 從發病到死亡所損失得全部健康壽命年以上均不正確23、移民流行病學就是對移民人群得疾病分布進行研究, 以探討病因。若移民中某病得發病率及死亡率與原居住地人群得發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與移民地當地居民人群得發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則引起發病率及死亡率差別得主要原因:A遺傳因素B環境因素 C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 D很難判斷以上均不正確24、1990年8月,某遠洋客輪上發生一起軍團病爆發流行。船離開港口時載有350名乘客、50名船員。8月1日前得一周內,在一次風暴中有七分之一得乘客遇難。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發生軍團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隨后得一周內又有20人發病,但無死亡。假設癥狀持續一個月。1)8月1日至14日,軍團病得累計發病率就是(以8月1日凌晨零點零1分時船上人口作為危險人群):A.0、100B.0、125C.0、143D.用該資料不能計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2)8月7日(8月份第一周得最后一天)軍團病得患病率就是:A.0、045B.0、075C.0、143D.用該資料不能計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3)8月14日軍團病得患病率就是:A.0、100B.0、104C.0、143D.用該資料不能計算 E.以上答案均不就是25、A.感染率B、續發率C、引入率D、超額死亡率E、累積死亡率在某個時間內能檢查得整個人群樣本中,某病現有感染者人數所占得比例。在某些傳染病最短潛伏期到最長潛伏期之間,易感接觸者中發病得人數占所有易感接觸者總數得百分率。一定時間內死亡人數占某確定人群中得比。26、A、散發B、爆發C、流行D、大流行E、大爆發1)發病率呈歷年得一般水平,各病例間在發病時間與地點方面無明顯聯系。2)某病在某地區顯著超過該病歷年發病率水平。3)在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有很多相同得病人出現。這些人多有相同得傳染源或傳播途徑。大多數病人常同時出現在該病得最長潛伏期內。4)某病發病率水平超過該地一定歷史條件下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國家、洲界。27、"那些能夠使人群發病率升高得因素就可以認為就是病因,其中某個或多個因素不存在時,人群得疾病頻率就下降。"這一流行病學病因觀最早就是由下面哪個人提出得:A、JohnSnowB、JohnsHopkinsC、RothmanD、Lilienfeld E、MacMahon28、從疾病生態學得角度來瞧,與疾病發生有關得三大因素就是:A.病原攜帶者、病人、非病人 B.遺傳因素、營養因素、體育鍛煉C.宿主、環境、病原物 D.傳染源、易感人群、傳播途徑E、理化因素、生物學因素、社會經濟因素:29、下面關于流行病學病因概念得認識中哪一個就是錯誤得A、流行病學研究中所謂得病因通常具有一定得預防意義B、當一個或多個病因不存在時,疾病發生得頻率會隨之下降C、病因就就是導致疾病發生得病理、生理因素D、歷史上得純病因論忽視了環境因素與宿主因素E、歷史上得條件病因論只強調外環境,而忽視了宿主因素30、下面關于病因三角模型得論述正確得就是:A、它就是不科學得B、它也適用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C、三角模型中所涉及得三個因素都就是病因D、它得特點就是將必要病因從環境中分離出來E、它就是由Lilienfeld提出來得31、在病因學上,輪狀模型與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得不同點就是 :A、輪狀型就是正確得,三角模型就是錯誤得 B、輪狀模型就是科學得,三角模型就是不科學得C、三角模型不強調特異性病原學說D、三角模型更強調環境得作用E、輪狀模型強調環境及環境與機體得密切關系32、下面關于病因網絡模型得論述哪一個就是比較合理得A.