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幼兒園大班兒童音樂教案樣本合集_第1頁
2021年幼兒園大班兒童音樂教案樣本合集_第2頁
2021年幼兒園大班兒童音樂教案樣本合集_第3頁
2021年幼兒園大班兒童音樂教案樣本合集_第4頁
2021年幼兒園大班兒童音樂教案樣本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獅王活動目標:1、通過欣賞,感受音樂 ABA的結構以及雄厚有力的旋律特點,感知和理解音樂形象。2、初步學習根據故事情節、角色和音樂性質,用富有個性和表現力的動作、創造性地表現作品的內容和形象,并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3、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緒,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活動準備:1、圖譜、故事2、獅王進行曲錄音磁帶。活動過程: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1、提問: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森林里會有哪些小動物呢?2、提問:誰是森林之王?聽(播放獅子的 吼叫 聲)提醒小朋友立刻要坐到座位上。3、獅王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4、提問:獅王長得怎樣?大家一起

2、學學很神氣的樣子。5、提問:小動物聽到獅王的吼聲,心里會怎樣?當聽到獅王說今天是它的生日不吃大家時,動物們心里又感覺怎樣?學一學動物們的表情。二、分段欣賞,理解音樂。(一)欣賞A 段過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關于獅王的音樂,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聽音樂里獅王發生了什么事情?1、提問:是誰在歡迎獅子,獅王又在干什么?樂隊是怎樣歡迎獅王的,誰來學一學?2、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獅王走路的樣子。(A 段)3、我們配上音樂來做動作。(注意音樂節奏)4、幼兒再次欣賞,跟著音樂創造性地表現樂隊演奏和獅王走路的動作。(二)欣賞B 段,過渡:獅王走路的樣子很神氣,它的吼聲也很神氣,聽!(播放B 段)1、提問:誰愿意學

3、一學獅王吼叫的樣子。2、提問:獅王吼叫了幾聲?而且它的吼叫聲是一次比一次厲害。3、提問:小動物聽見獅王的吼叫會覺得怎樣?4、我們配上音樂一起來感受一下。(三)欣賞A 段1、提問:這段音樂里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獅王在干什么?最后怎樣了?2、提問:小動物是怎樣為獅王表演節目的?獅王想吃小動物嗎?誰來學學!1、完整欣賞,邊聽邊用動作來講述這個故事,將動作和音樂匹配。2、聽音樂合拍地表演,要求注意表情,不和別人碰撞。三、完整欣賞,進行游戲1、看圖譜完整欣賞音樂,老師扮演獅王,小朋友扮演小動物聽音樂表演。2、請小朋友來扮演獅王,其他小朋友扮演小動物。3、討論:剛才的游戲中,要注意什么?4、確定規則:每個

4、動作都要聽清楚音樂,跟著音樂進行動作,獅王的樣子要很神氣,什么時候獅王要抓小動物?而小動物要趕緊做各種動物躲起來的造型動作,定住獅王就不能抓你了。5、組織小朋友再次進行游戲五、活動結束,延伸區角。小結:今天我們玩了一個有趣的音樂游戲,小朋友們可以把這個游戲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一看,有的小朋友也想當獅王,下次在表演游戲中我們再來玩。故事:獅王的生日在密密的森林里,住著獅王和許多小動物。一天森林里格外熱鬧,原來森林之王獅子的生日晚會就要開始了。你們聽!樂隊吹響了號角,迎接獅王的到來。威武雄壯的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了過來,神氣極了!它一邊走, 一邊大聲吼叫著,吼聲一聲比一聲響亮。聽到第一聲吼聲

5、,小動物們有的害怕;聽到第二聲吼叫聲,小動物們很害怕;聽到第三聲吼叫聲,小動物們非常害怕;聽到第四聲吼叫聲,小動物們害怕極了,嚇得渾身發抖,吼聲震撼了整個森林。獅王來到寶座前坐下,對小動物們說: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很高興,所以不吃你們了,不過,你們每人都得給我表演一個節目。 小動物聽了高興極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祝獅王生日快樂:美麗的孔雀展開美麗的羽毛,跳起了美麗的孔雀舞; 金絲猴抓耳撓腮跳起了滑稽的猴子舞;大象甩著長鼻子,跳起了可愛的大象舞看到節目這么精彩,獅王高興極了,忍不住大吼了一聲,這一吼可不得了,所有的小動物都嚇得找個地方躲了起來,再也不敢出來了,獅王只好掃興地回家了。大班下學期音樂教

