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9說“木葉”教案教學目標1、學會尋找關鍵句,準確把握作者觀點。2、比較木與樹、木葉與樹葉在詩歌中不同的意蘊。3、在詩歌鑒賞中,引導學生做一個敏感而有修養的鑒賞者。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體會文中所舉詩句的意蘊,借鑒文中觀點嘗試分析更多的詩句。思維發展與提升:把握基本觀點,理解作者說理的層次與邏輯。審美鑒賞與創造:梳理文中所說“木葉”與“樹葉”的不同特征,品味詩詞意象背后的意趣。文化傳承與理解:自主梳理更多的古詩詞意象,加深對傳統詩詞的喜愛。教學重難點重點:根據林庚先生對“木葉”形象暗示性的分析,探究鑒賞詩歌語言的方法。難點:學習文章由“木葉”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有暗示性的從小處著手的寫法。課前準備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制作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意在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輕松的回顧,讓學生進入語言的美感意境。)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的",他們似乎滲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做出所謂的科學解答,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詩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象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為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著激情和想象走近詩歌的殿堂吧。二、寫作背景本文選自《唐詩綜論》一書。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詩人,又是一位學者。他從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中,發現了詩人極少用樹葉一詞而大多用“木葉”一詞。從這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細微用語中的差別入手,作者展開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藝術欣賞的大門,令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貌似平常的簡單用語的后面,是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是詩人的感情,是詩人精心遣詞用語的良苦用心。本文作者在木葉”。上所下的功夫,對我們體察詩歌藝術中的精微之處頗有啟發。它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該怎樣欣賞古詩詞,推而廣之,啟發我們去思考該怎樣欣賞文學作品。在古典詩詞中,類似“木葉"這樣的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數,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們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三、作者介紹林庚(1910--2006),著名學者,詩人。字靜希,原籍福建閩候,1910年2月出生于北京。他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杰出詩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體詩集《夜》。俞平伯在為《夜》所作的序言中稱之為“異軍突起”。此后,林庚陸續出版了《春夜與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詩選》等詩集和詩、論合編的《問路集》及詩性哲理隨筆《空間的弛想》。林庚先生在中國文學史研究領域也有突出的貢獻,先后出版了《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詩人李白》《中國文學簡史》、《中國歷代詩歌選》等著作。此外,林庚在楚辭、唐詩研究、明清小說等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四、題目解說“說”屬于議論文體,本文是文化隨筆(文藝短評):“木葉”是文量論題,本文星就古詩中“木葉”意象進行分析說理。總體感知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段)列舉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現象即“木葉"成為詩人鐘愛的一個形象,并且形象的關鍵就在一個“木”字。第二部分(4~6段)說明“木”的兩個藝術特征即“含有落葉的因素",“有顏色的暗示性”(“木葉"成為詩人鐘愛的一個形象的原因)第三部分(7段)說明“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但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六、全文分析宋朝的心學家陸九淵曾經總結出一些讀書的方法:讀書切戒在慌忙,涵詠功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上詩的意思即是:1.讀書必須要靜下心,心靜自然能講文章理解透徹;2.好好玩味其中的意蘊,所謂的意味深長;3.讀不懂得地方可以先行放過,不要走死胡同;4.相反的,在重點之處則應該仔細思量、考慮。1.第一段的重點在哪里?主要講述的是什么?(提問)明確:作者引用了大量詩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論述的對象:“木葉“成為了詩人鐘愛的形象。引用的作用:引出話題2.第二段主要針對的對象有哪幾個?它們的關系如何?(提問)明確:樹、木、樹葉、木葉、葉、落木。“木葉就是樹葉”,少用“樹葉”,常用樹”、“葉”及“落木”。主要歸納起來就是:用“木葉”舍“樹葉”。3.第三段的主要對象又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提問)明確:“木葉”、“落葉”、樹葉”、“落木”等,其實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幾個對象。幾者的主要區別關鍵字在木字。歸納起來就是:用落木舍“木葉”。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我們注意木字為詩人們所喜歡的原因。小結: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對象,列舉了一系列現象,促使讀者繼續讀下去,究其根源。