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協調實施方案_第1頁
促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協調實施方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HONGYU.MACRO促進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協調實施方案“十三五”以來,全國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約239億元,進一步提升了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2020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53%,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9.3%,比2015年分別提高5.63和5.23個百分點。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主要江河監測的1614個水質斷面中,至類水質斷面占87.4%,至類水質斷面占12.4%,劣類占0.2%,與2015年相比,至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5.3個百分點,至類水質斷面比例下

2、降6.6個百分點,劣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8.7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歷史性實現全II類及以上水質,珠江流域水質由良好改善為優,黃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質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遼河等重點流域基本消除劣類水質斷面。2020年,重要湖庫至類水質比例與2015年相比,丹江口水源區上升5.5個百分點,太湖主要環湖河流上升41.8個百分點,滇池主要入湖河流上升34.3個百分點,環洞庭湖河流均達到類及以上水質。促進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相協調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加強城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切實保障飲用水安全。根據流域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學

3、調整城鎮空間、產業布局和結構、人口規模和分布等,推動流域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治理成效“十三五”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地方推動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太湖、滇池、巢湖、白洋淀、洱海、丹江口水庫、三峽水庫、洞庭湖、鄱陽湖等重要湖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支持流域內各地區實施了一批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河道整治、飲用水源地保護等項目,有效提升了水環境綜合治理能力。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在全國選取了北戴河等16個典型流域單元開展第一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在優化流域空間布局、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完善流域治理模式等領域進行了有益探索,進一步完善湖南

4、省大通湖、四川省沱江等流域治理規劃體系,江蘇省西太湖、湖北省泗河等流域產業和生態互促共進,貴州省清水河、青海省湟水等流域治理社會參與度進一步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三五”以來,全國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約239億元,進一步提升了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2020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53%,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9.3%,比2015年分別提高5.63和5.23個百分點。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和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西南諸河主要江河監測的1614個水質斷面中,至類水質斷面占87.4%,至類水質斷面占12.4%,劣

5、類占0.2%,與2015年相比,至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5.3個百分點,至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6.6個百分點,劣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8.7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歷史性實現全II類及以上水質,珠江流域水質由良好改善為優,黃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質由輕度污染改善為良好。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遼河等重點流域基本消除劣類水質斷面。2020年,重要湖庫至類水質比例與2015年相比,丹江口水源區上升5.5個百分點,太湖主要環湖河流上升41.8個百分點,滇池主要入湖河流上升34.3個百分點,環洞庭湖河流均達到類及以上水質。基本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尊重流域治理規律,注重保護與發展的協同性

6、、聯動性、整體性,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節約優先、自然恢復、休養生息轉變,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以高水平保護引導推動高質量發展。系統治理,協同推進。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從流域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的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以河湖為統領,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推動流域上中下游地區協同治理,統籌推進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試點先行、穩步推進。以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為抓手,鼓勵有條件的流域和地區先行先試,力爭在若干難點和關鍵環節率先實現突破,帶動水

7、資源節約、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生態保護修復各項工作整體推進,創新水環境綜合治理方式。機遇與挑戰重要機遇。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上升到生態文明建設全局,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青山、碧水等美好生態環境追求更加強烈,為深入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了穩固基礎。我國面向世界承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進程,為發揮水環境綜合治理優勢,實現流域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推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迎來重要機遇。主要挑戰。“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城鎮化率處于快速增長區間,工業、生活、農業等領域污染物排放壓力持續增加,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成效尚不穩固,氮磷等污染物削減難度大,太湖、巢湖、滇池等藍藻水華防控形勢嚴峻,洞庭湖、鄱陽湖、烏梁素海等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進入深入推進期,部分湖泊周邊房地產無序開發侵占湖泊生態空間的問題突出。與點源污染治理相比,面源污染起步晚、投入少,治理規模小,面臨既要還舊賬、又要不欠新賬的雙重壓力。“十四五”時期,在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實現突破,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