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定義】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發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亦稱“胃脘痛”。根據胃痛的臨 床表現,西醫學中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痙攣等疾病以上 腹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者,均可參考本節進行辨證論治。【病因病機】一、病因外邪犯胃外感寒、熱、濕諸邪,內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其中尤以寒邪犯胃 為多,寒性收引,易使氣機郁滯,致胃氣不和而胃痛暴作。若中陽素虛者,則更易因受寒而 發病。飲食不節這是胃痛最常見的病因。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和腐熟水谷。如長期過食或暴食生冷, 耗傷中焦陽氣;或飲酒無節,損傷胃體;或偏食辛辣,蘊熱傷陰或嗜食肥膩,積滯難消,釀 生濕熱;或饑飽無常
2、,特別是空腹過勞或飽餐后用力過度而損傷胃氣等,均可導致氣機阻滯, 發生胃痛。情志失調憂思惱怒,思則氣結,怒則氣逆,傷肝損脾,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脾失健運,胃氣阻 滯,均致胃失和降,而發胃痛。脾胃素虛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谷,互為表里,共主升降。若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 職,氣機不暢;或中焦虛寒,失其溫養;或胃陰虧虛,胃失濡養,則均可導致胃痛。素體脾 胃虛弱,遇有飲食失調、外感邪氣、情志刺激,更易引起胃痛發作或加重。藥物損害過服寒涼、溫燥中西藥物,傷胃體,耗胃氣,損胃陰,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不通而 痛。二、病機基本病機是胃氣郁滯,失于和降,不通則痛。病理因素以氣滯為主,并見食積、寒凝、
3、熱郁、濕阻、血瘀等。胃痛的病變部位在胃,與肝、脾密切相關。胃痛的病機演變復雜多異,歸納起來,主要是虛實、寒熱、氣血之間的演變和轉化。胃 痛的病理性質可分為虛實兩類。胃痛初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多屬實證;若久痛不 愈,或反復發作,脾胃受損,可由實轉虛。如因寒而痛者,寒傷陽氣,可形成虛寒胃痛;因 熱而痛者,熱邪傷陰,可形成陰虛胃痛。虛證胃痛,因脾胃功能虛弱,失于運化,又易受邪, 形成虛實夾雜證,如脾胃虛寒者,易兼寒邪、食滯或濕濁等。從寒熱來看,寒痛日久,過用 辛熱,可以郁而化熱;熱痛日久,過用苦寒或飲食生冷過度,亦可寒化形成寒證,都可致寒 熱錯雜、寒熱互結等復雜病機。從氣滯與血病來看,氣滯日
4、久,氣病及血,必見血瘀;瘀血 阻滯,常使氣滯加重。如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或血阻滯,血不循經,或脾氣虛弱,不能統 血,可致出血。總之,胃痛以胃氣郁滯,失于和降為基礎,日久易出現虛實兼夾、寒熱錯雜、氣滯、血 瘀的復雜病理變化,甚至導致危重病證的發生。【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以上腹胃脘部疼痛為主癥,可表現為脹痛、刺痛、灼痛、隱痛、劇痛、悶痛等。常伴有脘腹痞悶脹滿、惡心嘔吐、吞酸嘈雜、食納減少等胃失和降癥狀。以中青年居多,起病或急或緩,多有反復發作病史。發病前常有明顯的誘因,如與 飲食失調、情志刺激、勞倦過度及受寒等因素有關。二、病證鑒別胃病與真心病真心痛是胸痹心痛的嚴重證候,靈樞厥病:“真心痛,手足
5、清至節,心痛甚,旦 發夕死,夕發旦死。”真心痛多見于老年人,常有胸痹病史,一般為胸部悶痛、刺痛或絞 痛,疼痛劇烈,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氣短、汗出肢冷、唇甲紫紺等癥狀,病情危急。其病史、 病機要點、病變臟腑、臨床特征及其預后等方面,與胃痛有明顯區別。心電圖、心肌酶譜等 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胃痛與脅痛胃痛與脅痛主要從病位、主癥及兼癥方面進行鑒別。脅痛病位在肝膽,與脾胃有關,以 脅肋部疼痛為主,多伴有胸悶太息、口苦,或發熱惡寒等癥。胃痛病位在胃,與肝脾有關, 以胃脘部疼痛為主,常伴有脘腹痞悶脹滿、吞酸嘈雜等癥。肝氣犯胃的胃痛有時亦可攻痛 連脅,但仍以胃脘部疼痛為主癥。胃痛與腹痛兩者疼痛部位不同。腹痛是
