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學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1頁
衡中同卷2023學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2頁
衡中同卷2023學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3頁
衡中同卷2023學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4頁
衡中同卷2023學年高三3月份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測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測試卷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 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圖為膝反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膝反射的反射中樞是脊髓中的中間神經元B膝反射活躍時,中間神經元興奮,神經元受到抑制C膝反射的反射弧只有兩個神經元組成,不包含其它結構D刺激,肌肉甲收縮,完成一次反射活動2某研究小組為研究自然選擇的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直毛長翅果蠅(AABB)與

2、分叉毛殘翅(aabb)果蠅雜交,雜交后代作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個體間自由交配。裝有食物的培養瓶懸掛在箱蓋上,使殘翅個體難以進入。連續培養7代,檢測每一代a、b的基因頻率,結果如圖所示。已知A、a與B、b基因是自由組合的。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第2代成年果蠅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B種群數量越大,a基因頻率的波動幅度會越小Ca、b基因頻率的變化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培養至某一代中無殘翅個體時,b基因頻率為03下列有關細胞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細胞中可以找到多糖與其他分子相結合的大分子B向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一定能產生紫色反應C核糖體能合成多種蛋白質,溶酶體能合成多

3、種水解酶D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無氧呼吸4如圖是分泌細胞分泌的某種物質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的原因是靶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B如果分泌細胞是甲狀腺細胞,那么靶細胞不可能是垂體細胞C如果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為抗利尿激素增加時,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最終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D臨床上可以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5某昆蟲病毒是種雙鏈DNA病毒,研究人員為探究該病毒的K基因對P基因遺傳信息傳遞過程的影響,以缺失K基因的病毒感染昆蟲細胞作為實驗組,以野生型病毒感染昆蟲細胞作為對照組進行實驗。下列相關敘述

4、正確的是( )A病毒利用昆山細胞提供的模板和原料進行DNA復制B病毒利用自身攜帶的核糖體在昆蟲細胞中合成蛋白質C若K基因抑制P基因的轉錄,則實驗組P基因的mRNA合成速率低于對照組D若K基因促進P基因的翻譯,則實驗組P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質合成速率低于對照組6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調查和優生的敘述錯誤的是A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B常見的優生措施有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適齡生育和進行產前診斷等C對遺傳病的發病率進行統計時,需在人群中進行隨機調查D通過基因診斷確定胎兒不攜帶致病基因,則確定胎兒不患遺傳病7露水草體內能合成蛻皮激素,它與昆蟲自身分泌的蛻皮激素一樣,能夠促進昆

5、蟲蛻皮化蛹。研究表明,每100公斤露水草干根蛻皮激素含量高達19公斤。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露水草體內合成的蛻皮激素屬于植物激素B露水草體內合成的蛻皮激素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C露水草體內合成的蛻皮激素,可能起到調節種間關系的作用D露水草能大量合成蛻皮激素,是因為其合成過程不受基因調控8(10分)下列與蛋白質合成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DNA分子轉錄產生兩個RNA分子B一個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兩個tRNA的結合位點C一個mRNA分子可以結合多個核糖體產生多種多肽鏈D一個核糖體上可以同時合成多條多肽鏈二、非選擇題9(10分)研究發現,癌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

6、的PD-1蛋白結合,導致T細胞不能全面啟動對癌細胞的免疫攻擊,而使用抗PD-l抗體可使癌癥患者的腫瘤快速萎縮,這種治療方法叫做癌癥免疫療法。回答下列問題:(l)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存在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2)若較長時間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正常細胞就可能變成癌細胞,癌細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_(答出2點即可)。據大量病例分析,癌癥的發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生56個基因突變,才能賦予癌細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測癌癥的發生是一種_效應。(3)癌細胞表面的PD - Ll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 -1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的功能。抗PD -1抗

7、體是癌癥免疫療法藥物的關鍵成分,該藥物不可以直接口服,原因是_。(4)“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代謝藥是一類化療藥物。某種抗代謝藥可以干擾DNA的合成,使腫瘤細胞停留在分裂_期,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10(14分)某XY型性別決定的植物,其花色有紫花、紅花和白花,且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相關基因用A/a、B/b表示,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A和B同時存在時為紫花,無B但有A時表現為紅花,無A時表現為白花。現有兩個純合品系甲、乙,甲表現為紫花,乙表現為白花,每個品系中都有雌株雄株。某人用一株甲品系的雌株與另一株乙品系的雄株進行雜交實驗,F1無論雌雄都是紫花,讓F1雌雄株隨機交配

