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征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征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征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征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Q/LB.XXXXX-XXXXICS FORMTEXT 65.020.20CCS FORMTEXT 53 FORMTEXT B61 FORMTEXT 云南省地方標準DB FORMTEXT 53/T FORMTEXT XXXX FORMTEXT XXXX FORMTEXT FORMTEXT 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 XXXX- FORMTEXT XX- FORMTEXT XX發布 FORMTEXT XXXX- FORMTEXT XX- FORMTEXT XX實施 FORMTEXT 云南省市場

2、監督管理局發布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組培苗生產的外植體的采集和處理、初代培養、成苗培養、煉苗和移栽、栽后管理、出苗、包裝、標識與運輸。本文件適用于品種權明晰、獲得品種權人繁育許可的姜荷花組培苗生產。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 1276 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 2306 花卉種苗組培快繁技術規程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姜荷花 Curcuma 姜科姜黃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原產于泰國清邁一帶的一種熱帶宿根花卉。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MS:是培養基發明人Murashige和Skoog名字的縮寫,是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基本培養基。6-BA:6-芐氨基腺嘌呤,6-Benzyl aminopurine。NAA: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外植體的采集和處理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姜荷花球莖或球莖上新生長約1

4、.5 cm5.0 cm的小芽。采集晴天中午,于球莖剛剛開始萌芽或剛萌發出新生小芽時進行外植體采集。采集前2周停止澆水、施藥、施肥。預處理清除球莖或球莖上新生小芽附著的基質或土壤,并洗凈。從小芽與球莖粘連處切斷分離出小芽,切除小芽上離球莖頂部1.0 cm以上的部分,剝離1層小芽球莖頂部的外苞葉,并洗凈。切除球莖的根系及離球莖頂部1.0 cm以上的部分,削去球莖上約0.5 cm的外周層,剝離球莖頂部的外苞葉2層3層,并洗凈。滅菌將球莖或小芽放入0.2%的高錳酸鉀(KMnO4)溶液浸泡3 min6 min。切除球莖或小芽上的褐色表層,清水沖洗1次2次。在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浸泡消毒球莖30

5、s60 s,再用2.0%3.0%升汞(HgCl2)溶液浸泡滅菌20 min30 min,用無菌水清洗2次3次,最后用無菌濾紙吸干球莖的表面水分。在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浸泡消毒小芽30 s60 s,再用0.1%0.2%升汞(HgCl2)溶液浸泡滅菌8 min15 min,用無菌水清洗2次3次,最后用無菌濾紙吸干小芽的表面水分。初代培養培養基初代培養的培養基MS+6-BA(1.02.0)mg/L+NAA(0.20.5)mg/L+白砂糖(2530)g/L+瓊脂粉(強度1 200 g/cm2)(5.55.8)g/L,pH值5.86.0。MS基本培養基MS基本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參見附錄A。MS、

6、6-BA和NAA母液MS、6-BA和NAA的母液配制參照NY/T 2306執行。培養室條件溫度25 2 ,相對濕度30%45%,光照強度2 000 Lx3 000 Lx,光照時間12 h/d。培養將滅菌好的球莖或小芽接種入6.1.1的初代培養基中培養35 d50 d,當芽伸長生長到 1.5 cm5.0 cm時,初代培養完成。成苗培養培養基成苗培養的培養基MS+6-BA(0.40.8)mg/L+NAA0.01mg/L+白砂糖(2530)g/L+瓊脂粉(強度1 200 g/cm2)(5.55.8)g/L,pH值5.86.0。MS基本培養基MS基本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參見附錄A。MS、6-BA和NAA

7、母液MS、6-BA和NAA的母液配制參照NY/T 2306執行。培養室條件見6.2。操作要求將初代培養獲得的健壯、正常的芽(若芽長2.0cm,則切除小芽上離球莖頂部1.0 cm以上部分)接種入7.1.1的培養基中進行成苗培養30 d40 d。切除苗的根系及離球莖頂部1.0 cm以上部分,并剝離球莖外苞葉1層2層。當球莖最大橫徑1.0 cm時,將球莖從頂部中間縱切成兩個半球莖,當球莖最大橫徑1.0 cm時,從球莖頂部中間縱切成四個半球莖。將半球莖接種入7.1.1的培養基中進行成苗培養30 d40 d。如需增殖,可在不同繼代周期重復7.3.2至7.3.4的操作,繼代周期為30 d40 d,繼代的代

