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穴位注射技術穴位注射技術是將小劑量中西藥物注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操作技術。本技術通過藥物在穴位的吸收過程中產生對穴位的刺激,利用藥物與腧穴的雙重作用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方法適用于多種慢性疾病。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及藥物1.常用器具根據使用藥物的劑量大小及針刺的穴位選用不同型號的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和針頭。常用針頭為 4 6 號普通注射針頭,牙科用5 號長針頭及封閉用長針頭。2.常用藥物根據臨床需要通常使用以下幾類藥物:( 1)中草藥注射劑:如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中藥注射液。 ( 2)維生素注射劑:如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 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
2、藥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多數供肌肉注射用的藥物可考慮作小劑量穴位注射。(二)基本操作方法根據所選穴位及用藥量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和針頭。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后,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刺入皮下組織,然后緩慢推進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脹等“得氣”感應后,回抽一下,如無回血,即可將藥物推入。1.操作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藥液; 慢性病體弱者用輕刺激, 將藥液緩慢輕輕推入; 急性病體強者可用強刺激, 快速將藥液推入。 如需注入較多藥液時, 可將注射針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淺層,邊退邊推藥,或將注射針更換幾個方向注射藥液。2.注射角度與深度根據穴位所在部位與病變的不同要求,決定
3、針刺角度及深度。 同一穴位可從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決定注射深淺度, 如三叉神經痛于面部有觸痛點, 可在皮內注射成一 “皮丘”;腰肌勞損多在深部,注射時宜適當深刺等。3.藥物劑量穴位注射的用藥劑量決定于注射部位及藥物的性質和濃度。頭面部和耳穴等處用藥量較小,每個穴位一次注入藥量為 0.1 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豐厚處用藥量較大, 每個穴位一次注入藥量為 1 5ml ;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葡萄糖、生理鹽水等用量較大,如軟組織勞損時,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 1020ml 以上,而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乙醇)以及特異性藥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較小,即所謂小劑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為
4、常規用量的1/10 1/3 。中藥注射液的常用量為12ml 。4.療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應強烈者亦可隔2 3 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療程根據病情確定,一般10 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宜間隔5 7 天。二、常見疾病的穴位注射治療(一)眩暈(頸性眩暈)眩暈主要是因頸椎及其有關組織的結構產生功能性或器質性變化而引起的一組癥狀。中醫認為頸性眩暈是因經脈空虛,經氣不足,氣血不能上榮清竅,腦失所養而致。按照1994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治則治法】補虛瀉實,調整陰陽。;.【操作方法】取穴:風池、頸部華佗夾脊穴。患者取側臥位。以復方丹參注射液2ml 、10當歸注射液
5、2ml 、2利多卡因2ml 、維生素B12 2ml(5mg)混合溶液。取10ml 注射器,配5 號針頭,吸取上述藥液,充分混勻后,依據患者病情每次選 35 個穴位, 常規消毒后, 快速刺入所取穴位皮下, 緩慢進針 15 25mm 左右,有酸脹得氣感后, 回抽無血, 緩慢注入藥液 11.5ml ,每日 1 次,10 次為 1 個療程,共治療 2 個療程。療程間隔 5 天。(二)肩凝癥(肩關節周圍炎)本病以肩周疼痛,伴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疼痛多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常因外傷筋骨,氣血不足復感受風寒濕邪所致。本病按照 1994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
6、行診斷。【治則治法】舒筋活血,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操作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將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ml ,2利多卡因2ml , 0.9氯化鈉注射液6ml混合配置成注射液,用10ml 注射器抽取上液,采用長5 號注射針頭,在患肩肩前、肩髃、臑俞三處部位垂直進針,深刺可達肩關節囊所在的部位,每處注射劑量分別為3 4ml,每隔 3 4 天注射 1 次, 3 次為一個療程。(三)呃逆(膈肌痙攣)呃逆是氣逆上沖喉間, 呃呃連聲, 氣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為主癥的病癥。 本病為飲食不節、情志不暢、 肝氣犯胃或脾虛痰濁中阻等原因致胃氣上逆胸膈,氣機逆亂所致,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1994 年頒布的中醫病癥
7、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治則治法】理氣和胃,降逆止呃。【操作方法】囑患者平臥,取雙側足三里穴,用5ml 無菌注射器抽取胃復安注射液10mg、維生素B1 注射液 100mg,常規消毒皮膚后,快速刺入足三里穴20 30mm ,回抽無血即可注射,每側足三里穴各注射1.5ml ,每日 1 次, 3 次為一療程。(四)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痹證,是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的病證,主要表現為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本病按照 1994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診斷。【治則治法】通痹止痛。【操作方法】取穴:
8、阿是穴,局部循經取穴。藥物:醋酸去炎舒松 A 注射液。操作:先按常規消毒所選用的穴位,用10ml 的注射器抽取醋酸去炎舒松A 注射液 1ml,再抽取 10ml 的生理鹽水混合均勻,然后刺入所選的穴位,當患者“得氣”后再回抽,未見回血才能推注藥液,每次每個穴位注射1ml 左右,每次治療手足局部各選45 個穴位,有時可加用大杼穴(骨會) 、懸鐘穴(髓會) 。隔日1 次,每次局部穴位可交替選用。10 次為 1個療程,需要繼續治療的患者,隔1 周后繼續治療。三、禁忌癥1.嬰幼兒及體弱多病者。2.孕婦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此法。3.穴位局部感染或有較嚴重皮膚病者局部穴位不用。4.診斷尚不清的意識障礙患者。;
9、.5.對某種藥物過敏者,禁用該藥。四、注意事項1.治療前應對患者說明治療特點和注射后的正常反應,以消除患者顧慮。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個穴位換一個針頭,如因消毒不嚴而引起局部反應、發熱等,應及時處理。3.操作前應熟悉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使用劑量、配伍禁忌、不良反應和過敏反應等。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較強的藥物,應謹慎使用。4.切勿將藥物注入關節腔、脊髓腔和血管內。注射時如回抽有血,必須避開血管后再注射。5.在神經干旁注射時,必須避開神經干,或淺刺以不達神經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經干較淺,可超過神經干之深度,以避開神經干。如針尖觸到神經干,患者有觸電感,就須退針,改換角度,避開神經干后再注射,以免損傷神經,帶來不良后果。6.頸項、胸背部注射時,不宜過深,防止刺傷內臟。7.兒童、老人注射部位不宜過多,用藥劑量可酌情減少,以免暈針。孕婦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陰交、合谷等孕婦禁針穴位,一般不宜作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5834-2:2025 EN Implants for surgery -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 Part 2: Moulded forms
- 農機配件動態模擬在農機維修策略制定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健身器材行業市場細分領域用戶數據價值挖掘考核試卷
- 印刷品設計軟件與工具考核試卷
- 廚房易干地毯考核試卷
- 績效工資實施方案
- 基于需求側改革的管理思維
- 2025年資產管理新規
- 特警安全教育
- 武漢國企福利活動方案
- 建筑廢棄物回收措施
- 條形碼授權協議書(2篇)
- GB/T 30661.10-2024輪椅車座椅第10部分:體位支撐裝置的阻燃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 《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23)》解讀課件
- 賽事安全應急預案
- 胰島素皮下注射解讀
- 河湖健康評價指南
- 安全不放假暑假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紡織行業人力資源管理考核試卷
- 浙江杭州學軍中學2024年新高一分班考試數學試題(解析版)
- 2024至2030年中國疫苗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