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少數民族生態藝術的綠色和諧生境論少數民族生態藝術的綠色和諧生境假如說論文聯盟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即生態藝術的全面興起,那么,少數民族在生態藝術的興起及開展過程中,有可能占得先機。這是因為,少數民族的環境,是合適于生態藝術生長的環境,是一種綠色和諧的藝術生境。一、從環境到生境再到藝術生境對少數民族藝術生境的理解,首先必須分辨生境與環境這兩個范疇。本來,人從自然母體中誕生,大自然先于人而存在。在人產生之前,由萬物構成的純物理時空間以及生物系統,是一種天然的存在,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然環境。但問題是,當我們用環境來指稱寓自身于內并環繞在自己周圍的這個系統時,一方面,似乎人可以超之于外,與自然環境
2、不相干而獨立存在一樣;另一方面,近代以來的自然觀,把人與自然環境視為矛盾對立的二元,人為了自己的開展,就必須征服自然,自然是他者,而人自己才是中心,人類中心主義隱蔽地包含在環境這個稱謂中。而生境這個概念,那么把自然和人看成須臾不可脫離,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人,二者互相構成,互為有機組成局部。生境是人和萬物共同的生態載體、母體,在其中,人、萬物都與自然這個整體存在著生態性關系,并且在自然史與人類歷史的耦合并進中形成了人與自然的依生、競生、共生和整生的生態階段。把環境轉換成生境,不僅意指人生存于其中,還意味著自然本身也是活體。確實,自然環境不僅是億萬年演化的結果,并且這種演化作為動態過程永不
3、停息。首先,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以對生為機制,整生形成事物的潛能。這種整生,是整體向個體的生成,是個體對整體的分形。其次,以事物原初潛能的系統生成為條件,事物潛能構造向外實現與生成。在與外部環境的對生中,完成了事物潛能的展開和實現。通過循環往復的對生,自然的一態最終形成,自然環境逐漸優化,進一步為事物潛能與所屬環境在對生中耦合并進,以及主客體潛能的對生和整生,打下了根底,賦予了可能。而人一旦出現于地球,自然的演化史事實上就再也不能脫開人這個因素。用馬克思的話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人和自然之間存在互動關系,互相生成,互相促進。不錯,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人出現之前自然環境的狀態;而且當人
4、睜開眼觀察世界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是孱弱的,自然是無關于自己的,是自在的不如說,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生物圈中,四處充滿危險。這樣就促使人不得不主動進入到自然歷史的進程中。人必須通過提升和展開潛能,進步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程度。這實際上也就是人的潛能與自然環境潛能的互相對生,整生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有序,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生態性。這種整生帶來了人對動物界的超越,形成了生物圈中人類世界的相對獨立性,自然環境成為適于人生存和開展的空間。如此,純天然的自然環境,轉化為人的生境。生境作為人與自然潛能對生整生的成果,最初提供的只是人的根本生存,或者說這種情況下人與自然的關系還處在人嚴重依賴于自然的不對等狀態
5、。人和自然的關系是一種功利關系,自然對于人而言具有的是功利性價值。但是隨著人指向自然環境生境的理論活動不斷深化,人的潛能不斷提升和展開,本質力量通過對象化不斷呈現出來,也就是人與生境潛能之間的整生性程度越來越高,人因此得以在超越功利性的層面上審視自然,促進人與生境之間的和諧共進,推動了人和生境生態性的進步。生態性的人與生境關系,在人的視界里,呈現出更豐富的價值和意義。生境審美化了,轉化為藝術的生境。藝術的生境,是生境美化的結果,是可以滋生出生態藝術的環境。在這種環境里包含兩方面的因素,人和合適于人的環境。人和生境潛能之間的對生和整生,在這種階段意味著人的法那么和自然的法那么到達了一定程度的協和
