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練習【古代詩歌的語言】帶答案_第1頁
高三語文練習【古代詩歌的語言】帶答案_第2頁
高三語文練習【古代詩歌的語言】帶答案_第3頁
高三語文練習【古代詩歌的語言】帶答案_第4頁
高三語文練習【古代詩歌的語言】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題之古代詩歌的語言一、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紀村事唐韋莊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津歸。注餉田:到田間送飯.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寫綠植光影映照門扉,墻邊小路在草木中若隱若現,顯得生機勃勃。B.頷聯寫院中果子腐爛,水邊禽鳥肥美,營造出農閑時節慵懶閑散的寧靜氛圍。C.全詩視聽結合,動靜相宜,虛實相生,用語平樸,意境優美,富有意趣。D.本詩擷取若干鄉村景象,自然與人文融合,呈現出濃郁的田園生活氣息。.“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數聲牛上笛”有人覺得“一聲”更佳

2、,你同意嗎?請結合詩句說明理由。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插田歌(節選)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藤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14.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以花鳥發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B.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填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C.詩中寫到了農父農婦的衣著,白裙綠衣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農民們的勞動場面以及愉悅心情。15.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三、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92

3、0題。(8分)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唐)王建高樹蟬聲秋巷里,朱門冷靜似閑居。重裝墨畫數莖竹,長著香兼一架書。語笑侍兒知禮數,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不如。.詩題中“過”字的意思是o首聯中”一詞點出了李將軍的地位。(2分).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獨特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 麻衣黑肥沖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漠濠。.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彎弓射鴻、麻衣沖風、飲酒高歌都是詩人排解心頭苦悶與抑郁的方式。B.詩人雖不

4、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但意志并不消沉,氣概仍然豪邁。C.詩中形容春柳的方式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相同,較為常見。D.本詩前半描寫場景,后半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聯,脈絡清晰。.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五、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 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鞋陌卬 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注釋:(1)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

5、提刑,官 名,主管地方司法、監察等事務。(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 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4)銅疑陌:代指襄陽。.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蹈失志的惆悵。B.李正之即將遠赴蜀地擔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C.作者認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D.詞的結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辛棄疾詞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國立功

6、。“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游覽赤壁的典故,抒發人生短暫的感慨。“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望其早歸。“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宦游漂泊的凄苦。.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六、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臺【唐】王維端居不出戶,滿目望云山。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選自全唐詩)“滿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認為這兩個字用哪個更好?請說明理由。 (2分

7、)(2)請結合詩句說明頷聯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3分)(3)你如何理解詩中的“閑”字?(3分)高考題之古代詩歌的語言參考答案一、14. B(“營造出農閑時節慵懶閑散的寧靜氛圍”錯誤,并非“農閑”“慵懶”,應該是農忙季節, 從結尾句的注釋“餉田:到田間送飯”和頸聯“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釀酒”“砧”聲 中均可見是忙碌而充實的田園氛圍,表現了農忙時節農家人的辛勤勞作。).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 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解答這類題一般需要翻譯詩句,即解讀淺層內容,然后深層 理解情感主旨,最后結合手法、語言等明確表達效

8、果,有結構作用的話也要指出來。題干為:“釀 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可見賞析角度不用面面俱到,側重內容氛 圍,情感態度和詩人思想。首先翻譯句子“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 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其次概括出場景特色:描寫了繁忙、充實、 安寧、豐足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贊揚田園的美好怡人溫馨。最后總結效果:視覺、聽覺結 合,抓住時間變化,以點帶面,從中可想見百姓的安居樂業,極富感染力和畫面性,讓人身臨 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不同意。“數聲”好。“數聲”動靜結合,突顯了環境的優美、牧童的悠閑快樂,營造出鄉 村熱鬧、輕松、愉悅

9、的氛圍。同意。“一聲”好。“一聲”以動襯靜,突顯了環境的寂靜清幽,營造出鄉村寧靜和諧的氛 圍。【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詞語的能力,即煉字題。煉字題如何設問(命題角度)? L詩中的某 個詞用得好不好?為什么?或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直接鑒賞關鍵詞)2. 詩中的“詩眼”“關鍵字”是哪一個?為什么?(找出關鍵詞并鑒賞)3.這個詞與另一個詞比較 哪個更好?為什么?(比較鑒賞)。題干為:“數聲牛上笛”有人覺得“一聲”更佳,你同意嗎? 請結合詩句說明理由。此類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肯否均可。但作答時理由一定要充分。思維角 度有:解釋字詞意思,擴展到句中翻譯大體內容,結合詩人的情感分析表達效果,有修

10、辭或者 結構特色的話也要點明。首先明確立場、觀點:不同意或者同意,盡量用完整句子。其次結合 藝術特色分析奇妙處并點明情感效果:“數聲”好。“數聲”,形容聲音大、熱鬧,給人動態感,動中突顯了環境的優美、牧童的 悠閑快樂,表現鄉村世界的熱鬧、快樂、幸福。“一聲”好。“一聲”表明聲音單純、肅靜,靜中顯示了環境的靜謐清幽,給人安寧祥和 靜美的感受。【點睛】煉字題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構成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點出表現手法)。二、14. B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

