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癥和精神分析_第1頁
癔癥和精神分析_第2頁
癔癥和精神分析_第3頁
癔癥和精神分析_第4頁
癔癥和精神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癔癥與精神分析第一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弗洛伊德:癔癥是一類心理疾病,起源于心理因素,并通過特定的心理,產生癥狀,女性多于男性。它的病因與精神因素關系密切,各種不愉快的心境、憤怒、驚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發病的誘因,以后因聯想或重新體驗初次發作的情感可再發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第二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典型病例:安娜O(以下簡稱安娜) 1880年,當安娜開始接受布洛伊爾的治療時,弗洛伊德還在學校里準備他的期末考試。安娜的治療幾乎就是早期精神分析的雛形:從布洛伊爾使用的催眠到安娜自己描述的“談話療法”或“掃煙囪”,還有充

2、滿象征意味的夢、治療關系中的情感卷入等等,直到現在,對這些方面的理解和闡釋也仍然是精神分析治療的基礎。 第三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安娜O原名Bertha Pappenheim,生于1859年2月27日,卒于1936年5月28日。她的父母都出自名門望族,歷史上很出過幾個智力不凡的人物,母系這一邊的后裔中,其中一位就是有名的大詩人海涅。安娜的母親長于交際,與當時許多著名的商賈、金融家和猶太社團領導有聯系,其兄亦為有名望的紳士。第四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安娜幼年時期的情況所見不多。她的英語很流暢,并用法語和意大利語閱讀,過著維也納上流社會婦女的

3、日常生活,騎馬,做些剌繡。1888年,她與母親定居法蘭克福,此后她寫過短篇小說和戲劇小品,出版過自己的著作,并熱心于社會公益方面的事情,在當地頗有影響。1954年,西德曾發行一枚印有她畫像的郵票,以示紀念。 第五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按照布洛伊爾的描述,安娜一直很健康,成長期并無神經癥跡象。她非常聰明,對事物的領會迅速,有十分敏銳的直覺,智力極強,有很高的詩歌稟賦和想象力,“但受到嚴厲的和帶有批判性的抑制”(癔癥研究。她意志力堅強,有時顯得固執,情緒上總是傾向于輕微的夸張,像是很高興而又有些憂郁,因而有時易受心境支配,在性方面發育很差。布洛伊爾將她描繪成一位“洋溢著

4、充沛智力”的女子。 第六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1880年,安娜21歲。這年7月,她深愛著的父親患了胸膜周圍膿腫。安娜竭盡全力照顧父親,不到一個月,她自己也出現了諸多癥狀,如虛弱、貧血、厭食、睡眠紊亂、內斜視等。按布洛伊爾的說法,“這段時間安娜和她的母親共同分擔著護理父親的責任。”安娜的癥狀迅速加重,發展為肢體的痙攣和麻木,并伴有交替出現的興奮、抑制和失神(absences)狀態。第七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12月11日,安娜臥床不起,直到次年的4月1日才第一次起床。4月5日,她父親去世,“她爆發出異乎尋常的興奮,在這之后,持續兩天的深度昏迷

5、”。接著她似平靜了些,但仍有幻覺和“失神”、睡眠障礙和飲食障礙,出現過語言方面的錯亂和強烈的自殺沖動。第八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布洛伊爾繼續對她進行催眠治療,通常的順序是: 下午(安娜)處于困倦狀態,接著,在日落時分對她采用深度的催眠,對此,她發明了一個技術性的名稱“云霧”,如果在這個狀態下,她能講述白天發生的幻覺,思想清醒起來,顯得平靜而又快活,她會坐下來非常理智地工作、寫字或畫畫直至夜晚。約清晨4時,她上床睡覺,次日又開始重復這樣的順序(癔癥研究,第1卷第40頁)第九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隨著治療的推進,安娜的一些癥狀消失了,但這并不