8、,統計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934,且開紅花的只有雄株,其他花色雌雄株都有。(不考慮其他變異)回答下列問題:(1)某同學認為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判斷依據是 _ 。(2)經分析,對于 A/a、B/b 所在染色體的合理假設是:A/a 位于 _ 、B/b 位于_;根據假設,該植物自然種群中關于花色的基因型有_種。(3)現已證明A/a位于常染色體上,請根據已有的實驗材料,進一步設計最簡單的實驗證明B/b所在染色體的假設的合理性(要求寫出雜交方案、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雜交方案:_預期結果及結論:_11(14分)當土地停止耕種時,演替便開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稱為先鋒

9、植物,先鋒植物的出現是演替開始的標志。隨著演替的發展,棄耕地周圍環境中的物種逐漸向棄耕地中擴散。在自然狀態下,演替會使植被得以恢復,最終發展為穩定的生態系統。生態學家在研究某棄耕地區群落演替過程中,對不同時期群落的豐富度指數進行了統計。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棄耕土地上的演替屬于_類型。土地在經數年精耕細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跡往往被徹底清除,同時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這種環境不僅適于作物,還適于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生長,所以最早入侵棄耕土地的先鋒植物是_。(2)隨著演替的發展,物種數量增多,群落內不同植物種群之間的_關系明顯加劇,依據曲線圖,請描述物種豐富度在50a內的變化:_。(

10、3)經研究調查發現,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條件下無性繁殖,屬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這些克隆植物占據優勢地位,與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過分株之間的連接物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環境適應能力,這種現象叫生理整合。請據此推測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曲線下降的原因:_。(4)在自然條件下,這片棄耕土地最終發展成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別有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這屬于群落的_,這種結構顯著提高了群落_的能力。12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的二倍體植物,染色體數目為。下圖中a與b、c與d分別為玉米細胞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對玉米進行人工雜交的步

11、驟為_,若要測定玉米的基因組,應測定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2)已知常見的玉米無某種抗性基因,導入外源抗性基因的玉米都能表現出抗性性狀,若某玉米植株M的細胞中a染色體上已導入一個抗性基因,欲將另一個抗性基因導入到M的染色體上,用一次雜交實驗來判斷另一個抗性基因導入的位置(只考慮圖中a、b、e、d四條染色體),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_。2023學年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元、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元及效應器五大部分組成

12、。脊髓為低級的反射中樞,大腦皮層為高級的反射中樞,產生感覺的部位在大腦皮層的感覺區。兩個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肌肉之間的接點叫突觸,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組成,突觸前膜可以釋放興奮性或抑制性的神經遞質,使得下一個神經元或肌肉興奮或抑制。【題目詳解】A、膝反射的反射中樞是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之間的突觸,A錯誤;B、膝反射活躍時,抑制性中間神經元興奮,釋放抑制性遞質,使神經元受抑制,肌肉乙(屈肌)不收縮,從而保持運動的協調性,B正確;C、反射弧還包括效應器、感受器、反射中樞,膝反射的效應器是股四頭肌,C錯誤;D、刺激使肌肉甲收縮,沒有完整的反射弧參與,不屬于反射,D錯誤。故選B。2、B

13、【答案解析】根據圖表信息可知,直毛基因為A,分叉毛基因為a,長翅基因為B,殘翅基因為b,直毛長翅果蠅(AABB)與分叉毛殘翅(aabb)果蠅雜交,雜交后代基因型為AaBb,將其作為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個體間自由交配,裝有食物的培養瓶懸掛在箱蓋上,使殘翅個體難以進入,所以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殘翅個體的生存率會降低,b基因的頻率會降低。【題目詳解】A、已知A、a和B、b基因是自由組合的,那么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遵循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親本雜交的第一代表現型均為直毛長翅,第二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題中說雜交后代作為第0代,那么應是第1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且殘翅個體會被淘汰,所占殘

14、翅比例會下降,第二代也不滿足9331的性狀分離比,A錯誤;B、由題意可知,只會將殘翅個體淘汰,對A、a基因無影響,該等位基因比例始終為11,種群數量越大,得到的結果與理論比例越接近,基因頻率的波動幅度越小,B正確;C、a基因不受所創設的外界環境干擾,其基因頻率的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基因受人為干擾,殘翅個體被選擇性淘汰而無法與長翅個體進行交配,所以其基因頻率的變化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C錯誤;D、培養至某一代中無殘翅個體時,仍有可能存在基因型為Bb的個體,b基因頻率不為0,D錯誤。故選B。3、A【答案解析】A、細胞膜表面的多糖可以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A正確;B、向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的酶溶液中

