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荊州花鼓戲并非一開始就是這個名稱,她曾經被叫做沃沔花鼓戲,更早一些,它的名 稱是“沔陽花鼓戲”。可以說,荊州花鼓戲的任何歷史回首,都繞不開沔陽,都必須回到沔陽。因此,荊州花鼓戲根在沔陽,沔陽是荊州花鼓戲的不變靈魂。荊州花鼓戲從歷史深處走來,其雛形孕育于明清時期,早在明正德年間,任沔陽州官的 李濂就在沔陽風俗志中記載:沔陽坐夜陋習擊鼓饒歌,不過僻壤愚民,踵蒿里薤 露晚唱之余風而己”。“而士大夫亦有從之者”。清康熙、乾隆時期,“花鼓歌舞”開始見 于地方志書與文人筆下。至道光、咸豐年間,傅卓然的茅江夜話,花鼓戲的演出開始有 詳細描述。傅卓然記敘說:“道光年間,戴家場有賀四郎組班唱戲,漁鼓簡板伴奏,觀
2、者圍 坐,場無虛席,聲譽卓著,鄉人謂之平臺花鼓。另有一首陸謹所著的陸莊詩稿也記敘: “湖邊古柳陸家莊,平臺花鼓正作場。沔北三伶誰曉得,水鄉爭看賀四郎。”至此,荊州花鼓 戲在江漢平原正式登場。到清代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沔陽花鼓戲開始從田間小唱向戲曲形式轉化,其標志就 在于,這一時期出現了有傳承譜系的著名演藝門派,即汪、黃、史、賀四大門徒”,其代表 人物分別是汪春保、史旺、黃二生、賀霞齡。“四大門徒”的創建,以及他們的傳藝受徒、譜 系傳承,標志著荊州花鼓戲從一種,自發”的狀態,走向一種“自覺”的文藝形式,從單一的藝 術走向豐富的藝術形態,這是沔陽花鼓戲成長的重要標志。毋庸置疑,戲曲語言對于戲曲的
3、整體面貌與風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沔陽不僅造就了荊 州花鼓戲的一代宗師藝祖,而且它的語言對荊州花鼓戲的唱詞、唱腔、道白的地方色彩起著 決定性的作用。荊州花鼓戲主要以沔陽方言為主,并非泛用其他地方的方言。早在四大門 徒”時期,沔陽花鼓戲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一不奇,二不黃,要過天門到沔陽”,也 就是說花鼓戲必須以沔陽語音為標準。如果在表演中使用了裔音(指河南、陜西、江浙、閩 南語音)、黃音(指天門河、通州河、襄河語音)就演砸了,就會遭到人們的非議和同行的 恥笑。據沔陽志社會志“方言篇”記載,沔陽地處長江以北,其語言屬北方方言區西南 片,它的語音發音特征與普通話有不少相同之處,但并非沒有地方特色
4、,它分為兩大方言 區域”,即“仙(桃)彭(場)沙(湖)”方言區和“州音”方言區。以通順河為中線, 從西至東南的弓形地帶為沔陽話語音區。它面積大,范圍廣,許多詞匯與北方語音接近,其 區別在于它沒有卷舌音。“方言篇”中界定通順河流域為沔陽語音區,這與四大門徒“一不奇, 二不黃,要過天門到沔陽”的規定不謀而合。荊州花鼓戲唱念語音采用沔陽一帶通用的方言語音。其四聲調值為:陰平,高升調45, 如中,陽平,低升調23,如皇;上聲,低降調21,如榜;去聲,高降調53,如附。 沒有卷舌音。旦行、生行上韻念白中對某些字習有改讀,如方言中的臉(lian)、喊(han)、 說(xue)”、更(gen)”、吃(qi)