6、完全是由于催眠的作用,因為布洛伊爾在一開始就強調說,安娜“完全不受暗示的影響,她從不受哪怕一丁點兒的斷言的影響,而只是受爭論的影響。”(癔癥研究)所以對于安娜來說,癥狀的緩解不如說是自我暗示和渲瀉的作用。 安娜的治療過程幾經反復,對她的癥狀、診斷和治療的效果等都有眾多學者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但其中至少有兩點給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十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首先一點就是布洛伊爾注意到的,當安娜在治療中說出她的某些“幻覺”其實應當包含引發癥狀的誘因后,她的癥狀就會消失。這種情形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安娜曾看見一只狗從杯子里喝水的事件。文獻中對這件事的描述有出入。高覺敷先

7、生在精神分析引論譯本序中提到過這個情節:第十一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安娜)還有一個特殊癥候,就是有長達六個星期的時間在干渴得無法忍受時,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狀態中,她訴述自己童年時,如何走進她不喜歡的女家庭教師的房間,看見她的狗從玻璃杯內喝水,引起了她的厭惡,但由于受尊敬師長的傳統影響,只好默不作聲。她在催眠中,恢復了她對這個往事的回憶,盡量發泄了她的憤怒情緒,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 第十二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 從安娜的病例可以看出,“某種癥狀可以用交談法治療,這個交談療法要在催眠狀態下實施;并且,要使之有效,需采用大聲說出癥狀的

8、原始起因的方式”(理查德沃雷姆:弗洛伊德,昆侖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也就是說,安娜在治療中重新體驗了以往的創傷性事件和相應的情感過程,癥狀由此而得以緩解。安娜自己稱這種方法為“談話療法(talking cure)”或“掃煙囪(chimney-sweeping)”。顯然,這就是弗洛伊德四年后開始對他的病人實施催眠時所用的“催眠渲瀉”法 。第十三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其次,安娜的病案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對其癥狀和治療過程有不同的看法,表面看來,這只是學術上的分岐,但實際上它所涉及的是精神分析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移情和反移情。布洛伊爾在敘述安娜的病

9、史時,說她在性方面的發育極不成熟。而弗洛伊德則認為: 任何一個人,若依照過去二十多年來得到的知識來閱讀布洛伊爾的病例史,將會立刻覺察到它的象征作用蛇、堅硬的、臂膀癱瘓以及在考慮到那位年輕女士在患病的父親床邊所發生的情境時,將很容易猜測對他的癥狀的真正解釋;因此,布洛伊爾關于性欲在她的心理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意見將由此而和她的醫生的意見大相徑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運動史,第3卷第52頁) 第十四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按歐文斯通在心靈的激情中頗具文學色彩的描繪,有一天晚上,安娜突然出現了嚴重的腹痛癥狀,布洛伊爾及時趕去,卻發現安娜已經認不出他了。他問安娜怎么會突然疼起來,

10、安娜卻說:“我快要生布洛伊爾大夫的孩子了。”弗洛伊德是在布洛伊爾家里聽說這件事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在反復琢磨: 如果真象布洛伊爾所說,她的病沒有一丁點兒性的因素,那么,她在那么多可供選擇的幻覺癥狀中,為什么偏偏選中了馬上要生出她的醫生的孩子這個念頭呢?她怎么又會認不出布洛伊爾醫生呢?是不是因為她如果認出了他,就不可能象對一個陌生人似地對他說:“我快要生布洛伊爾大夫的孩子了?”當她捧著自己如同沒發酵的面包一樣平坦的肚子時,她又怎么會生出這樣的奇想呢? 第十五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弗洛伊德認為,布洛伊爾之所以放棄了對安娜的治療,原因就在于安娜強烈的正性移情,換句話說就