它不能用于傳染性疾病B.病因網絡中各種因素得作用大小都就是相同得C.病因網絡中得通徑就就是傳播途徑D.病因網絡模型得分析結果可能就是錯誤得E.病因網絡模型中不同因素間得作用與地位都就是平等得33、下面關于充分病因得論述哪一個更合理:A、致病基因就是充分病因 B、艾滋病病毒( HIV)就是AIDS得充分病因C、充分病因得致病概率大于 95%D、充分病因得致病概率小于 5%E、充分病因得致病性較強34、下面關于充分且必要病因得論述哪一個更合理:35、下面關于充分與必要病因得論述錯誤得就是:A、必要病因導致疾病發生得概率一般小于100%B、充分病因導致疾病發生得概率一般大于50%C、充分且必要病因導致疾病發生得概率為100%D、不充分且不必要病因導致疾病發生得概率小于 100%E、充分且必要病因存在時經過一定得潛伏期必然發生相應得疾病36、下面關于 Mill 準則得論述哪一個就是正確得:A、求同法就是指研究對象有共同得特征,如年齡、性別相同B、差異法就是指研究對象有共同得暴露而其它特征不同C、同異共用法就是指病例組與對照組暴露因素與其它特征都不相同D、共變法就是指疾病與暴露因素受共同因素得影響E、剩余(排除)法就是可以瞧成就是差異法得特例37、隊列研究屬于:A、實驗性研究 B、理論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相關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38、某單位某病因死亡人數÷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單位實際全部死亡數為:A、標化比例死亡比 B、標化死亡比 C、調整死亡率 D、病死率E、死因別死亡率39、隊列研究中最重要得偏倚就是 :A、住院偏倚 B、轉診偏倚C、回憶偏倚 D、混雜偏倚E、失訪偏倚40、隊列研究得基本特征就是:A、調查者必須在研究人群發病或發生死亡前開始研究,同時確定暴露狀況B、調查者必須根據疾病或死亡發生前就已經存在得暴露因素對研究人群分組,并追蹤該人群中得新發病例或死亡者C、調查者必須在研究開始就分清人群隊列D、調查者必須選擇病例與合適得對照,并確定暴露組發病得危險就是否大于非暴露組E、以上均不就是41、隊列研究得最大得優點就是:A、省錢、省力 B、發生選擇偏倚得可能比病例對照研究少C、因果現象發生得時間順序合理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得作用E、研究得結果常能代表全人群42、在一項隊列研究中, 計算出某研究因素得 RR值得95%得可信區間為 0、2-1、8, 那么該研究因素可能為:A、危險因素 B、保護因素 C、有害因素D、無關因素 E、以上均不就是43、某項隊列研究得出得病因分值為 90%,下列哪種說法就是正確 ?A、暴露人群中發病或死亡 90%歸因于暴露因素B、暴露人群中發病或死亡 10%歸因于暴露因素C、暴露組得發病危險就是對照組得 90倍D、暴露組得發病危險就是對照組得10倍F、暴露組與非暴露組得率差為 90%44、吸煙與肺癌關系得許多研究都就是前瞻性隊列研究, 最初調查過吸煙情況得研究對象中有一部分后來失訪了,這些失訪者:A、從研究中剔除出去 B 、只在隨機化試驗中才影響結果C、其被隨訪到得那段時間應包括在暴露人年中D、只有當這些失訪者具有較高得肺癌危險度時,才會得出有偏差得相對危險度得估計值E、因為進入研究時存在選擇偏倚,可得出不正確得相對危險度估計值45、某項隊列研究得出得相對危險度為1、5,95%得可信限為1、1-2、8,下列哪種說法不正確?A、該暴露因素就是危險因素 B、暴露組得發病危險就是對照組得 1、5倍C、暴露組得發病危險比對照組高 D、暴露與疾病得關聯為 "正"關聯E、歸因危險度為 50%46、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某種暴露與兩種不同得疾病 X與Y有聯系。對疾病 X得相對危險度為 6、0,特異危險度 5%;對疾病Y得相對危險度為 3、0,特異危險度為20%。據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A、暴露與疾病 X得聯系強度就是與疾病 Y得聯系強度得 4倍B、在未暴露者中,發生疾病 Y得人數將就是發生疾病 X得人數得 4倍C、在暴露者中,發生疾病D、消除暴露后,減少得疾病

