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演示稿_第1頁
流動人口演示稿_第2頁
流動人口演示稿_第3頁
流動人口演示稿_第4頁
流動人口演示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 省人口計生委流動人口管理處 紀克利2009年7月 1一、基本情況 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遵循的依據三、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 理的具體任務和要求提綱2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是計劃生育工作中的難點!3 人口流動是社會發展的歷史產物,它標志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和人類自身的發展。我國流動人口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而出現的必然現象。一、基本情況(一)流動人口出現的歷史背景4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實行了重大的改革。 5 特別是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制,打破了集體“大鍋飯”的常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主動

2、性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有不斷高漲的勞動熱情和使不完的干勁。 6 很多農民不滿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養家糊口”、“老婆孩子熱坑頭”的局面,開始不“安分”起來,極力尋找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充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7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江浙一帶的農民開始到全國各地務工和經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九十年代初,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8 與此同時,五個“經濟特區”,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資本,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合作企業也相繼而生,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9 農村一些有知識、有闖勁、有頭腦的年輕人走出了家門,在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地方一顯身手,獲得了在農村幾年都掙不到

3、的豐厚利潤. 他們成了流動人口大量涌現的“種子”,流動人口數量一茬一茬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 10文獻記載流動人口變動趨勢圖11成立流動人口管理領導小組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工作 國家于1997年成立了流動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包括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勞動部、民政部、建設部、中央組織部、司法部、鐵道部、交通部、農業部、財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15個部門,后來又增補了教育部、全國總工會。12 從對流動人口的稱呼 “打工仔”、“打工妹”、“民工”、“農民工或進城務工人員”到現在的“新市民”(國家統一的稱呼為“農民工”)我們不難看出,流動人口

4、的服務管理工作進入了一個正規有序的發展軌道,特別是黨的“十七大”確立了“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思想之后,各級黨委政府都突出了對流動人口的服務工作,如國家綜治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13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在未來30年內,預計我國還會有3億左右的農村勞動力需要繼續被城市所吸納。因此,流動人口作為一個特殊的人口群體,只要國家的戶籍制度不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取消戶籍制,改為居民制)、行政區劃不取消,流動人口在我國將長期存在。 14(二)流動人口的特點 流動人口流動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動因:第一個層面的動因是滿足財富的需求;第二個層面的動因是滿足發展

5、的需求。 151、數量大且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持續增加 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全國流動人口:14735萬人,占總人口11%;跨省流動人口:4779萬人,占總量32%。161、數量大且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持續增加 山東省流動人口: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我省流動人口總數達1000萬,其中流入人口520萬,流出人口480萬。2008年底的統計資料顯示,18 49周 歲育齡婦女外省流入359,731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208,919人;流出省外697,846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443,107人;省內流動1474,396,其中:已婚育齡婦女745,797人。 17流動人口總量居前10位

6、的省份(根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跨鄉級流動6個月以上人口分布):1.廣東 2652.6萬人 ,占18.1%2.江蘇 1088.6萬人 ,占7.4%3.浙江 1076.7萬人 ,占7.3 %4.山東 766.7萬人 ,占5.2%5.福建 745.3萬人,占5.1%6.上海 706萬人,占4.8%7.遼寧 644.1萬人,占4.4%8.四川 570.5萬人,占3.9%9.北京 568.2萬人,占3.9%10.河北 479.1萬人,占3.3%其他省:5388.23萬人,占36.7%182、主體是農民工 流動人口中農民工占85%。不能說農民工多就不好,客觀地講,外出的農民工多數的素質和文化水

7、平高于流出地平均水平,但低于流入地平均水平,是城市中的邊緣人口,多數是非正規就業,收入偏低,生活的環境也較流入地人口的差。 193、流向集中 大多數的流動人口流向東南沿海地區和京津滬等大城市,跨省流入育齡婦女數量居全國前六位的省(市)依次為:廣東37.4%、浙江19.5%、江蘇9.0%、上海6.6%、福建5.0%、北京2.5%。上述6省(市)跨省流入育齡婦女之和為2119.8萬人,占全國總數的80.3%,其它省份只占19.7%。 204、以務工經商為主 絕大多數的流動人口是為了生存與發展而流動的,只有極少數流動人口流動的動因是為了超生。在統計年度末(2006年10月1日0時至2007年9月30

