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_第1頁
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_第2頁
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_第3頁
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_第4頁
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1學案與測評語文總復習課件(江蘇版)第9章 加試內容第一節文言文閱讀考查內容: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內容或部分內容用畫“/”線的方式進行斷句,并簡要回答有關問題。題量、賦分、試題類型:考查2道題,共10分;其中“古文斷句題”1道6分,“簡答題”1道(通常又含2道小題)4分。(2010江蘇南通質檢)閱讀材料,完成后面的題。今使愚教知使不肖臨賢雖嚴刑罰民弗從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強也故圣主者舉賢以立功,不肖主舉其所與同。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舉賢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此舉所與同。故觀其所舉而治亂可見也,察其

2、黨與而賢不肖可論也。臨:統管、治理。1.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今 使 愚 教 知 使 不 肖 臨 賢 雖 嚴 刑 罰 民 弗 從 也 小 不 能 制 大 弱 不 能 使 強 也 故 圣 主 者 舉 賢 以 立 功解析:先根據“使”兩次出現,且都是“讓”的意思找出第一處斷句,再抓住標志詞“雖、也、故”斷句,最后結合兩個結構相同的句式“小不能制大”和“弱不能使強”斷句。答案:今使愚教知/使不肖臨賢/雖嚴刑罰/民弗從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強也/故圣主者舉賢以立功2“夫差用太宰嚭而滅”,他的對手_是重用了_而成王業。(填歷史人物名)解析:聯系故事勾踐滅吳可知答案。答案

3、:勾踐范蠡(文種)3. 上段文字闡述了怎樣的治國之道?請簡要概括。_解析:根據材料的正反論據“文王舉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 “夫差用太宰嚭而滅,秦任李斯、趙高而亡”可推知論點。答案:君王應任用賢能,遠離不肖之徒?,F在反過來讓愚者去教化民眾、讓不賢者凌駕賢者之上,即使刑法酷嚴,民眾也不會服帖,因為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強順服。所以,圣明的君王舉用賢能者來建立功業,無能的君主則任用和自己一樣的人。周文王舉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稱王天下;齊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稱霸天下:這都是舉用賢能建立功績的事例。夫差任用太宰嚭而招致亡國,秦帝王任用李斯、趙高而導致滅亡,這就是任用與自己相同類型的奸佞

4、之徒的例子。所以只要看帝王君主舉用何種人才就可知道社會治亂的狀況了,只要觀察這些人和何種人結黨就可知道他們是賢還是不賢了。(2011金陵中學檢測)閱讀下面的語段,并按要求回答有關問題。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詞可學北宋不可學也。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以白石、夢窗可學,幼安不可學也。學幼安者,率祖其粗獷、滑稽,以其粗獷、滑稽處可學,佳處不可學也。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氣象論亦有“橫素波,干青云”之概,寧后世齷齪小生所可擬耶?(選自王國維人間詞話)1.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畫線句子斷句。白 石 有 格 而

5、 無 情 劍 南 有 氣 而 乏 韻 其 堪 與 北 宋 人 頡 頏 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詞 可 學 北 宋 不 可 學 也解析:先看標志詞:其、耳、唯;再看詞語:北宋、南宋;最后看句式:有,有;可學,不可學。答案即出。答案: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詞可學/北宋不可學也2. 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誰?_解析:聯系課文或唐詩宋詞選讀本即知。答案:姜夔辛棄疾3. 王國維為何說北宋詞不可學?_解析:只需抓住材料中“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幼安之佳處,在有性情,有境

6、界”兩句,理解即可概括出。答案:因為北宋詞的情韻、格調、境界,并非普通人輕易模仿可得。南宋詞人中,姜夔的詞格調高而感情平淡,陸游的詞豪氣沖天而缺少韻味。大概能夠和北宋一比高下的,只有辛棄疾了。近代的人都效法南宋而繼承北宋的詞,因為南宋的詞可學而北宋的詞不可學。學習南宋的人不是效法姜夔,就是效法吳文英,因為姜夔、吳文英好學,辛棄疾不好學。學辛棄疾的大都是效法他的粗獷,滑稽。因為他的粗獷和滑稽可以學,好的地方學不到。辛棄疾的長處,在于性情,有境界,就是用氣象論說,也有“縱橫于波濤,直干云霄”的氣勢,豈是我們后世這些齷齪小生所能比擬的?“簡答題”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開放性,設題角度有三個:1. 就文言語

7、段本身所揭示的道理進行闡述。2. 涉及古典文學和古典文化知識。3. 對文段本身進行要點歸納概括。做好斷句題的常用方法1. 憑語感,先斷易。首先自讀一至兩遍,對文段有一個大體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大致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先易后難。2. 找虛詞,斷語氣。古文中的發語詞有:夫、蓋、然、惟(唯)、斯等;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哉、與(歟)、焉、耶(邪)等;出現在句中的虛詞有:于、為、則、而、以等。一些復音虛詞一般都處在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的前面一般要斷句,例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例: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

