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PAGE PAGE 11第6課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一、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共5題,每小題1分,共5分)1.為加強南北經濟交流,隋煬帝下令開鑿了大運河。()提示:隋朝開通大運河的主觀目的是加強對江南的控制,以鞏固隋朝統治。但其主要作用是加強了南北經濟的交流,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運河沿岸經濟的發展。2.貞觀年間,唐朝社會經濟達到高度繁榮。()提示:貞觀年間,國家政局穩定、階級矛盾緩和、社會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經濟迅速恢復,但此時唐朝社會經濟遠未達到高度繁榮的程度。3.武則天以周代唐,阻礙了唐朝的發展。()提示:武則天雖然以周代唐,但是在她當權時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為后
2、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4.五代十國分裂的根源是唐朝后期的藩鎮割據。()5.五代十國中的“十國”是指位于南方的十個割據政權。()提示:十國并不是都位于南方,還包括在山西建立的北漢。二、選擇題(共7題,每小題2分,共14分)題組一隋朝興亡1.“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國家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響深遠的中國皇帝是 ()A.秦始皇B.漢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解析】選C。據材料“成功地統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隋文帝,他代周建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局面,并實行改革,創下“
3、開皇之治”的盛世,故選C。2.(2021北京高一檢測)有學者認為,漢代結束后,經過數百年的時間,中國南北的物產和人力資源的配置由東西整合轉向南北整合。以下為其提供便利的工程是()A.都江堰 B.靈渠 C.馳道D.大運河【解析】選D。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了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文化交融,特別是中原文化與南方文化相融合;方便了南糧北運。因此,大運河的開通實現了中國南北的物產和人力資源的配置由東西整合轉向南北整合,故答案為D。題組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3.唐太宗曾對朝臣們說:“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下
4、列舉措最能體現該治國理念的是()A.求賢若渴,虛懷納諫 B.休養生息,不奪農時 C.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D.恢復科舉,延攬漢族【解析】選B。從材料中的“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等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認為對人民剝削過重會導致國家覆滅,最能體現該治國理念的舉措是休養生息,不奪農時,故答案為B;材料反映的不是對人才的渴望,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推崇儒家思想,排除C;材料沒有涉及選官制度,排除D。4.曲轅犁(如下圖)是當時最先進的耕具。它的出現標志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它出現在()A.魏晉時期 B.漢朝 C.戰國時期D.唐朝【解析】選D。曲轅犁出現在唐代,D正確;A、B、C不是曲
5、轅犁出現的時間,排除。5.(2021上海高一檢測)下列措施中最能體現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這一思想的是()A.虛心納諫B.善于用人C.唐蕃聯姻D.完善科舉【解析】選C。根據“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可以看出這一思想體現了唐太宗平等對待各民族的觀點,結合所學可知能夠體現他這一思想的是與吐蕃的聯姻,故選C;虛心納諫、善于用人和完善科舉沒有體現唐太宗的民族思想,故排除A、B、D。【深化點撥】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在治國方面的共同點:改革內政、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題組三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6.據史料記載,天寶十三年(754年),全國人口有5
6、280多萬,而到廣德二年(764年),全國人口只有1 690多萬。導致這一時期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大運河 B.隋末農民起義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解析】選C。導致天寶十三年(754年)到廣德二年(764年)全國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唐朝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拓展延伸】唐朝能夠平定安史之亂的原因(1)鎮守西北的精兵內調。(2)北方少數民族軍隊的幫助。(3)安史叛軍接連內亂。7.(2021濱州高一檢測)“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
7、,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舊唐書)該材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 君權與相權的矛盾B. 中央與地方的矛盾C. 文臣與武將的矛盾D. 漢族與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解析】選B。材料是唐朝末期的社會現狀,反映了藩鎮割據,中央政府控制力減弱,地方不聽中央節制,國家面臨分崩離析的狀況。其實質是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并非是君權與相權、文臣與武將的矛盾,由此可知,B正確,排除A、C;材料反映的內容不涉及少數民族政權,排除D。三、非選擇題(共11分)題組四隋唐盛世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宗)謂侍臣曰: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今省徭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則