8、日24時),全國離開戶籍地縣域30日以上,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探親、訪友、就醫、上學、出差等除外)的育齡婦女總數為5104.1萬人。其中,已婚育齡婦女為2768.4萬人,占54.2%。 215、年齡結構輕 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占多數,1535歲占60%以上,再小的很少,超過50歲的也很少,多數舉家流動的才會出現小于15歲老于50歲的。 226、流出時間逐漸加長 以前流動人口多是家中的主勞動力,遇到農忙時節必須返回家鄉,以解勞動力缺乏的燃眉之急,流出的時間不可能太長。現在,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把大多數勞動力從田地里解脫出來,農民也會計算種地的成本,來的路費去的盤纏,人還辛苦,不如集中精力和時間

9、在外掙錢,家里的農活請機械幫忙,多數是在外一呆就是一年(年頭出去,年底回來,主要是過春節與家人團圓),這樣在外的時間就相對延長了。23流入現居住地的時間分布()出生在流入地1.975年以上16.71將近5年1.124年以上5.013年以上6.942年以上11.731年以上23.10當年33.42合計10024我省流入已婚育齡婦女現居住地時間分布 (截止2008年底) 在現居住地時間 () 1年內 35 1-2年 23.5 23年 15.5 3年以上 2625(三)流動人口對經濟社會的作用 1、流動人口對經濟的作用-從流入地看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積極作用在于:流動人口為城市提供了大量更低廉的勞動力

10、,緩解了部分城市行業的勞動力供求矛盾,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改變了城市的經濟結構,特別是所有制結構,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做出了貢獻;流動人口的產生和存在,促進了城市第三產業和城市周邊地區的農、牧、漁和副業的發展;城市居民對流動人口的認同和接受,增強了城市居民對自身以外文化的接收能力,有利于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推動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6(三)流動人口對經濟社會的作用 1、流動人口對經濟的作用-從流入地看 流動人口對流入地的消極作用在于:流動人口的大量存在加劇了就業矛盾,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流入地的負擔,對城市的就業、住房、交通、環境、社會治安等造成緊張和壓力。 27

11、(三)流動人口對經濟社會的作用2、建國后近60年城鎮人口增長情況1949年,每1000名中國人中有122人生活在城鎮;1978年,每1000名中國人中有180人生活在城鎮;2008年,每1000名中國人中有456人生活在城鎮。今天,有6.06億中國人生活在655個城市和20000個建制鎮,基本上是農民的后代,是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產兒。今天,有7.2億中國人生活在鄉村,其中:有2.26億農村勞動力進入鄉鎮企業和進入城鎮就業,成為農民工。28(三)流動人口對經濟社會的作用 1、流動人口對經濟的作用-從流出地看 首先,人口流出減輕了流出地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緩解了農村就業緊張狀況,轉移了農村剩余

12、勞動力,為農業機械化、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基本前提。其次,外出人口帶回了資金、技術、信息、經營管理經驗,新的價值觀念等,為流出地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對流出地經濟步入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軌道起了催化、啟蒙、帶動作用。再次,對流動人口自身講,大批農民從過去狹小的天地里走出來,開闊了視野,感受了現代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普遍提高。29 農民進城務工增加了家庭收入,學到了許多新的文化和技術,接受了許多新鮮的知識和概念,特別是廣播、電視等現代傳播媒體的普及,使廣大農民能及時、便捷地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不少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已經意識到人口流動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大作

13、用,把勞務輸出、借地育才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 30 在個別農村地區,由于勞動人口大量流出,出現了土地拋荒現象,影響了農業生產。不少調查表明,在部分農村地區從事種植業勞動的是“3860”部隊,有著在較大程度的女性化和老齡化的傾向,不利于農業規模和農業產業化發展。 不利的方面31 無論是對流入地的影響,還是對流出地的影響,都有雙重性,而且總體上積極作用是主流。 322、流動人口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首先,流動人口廣泛地參與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生活,增強了自身文化適應和心理適應能力。其次,他們使城市肯定流動人口的作用,增強對流動人口的吸納能力。再次,龐大的流動人口城鄉經濟、文化、技術、信息交

14、流的中介,他們把城市文明、城市經濟信息和城市人口的思想意識、生活習俗等傳播到農村,使廣大的農村人口了解城市文明,有利于以身試法鄉村的封閉狀況,有利于促進人口城市化。 332、流動人口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流動人口打破了城鄉二元社會的割裂,推進了城鄉二元結構的新演化。比如,一些原農村區域實現了城市化,出現了非農化的原本地農民與外來農民工之間的“新二元”結構,并在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的基礎上,形成了農民農民工市民的三元結構。 34 當然,流動人口也使社會管理面臨挑戰,主要有:相當一部分流動人口的社會孤立導致了社會行為失范,導致了流入地治安問題較為嚴重;職業流動與社會流動的分離,使大部分