11、項一個考點, 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 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 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B“能看到遠處田媵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田滕望如線, 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滕像條線,一片白水波光參差。故選B。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仗工整,用典精當,語言雅麗平整;這幾句特別采用了民歌 俚曲的表現手法,描寫田野風光和勞動場景,語言通俗淺顯清新流暢。【解析】古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色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樸。有的詩絢麗多彩,有 的詩卻質樸無華。有的詩語言明朗,有的卻

12、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詩平易近人,有的卻險怪奇 特。體會其風格特色,就是要體會語言的美,體會其內蘊。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一首 七律。此詩首先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后寫自己歸來 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 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 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 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 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記

13、敘了農民插秧的場面。首六句以清 淡的色彩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插秧時節連州郊外的大好風光以及農婦農夫的衣著,色彩協調, 具有濃郁的南方水鄉氣息。接著兩句以自己的聽覺寫出農民勞動的情緒。全詩用白描手法,語 言通俗,對話全用口語,樸素無華,生動有趣,傳神地表現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狀態 和性格特征,深得漢樂府民歌的真髓。三、19.造訪 朱門【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借助詩歌的詞、句理解詩句 大意,然后才能準確作答。題目的意思是,早秋時節去到龍武李將軍書齋去拜訪他,“過” 的意思為“拜訪首聯的意思是,蟬聲從樹梢傳來,深巷中的紅漆大門前如此的冷清,好 像主人在閑居之中。“朱門”

14、指貴族豪富之家,這一詞點出了李將軍的地位。20.通過環境描寫,如“高樹蟬聲” “冷靜似閑居”和“重裝墨畫”“香兼一架書”,分別 寫出了將軍住處的清幽安靜和書齋的素凈雅致,表現了將軍的文人趣味。運用襯托,用 “侍兒知禮數”襯托將軍的文化修養。通過“吟哦” “任狂疏” “愛讀英雄傳”等動作、 神態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豪放和志趣。【解析】本題考查鑒賞作品文學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先明確人物描 寫手法一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然后結合相關詩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點。詩歌前兩 聯屬于環境描寫,首聯描寫了李將軍宅院的外部環境,“蟬聲”“秋巷” “冷靜”渲染了清幽 寧謐的氛圍,從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閑

15、適高雅;頷聯描寫室內家居布置,“數莖竹” “一架 書”表現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頸聯第一句描寫有禮節的侍從,是為了襯托李將軍的知 禮有涵養。這些詩句都屬于側面描寫。最后三句則是對李將軍的直接描寫,“吟哦”“任狂 疏”這些動作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灑脫豪放,“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寫出了李將軍 的遠大理想和追求。總之,這首詩通過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兩種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 雅、知禮有涵養、灑脫豪放、心懷遠大理想和追求的將軍形象。據此組織答案即可。四、14.B【精準分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對詩意、思 想主旨、語言、技巧、結構等內容的考查,賞析時首先要讀懂詩,然后將

16、各個選項帶入原 詩句中進行分析即可。B項“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錯誤,詩中“窮”意為身受壓抑遭遇 理想困窘,處境艱難”,而不是生活的貧困。屬于詩意理解錯誤。15.意為凜冽的寒風終將過去,和煦的春風拂綠枯柳,綴滿嫩綠的柳條好像輕煙籠罩一般搖 曳多姿;表達了詩人雖感嘆不遇于時,但不甘沉淪的樂觀、自勉之情。【精準分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評價。對詩歌語句含義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 象把握詩歌描寫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作者人生經歷,考慮詩句表達的思想情 感。本題中需注意“寒風變春柳”、“煙漾濠”兩個關鍵詞,展現了柳條的朦朧多姿。這個意 象的深層含義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淪的樂

17、觀、自勉之情。五、D【精準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讀懂全詞的內容 和思想情感。D項,錯在“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對友誼的珍惜與贊美。”“正 梅花萬里雪深時”,點明時間。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須相憶”是臨行前的執手勉勵,相 互勉勵莫相忘不斷傳遞祖國恢復之大業的消息。A【精準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藝術手法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詞的內容、判定其表現手 法,理解詞人的思想情感。A項,錯在“勉勵友人報國立功”。東北大好河山淪入異族之手,應 當像諸葛亮請求出師那樣,收復北方失地。山河破碎,投降派的阻撓,以致詞人慚愧得都怕讀 諸葛亮的出師表了。此句中并沒有勉勵

18、友人報國立功的意思。呼嘯龍吟與和緩相對,分別指詩人用典的大氣與情感的細膩,詩人通過“諸葛表” “相如 檄”等典故,表達對友人祝愿和期許,希望他能為國建功立業,給人以“虎嘯龍吟”之感; 又通過“中年多病”“兒女淚”“須相憶”幾句感懷自身老病交加,懷才不遇同時抒發了 對友人遠行的不舍之情,為此“和緩” o【精準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詞的藝術特色。回答該題時,要抓住題干中的“龍 吟虎嘯”和“和緩”這兩個關鍵的提示詞。結合詩句先回答“龍吟虎嘯”的表現,再回答 詞中“和緩”的表現。“虎嘯龍吟”與“和緩”相對,分別指詩人用典的大氣與情感的細 膩。詩人通過“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東北看驚”者,是東北方的大好河山,淪 入異族之手,正應當像諸葛亮請求出師那樣。一 “驚”字,有三層意思:驚山河之破碎; 驚投降派的阻撓;以至慚愧得都驚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了。然而卻反其“道”而行之, 讓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一 “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師東北之恨未已,而 又要被強迫到西南去鎮壓人民。恨上加恨,這個“更”字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