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講法律邏輯學簡單判斷或命題鄒_第1頁
三講法律邏輯學簡單判斷或命題鄒_第2頁
三講法律邏輯學簡單判斷或命題鄒_第3頁
三講法律邏輯學簡單判斷或命題鄒_第4頁
三講法律邏輯學簡單判斷或命題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判斷概述第二節 性質判斷第三章 簡單判斷(命題)(2課時)8/10/20221第一節 判斷概述一、什么是判斷二、判斷和語句三、判斷的種類四、判斷的邏輯值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一、什么是判斷(命題) 1、判斷的定義 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第三章 簡單判斷例如:“有些人是不講道德的” “只有合理施肥,才能獲得豐收”8/10/20223一、什么是判斷(命題) 2、判斷的特征第三章 簡單判斷 (1)至少由兩個不同的概念構成 (2)對事物有所斷定 (3)有真假之別8/10/20224二、判斷和語句 1、區別 (1)有的語句表達判斷,有的語句不表 達判斷第三章 簡單判斷一

2、般而言,陳述句表達判斷,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不表達判斷例如:“法律是行為準則”表達判斷 “法律是行為準則嗎?” “我們要學習法律” 不表達判斷 “啊!法律”8/10/20225(1)有的語句表達判斷,有的語句不表 達判斷 但一些特殊的疑問句、感嘆句可表達判斷第三章 簡單判斷例如:“珠穆朗瑪峰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瑪峰怎么不是世界最高峰呢?” “珠穆朗瑪峰究竟是不是世界最高峰?”8/10/20226(2)同一語句可表達不同判斷,同一判 斷可采取不同語句同一語句表達不同判斷即日常所說的一語雙關第三章 簡單判斷如:“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8/10/20227第一節

3、判斷概述二、判斷和語句(二者的關系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1、區別 (2)同一語句可表達不同判斷,同一判 斷可采取不同語句 同一判斷采取不同語句例如:“所有水都是往低處流的”與“如果是水,那么 往低處流”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8二、判斷和語句 2、聯系 (1)判斷離不開語句,總體而言語句也 離不開判斷 (2)判斷和語句有大體對應關系 第三章 簡單判斷單句一般表達簡單判斷 復句一般表達復合判斷,其中假設句表達假言判斷,選擇句表達選言判斷,轉折句、遞進句等表達聯言判斷等。 8/10/20229三、判斷的種類 1、按是否包含“必然”、“可能”、“必須”、“允許”等模態詞分為模態判斷和非模態

4、判斷; 2、按判斷中是否包含其它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10 簡單判斷 對稱性關系判斷 非模態判斷 傳遞性關系判斷 判斷 復合判斷 必然判斷 真值模態判斷 可能判斷 模態判斷 必須判斷 規范模態判斷 允許判斷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負判斷性質判斷關系判斷8/10/202211第一節 判斷概述四、判斷的邏輯值 1、判斷的哲學真與邏輯真 判斷有正確與錯誤之別。從根本上說,確定判斷正確與否靠實踐,并且正確與錯誤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的。 邏輯學僅就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而言、就一時一地而言研究判斷的正確

5、與否。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122、判斷的邏輯值 現代邏輯已發展出多值邏輯,但目前我們學習的是二值邏輯,判斷的邏輯值只有“真、假” 在學習中為方便常以符號“T”、“F”或“1”、“0”代替。8/10/202213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三、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四、性質判斷方面的邏輯錯誤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14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1、性質判斷的定義 性質判斷是直接斷定事物有或沒有某屬性的判斷 第三章 簡單判斷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的” “有些法官是考上的” 8/10/20221

6、5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2、性質判斷的結構 量項、主項、聯項、謂項例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的” 其中:主項常用s表示,謂項常用p表示,聯項也被稱作判 斷的“質(項)” 第三章 簡單判斷量項主項聯項謂項8/10/202216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3、性質判斷的公式 所有(有些)s是(不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例如:所有電器是耗電的。 有些政府領導不是中共黨員。 所有大學生都不是文盲。 有些樂器是竹子制作的。 8/10/202217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1)按量項分為 全稱判斷 以“所有”、“全部”、“凡

7、是”、“一切”等表達量項,量項在日常運用中可以省略例如: 所有s是(不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18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1)按量項分為 特稱判斷 以“有些”、“有的”、“某些”等表達量項,量項在日常運用中不可省略例如: 有些s是(不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注:邏輯學的“有些”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全部。8/10/202219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1)按量項分為 單稱判斷 以“某個”、“這個”等表達量項例如: 某個s是(不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0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

8、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2)按聯項分為 肯定判斷 聯項為“是”,斷定事物有某種屬性例如: 有些s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1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2)按聯項分為 否定判斷 聯項為“不是”,斷定事物沒有某種屬性例如: 有些s不是p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2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一、性質判斷概述 4、性質判斷的種類 (3)量項和聯項相結合后分為 記為 簡稱 全稱肯定判斷 所有s是p sAp A 全稱否定判斷 所有s不是p sEp E 特稱肯定判斷 有些s是p sIp I 特稱否定判斷 有些s不是p

