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光臨!歡迎光臨!教育學
(黃石理工學院師范學院)主講:謝志斌教育學(黃石理工學院師范學院)主講:謝志斌請關掉你的手機,謝謝合作!請關掉你的手機,謝謝合作!課程介紹課程編號:41220002課程名稱:教育學
課程類別:公共必修課授課教師:謝志斌
總學時:48學時總學分:3學分
課程性質:本課程是師范院校和開展教師教育院校的專業必修課程之一,主要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師范生具備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學素養,特別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師范生所必須具備的教育觀念、知識與技能。課程介紹課程編號:41220002參考書目1)伍德勤,楊國龍·《新編教育學》·華東師大出版社,20092)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新編本)·人教社,19993)張樂天·《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教育學基礎》·教科社,2002參考書目1)伍德勤,楊國龍·《新編教育學》·華東師大出版社,推薦閱讀書目1.《學記評注》,高時良編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2.《愛彌兒》,(法)盧梭著,李平漚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大教學論》,(捷克)夸美紐斯著,傅任敢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教育漫話》,(英)約翰·洛克著,徐誠、楊漢麟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5.《給教師的建議》,(蘇)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6.《教育——財富蘊藏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推薦閱讀書目1.《學記評注》,高時良編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7.《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華師大比較教育研究所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8.《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美)內爾·諾丁斯著,于天龍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9.《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朱慕菊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10.《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鐘啟泉等編,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版11.《當代教育學》,袁振國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12.《教育學概論》朱德全等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7.《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推薦閱讀的報刊和雜志(一)報刊1.《中國教育報》2.《中國教師報》3.《教育文摘周報》(二)雜志1.《教育研究》2.《課程?教材?教法》3.《人民教育》4.《教育藝術》5.《教育探索》推薦閱讀的報刊和雜志(一)報刊
推薦觀看的電影
1、《美麗的大腳》(中國)2、《放牛班的春天》(法國)3、《鄉村女教師》(蘇聯)4、《死亡詩社》(美國)5、《蒙娜麗莎的微笑》(美國)推薦觀看的電影1、《美麗的大腳》(中國)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第一節教育的概念與基本要素第二節教育的產生與發展第三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發展歷程第四節學習教育學的意義與方法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第一節教育的概念與基本要素教學目標
1、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本質2、把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3、了解教育發展的歷史形態
4、認識教育學研究的對象5、了解教育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6、明確學習教育學的意義7、了解學習教育學的方法教學目標1、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本質第一節教育的概念與基本要素一、教育的一般概念
西方:英語及法語和德語的“教育”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就是“引出”,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種本來就潛藏于人身上的東西引導出來,從一種潛質轉變為現實。
中國:漢語的“教”的甲骨文的寫法是,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學習行為。詞源第一節教育的概念與基本要素西方:英語及法語和德語的“
(一)從詞源上看
漢語中“教育”一詞暗含“外鑠”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對人的積極陶冶和塑造,旨在從外部向人的內心輸入人本沒有而該有的各種品質。西文中“教育”一詞含有“內發”之意,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消極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由內而外地引發出來,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教育觀念的分野、價值取向的差異,從教育的詞源上就已經顯現出來了。(一)從詞源上看
(二)中國教育家的各種觀點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2)“修道之謂教?!薄吨杏埂?)“以善先人者謂之教?!薄盾髯印?)“教也者,長其善救其失者也。”——《學記》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許慎《說文解字》(二)中國教育家的各種觀點(三)西方教育家的各種觀點
1)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p>