8、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例中所用虛詞多在斷句處,或句首,或句尾。3. “云”“曰”“道”,對話明。文言中的對話、引文常用“曰”“云”之類作標志,這也是斷句之處。例: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 有總說,必分述。例: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這句話中“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是總說,繼而分述,這就是總分關系。5. 修辭句,有特點。文言中經常出現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等修辭格,句式整齊,四六句式又是文言文常見的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也能較好地斷句。例如:頂真:具告沛公/沛公大

9、驚。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對稱: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得士二人。6. 辨句式,助點斷。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結構幫助斷句。如判斷句:“者也”等;反問句:“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被動句:“為所”“受于”“見于”等;固定句式:“如何”“況乎”“何(以)為”等。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附:文學常識整理1. 先秦時代姜子牙:即呂尚。賣食棘荊、屠于朝歌、釣于渭濱(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藺相

10、如、廉頗:戰國時期趙國人。將相和。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305篇,內容上包括風、雅、頌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賦、比、興。屈原楚辭:屈原創作了騷體,歷代把“詩經”和“楚辭”合稱“風騷”。左傳:中國最早編年體史書。儒家:論語(孔丘)、孟子(孟軻)、荀子(荀況)克己復禮,待民以仁。道家:莊子(莊周)、老子(老聃)追求逍遙隱逸,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墨家:墨子(墨翟)強本節用,兼愛非攻。兵家:孫子(孫武)法為有度。法家:韓非子(韓非)嚴刑峻法。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2. 兩漢時代司馬遷史記: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分10表、8書、12本紀、30世家、70列傳,共130

11、篇。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近3 000年的歷史。西漢劉向:戰國策(國別體)。東漢班固:漢書(紀傳體斷代史)。漢賦: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張衡二京賦班固兩都賦賈誼(賈長沙)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政論散文晁錯論貴粟疏3. 魏晉南北朝時代諸葛亮:代表作出師表(體現忠心),隆中對(設計政治藍圖)。建安文學:公元196220年是漢獻帝建安時期,建安文學指漢末至魏初以建安時期為中心階段的文學。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用人思想: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曹植 白馬篇、洛神賦曹丕 燕歌行陶淵明和他的田園詩桃花源詩并記、飲酒、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等。謝靈運和他的山水詩登池上樓。竹林七賢有: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

12、阮咸和王戎。劉義慶 世說新語(軼事小說)劉勰 文心雕龍(文學理論著作)范曄 后漢書(紀傳體斷代史)陳壽 三國志(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合稱為“四史”或“前四史”)4. 唐代初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盛唐: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浪漫主義杜甫(字子美,別號少陵),被稱為“詩圣”,代表作有春夜喜雨、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詳注等。 現實主義王維(字摩詰)被稱為“詩佛”。山居秋暝渭城曲等

13、代表詩,著有王右丞集箋注。孟浩然(襄陽人) 臨洞庭贈張丞相、過故人莊、春曉(王維、孟浩然被稱為山水田園詩人。)高適燕歌行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王昌齡 出塞(高適、岑參、王昌齡被稱為邊塞詩人)中唐:劉禹錫(字夢得)被稱為“詩豪”。代表作有竹枝詞、陋室銘、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被稱為“詩魔”。代表作有賦得古原草送別、秦中吟、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白香山詩集。元稹(字微之)元氏長慶集。元稹與白居易世稱“元白”,發起“新樂府運動(即追求語言通俗易懂)”。韓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世稱“昌黎先生”) 師說、原毀、進學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柳宗元(字子厚

14、,河東人,世稱“柳河東”) 封建論、捕蛇者說等,著有柳河東集。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晚唐: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 代表作有錦瑟。著有李義山詩集、玉溪生詞集籌注。杜牧(字牧之)樊川文集。(杜牧與李商隱世稱“小李杜”)。李賀(字長吉)被稱為“詩鬼”。李長吉歌詩。賈島(字浪仙)被稱為“詩囚”。長江集。溫庭筠為“花間詞派”鼻祖。五代: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虞美人鳳棲梧等。5宋代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歐陽文忠公集。范仲淹(字希文,謚號范文正公)代表作岳陽樓記,著有范文正公集(蘇軾作序)。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嘉祐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謫居黃州期間,著有念奴嬌赤壁懷古

15、、前赤壁賦、后赤壁賦。著有蘇東坡全集。蘇轍(字子由)欒城集。(蘇洵、蘇軾、蘇轍三人世稱“三蘇”)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先生文集。曾鞏(字子固)元豐類稿。(以上六人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唐宋八大家”。)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亦為柳屯田)樂章集。晏殊(字同叔)珠玉集。秦觀(字少游)淮海詞。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漱玉詞(提出“詩詞別是一家”)。(以上四人為婉約派代表人物。)周敦頤(字茂叔)愛蓮說。沈括(字存中)夢溪筆談。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四書集注。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稼軒長短句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劍南詩稿、陸放翁全集。(以上兩人與蘇軾為豪放派代表人物。)文天祥