6、以胃脘部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疼痛為主癥。胃痛是以上腹 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胃痛與腹痛在病變臟腑、臨床特點等方面亦有區別。但胃處腹 中,與腸相連,因而胃痛可以影響及腹,而腹痛亦可牽連于胃。此外,肝、膽、脾、胰病變所引起的上腹部疼痛還應結合辨病予以排除。【辨證論治】一、治療原則胃痛的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大法,旨在疏通氣機,通而痛止,即所謂的“通則不痛”。 然在使用理氣和胃之法時,還必須根據不同證候,采取相應治法。如實證者,應區別寒凝、 氣滯、胃熱、血瘀,分別給予散寒止痛、疏肝解郁、清泄肝胃、通絡化瘀治法;虛證者當辨 虛寒與陰虛,分別治予溫胃健中或滋陰養胃。二、證治分類寒邪客胃證癥狀:胃痛暴作,
7、拘急冷痛,惡寒喜暖,得溫痛減,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熱飲,有感 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脈弦緊。證機概要:寒凝胃脘,暴遏陽氣,氣機郁滯。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代表方:良附丸加味。臨證加減:若病情較輕,可服生姜湯,結合局部熱熨即可緩解。若寒邪較著,加蓽芨、 川椒、肉桂、厚樸等,以助散寒理氣止痛;如兼見惡寒、頭痛等風寒表證者,可加蘇葉、桂 枝、防風等以疏散風寒;若因過食生冷而夾有宿食停滯,兼見胸脘痞悶,曖氣或嘔吐者,可 加神曲、雞內金、萊菔子、半夏等,或加服保和丸以消食導滯,降逆止嘔。若寒邪郁久化熱, 寒熱錯雜,可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寒熱并調。飲食傷胃證癥狀:胃脘疼痛,脹滿拒按,曖腐吞酸,或嘔
8、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減,不 思飲食,大便不爽,得矢氣及便后稍舒,有暴飲暴食病史,舌苔厚膩,脈滑。證機概要:飲食積滯,壅阻胃氣。治法:消食導滯,和中止痛。代表方:保和丸加減。臨證加減:若脘腹脹甚者、可加枳實、砂仁、檳榔等以行氣消滯;若食積化熱,曖腐酸 臭者,加黃連、梔子以清熱;若胃脘脹痛而便秘者,可合用小承氣湯或改用枳實導滯丸以通 腑行氣;胃痛急劇而拒按,伴見苔黃燥,便秘者,為食積化熱成燥,則合用大承氣湯以泄熱 解燥、通腑蕩積。肝氣犯胃證癥狀:胃脘脹痛,或攻撐竄動,牽引背脅,遇怫郁煩惱則痛甚,曖氣、矢氣則痛舒,胸 悶嘆息,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脈弦。證機概要: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胃氣阻滯
9、。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臨證加減:若疼痛較著者,可加用金鈴子散、青木香、郁金等,以增加理氣止痛之效; 若曖氣頻繁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泛吐酸水者,加或加炙烏賊骨、川貝母、煅 瓦楞子等和胃制酸;若痛勢急迫,嘈雜吐酸,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乃肝胃郁熱 證,改用化肝煎或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以疏肝泄熱和胃。郁熱迫血妄行,吐血、便血者,宜 加大黃、地榆、白及粉等以涼血止血。若病情反復久延,脾氣亦傷,胃痛而脹,飲食不佳, 神疲乏力,屬肝郁脾虛證,宜疏肝健脾,理氣和胃,用逍遙散加佛手、香附、砂仁、郁金等。濕熱中阻證癥狀:胃脘灼痛,吐酸嘈雜,脘痞腹脹,納呆惡心,口渴