2)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認為:“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3)英國教育家洛克說:“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教育的目的在于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
5)德國思想家康德認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p>
6)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人的經驗的改造”。(三)西方教育家的各種觀點(四)教育的定義
廣義: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一切活動,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狹義:特指學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統的影響,以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特義:指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四)教育的定義廣義: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影響人二、教育的本質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它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把教育認定為一種社會活動,肯定它的社會性和意識性,以區別于動物界的“本能”;把教育認定為培養人的活動,以區別于人類社會其他的活動。二、教育的本質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影響。
1、教育者:即從事教育活動的人。在學校教育中主要指教師和其他教育人員。
2、學習者:即在教育活動中從事學習活動的人。在學校教育中,主要是指學生。3、教育影響:教育者作用于學習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它是構成教育活動的中介要素。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育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規定,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實踐活動系統。沒有教育者,教育活動就不可能展開,學習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導;沒有學習者,教育活動就失去了對象,無的放矢;沒有教育影響,教育活動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圖也不能實現。因此,教育是上述三個基本要素的有機結合。各個要素本身的變化,必然導致教育系統狀況的改變。不同教育要素的變化及其組合,最終形成了多樣的教育形態。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規定,共(二)不同的教育觀關注不同的要素
1、教育即引導(古代)——教育者2、教育即傳遞(近代)——教育內容3、教育即生長(現代)——學習者4、教育即交往(當代)——教育手段
教育者傳統教育觀教育手段現代教育觀學習者教育內容(二)不同的教育觀關注不同的要素1、教育即引導(古
(三)關于教育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系
1、傳統教育派(以赫爾巴特為代表):只承認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學習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認識和塑造的對象,是教育活動的客體。學校教育中,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要絕對地服從教師。即所謂的“教師中心論”。
2、進步教育派(以杜威為代表):猛烈批評傳統教育對兒童的忽視,認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是兒童本身,兒童是教育的中心,“教師要放棄向導和指揮官的任務,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教師不要站在學生面前的講臺上,應該站到學生背后去?!保ǘ磐Z)即所謂的“兒童中心論”。(三)關于教育者與學習者之間的關系
3、我國教育界主流觀點:“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這種觀點其實并沒有說明教育者和學習者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爸黧w”與“主導”是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問題,前者講地是地位,后者講的是作用;前者回答誰是活動的承擔者、行動者;后者是回答在活動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教相對學生的學來說起主導作用,這是對的,但是否認教師的地位又是錯誤的。3、我國教育界主流觀點:“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4、復合主體論的觀點(葉瀾提出):“教育者與學習者互為主客體,互為存在的條件”。
在教育活動內部,存在著教與學兩種活動。從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時是這一活動的主體,又是另一活動的客體。在教的活動中,教育者是活動的承擔者,學習者是他認識、塑造的對象,是客體,也是開展教育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學的活動中,學習者是學的主體,教育者卻成了學習者的對象和條件,是客體之一(另一客體是教育措施)。復合主體在不同的教育活動中有不同的主次關系,教師在教的時候是主,對教的過程進行計劃、領導、控制;學生在學的時候是主,有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4、復合主體論的觀點(葉瀾提出):“教育者與學習第二節教育的產生與發展一、教育的起源與學校教育的產生
(一)有關教育起源的不同學說第二節教育的產生與發展1、生物起源說
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利托爾諾(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種的教育演化》一書中認為,教育現象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中,在人類產生以前,已在動物界存在。大動物對小動物的愛護和照顧便是教育行為。昆蟲界也有教師和學生。生物競爭的存在是產生教育的基礎。動物為保存自己的物種,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小的動物。按照他的看法,人類只是在繼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礎上,作了某些改進,人類的教育就其本質而言,與動物沒有不同。1、生物起源說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利托爾諾(182、心理起源說
