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_第1頁
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_第2頁
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_第3頁
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_第4頁
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纜常用型號及規格在光纖工業發展早期,光纖的傳輸窗口主要有兩個(0.8和51.3微1米),后來有了第三個傳輸窗口(1.5微5米)。在技術得到發展的今天,在波長1.2至61.6微8米范圍內,光纖可以傳輸的窗口有個(表)。利用波分復用()技術,每個窗口(波段)可同時傳輸多個信道。光纖可以利用的波段波段OESCU名稱初始波段擴展波段短波段常規波段長波段超長波段波長范圍()按照關于光纖的建議,目前可以將光纖分為6666和六個大類,有的大類還派生出了幾個子類。國際電工委員會()也制訂了相應的標準,我國光纖國家標準()等效采用了規定。類一多模光纖類光纖可分別或同時工作在和波長上,在處色散值最小(即帶寬最大

2、),在處衰減最低。主要特點和及的細分和又進一步按它們的纖芯直徑、包層直徑、數值孔徑的參數細分為、和四個子類。和又進一步按它們的纖芯直徑、包層直徑、數值孔徑的參數細分為、和四個子類。分類芯徑M外徑p數值孔徑類常規單模光纖類光纖也稱為非色散位移光纖,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光纖。類光纖的主要特點是:在工作波長上,具有較低的衰減和零色散;在0工作波長上,具有最低衰減但有較大的正色散。根據色散波長特性,它主要工作在(段;在(0)波段的色散較大(040)波段和(40)波8),很難進行以0及以上的系統長途傳輸。又進一步把類光纖細分為、和四個子類。分類對應和通常,及以下系統為衰減受限、0及以上系統為色散受限系統。

3、實際上,0及以上系統受限的并不僅是光纖的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的影響更要嚴重得多,見表2.5。.7偏振模色散、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的典型關系偏振模色散不作要求0.500.200.10傳輸速率Gbit最高1100(以太網)4010401040傳輸距離K,4004000080三4000400光纖在新版以前,光纖的參數與(版)是最接近的,因為對它的偏振模色散()性能一直沒有要求(包括000版)。值得注意的是:00新版中對它的也提出了要求。因而它從原來最高速率變為能支持0系統傳輸距離達400和0以太網40及40系統傳輸距離。例如:支持規定的傳輸系統;支持規定的帶光放大的的單通道傳輸系統;支持規定的(直

4、到)以太網系統和-光纖在的基礎上,除了把對衰減的規定延伸到了波段()夕卜,比的要求高,可支持速率系統傳輸距離達以上和系統傳輸距離達8。例如:支持規定的傳輸系統;支持規定的帶光放大的咼至的單通道系統;支持規定的帶光放大的咼至的波分復用系統;支持和規定對于的某些應用。光纖又稱為低水峰光纖或城域網專用光纖,它消除了附近根離子吸收的損耗峰(俗稱水峰),使損耗譜平坦,相當于增加了個信道間隔為的波長通道。具有與相類似的屬性和應用范圍,但它在的衰減更低,并可使用在間的擴展()波段和短波()段,增加了可用波長范圍,使波分復用信道數大為增加。是城域網應用的較佳選擇。光纖集合了和的優點,即與有相似的屬性和應用范圍

5、,但衰減要求與相同,并允許使用在0和波段)。可以預見其在未來城域網應用的廣闊前景。及其子類光纖的主要技術指標從類光纖在演變和優化進程中:光纖的模場直徑、幾何尺寸控制趨向于更嚴格;光纖的篩選應力趨向于更大,即強度要求更高;在光纖的宏彎損耗不變前提下,彎曲半徑趨向更小;對光纖的更關注,趨向于更低的;對光纖的使用波段趨向于更寬。類光纖不同子類的光纖性能是有區別的,應根據使用要求和適用的傳輸設備來選用適用的子類。(版)是最初步的單模光纖,已不能滿足日趨發展的通信要求。僅以來定義常規單模光纖是不完整的。應引起重視的是:利用類光纖開通以上的長途傳輸,須引入色散補償,并需要更多的光放大器補償由此導入的插入損

6、耗。光纖的(偏振模色散)在單模傳輸中,光波的基模含有兩個相互垂直的偏振態,理論上以完全相同的速度傳播,沒有任何延遲。然而,由于光纖事實上不可能絕對均勻且沒有任何內在的或外部(如溫度、彎曲、扭曲所致的)應力,這些因素引起了這兩個正交偏振分量在單位長度中的差分群時延。這就是光纖的偏振模色散)當傳輸速率較低、距離不大時,對系統的影響微不足道。當速率達及以上時,將成為限止系統性能的因素之一。色散位移光纖和把光纖分類命名為型光纖。為了充分利用光纖在波長處的低衰減并克服大的色散,在光纖剖面結構和制造工藝上采取了一些技術措施后,光纖把處的零色散移到了處,使低衰減和零色散同時出現并與光放大器的工作波長匹配。這

