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車道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貴州]六車道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貴州]六車道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貴州]六車道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貴州]六車道隧道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PAGE 云南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遵(貴州境)擴容工程T7合同段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項目T7合同段土建工程(YK34+456.000YK40+546.000)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重遵擴容項目T7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二零一八年一月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遵(貴州境)擴容工程T7合同段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項目T7合同段土建工程(YK34+456.000YK40+546.000)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 制: 日期: 復 核: 日期:審 核: 日期:發布日

2、期:實施日期:受控狀態: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3 第一篇 編制說明 PAGEREF _Toc508562483 h 1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4 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原則 PAGEREF _Toc508562484 h 1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5 1.1、編制原則 PAGEREF _Toc508562485 h 1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6 1.2、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508562486 h 1 HYPERLINK l _Toc50856

3、2487 1.3、編制目標 PAGEREF _Toc508562487 h 2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8 第二章 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08562488 h 2 HYPERLINK l _Toc508562489 2.1、工程規劃、線路 PAGEREF _Toc508562489 h 2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0 2.2、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08562490 h 5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1 2.3、工程簡介 PAGEREF _Toc508562491 h 5 HYPERLINK l _

4、Toc508562492 2.4、主要技術指標 PAGEREF _Toc508562492 h 6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3 第二篇 施工部署 PAGEREF _Toc508562493 h 6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4 第三章 工程特點及控制性、重(難)點工程識別 PAGEREF _Toc508562494 h 6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5 3.1、工程特點簡介 PAGEREF _Toc508562495 h 6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6 3.2、控制性工程識別 PAGEREF _Toc5

5、08562496 h 8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7 3.3、難點工程、工藝識別 PAGEREF _Toc508562497 h 8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8 第四章 組織部署與任務分解 PAGEREF _Toc508562498 h 9 HYPERLINK l _Toc508562499 4.1、施工組織機構 PAGEREF _Toc508562499 h 9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0 4.2、組織協調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00 h 1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1 4.

6、3、施工區段劃分與任務分解 PAGEREF _Toc508562501 h 1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2 4.4、施工組織部署 PAGEREF _Toc508562502 h 1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3 第五章 施工方案選擇 PAGEREF _Toc508562503 h 13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4 5.1、路基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508562504 h 13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5 5.2、隧道工程 PAGEREF _Toc508562505 h 14 HYPER

7、LINK l _Toc508562506 第六章 施工平面部署 PAGEREF _Toc508562506 h 1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7 6.1、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原則 PAGEREF _Toc508562507 h 1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8 6.2、主要臨時工程規劃 PAGEREF _Toc508562508 h 1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09 6.3、施工平面布置圖 PAGEREF _Toc508562509 h 2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0 第七章 施工進度部署 PAGE

8、REF _Toc508562510 h 2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1 7.1、工期目標與總體進度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11 h 2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2 7.2、施工順序安排 PAGEREF _Toc508562512 h 2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3 7.3、各區段分項進度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13 h 2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4 7.4、進度圖表 PAGEREF _Toc508562514 h 23 HYPERLINK l _To

9、c508562515 第八章 施工資源部署 PAGEREF _Toc508562515 h 24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6 8.1、主要設備、周轉材料配置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16 h 24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7 8.2、主要生產的材料、設備配置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17 h 2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8 8.3、勞動力配置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18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19 8.4、資金計劃 PAGEREF

10、 _Toc508562519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0 8.5、臨時用地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20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1 第三篇 施工技術 PAGEREF _Toc508562521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2 第九章 技術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22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3 9.1、技術管理體系 PAGEREF _Toc508562523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4 9.

11、2、測量方案 PAGEREF _Toc508562524 h 2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5 9.3、試驗方案 PAGEREF _Toc508562525 h 2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6 9.4、計量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26 h 2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7 9.5、變更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27 h 29 HYPERLINK l _Toc508562528 9.6、技術資料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28 h 29 HYPERLINK l _Toc

12、508562529 第十章 主要工序的施工順序與方法 PAGEREF _Toc508562529 h 3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0 10.1、施工準備 PAGEREF _Toc508562530 h 3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1 10.2、路基施工方法 PAGEREF _Toc508562531 h 3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2 10.3、隧道工程 PAGEREF _Toc508562532 h 3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3 第十一章 控制性(重)難點工程專項施工組織方案 PAGER

13、EF _Toc508562533 h 11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4 11.1、隧道不良地質處治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34 h 11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5 11.2、隧道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508562535 h 14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6 第四篇 施工管理及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36 h 14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7 第十二章 質量控制與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37 h 145 HYPE

