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瑞雪圖教學設計瑞雪圖教學設計篇1第一課時學習要點: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能比較流暢的通讀課文。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1、大家喜歡下雪嗎?2、講述:四十幾年前,在我國的膠東半島上,下過一場大雪。當時,正是自然災害嚴重,農業欠收的時候,這時候下一場雪是多么的及時啊!著名作家峻青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寫了一篇文章瑞雪圖,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一)、學習字詞1、師范讀,生邊聽邊劃記生字詞。2、認讀生字,相機釋義。瑞雪膠東半島驟然彤云密布簌簌萬籟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妝玉砌投擲3、給生字擴詞。4、比較形近字。瑞端;眺挑逃桃;擲鄭5、默讀課文,推薦好詞語,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答疑。
2、(二)、整體感知課文1、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內容。2、生有感情的自課文,對照金鑰匙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4、師總結: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可以分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時;三、下雪后;四、點題,贊揚雪景。三、再讀課文,要求準確流暢。1、點名讀,師生評議。主要側重字音準確,是否流暢等。2、全班齊讀。第二課時學習要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朗讀技巧。一、舊知導入。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指名讀課文,思考:下雪前,天氣有什么變化?2、齊讀課文,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
3、么?能不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板書:驟然變冷)(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1、齊讀課文,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2、默讀課文,找出這一段的的象聲詞,說說它們模擬了怎樣的聲音。3、自瀆課文,想想這一段怎樣才能讀得更好。4、總結:“開始的時候,還伴著一陣小雨。”讀得輕、快。“大片大片”“彤云密布”讀得厚重。“夜里”讀得輕,脆。5、師范讀。生揣摩,再讀。給本段課文加上小標題。(板書:雪大夜靜)(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1、師范讀課文,生思考105頁填空題:雪后的景色,先寫(),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先寫靜,再寫( );先寫(),再寫近處。2、課文,找到寫“景
4、物、人物”“色彩、聲音”“靜景、動景”的句子,讀給老師和同學聽。3、讀下面2組句子,說說哪句更好一些,為什么?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雪球兒。4、指導朗讀。試一試,怎樣才能讀好這一自然段。強調讀好“嗬”“蓬松松沉甸甸”“毛茸茸亮晶晶”等詞語。比較枯枝被積雪壓段的“咯吱”聲與人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咯吱”聲的不同讀法。5、總結:通過語速語調的輕、重、緩、急表現人們雪后的愉悅心情。6、根據老師的指導,有感情的讀課文。說說這一部分用一個什么樣的標題
5、合適。(板書:景美人歡)(四)、學習課文第四部分。1、齊讀課文。說說作者向我們描寫了哪些“圖畫”。2、師生補充“瑞雪兆豐年”的理由。三、總結全文。1、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2、你還有什么疑問?3、齊讀課文。四、布置作業:根據自己的理解,畫一幅瑞雪豐年圖瑞雪圖教學設計篇2教材分析:瑞雪圖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小語課本第七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描述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以及作者聯想到“瑞雪兆豐年”這一喜人景象,充分體現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受瑞雪的大而美麗,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感悟“瑞雪豐年”的豐富內涵。3滲透按一定順序觀察、有條理地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精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感悟雪中、雪后的景象。教學難點:理解“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的含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輕聲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學習生字新詞。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咯吱 彤云密布 極目遠眺粉妝玉砌 萬籟俱寂 瑞雪小結:通過查詞典,初步了解瑞雪的意思。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自學】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想:這場雪是什么樣的?畫出有關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
7、班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場雪下得怎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重點指導朗讀、感悟】第二自然段“黃昏時分,風停了,那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半空中降落下來。”(感受雪下得很大。)第四自然段“不久,雨住了,風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飄將下來。(通過換詞比較,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師生合作讀整段。(滲透下雪是有順序的,應該按順序描寫景物。)第五自然段“嗬!好大的雪啊!”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
8、,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通過看圖、換詞、比較句子,感悟雪后景色的美麗。在反復地誦讀中,學會積累好詞佳句。)小結:通過讀課文,進一步理解了瑞雪的含義。四、拓展延伸,抒發情感。運用查找的資料說說這場雪的好處。介紹時代背景。品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小結:通過課外資料的延伸,更進一步地體會“瑞雪”的深刻含義。五、布置作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及段落。了解作者峻青,讀讀他的作品,如秋色賦等。板書設計:大 紛紛揚揚瑞雪圖 美 粉妝玉砌 希望應時豐年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積累語言。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積累句、段大比拼(展示自己積累的好句、段。)3聽寫生字
9、新詞。二、再讀課文,體會寫法。1為課文描繪的圖景加上小標題。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瑞雪圖教學設計篇3一、教材簡析瑞雪圖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的瑞雪圖一課是這個單元以“風雪”為主題。瑞雪圖用優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場預兆豐年的大雪的喜悅之情。二、教學目標1、繼續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2、研讀課文,感受雪大、雪美、人歡樂的特點,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激發學生對雪的向往之情,豐富學生對下雪的認識。3、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中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受到美的陶冶。三、教學重點:通過品詞析句