6、案青蛙唱歌設計意圖:有關動物的主題是每個年齡階段幼兒都非常喜愛的內容, 但不同的年齡階段所要把握的主題要點是不同的,對于中班幼兒則側重于感知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及與人的關系等等。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按以往的經驗,教師可能會教給幼兒許多關于動物的歌曲,通過歌唱的方式來加深幼兒對動物的喜愛和了解。但如果只是單純的歌唱似乎又忽略了音樂自身特有的知識語匯和本體功能。那么在主題進行中,如何使音樂既起到紐帶作用,讓幼兒在其特有的愉悅感中逐步推進主題的進展,同時又不失音樂所蘊涵的技能要素,使幼兒獲得音樂素質的訓練與提高?在動物主題中,青蛙和其他動物叫聲是動物的特征之 一,模仿青蛙和其他動物叫聲是幼兒的興趣點,

7、而感受音樂的高低變化是中班幼兒應獲得的知識點,如何將這兩者有機結 合?于是,我設計了以下集體活動 青蛙唱歌 。活動目標:、區分音樂的高低變化,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能用不同的語言節奏大膽想象、表現青蛙的叫聲。活動準備:大荷葉一張(能容納活動中的幼兒) 活動過程:一、合作游戲 荷葉和風 ,感受音樂的高低變化、出示荷葉:-小朋友,你們看,這會是什么?我們一起把它打開吧!-荷葉長在什么地方?如果一陣風吹來,荷葉會怎么樣? 、傾聽高音區輕柔緩慢的音樂,體驗游戲 小風和荷葉 -聽!風來了,你覺得這是一陣怎樣的風呢?-當輕輕的風吹來,荷葉會怎么樣呢?、傾聽低音區強烈快速的音樂,體驗游

8、戲 大風和荷葉 -又有一陣風吹來了,聽!這又是一陣怎樣的風呢?-當大風吹來時,荷葉又會怎么樣呢?、交替進行高低不同的音樂,愉快游戲 會變的風和荷葉-風會變嗎?仔細聽音樂里的風是怎么變的?-風停了, 荷葉怎么樣了?二、體驗音樂的高低變化,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出示荷葉上的青蛙。-誰最喜歡荷葉? (青蛙) -小青蛙們,我們一起跳到荷葉上吧! (幼兒輕輕跳上荷葉) 、用不同的語言節奏想象青蛙的叫聲。-青蛙在荷葉上喜歡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呢? (幼兒用不同的語言節奏想象表現)-原來青蛙有那么多不同的叫聲,它就像我們人一樣,不一樣的節奏就好像在說不一樣的話。 呱呱!呱呱! (你好!你好!) 呱呱呱呱呱呱

9、呱!(今天我呀真高興!) 呱呱呱!呱呱呱! (真熱啊!真熱啊!)、試著用高低不同的聲音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說明:當幼兒對青蛙的叫聲產生濃厚興趣時,教師可對幼 兒的興趣進行遷移,借助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叫聲來提升幼 兒對音樂高低變化的認識。 來來,我是一顆菠菜,菜菜菜菜菜菜 這首歌曲幼兒非常熟悉、喜愛,它的旋律很具詼諧幽默的感染力,體現老青蛙和小青蛙歌唱時的愉快心情,更重 要的是它的音域跨度也很適宜大班幼兒的嗓音特點。因此,將 這首歌曲根據活動內容進行改編翻唱,并借助指偶表演一定能 引發幼兒歌唱的興趣。、初步嘗試同聲合唱。-你喜歡小青蛙還是老青蛙的歌聲呢?為什么? (幼兒自由選擇演唱)-雖然老青

10、蛙和小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尖,一個粗,但它們很喜歡在一起唱,因為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嘗試同聲合唱)說明:在熟悉的歌曲、音樂的高低變化、自主選擇的叫聲這三者的融合中,幼兒不僅獲得了音樂的要素,更體驗到了歌唱的快樂!三、音樂游戲:青蛙下水-歌曲數蛤蟆是幼兒熟悉的歌曲,將歌曲中的 蛤蟆 改編成青蛙,引導幼兒做出青蛙跳水的動作,在游戲中結束音樂活動。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教案糖梅仙子活動目標:1、感知音樂糖梅仙子活潑、有趣的情緒。2、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體驗與同伴游戲及表演的樂趣。3、能按節奏、較清晰地唱出歌詞。活動準備: 糖梅仙子 的音樂、圖譜兩幅、仙女棒一個

