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屆湖北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題(解析版)一、選擇題:1.酵母菌是研究新陳代謝的模式生物。下列關于酵母菌生命系統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A.無線粒體,既能進行無氧呼吸又能進行有氧呼吸B.有核糖體,核糖體在細胞質中形成而與核仁無關C.有細胞壁,不能分泌水解酶分解環境中的淀粉D.在無氧環境中,合成 ATP的同時還能生成 NADH【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類另I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細胞大小較小(一M 110um)較大(1100um)細胞核無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核仁、染色體,只后擬核有成形的細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細胞質只有核糖體,沒有其它復雜的細胞器
2、有核糖體、線粒體等,植物細胞還內葉綠體等細胞壁細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增殖方式二分裂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可遺傳變異來源基因突艾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共性都含有細胞膜、核糖體,都含有DNA RNAB種核酸等【詳解】A、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有線粒體,A錯誤;日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其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B錯誤;C酵母菌能夠分泌胞外酶分解環境中的淀粉,C錯誤;D在無氧呼吸第一階段,合成 ATP的同時還生成 NADH D正確。故選D。2.人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膜上存在著主動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SCLT1和被動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 GLUT2骨骼肌細胞膜上含有
3、被動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GLUT-4研究人員發現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在不同葡萄糖濃度下的運輸速率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合理的是()50,速 卜(wg) 1 -ft e&示蕓事履示SGLT1界說速寄程示CLUT2轉運速率20 40 60 R0100 fj幽需將A.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可通過 SGLT1載體蛋白從腸腔中吸收葡萄糖B.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通過 GLUT細體轉運葡萄糖的動力來自葡萄糖的濃度差C.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與骨骼肌細胞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不同是二者的基因不同造成的D.胰島素能提高骨骼肌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率可能與促進骨骼肌細胞增加GLUT-4的數量有關【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
4、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動運輸的載體, 后者是協助擴散的載體;分析題圖曲線可知,協助擴散發生的同時,主動運輸也在發生。只不過很低濃度下,主動運輸的載體就達到飽和;高濃度情況下,需要依賴于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協助擴散,協助擴散是主動 運輸方式的3倍。【詳解】A、據上分析可知,SGLT1載體蛋白屬于主動運輸載體,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可通過主動運輸從腸腔中吸收葡萄糖,A正確;日GLUT細體是協助擴散的載體,協助擴散轉運葡萄糖的動力來自葡萄糖的濃度差,B正確;C同一個體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與骨骼肌細胞基因相同,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不同是基因選擇性表達造成的,C錯誤;D骨骼肌
5、細胞膜上含有被動車t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GLUT-4,胰島素能提高骨骼肌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速率可能與促進骨骼肌細胞增加GLUT-4的數量有關,D正確。故選Co3.研究發現一些家族的遺傳性嚴重肥胖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日b共同控制。黑皮素4受體與促黑索細胞激素結合才能維持正常體重,否則將會出現遺傳性嚴重肥胖,作用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八基因促黑索細咆搬東電戌右4受怵 爭維持正常體重A.基因A和基因b的主要差異是含氮堿基的種類不同B.正常體重者體內的促黑素細胞激素在發揮作用后不會被滅活C.阿黑皮素原轉變為促黑素細胞激素需要內質網與高爾基體D.人群中遺傳性嚴重肥胖者的基因型共有6種1、
6、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段,DNA勺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甘酸,脫氧核甘慳種,基因中脫氧核甘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基因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控制2、由題意知,維持正常體重必須同時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所以aabb、A B表現為嚴重性肥胖。【詳解】A、基因A和基因b的主要差異是含氮堿基的數目或排列順序不同,正常體重者體內的促黑素細胞激素在發揮作用后會被滅活,阿黑皮素原轉變為促黑素細胞激素屬于蛋白質的加工,需要內質網與高爾基彳人群中遺傳性嚴重肥胖者的基因型有A B , aaB , aabb,共有7種,故選C。4.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成。質A錯誤;B錯誤;體重的基因型錯誤。A