14、RLINK l _Toc508562538 12.1、質量方針與目標 PAGEREF _Toc508562538 h 14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39 12.2質量保障體系 PAGEREF _Toc508562539 h 14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0 12.3、質量計劃 PAGEREF _Toc508562540 h 154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1 12.4、質量資料的管理 PAGEREF _Toc508562541 h 15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2 第十三章 安全與文明施工管理

15、PAGEREF _Toc508562542 h 159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3 13.1、安全方針與目標 PAGEREF _Toc508562543 h 16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4 13.2、安全保障體系 PAGEREF _Toc508562544 h 16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5 13.3、安全生產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45 h 16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6 13.4、應急預案 PAGEREF _Toc508562546 h 162 HYPERLI

16、NK l _Toc508562547 13.5、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47 h 17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8 第十四章 環保管理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48 h 18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49 14.1、環境方針與目標 PAGEREF _Toc508562549 h 18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0 14.2、環境保護體系 PAGEREF _Toc508562550 h 18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1 14.3、環境保護措施 PA

17、GEREF _Toc508562551 h 18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2 第十五章 進度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52 h 183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3 15.1、進度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53 h 183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4 15.2、資金、資源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54 h 184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5 15.3、雨季、冬季、春節施工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55 h 184

1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6 第十六章 廉政建設 PAGEREF _Toc508562556 h 18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7 第十七章 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與爭議(其他) PAGEREF _Toc508562557 h 187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8 17.1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58 h 187 HYPERLINK l _Toc508562559 17.2、對違規事件的報告和處理 PAGEREF _Toc508562559 h 193 HYPERLINK l _Toc508

19、562560 17.3 收集的信息及其傳遞要求 PAGEREF _Toc508562560 h 195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1 17.4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溝通方式 PAGEREF _Toc508562561 h 19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2 17.5、施工管理應形成的記錄 PAGEREF _Toc508562562 h 198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3 第十八章 品質工程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63 h 199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4 19.1 編制目的 PAG

20、EREF _Toc508562564 h 20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5 19.2 綠色施工總目標 PAGEREF _Toc508562565 h 20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6 19.3、綠色施工實施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66 h 203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7 19.4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67 h 206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8 第二十章 標準化施工管理及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68 h 2

21、07 HYPERLINK l _Toc508562569 第二十一章 農民工工資管理及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508562569 h 209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0 第二十二章 項目風險預測與防范 PAGEREF _Toc508562570 h 210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1 22.1、項目風險預測 PAGEREF _Toc508562571 h 211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2 22.2、項目風險防范 PAGEREF _Toc508562572 h 211 HYPERLINK l _Toc508562

22、573 第五篇 施工組織圖表 PAGEREF _Toc508562573 h 21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4 第二十三章 附表、附圖 PAGEREF _Toc508562574 h 21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5 23.1、附表 PAGEREF _Toc508562575 h 21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6 23.2、附圖 PAGEREF _Toc508562576 h 212 HYPERLINK l _Toc508562577 23.3、附件 PAGEREF _Toc508562577 h 213 貴州省公路

23、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PAGE 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遵(貴州境)擴容工程 第 頁 共203 頁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遵(貴州境)擴容工程 第 頁 共 194 頁第一篇 編制說明施工組織設計是所有工程能否順利進行施工的依據。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為蘭州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工程T7合同段提供了前提條件,根據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體系管理文件及蘭州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工程T7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招標文件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原則1.1、編制原則1、嚴格遵守相關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和要求。2、堅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力

24、求技術先進、方案科學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3、堅持自始至終對施工現場全過程、全方位嚴格監控,以科學的方法實行動態管理。4、實施項目法管理,通過對勞動力、設備、材料、資金、技術、方案、時間與空間條件的優化處理,實現成本、工期、質量及社會信譽的預期目標。5、堅持對進度、質量、安全等全方位的管理,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確保實現規定目標。6、充分考慮不利施工進度的各種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員設備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綜合考慮。并針對本合同段的施工特點、難點、重點進行組織施工和采取必要的措施。7、嚴格按照相關文件和設計圖紙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以設計圖紙工程數量準確計算“工、料、機”及進行項目總體平

25、面布置和臨建設施規劃,確保施工工藝標準化、規范化,積極技術創新、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和綠色環保施工;以改進施工工藝,扎實推進品質工程創建,打造精品工程,樹立質量為先、綠色發展和以人為本的項目施工管理理念。1.2、編制依據1、蘭海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貴州境)擴容工程T7合同段施工合同文件及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國家、交通部現行的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及強制性標準。3、國家、貴州省等地方政府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等。4、本工程相關地質勘察、水文資料。5、本工程相關招標文件。6、工程現場調查及踏勘情況。 7、施工區域自然因素、沿線的交通情況以及現場施工條件等。1.3、編制目標1.3.1、施工工期目標合同