11、是他無法處理自己的反移情。這又是精神分析自圓其說的一個例證,因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Hirschmuller看來,布洛伊爾主要關心的是以心理治療緩解某些癥狀,而安娜隨后嚴重的面部疼痛和用藥已成為主要的難題,這是心理治療無法治愈的。 從治療上講,安娜是一個例外,她接受的既不完全是傳統的催眠治療,也不是弗洛伊德稍后有意使用的“催眠渲瀉”療法,但在她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例如她與布洛伊爾之間的治療關系、她自己所稱的“談話療法”等,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位天份極高、聰穎而又敏銳的女子無疑在弗洛伊德創派之初助了他一臂之力。 第十六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癔癥研究

12、的第一章是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合寫的,在這一章里,他們著重闡述了癔癥的病因和催眠眠療法,也就是所謂的“宣泄”。所不同的是,傳統的催眠療法,如比弗洛伊德早近100年的梅斯梅爾的催眠和與弗洛伊德同時代的伯恩海姆等人的催眠,都強調病人須在催眠師的誘導下進入催眠狀態,并接受催眠師的暗示。而在癔癥研究中,布洛伊爾認為,病人可以自發地進入一種意識朦朧的狀態,并在這種狀態中回想起很多在醒覺狀態下意識不到的東西,布洛伊爾稱這種狀態為“類催眠狀態”。在這一章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作者強調,僅僅回憶起遺忘的事件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治療的關鍵取決于病人是否能將與這些事件相伴發的情感也一并喚起出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才會

13、取得治療效果。其實這種方法我們今天仍然在用。 第十七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從心理治療的臨床實踐中我們知道,強調情感的喚起,是因為在治療中病人很難喚起這種情感。布洛伊爾是看到了這一點的,因此,他在第三章理論中說:“在大多數病例中,不可能用簡單的詢問病人的方式來說明起因,然而在執行中完全是這樣的。部分是因為某些經歷是病人所不喜歡討論的,但主要是因為他們一般不愿回憶它,而這些常常無疑是促發因素與病理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一般說來,有必要催眠病人,以喚起他在催眠下對他第一次所出現的癥狀的記憶,這樣做時,就有可能最清楚和最令人信服地證實上述二者的關系。”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第22

14、頁 第十八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可以這樣來理解:催眠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這種方法,弗洛伊德看到了導致癥狀的那個最初的事件,比如安娜不能喝水的事。可以說,心理治療一開始是著眼于這種催眠狀態下發現的癥狀最初的誘發事件,并通過讓病人把事件講出來的方式來達到消除癥狀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宣泄療法。第十九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在癔癥研究第四章中,弗洛伊德開頭仍然強調的是: 讓病人清晰地回憶起事件和喚起與事件相伴發的情感,并讓病人盡最大可能用言語把事件的細節和伴隨的情感描述出來,如果我們成功地這樣做了,那么每個癔癥癥狀就會立刻消失,而且是永遠消失。 但

15、他接下來卻認為,常見的神經癥通常是“混合的”。單純的神經衰弱和焦慮癥比較容易見到,尤其是在年輕人當中。而單純的癔癥和強迫癥很少,這兩種神經癥都與焦慮癥一同出現。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它們的致病因素是混合在一起,有時則是兩種致病因素引發的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 第二十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弗洛伊德舉了安娜O和他自己在癔癥研究中報告的幾個案例來說明他上述的觀點,他進而認為,區分出癔癥在混合神經癥中所起的作用,這樣做的重要意義在于他能夠由此來說明宣泄療法的價值。他認為,宣泄療法對于消除癔癥癥狀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它對于神經衰弱完全無效,對于焦慮癥也作用甚微,只能以某些迂曲的方