5、”,在舞臺上則讀若簡(jian)”、顯(xian)”、梭(suo)”、京(jin)”、 雌(ci)”等。由于地方語音的關系,荊州花鼓戲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曾形成有本劇種習用 的唱詞韻部。據老藝人按師承傳授誦記,常用的有十大韻,其代目為:先(-ian)、維(-ei)、 消(-iao)、休(-ou)、鍋(-o)、麻(-a)、楊(-iang)、魚(-u)、親(-in)、外(-ai);另有用得較少的五 小韻,其代目為:宗(-ong)、邪(-ie)、勞(-ao)、苦(-u)、贊(-an)。但在劇種頻繁交流的情況 下,上述十五韻,現已基本匯同于北方曲韻所用的十三轍”。在傳統劇目中,唱詞基本格式 為對偶七字
6、句和十字句。每段唱腔概由起句定韻,基本逢雙相押,一韻到底。然較長的唱段 中也有換韻情形。生活小戲中的唱段一般則換韻較為靈活。荊州花鼓戲傳統唱腔分正腔與小調兩類。正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四平腔、打鑼腔、還 魂腔等,均為板腔體。其中,高腔、圻水腔、四平腔、打鑼腔習稱四大主腔”,各有一批代 表劇目。高腔為男女同腔。唱腔多為板起板落,上下句腔均落5音。唱段有起板、梗子、腰板、 落板四個結構部分。其起板部分為一對上下句腔,前后有專用的鑼鼓點子連接;梗子部分為 上下句腔反復;腰板為一個上句腔,句幅稍長;落板部分一般亦為一對上下句腔,也有只是 一個下句腔。可整收,也可散煞。板式有一板三眼的正板、一板一眼的
7、快高腔、有板無 眼的魚咬尾以及搖板、散板等。常用調高1=F(G),胡琴定弦低5 2。悲腔為旦行專用腔。唱腔板起板落,上句多落1音,下句落低5音,收腔時又可落1 音。唱段亦由起板、梗子、腰板、落板組成。傳統戲中多與高腔連接演唱,唱段前常由高腔 腰板導入悲腔起板,二者在銜接中常插入叫頭,哭頭或以襯字喲喂喲演唱的無字腔 增強悲傷之感。傳統板式有一板三眼的正板、有板無眼的魚咬尾,以及散板等。常用調 高1=D,胡琴定弦1 5。圻水腔是一支男女不分腔的腔調。唱腔多為板起板落和句中漏板,上句落1音,下句落 低5音。唱段由起板、梗子、腰板、落板組成。起板為一個上句腔,但有多種唱法。如三 起板,第一分句可散唱,
8、分句尾有拖腔,第二、三分句間有鑼鼓穿插;雙起板,中速,第三 分句間有鑼鼓穿插;花腔起板,通過旋律加花擴展成具有較長拖腔的唱法,習稱上花腔; 快起板,速度稍快,全句連唱,一氣呵成;散起板,全句散唱。各種起板,其前后有較長的 鑼鼓點子。梗子部分為上下句腔反復,每句四板,腰板為一個上句腔,句尾有拖腔接鑼鼓。 落腔為一個下句腔,多由四板構成,有用花腔落板的,習稱下花腔,也有散落。圻水腔 中有一種悲調唱法,上句腔多落2音,稱為圻水敗韻。板式有一板三眼的慢板、正板、 一板一眼的原板、有板無眼的一字板,以及搖板、散板等。常用謂高1=F(G),胡琴定 弦低5 2。四平腔為四句式結構,以唱腔中常常出現句中枵板為
9、其節奏特色。四平有兩種不同的唱 法,旦行、小生、老生唱徵調式四平,習稱女四平,小生四平、老生四平,四句腔落 音為5低5低6低5。生行、丑行唱宮調式四平,習稱男四平、丑腳四平,四句腔落 音為5 12 1。唱段前及第二、三句腔后有長短不同的鑼鼓過門,第四句腔后有鑼鼓收腔或 反復續唱。板式有一板三眼的正板、一板一眼的快四平、有板無眼的垛板及散板等。 常用調高為1=F(G),胡琴定弦低5 2。打鑼腔為兩支不同的腔調。一支為男女通用,即稱打鑼腔;另一支為女行專用,稱還 魂腔,因系由打鑼腔派生而出,又稱打鑼還魂。二者均為上下句結構。唱腔為板起板落, 打鑼腔上下句均落低5音;還魂腔上句落5音,下句落1音,且