美國學者孟祿(1869-1947)從他的心理學觀點出發,批判了生物起源論。他認為,利托爾諾沒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動物心理的本質區別。他根據原始社會尚無傳授各項知識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方法,斷定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寫道,原始社會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簡單的、無意識的模仿”、“原始社會只有最簡單形式的教育。2、心理起源說美國學者孟祿(1869-1947)3、勞動起源說
教育的勞動起源論是在20世紀40-50年代,蘇聯教育理論界展開了對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批判,根據恩格斯關于“勞動創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論,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特有的生產勞動。這種教育起源論,曾經被當作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釋教育起源問題的正確結論,在社會主義國家廣為流傳。3、勞動起源說教育的勞動起源論是在20世紀40勞動起源說的質疑
第一,教育與勞動同屬于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實踐活動,二者不存在主從關系,因此不能把教育看作是起源于勞動;第二,在遠古時期,教育除傳授勞動經驗外,還有戰爭、避災、宗教、風俗、藝術等方面經驗的傳授;第三,教育起源于勞動也與個體發展情況不相符合,教育兒童的活動并不是開始于勞動,而是開始于兒童學習語言或更早一些的活動。
因此,講“社會起源”比講“教育起源”更貼切,即“社會起源說”。勞動起源說的質疑第一,教育與勞動同屬于人類生存所(二)學校的產生
1、學校產生的時間:
約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宮廷學校,這是教育史學界普遍公認的最早出現的學校;我國大約是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正式出現學校。
2、學校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是生產力的發展;二是科學文化知識有了相當數量的積累;三是文字的產生。(二)學校的產生1、學校產生的時間:二、教育的發展1、生活化教育(原始社會——石器時代)2、專門化教育(古代社會——農業時代)3、擴大化教育(近代社會——工業革命前后)4、普及化教育(現代社會——“二戰”以后)5、信息化教育(當代社會——信息時代)二、教育的發展1、生活化教育(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一)生活化教育的特點
1、教育沒有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2、內容貧乏,形式簡單;3、沒有階級性,教育是平等的。(一)生活化教育的特點(二)專門化教育的特點
1、教育的專門化
教育從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分化了出來,出現了古代學校,即產生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學校,出現了專門從事教育活動的人──教師和學生。
2、學校教育的刻板性
表現為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呆板,死記硬背,盲目模仿,教育過程往往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二)專門化教育的特點1、教育的專門化
3、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
學校教育的內容:中國奴隸社會主要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封建社會主要是“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書經》《易經》《禮經》《春秋》);
歐洲古代封建社會主要是兩種學校:教會學校和騎士學校,教會學校學習“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騎士學校學習“七技”(騎馬、游泳、投槍、擊劍、打獵、下棋、吟詩)。
3、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修士在閱讀和整理經典著作
中世紀修道院學校
中世紀的騎士教育修士在閱讀和整理經典著作中世紀修道院學校
4、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
比如,在埃及就有宮廷學校:教育皇子皇孫及大臣子弟;官職學校:貴族,以訓練政府官吏、各級接班人;寺廟學校:寺廟享有較高地位,學術造詣深;書吏學校:富家子弟??偟膩碚f,各類學校的學生多半是奴隸主、地主的子弟,而奴隸、農民和手工業者是很難有機會入學的。
5、主要采取個別教學的形式4、教育具有階級性和等級性(三)擴大化教育的特點
1、教育與生產勞動由分離走向結合;2、普遍采用班級授課制;3、教育的對象擴大了(尚未普及);4、教育的內容擴大了(自然科學)。
(三)擴大化教育的特點1、教育與生產勞動由分離走資料:教育內容趨于分化和知識化:資料:教育內容趨于分化和知識化:(四)普及化教育的特點
1、各國政府義務教育法的制定;2、終身教育概念的提出與實施;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廣泛運用;4、教育形式多樣化;5、教育內容現代化。(四)普及化教育的特點1、各國政府義務教育法的制(五)信息化教育的特點1、教育的終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信息化;6、教育的個性化;7、教育的綜合化;8、教育的國際化。(五)信息化教育的特點1、教育的終身化;資料:不同時代的教育觀資料:不同時代的教育觀第三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發展歷程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學: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教育現象:是指各種教育活動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可以感知,可以認識的各種教育情景、事實、教育活動等。
教育問題:當某種教育現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被人們廣泛地議論、評說或要求予以解決時,這種教育現象便成了教育問題。
