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樁完整性和承載力檢測方案(共9頁)_第1頁
基樁完整性和承載力檢測方案(共9頁)_第2頁
基樁完整性和承載力檢測方案(共9頁)_第3頁
基樁完整性和承載力檢測方案(共9頁)_第4頁
基樁完整性和承載力檢測方案(共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0工程樁承載力和完整性檢測(jin c)方案備 案 表工程(gngchng)名稱: 申報(shnbo)單位(建設): 施工單位: 檢測單位: 申報時間: 工程基樁檢測方案備案前,檢測單位不得進行檢測。以下檢測方案在質監站委派的監督工程師具體監督下實施,監督工程師未到位的檢測報告質監站不予認可。(本表一式四份:備案后施工、監理、檢測、質監站各留一份) 1 工程樁基樁檢測方案責任主體審查表工程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勘察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監理單位總 監施工單位建 造 師檢測合同編 號基樁類型長螺旋鉆孔灌注樁檢測方法承載力靜載試驗檢測依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

2、(JGJ106-2003)完整性低應變法 檢測依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檢測信息單位工程名 稱樁型總樁數(根)樁徑()基礎設計等級特征值(kN)總檢測數量備注承載力完整性檢測單位工程名稱檢測單位名稱資質證書編號主要檢測人員上崗證書編號建設單位意見(簽字蓋章)設計單位意見(簽字蓋章)勘察單位意見(簽字蓋章)監理單位意見(簽字蓋章)施工單位意見(簽字蓋章)檢測單位意見(簽字蓋章)監督部門備案意見監督組意見監督工程師簽字: 組長簽字: 監督站意見分管監督副站長簽字:基樁(j zhun)檢測技術(jsh)方案(fng n)(適用基樁承載力靜載試驗、小應變完整性檢測)1、 工程概

3、況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建筑層數總 樁 數樁 型檢 測 樁基本信息樁型1:樁徑 ,總樁數 根;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 KN ;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a / KN ;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a / KN 。樁型2:樁徑 / ,總樁數 / 根;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 / KN ;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a / KN ;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Ra / KN 。設計要求豎向抗壓承載力、樁身完整性 檢測方法承載力靜載荷試驗 完整性低應變法 檢測目的單樁豎向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檢測數量承載力 根樁身完整性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完整性根檢測日期檢測依據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備 注

4、2 、現場檢測(jin c)設備(1)承載力現場(xinchng)檢測設備表 設 備型 號編 號檢定日期檢定有效期靜載設備千斤頂壓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1位移傳感器2位移傳感器3位移傳感器4(2) 完整性現場檢測(jin c)設備表設 備型 號編 號檢定日期檢定有效期小應變設備動測儀(主機)傳感器3、現場檢測3.1靜載現場檢測準備3.1.1本工程做靜載荷試驗樁 根,反力裝置:堆載法。3.1.2受檢樁身強度:靜載樁的混凝土齡期達到28d或預留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達到設計強度。3.1.3靜載試樁樁頂標高應根據設計要求、場地情況、利于試驗的原則確定,樁頂要求無浮漿、砼新鮮密實、平整,試樁樁頂的處理詳見建筑

5、樁基技術規范JGJ106-2003附錄B。3.1.4要求檢測環境無強烈振源,并采取防雨、排水措施。3.1.5現場電源滿足設備運行及照明。3.1.6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確保其正常工作。3.1.7場地內道路要滿足(mnz)車輛進退場、調頭及儀器設備安裝的要求。3.1.8鋼架結構、支墩搭建應牢固(log)可靠,荷載堆碼應整齊、美觀、安全。主、次梁應嚴格對中,主梁、千斤頂預留適當。3.1.9在準備工作完成(wn chng)后,自委托方通知進場之時起,24小時內開始進場安裝。3.1.10試驗開始前技術負責人向公司現場檢測人員進行技術交底。3.2靜載現場檢測實施細則3.2.1本次靜載試驗采用堆載法,由工字

6、鋼和跳出板搭成堆載平臺,上面均勻堆放 配重塊 構成加載反力系統(詳圖)。試驗過程采用全自動加載控制系統,加載采用 臺千斤頂,當采用2臺及2臺以上油壓千斤頂應并聯同步工作,千斤頂輸出軸力通過試樁中心。壓力值由經過標定的壓力傳感器給出,試驗用千斤頂、高壓油泵、高壓油管的容許壓力分別大于最大加載時壓力的1.2倍。試樁的沉降變形,通過 只對稱布置于沉降測定平面的位移傳感器進行測量,其分辯率為0.01mm。所有傳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準梁上,基準梁具有一定剛度。基準樁中心與試樁中心的距離均大于2m,基準樁中心與壓重平臺支墩邊的距離均大于2m。加載反力系統圖3.2.2本工程加載方式:快速維持荷載法。3.