8、富矣。”引自貞觀政要材料二武周時期搜羅人才,嘗十道使人,天下選殘明經、進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揚,不曾試練,并與美職。能夠重視農業,規定州縣境內,田疇墾辟,家有余糧,則予以升獎。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表現在戶數增長上,從永昌元年(689年)時的三百八十萬戶,到她去世時增至六百一十五萬余戶。摘自隋唐五代史綱材料三(開元時)海內富實,米斗之價錢十三絹一匹錢二百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余萬緡,粟千九百八十余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布千三十五萬余端。新唐書(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誰在位時期的統治局面?(3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局面的共同點。(6分)(3)請回答這些局面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封建
9、社會處于什么時期?(2分)【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一中的“太宗”“貞觀政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的貞觀之治的局面。根據材料二中“武周時期”可知這是武則天統治時期。根據材料三中的“開元時”可知,這是唐玄宗統治時期出現的開元盛世的局面。第(2)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武則天統治時期及唐玄宗統治前期,生產力得到發展,社會較為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疆域空前遼闊,國力強盛,文化繁榮等。第(3)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處于繁榮開放的時期。答案:(1)材料一:唐太宗;材料二:武則天;材料三:唐玄宗。(2)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國力
10、強盛。(3)我國封建社會處于繁榮時期。一、選擇題(共13題,每小題2分,共26分)1.(2021泰安高一檢測)比較歸納法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下列關于秦朝與隋朝相同之處的表述,正確的選項是()都結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統一 都修建了規模龐大的工程 都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 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 B. C. D.【解析】選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故符合題意;秦朝修筑了長城,隋朝開鑿了大運河,故符合題意;秦朝的暴政,導致農民起義,最后秦朝被推翻。隋煬帝的暴政引發農民起義,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故符合題意
11、。由此可知,正確,A符合題意;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隋朝沒有對儒家學說進行打壓,故不是共同點,因此B、C、D錯誤。2.(2021日照高一檢測)閱讀下表材料,可以比較出長城和大運河的共同點是()長城大運河秦漢時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護了中原北部地區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隋唐時期,成為聯系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A.抵御了匈奴侵擾B.削弱諸侯國勢力C.促進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鞏固統一【解析】選D。長城和大運河均修建于長期分裂之后重新統一的朝代,長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防止了外族入侵,大運河“成為聯系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將各地區聯系在一起,都有利于鞏固統一,故選
12、D。3.下面對隋朝特點的簡短總結中,最為全面且符合實際的是()A.經濟繁榮 B.短暫而繁榮C.二世而亡 D.節儉盛行【解析】選B。根據所學可知,隋朝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但隋朝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建樹,經濟繁榮,開通大運河,故選B。4.(2021北京高一檢測)關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一事,文獻中有不同記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舊唐書高祖本紀李世民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劉勸李舉義兵舊唐書卷六十三李淵與宇文士及“夜中密論時事”舊唐書夏侯端傳夏侯端以天象異常勸李淵“早為計”,李淵聽后“深然其言”A.李世民勸李淵起兵反隋,這個說法最為可信B.李淵早有起兵反隋之意,這個說法最為可信C.舊唐書所
13、記載的內容相互矛盾,需進一步考證D.舊唐書作者與李淵不是同一時代,所記載內容絕對不可信【解析】選C。舊唐書高祖本紀記載晉陽令劉文靜勸說李世民起兵反隋,舊唐書卷六十三舊唐書夏侯端傳記載李淵密謀起兵反隋,舊唐書所記載的內容相互矛盾,需進一步考證,A、B說法都不能體現其真實性,故C正確,A、B錯誤;D表述太絕對,錯誤。5.(2021濱州高一檢測)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對大臣說:“一個國家要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是經營衣服糧食的,以不耽誤時機為本。想要不耽誤時機,作為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應該精簡,讓人民靜養。”這段話反映的基本思想是()A.以農為本,重農抑商B.以民為本,與民休息C.以民為本
14、,號召人民建功立業D.以民為本,改變農業生產方式【解析】選B。材料“一個國家要以人為本”體現了唐太宗的“以民為本”思想,“讓人民靜養”體現了唐太宗的“與民休息”思想,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6.舊唐書稱武則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為誅殺公卿,獨斷專權),某同學卻說:“對人民來說,武則天不算是壞皇帝。”該同學得出這樣結論的主要依據是武則天()A.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B.在位期間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解析】選D。武則天當權時期,發展農業生產,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因此D正確。7.