15、流動人口社會預期只能是“掙一筆錢回家”,導致了社會結構面臨某種危機;農村流動人口流入大中城市就業生活面臨戶籍制度、就業制度、子女教育等問題,在社會財富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環節,處于不利的位置上。然而,正是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探索了社會體制變革的路徑,開辟了社會體制的新空間,使流動人口成為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 2、流動人口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35 總之,既要看到流動人口對城市化、社會體制變遷等方面的正效益,又要看到其在社會控制、社會結構變化上的負作用。36(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形勢 1、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取得的進展 (1)初步建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法規體

16、系 (2)確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屬地化管理的原則 (3)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4)構建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交換平臺 (5)形成了城市社區、流動人口、企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 理服務模式 37中央決定出臺后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成立領導小組。 二是推進便民維權,倡導關懷關愛。 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創新協作模式。 38(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形勢 2、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領導和統籌協調方面:(1)部分地方領導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 (2)部分地方相關部門職責不明確、政策不協調。 (3)部分流入地、流出地沒有大局觀念,履行職責不到位。 (4

17、)部分地方的社區基層基礎工作薄弱,沒能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融入村(居)民自治之中。(5)部分地方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沒能統籌安排和綜合協調各業務機構的職責。 (6)部分地方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滯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動態管理水平較差。 39(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形勢在城市管理方面:1、城市人員成份日益復雜,管理難度不斷加大2、城市社區建設方面在人、財、物等方面投入明顯不足 3、城市和流動人口違法生育難控制 4、企業法定代表人責任制落實不夠5、高檔封閉住宅小區、新建居民小區,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難度大 6、欠缺對租房戶的約束措施7、綜合治理的格局尚未形成 40(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

18、的形勢8、戶籍地、現居住地雙向管理、雙向考核與信息交流等缺乏強有力的推動和制約機制,存在兩地管理有推諉、扯皮的現象41(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形勢利用數據分析: 去年信息核查,流入人口出生瞞漏報683人;外出躲避出生瞞漏報167206人(其中:流出省外的85524人,流出省內縣外81682人)。全省2000年至2007年城鎮違法生育19379人(其中:男孩12410人,女孩6969人。孩次分布為一孩1684人,二孩16395人,多孩1300人)。 特殊人群違法生育數據:全省20062007兩個年度特殊人群違法生育9646人,其中:流動人口違法生育2745人,占特殊人群的28;外出躲

19、生2271人,占24;非婚生育1574人,占16;城市失業人員漏查漏管違法生育1278人,占13;人戶分離管理不到位違法生育845人和非法收養子女828人,均占9;名人富人違法生育的103人,占1 。42(四)我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形勢 全省城市社區居委會建設滯后于群眾需求 截止2008年底,全省共有城市社區5289個,其中:村 改居2950個。而20年前的1988年,全省共有城市社區居委會2787個。20年間城市社區增長89。全省現有社區居委會成員26260人(由市、縣兩級財政支付工資),平均每個居委會(社區)成員5人,每個社區平均管理1532戶,4596人。這還不包括流動人口,顯然

20、,在管理服務方面是力不從心。社區以下聘請樓、院長,報酬又不能很好的解決,因此,制約了社區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導致源頭信息不準,管理服務有漏洞,違法生育者鉆空子。 相當一部分的社區辦公條件、硬件設施較差,經費投入不足,無法適應群眾對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的需求。43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遵循的依據 44法的方面:即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等職責方面:各級、各類的職責要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遵循無外乎兩個方面:45法律法規方面的遵循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山東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關于加強城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是城市和流動人口計劃生

21、育服務管理的基本遵循,任何時候都不能超越。 46法律法規方面的遵循 國家人口計生委頒發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工作若干規定和近期下發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規范是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一法三規”的具體化,是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據。 47法律法規方面的遵循 近年來,省人口計生委先后下發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規范(試行)、山東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統計口徑、山東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管理規范(試行)、山東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網上通報制度、關于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便民維權的意見、關于綜合治理流動人口違法生育問題的管理辦法等工作規范。48職責方面的遵循 職責有三分類

22、:一是根據層級區分為:國家、省、市、縣(市、區)、鄉鎮(街辦)、村(居);二是根據部門區分為:黨委部門、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三是分為戶籍地和現居住地的職責。 49(一)市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1)根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制定本轄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制度和工作規范;(2)指導縣(市、區)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雙查、避孕藥具發放和婚育證明辦理等服務與管理工作;(3)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促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服務管理;50(一)市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4)半年組織一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清查活動;(5)做好國家和省兩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工作平臺的