26、工期:1240天,計劃工期:1344天,缺陷責任期24個月,計劃開工日期:2017年12月19日,計劃交工日期:2021年6月30日。實際開工時間以開工令下發時間為準。1.3.2、工程質量目標標段工程一次交驗合格率100%,質量缺陷責任期業主方意見處理率100%,打造精品工程。1.3.3、安全與文明施工目標無重大或大的安全責任事故,無滋事擾民事件。保證安全投入,采取積極穩妥的防范措施防大患于未然,遏制安全事故發生,杜絕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創建“文明工地”及“文明施工先進單位”。全面落實“五化”相關要求,達到現場標識齊全、標志醒目,施工便道沙石化,駐地建設標準化,砼施工、鋼筋加工工廠化,現場管

27、理規范化等目標。“兩圖九牌”(施工區域平面布置圖、立體效果圖、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紀律牌、廉政制度牌、安全生產記錄牌、質量告示牌、安全、質量、文明施工責任牌)。1.3.4、施工環境保護目標遵守環保法規,切實保護沿線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揚塵和噪音污染,做到廢物達標排放。搞好文明施工,保持企業良好形象。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規劃、線路蘭州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重慶至遵義段(貴州境)擴容工程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第10縱”蘭海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組成部分,也是貴州省高速公路規劃網中“第4縱”崇溪河至羅甸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是我國西部地區經重慶、遵義、貴陽至珠江三角腹

28、地、西南出海的最便捷運輸通道。本項目起于渝黔交界的下坪,與重遵擴容工程重慶境段順接,經松坎、新站、大河、馬鬃、茅石、板橋、蒲場、団澤、新浦,終點位于青山樞紐互通立交處,順接蘭海高速遵義至貴陽擴容工程。路線全長約118.918Km。項目所處地理位置如圖2.1。圖2.1 地理位置圖2.1.1、工程名稱與規劃簡介重遵擴容項目T7合同段由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合同段起點位于桐梓縣大河鎮開肩堡大橋橋尾,起止樁號右幅YK34+456YK40+546,左幅ZK34+456ZK40+510,全長右幅6.09公里,左幅6.054公里。除起點段右幅74m,左幅52m為挖方路基外,其余工程為桐梓隧道1座。

29、桐梓隧道T7合同段右洞YK34+530YK40+546,全長6.016Km,左洞ZK34+508ZK40+510,全長6.002Km,1#斜井1470m,2#斜井1481m。隧道工程為本項目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地處黔北高原北部,是大婁山脈延伸偏轉部位,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河流深切,地形破碎,地勢總體特征表現為中部高兩端低。隧道穿越的山體連綿起伏,地面高程在892.71599.2m之間,相對高差706.5m。隧道進口和斜井均有鄉村公路通至附近,交通條件較好,沿線彎多路窄,需加設錯車道和加寬處理,有幾處穿越村莊的位置大車無法通過,進場便道均需要改擴建。隧道級、級和級圍巖均有,詳見表2.1-1、2.1

30、-2;洞身穿越地層有灰巖、泥巖、泥巖夾泥灰巖、灰巖夾炭質泥巖及煤系地層,抗震設防烈度為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值為0.35s;本隧道左幅ZK39+890ZK40+090,長200m;右幅YK39+970YK40+210,長240m為煤系地層,高瓦斯地段,施工中可能遇坍方、吊塊、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等,需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表2.1-1 桐梓隧道主洞圍巖分級統計表圍巖級別左幅(全長6002m)右幅(全長6016m)合計長(m)備注長度(m)占隧道全長比例(%)長度(m)占隧道全長比例(%)101516.9104517.42060449074.8442673.6891649

31、78.354591042表2.1-2 桐梓隧道斜井圍巖分級統計表圍巖級別1#斜井(全長1470m)2#斜井(全長1481m)合計長(m)備注長度(m)占隧道全長比例(%)長度(m)占隧道全長比例(%)143097.3143096.62860402.7513.4912.1.2、地形、地貌項目地處黔北高原北部,是大婁山脈延伸偏轉部位,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河流深切,地形破碎,地勢總體特征表現為中部高兩端低。最高點位于黃泥堡埡口,高程1729.9m,最低點位于北部松坎河谷底部,高程600m,最大相對高差1599.2m。區內主要山脊走向基本保留了早期隆起雛形,烏江及其支流的切割,形成一些峽窄河谷地貌,但