15、(2021北京高一檢測)古今畫鑒在描述下圖時寫道:“太宗坐步輦上曲眉豐頰,神采如生后有贊普使者,服團花衣,及一從者。”該圖所反映的相關歷史事件是()A.唐王朝與吐蕃和親B.唐太宗大破東突厥C.新羅使者來唐朝覲見 D.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解析】選A。根據“太宗坐步輦上后有贊普使者”,結合所學可知,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和親,故A正確;圖片與突厥、新羅無關,排除B、C;北方少數民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不符合題意,排除D。8.(2021大連高一檢測)唐朝疆域廣闊,民族政策也較為開明。下列敘述中,哪些是唐朝為加強同少數民族關系所采取的措施()皇室與少數民族首領通婚冊封少數民族首
16、領在邊疆地區設立管轄機構對少數民族發動戰爭,干涉少數民族內部事務A. B. C. D.【解析】選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婚、冊封、設立管轄機構均是唐朝為加強同少數民族關系所采取的措施,故正確,B符合題意,D排除;不屬于唐朝為加強同少數民族關系所采取的措施,A、C排除。9.(2021濰坊高一檢測)歷代漢族統治者奉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而唐太宗說“夷狄亦人耳,其情與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澤不加,不必猜忌異類。蓋德澤洽,四海可使如一家。”材料主要說明唐朝()A.民族歧視觀念消除 B.多元開放的外交理念C.尊崇儒學以德治國D.民族大一統意識增強【解析】選D。唐太宗并未奉行對少數民族差別對待的政策
17、,而是認為夷狄與漢族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不需要猜忌,追求各民族四海一家,說明唐太宗奉行的是開明的民族政策,具有民族大一統意識,D正確;A表述絕對,排除;古代民族關系不屬于外交領域內容,排除B;C與題無關,排除。10.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的階段特征。下列最能體現隋唐時期階段特征的是()A.統一國家的建立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解析】選C。結合所學可知,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時期,社會經濟繁榮;同時,統治者采取對外開放政策,對外交往比較頻繁。因此,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征是繁榮與開放的社會,C正確。11.唐朝曾經強盛一時,8世紀中期之后開
18、始出現衰落的跡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A.農民起義B.武則天當政C.唐玄宗即位D.安史之亂【解析】選D。安史之亂后唐朝由盛轉衰,故D正確;A、B、C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深化點撥】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志。其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的矛盾等。12.新唐書兵志記載: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這反映了()A.安史之亂的過程B.藩鎮割據的局面C.農民起義的情況D.宦官專權的形勢【解析】選B。據材料“由
19、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可知,“方鎮”指的是“藩鎮”,B符合題意;據材料“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可知,持續8年的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尤其是北方經濟遭到浩劫,A與題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亂的影響,C與題意不符;材料沒有涉及“宦官專權的形勢”,D錯誤。【深化點撥】藩鎮割據對唐朝歷史發展的影響藩鎮割據嚴重削弱唐朝國力和中央集權,給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因素。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唐朝的統治。13.(2021濱州高一檢測)下表是五代簡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政權名稱存亡時間開國國君國君原來身份后梁907-923年朱
20、溫宣武節度使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東節度使后晉936-947年 石敬瑭 河東節度使后漢 947-950年劉知遠 河東節度使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鄴都留守A.五代時期北方政權并立B.農民起義推動五代更替C.五代是藩鎮割據的延續D.君主身份影響王朝興衰【解析】選C。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五代開國君主的身份基本都是地方節度使,由此可說明五代時期政權實際上都是地方藩鎮割據規模的擴大,故選C;五代時期北方政權是交替出現,而非并立的,排除A;五代政權建立者的身份基本都是地方節度使,和農民起義無關,排除B;君主身份和王朝興衰沒有必然聯系,排除D。二、非選擇題(共24分)14.閱讀材料,完成