教育規律:是指教育現象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教育現象與社會現象之間的必然的、本質的、內在的聯系,以及教育發展變化的趨勢。
第三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與發展歷程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教育現象(之一):義務教育的年限
1998年的《世界教育報告》顯示:在有數據可查的171個國家中,義務教育的平均年限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達7.2年,北美、歐洲主要發達國家的平均年限為10-12年。實行13年義務教育的國家:荷蘭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國家:比利時、德國、實行11年義務教育的國家:以色列、英國實行10年義務教育的國家: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實行9年義務教育的國家:中國大陸、韓國、俄羅斯等教育現象(之一):義務教育的年限1998年的《世界教育現象(之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指高校在校生總數與相應年齡段(18-22歲)人口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表明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高等教育機會的綜合水平。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2002-2003年度數據的130個國家(地區)統計,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平均為31.3%,國際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有加拿大、芬蘭、韓國、俄羅斯等,美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更是超過了80%。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002年為15%,2004年達19%,2005年達21%,2006年達22%(在學人數為2500萬人)。教育現象(之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教育問題為什么我們不辦10年或11、12、13年的義務教育?為什么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還比較低?教育規律
一個國家教育的發展水平受其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教育問題為什么我們不辦10年或11、12、13年的義務教教育現象(之三):灰色童謠
1、“讀書苦,讀書累,讀書還要交學費,不如加入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還有美女陪著睡!”2、“人在教室心在外,讀書不如談戀愛。老師怒問為什么,為了子孫下一代。”3、“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啥背上炸藥包?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拉弦,趕快跑,轟隆一聲,學校炸沒了。”4、“在我心中,老師最兇,晚上補課到九十點鐘;回到家里,老媽最兇,盯著作業從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兇,拳打腳踢,發泄一通!”5、“現代老師武藝高,個個都會扔飛鏢;教學更是有法寶,不是作業就是考;班里紀律真是妙,不能說話不能笑;學生膽敢大聲吵,馬上把他父母找。”教育現象(之三):灰色童謠1、“讀書苦,讀書累,讀
教育問題
為什么學生對學校生活這么不滿和厭倦?教育規律教育促進適應并人的全面發展,不能片面追求升學率。教育問教育現象(之四):都是亂改成語惹的禍“我衣衣不舍地看著小貓被抱走……”前不久,徐女士在檢查孩子作業時發現,女兒錯將成語“依依不舍”寫成“衣衣不舍”??僧斝炫恐赋鲥e誤時,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立馬反駁道:“街上的廣告牌都這樣寫的,怎么會錯呢?”
衣衣不舍——服裝店鱉無所求——口服液見伊思遷——房地產有杯無患——磁化懷默默無蚊——驅蚊器咳不容緩——咳嗽藥
碼到成功——發動機凈如人意——去污劑
騎樂無窮——摩托車萬無一濕——尿不濕無所胃懼——胃藥一氣喝成——可樂隨心所浴——浴霸飲以為榮——飲料終身無汗——空調無讀不丈夫——書店教育現象(之四):都是亂改成語惹的禍“我衣衣不教育現象(之五):“媽媽,我不敢說”
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在菜市里買菜,看見一個小偷把手伸進旁邊一位阿姨的口袋想偷阿姨的錢。他正想上前制止的時候,媽媽也發現了小偷的行為,趕緊把小明拉到一邊來,及時制止了他的行為。回到家里,媽媽教育小明說:“你這么小,在街上遇見壞人做壞事千萬不能講,他們會打死你的,千萬要記住啊!”小明若有所思:在學校,老師教育我們要見義勇為,敢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呀,為什么媽媽不讓我說?
又一個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乘公共汽車去外婆家,車上人很多,非常擁擠。這時,小明發現有位叔叔把手伸進了媽媽的手提包,拿走了媽媽的錢包。等那位偷走錢包的叔叔下車后,小明這才告訴媽媽:“媽媽,剛才那位叔叔偷走了你的錢包。”媽媽很氣憤,說“你這孩子,為什么不早說?”然后狠狠地打了小明一耳光。小明很疑惑地說:“媽媽,我不敢說?!”教育現象(之五):“媽媽,我不敢說”星期天,小教育問題為什么學生會寫錯成語?為什么孩子不敢說真話?教育規律
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學校、家庭和社會要聯合起來,對學生統一要求、步調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育問題教育現象(之六):“馬加爵事件”和“女版馬加爵事件”
馬加爵事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學生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2000級的馬加爵(23歲)用鈍器將4名男同學殺死者。
女版馬加爵事件2007年12月19日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經濟系工商管理專業大二女學生張超(19歲)伙同其男友,將包養她的情人木鴻章殺害,并用DV把分尸(260余塊)的過程全程拍攝了下來。教育現象(之六):“馬加爵事件”和“女版馬加爵事件”教育問題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悲???作為天之驕子,有著大好前程的大學生,他們為什么會做出如此冷酷無情和喪心病狂的惡行?