16、式對其心理發生影響。換言之,宣泄療法的效果取決于癔癥部分與其他神經相比在疾病中占有多大的比重。 宣泄療法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能對癔癥的潛在病因發生影響,因而,它無法防止新的癥狀代替已經消除了的癥狀。 第二十一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 “要通過精神分析來消除歇斯底里病人的癥狀,就要從一個假設出發,即這些癥狀是一些聚會了情感的精神歷程、愿望和欲求的替代物是對它們的記錄,由于一種特殊的心理過程(壓抑),它們受到阻礙,不能通過為意識所接受的肉體活動得到宣泄。因此,這些被封閉于無意識狀態的精神歷程努力地要找到一種符合其情感意義的表達方式要得到宣泄;在歇斯底里的情況下,它們(通過

17、“轉化”作用)找到了一種生理現象作為其表達方式,也就是歇斯底里癥狀。我們(借助于一種特殊的技巧)系統地把哲學癥狀變回到會聚了情感的觀念此時這些觀念才變為有意識的心理就有可能獲得最準確的知識,從而了解這些一度無意識的心理構造的性質和起源。”引自 弗洛伊德性欲三論第二十二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癥狀是沖動的替代物,其力量對比來源是性本能。我們對于歇斯底里患者病之前本性的了解這類患者可以被看做是典型的神經癥患者以及對于他們患病的誘因的了解,都完全符合這種觀點。歇斯底里病人的性格表現出比常人更高程度的性壓抑,他們對性本能的抵制更強烈(這種抵制采取了羞恥心、厭惡感和道德的形式)

18、,而且他們似乎本能地逃避著,不讓自己考慮有關性問題的知識。因此,在某些突出的病例中,病人已進入了性成熟期,然而卻仍然對性的事情茫然無知。引自 弗洛伊德性欲三論第二十三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歇斯底里這種非常典型的特征經常被存在于他們身上的第二個典型特征所掩蓋,那就是性本能的過度發展。然而,精神分析總是能夠揭示出這些因素之中最根本的東西,并揭開癔癥所代表的迷一般的矛盾,展現出它所特有的那一對對立面: 被夸大的性渴望和對性欲的過分逃避!引自 弗洛伊德性欲三論第二十四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癔癥概念對任何一個容易患上歇斯底里的人來說,他患病的誘因都是由于他

19、感到自己面臨著一種真正的性需要,這也許是由于他自己的不斷成熟,也許是由于他生活的外部環境。在本能的壓抑和他對性欲的抗拒之間,疾病給他提供了一條逃遁之路。他不能解決他的沖突,但是卻可以通過把他的原欲沖動轉化成癥狀來尋求解脫。例外只是表面的,有的癔癥病人很可能是一個男病人因為某種感情上的瑣事而患病,這種沖突并非圍擾著性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分析通常能夠表明,是這種沖突當中的性因素使得發病成為可能,因為它阻礙了精神過程的正常發展。引自 弗洛伊德性欲三論第二十五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癥和性變態神經癥和性變態毫無疑問,對我的這些觀點的大部分反對意見,是由于我把神經癥的癥狀歸因于

20、性欲,而人們認為性欲與正常的性本能是一致的。但是心理分析的學說還不止于此。它表明,這些癥狀的出現不僅是所謂正常的性本能為代價至少不完全是或者不主要是這樣;它們還(通過轉變)表達了可以從最廣泛意義上被描述為變態的本能,如果這些本能可以直接由幻想和行動來表達,而又不脫離意識的話。因此,癥狀的形成一部分也是以反常的性欲為代價的;也就是說, 神經癥是性變態的反面。引自 弗洛伊德性欲三論第二十六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精神分析的觀點弗洛伊德(性欲三論):每一種性變態都可以作為無意識力量存在,它們作為導致癥狀的因素而表現出自身的存在。因此我們可以說,神經癥就是性變態的反面。性變態的傾向是