8、數控制在30代以內,增殖系數達4.279.70。如需成苗,通過7.3.4的培養后,每個半球莖可分化形成1株5株的完整種苗。煉苗和移栽煉苗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育良好、苗高2.5 cm4.0 cm、根系長0.5 cm1.0 cm的瓶苗,連瓶子一起置瓶苗于溫室或大棚內的環境中煉苗15 d20 d,移栽前1 d打開瓶苗的瓶蓋。移栽基質V椰糠V珍珠巖=72,用水浸濕,并用殺菌劑液噴灑,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方法從瓶內取出種苗,不損傷根系,于清水中洗去培養基。洗凈后按植株的株高、葉片數、生根量的整齊度分類。將同一類別的種苗放入殺菌劑液浸泡30 s后,按1株/孔移栽入穴盤基質中,再將穴盤置于溫室或大棚內的

9、苗床上。用塑料薄膜覆蓋穴盤。栽后管理溫度適宜溫度為20 30 。濕度控制基質含水量為60%左右。溫室或大棚內的空氣相對濕度白天控制在45%75%,夜間控制在40%78%。光照移栽后,用遮陰網遮光,使遮光率達70%80%,7 d后逐步增加光照,15 d20 d后為全光照。施肥揭膜后即可開始施肥,宜每次以復合肥(氮磷鉀的含量為17:17:17)配成濃度為0.1%0.2%的水溶液進行澆施。病蟲害防治參照附錄B進行姜荷花組培苗的主要病蟲害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NY/T 1276的規定。出苗瓶苗植株生長健壯,株高達2.5 cm4.0 cm,葉片數達3片6片,生根量達3條5條時出苗。穴盤苗根系發育良好,植株

10、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明顯藥害和機械損傷,高度達8 cm10 cm,葉片數達4片6片時出苗。包裝、標識與運輸包裝瓶苗包裝將瓶苗放入泡沫箱內,瓶子間相互貼緊,泡沫箱外再用適宜大小的紙箱包裝。高溫時期宜在泡沫箱內放置冰袋或采取控溫裝置。穴盤苗包裝將穴盤苗放入適宜大小的紙箱內包裝,各層穴盤中間的四周設立適宜大小的隔層。高溫時期可在紙箱內放置冰袋或采取控溫裝置。標識應標識品名、類型、數量、生產者信息、出苗日期、發貨時間、收貨者信息、注意事項等。運輸勿倒置裝車和搬運,運輸途中要避免日曬、雨淋、激烈顛簸,運輸車廂內保持溫度為10 25 ,宜在3 d5 d內抵達目的地。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11、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資料性)MS基本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MS基本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見表A.1。MS基本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名稱成分規定含量(mg/L)大量元素NH4NO31 650KNO31 900MgSO47H2O370KH2PO4170CaCl22H2O440微量元素ZnSO47H2O8.6MnSO44H2O22.3H3BO36.2KI0.83NaMoO42H2O0.25CuSO45H2O0.025CoCl26H2O0.025鐵鹽Na2EDTA37.3FeS

12、O47H2O27.8有機物甘氨酸2.0鹽酸硫胺素0.1鹽酸吡哆醇素0.5煙酸0.5肌醇肌醇100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STYLEREF 標準文件_文件編號 * MERGEFORMAT DB53/TXXXXXXXX (資料性)姜荷花組培苗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姜荷花組培苗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見表B.1。姜荷花組培苗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病蟲害名稱危害部位及癥狀防治方法炭疽病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呈現圓形、橢圓型紅褐色小斑點,后期擴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央則由灰褐色轉為灰白色,而邊緣則呈紫褐色或暗綠色,有時邊緣有黃暈,最后病斑

13、轉黑褐色,并產生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為害嚴重時可引起植株死亡。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可以選擇下列農藥之一進行防治:苯甲克菌丹、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赤斑病葉片;初期葉緣、葉脈處形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桔紅色病斑,邊緣褐色,中間黑色小粒,發病嚴重時葉片干枯。采取加強通風透光,及時除去病葉、病株并集中燒毀,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肥、鉀肥以及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等綜合防治措施。疫病幼嫩部位;易出現根腐、莖基腐、莖腐、葉枯、芽腐等癥狀表現。采取控制好溫室或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加強通風透光管理,及時除去病葉、病株,增施磷肥、鉀肥等綜合防治措施。蚜蟲葉片;群集葉背上,啃食葉片,影響植物生長。可以選擇下列農