教育規律
對學生施行的教育應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都不能偏廢。教育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悲???作為天之驕子,有二、教育學的發展歷程
(一)教育學的萌芽時期(二)教育學的獨立與發展時期(三)教育學的繁榮時期(四)當代教育學的新發展二、教育學的發展歷程(一)教育學的萌芽時期(一)教育學的萌芽時期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論語》2)無名氏·《學記》3)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孟子》4)老子·《老子》5)莊子(公元前369-前286)·《莊子》6)韓愈(768-824)·《師說》7)朱熹(1130-1200)·《朱子語錄》8)王守仁(1472-1528)·《傳習錄》(一)教育學的萌芽時期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并對世界尤其是對東南亞各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后人稱他為“師祖”??鬃觿撧k私學,整理并編訂了“六經”,從教約半個世紀,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論記載《論語》中有充分的反映??鬃樱ü?51-前479)是中國古代最
《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僅用了1229個漢字,以生動的比喻,系統地闡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師生關系等,是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教育與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苯虒W相長:“師嚴然后道尊?!眴l式教學:“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些原則和方法都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僅用了1229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蘇格拉底(古希臘,公元前469-前399):“產婆術”2)柏拉圖(古希臘,約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國》3)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公元前384-前322):《政治論》4)昆體良(古羅馬,公元35—公元95):《雄辯術原理》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古代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一個手工業者家庭,父親是雕刻師,母親是助產士。70歲時被控告不信神和腐蝕青年,判處極刑。他的一些活動和言論見色諾芬的《回憶錄》、柏拉圖的《申辯篇》和《美諾篇》等著作。蘇格拉底對研究自然世界不感興趣,宣稱從樹木和石頭那里學不到什么。他認為哲學的目的在于“認識自己”,人的智慧貴在“自知其無知”;道德是一種善,知識包括一切的善,因此,“美德即知識”。他強調教育對于培養德行的重要性,“美德”由教育得來的。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
蘇格拉底在討論問題時,通常用啟發方式,從對方所熟知的具體事物和現象開始,通過提問,揭露對方的矛盾,逐步達到一定的結論。蘇格拉底宣稱,他雖無知,但通過這種方法,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正像自己的母親是一個產婆能接生一樣。因此,后人稱他所倡導的這種方法為“產婆術”,也稱“蘇格拉底問答法”。蘇格拉底問答法蘇格拉底在討論問題時,通常用啟發方式,從對方所
柏拉圖(Plato,約公元前427-前347)是古代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出身于貴族奴隸主家庭,少年時曾隨蘇格拉底學習。公元前387年創辦“學園”,著書講學,這個“學園”是古代西方唯心主義哲學家的活動中心。柏拉圖用對話的形式寫了不少著作,主要有《申辯篇》、《美諾篇》、《理想國》、《法律篇》等。柏拉圖(Plato,約公元前427-前347)是古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在他所描述的理想國里,公民被分為三個等級:哲學家、武士、農民及手工業者。哲學家從事理念世界的探索,能洞悉真理和“善”的理念,是理想國的統治者;武士從事戰爭,捍衛國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事生產,供養他人。人類要想從“現實世界”走向“理想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通過教育,幫助未來統治者獲得真知。為了培養理想國的保衛者(哲學家和武士),柏拉圖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教育方案。他主張對一切兒童盡可能施以強迫教育。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是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17歲進入柏拉圖學園,在那里學習和工作了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為止。公元前335年,他在呂克昂創辦學園,從事講學和科學研究。亞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的一個“最博學的人”。他對哲學、邏輯學、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物理學等都進行了研究。他的著作主要有《形而上學》、《倫理學》、《工具論》、《靈魂論》、《政治論》等。他在《政治論》里敘述了他的教育觀點,但并未完卷。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反映著中等奴隸主階層的利益,并為它服務。像柏拉圖一樣,亞里士多德把教育和政治密切結合起來。他認為教育事業應該是公共的,是由國家組織進行的,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公民和統治者的德性。他把心理學引進教育學的討論之中,并最早設想按兒童的年齡特征劃分教育的各個發展階段。他很看重音樂的功用,但認為那只是一種供自由民消閑的方式,不是因為它有用或必需,而是因為它是自由和高貴的,他的這種“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也譯成“博雅教育”)思想,兩千年來一直支配著剝削階級的教育思想。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反映著中等奴隸主階層的利
不能忽視這一時期人類的教育認識,特別是那些偉大思想家們的教育認識的價值。恰恰相反,應該高度重視他們在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思想成果,所提出的精辟觀點。一方面,他們的教育思想指導了當時人們的教育活動,不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深刻地理解當時的教育實踐;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教育思想中包含著大量的科學成分,對后來教育科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不能忽視這一時期人類的教育認識,特別是那些偉(二)教育學的獨立與發展時期