16、(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指南錄、文山先生全集。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代表作有揚州慢。著有白石道人歌曲。7. 明代宋濂(字景濂)送東陽馬生序。劉基(字伯溫)郁離子、誠意伯文集。高啟(字季迪)鳧藻集。(以上三人合稱“明初詩文三大家”。)施耐庵 水游傳。羅貫中 三國演義。吳承恩 西游記。(以上三部著作與清代紅樓夢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馮夢龍“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二刻”(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歸有光項脊軒志。徐霞客(名弘祖)徐霞客游記。8. 清代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顧炎武(號亭林)日知錄(提出著名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夫之船山遺書。(以上為明末清初文章三大家

17、。)方苞(號望溪)望溪先生文集。姚鼐惜抱軒全集。(以上二人為桐城派代表。)袁枚(袁隨園)隨園詩話。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聊齋志異 。曹雪芹紅樓夢。紀昀(字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梁啟超(字卓如)飲冰室合集。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比喻殷勤禮待賢士,或喻為政事而操心忙碌。三國魏曹操有詩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北扔鞯弁踬p識人才。戰國時,燕昭王要招攬賢才,郭隗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

18、為求賢若渴之典。也可引申為臥薪嘗膽。比喻敗后刻苦自礪,奮發圖強,報仇雪恥。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臥。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庇髦傅弁?。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翁

19、,幸分我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王從之。”指從別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指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稱呼劉備為“使君”?!捌溟g王者有世名,天下英雄惟使君?!比龂臼裰鞠戎鱾鳎骸靶焓娤戎鳎戎髌髦?,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詠帝王愛才求賢。唐杜甫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西蜀望帝化而為杜鵑。唐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漢)景帝即位,以(晁)錯為內史。遷為御史大夫,

20、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指大臣被殺。漢時有個叫顏駟的人,已經滿頭白發還在當郎官,原因是文帝好文而其好武,景帝喜好年老而其年少,武帝喜好年少其已年老。晉書陶潛傳:陶潛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廣,義熙二年,解印去縣?!北扔鞑磺谌?,有骨氣。唐韋應物雜言送黎元郎:“莫言去做折腰官,豈使長安折腰客?!笔酚涐B生陸賈列傳:孝惠帝時,呂后專權,陸賈“自度不能爭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裝賣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為生產。陸生常安車駟

21、馬,從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寶劍直百金,謂其子曰:與汝約:過汝,汝給吾人馬酒食,極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寶劍車騎侍從者?!敝腹倮敉诵莺蟀才偶覙I,分發錢財。這里喻地方官。宋王安石次韻約之謝惠詩:“故人耽田里,老脫尚方舄?!北扔髦抑钡奶K武。唐崔提塞垣行:“可嗟牧羊臣,海上人為客?!焙鬂h書賈琮傳:賈琮任冀州刺史?!芭f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珠之部,升車言曰: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德,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百姓聞風,自然辣震?!敝腹倮趔w察民情。唐李白宣城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二:“列就朱門曉名帷碧帳開?!敝钢G官用的筆,亦特指諫官

22、。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伊昔簪白筆,幽都逐游魂?!彼螘吹罎鷤鳎骸?檀)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百戰。道濟見收,脫債投地曰: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喻捍衛祖國的大將。史記李將軍列傳:“于是天子乃召拜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敝咐顝V?;蚍褐蛤斢律茟鸬膶④?。唐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笔酚浝顚④妭鞲嚼盍陚鳎骸岸鴨斡谝员巳f圍擊(李)陵軍五千人,兵矢既盡,士死者過半,而所殺傷匈奴亦萬余人。匈奴遮狹絕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匈奴?!庇鳟愑蛄魍鲋恕H龂臼駮S傳:“魏將士憤

23、怒,殺鐘會及(姜)維,維妻子皆伏誅?!迸崴芍⒁勒Z:“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苯S,字伯約。喻有膽量、勇猛。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劉邦)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否),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獎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庇髟蕉嘣胶?。清顧炎武郝將軍今為醫客于吳之上津橋言及舊事感而有贈:“入楚廉頗猶未老,過秦扁鵲更能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被趙王拜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深為不滿,并尋找機會折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避免與廉頗沖突,每次都設法回避。藺相如舍人對此都十

24、分不滿。藺相如說:“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聽說后,“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庇髦笇⑾嘀倚臑閲Y下深厚友誼。唐李白醉后贈從甥高鎮:“時清不及英豪人,三尺兒童重廉藺。”史記甘茂傳附甘羅傳:“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