7、.紅細胞、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相同堿基不同分為4AaaB、C正確;B.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C.血紅蛋白等化學成分相對穩定是內環境穩態的表現之一D.神經調節是內環境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學成分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5)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詳解】A、紅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血漿,淋巴
8、細胞和吞噬細胞生活的內環境主要是淋巴,A錯誤;日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內環境穩態遭到破壞時,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紊亂,B正確;C血紅蛋白在紅細胞內,不屬于內環境成分,C錯誤;D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免疫調節網絡,D錯誤。故選Bo5.某種植物的頂端優勢受激素 M和生長素共同調節,野生型(甲)植株的一種突變型(乙)不能合成激素M為探究兩種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某興趣小組將乙的枝條(接穗)嫁接在甲的根(砧木)上,獲得如下圖1所示的植株(丙),然后,在相同的條件下種植三種植株并測量側芽的長度,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敘A.兩種激素都能調節側芽生長,二者為協同關系B.激
9、素M可能是由根合成并運輸至側芽發揮作用的C.應增設甲提供接穗、乙為砧木的嫁接植株作為實驗組D.僅依據該實驗不能確定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根還是莖【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和圖1分析可知,甲植株是野生型;乙植株是突變型,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丙植株是突變型乙的莖嫁接到野生型甲的根上形成的。根據圖2分析,甲、乙的實驗結果說明甲可以合成植物激素生長素,且植物激素 M抑制側芽生長,而乙不能合成激素M解除了頂端優勢,側芽生長較快;甲、丙實驗結果說明植物激素M是根合成的。【詳解】A、植物激素M抑制側芽生長,生長素體現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側芽生長,A錯誤;以植株丙是用野生型甲做根、突變型乙做莖,實驗結
10、果出現了頂端優勢,說明植株丙能產生植物激素可得出激素M可能是由根合成并運輸至側芽發揮作用的,B正確;C為使這結論更具說服力,應增設甲提供接穗、乙為砧木的嫁接植株作為實驗組,C正確;D該實驗沒有設置關于生長素的對照,不能確定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根還是莖,D正確。故選Ao6.甜豌豆的紫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某研究小組進行雜交實驗得到如下結果:實驗一:P紫花()X白花(臺)fF i紫花實驗二:P白花()X紫花(臺)fF i紫花實驗三:Fi紫花XP白花2紫花:白花=1: 3卜列推理與判斷成立的是(A.該相對性狀受同源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該相對性狀基因位于線粒體 DNAC.若讓Fi紫花植株自
11、交,則F2會出現紫花和白花且分離比為3: 1D.若讓Fi紫花植株自交,則F2中白花純合子出現的概率為3/16由實驗一和實驗二結果可得出,該相對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詳解】A、據上分析可知,該才跟據正反交結果一致可知,控若讓Fi紫花植株(AaBt)7,C錯誤;若讓Fi紫花植株(AaBb)故選Do7.為探究環境因素對植物葉片葉叁且正花,其,花(A B )合子(AAbh含量的影響,研究小組以上位基因控制,花是結果一致為幺裒匱傳;由實驗三結果可知,貝顯性才表現;生狀受同源染相對性狀的,則F2會出,則F2中白彳勻表現白花,據DN花(aaBB、題。A錯誤;B錯誤;、aaB 、 aabb)出現的概率為杵
12、進行了實驗。且分離比為9:3/i6 , D正確。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可知,經 處理的該作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這將直接導致分布在 上的葉綠素吸收的光能減少、光合作用的 階段減弱從而降低了光合速率。(2)用 提取上述4組葉片中的色素并用 法分離色素后所得色素帶中,發現第4組從上到下第 條色素帶均明顯變窄。(3)為進一步研究土壤缺 Mg對該作物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以該作物幼苗、完全培養液、缺Mg的完全培養液為材料,寫出實驗設計思路 。【答案】(1).光照和低溫(或“光+0C”)(2).葉綠體類囊體膜(或“類囊體薄膜”)(3).光反應 (4).無水乙醇(或“有機溶劑”
13、或“丙酮”)(5). 紙層析 (6). 3、4 (7). 將長勢相同的該作物幼苗平均分為2組分別栽種在等量的完全培養液和缺Mg鹽培養液中,置于光照和溫度等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分別取相同部位的葉片提取葉片中的色素并采用紙層析法分離,觀 察比較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第3和第4條色素帶的寬窄得出結論【解析】【分析】據圖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強度、溫度,因變量為葉綠素相對含量。由圖中曲線對比可知,4曲線(經低溫和光照處理)的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詳解】(1)據圖分析可知,經低溫和光照處理的該作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最為明顯,這將直接導致 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的葉綠素吸收的光能
14、減少,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從而降低了光合速率。(2)光合色素用無水乙醇提取,并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后所得色素帶中,從上到下葉綠素出現在第三條和第四條,第4組葉綠素含量急劇減少,故第 4組從上到下第3、4條色素帶均明顯變窄。(3)為進一步研究土壤缺 Mg對該作物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可將長勢相同的該作物幼苗平均分為2組分別栽種在等量的完全培養液和缺 Mg鹽培養液中,置于光照和溫度等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培養, 一段時間 后,分別取相同部位的葉片提取葉片中的色素并采用紙層析法分離,觀察比較濾紙條上從上到下第3和第4條色素帶的寬窄得出結論。【點睛】本題考查光照強度和溫度對植物光合速率影響,意在考查考生
