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準備評估_第1頁
應急準備評估_第2頁
應急準備評估_第3頁
應急準備評估_第4頁
應急準備評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急準備評估報告2021年1月6日范圍和目的 本報告依據我司已建立的應急準備體系以及國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規等對相關企業應急管理的要求,對我司安全生產應急準備開展應急準備評估。規范性引用標準GB 30077 危險化學品單位應急救援物資配備要求GB/T 29639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9007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年第69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14年第1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令第493號 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8號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公司應急預案體系

2、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液化氣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體系以及其他相關政府指導性應急預案等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報告。3.1 應急管理 emergency management為有效應對生產安全事故并盡可能將事故引起的傷亡和損失降到最低而開展的應急準備、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應急評估等活動的總稱。3.2 應急準備 emergency preparedness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以應急處置與救援能力為核心,提前開展的組織、人員、機制、預案、裝備、物資以及評估等各項活動。3.3 應急準備評估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ssessment對政府、生產經營單位(

3、適用)的應急管理機構、應急預案編制、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隊伍、應急資源等進行評估,以確保其具備相應的應急準備能力、保存其持續改進機制,并形成書面報告的活動。4 總則4.1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目的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與評估是分析、完善被評估單位的應急管理體系、應急預案體系、應急組織機構、應急資源等合法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重要依據,是在全面分析被評估單位所提供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其安全生產應急準備相關工作現狀做出客觀評價和評估的過程。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分為靜態評估和動態評估兩個部分。靜態評估是針對被評估單位應急準備體系狀態的評估,動態評估是針對被評估單位應急準備能力的評估。4.2 評估小組本

4、公司按照應急準備評估指南要求形成本公司內部應急準備評估小組,人員如下:評估小組:組長: 負責牽頭公司應急準備評估工作副組長:、 負責協助做好評估工作組員:、負責具體落實應急準備前后工作,針對評估小組做出的評估內容和提出的改進意見形成評估報告 4.2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依據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應依據但不限于以下內容:a)公司的風險評估材料(見應急預案體系);b)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及有關規范性文件;c)應急預案、應急制度、資源臺帳和應急演練臺賬等資料;d)突發事件、事故等資料(我司無相關事故,參考其他同類型企業事故);e)人員訪談、實操和應急演練情況;f)其他材料。5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5

5、.1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靜態評估:表5.1 應急準備靜態評估指標體系和分值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得分1法規與制度1601.1應急法規601.1.1 組織對國家應急相關法律、法規識別,建立識別記錄10101.1.2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建立應急管理規章制度20201.1.3在主要應急規章制度、預案中對組織機構、人員、管理程序進行了明確規定20201.1.4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法律培訓或告知10101.2應急制度1001.2.1明確領導帶班、應急值守、應急報告等制度20201.2.2明確應急互助或聯動相關制度20201.2.3明確應

6、急疏散和撤離制度20201.2.4明確基層人員應急指揮協調制度20201.2.5明確應急資金等保障制度20202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902.1危險源和風險管理702.1.1明確生產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要求,定期對風險識別、評估40402.1.2建立風險源、人口、環境敏感點等數據庫,并及時更新20202.1.3及時對行政區域內重大危險源進行更新和備案10102.2 重要活動風險評估202.2.1重大活動和事項前,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影響進行風險識別與評估20203應急組織2003.1領導機構803.1.1明確突發事件應急指揮中心組成及其職責40403.1.2明確各類突發事件現場應急指揮體系的組成

7、及其職責40403.2日常機構603.2.1明確應急管理工作日常辦事機構及其職責20203.2.2本級政府明確24小時應急值班負責機構和應急值班電話20203.2.3明確負責應急信息研判和傳遞的機構20203.3應急機構403.3.1明確負有各類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相關職責的部門或機構20203.3.2明確參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部門或機構20203.4專家組203.4.1建立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專家組并明確職責1003.4.2建立專家組管理制度1004應急隊伍1504.1專業性應急救援隊伍804.1.1組織建立危化品、礦山等安全生產專職應急救援隊伍,或組建兼職應急救援隊伍40204.1.2建立或參與

8、區域安全生產應急聯動40204.2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604.2.1建立本行政區域應急搶險綜合應急隊伍,或與綜合應急隊伍簽訂協議40204.2.2綜合應急隊伍包含醫療救援、搜救等方面20104.3志愿者104.3.1組織建立志愿者隊伍并建立管理制度1005應急值守405.1 24小時應急值守205.1.1實施主要領導帶班制度,并由專職人員負責24小時應急值守20205.2應急值守人員基本素質要求105.2.1應急值守人員應熟悉應急預案,并能夠對警情進行先期研判和處置10105.3應急值守考核105.3.1定期對應急值守情況嚴格考核10106應急預案2006.1應急預案編制小組106.1.1應急預