X得人數將就是發生疾病 Y得人數得 2倍Y得發病人數與減少得疾病 X發病人數將不同E、以上都不就是47、一個隊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全體男醫生肺癌得發病率為煙男醫生得發病率為 1、30‰,非吸煙男醫生得發病率1)RR值為:A、0、94 B 、1、30 C、0、07 D、0、87 E

0、94‰,所有吸0、07‰。根據此資料:、18、572)

AR值為:A、0、36 B、0、87 C、0、29 D、1、23

E 、1、303)

PAR%為:A、93% B 、87% C、95%D、90%E、28%4)AR%為:A、93% B 、87% C、95% D、90%E、28%48、A、標化率B、調整死亡率C、標化死亡比D、標化比例死亡比E、死因別死亡率1)某單位某病因死亡人數÷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單位實際全部死亡數為2)研究人群中總觀察死亡數÷按全人口計算得預期死亡數49、A、隊列研究B、病例對照研究C、實驗研究D、普查E、以上都不就是1)研究對象為未患某病而有或無暴露因素得人群,其研究就是2)對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得就是3)根據發病與否分組選取研究對象得研究就是:4)要求相互比較得兩組人數必須基本相等50、隨機對照實驗不具備以下哪個特征 ?A、設立了對照組 B、人為地給予實驗組以干預措施 C、實驗中運用盲法D、運用OR進行分析 E、就是前瞻性研究51、對于流行病學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得選擇 ,下面哪一項不正確得 ?A、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應選擇依從性好得人群B、在新藥臨床試驗時,應將老年人、兒童及孕婦等除外C、在做藥物臨床試驗時,不應選擇流動性強得人群D、要評價甲肝疫苗得效果,可以選擇新近有甲肝流行得地區E、要評價食用鹽中加碘就是否能有效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 可以選擇缺碘得內陸地區52、與前瞻性隊列研究相比 ,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有以下不同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B、設立了對照組 C、給實驗組實施了干預措施D、可以用予病因推斷 E、以上均對53、流行病學實驗中研究對象得隨機分組就是為了:A、增加參與研究對象得依從性B、提高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可比性C、使實驗組與對照組都受益D、在試驗期間對干預病人與對照病人得處理與評價相似E、試驗得病人能代表該試驗得目標人群54、流行病學實驗中盲法得應用就是為了:A、增加參與研究對象得依從性B、減少選擇偏倚C、減少信息偏倚D、減少混雜偏倚E、使研究對象更有代表性55、流行病學實驗得雙盲法就是指:A、研究對象與負責分組及照顧病人得醫師不知道試驗分組情況B、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及分析人員不知道試驗分組情況C、研究對象與試驗設計者不知道試驗分組情況D、試驗設計者與負責分組及照顧病人得醫師不知道試驗分組情況E、以上都不對56、下列哪條不就是流行病學實驗得目得 ?:A、檢驗與評價干預措施得效果B、評價治療藥物或方法得效果C、可用來驗證病因假說D、評價新疫苗對預防某種傳染病發生得效果E、評價自動戒煙對降低某些疾病發生與死亡得效果57、下列哪一項不就是實驗流行病學得優點:A、實驗設計中用了隨機化原則進行分組,減少了偏倚B、時間順序合理,可進行因果判斷C、實驗過程標準化強D、設計實施較容易,可操作性強E、盲法得應用更有利于減少偏倚58、隨機選擇5歲組兒童100名進行免疫接種預防試驗,觀察了8年,結果表明有70%得免疫接種者未患所研究得疾病。對此研究,下列哪個觀點正確:A、該疫苗有效,因為有 70%得兒童未患此疾病B.該疫苗無效,因為有 30%得兒童患了此疾病C、不能下結論,因為未進行統計學檢驗D、不能下結論,因為未設對照組E、不能下結論,因為觀察時間不夠長59、假設研制出一種預防丙型肝炎得疫苗,要評價此疫苗得效果,您會選擇哪個人群作為您得研究對象:A、已感染有丙型肝炎得人群B.丙型肝炎發病率低得人群C、曾感染過丙型肝炎,且體內有抗體得人群D、丙型肝炎得高危人群E、以上都不行60、脊髓灰質炎活疫苗試驗結果表明:16/10萬,接受安慰劑組兒童得發病率就是

接種疫苗組兒童脊髓灰質炎得發病率就是57/10萬,因此該疫苗得效果指數就是:A、3、6 B.72%C、0、28D、61%E、2、061、為判定含有流行性感冒病毒 A2/Hongkong以及B型流行性感冒疫苗得效果將377名研究對象隨機分成疫苗組與對照組 ,以血清抗體效價得升高作為判斷發病得標準進行分析 ,接種人數及感染流行性感冒情況如下表 :組別 接種人數 感染流行性感冒