6、相適,為生態美的生發奠定了根底,為生態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生態化提供了可能。從環境到生境再到藝術生境,這種人與自然關系的不斷演化和晉級,在少數民族民眾生活的地區也是普遍存在的。在這種地區,有著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工業化、城市化為標志的現代生活環境,是一個最適于生態藝術生長的藝術生境。二、少數民族生態藝術的藝術生境是一種綠色生境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少數民族人民生活的地域時,和我們身處的城市相比,他們的環境,可以說是真正的自然,是原生態的,是原生環境,或保持著生態系統平衡的環境。我們知道,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大多相對偏僻,或群山環抱,密林深處;或遼闊草原,雪域高地。由于交通不便,人跡罕至,環境受人類影響較少,自
7、然界根本上仍按自身的規律運行著。在那些地方,事物的潛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展開和實現,事物之間潛能的對生,以及各事物與自然整體之間的對生和整生也較為充分,萬物因此自主、自足,自然地生成與生長,互相之間形成了更對應、更適宜、更友好的生態關系。少數民族地區優化的環境,對生態藝術的產生和開展發揮著保障及促進作用。首先,在這種優化環境中,包含著生態審美的原型,這就是動物祖先的生態審美活動。動物的生態審美,符合生態規律及生態目的,表達了充分的生態自由;其次,審美進一步激化了動物的創造潛能,激發審美欲求,符合審美規律與審美目的,實現了審美自由。動物生態審美,是生態自由與審美自由質樸而自然的統一,不僅有利于物種的
8、優化和進化,也成為人與生境潛能整生的生態美和生態藝術美的范型。少數民族地區的綠色生態環境,與不加審慎地反思和批判而盲目拓進現代性的地區形成鮮明的對照。立足于人類中心主義,在無限膨脹的物欲慫恿下,現代社會不考慮自然本身的活性,而僅僅把自然環境當做攫取資源的倉庫。由于技術的開展,現代社會更把自然環境當做任由宰制的對象,完全單方面按人的欲求,把自然環境改造得面目全非。生態圈被破壞了,動植物難以存活,物種減少或瀕危;自然的豐富性枯竭,自修復才能也逐漸喪失。環境的惡化,還帶來了地震、海嘯、火山頻繁爆發以及洪澇災害、山體滑坡等等。大自然以殘酷的方式報復人類,但把災害說成是自然的報復,不如說現代科技文明下的
9、現代人在自虐。在狂妄的人類面前,被祛魅的自然,造成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危機。事實上這種自然環境的失序,正是自然事物潛能以及自然整體潛能被過分壓抑而反彈的結果;事物潛能的展開和實現論文聯盟,不能向完善和優化的方向開展,必然發生畸變,導致系統的惡化。因此,反思批判現代性的后果,要使自然復魅,回復到有序和諧的狀態,少數民族地區的綠色環境或許就是可供參考的模板,甚至標桿。固然,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原生性原始性,似乎和現代社會的需求存在間隔 現代人不可能再像傳統時代的人那樣簡單消費、樸素生活,但這種原生的環境中,卻隱藏著大自然運作的機理,萬物相協相生的機制,這種機理和機制可以推動自然萬物向生態美的高度不
10、斷開展。對原始性自然奧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有效促進人與萬物潛能的整生性實現,自然環境也將向著作為合適于人的生存和開展的生境,不斷生成和提升品質。從審美的角度看,原始性的自然環境,那么是孕育生態美的原初土壤,并且呈示了生態美的原型。對于生態藝術美而言,綠色生態環境,不僅為它提供了內容和形式,而且示范了生態藝術美的形態,并為其指示了開展的方向。三、少數民族生態藝術的藝術生境是一種和諧生境綠色生態環境,不僅在自然萬物本身是相宜相生的,對于人也是如此。原生態自然環境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根本生存,為他們謀求開展設定了初始條件。人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逐漸形成了和諧生境狀態。維系人的生命,必需要和自然進展物質
11、交換,需要從外界獲得物質生活資料。少數民族地區的原生態自然環境,資源極其豐富,既滿足生物圈的自循環,也能向人這種生命體供應原料和養分,滿足人最根本的生存需求和生活需要。原始時代的人類以采擷、狩獵為最根本的生存活動,從某種角度看正是由于大自然固有的資源,可以讓人類通過簡單消費而獲得維持生命活動必須的事物的緣故。也有些少數民族生活的環境,比方沙漠、雪域,那么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獲取資源極其困難。這種情況下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維持生命。將維持生命的需求減到最低,或者通過遷移到較易獲得物質資源的區域,以及通過其他方式和途徑解決物質生活資料來源問題,在諸多少數民族的歷史中也是大量存在的現象。當然,抵御猛