15、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 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并能用文字、曲線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 能力。8.普通小麥(2n=42)在栽培過程中會出現單體和缺體。單體比正常個體少一條染色體,用(2n-1)表示,缺體比正常個體少一對同源染色體,用(2n2)表示。(1)若不考慮同源染色體之間的差異,普通小麥共有 種單體,種缺體。單體或缺體植株的形成原因是親代中的一方或雙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未分離。(2)若小麥的單體植株能夠產生數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則自交后代的染色體組成類型及其比例為。事實上,單體小麥有 對同源染色體和一個單價染色體,這個不能配對的單價染色體常常不能進
16、入到子細胞中去,因此n型配子比n-1型配子(填“多” “少”或“無法確定”)。(3)已知小麥無芒對有芒為顯性,為判斷控制小麥有芒基因在幾號染色體上,可選擇植株分別與 小麥單體品系進行雜交,若在與某一單體品系雜交的后代中出現 個體,則可確定有芒基因的位置在相應的染色體上。【答案】(1).21 (2).21 (3).一對同源染色體或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或“同源染色體或姐妹染色單體”或“一對同源染色體或一條染色體的兩條子染色體”)(4). 2 n : (2 n-1):(2 n-2)=1 : 2 : 1 (或正常:單體:缺體 =1 : 2 : 1) (5).20 (6). 少 (7).正常有芒(
17、8).無芒 (9). 有芒【解析】【分析】由題意知,普通小麥染色體數目是2n=42條染色體;單體比正常個體少一條染色體,用(2n-1 )表示,含有41條染色體;缺體比正常個體少一對同源染色體,用(2n-2)表示,含有40條染色體。若不考慮同源染色體之間的差異, 普通小麥染色體數目是 2n=42條染色體,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 21條染色體,單體比正 常個體少一條染色體,可以少一個染色體組中任何一條染色體,故普通小麥共有21種單體;缺體比正常個體少一對同源染色體,可以少21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任何一故普通小麥共有21種缺體。【詳解】(1)普通小麥染色體數目是 2n=42條染色體,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 21
18、條染色體,單體比正常個體 少一條染色體,可以少一個染色體組中任何一條染色體,故普通小麥共有21種單體;缺體比正常個體少一對同源染色體,可以少 21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任何一對,故普通小麥共有21種缺體。單體或缺體植株的形成原因是親代中的一方或雙方在減數分裂過程中一對同源染色體或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2)單體比正常個體少一條染色體,用(2n-1 )表示,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為n和n-1兩種,故單體自交后代為2n: (2n-1 ): (2n-2) =1: 2: 1。事實上,單體小麥(2X20+1)有20對同源染色體和一個單價染 色體,這個不能配對的單價染色體常常不能進入到子細胞中去,因此 n
19、型配子(含單價染色體)比 n-1-7 -型配子(不含單價染色體)少。aa)則可確(3)已知小麥無芒對有芒為顯性,為判斷控制小麥有芒基因在幾號染色體上,可選擇正常有芒植株(分別與無芒小麥單體 (AA或A0)品系進行雜交,若在與某一單體品系雜交的后代中出現有芒個體,定有芒基因的位置在單體所在染色體上,若后代全為無芒個體,則可確定有芒基因的位置不在單體所在染 色體上。【點睛】本題結合所給信息,考查染色體數目變異和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 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9.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主要流行于非洲瘧
20、疾猖獗的地區,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1)造血干細胞通過分裂和分化形成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血細胞。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上發生的過程。(2)造血干細胞在分裂前需要進行充分的物質準備。其中之一是合成 DN限制所需的酶,其合成場所是(3)在紅細胞發育成熟的過程中,雖然RNA含量很少,卻能演合成大量的蛋白質細胞提高合成蛋白質速率的途徑是發生了一個堿基1者則易在形態、(2).米結合多個(4).基因頻率。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由于IJ血紅蛋白合成的對的替換,從而導致血紅蛋白的結構異常,這種變異屬(4)研究發現,在非洲瘧疾猖獗的地區,雜合子
21、對:感染瘧疾而死亡。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變異的有利與有發生定向改變,從而促進人群發展、進化。【答案】(1).在個體發育中,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3).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6).遺”異中的具有較強的投鐮刀型細胞貧血,住另一方面使人群的由一個或一種細殖產生的后代解旋酶和DN牒基因突變(7).相對(8).有關基因突變,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5). 一條mRNAt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2、基因突變的類型:自發突變和人工誘變。3、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低頻性(個體的基因突變率低,但種群中個體數,其突變率較 高)、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4、體細胞突變一
22、般不遺傳給子代,生殖細胞突變一般可以遺傳給子代。5、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基因突變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變是生物 變異的根本來源。【詳解】(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2)分裂間期主要完成 DNAM制和蛋白質合成,DNA復制需要解旋酶和 DN咪合酶,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3)由于一條mRNAt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所以少量RNAI歸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質,提高細胞合成蛋白質速率。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由于控制血紅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發生了一個堿基對的替 換,從而導致血紅蛋白的結