歐洲文藝復興以后,教育學終于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其產生的條件有:1、生產力發展,工業生產需要管理者與生產者都接受一定的教育;2、教育自身的知識經驗有了足夠的材料建立起一門獨立的學科;3、文藝復興引發科學與藝術的繁榮,推動教育學學科的建立。(二)教育學的獨立與發展時期歐洲文藝復興以后
獨立形態教育學創建的標志:從對象方面看,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從概念和范疇方面看,形成了專門的反映教育本質和規律的教育概念;從方法方面看,有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從結果看,產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學家和一些專門的、系統的教育學專著;從組織機構看,出現了專門的教育研究機構。
這些標志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在比較長的歷史時期內逐漸完成的,前后經歷了300多年。獨立形態教育學創建的標志:
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于17世紀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的問世。
1、夸美紐斯(Comenius,1592-1670),捷克教育學家。一生寫了大量的教育專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學論》(1632)。在該書中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提出了系統的教育目的論、方法論、教育原則體系、課程與教學論、德育論以及一些學科教育思想。
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于17世紀夸美
《大教學論》是歐洲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教育學著作。但由于夸美紐斯的宗教立場和目的,人們又很難把它看成一本真正的科學著作?!洞蠼虒W論》是歐洲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教育學著作。
2、盧梭(Rousseau,1712-1778)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因宣揚他的自然主義教育理想作品《愛彌爾》而險些被當局逮捕。他所理解的自然,是指不為社會和環境所歪曲,不受習俗和偏見支配的人性,即人與生俱來的自由、平等、純樸和良知。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現存的環境和教育破壞了。因此根據人為的、根據社會要求強加給兒童的教育是壞的教育,讓兒童順其自然的發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遠離社會影響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2、盧梭(Rousseau,1712-1
盧梭在《愛彌爾》中指出舊教育的失敗,同時積極地提出了建設新教育的系統的方案。《愛彌爾》一書共分五卷,其主線索是回歸自然,發展天性。文體是夾敘夾議的小說。前四卷指出當時男子教育的荒謬,提出自然主義的改革方案;第五卷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設想。盧梭認為,兒童在幼年時期應該在鄉村的自然中進行教育,應該讀的惟一的書是《魯濱遜飄流記》,應該學的工藝是木工;女子的教育應該以賢妻良母為宗旨;教育中,應該把兒童看做兒童,而不能看做成人,要尊重兒童的天性,要啟發誘導,對兒童的錯誤應該用自然后果法進行教育等。盧梭在《愛彌爾》中指出舊教育的失敗,同
3、康德(Kant,1724-1804),德國著名哲學家、教育思想家。1776年,在德國柯尼斯堡大學首次講授教育學,這是教育學列為大學課程的開端。1803年,《康德論教育》一書出版。康德認為,教育是一門很難的藝術,“教育一定要成為一種學業,否則無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須成為一種科學”。3、康德(Kant,1724-1804),德國著名
4、裴斯泰洛齊(Pestalozzi,1746-1827),瑞士教育學家,深受盧梭和康德思想的影響。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教育應該是有機的、做到德智體的一體化,使頭、心和手都得到發展。主張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對兒童施加的影響,必須和兒童的天性是一致的,使兒童自然發展。著有《林哈德與葛篤德》。教育學與教育課件
5、洛克(Locke,1632-1704)英國哲學家。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并且得出結論,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張取消封建等級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主張紳士教育,認為紳士教育很重要,一但接受紳士教育,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確保個人榮譽和利益,主張紳士教育應在家中進行。5、洛克(Locke,1632-1704)英國哲
6、赫爾巴特(Herbart,1776-1841),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學》,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試圖在倫理學基礎上建立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基礎上建立教育方法論,強調要按照教育者的心理活動規律規定教學的過程和階段,選擇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他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和教學過程的階段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6、赫爾巴特(Herbart,1776-1841)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譽為第一部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他本人也被視為傳統派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譽為第一部有科學(三)教育學的繁榮時期
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很多新興學科發展起來了,對教育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教育學開始采用這些學科的研究方法,如實證的方法(搜集資料、進行調查、統計,根據事實進行客觀的記述、比較說明,探究其規律)和心理學實驗的方法等等。從而使教育學向著實證的社會科學轉化,在科學化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同時,由于人們對教育的認識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19世紀末20世紀初,教育學開始出現了多樣化的景象,并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教育理論流派。(三)教育學的繁榮時期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多種多樣的教育理論流派多種多樣的教育理論流派1、實驗教育學的主要觀點