12、獸的進攻、忍受惡劣氣候侵襲以及困苦于疾病等,也是早期人類都存在的生存狀況。自然環境提供應人的主要是一種根底,一種外部條件或一個可能。因此,一方面,由于人生命的一切都要從自然獲得,而自然似乎把人需要的一切都準備好了,萬物皆備于我,人因此感謝自然,認為自然是寬厚仁慈的,萬物都對人有價值有意義。按杜威的看法,藝術來自日常經歷,藝術是通過強調在日常欣賞之物中特別有價值之處而開展起來的。因此,在少數民族人民這里,用某種方式藝術表達對自然的情感,表現自然的美,這種情況并不難理解。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各種災難也讓人類感到無比恐懼;在缺乏有效防止途徑,無法抑制災難的情況下,人只能祈求災禍不要降臨于自己。這時候人
13、把自然看做是無所不能、喜怒無常的,恐懼而神秘。這樣,自然對人表現出善惡兩端,糾合為人熱愛自然、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復雜心理。例如圖騰,正是意識萌生之初的人類,對自然萬物抱持復雜心態和情感的表達;而圖騰制度或儀式,在其他社會進入文明開化時代后就徹底消失了,但少數民族地區那么仍然傳承著。人類對圖騰的崇拜,與其說是對動物本身的崇拜自然崇拜就是如此,還不如說是對氏族部落的崇拜。而對氏族部落的崇拜,歸根結底是祈禱部落可以存續下去。親愛和畏懼兩方面矛盾的情感在圖騰這種對象上混合著,這種情感矛盾根本上也就是對自然環境的矛盾態度。總之,自然是強大的,人要活下去,就不能脫開自然,就必須順從自然;聽天由命,隨遇而安,過簡單樸素的生活,就成為很多地區和民族長期存在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狀態,在少數民族尤其如此。少數民族地區人與自然的這種關系,也與人類社會歷史開展的大環境有關。在其他社會步入近現代科技文明的時候,少數民族地區卻由于交通方面的原因,消費力程度仍然停留在傳統時代。自然環境優越的一面使這些地區的人論文聯盟們免于最根本的生存危機,而技術程度的滯后那么讓他們無奈地停留在傳統消費和生活狀態。也可以說,在少數民族地區,人和自然達成一種默契,就是人通過抑制自己、依附自然、依生于自然,形成了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水冷卻塔方案介紹
- 拖拉機項目市場研究報告及運營管理方案「中弘咨詢」
- xx安山塘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報告
- 土地承包的協議書(19篇)
- 2025年中國電液壓力開關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污水處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書-2-圖文
- 2025年甲醇期貨價格走勢分析與建設策略研究報告
- 智慧農貿市場管理系統建設方案
- 中國廚余垃圾管理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2025年項目投融資與財務方案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2025項目部與供應商安全生產物資供應合同
- DB15-T 1339-2025 風電場機組布置技術規范
- 統借統還合同協議
- 2025年上半年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中高端人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養老院護理九防內容課件
- CNASGL011-202X實驗室和檢驗機構內部審核指南征求意見稿
- XX鎮衛生院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方案
- 2023年河南單招語文模擬試題
- GB/T 24894-2025動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組分的測定
- 2025-2030中國北京市寫字樓租售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