14、藥之一進行防治:吡蚜酮、噻蟲嗪等殺蟲劑。紅蜘蛛葉片;葉正面有失綠的黃褐色小點或斑塊、葉片桔黃卷縮脫落,甚至落光。蟲子多群集于葉片背面吐絲結網為害。加強通風;可以選擇下列農藥之一進行防治:阿維噠螨靈、乙螨唑等殺螨劑或殺蟲劑。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編制說明一、工作簡況(一)任務來源2021年7月,玉溪市農業科學院向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的立項。2022年1月,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其列入2021年云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批準由玉溪市農業科學院負責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的制定。(二)起草單位起草單位:玉溪市農業科學院。(三)主要起草人主要起

15、草人見表1。表1 主要起草人二、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目的意義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屬于姜科姜黃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熱帶球根花卉,原產于泰國清邁一帶,由于其粉紅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為姜科,故稱姜荷花,姜荷花的花型獨特、花色美麗鮮艷、花期長,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花卉王國荷蘭享有“熱帶郁金香”的美譽,是一種新型的花卉品種,觀賞價值高,品質優良,可用作盆花、切花、花壇和花境等,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目前,國外的泰國等地已規模化種植姜荷花。近年來,我國的廣東、福建、上海、云南、臺灣等地區開始引進種植姜荷花。云南省的姜荷花規模化種植始于2018年,紅塔區

16、花咕朵種植基地在全省率先于2018年4月從外國引進優質的姜荷花組培苗進行種植,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培植后,2019年首次批量投放售出15萬余盆“滇產”盆栽姜荷花,深受市場熱捧和歡迎,成為了市場“新貴”,豐富了市場花卉品種,滿足了廣大市民的需求。隨后,姜荷花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售出12萬余盆,2021年售出16萬余盆,姜荷花單價1524元/盆,年產值達18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較好,該基地成為了云南種植姜荷花最多的企業。姜荷花被業內人士定位為小眾、中高檔花卉,未來發展潛力較大,正在逐漸成為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花卉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苗是云南省姜荷花生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云南省姜荷花的

17、生產上只用組培苗作為唯一的生產用苗,幾乎不使用常規繁殖的種苗。這主要是由于姜荷花常規種苗繁殖(分株繁殖)存在繁殖速度慢、周期長、系數低、種性易退化、易受自然環境變化影響等問題,由此導致常規種苗生產效率較低、植株生長較慢等“瓶頸”,而姜荷花組培苗能很好地解決常規種苗存在的問題。經查閱資料,國內有關姜荷花的組織培養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少,僅查閱到3篇論文和1個專利,缺乏完善的技術體系;在已有的姜荷花組培研究報道中,包括著常規的主要技術步驟:初代培養、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移栽馴化等4個步驟(牟小翎等,2006;趙彥杰,2005;商宏莉等,2010;何雪嬌等,2014)。云南省內缺乏姜荷花的種苗生產商,姜

18、荷花生產用苗的來源主要是通過引進外國、外省等地生產的組培苗,但存在諸多問題:引苗成本高,如外國的組培苗均價為5元左右/株,外省的組培苗均價為2.5元左右/株;種苗質量參差不齊;受制于外地廠家,種苗在時間、品種上的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等。經查詢,截止目前,國內沒有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方面相關的國家、行業和本省的標準體系。上述云南省姜荷花在種苗組培技術、種苗來源兩方面存在的種苗問題以及缺乏組培苗生產技術方面的標準體系,嚴重制約著云南省姜荷花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針對此,玉溪市農業科學院開展了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的標準化研究,首次將增殖培養和生根培養合并,簡化組培流程,降低成本,研究建立出一套完善的、高效