10、,了解雪大、雪美的特點,感受作者的喜悅之情。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四、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記敘順序,領悟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都是北方孩子,每年冬天都會見到雪,大家都很喜歡下雪,因為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一場大雪后,往往給人們帶來欣喜和快樂。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瑞雪圖的前兩個部分,誰來具體說說是哪兩個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出示幻燈片2)2、我想,同學們了解了下雪前和下雪時的圖景,一定迫不及待的知道雪后的圖景吧,下面就來一起繼續學習課文。(二)學習第三自然段1、指名讀3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第二天早晨、雪后)2、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11、討論交流)【先整體寫:(“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出示幻燈片3)后具體寫:靜態美:(“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動態美:(“一陣風后,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 這句話中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積雪的柳條比作“銀條兒”把堆滿雪的松柏枝葉比作“雪球”。色彩美:“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這里陽光和雪花交相輝映,產生了瑰麗的色彩。(出示幻燈片422注意:只要點擊4一直到22都是自動播放)】3、剛才
12、大家欣賞了圖片,自己再讀一讀這一段體會的用詞和描寫方法,說說這一段突出寫了雪怎么樣?(適時出示幻燈片23)4、作者在寫雪后的景色時,只是寫了雪大、雪美嗎?有沒有人的活動?(三)學習第四自然段1、朗讀課文,畫一畫,下雪后,同學們最喜歡做什么游戲?想一想,他們的心情怎樣?課文怎樣寫孩子們歡樂的心情?(“堆雪人”“擲雪球”“歡樂的叫喊聲”)(適時出示幻燈片24)2、“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這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夸張)目的是什么?(突出了“歡樂的心情”。)3、指名再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喜愛的感情4、討論:這一段突出寫了人怎么樣?(人歡樂)(適時出示幻燈片25)(四)學習最后
13、一自然段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2、這么好的一場雪,不光是雪地里的孩子們在歡樂,還有誰也在歡樂?(農民)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用“瑞雪兆豐年”概括)3、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本文寫于1962年,當時國家遭受連年的自然災害,農業得不到豐收。這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預示著我國將從三年自然災害中走出來。這第一場雪是第一個豐收年的信號,“瑞雪豐年”,作者能不高興嗎?4、出示幻燈片26,指導讀“啊!好一幅北國寒冬瑞雪豐年的圖畫!”說說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高興、激動、興奮)(五)總結課文,提升主題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這篇課文整體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地圖景?2、討論交流后,出示幻燈片273
14、、強調:作者無比喜愛這場瑞雪,這種感情沒有直接表達,而是蘊含在對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寫上,還通過聯想表達出來。(六)作業(出示幻燈片28)1、背背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2、收集的有關雪詞語、古詩。3、仿照課文寫一寫雪景。雪教學設計方案課初熱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潔白精靈寒中飛,雨落橫山漫天 揚。大家猜一猜,這指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魯迅頗富詩情的雪,去欣賞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學習任務1、理解、積累博識、美艷、消釋、升騰等詞語。2、感悟文章內容,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3、學習文章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4、體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斗志,體會作品中閃現出的理想光芒與對
15、生活的熱愛。達標任務預習之后,獨立完成:(一)了解作者作品1、魯迅,原名 ,字 ,他是現代著名的 家、 家、 家。2、本文選自 ,這是魯迅的一部 集。魯迅還有一部散文集 ,兩部小說集 和 。(二)掌握字詞1、給下列字注音。磬( )口 忙碌( ) 脂粉奩( ) 灼灼( ) 嘻( )笑 褪( )盡 朔( )方 凜( )冽 ( )2、解釋下列詞語。博識: 凜冽: 天宇:精魂: 消釋: 升騰:(三)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能流利朗讀有情感地朗讀。(四)初步感知1、給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2、請大家找出這篇散文詩的關鍵句。3、課文題目是雪,作者寫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為作者更喜歡哪兒的雪?(五)問題:課內研
16、討:(一) 自學反饋師生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學生自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二) 精讀課文1、 仔細研讀課文13自然段思考:(1)第 一自然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細致地描寫了江南的雪?(2)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寫孩子們塑雪羅漢的動作與神情的詞語,體會其作用。(3)作者對江南的雪有沒有遺憾?為什么?2、學生齊聲朗讀第4至6段思考:( 1)在描寫完江南的雪之 后,轉入到對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間用了但是一詞,起到了什么作用?(2)北方的雪有什么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從對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們還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個性?(4)作者稱北方的雪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的雪的什么態度?(5)你
17、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含義?3、理解語句含義結合課文理解下列語句,探究括號里的問題。(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用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修飾雪花,強調了什么?)(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和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分別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點?)(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獨的雪、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總結達標兩片秋葉我悲秋,我亦戀秋。秋意漸濃,一陣風過,光禿禿的樹干上顫顫地綴著幾片不肯離去的枯葉,瑟縮地打著旋兒。倏地,一片落葉飄進了我攤開的書頁。顏色黑黃,邊兒早已碎敗,身子蜷曲著,不知被