4.第四段開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問題,作者在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提問)明確: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含有落葉的因素。引用的作用:以詩歌作為例證。5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關系?作者主要講了什么?(提問)明確:“木何以有這個藝術特征?意即對第一個藝術特征進行解釋: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6.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問)明確: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這里又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那么這一段是總結木的第二個藝術特征:“木在顏色上具有暗示性。小結: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針對提出的疑問進行論述,找到相關的答案,即術"的兩個藝術特征。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論述的時候得到的一個結論:藝術形象的領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文章一至三段敘述現象,提出問題,四至六段分析現象,論其本質,由現象到本質,這也是同學們需要學習的論證方法。總結:通過從上面兩個的解讀,希望對同學們解讀相關的社科類文章有一定得幫助,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整體把握、咬文嚼字。七、中心思想作者通過分析中國古典詩歌中用“木葉”而不用“樹葉”又由“木葉”發展為“落木”的原因,闡述了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點。八、寫作特點(1)選題小、論理深。文章旨在闡釋文藝學原理一詩歌語言的暗示性,若從純理論的角度來論述,恐怕會寫成比較艱深的學術論文;作者沒有擺出學者的面孔嚇唬讀者,而選取了古詩中的木葉形象作為論題,把深奧的文學理論附麗并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這樣,言近而旨遠,深入而淺出。(2)逐層剝筍探究。古詩人為什么用“木葉”而不用”樹葉”,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尋的目光層層分析。先排除考慮文字洗練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發現其含有落葉等因素,最后才觸及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問題并加以闡釋。這樣逐層深入,探幽發微,既體現了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契合讀者的閱讀心理。(3)頗富文化內涵。這是一篇詩論,作者不僅深諳詩歌妙道,而且在詩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許多有關"木葉”的古詩信手拈來,這樣不僅使析理有憑有據,而且使文章平添了文化內涵,令人讀之賞心悅目,受到美的熏陶。九、補充資料詩歌的暗示性是一個詩歌理論問題,而學生對詩歌只有淺近的知識,也容易為文題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學習本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突破認識的難點,幫助他們理解、學會暗示這一表達技巧,汲取寶貴的藝術營養。十、總結全文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樹與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們由此也可明白,面對清秋的落葉,詩人為何用木葉取代了樹葉。因為木葉更能體現秋的性格:空闊,疏朗,微黃,干燥。也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我們的詩人才會吟安個字,捻斷數莖須",才有了推敲的美談。所以我們鑒賞詩歌要從語言入手,但不要被語言說局限,應當從言內到言外,品嘗那言外的微妙滋味。布置作業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的感情不盡一致。請同學們在網絡上搜集一下有關“梅”的詩歌,寫一篇鑒賞性的小議論文。課后訓練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調查表明無論大學生在校成績多么優秀,走上工作崗位后都將面臨各種挑戰,都需要憑借勤奮、智慧與堅韌去應對。B.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乘T168次列車從北京西站進京隨后搭乘中鐵快運專車,在首都特警的護送下開往首都博物館。C.新加坡是易受全球需求波動影響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火災工程部應急預案(3篇)
- 老人火災應急預案流程(3篇)
- 2025年法學概論考試復習資源及試題及答案
- 醫院發生火災應急預案存在問題(3篇)
- 軟考網絡專家試題及答案
- 復雜環境下的戰略選擇試題及答案
- 高考數學重要期末復習及答案
- 計算機軟件水平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定期審視和調整財務計劃
- 2025商業店鋪購買合同模板
- 2025-2030年中國證券融資融券市場需求態勢及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 淘寶運營考試試題及答案
- 急性腦梗塞患者護理查房
- 2025年河南鄭州航空港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騰訊學院培訓課件
- 認知增強技術在法律領域的應用-全面剖析
- 化學自制米酒 領略我國傳統釀造工藝的魅力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一下魯科版(2019)必修第二冊
- 貴州省往年氣象局筆試公共基礎題庫
- 2024-2025學年冀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全冊教案
- 2025年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師職業形象與禮儀考察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