15、加入雙縮脲試劑能產生紫色反應,而向化學本質是RNA的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不能產生紫色反應,B錯誤;C、核糖體能合成多種蛋白質,而溶酶體不能合成多種水解酶,C錯誤;D、原核細胞中的醋酸菌細胞沒有線粒體,但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能進行有氧呼吸,D錯誤。故選A。4、D【答案解析】本題是不同細胞產生的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細胞的過程和引起的生理效應,根據題圖和選項內容梳理相關的過程,分析解答。【題目詳解】A、分泌細胞產生的分泌物與靶細胞相互結合原因是因為靶細胞膜上有受體蛋白,A 錯誤;B、如果分泌細胞為甲狀腺細胞,分泌物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含量升高會抑制垂體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所以靶細胞可能是垂

16、體,B 錯誤;C、當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可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C錯誤;D、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彌散到體液中, 隨血液流到全身,傳遞各種信息,因此,臨床上可以通過抽取血樣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D正確。故選D。5、D【答案解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需依賴于宿主細胞生存。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在大多數生物中是一段DNA,在少數生物(RNA病毒)中是一段RNA。基因表達是指將來自基因的遺傳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產物的過程,基因表達產物通常是蛋白質。基因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轉錄過程由RNA聚合酶進行,以DNA為

17、模板,產物為RNA。RNA聚合酶沿著一段DNA移動,留下新合成的RNA鏈。翻譯過程是以信使RNA(mRNA)為模板,指導合成蛋白質的過程。【題目詳解】A、病毒進行DNA復制,模板是病毒的DNA,A錯誤;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核糖體,B錯誤;C、若K基因抑制P基因的轉錄,則實驗組缺失K基因,P基因的mRNA合成速率高于對照組,C錯誤;D、若K基因促進P基因的翻譯,則實驗組缺失K基因,P基因所編碼的蛋白質合成速率低于對照組,D正確。故選D。6、D【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概念、類型及特點,掌握監測和預防人類遺傳病的措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18、【題目詳解】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的調查更容易進行,適合學生活動,A正確。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適齡生育和進行產前檢測可以降低遺傳病患兒的出生率, B正確。調查遺傳病的發病率要在隨機的人群中進行,C正確。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沒有致病基因,不攜帶致病基因也可能患有遺傳病,D錯誤【答案點睛】調查遺傳病的發病率,應在群體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的多,且要隨機取樣;調查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以患者家系為單位進行調查,然后畫出系譜圖,再判斷遺傳方式遺傳病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7、C【答案解析】1、植物激素指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

19、微量有機物。1、植物生長調節劑指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題目詳解】A、露水草體內合成的蛻皮激素作用對象并非植物,不屬于植物激素,A錯誤;B、蛻皮激素是露水草體內合成的,不是人工合成的,不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B錯誤;C、植物體內合成的蛻皮激素能夠促進昆蟲蛻皮化蛹,對其侵害的昆蟲的種群數量起到調節作用,故可能起到調節種間關系的作用,C正確;D、植物體內物質的合成,都要受到基因組的調控作用,D錯誤。故選C。8、B【答案解析】1、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階段。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利用四種游離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的過程。翻譯的

20、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產物為蛋白質。2、mRNA在細胞核內通過轉錄過程形成,由核孔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進行翻譯過程。人教版教材中,mRNA與核糖體結合的部位是2個密碼子,tRNA上有反密碼子,與密碼子互補配對,核糖體因此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兩個tRNA的結合位點。【題目詳解】A、一個DNA分子含有多個基因,因此能轉錄出多種RNA,A錯誤;B、由分析可知,核糖體與mRNA結合部位有2個密碼子,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2個tRNA結合位點,B正確;C、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合成多條相同的多肽鏈,C錯誤;D、一個核糖體上一次只能合成一條多肽鏈,D錯誤。

21、故選B。【答案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熟記相關知識點,掌握基因表達過程,能準確識記和理解相關內容,再結合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二、非選擇題9、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在適宜條件下,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表面發生了變化(或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易分散和轉移)等 累積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將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 間 【答案解析】1、癌細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原癌基因能調節細胞的正常生長和增殖,抑癌基因可抑制細胞的不正常分裂并阻止細胞的癌變。2

22、、細胞癌變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內因,外因是各種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內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3、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觸抑制,能無限增殖;(2)細胞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導致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題目詳解】(l)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2)癌細胞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在適宜條件下,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表面發生了變化,如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易分散和轉移等。據大量病例分析,癌癥的發生并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至少在一個細胞中發生56個基因突變,才