21、人類性本能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傾向,在成熟的過程中,由于器官的變化和精神的壓力,才發展出正常的性行為;我們希望能夠表明這種基本傾向在童年期就存在了。在限制性本能方向的各種力量當中,我們強調了羞恥心、厭惡感、憐憫心和社會所樹立的道德和權威體系。因此,我們認為,一切違背常態的性變異都是對發展的制止和幼兒化的結果。第二十七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精神分析的觀點通過對神經癥患者的精神分析研究,我們已經熟悉這類特殊的病例了。他們的性生活起初像性變態者,而且他們童年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有變態的性活動,這種性活動也可能一直持續到成熟期。由于內在的原因(通常是在青春期之前,但偶爾也會在此后很久),

22、壓抑造成了倒退,此后神經癥就取代了性變態,但是過去的沖動卻沒有完全消失。說到這里,我們會想起一句格言:“年輕的妓女會變成年老的尼姑。”性變態可以被神經癥所取代。第二十八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心理沖突與神經癥心理沖突指相互矛盾的內部需求在主體內產生對抗作用;沖突可以發生在欲望和道德制約之間;發生在兩個相互矛盾的情緒之間;沖突是人性中的基本成分,我們可以通過各方面的觀察看到它的存在:在欲望和防御之間,在不同的系統和能量之間;沖突也可以潛伏起來,然后又極易以反常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形成癥狀、行為問題、或個性缺陷等。第二十九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癥性的沖突是兩

23、種驅向力的發展:一種是試圖發現釋放內驅力或本能沖動的途徑,另一種是試圖回避釋放。即:試圖尋求釋放與試圖避免釋放這兩種趨勢的同時發展,這種趨勢被稱為驅力或本能沖動。造成神經癥性的沖突的兩種力量和驅力是相互矛盾的和相互對抗的,(即:本我與外界的沖突必須被轉化為本我與自我的沖突。)第三十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決定內驅力或本能沖動能否釋放的功能單位是自我(ego)。自我必須判斷在什么情況下釋放被允許,在什么情況下則否。因此說,神經癥性的沖突發生于本我的內驅力(drives)和自我的防御這兩者對抗的力量之間。沖突中相互對抗的力量來自于:自我 對 本我自我+超我 對 本我自我 對 本我

24、+超我第三十一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如果沖突發生于本我和現實中間,自我就陷入了一種力比多的退行狀態,成為精神病狀態,引起妄想和興奮。如果沖突發生于本我和自我之間,就是神經癥的范疇。在這一個范疇里,自我運用神經癥性的心理防御機制,本我欲望的表達常常通過夢、失誤和各種癥狀來完成。本我與外界的沖突轉化成本我與自我的沖突(自我即是外界現實的代表,又對外界提出期望)。超我可以影響神經癥性沖突的兩個方面,它既可以影響自我,也可以影響本我,當自我在超我的指令下活動時,就會感到焦慮和罪惡感。第三十二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個體成長與心理沖突:個體在生命早期就開始學習拒絕危

25、險的或不適當的沖動,在這種個體適應環境的學習過程中,也就是在經歷心理沖突的過程中,自我(Ego)得到發展。這些學習的過程和產生心理沖突的情景有:第三十三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嬰幼兒期在生物學上基本上是無助的,需要外部世界母親和環境給他以安全和保護。在嬰孩最初的內心世界里,他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共生狀態),他渴望任何需求都能即刻得到滿足。但是,外界(包括母親)給嬰孩的幫助并不總是隨手可得的(如餓了之后并不一定即刻得到母親的哺乳),因此這種需要不能得到即刻滿足就會造成嬰孩的一些創傷性體驗。即母親或父親的暫時離開或不能滿足嬰孩的需求時會使孩子產生受挫的情感反應。因此,在生命早期

26、,個體的本能需要和不能即刻滿足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嬰孩的心理沖突,那么,自我的功能就是在應對這樣的矛盾中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了,最終自我要能夠協調本我需求和現實環境的矛盾。第三十四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來自外部世界的威脅和禁忌使孩子對本能活動及其產生的后果知道了害怕(沖突)。這些外界的因素有:自然界和客觀存在的危險(如火,水,高處等);成年人的束縛和教育(使孩子知道本能的行為是要受到責罵的,有節制的行為是可以得到愛的獎賞的等)。稍大些的時候(34歲以后),當超我逐漸形成之后,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些了。超我是外部世界和客體教育在個體精神世界內部的代表。超我使個體對自己的本能沖動和欲望

