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課件_第1頁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課件_第2頁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課件_第3頁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課件_第4頁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學習目的與要求:了解人類旅行和旅游活動的發展,認識人類旅游活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認識旅游活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這一最基本的規律。重點:中國古代旅行活動的類型;工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的影響;托馬斯庫克對近代旅游業的貢獻;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第一節 原始社會的人類遷徙一般人認為,原始社會時期沒有旅游,只有遷徙和旅行活動。(為什么?)一、原始社會早期的社會經濟特點:生產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條件惡劣。人類客觀上既無旅行的物質基礎,主觀上亦無外出旅行的愿望。二、人類遷徙活動的原因和目的 提問1近代考古發現,某些相隔數萬公里的兩地出土的史前人類遺骨化石存在很多相同

2、的遺傳特征,為什么? (原始社會人類已經存在遷徙活動) 提問2原始人類在交通條件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為什么仍然要不斷的遷徙? (不斷尋找生存條件更好,更容易找到食物的生活環境) 提問3這種不斷的為生存而奔波的遷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動?為什么? (不算,由于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這一時期人類客觀上既無旅行的物質基礎,主觀上亦無外出旅行的愿望。)第二節 人類旅行需要的產生原始社會末期產生了與遷徙不同的旅行。一、人類旅行需要產生的背景生產工具與生產技術進步,生產力得到發展,剩余物的出現。 提問1部落A擅長耕作,部落B擅長狩獵,隨著生產技術與狩獵工具的進步與改良,兩個部落都有了剩余物,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什么現象

3、? (產品交換、生產技術交換,導致社會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大分工的出現) 結論: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開創了旅行的通道。第三節 封建社會的旅行發展一、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旅行發展1、中國古代的水路運輸、陸上運輸得到了極大發展。提問1一些武俠小說中的漕幫與鏢局各自經營的業務是什么?(水上運輸及陸地運輸)靈渠靈渠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有2200多年。2、我國古代旅行活動的類型文人漫游湖與元氣運,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烏宿蘆花里。少婦棹

4、輕舟,歌聲人流水。 李白游高淳丹陽湖 文人學士的漫游山水,大致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以謝靈運為代表的游山玩水;另一類是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寄情山林、以排憂避世為目的的文人漫游。 帝王巡游宗教旅行:唐僧西天取經二、歐洲封建社會時期的旅行發展西歐封建社會的生產力與交通發展相對中國早期封建社會而言較落后,所以旅行活動數量較少。西歐宗教朝圣活動 、溫泉旅行馬可波羅(公元12541324年),又譯作馬哥孛羅。意大利旅行家。他生干意大利商業城市威尼斯的一個商人家庭。 大航海時代姓名國家時間成就哥倫布意大利1492年第一次出航,共四次發現新大陸達伽瑪葡萄牙1498年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麥哲倫英 國15

5、191522繞地一周,證明地圓說三、封建社會旅行發展的特點旅行的發展同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商務旅行仍居主導地位;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勞動的季節性特點及其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使得人們在主觀上缺乏對旅行度假的要求和習慣;社會階層差異:消遣性質的旅行集中在貴族階層。第四節 近代旅游和旅游業的開端 19世紀初期,旅行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開始具有了今天意義上的旅游的特點。一、近代革命對近代旅游的影響1、產業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并且使很多的工作和生活地點從農村轉移到工業城市。2、產業革命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3、產業革命帶來了階級關系的新變化。4、科學技術的進步。二、新的旅行方式的誕生旅游

6、發展過程中的鐵路時代:費用低廉速度加快運載能力提高外出范圍擴大早期英國的火車二、托馬斯庫克的活動與近代旅游業的產生1、1841年禁酒大會。近代旅游業的開端。2、1845年萊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動。首次出于商業目的組織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團體消遣旅游。開創了旅游業務開展的基本模式。 3、1855年萊斯特巴黎參觀世博會旅游活動世界上出國包價旅游開端 。4、1865年,托馬斯庫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5、1872年組織了世界上第一次環球旅游。總結:托馬斯庫克組織旅游活動的開展標志了近代旅游業的誕生。第五節 現代旅游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

7、會化大眾旅游。噴氣式推進技術在民航中的運用標志現代旅游的產生。1、戰后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2、個人收入的增加3、閑暇時間增多4、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5、政府對旅游業的扶持一、現代旅游發展迅速的原因二、現代旅游發展的特點1、增長的持續性2、地區的廣泛性3、游客的大眾性4、方式的多樣性5、競爭的激烈性第六節 現代中國旅游業的發展(一)新中國建國至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 “外事接待階段”主要大事:(1)兩大旅行社系統成立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分社、支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華僑服務社組建而成的華僑旅行社(1974年改名為中國旅行社)總社及其分、支社。 (2)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

8、成立(1964年)1978年改為直屬國務院的“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總局”,各省直轄市成立旅游局;1982年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 (二)改革開放以來:全面振興時期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為主階段對國內旅游則實行“不宣傳、不提倡、不反對”的方針。主要大事:(1)1979年7月,鄧小平到黃山考察。(2)中國加入世界旅游組織。(1983年)主要大事:(1)1986年,旅游業的接待人數和創匯收入被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2)1991年,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正式明確將旅游業的性質定為產業。(3)1995年5月1日起,我國實行周五工作制,每周有兩天的“雙休日”。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并行發展階段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