10、上下腔句間均有長短不同 的鑼鼓過門。傳統只有一板三眼的正板,現代戲中發展了搖板、散板、清板等。常用 調高為1=F,胡琴定弦低5 2。荊州花鼓戲的小調,有的取自當地流行的民歌,有的與當地曲藝關系密切,有的系從東 路花鼓戲,楚劇吸收。這些小調是荊州花鼓戲唱腔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使用情況,可分為 單篇牌子,專用小調和插曲。單篇牌子為一人表演的單篇戲所唱曲調,如西腔、十枝梅、 思兒腔等。專用小調,多為小旦、小丑、小生演唱的生活小戲中的曲調,如招郎調、繡 荷包、補背褡、站花墻調等。插曲多為戲中戲丑、旦行演唱的曲調,女(薅黃瓜,小女 婿、道士調等。荊州花鼓戲的行當分旦、生、丑三類。旦行有正旦(青衣)、二旦
11、(花旦);生行有小生、 須生、老生;丑行不細分,但代扮搖旦(丑旦)、老旦及花臉(俗稱雜腳)。荊州花鼓戲傳統的 演唱用嗓,藝人習稱為邊本結合,即真假聲相結合。其中,旦行多用邊音,邊本音轉接上 要求柔和自然。小生與須生的邊本結合,要求剛柔相濟。老生多用本嗓,聲音要求敦厚蒼邁。 丑行則以本嗓為主,為突出幽默滑稽性格,常夾用邊音演唱。在邊本嗓結合運用中,有一種 稱為標音的特色唱法,演唱時需真聲尾音急速向上滑向假聲,或假聲急速向下滑向真聲。 荊州花鼓戲的潤腔特色,主要表現在子腔、引腔、顫音等的運用。子腔藝人們稱之為腔中 之腔,是在唱腔基本旋律上用前、后倚音所作的加花潤飾;引腔為唱腔句逗的尾處時值較 短的上行、下行或環繞的小腔;顫音,常用的有上、下顫音兩種。上顫音多用在個別短促的 音位上,起旋律裝飾作用,下顫音多用在時值較長的音位上,借以表現人物的凄涼、悲痛情 感。荊州花鼓戲的傳統樂隊,俗稱武場面,亦稱火爆。由竹蔸、堂鼓、大鑼、土鈸、馬 鑼、小鑼、云鑼、檀板等打擊樂器組合而成。其演奏方式分兩種;一人演奏多種樂器稱打 夾手,不同樂器分人演奏、由鼓師指揮稱打拆手。早期有七慌、八忙、九停當之說,鼓 師一人多兼奏竹蔸、堂鼓、檀板、鑼、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詐騙對公賬戶管理辦法
- 廣電行業統計管理辦法
- 福建建設動態管理辦法
- 肥胖課件下載
- 高二數學導數數學試卷
- 分班考數學試卷
- 二中廣雅初三數學試卷
- 二數下數學試卷
- 廣安市2024年二診數學試卷
- 2025年04月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衛生健康系統招引高層次緊缺人才27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廣州市藝術中學招聘教師考試真題2024
- 期末作文預測外研版七年級英語下冊
- 2025-2030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格局與投資方向報告
- 統編版五年級升六年級語文暑期銜接《課外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
- 2025年 煙草陜西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附答案
- 小小理財家課件
- DB43-T 2622-2023 醫療導管標識管理規范
- 2025年老年教育課程設置:藝術修養與審美教學探索報告
- 譯林版一年級下冊全冊英語知識點梳理
- 護理事業十五五發展規劃(2026-2030)
- 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案(8個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