9、案編制前應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的應急預案編制組10106.2 應急預案體系406.2.1應急預案形式符合國家應急預案管理法規的要求20206.2.2應急預案要素符合國家應急預案管理法規的要求20206.3 應急預案評審106.3.1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由相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審核10106.4 應急預案發布206.4.1應急預案正式發布實施10106.4.2按照國家規定將相關應急預案向公眾公布10106.5應急預案備案206.5.1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備案20206.6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持續改進206.6.1應急預案應至少每三年組織一次評估10106.6.2按

10、照應急預案評估結果及國家法規有關規定,及時開展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10106.7應急預案附件全面性和更新206.7.1應急預案附件內容至少包括通訊錄、重大風險源、重要應急資源清單等信息10106.7.2應急預案附件應保持及時更新10106.8 應急預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606.8.1應急預案結構和內容應簡明、適用10106.8.2應急預案與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明確,留出接口20206.8.3突發事件和應急響應分級明確、合理30307應急培訓807.1應急管理培訓207.1.1定期組織應急管理方面的培訓20207.2應急技能培訓207.2.1定期組織應急技能培訓20207.3公眾應急知識宣教407.3

11、.1利用多種手段,定期組織向社會公眾進行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40408應急設施與物資1508.1應急設施208.1.1在區域內按照風險源分布,設置各類應急設施20208.2應急物資儲備308.2.1按照風險組織應急物資儲備,并定期維護和更新30308.3應急通信裝備308.3.1建立本區域內應急通信網絡,并定期予以維護20208.3.2應急通信網絡與上下級單位通訊網絡銜接10108.4應急設施和物資管理108.4.1建立本區域各類應急設施和物資的管理制度和臺賬清單10108.5 應急疏散與安置608.5.1明確應急集合點,并配備相關物資且滿足及時疏散的需求30308.5.2明確應急安置程序,并準

12、備相關疏散安置物資調配方案30309應急演練1009.1應急演練計劃與方案109.1.1每年制定年度的應急演練計劃與方案 10109.2應急演練要求609.2.1按照應急演練計劃,組織開展桌面推演和實戰演練40409.2.2組織的應急演練涵蓋上下級單位和周邊群眾20209.3應急演練評估與改進309.3.1演練完畢對應急演練的實施效果進行總結和評估,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303010應急信息系統 10010.1應急信息系統模塊科學性5010.1.1建設功能齊全的應急指揮中心和備用指揮中心202010.1.2應急指揮中心配備應急指揮平臺、應急通訊等信息系統工具303010.2應急信息系統互聯性

13、3010.2.1應急指揮平臺應與相關單位應急平臺實現信息實時互聯303010.3應急指揮與協調10.3.1被評估單位應急指揮平臺能夠實現遠程的應急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10.3應急信息系統數據更新2010.3.1應急指揮平臺數據應保持及時更新202011監測預警10011.1突發事件監測2011.1.1制定本區域各類突發事件信息監測方案101011.1.2通過多渠道監測各類突發事件風險源信息101011.2突發事件預警2011.2.1當有發生突發事件征兆時,及時向受影響區域和相關單位發布預警202011.3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和管理4011.3.1明確向上級單位和政府部門的信息上報程序和時限10101

14、1.3.2明確事件信息發布途徑和程序101011.3.3建立完善的信息發布的批準和審核程序101011.3.4能夠及時監測信息,調整預警和應急處置措施101011.4應急警報和廣播系統2011.4.1在人員密集區域或高風險區域建立應急警報和廣播系統101011.4.2定期對應急警報和廣播系統進行檢測和維護101012情景構建10012.1巨災情景篩選1012.1.1通過對本區域的風險進行評估,篩選能夠產生巨災的典型情景101012.2巨災情景演化2012.2.1參考經典案例和模擬計算,對巨災情景的演化過程進行假定和推演202012.3依據情景制定綜合減災方案7012.3.1針對典型情景推演和模

15、擬計算結果,制定綜合的應急響應程序,及減災計劃或方案202012.3.2依據危害后果分析,為本單位制定培訓材料、提供技術援助等202012.3.3依據情景推演和后果模擬分析,對危險工藝或危險區域制定綜合減災方案303013經費與保障10013.1應急資金保障3013.1.1年度預算中應包含應急資金預算101013.1.2制定應急資金保障方案202013.2 應急后勤保障7013.2.1定期對突發事件現場后勤保障能力進行評估202013.2.2依據周邊環境變化,制定突發事件現場后勤保障方案202013.2.3依據風險源,制定突發事件現場物資保障調配方案303014重要基礎設施和關鍵資源保護8014.1重要基礎設施保護3014.1.1組織制定周邊重要基礎設施保護方案或預案302014.2關鍵資源保護2014.2.1組織制定周邊關鍵資源的保護方案或預案201014.3重點地點保護3014.3.1組織制定周邊重點地點的保護方案或預案3020總分165015205.2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動態評估表5.2 安全生產應急準備動態評估指標體系和分值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得分動態評估300訪談10080問答5045考試和實操10090應急演練20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