23、業務培訓,數據監測、統計、分析、上報等工作;(6)做好轄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雙向考核評估;51(一)市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7)負責裁定所轄縣(市、區)流動人口違法生育責任;(8)做好上級和本級人口計生委(局)布置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任務。52(二)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法規和制度規范,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各項措施;(2)配合本級黨委和政府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實行統籌安排,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全局,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工作;(3)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本級人口和計劃生

24、育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平臺和本省(市、區)流動人口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管理;53(二)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4)指導、督促鄉(鎮、街道)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件管理、孕情檢查、避孕節育措施落實、免費技術服務;(5)掌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動態,做好統計與評估分析、統計報表上報工作;(6)負責對鄉、村兩級流動人口計生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54(二)縣級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工作職責(7)負責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行政處罰和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管理及違法生育案件查處工作;(8)開展有針對性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服務活動;(9)組織、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專項活動,開

25、展經常性工作檢查與考核。55(三)鄉、鎮、街道計劃生育機構工作職責(1)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向流動人口提供計劃生育相關法規、政策、生殖健康和避孕節育咨詢服務;(2)建立兩地經常性聯系協調制度,通過國家和省級流動人口信息工作平臺,在規定時限內及時做好兩地信息溝通和反饋工作;(3)貫徹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十項便民維權措施,在生產、生活、生育等方面協助政府及相關部門,幫助流動人口解決實際困難。56(三)鄉、鎮、街道計劃生育機構工作職責1對流出人口的管理職責 2對流入人口的管理職責 571對流出人口的管理職責 (1)負責為流出人口成年育齡婦女辦理婚育證明。(2)為擬在現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齡流動人員辦

26、理生育登記手續及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3)完成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反饋任務。與流動人口現居住地鄉級聯系,了解掌握流出人口生育、節育、避孕情況。(4)與現居住地共同做好流出人口非意愿妊娠的安全補救工作。(5)按有關規定,對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規定的流出人員予以處理。(6)對流出人員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情況進行統計上報。 582對流入人口的管理職責 (1)查驗流動人口的婚育證明;對無婚育證明且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臨時婚育證明;檢查育齡婦女節育措施落實情況。(2)對流動人口進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優生優育和生殖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3)為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提交信息;向戶籍地通報流入人口生育、節育

27、、避孕情況。(4)為流入已婚育齡婦女提供國家規定項目的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5)與戶籍地共同做好流出人口非意愿妊娠的安全補救工作。(6)按有關規定,對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流入人口予以處理。(7)對流入人員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情況進行統計上報。 59(四)村(居)社區委員會工作職責 (1)受鄉鎮(街道)的委托,負責村(居)委會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與轄區內用工單位和房屋出租戶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協議書,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2) 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對出租屋、商住樓、集貿市場、封閉住宅區等的管理,經常開展清查驗證工作,及時掌握流

28、動育齡婦女的數量、分布情況及其婚育、節育等信息。(3)協助鄉鎮(街道)做好婚育證明的辦證、驗證工作,督促無證人員辦理臨時婚育證明,并督促其在有效期內回戶籍地人口計生行政部門補辦婚育證明。60(四)村(居)社區委員會工作職責(4)配合鄉鎮(街道)對擬在現居住地生育子女的流動已婚育齡夫妻的情況進行調查,指導和協助其辦理生育服務證和準生證。(5)建立健全流動育齡婦女的計劃生育信息檔案,做好流動育齡婦女信息的核查、變更、通報、反饋等工作。(6)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融入社區文化建設,負責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健康等基礎知識咨詢服務。61(四)村(居)社區委員會

29、工作職責(7)協助鄉鎮(街道)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動員和指導流動已婚育齡婦女落實避孕節育措施;組織流動已婚育齡婦女按需參加環孕情檢查,做好藥具發放和隨訪服務工作。(8)負責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的采集、核實、錄入工作,定期上報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計報表。(9)協助鄉鎮(街道)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訪案件和社會撫養費征收的調查、核實、處理工作。62(四)村、居、社區委員會工作職責(10)在流動人口集中從業和居住區,成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制定活動計劃,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教育服務活動,指導房屋出租戶配合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實現流動人口的自我教育、自我管

30、理、自我服務。63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公安部門:審批流動人口暫住證明時,核查婚育證明對無婚育證明的,要及時通報現居住地鄉級人口和計劃生育機構。 64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批流動人口營業執照時,核查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對無婚育證明的,通報現居住地鄉級人口計劃生育機構。協助當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做好流動人口工商業戶及從業人員的計劃生育工作。 65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協助當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的計劃生育工作。 66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衛生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在為流動人口接產時,要查驗生育證明,對