27、產生羞恥感、內疚感。幻想也可以引起恐慌,因為幻想投射到外界去就可能引起擔心被懲罰的恐慌(如潛意識中對本能欲望受到懲罰的幻想)。第三十五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癥形成的基礎是內部沖突。但內部沖突本身并不是神經癥,它是每個人正常精神生活中的成分。要區分正常的解決內部沖突與不適當的解決內部沖突,兩者之間是沒有截然界限的,它們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當沖突過于強烈,或自我不能控制、協調它時,就可能通過“壓抑(repression)”進入潛意識。但這種壓抑只能使沖突從意識中消失,并不能使它不起作用。而且,被壓抑的沖突可以用偽裝的形式進入意識,從而表現出神經癥的癥狀或其它心身癥狀。第三十六

28、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也就是說,神經癥的癥狀和行為是按照一定的內部活動方式產生的:第一階段:內部沖突(inner conflict),是本我的沖動(impulse)與自我(ego)之間的沖突;第二階段:無效壓抑(unsuccessful repression),由于沖突不能采取有利于這邊或有利于那邊的方法加以解決,沖動就通過無意識的壓抑得以解決(通過壓抑進入潛意識)。第三階段:被壓抑事物的復現(returning of the repression),由于壓抑只能把沖動從意識排除出去而不能使之變為無害,因此被壓抑的沖動就以偽裝的形式再跑回到意識之中。所以說,神經癥性的障礙可

29、以保護個體不至于受到更強烈的不適感,如不能忍受的焦慮、罪惡感、羞愧感等等。所有的神經癥的癥狀都可理解為痛苦的沖動與對抗這種沖動的防御機制之間的辯證關系。第三十七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在Freud的早期工作中,他發現不少女性神經癥患者在回憶早期生活經歷時,都能回憶起被長輩中的某一男子(父親、叔父等)性誘惑的經歷。當時在Freud的概念中,他以為是真實的,因此他認為在患者的兒童期存在著一個“性事件”,該事件在青春期表現出重要作用,使心理反應重新激發并由此產生出不同類型的神經癥。但后來,Freud發現他的上述觀點并不確切,一些患者實際上并沒有受到性誘惑,而是在幻想中受到成人的誘惑

30、。他因此而重新做出結論:所謂創傷事件本身并不構成創傷刺激,而是對這一事件的回憶形成了創傷體驗。它起初與兒童的性活動有關,然后在第二個階段以聯想的方式誘發出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個體無法承受的,就要引起自我的防御,由于產生了沖突,沖突導致壓抑,壓抑導致了癥狀形成。即:第三十八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個情境(兒童期)稱為誘惑,兒童受到來自成人的企圖或性誘惑(真實的或幻想的),但其性興奮并未被喚起。第二個情境出現在青春期,兒童期的第一情境以某種聯想的形式被重新喚起,它誘發出一連串的性興奮并沖破自我的防御。第一情境通過回溯的方式變成創傷,引起內部的性興奮從而變為致病因素。接下來自我就會啟用一系列防御機制,將被壓抑的念頭以一種歪曲的形式轉變為它的替代物神經癥的癥狀(如強迫、恐怖)。Freud提出了“創傷再現 (retroactive)”,和“多重決定 (overdetermination)”,意思是一個特定癥狀的產生是由內部交互作用的多種因素決定的,包括內驅力的派生和自我的防御操作等等。對病人而言癥狀具有多重意義,包括愿望的滿足,懲罰的需要和各種次級獲益,病人常常并不知道這些癥狀的意義,直至其潛意識內容通過分析被揭示出來。第三十九張,PPT共四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