7、種光纖在波長可不用色散補償直接開通系統,非常適合于點對點的長距離、高速率的單通道系統。但是,恰恰是處的零色散造成了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使波分復用很困難。截止波長位移光纖和把光纖分類命名為型光纖。光纖也稱為性能最佳光纖,與類似,在光纖剖面結構和制造工藝上采取了一些技術措施后,把截止波長移到靠近(工作波長)的處,因此它在處是多模狀態。一般的光纖在處的值(歸一化頻率,見式)僅為,而光纖在處的值可達,從而在波長處獲得了極低衰減和極好的彎曲性這種光纖目前價格較高,主要用于傳輸距離很長且不能插入有源器件對衰減要求特別高的無中繼海底光纜通信系統。G類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和G/把G類光纖分類命名為啖光纖G類光纖

8、也是一種復雜折射率剖面(圖)的色散位移光纖,不過在感興趣的10波長附近不再是零色散而是維持一定量的低色散,以抑制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是目前新一代適用于光放大、高速率(10Gb/s以上)、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傳輸系統的光纖。G.6類光纖根據和色散斜率又進一步細分為G、G和G三個子類。5.lG光纖G.6光纖的參數與G(版)光纖是最接近的,它工作在波段,支持速率lOGbit/s為基礎、信道間隔不小于00G的系統和10Gb/s單信道系統(4和)。例如:支持規定的帶光放大的單通道系統;支持速率為,信道間隔不小于00G的G帶光放大器的波分復用系統;支持和G應用loG光纖G光纖的工作波段可在波段向下延

9、伸到波段,低色散斜率的還可以向上延伸到波段。支持速率lOGbit/s為基礎、信道間隔100G以下的系統。例如:支持G、G1和G的應用且支持信道間隔不大于100G(比G更密)的密集波分復用系統。G光纖G光纖與G光纖屬性相類似,但它的比G要低,支持信道間隔100G及以下的NXlOGbit/s系繞傳輸000以上或NX40Gbit/s系統傳輸0以上。例如:允許規定的某些應用-速6率4的系統距離比長得更多。還允許速2率5的6及其子類光纖的主要技術指標(版和版)光纖的截止波長要求不大于,新標準(版)將三類光纖的截止波長均修訂為不大于,從而擴展了單模使用范圍。類光纖在類光纖關注的波長既不是單模也不考核衰減,

10、所以,各廠商的類光纖在的參數無相關性。因此不能習慣性地沿用類光纖的方法驗收131和01550兩從個而波長,更不可用驗收1310波從長而的指標去推斷1550波從長而的相關指標。類光纖不但與類光纖參數有重大差異,各子類間的差別也較大,主要表現在對色散要求不同。光纖只考核波段而和還要考核波段。在某一頻點(如)上的色散值差異較大。應根據或將來使用的波段、信道密集程度和傳輸速率選用合適的子類,僅以來定義是不明確、不完整的。色散補償光纖自光纖放大器的出現和成熟并成功地投入商業運行以來,光纖損耗己不再是限止光纖線路傳輸性能和距離的主要因素。在工作波長上,類光纖的色散約為,類光纖的色散約為。當類光纖用于傳輸及

11、以上如或類光纖用于及以上(如)的高速率時,傳輸衰減可由光纖放大器進行補償,但傳輸特性將受光纖線路積累的正色散和偏振模色散限止,而光纖放大器對線路中光纖色散導致的脈沖展寬和光纖偏振模色散的影響毫無作為。色散補償光纖(,)應運而生,這是一種沒有分類號的特殊光纖,也可以把它認為是一種光無源器件。圖2.5是.典9型的色散補償光纖的折射率剖面結構。色散補償光纖一般為負色散也有正色散的)6光5纖6與類都是非零色散位移光纖,但類光纖通常用于+()波段或+(),而新提出的光纖可用于+(5波段,因此,光纖被稱為寬帶光傳輸用非零色散單模光纖。與光纖相比,由于在寬闊的、和波段保持非零色散,可至少增加個信道,能大幅提

12、高傳輸容量。且模場直徑標稱值允許范圍增大,使應用范圍更廣。既可適用于長途骨干網,又適用于城域網,可見這種光纖在未來的光傳送網中具有廣闊的前景。7小結(1)通信光纖按傳播模式主要分為多模和單模兩大類。光纖的外結構由纖芯、包層、一次涂覆和著色層組成,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的外結構區別只在于纖芯的尺寸不同。內結構則主要是指光纖的組份和折射率及其分布狀況。()按國際電信聯盟()分類方法,通信光纖分為、和六個大類和若干子類。國際電工委員會()的分類方法與有所不同,我國的相關標準主要采納了分類方法。()類是多模光纖,和又進一步按它們的纖芯直徑、包層直徑、數值孔徑的參數細分為、和四個子類。隨著向城域網推進和光纖進大樓、進桌面、進家庭等應用,多模光纖還會有用武之地。()類是常規單模光纖,目前分為、和四個子類,和把命名為夕卜,其余的則命名為。類是目前光纖通信系統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光纖,不同子類光纖的參數和應用范圍是有差異的,因而不宜籠統地提光纖。()光纖是色散位移單模光纖,和把光纖分類命名為型光纖。光纖適合于點對點的長距離、高速率的單通道系統。但是,處的零色散造成了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使波分復用很困難。()光纖是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也稱為性能最佳光纖,和把光纖分類命名為型光纖。主要主要用于傳輸距離很長且不能插入有源器件對衰減要求特別高的無中繼海底光纜通信系統。()類光纖是非零色色散位移單模光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