32、其山體脈絡仍然清晰可辨。隧道穿越的山體連綿起伏,軸線通過段地面高程在892.71599.2m之間,相對高差706.5m。根據地貌形成的內外營力和地表形態,可將區內地貌分為溶蝕地貌、侵蝕地貌二種類型。隧道分屬桐梓縣兩個鄉鎮,以隧道中部分水嶺為界,重慶端屬大河鎮所轄,遵義端屬馬鬃鄉所轄,進出口均有鄉村公路通至附近,交通條件較好。2.1.3、水文、氣候測區地處松坎河、桐梓河和清溪河的上游,分別屬長江流域綦江水系、赤水河水系與烏江水系。以山王廟扁桶山尖峰頂一帶構成了綦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烏江水系分水嶺,然后在楊家壩大頂槽灣一線形成赤水河和烏江水系分水嶺,烏江水系僅于邊側分布。區內發育的松坎河、桐梓河和

33、清溪河差異較大,但均為山區雨源型河流,主要由降水補給徑流,局部地下水有一定調節作用。場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7,極端最高36.6,極端最低-6.9;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3mm,年最大降雨量1274mm,最大日降雨量173.3mm,年平均日照時數1046.9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蒸發量1119.5mm;年平均風速1.9m/s,10年一遇最大風速23m/s,全年以西北風為多。災害氣候有干旱、倒春寒、冰雹、暴雨、凝凍等。2.1.4、施工條件1、交通運輸我部桐梓隧道進口及斜井均有鄉村道路通至附近,在盡量利用現有鄉村道路的前提下,對現有鄉村道路進行加設錯車道、加寬及對村民聚集區

34、新建繞行等方式進行改造升級,以滿足運輸要求。2、施工用水桐梓隧道進口左幅左側800m山溝現有水源,地表水豐富;采用63鍍鋅鋼管引至桐梓隧道進口蓄水池,供桐梓隧道進口及1#拌和站使用。2#斜井右側山溝有地表水,采用63鍍鋅鋼管自流引至2#斜井蓄水池,供1#、2#斜井和2#拌和站使用;后期考慮使用斜井洞內抽排涌水,經沉淀后處理后作為施工用水。3、施工電力經調查周邊現有變電站無法滿足我部施工用電容量要求,根據用電容量統計需新建變電站1座,以專供桐梓隧道施工用電。前期臨建用電協調使用當地10KV農網線路,待施工專線加設完成后改換專線。2.2、工程概況重遵擴容T7合同段桐梓隧道進口右洞YK34+530Y

35、K40+546,全長6.016Km,左洞ZK34+508ZK40+510,全長6.002Km,1#斜井1470m,2#斜井1481m;桐梓隧道正洞及斜井掘進開挖、支護、襯砌、洞內裝飾、洞口工程、附屬工程以及臨時工程。右幅YK34+456YK34+530,左幅ZK34+456ZK34+508段路基挖方。2.3、工程簡介工程名稱(樁號)重遵擴容項目T7合同段(YK34+456YK40+546)建設單位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監理單位貴州陸通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質量監督單位貴州省交通建設質量監督局施工單位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合同工期1240天中標價1

36、164722482合同質量目標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格2.4、主要技術指標序號項 目技術標準規范值采用值1公路等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2車道數雙向六車道雙向六車道3路基寬度33.5(分離式路基215.75m)33.5(分離式路基215.75m)4設計速度100Km/h100Km/h5汽車荷載公路-I級公路-I級6隧道建筑限界14.755.0m第二篇 施工部署第三章 工程特點及控制性、重(難)點工程識別3.1、工程特點簡介3.1.1隧道工程桐梓隧道T7合同段右洞YK34+530YK40+546(6016m);左洞ZK34+508ZK40+510(6002m) 1#斜井(1470m),2#斜井(1481m

37、)。其中瓦斯段左幅ZK39+890ZK40+090(200m);右幅YK39+970YK40+210(240m)。桐梓隧道洞身開挖土石方223.96萬m3;混凝土總量65.557萬m3;噴射混凝土總量11.49萬m3;鋼筋總量22145.5T;型鋼拱架總量12979.2T。3.1.2、路基工程路基挖方:77459m;斜井風機房場平挖方31.97 m,填方27.77 m。附表:主要工程特點統計表(表3.1):表3.1附表 主要工程數量統計表起止樁號路基涵洞橋梁隧道備注挖方填方構造數量基礎下構上構長/高長/高道構造長度構造長度構造結構形式ZK34+456ZK34+50852/36YK34+456Y

38、K34+53072/18YK34+530YK40+5466016ZK34+508ZK40+51060021#斜井14702#斜井1481 表3.2 主要材料統計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鋼筋T2型鋼T3424mm鋼花管T4505mm鋼花管T525中空錨桿m6R25自進式錨桿T7R32自進式錨桿T8R51自進式錨桿T9水泥T10砂石料m3 表3.3 主要設備配置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挖掘機6臺250型裝載機14臺3智能濕噴機2臺4多臂鑿巖臺車2臺5二襯臺車6臺6仰拱臺車4臺7電纜溝移動滑膜機2臺8液壓棧橋4臺9超前地質鉆機2臺10HZS-120型拌合樓4套1110T龍門吊4臺3.2、控制性工程識