31、無生育證明的,及時通報現居住地鄉級人口和計劃生育機構。 67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建設部門:協助當地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做好外來施工人員的計劃生育工作。簽訂工程項目合同時,要有計劃生育管理內容,施工單位招用流動人口時應核查婚育證明。 68區分部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職責 財政部門:負責給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劃撥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經費。 69具體區分戶籍地和現居住地的職責 流動人口戶籍地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職責 流動人口現居住地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職責 70戶籍地服務和管理職責為擬跨縣流出成年育齡婦女免費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以下簡稱婚育證明),并將流出人口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建立管理

32、臺帳和檔案;為流出已婚育齡婦女免費提供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在其外出前,落實一項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71戶籍地服務和管理職責要求應參加孕環情檢查的流出已婚育齡婦女,按時寄回流動人口避孕節育情況報告單,對返鄉人員及時做好服務;按公民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與擬流出已婚育齡婦女簽訂計劃生育合同或協議,明確其生育、避孕節育、雙查、獎勵、違約責任等權利和義務;72戶籍地服務和管理職責依法落實流出育齡群眾應享有的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包括為流動人口獨生子女家庭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為符合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家庭落實獎勵扶助資金,為流動人口獨生

33、子女傷殘、死亡家庭落實特別扶助資金,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家庭提供生產服務,為留守兒童提供入托、入學服務,為留守老人提供相關服務;73戶籍地服務和管理職責不得拒絕或故意拖延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流動人口辦理婚育證明、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生育服務登記和再生育審批等相關證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義對流動人口亂收費、亂罰款;不得隨意增加流動已婚育齡婦女孕情環情檢查次數;不得強迫已婚育齡婦女返回戶籍地參加孕情環情檢查;不得跨區域設立站點開展孕情環情檢查。74現居住地服務和管理職責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將流入人口計劃生育納入社會治安、出租屋管理、物業管理、市場管理和勞動用工等相關管理工作中,實行綜合服務管理,納

34、入日常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服務、管理、統計和考核評估;建立流入育齡婦女計劃生育信息登記制度,加強日常巡檢、驗證和登記建檔等管理工作,及時掌握和變更流入育齡婦女的婚姻、生育、避孕節育等動態信息;75現居住地服務和管理職責為流入育齡群眾提供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基本項目免費技術服務,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服務。及時出具流動人口避孕節育情況報告單;加強用工單位和出租房管理,與轄區內規模企業簽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協議,指導、督促社區(村)委會做好用工單位和出租房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76現居住地服務和管理職責協助縣級人口計生行政部門,遵照征收之前兩地協商溝通原則,依法做好流動人口

35、違法生育人員社會撫養費征收工作;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有關法規,為流動人口辦理一孩生育服務證和其他婚育情況證明。7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流程圖78三、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79 當前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建立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一盤棋”格局,而建立省內“一盤棋”又是建立全國“一盤棋”的基礎 80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形勢嚴峻,必須切實抓緊抓好。 2、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3、做好流動人口計

36、劃生育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要求。 4、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必然要求。 81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二)堅持以現居住地為主,戶籍地和現居住地協調配合,建立和完善統一管理、優質服務的新體制 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全局意識 流入地要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原則 流出地要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與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結合起來 流入地和流出地要協調配合,大力加強和推進兩地或多地的區域合作。 82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三)堅持綜合治理,推進部門配合,不斷完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體系 政府主

37、導,部門配合,統籌解決流動人口問題。 堅持重心下移,構建城市社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平臺。堅持群眾參與,調動廣泛的社會力量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 83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四)堅持依法行政,維護流動人口實行計劃生育的權益 服務和管理并重。積極開展便民服務和“關懷關愛”活動。 堅決維護合法權益。拓寬服務領域。 84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五)堅持互通信息,完善統計制度,促進“一盤棋”服務和管理格局的形成 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完善信息通報制度。 做好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改革和完善統計信息制度。 加快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85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

38、育服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六)加強領導,保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切實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要實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一把手”負總責制度 。 建立經費保障機制,保證服務管理經費落實。 完善管理機構和服務網絡,提高服務和管理能力。 完善評估制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 86要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一)統籌管理1、建立健全領導保障機制,確保工作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投入到位。2、協調相關部門參與管理服務,形成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合力。3、加強人口計生內部統籌協調,形成本部門“一盤棋”。4、立足社區,健全服務網絡,規范服務行為,強化服務功能,夯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層基礎。5、充分發揮計生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完善基層組織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