9、 sOp O 單稱肯定判斷 某個s是p sap a 單稱否定判斷 某個s不是p sep e 其中單稱判斷是斷定某個事物的全體,在邏輯運算中與全稱判斷等價,故可省略。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3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1、周延性的定義 周延性是人在思維和表達中對概念外延的斷定程度,周延即斷定了概念的全部外延,不周延即未斷定概念的全部外延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4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2、全稱肯定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從概念間的關系看,全稱肯定判斷主項與謂項的關系有: s p s p (1)全同關

10、系 (2)下屬關系 從歐拉圖可知,s是周延的而p是不周延的。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5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3、全稱否定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從概念間的關系看,全稱否定判斷主項與謂項的關系有: s p 全異關系 從歐拉圖可知,s和p都是周延的。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6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4、特稱肯定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從概念間的關系看,特稱肯定判斷主項與謂項的關系有: s p s p p s s p (1)全同關系 (2)下屬關系 (3)上屬關系 (4)交叉關系 從歐拉圖可知,s是

11、不周延的p也是不周延的。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27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5、特稱否定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 從概念間的關系看,特稱否定判斷主項與謂項的關系有: (1)上屬關系 (2)交叉關系 (3)全異關系 從歐拉圖可知,s是不周延的而p是周延的。 第三章 簡單判斷pssspp8/10/202228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二、性質判斷主項、謂項的周延性從上表可看出: 全稱判斷主項都周延,特稱判斷主項都不周延 肯定判斷謂項都不周延,否定判斷謂項都周延注: 邏輯學為保證運算結論的普遍可靠性不考慮特殊情況,即使 “有些學生是大學生”,謂項也是不

12、周延的 第三章 簡單判斷周延性AEIO主項周延(+)周延(+)不周延(-)不周延(-)謂項不周延(-)周延(+)不周延(-)周延(+)8/10/202229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三、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1、什么是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 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是指主項和謂項都相同的判斷例如:(1)“所有人都是講道德的” (2)“所有講道德的都是人” (3)“有些人是不講道德的”其中:(1)(3)素材相同 (2)與(1)(3)素材不相同 第三章 簡單判斷8/10/202230第二節 性質判斷(直言判斷)三、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2、各種性質判斷自身的邏輯性質記憶:“左2右1

13、,左4右3” 第三章 簡單判斷A真(1)真(1)假(0)假(0)假(0)E假(0)假(0)假(0)假(0)真(1)I真(1)真(1)真(1)真(1)假(0)O假(0)假(0)真(1)真(1)真(1)pspspspsps8/10/2022313、各種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1)反對關系(A與E)同假不同真例如:“全部產品都是合格品” “全部產品都不是合格品” 即為同假不同真的關系。 第三章 簡單判斷A真(1)真(1)假(0)假(0)假(0)E假(0)假(0)假(0)假(0)真(1)I真(1)真(1)真(1)真(1)假(0)O假(0)假(0)真(1)真(1)真(1)pspspspsps8/10/

14、2022323、各種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2)矛盾關系(A與O,E與I)不同假不同真例如:“全部產品都是合格品” “有的產品不是合格品” 即為不同假不同真的關系。 第三章 簡單判斷A真(1)真(1)假(0)假(0)假(0)E假(0)假(0)假(0)假(0)真(1)I真(1)真(1)真(1)真(1)假(0)O假(0)假(0)真(1)真(1)真(1)pspspspsps8/10/2022333、各種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3)從屬關系(A與I,E與O)可同假可同真第三章 簡單判斷A真(1)真(1)假(0)假(0)假(0)E假(0)假(0)假(0)假(0)真(1)I真(1)真(1)真(1)真(

15、1)假(0)O假(0)假(0)真(1)真(1)真(1)pspspspsps8/10/202234例如:“全部產品都是合格品” “有的產品是合格品” 即為可同假可同真的關系,但有: “全部”為真“部分”必真,“部分”為真“全部”不定 “全部”為假“部分”不定,“部分”為假“全部”必假8/10/2022353、各種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4)下反對關系(I與O)可同真不同假例如:“有的產品是合格品” “有的產品不是合格品” 即為可同真不同假的關系。 第三章 簡單判斷A真(1)真(1)假(0)假(0)假(0)E假(0)假(0)假(0)假(0)真(1)I真(1)真(1)真(1)真(1)假(0)O假(

16、0)假(0)真(1)真(1)真(1)pspspspsps8/10/202236三、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之間的制約關系 4、對當關系 邏輯學將素材相同的性質判斷之間的上述制約關系稱作對當關系,一般用邏輯方陣表達第三章 簡單判斷(2課時)AEIO反對關系下反對關系從屬關系從屬關系矛盾關系記憶:“所有”反對同假(“”起筆) “有的”下反同真(“一”起筆)8/10/202237四、性質判斷方面的邏輯錯誤 1、不當使用判斷聯項 (1)“科學發展到今天誰也不會否認地球不是圍繞太陽運行的” (2)“工作難免不犯錯誤” (3)“你經常遲到,難道能夠否認這不是事實?” (4)“我并非反對在寫戰爭的影片里不該有些愛情描寫” (5)“能否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是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 第三章 簡單判斷注:“都不是”與“不都是”的區別,前者為E后者為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