19、的、能產出優質種苗的組培快繁技術體系并形成標準。按該標準,生產出的姜荷花組培苗經試驗示范種植,長勢表現較好,姜荷花組培苗的市場前景美好。本標準的制定實施,會形成“滇產”姜荷花組培苗,可發揮科技引領種苗產業發展的作用,提高姜荷花種苗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滿足云南省內市場對姜荷花優質種苗的需求,減少對國外、省外的種苗依賴,降低引種成本,具有美好的市場前景,從而解決姜荷花“種苗卡脖子”的問題,切實推動云南省姜荷花產業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三、主要起草過程(一)成立工作小組并制定方案2021年4月,玉溪市農業科學院成立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標準起草小組,召開起草工作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制訂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

20、術規程的起草工作方案,確定任務分工、制訂原則、重點內容及結構框架,并且制訂起草工作時間表。(二)形成標準初稿2021年57月,標準起草小組成員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數據資料,形成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的初稿。(三)申請立項2021年8月2022年1月,標準起草小組向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了立項申請;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進行了初審、專家審查等程序后,下達通知將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列為2021年(四季度)云南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四)形成征求意見稿2022年2月,通過數次充分交流、討論,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改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形成了標準征求意見稿。(五

21、)形成送審稿2022年3月,標準起草小組將征求意見稿廣泛征集了行業主管、科研、大專院校、檢測機構、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從事生產、銷售、使用的企業等單位的專家意見。標準起草小組根據各位專家反饋的意見對標準征求意見稿進行修改完,形成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標準送審稿。(六)審查、修改、報批2022年4月22日,受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云南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開展姜荷花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的標準技術審查會議,審查結果是通過。2022年4月下旬5月上旬,標準起草小組根據標準技術審查會議的意見認真地進行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的修改,形成報批稿初稿,修改后形成報批稿上報。四、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

22、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一)制定標準的原則1.科學性原則:標準起草小組具有長期從事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試驗研究基礎及經驗,在標準起草中通過科學試驗示范、統計分析、研究和總結歸納提煉,力求使標準充分體現其科學性。2.統一和協調性原則:本標準全文使用統一的文體和術語,保證標準能被使用者無歧義理解。本標準與現行有效文件之間相互協調,避免重復和不必要的差異。3.適用性原則:本標準規定了外植體的采集和處理、初代培養、成苗培養、煉苗和移栽、栽后管理、出苗,包裝、標識與運輸等技術內容,通過生產應用示范,對姜荷花組培苗的生產具有可操作性、適用性,應用范圍較廣。4.規范性原則:本標準嚴格按照GB/T 1.1-202

23、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規定編寫標準內容,文本格式規范。(二)制定本標準的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的關系標準起草小組基于姜荷花生產中存在著的種苗問題,通過查閱資料、預備試驗、科學地設計和執行試驗、收集數據、統計分析,研究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姜荷花組培苗的生產技術體系,并據此體系進行組培苗的生產應用示范。經示范驗證并補充完善技術參數和內容后,制定出本標準進行技術規范。本標準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協調一致,不存在矛盾和沖突。五、主要條款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一)外植體的采集和處理外植體的利用遵守品種權明晰、獲得品種權人繁育許可的原則。根據

24、姜荷花的生物學特征,球莖是姜荷花的一個重要無性繁殖器官,其能很好地產生后代;此外,姜荷花的球莖萌芽能力特別強,且組培上通過球莖的直接發生途徑(不經過愈傷組織步驟)實現不定芽的誘導和增殖,可較好地保證后代的遺傳穩定性。因此,選擇球莖或球莖上的新生芽作為姜荷花組培用的外植體。姜荷花的球莖具有很強的休眠性狀,因此,球莖剛剛開始萌芽或萌發出新芽時,是外植體采集的最佳時間。由于姜荷花的球莖或球莖上的芽長期處于濕潤的基質或土壤環境中,球莖或芽的內部吸收了較多的細菌。為了降低殺菌難度,提高滅菌效果,需在采集前2周停止對姜荷花植株澆水、施藥、施肥。外植體的預處理是根據姜荷花的球莖特征,結合組培上常規的外植體表