10、不欲飲水,小便黃,大便不暢,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證機概要:濕熱蘊結,胃氣痞阻。治法:清化熱濕,理氣和胃。代表方:清中湯加減。臨證加減:濕偏重者加蒼術、藿香燥濕醒脾;熱偏重者加蒲公英、黃苓、連翹清胃泄熱 伴惡心嘔吐者,加竹茹、代赭石以清胃降逆大便秘結不通者,可加大黃后下)通下導滯;氣 滯腹脹者,加厚樸、枳實以理氣消脹;兼有食積停滯,納呆少食者,加炒三仙、萊菔子以消 食導滯。血停胃證癥狀:胃脘刺痛,痛有定處,按之痛甚,疼痛延久屢發,食后加劇,入夜尤甚,甚或出 現黑便或嘔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證機概要:瘀停胃絡,脈絡雍滯。治法:化瘀通絡,理氣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臨證加減:若胃
11、痛甚者,可加延胡索、郁金、九香蟲、木香、枳殼以加強活血行氣止痛 之功。若見嘔血及黑便等出血現象者,當以止血為先,宜去檀香、砂仁,加大黃、茜草根、 三七粉等化瘀止血。脾胃虛寒證癥狀:胃脘隱痛,綿綿不休,空腹痛,得食則緩,喜溫喜按,勞累或受涼后發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食少納呆,大便溏薄,神疲倦怠,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虛緩無力。證機概要:中焦虛寒,胃失溫養。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代表方:黃芪建中湯加減。臨證加減:若泛吐酸水者,去飴糖,加吳茱萸、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若泛吐清水較多, 或胃中有振水音,宜加干姜、半夏、陳皮、茯苓,或配苓桂術甘湯以溫化飲邪;若寒甚者, 可合用理中丸或改用大建中湯溫中散
12、寒;若疼痛較著,加延胡索以止痛。胃陰不足證癥狀:胃脘隱隱灼痛,有時嘈雜似饑,或似饑而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少 津,或光剝無苔,脈弦細無力。證機概要:胃陰不足,潤降失司。治法:養陰益胃。代表方:益胃湯加味。臨證加減:若胃中嘈雜,或有吞酸者,可加左金丸以制酸和胃;胃酸明顯減少者,當酌 加重烏梅、訶子肉、雞內金等,以增強酸甘化陰之力;胃脘脹痛較劇,兼有氣滯者,宜加厚 樸花、金鈴子散等行氣止痛;若便秘,可酌加麻仁、瓜萎仁以潤服通便;倦怠乏力,不思飲 食,屬氣陰兩虛者,加太子參、山藥、白術以益氣養陰。【臨證備要】治肝可以安胃。肝胃失調所致胃痛十分常見,治肝諸法在應用時應相互配合,疏斂 有度,補瀉適宜,方合肝睥疏運之性。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必須怡情適 懷,方能達到預期效果。注意“忌剛用柔”。理氣和胃止痛為治療胃痛的大法,但久用辛香理氣之劑易耗陰 傷氣,尤其肝胃郁熱、胃陰不足患者,治療時辛香熱燥、苦寒清熱的藥物不宜多用, 以免損傷胃氣,耗傷胃陰,宜“忌剛用柔”。如治療胃陰不足證,應在養陰清熱基 礎上疏肝調氣,如用沙參、麥冬、玉竹、石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因編輯技術員與生物工程企業合作協議
- 患者尿管護理規范與實施
- 冬春季傳染病防控指南
- 餐廳技術加盟協議書
- 被迫寫下婚前協議書
- 解除勞動和解協議書
- 餐飲股東入股協議書
- 訓練籃球安全協議書
- 飯堂食堂承包協議書
- 銷售總監聘請協議書
- 狀元展廳方案策劃
- 土壤農化分析實驗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甘肅農業大學
- 鳶飛魚躍:〈四書〉經典導讀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大學
- 空壓機日常維護保養點檢記錄表
- MOOC 統計學-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國風水滴石穿成語故事模板
-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2023屆小升初語文試卷(含解析)
- (高清版)TDT 1001-2012 地籍調查規程
- 毛澤東詩詞鑒賞
- 電機與拖動(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關于開展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的自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