1)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強調概念思辨的教育學,認為它對檢驗教育方法的優劣毫無用途;2)提倡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應用于教育研究從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學化”;3)把教育實驗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就某一個問題構成假設,然后根據假設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最后將實驗結果應用于實際;4)認為具有實驗和心理實驗的差別在于一個是在心里實驗室進行的,另一個是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的;5)主張用實驗、統計和比較的方法探討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的特點及其智力發展水平。實驗教育學所強調的定量研究成為20世紀教育學研究的一個基本范式。1、實驗教育學的主要觀點1)反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2、文化教育學的主要觀點
1)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人類歷史是一種文化的歷史;2)教育的過程是一種歷史文化過程;3)教育研究必須采用精神科學或文化科學的方法,亦即理解與解釋的方法進行;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會歷史的客觀文化向個體的主觀文化轉變,并將個體的主觀世界引向博大的客觀文化世界,從而培養完整的人格;5)培養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徑就是“陶冶”與“喚醒”,構建和諧的對話的師生關系。文化教育學深刻影響了德國乃至世界20世紀教育學的發展,在經營的本質等問題上給人以許多啟發。2、文化教育學的主要觀點1)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人3、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
1)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為將來的生活做準備;2)教育即學生個體經驗的連續不斷地增長;3)學校是一個雛形的社會;4)課程的組織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5)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6)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獨立發現、表現和體驗。實用主義教育學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理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它也被稱為現代派教育理論。3、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1)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為4、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
1)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2)教育起源于人類的社會生產勞動;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4)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5)在與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促進它們的發展;6)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4、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基本觀點1)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四)當代教育學的新發展
當今的世界更加開放,更加多元,也更加包容。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21世紀的教育學已經大大區別于以前的教育學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1、研究領域的拓展;2、理論基礎的擴大;3、研究范式的多樣化;4、學科的分化與綜合;5、教育學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日益廣泛;6、傳統派教育理論與現代派教育理論從對立走向融合。(四)當代教育學的新發展當今的世界更加開放,1、研究領域的拓展
對教育問題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等方面,而是拓展到教育與社會的宏觀關系方面,從基礎教育擴展到高等教育,從正常的兒童教育擴展到特殊兒童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橋安全評估服務合同
- EAP培訓合同模板
- 綠化種植合同
- 觀光果園管理服務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管線用厚鋼板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建筑卷揚機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線鉆孔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燈柱燈桿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非油炸食品合作協議書
- 2021年高考試卷 生物(廣東卷)歷年真題試題答案解析
- ISO27001 2022版內審全套資料(內審計劃+檢查表+審核報告等)
- 學雷鋒紀念日活動策劃6篇
- 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完整課件
- 25題戰略規劃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河北南部電網省調直調廠站值班員持證上崗考試題庫
- 高考全國卷有機化學大題
- 《民宿管家》課件-民宿管家之客戶溝通
- 航空器駕駛員指南系列咨詢通告口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浙江省寧波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聯考試卷(含答案)
- X文體培訓學校年度財務審計報告
- 四川航空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