23、構異常,這種變異屬于基因突變。(4)雜合子對瘧疾具有較強的抵抗力,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則易感染瘧疾而死亡。這一現象說明變異的有利與有害具有相對性,另一方面使人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從而促進人群進化。【點睛】本題考查細胞分化概念,DNAM制所需條件,基因突變的概念及特點和意義,掌握相關知識結合題意答題。.在游樂園乘坐過山車, 頭朝下疾馳時,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 并狂呼亂叫。下圖表示人體內的相關調 節模式,A、B代表不同的區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內外環境變化(1)坐過山車時的恐懼感是在有關,物質C是(2)人頭朝下疾馳時, D處受到刺激而(3)此現象體現的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答案】(1)
24、. A (2). 腎上腺素肌口速主要與物質,它是由的。奮以OO.腎上腺髓質(或“O興奮在反射弧的內分泌形式傳到a處匕時a處的膜電位變為處,只向傳遞,其原因是局部電流(或“電信號”或“神經沖動”)(5). 內正外負 (6). 突觸(7).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 (8).一方面內分泌腺本身直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 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分析圖示可知,A、B表示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C表示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D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E表示反射弧的傳入神經, a代表神經纖維上的一個點。反射活動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實現。反射弧的組成為:感受器一傳入神經一神
25、經中樞一傳出神經一效應器。反射弧的結構必須保持完整,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反射活動就無法進行。但是反射弧是完整的,如果沒有外界刺激也不會出現反射活動。【詳解】(1)恐懼的感覺是在圖中大腦皮層A區域產生的。腎上腺素可以提高組織的興奮性,心跳加速主要與腎上腺髓質分泌的物質C腎上腺素有關。(2)人頭朝下疾馳時,D處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興奮,興奮以局部電流形式傳到a處,此時a處產生動作電位,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內正外負。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故興奮在突觸處只能單向傳遞。(3)此現象體現的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是一方面內分泌腺本身直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
26、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點睛】本題結合圖示,考查反射弧的組成、神經沖動的產生及傳導,要求考生識記反射弧的組成,識記低級中樞受高級中樞的控制,掌握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能運用所學 的知識對各小題進行準確解答,難度適中。.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爆發至今造成我國生豬大量死亡,引起肉價飛漲。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如非洲野豬、歐洲野豬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請回答下列問題:(1)被ASFV(旻染后,豬的免疫系統能消滅一定數量的病毒,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在免疫應答中,B淋巴細胞的增殖、 分化需要的信號來源有 T細胞
27、分泌的淋巴因子和 兩個信號的共同刺激。(2)當ASFV(旻入豬細胞后,需要 發揮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的病毒則需相應的抗體與之結合形成抗原一抗體復合物,并且由 將之清除。(3)要阻止非洲豬瘟的進一步蔓延,從免疫學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進行免疫預防。疫苗的作用是。某研究機構初步研制出非洲豬瘟疫苗,為判斷該疫苗的有效性,他們將未接觸過ASFV勺生長狀況相同的生豬隨機均分為兩組,并編號為甲和乙,進行了如下實驗:甲組乙組注射是否發病注射是否發病Q次實驗1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否a否-10 -第二次實驗1mL含ASFV制齊IJ是1mL含ASFV制劑是a處的內容是 。出現此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點即可)。【答案】(1). 防衛 (2),病毒抗原的直接刺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電工特種作業操作證考試試卷:電力系統保護與安全:實操與理論試題
- 2025年德語TestDaF考試模擬試卷:德語TestDaF考試心理調適試題
- 工模加工安全管理辦法
- 小型病險水庫管理辦法
- 藥品監測制度管理辦法
- 護理標識標牌管理辦法
- 平涼市小作坊管理辦法
- 郴州農村道路管理辦法
- 實業財務投資管理辦法
- 部門數據存儲管理辦法
- 打擊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和規范醫療機構執業行為
- 水處理反滲透設備日常維護保養點檢記錄表
- 檔案整理及數字化服務方案
- 《講師技能培訓》課件
- 設備日常點檢表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件)
-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六三制)全冊課件【完整版】
- (完整版)初中生物實驗報告單
- 公司變更登記(備案)申請書
- 2023年醫技類-超聲醫學(副高)考試歷年真題集錦附答案
- 復合不定代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