25、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庇魃倌晖@?!袄钏逛闶??!北扔魅藷嶂悦??!拔榈镁衲俊!贝藶槲樽玉氵M諫。史記汲黯列傳:“汲黯,字長孺”,“上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好直諫。數犯主之顏色”,“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位。”指敢于直諫的忠臣。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與從弟李蔡都是漢將軍,“蔡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然廣不得爵邑,官不過九卿,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諸廣之軍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伺命也?”指功勞雖大,但命運

26、不佳,不得晉升。史記留侯世家:“漢六年正月,封功臣。一良未嘗有戰斗功,高祖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敝腹Τ剂紝⒛懿痪庸ψ园?,應功成身退。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欲拜韓信為將,(蕭)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指對高級將領進行任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裴

27、松之注引江表傳:“后魯肅上代周瑜,過(呂)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指人平庸。“爛斧柯”比喻老年無用。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薄伴L沙謫”指賈誼。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長沙才子遠,釣懶客星懸?!泵献颖M心下?!皶x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峭(同隅),莫之敢櫻。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喻勇猛之人?;蛴鞔蚧⒅恕J酚浰抉R相如傳:“(司馬)相如既疾免,家居茂陵

28、。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因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其遺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敝杆抉R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魄文人。世有“管鮑之交”。管仲鮑叔牙般的友誼。喻勇士,此處指荊軻。唐駱賓王送鄭少府入遼共賦快客運從戎:“不學燕丹客,空歌易水寒?!敝芤紫缔o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笨追f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庇鞯弁跻缘禄卫硖煜?。史記項羽本紀:“吾聞之周

29、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迸狍S集解引“舜兩眸子,是謂重瞳?!闭摵夤窍啵骸皥蛎及瞬?,舜目重瞳?!敝杆椿蝽椨?,或指有帝王之相。西漢早期,陳平投降劉邦,被任命為丞相。大將絳侯、灌嬰等不服,就向劉邦進讒言攻擊陳平,故意捏造陳平在家偷嫂子的丑事和收受手下的金錢,送得多的就給好處,送得少的就給予打擊。于是劉邦對陳平產生了懷疑,不再重用他。第二節名著閱讀考查對有關名著名篇的主要內容的了解、藝術特色的評價與鑒賞。這部分“加試題”,要求學生閱讀24部名著,2010年的命題范圍在以下10部著作內: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巴金家;沈從文邊城;郭沫若女神;曹禺雷雨;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30、莎士比亞哈姆萊特;海明威老人與海。題量、賦分、試題類型:考查3道題,共15分;其中“多項選擇題”1道5分(一般選兩個錯誤項,答對一個得2分,答對兩個得5分),“簡答題”2道各5分。命題特點:3道題所考查到的名著名篇一般不會有重復現象,且會照顧到古今中外多種時空,常識、內容、藝術多個側面,小說、詩歌、戲劇多種文體;出于對試卷長度和學生閱讀總量的考慮,本部分試題可能不出現原著文本,而會直接出現題干。(2011鹽城質檢)下面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A. 老人與海是英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主人公桑地亞哥的形象成功地表現了“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這一崇高的主題。B. 雷雨通過周、魯

31、兩個家庭,8個人物,前后30年間復雜的糾葛,寫出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反映封建社會必然走向崩潰的命運。C. 女神產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時代,體現了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五四”時代精神。D. 歐也妮葛朗臺中,當葛朗臺看到查理給歐也妮的梳妝匣時,“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縱”“撲”二字將他的貪婪活化到紙上。E. 家中的主人公覺新遇事總是采用“作揖主義”“無抵抗主義”,雖深愛丫頭鳴鳳,卻最終屈從父輩用拈鬮為他定的親事,匆匆完婚。解析:A海明威是美國作家;E深愛丫頭鳴鳳的是覺慧,覺新愛的是梅。答案:AE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A. 郭沫若創作的鳳凰涅槃和

32、女神之再生,分別借用了我國女媧煉石補天和天方國古代的神鳥“菲尼克司”從死灰中更生的神話材料。B. 巴金的家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寫它必然地走上崩潰的路,走到了它自己親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寫了一個幼稚而大膽的舊禮教的叛徒覺慧。C. 三國演義寫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脫險后到達南郡,突然大哭,說如果荀彧在,決不會遭此大敗,這是曹操在痛罵諸謀士無能。D. 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他贊美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E. 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除了金錢,對任何人都沒有感情,他破例為病危的妻子花錢求醫,也

33、是因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財產就要分給女兒。解析:A項,照應不當,應將鳳凰涅槃與女神之再生互換位置。C項,人物錯位,“荀彧”應改為“郭嘉”。答案:AC“多項選擇題”的考查重點主要落在對名著名篇的說明上, 主要涉及原著的重要情節、著名事件、精彩場面、關鍵細節、人物形象、人物關系、重要語句、主題思想、標題內涵、藝術特色等方面。簡答題。(1)“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巧將聞雷來掩飾,隨機應變信如神。”這首詩說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_(2)“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首詩提示了紅樓夢中哪對青年男女的前