25、面潔凈方法進行。外植體的滅菌方法是經過試驗研究及生產應用后篩選獲得。1.球莖滅菌姜荷花的球莖經不同的滅菌處理后,污染率為55.34%98.25%,死亡率為018.68%。用不同濃度的HgCl2溶液滅菌球莖2030min,滅菌效果差異不同:2.0%3.0%HgCl2滅菌的污染率,低于0.5%1.0%HgCl2滅菌的污染率(P0.05),而兩者的死亡率為0;隨著HgCl2濃度升高至4.0%,污染率沒有明顯變化,但死亡率卻顯著增加(P0.05)(表2)。相對其它作物來說,姜荷花的球莖滅菌較困難,這可能與球莖埋在濕潤基質或土壤里面有關,本研究已對姜荷花的植株控水2周,但若繼續控水,又會影響球莖的活性,

26、因此目前沒有較好的辦法來解決兩者的矛盾,只能折中取其利。2.0%3.0% HgCl2滅菌球莖2030min時,可獲得無菌外植體比例達34.73%43.85%,可滿足組培生產的需求,因此,其可應用于姜荷花組培工廠化生產。表2 姜荷花外植體(球莖)滅菌效果濃度滅菌時間指標污染率(%)死亡率(%)0.5% HgCl220 min98.251.03a0.000.00a25 min97.632.47a0.000.00a30 min96.581.85a0.000.00a1.0% HgCl220 min97.621.09a0.000.00a25 min96.172.33a0.000.00a30 min95.

27、433.05a0.000.00a2.0% HgCl220 min65.271.14b0.000.00a25 min64.341.35b0.000.00a30 min63.781.47b0.000.00a3.0% HgCl220 min61.051.14b0.000.00a25 min59.921.23b0.000.00a30 min56.151.38b0.000.00a4.0% HgCl220 min58.651.02b10.951.25b25 min57.821.03b12.471.34b30 min55.341.07b18.681.27b注: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誤,同列數據后不同字母表示處

28、理間差異達5%顯著水平,下同。2.小芽滅菌姜荷花球莖上的新生小芽經不同的滅菌處理后,污染率為57.29%66.01%,死亡率為012.15%。用不同濃度的HgCl2溶液滅菌球莖815min,滅菌效果差異不同:0.3%0.4%HgCl2滅菌的污染率,低于0.1%0.2%HgCl2滅菌的污染率(P0.05),而前者存在小芽被滅死的現象,而后者沒有死亡現象,兩者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4不同處理對姜荷花球莖初代培養的影響處理(培養基)誘導率(%)新生芽(個)/球莖芽的生長勢MS+6-BA1.0mg/L+NAA0.2mg/L1001.670.33a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1.0mg/L+

29、NAA0.5mg/L1002.330.33a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2.0mg/L+NAA0.2mg/L1002.330.88a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2.0mg/L+NAA0.5mg/L1003.000.58a個體形態較好、健壯注:表中的各種培養基含有白砂糖(2530)g/L,瓊脂粉(強度1200 g/cm2)(5.55.8)g/L,下同。從表5可以看出,姜荷花球莖上的小芽在4種處理的培養基均能很好地伸長生長,無新芽發生,芽的個體形態較好、健壯。表5不同處理對姜荷花小芽初代培養的影響處理(培養基)生長特點MS+6-BA1.0mg/L+NAA0.2mg/L伸長生長,無新芽發生,

30、芽的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1.0mg/L+NAA0.5mg/L伸長生長,無新芽發生,芽的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2.0mg/L+NAA0.2mg/L伸長生長,無新芽發生,芽的個體形態較好、健壯。MS+6-BA2.0mg/L+NAA0.5mg/L伸長生長,無新芽發生,芽的個體形態較好、健壯。綜合表4、表5得出,適合姜荷花球莖或球莖上的小芽進行初代培養的培養基是MS+6-BA1.02.0 mg/L+NAA0.20.5 mg/L+白砂糖(2530)g/L+瓊脂粉(強度1200 g/cm2)(5.55.8)g/L。2.培養條件采用組培上的常規培養條件。3.操作要求根據姜荷花初代培

31、養試驗及生產應用的規律研究而來。(三)成苗培養1.培養基成苗培養的培養基是經過試驗示范研究篩選后獲得。從表6可以看出,從初代培養獲得的芽在處理1、2的兩種成苗培養基中培養后均能形成具有良好根系的植株,且植株生長旺盛。表6不同處理對姜荷花初代芽成苗培養的影響處理株高(cm)葉片數生根率(%)生根量根長(cm)根粗(mm)生長勢13.600.15a2.130.46a1003.980.42a2.120.54a0.310.12a良好23.230.20a2.240.52a1003.710.19a2.240.61a0.230.16a良好33.180.11a2.100.67a1003.560.27a2.31