23、能賦予癌細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測癌癥的發生是一種累積效應。(3)癌細胞表面的PDLl蛋白可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抗PD1抗體是癌癥免疫療法藥物的關鍵成分,由于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將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水解,因此該藥物不可以直接口服。(4)DNA的合成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因此某種抗代謝藥可以干擾DNA的合成,使腫瘤細胞停留在分裂間期,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答案點睛】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癌細胞的特征,掌握癌細胞形成的原因,識記癌細胞的特征,識記癌細胞的治療,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解答,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10、F2

24、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9:3:4為9:3:3:1的變式 常染色體上 X染色體上或者位于X染色體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 15或21 選擇甲品系的雄株與多株乙品系的雌株進行雜交,單獨統計每個雜交組合中F1的表現型 若子一代中出現紅花雄株,則B/b只位于X染色體上;若所有雜交組合的子一代全部為紫花,則B/b位于X染色體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 【答案解析】A和B同時存在時為紫花,無B但有A時表現為紅花,無A時表現為白花,可以判定A_B_為紫花,A_bb為紅花,aaB_和aabb為白花;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934,且開紅花的只有雄株,其他花色雌雄株都有,在不同的性別中表現型不同,所以

25、肯定有一對基因位于性染色上。【題目詳解】(1)根據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934為9331的變式,可以判定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2)根據F2中紅花全為雄性,而決定紅花的是b基因,所以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同時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所Aa位于常染色體上,并且F2中出現了白花,所以F1中雙親必然含Aa;B/b基因有兩種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或者XY的同源區段,下面進行討論:如果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在F2代中雄性中出現了紅花,而雌性沒有紅花,所以B/b基因在雌雄中的基因型是XBY和XBXb,結合A的基因型,雙親基因型是AaXBY和AaXBXb,二者交配

26、結果見表:1XBXB1XBXb1XBY1XbY1AA9紫3紅2Aa1aa4白紫花紅花白花=934,并且只有雄性才有紅花,符合題意。如果位于XY的同源區段,由于在F2代中雄性中出現了紅花,而雌性沒有紅花,所以F1雌性基因型是XBXb,雄性基因型只能是XBYb,和Aa基因組合,雌性基因型是AaXBXb,雄性基因型是AaXBYb,二者交配結果見下表:1XBXB1XBXb1XBYb1XbYb1AA9紫3紅2Aa1aa4白紫花紅花白花=934,并且只有雄性才有紅花,符合題意。所以A/a位于常染色體上、B/b位于X或者XY的同源區段上;如果B/b位于X染色體上,因此共有基因型(XBY、XbY、XBXB、X

27、BXb、XbXb),A基因在常染色體上有基因型(AA、Aa、aa)共3種,因此基因型的種類有35=15種;如果位于XY的同源區段,則B/b組成的基因型有(1XBXB、XBXb、XbXb、XBYB、XbYB、XBYb、XbYb),共7種,所以組成基因型有37=21種。(3)根據題干中,“兩個純合品系甲、乙,甲表現為紫花,乙表現為白花,每個品系中都有雌株雄株”,如果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甲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乙的基因型aaXbY、aaXbXb、aaXBY、aaXBXB;如果B基因位于XY同源區段上,則甲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B,乙的基因型有aaXbYb、aaaXBYB

28、和aaXbXb、aaXBXB。為判斷B/b所在染色體,所以選擇雄性甲株和多株雌性乙株進行交配,如果B位于X染色體上,則雜交子代基因型會出現為AaXbY,表現為雄性白色;如果B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則雜交子一代全部為紫花。【答案點睛】本題考查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自由組合的定律的知識,需要考生根據題干中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934,且開紅花的只有雄株這個信息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同時結合自由組合定律進行分析。11、次生演替 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或一年生雜草) 競爭 在演替的前20a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升高到達頂點,2030a間豐富度下降,30a后豐富度達到穩定狀態 因為克隆植

29、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與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競爭優勢,阻礙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發展,使得該地區物種豐富度降低 垂直結構 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 【答案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內部因素(包括種內關系、種間關系等)與外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同群落的演替其過程有一定的區別:初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次生演替的一般過程是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由圖可知,農田棄耕后,物種豐富度的指數先增加后減小,然后穩定在一定的數量,但比最初的物種豐富度增加了。【題目詳解】(1)在棄耕的土地上發生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根據題意“土地在經數年精耕細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跡往往被徹底清除,同時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態環境,這種環境不僅適于作物,還適于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生長”可知,棄耕之后,最先生長的是不受耕作抑制的雜草(一年生雜草)。(2)隨著群落演替的發展,物種數量越來越多,不同植物種群間競爭關系明顯加劇。依據曲線圖,種群豐富度在50a內的變化可描述為:在演替的前20a內物種豐富度逐漸升高并到達頂點,2030a間豐富度下降,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