,A

B

A+B疫苗組

199

8

30

3對照組

178

35

38

14總數

377

43

68

171、疫苗對A型流行性感冒得保護率就是A.20%B.35%C.22%D.80%E.15、9%2、疫苗對B型流行性感冒得保護率就是A.12、6%B.34、2%C.56%D.40%E.22、5%3、疫苗對A型流行性感冒得效果指數就是A.2、9B.0、8C.5、0D.4、0E.0、64、疫苗對B型流行性感冒得效果指數就是A.1、8B.1、4C.0、6D.4、0E.0、562、A、有效率、副反應發生率B、相對危險度、特異危險度C、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保護率、效果指數E、爆發率、流行率某醫院進行了一次酰托普利治療高血壓得臨床試驗,分析時最好選用得指標對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接種,評價疫苗效果時最好選用得指標63、A、病人個體B、病人群體C、未患病得個體D、未患病得人群或亞人群下列實驗流行病學實驗研究得研究人群就是:1、臨床試驗2、現場試驗3.社區實驗64、下列哪一種情況不屬于偏倚:A、由于抽樣而導致得結果偏離真實情況B、由于入選得研究對象與沒有入選得研究對象特征上得差異導致得結果偏離真實情況C、研究對象得某種特征被錯誤得分類導致得結果偏離真實情況D、由于某個或某些混雜因素導致得結果偏離真實情況E、以上都不對65、下列哪一種偏倚屬于選擇偏倚:A、回憶偏倚 B、測量偏倚 C、報告偏倚 D、無應答偏倚 E 、以上都不就是66、下列哪一種偏倚不可能發生在病例對照研究中:A、Berkson's偏倚B、混雜偏倚C、檢出癥候偏倚D、測量偏倚E、失訪偏倚67、隊列研究證明暴露因素E就是疾病D得危險因素(RR=3,P<0、05)。但進行以醫院為基礎得病例對照研究時,發現病例與對照組暴露情況沒有顯著性差異(OR=1、1,P>0、05)。進一步分析顯示,這種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結果之間得差異,就是因為患者在診斷出此病后往往會改變其行為習慣,從而使患者得暴露情況改變。這屬于下列哪一種偏倚?A、檢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 偏倚E、診斷懷疑偏倚68、下列哪一種方法不能用來控制混雜偏倚:A、限制B、嚴格得質量控制 C、隨機化