39、別桐梓隧道T7合同段右洞YK34+530YK40+546(6016m);左洞ZK34+508ZK40+510(6002m) 1#斜井(1470m),2#斜井(1481m)。其中瓦斯段左幅ZK39+890ZK40+090(200m);右幅YK39+970YK40+210(240m)。3.3、難點工程、工藝識別桐梓隧道為大斷面高瓦斯特長隧道,地質條件復雜,穿越斷層、高地應力軟弱層、巖溶、瓦斯地段;為本合同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采取的主要工藝識別如下:表3.4 重難點工藝識別工程名稱工藝識別高地應力軟弱大變形優化斷面近似圓形,加深仰拱;增大預留變形量,采用先柔后剛、邊支邊讓、多次支護等措施;采用雙側壁

40、開挖方式;加強監控量測,根據檢測數據調整支護結構,確保支護結構安全、經濟、合理;巖溶地段突水、突泥施工中進行超前探水,查明隧道前方地下水分布情況,將采取超前預注漿處理;將大量地下水盡可能地封堵在圍巖內,使隧道開挖不出現大量涌水。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采用全斷面深孔預注漿、部分斷面深孔預注漿、深孔周邊預注漿、開挖后周邊注漿及開挖后局部注漿堵水。施工中加強超前地質預報,根據超前地質預報探測溶洞位置、規模、性質確定處治措施。洞身斷層破碎帶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緊封閉、勤測量”的原則。若有地下水,采取全斷面預注漿對地下水進行封堵。視斷層軟弱、破碎情況,采取單排或雙排小導管進行超前支護

41、。對襯砌結構進行加強,通過基礎設置注漿小導管提高襯砌結構承載力。高瓦斯地段的處理超前鉆孔卸壓排放瓦斯,從而緩解前方煤層壓力,防止瓦斯突出。盡快完成初期支護體系,盡量縮短開挖面的暴露時間。二襯采用防腐氣密性混凝土封堵瓦斯。建立完善的完善排放系統。加強通風防止瓦斯聚集。建立健全瓦斯檢測制度。隧道施工通風洞口至洞內1公里采用獨立壓入式通風。洞內1公里至右洞排風口前(約3.2公里),采用巷道式通風,左右洞軸流風機進洞,新鮮空氣由左洞進入,污染空氣由右洞排出。隧道施工超過隧道排風口(約3.2公里)后,斜井與主洞貫通,并參與主洞通風,作為施工排風洞,新鮮空氣仍由左洞送入,污染空氣由右洞排至隧道排風口,從斜

42、井集中排出。隧道用電1、涌水排水2、第四章 組織部署與任務分解4.1、施工組織機構設置“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重遵擴容項目T7合同段項目經理部”。經理部統轄全段施工,并對本合同段的施工質量、工程進度、安全及環保等一切與該合同段相關的工作負責。項目經理部駐地和工地試驗室設置桐梓縣石牛村街上組。項目經理部設項目經理、支部書記、項目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安全副經理、各一人,下設工程科、質檢科、技安科、財務科、機料科、行政辦公室、工地試驗室等。項目經理部下轄2個項目工區,每項目工區設工區長一人,負責對各劃定區段工程的施工。重遵擴容項目T7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安全副經理項目書記

43、工程科 財務科機料科質檢科安全科行政辦公室 試驗室 一工區 二工區 達到公司安全、質量、環境、健康目標圖4.1 組織機構框架圖4.2、組織協調管理項目經理:負責實施對工程五大目標和人、財、物三大要素的全面管理、調度和控制;項目副經理:負責協助項目經理實施對工程五大目標和人、財、物三大要素的全面管理、調度和控制;項目總工程師:主要負責對工程施工技術方案、進度計劃、工程質量及工程成本的控制和把關;安全副經理:負責對施工過程和職業健康安全運行等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項目書記:負責黨政、廉政宣傳、教育工作;工區長:負責自己段落內路基或結構物的施工及安排和施工管理工作;工程科:負責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施工

44、方案、技術論證和技術資料,合同管理、計量管理和成本分析等;機料科:負責機務管理、材料管理;質安科:負責對工程質量安全、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行政辦公室:負責辦公室事務、對外關系、后勤保障、工程項目協調方面的處理;財務科:負責資金控制、成本核算;工地試驗室:負責項目各類試驗及檢測工作;提供工程自檢資料,控制質量;技術員:負責自己段落的質量控制、技術指導。4.3、施工區段劃分與任務分解進場后,根據施工的連續性、專業性、均衡性和經濟性以及本著科學管理、精心組織的原則,結合本項目的工程內容、工程特點以及現場施工條件,科學地對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務進行劃分,各工區安排如下:4.3.1、第一工區一工區駐地位于桐