34、世今生?請作簡要概括。_解析:簡述要緊扣四句詩的內容。聯系相關的情節如韜晦計、青梅煮酒論英雄等,然后把主要人物及重要情節概述即可。答案:(1)劉備為了防備曹操謀害,就在后園種菜,以為韜晦之計。曹操為了探聽劉備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時邀其飲酒,請其指出當世英雄;劉備列舉袁術、袁紹等人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曹操指著劉備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聞言嚇得手中匙箸落地,恰好雷聲大作,劉備借懼雷掩飾過去。(2)賈寶玉、林黛玉。前世:賈寶玉是太虛幻境赤霞宮神瑛侍者,林黛玉是靈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將枯萎的絳珠草,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之水澆灌絳珠草,終使絳珠草“得延歲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凡心偶動,欲

35、下世為人,絳珠草感念他的恩惠,發誓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他,跟隨他下凡歷劫。今生:林黛玉因母親去世,來到賈府,與寶玉一見鐘情,互生愛慕;王熙鳳采用“掉包計”,騙得寶玉與寶釵成婚,新婚之夜,黛玉命喪瀟湘館。簡答題。(1)夏瑜、九斤老太、閏土、單四嫂子、陳士成這些人物分別出于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些作品?_(2)紅樓夢中寫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闭堈f說“金玉良緣”“木石前盟”的含義。_解析:(1)魯迅的吶喊中共有頭發的故事、白光、狂人日記、一件小事、鴨的喜劇、端午節、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藥、兔和貓、社戲、風波、明天14篇小說,這道題涉及其中5篇。(2)紅樓夢既是必讀篇目之一,而且蘇教

36、版又有紅樓夢選讀選修教材,“金玉良緣”“木石前盟”是紅樓夢的主干情節,學生對此應該了解。答案:(1)夏瑜藥;九斤老太風波;閏土故鄉;單四嫂子明天;陳士成白光。(2)“金玉良緣”指薛寶釵有金鎖,賈寶玉有寶玉,兩人應結成姻緣?!澳臼懊恕敝噶主煊袂吧鸀榻{珠仙草,賈寶玉前生為女媧煉石補天余下的石頭化成的神瑛侍者,兩者有恩有義,今世應結成姻緣。也可答:薛寶釵的“釵”中有金,賈寶玉的名字中有玉,兩人結為婚姻,此為“金玉良緣”。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賈寶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約,兩人應結為婚姻,此為“木石前盟”?!昂喆痤}”的設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復述原著情節,如“簡述家中有關血光之災的故事情節”、“

37、簡述歐也妮葛朗臺中梳妝匣的來歷”;(2)簡析人物形象,如“簡析晴雯在抄檢大觀園時表現出的性格特征”、“簡析家中覺慧這一人物形象”;(3)品味重要語句,如“家中有這樣一段話: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讓他犧牲他的一切來救她。對她來說,他比她自己還更寶貴,她甘愿犧牲她自己,她這樣想著,就定下了最后的決心。這最后的決心指什么事?她為什么要下這個決心?”;(4)簡析主題思想,如“簡述紅樓夢的多重悲劇意蘊”;(5)說明標題內涵,如“簡析邊城這一書名的含義”;(6)簡析藝術特色,如“小說老人與海中的獨白有什么特點?在小說中起什么作用?”,其中,前三種題型應是高考命題的重點。1. 要明確文學名著題的命題范

38、圍,了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點及相關的情節(事件)等。比如,三國演義,就應該大體了解以下幾個方面:(1):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2)內容概要: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趁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曹操死后,曹丕稱帝。大將司馬昭統一全國,結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奪魏為晉,建立晉朝。(3)主要人物性格特點: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

39、明的“智絕”機智過人。(4)與主要人物有關的情節或事件:桃園三結義;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孔明借東風;關公過五關斬六將;關公刮骨療傷;諸葛亮智用空城計。(5)主要藝術特色:成功地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長于描述戰爭,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6)閱讀感受:如對諸葛亮的評判。認為,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靈魂。他在小說中處于中心位置,是焦點人物。博望初捷,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算華容,取四郡,三氣周瑜,活捉張任,入成都,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直到秋風五丈原,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都是描寫諸葛亮。在我們眼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的頭腦里有著層出不窮的智謀和計策,

40、任何復雜的情況,他都能應付自如,任何隱秘的狡詐的伎倆,他一眼就能識破。他遠觀近察,熟洞人情,精通世故,計無不中,算無遺漏,真正是人中之杰。更為敬佩的還有他的人格,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 要明確文學名著題的擬題角度和形式,了解這種題型的規律、特點。文學名著題多從檢測考生對具體名著的名稱、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內容理解、閱讀感受等角度擬題,又多以填空、選擇、簡答等題型方式對考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測。(1)提要提要,即對名著中重要的故事情節作簡明扼要的介紹。從概括對象的內容繁簡性看,可以是對一部書、一個章節的提要,也可以是對一個重要事件、一個精彩場面的提要,這種題型側重考查學生對名著故事