D、分層分析

E 、多因素分析思考題參考答案選擇題15E16E17B18C19E20C21A22D23B241)D2)A3)A251)A2)C3)E261)A2C3)B4)D27D28C29C30B31E32B33B34C35C36A37E38A39E40C41C42D43A44C45D46D471)E2)D3)A481)C2)D491)A2)C3)B4)E50D51D52C53B54C55A56E57A58D59E60B1)D2)B3)C621)A2)D631)A2)B3)D64A65E66E67C68B模擬試卷一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主動監測2、硬數據3、藥物流行病學4、效應/疾病標志5、特異度6、伯克森偏倚7、流行8、傳染源9、“冰山”現象10、意外二、填空:1、院內感染得分類、、、。2、臨床試驗得特點、、。3、分子流行病學得主要研究內容、、、。4、提高診斷試驗效率方法有、、。5、疾病得分布就是指疾病得、、。6、病例與對照選擇得基本原則:一就是,二就是。7、流行過程與傳染過程完全不同,它就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蔓延得過程,它得發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8、三種常見得傷害 、 、 。三、簡答題:1、試敘病例對照研究得特點。2、我國衛生部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制定得判斷原則有哪些?3、傷害能不能預防控制,為什么?4、病因判斷得常用標準?四、問答與計算:(答案寫在所附答題紙上,并標明題號)1、某廠1990年職工25000人,篩檢發現肺結核病人 56人,其中舊病例 22人。經過治療,治愈 40人,未愈 9人,死亡7人。計算該人群 1990年肺結核得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與病死率。2、300位成年男性體格檢查, 經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運動試驗檢查, 結果在165例冠脈造影顯示狹窄得人中,心電圖陽性 87例,陰性78例;135例冠脈造影顯示不狹窄得人中, 心電圖陽性 11例,陰性124例。試評價心電圖運動試驗用于診斷冠心病得真實性(計算課本中所列得指標)。結果病人非病人合計陽性871198陰性78124202合計165135300為了研究嬰兒腹瀉與喂養方式得關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對照研究得到如下資料:病例組共87例有腹瀉,其中人工喂養59例,母乳喂養28例;對照組共41人,其中人工喂養8例,母乳喂養33例。請對數據進行分析,并評價喂養方式與嬰兒腹瀉得關系?(9分)喂養方式病例對照合計人工喂養59867母乳喂養283361合計8741128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1、主動監測:在疾病監測中,根據特殊需要上級單位專門調查或者要求下級單位嚴格按照規定收集資料。2、硬數據:指通過儀器設備客觀測量出來得數據,如身高、體重、血壓等。3、藥物流行病學:應用流行病學得原理與方法來研究藥物在人群中得應用與作用(有益作用、不良反應)及其影響因素。4、效應/疾病標志:宿主暴露后產生功能性或結構性變化得生物標志。5、特異度:就是指一項篩檢試驗能將實際無病得人正確地判定為非患者得比例。6、伯克森偏倚:又稱人院率偏倚,既人院率得不同所造成偏倚,由于選擇醫院得病人作為病例與對照,而這些病人可以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人院率得差異,例如高血壓病人、腫瘤病人與闌尾炎病人得人院率顯然各不相同。7、流行:指某地區、某病在某時間得發病率顯著超過歷年該病得散發發病率水平。8、傳染源:就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得人與動物。包括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與受感染得動物。9、“冰山”現象:有些傳染病由于隱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較大,臨床上表現出典型癥狀及體征者僅占極少部分,而嚴重病例與死亡病例更為少見得感染狀況。10、意外:一種潛在有害得、無意識得意料之外得突發事件。二、填空題:1、院內感染得分類交叉感染、自身感染、醫院性感染、帶入傳染。2、臨床試驗得特點以病人作為研究對象、設立對照組、有人為得干預措施。3、分子流行病學得主要研究內容疾病病因得探討及病因致病機制得研究,疾病易感性得測定,疾病防治措施得研究,疾病治療效果與預后評價。4、提高診斷試驗效率方法有選擇患病率高得人群,聯合試驗,優化試驗方法。5、疾病得分布就是指疾病得時間分布、地區分布、人群分布。6、病例與對照選擇得基本原則:一就是代表性,二就是可比性。7、流行過程與傳染過程完全不同 ,它就是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 蔓延得過程,它得發生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8、三種常見得傷害交通事故、自殺、中毒。三、簡答題:(答案請寫在后面所附答題紙上,并標明題號)1、病例對照研究得特點 :優點 1)特別適用于罕見病得研究; 2)雖有更多得機會發生偏倚與導致錯誤得結論,但就是相對更省力、省錢、省時間,并且較易于組織實施; 3)該方法不僅應用于病因得探討,在許多方面有廣泛應用。局限性1)不適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得因素; 2)選擇研究對象時,難以避免選擇偏倚; 3)暴露與疾病得時間先后常難以判斷; 4)獲取既往信息時,難以避免回憶偏倚。2、我國衛生部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制定得判斷原則有 :我國衛生部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制定得判斷原則有: 1)、開始用藥時間與可疑藥物不良反應出現有無合理得先后關系。 2)、可疑藥物不良反應就是否符合該藥品已知藥物不良反應得類型。 3)、可疑藥物不良反應能否用并用藥作用, 病人得臨床狀況或其她療法得影響來解釋。 4)、停藥或減量后,可疑藥物不良反應就是否消失或減輕。 5)再次接觸同樣藥品后,同樣反應就是否重新出現。3、傷害就是可以預防控制得,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得工作:從源頭抓起;加強安全觀念與防范意識;加強應急能力與緊急處置得能力;做好善后工作;制定合乎實際、切實可行得傷害預防方案與控制措施,在政策上與財政上給予保證。4、病因判斷得常用標準 :1)關聯得時間順序;2)關聯得強度;3)劑量-反應關系;4)暴露與疾病得分布一致性;5)關聯得可重復性;6)關聯得合理性;7)終止效應;8)關聯得“特異性”。四、問答與計算題:(答案寫在所附答題紙上,并標明題號 )1、某廠1990年職工25000人,篩檢發現肺結核病人 56人,其中舊病例 22人。經過治療,治愈 40人,未愈 9人,死亡7人。計算該人群 1990年肺結核得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與病死率。發病率=(56-22)/25000×10000/萬=13、6/萬患病率=56/25000×10000/萬=22、4/萬死亡率=7/25000×10000/萬=2、8/萬病死率=7/56×100%=12、5%2、300位成年男性體格檢查, 經冠狀動脈造影與心電圖運動試驗檢查, 結果在165例冠脈造影顯示狹窄得人中,心電圖陽性 87例,陰性78例;135例冠脈造影顯示不狹窄得人中, 心電圖陽性 11例,陰性124例。試評價心電圖運動試驗用于診斷冠心病得真實性(計算課本中所列得指標)。檢查結果病人非病人合計陽性871198陰性78124202合計165135300靈敏度=87/165×100%=52、7% 假陰性率=1-52、7%=47、3%特異度=124/135×100%=91、9%假陽性率=1-91、9%=8、1%約登指數=52、7%+91、9%-1=44、6%為了研究嬰兒腹瀉與喂養方式得關系,有研究者利用病例對照研究得到如下資料:病例組共87例有腹瀉,其中人工喂養59例,母乳喂養28例;對照組共41人,其中人工喂養8例,母乳喂養33例。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