11、、每個籃子放一些糖果幼兒人手一份。活動過程:一、出示圖一,用故事引入活動,欣賞ABA段。教師: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從精靈王國來的糖梅仙子,昨天精靈國王過生日,我和小精靈們都去給國王慶祝,那里可熱鬧了,你們想不想知道生日會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情?讓我來告訴你們吧!聽!(教師徒手做動作,不唱,幼兒欣賞)二、欣賞A 段(教師出示糖果,唱出歌詞) 三、出示圖譜二,放音樂唱A 段(教師點譜)四、教師邊請幼兒說邊用唱的方式來引導。(送了幾次糖果)五、聽 A 段音樂學做動作。六、聽 A 段音樂教師帶幼兒站起來做動作。七、接龍游戲 送糖果 每個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吃的糖, 并用接龍的方式游戲。如: 糖梅仙子最

12、愛蘋果糖、蘋果糖樣樣都喜歡,送給你。(第一名幼兒 送 給下一位同伴。)八、聽 ABA段音樂,站起來給朋友們送禮物。九、出示圖譜,教師指圖譜,著重點出泡泡糖吹了幾下。十、學精靈國王吹泡泡糖。 1精靈國王吹啊吹啊,吹出的泡泡有的那么大,有的那么小,我們來看看最大的泡泡國王吹了幾下?最小的泡泡吹了幾下?還有一些吹了幾下?2聽 B 段音樂,教師指圖譜,幼兒做動作。你們想不想學精靈國王吹泡泡糖。十一、完整感受音樂好玩嗎?我這啊還有許多糖果,誰愿意把這些糖果送給更多的朋友?十二、結束活動:送糖果。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反思孤獨的牧羊人【活動設計】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新課改形式下的這句話成了老生常談的一

13、個話題,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幼兒不感興趣的事物,即使我們教師花的心思進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輸式教育模式,到頭來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綱要精神。孤獨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為素材,通過欣賞木偶劇的形式,融音樂于劇情的發展中,讓幼兒在欣賞木偶劇的同時,主動接受了音樂信息,潛移默化進入音樂氛圍中, 為音樂教育開啟了另一種形式的門。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如:拎出音樂中詼諧有趣的“襯詞”部分,進行細致分析,并賦予其角色形象,使音樂教育擺脫以往聽賞式的傳統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助于音樂活動的開展。【活動目標】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現歌曲中高音區和低音區兩種

14、不同音區的襯詞分;2、根據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襯詞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點用相應的歌聲演唱;3、在學唱過程中體驗師生合作的協調和快樂;【活動準備】歌曲圖譜、視頻材料、鋼琴、老山羊、小山羊圖片;【活動過程】一、播放音樂之聲插曲do, re , mi營造音樂氣氛播放音樂,教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室,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調動氣氛;二、介紹劇情,觀看視頻材料1、今天老師不僅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還有一樣好玩的東西呢!2、教師出示木偶,提問:這是什么東西?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嗎?你們有沒看過木偶劇?3、教師介紹劇情:老師今天帶來的這個木偶人是有個牧羊人,他個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個高高的山頂 上,他沒有

15、朋友,覺得自己很孤單。但是他有一樣愛好,就是喜歡唱歌,他的羊群們看到主人唱歌,也跟著唱了起來。他們的歌聲非常好聽,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們,旅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歌聲吧。4、播放視頻,完整欣賞;三、欣賞木偶劇,感知襯詞旋律1、完整欣賞后,提問:音樂里,唱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2、你們的耳朵真靈,老師送你們兩個大拇指。“來伊噢嘟”在這首音樂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襯詞”。這首音樂里,好多地方都出現“來伊噢嘟”,那它們在每一個地方唱的都是一樣的嗎?3、幼兒自由討論,并嘗試學一學;4、播放兩句襯詞,讓幼兒感受襯詞的旋律;5、幼兒模唱襯詞,教師伴唱; 四、借助圖譜,學唱襯詞