21、下列要求。材料太宗自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谷踴貴,突厥侵擾,州縣騷然。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儉,大布恩德;初之政敵,皆引近侍,心術豁然,不有疑阻。商旅野次,無復盜賊,馬牛布野,外戶不閉;行旅自京師至于嶺表,自山東至滄海,皆不赍糧,取給于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饋遺,此皆古昔未有也。摘編自貞觀政要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自擬一個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題,首先應該根據材料內容擬出論題,再結合所學圍繞論題展開論述。根據“帝志在憂人,銳精為政,崇尚節儉,大布恩德;
22、初之政敵,皆引近侍,心術豁然,不有疑阻”可知“貞觀之治”的出現是多方努力的結果。結合唐太宗的各項統治措施展開論述即可。從其他角度提出論題展開論述,言之有理亦可。答案:示例:論題:多方努力促成唐太宗統治年間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封建盛世局面。闡述:面對唐初的災荒,唐太宗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輕徭薄賦,減輕農民的負擔,由此,百姓對政府有信心,流亡在外的農民回鄉努力發展生產,安分守己,促進社會的恢復和發展。貞觀年間,政治清明,上下一體,同心同德,唐太宗任用賢臣,善于納諫,注意嚴明吏治,懲治貪贓枉法者,重用異己,促進政治局面和社會穩定。于是,社會風氣有了根本好轉,犯罪率低,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經濟根本好轉
23、,促進社會穩定和政權穩固。總之,唐太宗“存百姓”的為君之道促成貞觀年間君臣治國方略的成熟,最終迎來治世局面。(示例僅作參考,不是唯一答案。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1.(3分)(學術情境)隋煬帝在位時期的許多措施對后世澤被深遠,但隋朝卻短命而亡。史學家評論時說:他錯就錯在把這許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隋煬帝采取的措施違背了歷史潮流B.隋朝的滅亡對后世影響深遠C.指出了其滅亡的根源是制度腐敗D.該評論分析了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解析】選D。隋煬帝在位期間功績不可抹殺,但是眾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難以承受,起來反抗,導致了隋朝的滅亡,故材料評論的是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故D正確;A違背歷史潮流說法錯誤;B中影響深遠不符合題意;C中滅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農林牧漁職業技能考試-海鹽曬制工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公路交通運輸技能考試-城市客運考評員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公路交通運輸技能考試-一汽-大眾整車終檢技能考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各省)-福建住院醫師兒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各省)-江蘇住院醫師呼吸內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各省)-山東住院醫師危重病科ICU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各省)-北京住院醫師皮膚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規范培訓(各省)-上海住院醫師精神科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住院醫師考試-推拿科住院醫師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科技公司外包合同
- 料質檢員筆試試題及答案
- 高壓安全知識培訓
- 護士長崗位勝任力培訓心得
- 陜西省西安市經開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學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英語試卷(含答案)
- 警察警械使用培訓課件
- 燃氣管道施工重點難點及安全措施
- 初一新生入學教育
- 空間低溫潤滑技術-洞察及研究
- 意式極簡全案設計
- 《成人慢性腎臟病食養指南(2024年版)》解讀
- 聯營協議合同模板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