45、梓隧道ZK34+550左側1#集中加工房旁,駐地占地面積670m2;1#拌和站設置在桐梓隧道進口YK35+000右側200m,占地面積約7303m2;1#集中加工房位于桐梓隧道ZK34+550左側,占地面積約為4668m2;1#料場選址在1#拌和站堆料倉后側,采用隧道洞渣加工,砂石料加工后采用輸送帶直接送入待檢料倉;一工區工人駐地設置在ZK34+560左側,占地面積3250m2。棄土場:1號棄土場(ZK35+000左側);棄方量120萬方,占地100畝;施工內容:一工區主要工作范圍起點ZK34+456ZK34+508,YK34+456YK34+530路基;桐梓隧道左洞ZK34+508ZK38+

46、075(3567m);右洞YK34+530YK37+700(3170m)的全部工作。工程量:1、路基土石方:挖方7.7萬方;2、隧道:桐梓隧道左洞:ZK34+508ZK38+075(3567m); 右洞:YK34+530YK37+700(3170m);4.3.2、第二工區二工區不設工區駐地,管理人員及技術員住項目部;2#拌和站設置在距離桐梓隧道1#斜井左側500米處鄉村道路旁,占地面積約7400m2;2#集中加工房設置在桐梓隧道1#斜井右側500米鄉村道路旁與2#拌和站相鄰,占地面積約為4668m2;1#料場選址在1#拌和站堆料倉后側,采用隧道洞渣加工,砂石料加工后采用輸送帶直接送入待檢料倉;

47、同時在二工區設置取料場一座,位于二工區YK36+800右側1600米,鄉村道路旁,用于在隧道地質較差,隧道洞渣無法用于加工砂石材料時使用。二工區工班駐地設在桐梓隧道1#斜井左側,占地面積3050m2。棄土場:2號棄土場(1#斜井右側):棄方量90萬方,占地88.7畝;施工內容:二工區主要工作范圍為1#斜井(1470m),2#斜井(1481m);主洞左洞ZK38+075ZK40+510(2435m);右洞YK37+700YK40+546(2846m)。工程量:1、風機房場地土石方:挖方31.97萬方,填方27.77萬方;2、隧道:桐梓隧道主洞左洞:ZK38+075ZK40+510(2435m);

48、右洞:YK37+700YK40+546(2846m); 斜井:1#斜井(1470m),2#斜井(1481m);4.4、施工組織部署4.4.1、施工中把握兩條關鍵線路,前期以右線正洞與1#斜井貫通作為第一階段施組的關鍵線路;后期以右線正洞與8標貫通作為第二階段施組的關鍵線路。4.4.2、進口淺埋段施工進口淺埋段進洞是關鍵。進洞前應做好仰坡邊坡坡面加固措施和超前管棚措施,埋好地表下沉觀測樁,做好觀測分析。根據洞口條件,右洞條件較好,故先進右洞。進洞施工應根據圍巖石質情況并結合設計圖紙選擇合適的工法:圍巖松散,自穩性差,可按雙側壁或CRD法施工;圍巖較好,則可用三臺階預留核心法或臺階加臨時仰拱法施工

49、。進洞應短進尺,千萬不能盲目冒進,根據洞內周邊變形觀測,及時對變形過大的部位及時加固,還有要特別注意鋼架拱腳不能懸空,防止掉拱。若洞口圍巖太差,采用雙側壁導坑法施工進度緩慢,且超前地質預報情況比較差的圍巖比較長時,為了不影響右線掌子面的掘進,則應調整右洞施工組織,先開一側導洞,尺寸6m寬左右,6m高,通過圍巖較差的洞口段,到好圍巖后按三臺階法向前開挖,不影響進口正洞前方掘進進度。為了不影響右洞掌子面的進度,待左洞施工完成洞口段后開一橫通道通右線,則右線施工交通可經左線進出。反過來施工右線洞口段,把右線的洞口段的側導洞回填,再開挖右線洞口段。4.4.3、1#斜井施工:快到右線交叉口時拐到2#斜井