18、什么蟲子咬得滿是瘡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擱了個秋嗎?每當第一片落葉從濃密的綠中飄飛下來,每當涼涼的秋雨無聲地潤濕了我的窗簾,那種夾雜著甜味的秋就襲上來,牽出一線憂思,唇邊也會滑出一聲長長的唉,落進心底,化作一縷莫名的 悲哀。有一陣風過,葉兒在書頁上顫了顫,想要飛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書中,又覺得攤 開的這本書詞語太熱,容不得這冰冷的形體,須得另尋一本。從枕旁的書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寢室的給帶回來擱在那兒的。一看那剛勁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雙閃亮的眼睛,一股熱熱的生命的力量關不住般地從那里面溢了出來。于是,我的擱上了秋的心頓然感到一陣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學同學,深深摯
19、愛著大山大學畢業時,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職位,毅然選擇了大山。拆開封口,抽出信來,一片紅紅的什么被帶了出來掉在地上,定睛一看,騰地涌起一股熱,熱,從心窩里往外冒的熱那是一片火一般紅的楓葉。我木然地站著,下意識地將兩片秋葉擱在一處。頓時,那片枯葉在紅楓的映照下愈發 顯露出它的可憎可憐!我迷惘起來,自己先前為何竟會產生了要將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葉兒珍藏起來的雅興!你愛這大山的紅楓嗎?那雙洋溢著熾熱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說,是的,它也墜落于肅殺的秋風之中,然而,它卻是拼盡了熱,將自身燒得 通紅,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給寒冷的世界裝點上一片紅于二月花的色彩我慢慢覺得,心上擱個秋,并不盡是愁。因為,
20、即使 到了秋,不是也還有這燒 紅的楓葉嗎?我于是將那片枯葉彈出窗 外,將那片來自大山的紅楓嵌進了書頁。1、本文以兩片秋葉為線索,寫出了我情感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是:2、作者筆下的兩片秋葉各自具有怎樣的特點?第一片:第二片:3、作者寫第二片秋葉時,由物及人,向我們展示了贈葉者怎樣的精神世界?4、 請把你對我于是將那片枯葉彈出窗外,將那片來自大山的紅楓嵌進了書頁這句話的理解寫在下面。5、作者將兩片秋葉放在一起寫有什么好處?【教學要求】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教材說明】這是一篇童
21、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發學習興趣。本篇為首次出現不注拼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閱讀,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教學重點是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教學建議】一、課前準備1、雪與云相互變化的錄像帶或課件。2、有條件的地方,帶領學生玩一次雪。二、認字、寫字1、認字:本課生字中,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課文不注拼音,除10個生字外,還有“累、息、柴、救、卻”5個字沒學過,還有多音字“著”。教學時,要鼓勵學生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結合上下文猜讀,或查查生字表,問問
22、同學,實在有困難的做上記號問老師。教師檢查時要注意正音。隨生字“孩”,認識偏旁“孑”。10個生字中,“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認記。注意區別“往、住”兩個字。其他的字可多讀讀,記個整體印象,隨著閱讀實踐再逐步明晰。鞏固練習時可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道、只知、還孩”。2、寫字: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在學生看范字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兩個字。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上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并與它相接,與“左撇”對稱。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自“橫”中間起筆,向左下撇出。“豎提”從“撇”的中上部起筆,轉折處低于撇尾,第
23、五筆“短撇”,從橫收筆處下方起筆,方向與長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長撇并相接,向右伸展與撇對稱。三、詞句“香”是多義詞。學生在第四課學過,是指香味,本課指睡得很舒服、很沉,可引導學生從圖中理解。“化”指雪孩子在火中變成水,也可以從圖畫或生活中理解,注意發揮圖畫在教學中的作用。最后一句話中的“飛”形象地概括出水蒸發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這是肉眼看不見的,也是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可啟發學生說說:雪孩子都化了,怎么飛上天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課件,讓學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后形成云這一常識。并適當擴展:衣服晾曬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見了(其中也有滲入地下)都是水分蒸發的結果。最后讓學生想一想: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再繼續看課件: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四、朗讀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除強調讀準字音外,還要正確處理輕聲,如“房子上、樹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法律實務中合同條款解讀知識考點
- 木工支模勞務承包合同
- 品牌策劃及市場推廣合同
- 遼寧省丹東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學部編版能力評測(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甘肅省河西五市2025年高三壓軸卷英語試卷含答案
- 流體力學考試模擬題(附參考答案)
- 2025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十三中學高考英語三模試卷含解析
- 2025屆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診斷考試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翻譯速度與質量平衡訓練考核試卷
- 河湖治理工程生態景觀設計考核試卷
- 教育公平問題案例
- 2024年北京衛生職業學院高職單招筆試歷年職業技能測驗典型例題與考點解析含答案
- 企業保密意識培訓課件
- 2024版《供電營業規則》學習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4年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中考數學一模試卷
- MOOC 現代郵政英語(English for Modern Postal Service)-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Unit 5 Feeling excited Topic 2 Section D 示范公開課教學課件【八年級英語下冊仁愛版】
- 生命科學導論(中國農業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2024年遼寧省大連理工附中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 (2024年)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及預防
- 橋梁減隔震裝置技術條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