41、情節的識記能力和概括復述能力。復習備考中,考生宜在直接讀原著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加強提要編寫的訓練,尤其是對表現主要人物個性形象的重點章節和場面,能做到用書面語言來概括復述。如:簡述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經過。示例:諸葛亮為勸說孫權聯合劉備抗曹而與江東主和派進行了一次論辯。諸葛亮先后與東吳的張昭等七位儒士文臣進行了舌戰。雙方爭論的中心問題是拒曹還是降曹。面對群儒的輪番進攻,諸葛亮從容應對,將對方逐一駁倒,令群儒“盡皆失色”。解答此類題,考生應注意準確交代主要人物與關鍵事件,理清人物間的關系,明晰事件來龍去脈,突出重要細節。(2)列述列述,即針對名著中重要的人物形象的某一典型性格特征作簡潔明了的列舉描述。

42、從人物形象在名著中的地位看,可以是對在整個故事情節中起支配作用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的概括描述,也可是對次要角色的性格特征作簡要描述。這種題型側重考查學生對于人物思想性格的認識、理解以及對體現個性特征的典型情節的識記和復述能力。復習備考中,考生應加強對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歸納識記,并重點遴選充分展現該特征的精彩章節。如:家中的主人公覺新遇事總是采用“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試列舉小說中的一個事件加以簡要闡述。示例:覺新和梅青梅竹馬,但馮樂山做媒、高老太爺做主,讓他另有所娶時,他竟無力反抗,違心應允。過后,只得憑借梅花來慰藉那顆受傷的心,然而梅卻終被折磨得香消玉殞、“零落成泥”。解答此類題,考

43、生應注意扣緊題干中指明的人物的某一思想性格特征來準確篩選,提取典型情節或事例簡述,力求過程完整,條理清楚,細節點到。(3)釋題釋題,即針對名著標題命名(一般是具有深度隱喻色彩的標題,如雷雨邊城吶喊等)的意涵作簡要詮釋。它要求考生聯系名著全書的內容來揭示標題的含義。這種題型側重考查學生對整本書的情節梗概和主題意蘊的了解。復習備考中,教師應對那些富有隱喻色彩的名著標題作簡要的分析,指出命名的意圖,引導學生識記古典章回小說重要回目名稱,或者對非章回體結構的小說的重要章節自擬標題,以加深理解。解答此類題,考生應立足于名著全書的故事梗概,抓住主要角色的人生與心路歷程,以高度概括的語言簡述故事脈絡,并從作

44、品的主題層面切入,扼要解釋標題的內涵。(4)賞析賞析,即針對名著的人物形象、結構模式、思想主旨、表現手法、語言風格等作簡要的鑒賞分析。這種題型側重考查學生對名著的鑒賞評價能力。它要求學生在識記作品人物、情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作出相應的評判。復習備考中,教師可精選重點章節,通過讀書隨筆、讀后感、文學評論、評點等豐富多樣的寫作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鑒賞性閱讀能力。如:簡要評述家中覺民這一人物形象。示例:覺民的性格介于覺新和覺慧之間,他性格溫和穩健,不好激動,不愛參加社會活動,對學生運動缺乏應有的關注。但作為“五四”新思潮喚醒的年輕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當祖父為他一手包辦婚姻的時候,他毅然離

45、家出走,公開反抗,表現了不妥協的斗爭精神,和琴成為小說中唯一的一對勝利者。解答此類題,考生在依題干要求組織答案時應將述與評、引(引用)與析、敘與議相結合,力求敘述概括精煉,引用(原著中的相關內容,如精彩的語例等)準確精當,分析言簡意賅,議論要言不煩。附:名著相關知識總覽三國演義作品簡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魏、蜀、吳三國相繼崛起,成鼎足之勢,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長劇。本書就是以此為歷史背景演繹出的一部歷史小說。漢末爆發黃巾軍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豪強,他們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戰。漢靈帝死后,少帝劉辨繼位,外戚何進當權,宦官殺死何進。袁紹起兵

46、誅殺宦官,又被董卓打敗,董卓廢劉辨而立獻帝劉協。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以貂蟬離間董卓、呂布父子,然后聯合各路豪強,殺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所殺。隨后,袁紹軍與另外17鎮諸侯割據混戰,最后,形成了三股強大的勢力:北方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殲滅袁紹、袁術等勢力,統一了黃河流域,占據了中原地帶;劉備最初轉徙不定,直至他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出山輔佐,才制定了正確有效的戰略方針,即以“帝室之胄”“光復漢室”為旗號,以“聯吳抗曹”為基本方針。最后,經過“赤壁之戰”,迫使曹操北還,得以占據益州與荊州部分,逐步發展壯大;江東孫氏自孫堅開始,就以江東六郡81縣為根據地站穩了腳跟,直至孫權,實力