50、進入右線正洞,再往進口方向反打,與進口貫通,解決第二階段通風問題和排水問題。往大里程也要施工,施工中盡快打到與8標的貫通點。4.4.4、左線施工可按正常組織施工即可。當左線右線施工組織和資源有矛盾時,應先保右線,左線服從右線。 施工方案選擇針對本合同段的工程特點,進行了具體布置和安排,下面就共同的工序和施工方案進行敘述:5.1、路基施工方案5.1.1、土石方施工路基長度左幅52m,右幅72m;挖方7.74萬m,均為棄方,棄方用運輸車運至設計1#棄土場進行堆放。斜井風機房場平挖方31.97萬m,填方27.77 m,多于的棄方運至設計2#棄土場堆放。挖方采用機械開挖,采用控制爆破法開挖。填方首先清

51、理地表,填方地段需要進行填前碾壓。對于不合格的填料需要進行挖除換填,并進行分層填筑。針對不同的填料,在施工之前進行試驗路段的填筑,為正式填筑提供有利的數據。5.1.2、排水工程施工路基排水C20片石混凝土共371.5m;及時完善截水溝、邊溝等排水設施,保障排水工程能及時有效的起到排水功能。5.1.3、防護工程防護工程:抗滑樁144m,25錨桿9038.5Kg,C20噴射混凝土65m,噴播植草4042.7 m2,主洞防護網849 m2,上邊坡防護采取邊挖邊防,逐級開挖逐級防護,下邊坡也及時采取邊填邊防,以保證邊坡的穩定。5.2、隧道工程5.2.1、洞口工程洞門和明洞開挖:根據“早進洞,晚出洞”的

52、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邊仰坡開挖,減小對洞口自然景觀的破壞;根據實際地形進行邊坡、仰坡開挖線放線,開挖前先施作截水溝,從上自下邊開挖邊防護,施作側溝。邊、仰坡處理:仰坡及邊坡隨明洞開挖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施作錨桿、掛網、噴漿加固,以保證仰坡、邊坡穩定性,確保洞口安全。洞門施工:在進洞施工后,及時進行洞口段明洞襯砌施工,明洞襯砌完成后及時安排洞門施工。洞門基礎:洞門基礎挖至設計標高后,檢查地基承載力、基坑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后,支立大塊組合模型,泵送砼入模。基頂預埋鋼筋,與端墻鋼筋連接。洞門砼施工:鑿除二襯及基礎表面浮漿,砼澆注前用水沖洗,使洞門與正洞拱墻砼連接成一體。用48鋼管搭設腳手架,腳手架有足夠

53、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使其在砼灌注過程中不發生位移和局部變形,保證邊角順直、表面光潔,尺寸準確。用大塊鋼模板立模,泵送砼入模,分層澆筑,插入式搗固。在下一層澆筑時對上一層砼鑿毛、沖洗,保證新老砼的結合。洞門施工完成后,及時對洞頂回填,修建端墻頂排水溝,保證洞口穩定和排水順暢。對外露臨時邊仰坡及回填坡面及時綠化,防止雨季對邊坡的沖刷。5.2.2、主洞工程明洞施工:本合同段共有4段明洞,長度共計33m,C30砼624.3m。明洞襯砌內模采用模板臺車,外模采用組合鋼模板。超前大管棚施工:超前管棚采用1086mm大管棚注漿,共計4段,長4870m。采用潛空鉆機成孔,施工程序:施作套拱鉆機就位鉆孔清孔插

54、入鋼管孔口密封處理管棚鋼管注漿。為增加鋼管剛度,注漿完成后管內以M30號水泥砂漿填充。洞身開挖:長度共計14969m,其中級圍巖共計1133m,級圍巖共計11776m,級圍巖共計2065m,土石方開挖共計223萬m。S-a、S-b襯砌段采用雙側壁導坑法開挖,S-c襯砌段采用三臺階七步開挖法開挖,級圍巖采用三臺階法開挖、級圍巖采用上下臺階法開挖。初期支護:初期支護采用多功能作業臺架作為施工平臺,多臂鑿巖臺車施作錨桿眼、濕噴機噴混凝土。先進行系統錨桿的施工,砼初噴后再進行拱架和鋼筋網的安裝,最后復噴至設計厚度。系統錨桿:采用多臂鑿巖臺車進行鉆孔,鉆孔垂直于巖層面呈環向布設,成孔后進行吹洗。藥卷錨桿

55、需裝滿早強水泥砂漿藥卷后插入錨桿,中空注漿錨桿和鋼花管則插入后注漿,自進式錨桿自進如巖面后注漿。超前支護:手持風鉆進行造孔,成孔后進行吹洗,用風鉆將小導管頂入。注漿泵注漿,注漿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兩側對稱注漿。洞內無長管棚支護的、圍巖地段,采用504mm熱軋無縫鋼管,高地應力段采用R51自進式錨桿,采用424mm熱軋無縫鋼管。超前小導管施工程序:鉆孔清孔插入鋼管孔口密封處理鋼管注漿。R51自進式超前錨桿施工程序:打入巖面孔口密封處理注漿。拱架:型鋼拱架統一在集中加工場進行加工,采用冷彎機加工成型,分段制作,按單元拼焊及試拼裝后,運送至現場拼裝使用。鋼筋網:鋼筋網在集中加工房制作成片狀,運送至現場