16、1、老師還請來了五線譜和音符寶寶來幫助我們學習這些襯詞。這五條線放在一起叫做五線譜,像豆芽一樣的叫做音符。我們來跟它們打聲招呼。2、教師把這些音符請到了五線譜上,就能變出好聽的音樂來。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音高。現在請你們猜一猜,位置高的音符唱的音樂高還是位置低的音符唱的高?3、請你們比較這兩張音符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4、音符往上爬的我們叫它高音區,它唱起來就像爬樓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上爬。音符平過去的我們叫它低音區,唱起來像走路一樣,平平穩穩的。5、幼兒與教師一起做手勢看圖譜演唱一次。6、這兩句襯詞分別表示贍養公公和小山羊唱歌的聲音,請你們猜一猜哪句是老山羊唱的,哪句是小山羊唱的?為什么?

17、 7、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老山羊老了,嗓子會發出怎么樣的聲音?小山羊呢?8、用不同的速度、音色來表現襯詞A、高音區小山羊B、低音區老山羊9、觀看視頻,并模仿一下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10、請孩子們到鋼琴旁邊,分別學習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來當小山羊,并請個別幼兒模倡;五、師幼合作表現襯詞,體驗師生合作的樂趣。1、小朋友們剛剛唱得特別棒,老山羊的聲音都表現出沙啞、粗重、慢吞吞的樣子,小山羊也表現出歡快、明朗、悅耳的樣子了。下面老師請你們跟老師來合作,你們唱襯詞的地 方,老師來唱牧羊人的聲音。2、播放視頻,師幼合作演唱歌曲;3、有些小朋友還不知道地方是牧羊人唱的,哪些地方是羊群們

18、唱的,不要緊,老師也請來了五線譜和音符寶寶來幫忙,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4、出示音樂圖譜,請幼兒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演唱的地方,并貼上相應的圖片;5、教師當牧羊人,男孩子當老山羊,女孩子當小山羊,一起演唱歌曲;六、結束部分。1、牧羊人現在還孤單嗎?為什么?2、教師小結:牧羊人再也不孤單了,因為他不僅有羊群們陪他一起唱歌,還有我們小朋友跟呢。現在老師請你們跟牧羊人一起表演吧。播放音樂,教師擺弄木偶,幼兒邊唱,邊隨意做動作,出活動室。孤獨的牧羊人課前反思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堪稱經典之作的影片音樂之聲。音樂以木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為我們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各種形象,并通過多姿多彩的各種形象來提升幼兒對音

19、樂的審美情趣。這首音樂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它的襯詞部分,詼諧、有 趣,又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從幼兒角度出 發,木偶劇的欣賞恰好是“投其所好”,木偶劇間接成為一種教學手段。從教師角度出發,要剖析音樂內部結構,找出幼兒的興趣點襯詞進行模仿、創造,并幫助和引導他們領悟到音樂的深層結構(這首音樂表現的是牧羊人和羊群們之間的事情),挖掘幼兒的興趣所在,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主動接受新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課題。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揣摩,孤獨的牧羊人向幼兒展示的是一幅富有童趣的畫面:一個孤獨的牧羊人,通過自己那清脆而嘹亮的歌聲吸引了王子、登山人、旅店里的人、喝酒的 人、小姑娘等。為什么

20、他的歌聲能達到這種效果呢?就是因為他的羊群們為他的歌聲進行了伴唱,這句是其中的襯詞部分。于是對襯詞的學習便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單單學習襯詞的演唱,形式過于單一,再繼續深入挖掘其教材,我們會發現,原來可以賦予襯詞相應的角色形象老山羊的歌聲和小山羊的歌聲。從兩種形象其自身的形象特征出發,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對音樂理解的升華部分。讓幼兒在學習掌握襯詞演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生出新的知識 點,這就需要教師的“指點迷津”了。從幼兒的情感體驗來分析,與教師合作完成一樣東西,便是一次愉快的體驗,由此也可以達到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師幼師幼合作演唱歌曲,也將成為歌唱藝術中不容忽視的一種手段。以上便是本人對此活動教材的粗淺分析,并在基礎上做的一些藝術處理。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班音樂活動教案三個小和尚活動目標:1、在活動中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體驗同伴互助與合作獲得的快樂。2、能根據樂曲的結構、情緒、形象,創造性地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3、學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并表演律動。活動準備:1、音樂磁帶、錄音機。2、活動前聽過三個小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