47、日益增強。此后,三國爭戰層層展開。先是孫權趁關羽和曹兵交戰之際,派兵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死于孫權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廢漢自立,定國號“魏”。劉備亦繼漢統,建立蜀漢。為報關羽被害之仇,劉備親征江東,結果孤軍深入,為陸遜所敗,劉備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其后,孫權建立吳國。劉備死后,諸葛亮輔佐少主劉禪,獨撐危局。其間,諸葛亮堅持聯吳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獲之后,穩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敗告終,諸葛亮也積勞成疾,病死軍中。他死后,姜維繼其職,先后九伐中原,同樣無功而返。后主劉禪昏庸無知,朝政腐敗,蜀漢國力日漸衰弱。典型形象1. 曹操曹操是書中刻畫最成功的人物,具有深廣

48、的內涵和鮮明的特征。他是一個價值和道德判斷上徹底否定的人物,美學評判上不朽的典型,被稱為古今第一奸雄。(1)奸,曹操是經典的陰謀家和野心家,身上集中了人類社會的一切丑惡和罪孽。年輕時許邵為其看相,預言他“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了之后,激動不已,每天盼望動亂的到來。最能體現其殘暴本性的是大量殺人。(2)雄,即英雄的一面,毛澤東評價說,曹操是一個英雄。他有頭腦、有眼光、有膽略、有氣魄、有自信,文才武略,樣樣超人。青梅煮酒,以英雄自許;橫槊賦詩,以周公自比。目光遠大、識才重才。足智多謀。在三國人物中,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曹操都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一生打過許多漂亮的仗,最能體

49、現其智慧的是一些敗中取勝的戰斗。其一,敗中取勝。濮陽之戰,與呂布的一場戰事,先敗后勝。潼關之戰,雖是敗得狼狽,但比司馬懿要光彩得多。其二,轉嫁危機。關公死后,厚葬關公,既避免了一場兵禍,又能坐收漁翁之利。其三,化被動為主動。釋張遼??傊?,曹操是奸和雄的結合體,同時又是劉備的襯托者。他雖奸猶雄、以奸顯雄、奸得可愛、奸得有趣。惟有他的奸,才更能顯示出劉備的仁。2. 諸葛亮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于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統一天下的大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

50、,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三顧茅廬,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以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他聯孫抗曹,大敗曹軍于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后事相托。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諸葛亮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于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

51、病逝于五丈原軍中。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的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隆中對。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于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做“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3. 關羽關羽在蜀國五虎大將中排名第一位,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被尊為“關公”“關夫子”。關羽幼年時,熟讀左傳春秋,長了一副美髯,人稱“美髯公”。小說除寫到關羽的正面形象外,也對關羽的缺點提出了批評。主要是從個性、武藝、人格這幾個方面進行刻畫的。武藝上,溫酒斬華雄、賺城斬車胄、斬顏良誅

52、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都是對這位武圣人的精彩武藝描寫,其中更有一段關云長刮骨療毒,寫出了一個鐵漢的形象。同時,作為受到歷代統治者和百姓推崇的武圣,人格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關云長“忠義”這方面體現得尤為出色,封金掛印護嫂、千里走單騎體現了他的“忠”,義釋曹操體現了他的“義”。在人格上,他與其他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正是由于這種“忠義神武”,才使他成為武圣。但三國演義也批評了他的缺陷,就是驕。從想跟馬超爭高低,封五虎將時不服黃忠時可見一斑。關羽在這方面主要犯了三個錯,一錯沒有處理好與同盟的關系,拒絕孫權聯姻要求,得罪使者。二錯沒有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看不起同守荊州的糜芳、

53、博士仁等人,導致孤立無援。三錯輕視敵人,被人從后偷襲,大意失荊州,最后兵敗竟被吳軍的一個小將馬忠生擒。關羽被擒后,堅決不降,被東吳斬殺,死時約五十六歲,遺恨千古。紅樓夢作品簡介紅樓夢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故事情節由主次兩條矛盾線索構成的。一條是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線索,是貫穿全書的主線。它以賈、林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之間的矛盾為線索,以賈、林最后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徹底背叛和愛情的悲劇結局而告終。這條線索從第三、四兩回,林黛玉和薛寶釵接踵來到賈府,與寶玉的愛情糾葛開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開展。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兩回,黛玉和寶釵在“哀”“樂”

54、截然不同,“悲”“歡”強烈對比之下,一個“魂歸離恨天”,一個“出閨成大禮”,終成悲劇結局,是主線的高潮,也是實現全書主題的集中所在。后二十一回,則是在高潮的余波中,情節的下降、結尾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賈家被抄后又贏得一個回光返照的局面。最后寶玉遁入空門,全書結束。紅樓夢的另一條線索是以寧、榮二府及其社會關系為中心,由一些彼此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情節組成的副線。它以封建的階級壓迫,等級制度以及封建遺族寄生腐朽,荒淫糜爛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為線索,它以賈府及其親族的一一衰敗為結局,不僅構成主線的社會背景,并與主線殊途同歸,揭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惡。典型形象1. 賈寶玉賈寶玉已成為古今中

