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到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_第1頁
從古代到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_第2頁
從古代到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_第3頁
從古代到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古代到現在的信息傳遞方式古代:烽火、驛傳 現代:電話、信、電子郵件古代信息傳遞的方式: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 作傳輸工具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3.以特殊聲音,如鐘聲,鼓聲,鞭炮聲等4. 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臺等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1. 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移動電話,收 音機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王命傳 龍節戰國時楚國的信節。青銅制,長條形,首端刻鑄龍形紋飾。正背兩面分鐫“王命、命傳、賃 一棓、飲之”,

2、共九字。此種銅節已發現多枚,凡因公事往來之持之可以宿止驛傳,并得飲食。十 萬火急將軍令西夏銅牌有信牌、內宿待命銅牌、守御牌三種形式。圖中銅牌為信牌,也稱軍令牌, 為銅質合套式,由上蓋和下底兩部分組成。整體為上方下圓,上方有長方形穿孔,可系繩或用皮帶 固定在身上,使行軍或傳遞命令時不易丟失。圓形部分直徑15厘米,圓蓋邊有0.6厘米的半圓邊 圈,中間鐫有正楷西夏文“敕然馬焚”(漢字釋為“火急馳馬”)4字,圓蓋下邊部分平展光滑, 牌的另一面上半部分外圈也有一個寬0.6厘米的半圓圈,牌中刻有四連忍冬花卷草飾紋,可插入有 文字的銅牌中。銅牌的制作工藝相當精致,銅質密度很好,沒有砂眼,外表規整美觀。據考證

3、,西 夏人著文海對“信牌”釋曰:“迅速緊急之燃馬上用,故名信牌”,說明此牌為緊急軍務即十 萬火急時傳達軍令的專用符牌,是西夏軍隊中官職級別較高者才使用的。據續資治通鑒長編 載,宋軍在元豐五年(1082年)六月同西夏的戰爭中,斬西夏“統軍威明墨沁威,副統軍阿布雅, 得銅印,起兵符,兵馬軍書,并獲蕃丁頭凡三十八級,詔以印符契兵馬軍書來上”。這里所說的“兵 符”即為“符牌”或為調軍專用的“軍令信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 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 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關魏晉壁畫墓

4、,驛使手舉簡牘 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于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形成 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 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注明時間,以明責任。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 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 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 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并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

5、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 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 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 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 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宋代將所有的公 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并出

6、現了 “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奔馳時, 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 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 萬火急之意。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3. 以特殊聲音,如鐘聲,鼓聲,鞭炮聲等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臺等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 如誘敵的記號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2.無線通訊傳輸, 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移動電話,收音機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

7、網的電腦,數字電視4. 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寫的比較簡略,若有誤,請諸位斧正!謝謝! ?。┮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后把信送到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 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還有些比較不正 規的就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信息傳播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用說書 的方式唱出來,也算是信息傳播一個是信件,由郵差來發放,騎馬到每個驛站,再換馬,最后把信 送到還有就是飛鴿傳書,就是用信鴿,將信綁在信鴿腿上,再放飛,信鴿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 往哪寫信就用哪個地方帶來的信鴿還有些比較不正規的就

8、是傳言,說書等等,人們相互傳言將信 息傳播或者說書的先生將某些事編成書詞,用說書的方式唱出來,也算是信息傳播古代通信【概 述】在遠古時候,我國使用擊鼓傳遞信息,最早當在原始社會末期。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 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三 國時期,曹魏在郵驛史上最大的建樹是制定郵驛令。隋唐郵傳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 量的增多。我國元朝時期,郵驛又有了很大發展。清代 郵驛制度改革的最大特點是“郵”和“驛”的合并。清朝中葉以后,隨著近代郵政的建立,古老的郵驛制度就逐漸被淘汰了?!痉榛?傳軍情】“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

9、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 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 距離建筑一高臺,俗稱烽火臺,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臺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 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之也 相繼舉火,逐臺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在 我國的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 事。周滅商后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后把自己的兄弟、親 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

10、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 的發展。【鴻雁傳書】“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 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鞋侯單于扣留,他英勇不 屈,單于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后,漢昭帝繼位,漢兇和好,結為姻 親。漢朝使節來兇,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后來, 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荩ㄟ^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 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并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 打獵時,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著一

11、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 漢使聽后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于。單于聽后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 放回?!緯鴵疑瞎牌鏁胶=浻涊d,青鳥共有三只,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只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 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 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 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后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一一鳳凰。南唐 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 思”,李商隱有詩“蓬山

12、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 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军S傳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并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 飛行中不會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信鴿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 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睆埦琵g是 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一一

13、“飛奴”。此后 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風通信我 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傳說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 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制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 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 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最初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 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后,風箏才逐漸成為

14、一種娛樂的玩具,并在民間流傳開來。【燈塔】燈塔 源于古埃及的信號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燈塔建于公元前7世紀,位于達尼爾海峽的巴巴角上, 像一座巨大的鐘樓矗立著。那時人們在燈塔里燃燒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國王托來美二世菲萊戴爾夫之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對面的法羅斯島上修 筑燈塔,高達85米,日夜燃燒木材,以火焰和煙柱作為助航的標志。法羅斯燈塔被譽為古代世界 七大奇觀之一,1302年毀于地震。9世紀初,法國在吉倫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燈塔,至今已兩 次重建,現存的建于1611年。在古老的燈塔中,意大利的萊戈恩燈塔至今仍在使用。這座燈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頭砌成,高 50米

15、。美國第一座燈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頓燈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鏡燈塔,1858年建成電 力燈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軟地基上建造燈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氣體閃光燈塔。1850年, 全世界僅有燈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發光航標在內,燈塔總數 已超過55000座?!就ㄋ?8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 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 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并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 個垂直臂,也

16、可以轉動。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 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鐘便可完成一次 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拘牌臁看嫌眯盘柶焱ㄐ胖两褚延?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 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進行旗 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 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 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酒臁吭? 16世紀的200年間,艦隊司令靠發炮或揚帆作訓令,指揮屬下的艦只。1777年,英國的美 洲艦隊司令豪上將印了一本信號手冊,成為第一個編寫信號書的人。后來海軍上將波帕姆爵士用一 些旗子作速記字母,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語字母。1805年,納爾遜勛爵指揮特拉法加之役時,在 陣亡前發出的最后信號是波帕姆旗語第16號:駛近敵人,近距離作戰。1817年,英國海軍馬利埃特上校編出第一本國際承認的信號碼。舫海信號旗共有40面,包括26 面字母旗,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