32、0.43a0.280.12a略顯玻璃化注:表中的處理1、2、3分別對應的培養基是MS+6-BA0.4mg/L+NAA0.01mg/L、MS+6-BA0.8 mg/L+NAA0.01mg/L、MS+6-BA1.0 mg/L+NAA0.01mg/L,下表7同。將經培養獲得的小芽根據其球莖大小進行縱切處理:當球莖最大橫徑1.0cm時,將球莖從頂部中間縱切成兩個半球莖,當球莖最大橫徑1.0cm時,從球莖頂部中間縱切成四個半球莖。將縱切得到的半球莖進行成苗培養。從表7可以看出:半球莖和全球莖適合在培養基1、2上進行成苗培養;半球莖經過1、2兩種成苗培養基的培養后,能分化長成4.274.85棵高約3.46

33、3.82cm、生根率為100%且根系發育較好(生根量3.894.01、根長2.522.86cm、根粗0.590.64mm)的植株,植株生長勢良好。相比全球莖(沒有縱切),半球莖成苗培養后的株高、葉片數、生根率、生根量、根長、根粗、成株數、生長勢等指標沒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了對球莖進行縱切兩半或四半處理,可以增加24倍的成株量。表7不同處理對姜荷花球莖成苗培養的影響培養對象培養基株高(cm)葉片數生根率(%)生根量根長(cm)根粗(mm)成株數(株)生長勢半球莖13.820.25a2.560.48a1004.010.58a2.520.34a0.590.14a4.850.21a良好23.

34、460.42a2.380.83a1003.890.62a2.860.61a0.640.18a4.270.29a良好33.370.31a2.490.57a1003.750.49a2.450.54a0.570.22a4.230.22a略顯玻璃化全球莖13.410.31a2.220.41a1003.690.45a2.500.39a0.540.20a4.120.18a良好23.230.28a2.370.34a1003.720.37a2.510.40a0.520.21a4.200.14a良好33.340.19a2.460.39a1003.780.40a2.490.43a0.600.19a4.150.20

35、a略顯玻璃化綜合表6、表7得出,適合姜荷花成苗培養的培養基是MS+6-BA0.40.8mg/L+NAA0.01mg/L+白砂糖(2530)g/L+瓊脂粉(強度1200 g/cm2)(5.55.8)g/L,縱切球莖成半球莖成苗培養,可以增加植株的分化形成總量。2.培養條件采用組培上的常規培養條件。3.操作要求根據姜荷花成苗培養試驗及生產應用的規律研究而來。(四)煉苗和移栽1.煉苗結合姜荷花組培苗的生長特點,以及組培上常規煉苗技術進行應用。2.移栽在多年組培技術經驗的基礎,經姜荷花組培苗移栽試驗示范而篩選出適宜的基質成分。不同處理的基質對姜荷花組培苗移栽馴化的影響差異不明顯(表8),3種基質的組培

36、苗移栽成活率都在89%以上,以V椰糠:V珍珠巖=72的基質中姜荷花花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達到92.12%。因此,V椰糠:V珍珠巖=72適宜用于姜荷花組培苗的移栽馴化。移栽方法是結合姜荷花組培苗的生長特點,以及組培上常規的移栽技術進行應用。表8 不同處理對姜荷花組培苗移栽馴化的影響處理基質組成成活率(%)植株生長勢1V椰糠:V珍珠巖=7292.12較好、健壯2V泥炭:V珍珠巖=9189.86較好、健壯3V蛭石:V珍珠巖=1190.34較好、健壯(五)栽后管理1.溫度根據姜荷花的生長習性以及幼苗的生產特點進行溫度管理。姜荷花為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溫度在 2032范圍內都能正常生長,但最適溫度為 2030。2.濕度、光照、施肥根據作物組培苗的特性以及多年對組培苗栽后管理的技術經驗,結合姜荷花組培苗的生長特點進行應用。 3.病蟲害防治根據對姜荷花組培苗生長期病蟲害觀察以及防治實踐進行應用。(六)出苗根據姜荷花組培苗的瓶苗、穴盤苗的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