55、外文學作品中獨特的藝術形象,其藝術魅力長久不衰,使一代代的讀者沉浸其中,玩味無窮。具體地說,賈寶玉身上的叛逆精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蔑視封建主義的倫理綱常和社會秩序第十六回寫到賈元春被冊封為“賢德妃”以后,榮寧兩府無不歡呼雀躍,笑聲不絕于耳,只有賈寶玉依然無動于衷。這種表現其實是對皇恩的漠視,而漠視的背后反映了寶玉對封建君權的否定,這正是他身上最根本的叛逆精神。(2)反對立身揚名的傳統價值觀念,鄙棄功名利祿他最討厭八股文,賈政選了一百多篇八股文要他仔細讀,可是寶玉從來沒有好好讀過。賈政要考他,他就裝病蒙混過關。不僅厭惡八股文,賈寶玉還討厭與那些靠八股文走上仕途的士大夫交往,他稱這些人為“

56、祿蠹”“國賊祿鬼”和“須眉濁物”。第三十二回寫到賈政要寶玉去會見賈雨村,寶玉平時就最厭惡像賈雨村這樣的人,因而“他心中好不自在”。史湘云勸他說:“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后也有個朋友。”沒想到寶玉當場就給她下了逐客令。(3)驚世駭俗的女兒觀和愛情觀在構思賈寶玉這一藝術形象時,以那塊“落墮情根”的青埂峰頑石、記錄生死不渝之情的三生石、以甘露澆灌絳珠仙草的神瑛侍者來象征他與生俱來的癡情性格。賈寶玉崇拜女兒,認為她們身上的靈秀美不受骯臟的世俗污染,是自然美的集中體現;而男子卻是“須眉濁物”,無論在身體和精神

57、上都無法與女兒相比。2. 林黛玉林黛玉不像薛寶釵那樣世故,那樣城府甚深,八面玲瓏,取悅于人;她對人坦率純真,見之以誠。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她對待紫鵑,親如姐妹,誠摯的友情感人至深。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她愛書,不但讀四書,而且喜讀腳本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研究體會;她不僅善鼓琴,且亦識譜。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強烈地體現在她對賈寶玉的愛情之中。他們的愛情是一種新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屬于未來的愛情。這種愛情的最

58、根本的特點,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礎之上的,表現得非常純真、深摯、堅貞。林黛玉本是一個“情癡”“情種”,她為愛情而生,又為愛情而死,愛情是她的生命所系。3. 薛寶釵一方面,在塑造薛寶釵形象時,對她注入了無限鐘愛,甚至賦予比林黛玉還多的優點。無論是外貌還是內在的品質,薛寶釵都符合美女的標準。她“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似水杏,比林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外貌端莊,身材豐美,舉止文靜,氣質超逸,確實能使許多世間的男子為之傾情。薛寶釵自甘淡泊,豁達大度,善解人意。她經常照顧父母雙亡、依靠兄嫂度日的史湘云;她經常暗中救濟寄人籬下的邢岫煙;她還庇護那“平生遭際實堪傷”的香菱,帶她進入大

59、觀園,帶她參加詩會,教她做詩。在協助探春理家時,薛寶釵還能體諒那些園中的老媽媽們,說她們“日夜也是在園中照看當差之人,關門閉戶,起早睡晚,一年在園里辛苦到頭”因而主張在分利益時,“不論有余無余”,“都要拿出若干貫錢”來散與她們。像她這樣的貴族小姐,能體諒地位低下的老媽媽們,實在難得。因此在賈府中她的人緣最好,不僅上層的人物對她交口贊譽,就是“小丫頭們,也多和寶釵接近”。一句話,“會做人”是薛寶釵的一個重要性格特征。此外,薛寶釵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賈寶玉看不懂的戲,她不僅解說得頭頭是道,還能吟誦出其中一支曲子,使寶玉聽了“拍膝搖頭”,稱贊她“無書不知”;她和寶玉、黛玉一起談禪時,對五祖弘忍、六祖

60、慧能的佛典都了如指掌雖然喜愛薛寶釵,寫出了她身上那么多的優點,但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曹雪芹又必須尊重客觀現實,寫出薛寶釵性格的另一面:自私、冷酷、虛偽,盡管這一切表現得非常隱晦。吶喊作品簡介狂人日記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本篇塑造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當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圍環境時,他也“痊愈”了,去某地當候補官了。小說中的“狂人”實際上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周圍都是被封建禮教侵蝕了靈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吃人的慣例。通過狂人的敘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