56、人工鋪設,其尺寸根據實際情況定,鋼筋網與錨桿或其他固定裝置連接牢固。仰拱:仰拱初支采用噴射砼施工,仰拱混凝土一次性澆筑,采用液壓仰拱棧橋施工,仰拱臺車模筑砼,保持仰拱弧度和質量。拱墻:隧道模筑砼襯砌普通段采用C30混凝土,瓦斯段采用C40氣密性混凝土,級圍巖襯砌厚度5560厘米、級圍巖襯砌厚度4550厘米、級圍巖襯砌厚度40厘米。初期支護完成段,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圍巖收斂變形穩定后作為最佳襯砌時機。但軟弱圍巖及斷層破碎帶處,由于其圍巖自穩能力差,初期支護難以使其達到完全穩定,根據支護情況及量測信息,為確保洞體穩定及施工安全,必要時及時施作襯砌緊跟開挖面。二次襯砌拆模后,采用二襯砼噴淋養護臺車及

57、時對砼進行養生。防水工程:復合式襯砌的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置了1.5mm厚EVA蜂窩式防水板,內襯采用350g/無紡土工布,無紡土工布與防水板采用分離式,采用人工配合防水材料自行式鋪設機鋪設,防水板熱熔焊接。初支與防水層之間鋪設100半圓排水管作為環向排水盲溝,隧道兩側邊墻腳縱向全長各設100mmHDPE雙壁打孔波紋管,每20m設橫向排水管與中心排水溝相連。隧道的施工縫和沉降縫使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橫洞施工:車行橫洞位于級圍巖和級圍巖,級圍巖車行橫洞在緊急停車帶支護穩定后進行開挖,開挖橫洞時,拆除橫洞口緊急停車帶鋼支撐,并及時橫梁及豎向支撐。級圍巖車行橫洞在主洞掌子面開挖超過橫洞交叉位置3

58、0m后進行橫洞開挖,其余施工方法和要求與圍巖相同。人行橫洞開挖后及時施作相應初期支護,全斷面開挖完成后及時施作仰拱,使隧道封閉成環。第六章 施工平面部署6.1、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原則(1)盡量減少施工用地,少占農田,使平面布置緊湊合理。(2)合理組織運輸,保證運輸方便通暢,減少運輸費用和二次轉運費用。(3)地的布置應符合施工流程要求,盡量減少各工序、各專業之間的干擾。(4)充分利用現有各種結構物和現場條件,降低臨時設施的費用。(5)各種生產生活設施應便于生產生活及管理要求。(6)滿足安全防火、勞動保護的要求。(7)與地方政府“四結合”相結合,統籌規劃。6.2、主要臨時工程規劃6.2.1、臨時房

59、屋 項目部駐地:項目部駐地位于大河鎮石牛村街上組毛青杠,距離本項目的桐梓隧道2#斜井距離640m,2#拌和站、集中加工房直線距離630m,距桐梓隧道進口4公里;項目部占地面積7820m2,其中辦公區5470m2,生活區2350m2;項目部所有房屋采用阻燃拼裝活動房。工區駐地:一工區駐地布置在隧道左幅ZK34+540左側30m處,1#集中加工房旁,占地面積760m2。二工區不單獨設置駐地,其現場管理人員住項目部。工班駐地:在各個主要的控制點施工現場設置工人駐地,以滿足生產及施工需要。一工區范圍桐梓隧道進口工人駐地設置在ZK34+560左側,占地面積3250m2;二工區范圍桐梓隧道1#斜井左側,占

60、地面積3550m2。6.2.2、便道進場便道:在盡量利用現有道路的原則下,對現有道進行加錯車道、加寬、新建等改造以滿足運輸要求。以混凝土鄉村路楚米鎮常蔬村常五為起點至石牛村夜郎組,全長3.09公里。路面寬4.5m,C25混凝土硬化路面,路面厚25cm,除無錯車位置外基本滿足運輸要求;根據實際地形設置錯車道,錯車道長20m,寬3.5m,路面采用C25混凝土硬化,厚度20cm。 河鎮石牛村夜郎組至街上組,全長1.55公里。本段鄉村道路為瀝青路面結構,厚度8cm,路面寬3.5m;為滿足運輸要求需設置錯車道和對局部彎道改擴,錯車道設置長、寬同上。 街上組段全長0.63公里,現有道路橫穿街上組村寨,道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