7、2.3檢測計算:因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Ra= ,取樁側阻、端阻抗力分項系數rsp2.0,故試驗能力應保證在 KN以上,本工程堆載最大荷載 噸。3.2.4荷載分級:將試驗極限載荷平均分為10級,首次加兩級荷載,以后每次加一級。3.2.5沉降測讀:工程樁每級加載后維持時間不少于1h,按第5、15、30、45、60分鐘分別讀記一次沉降量。測讀時間累計為1h,若最后15min時間間隔的樁頂沉降增量與相鄰前15min時間間隔的樁頂沉降增量相比未明顯收斂時,應延長維持荷載時間,直至最后15min的沉降增量小于相鄰15min的沉降量為止。3.2.6終止加載條件(tiojin)及卸載方法:按照(nzho)規

8、范,當試驗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終止加載并卸荷。(1)某級荷載作用(zuyng)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當樁頂沉降能相對穩定且總沉降量小于40mm時,宜加載至樁頂總沉降量超過40mm。(2)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沉降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經24小時尚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3)已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加載量。(4)當工程樁作錨樁時,錨樁上拔量已達到允許值。(5)試驗樁頭已破壞,試驗無法繼續進行。(6)當荷載-沉降曲線呈緩變型時,可加載至樁頂總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況下,可根據具體要求加載至樁頂累計沉降量超過80mm。 (7)卸載應分級進行,每級卸載量取

9、加載時分級荷載的2倍,逐級等量卸載。卸載時每級荷載維持15min,按第5、15min測讀樁頂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級荷載。卸載至零后,應測讀樁頂殘余沉降量,維持時間為2h,測讀時間為第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3.3低應變法現場檢測3.3.1受檢樁應符合下列規定:3.3.1.1受檢樁混凝土強度至少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混凝土齡期達到28d或預留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3.3.1.2樁頭的材質、強度、截面尺寸應與樁身基本等同;3.3.1.3樁頂面平整、密實,并與樁軸線基本垂直;3.3.2測試參數設定應符合下列規定:3.3.2.1時域信號記錄的時間

10、段長度應在2L/c時刻后延續不少于5ms;幅頻信號分析的頻率范圍上限上不應小于2000Hz;3.3.2.2設定樁長應為樁頂測點至樁底的施工樁長,設定樁身截面積應為施工截面積;3.3.2.3樁身波速可根據本地區同類型樁的測試值初步設定;3.3.2.4采樣時間間隔或采樣頻率應根據樁長、樁身波速和頻域分辨率合理選擇;時域信號采樣點數不宜少于1024點;3.3.2.5傳感器的設定值應按設計量檢定結果設定。3.3.3測量(cling)傳感器安裝和激振操作應符合下列規定:3.3.3.1傳感器安裝應與樁頂面垂直;用耦合劑粘結(zhn ji)時,應具有足夠的粘結強度;3.3.3.2實心樁的激振點位置(wi z

11、hi)應選擇在樁中心,測量傳感器安裝位置宜為距樁中心2/3半徑處;空心樁的激振點與測量傳感器安裝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與樁中心連線形成的夾角宜為900,激振點和測量傳感器安裝位置宜為樁壁厚的1/2處;3.3.3.3激振點與測量傳感器安裝位置應避開鋼筋籠的主筋影響;3.3.3.4激振方向應沿樁軸線方向;3.3.3.5瞬態激振應通過現場敲擊試驗,選擇合適重量的激振力錘和錘墊,宜用寬脈沖獲取樁底或樁身下部缺陷反射信號,宜用窄脈沖獲取樁身上部缺陷反射信號;3.3.3.6穩態激振應在每一個設定頻率下獲得穩定響應信號,并應根據樁徑、樁長及樁周土約束情況調整激振力大小。3.3.4信號采集和篩選應符合下列規

12、定:3.3.4.1根據樁徑大小,樁心對稱布置24個檢測點;每個檢測點記錄的有效信號數不宜少于3個;3.3.4.2檢查判斷實測信號是否反映樁身完整性特征;3.3.4.3不同檢測點及多次實測時域信號一致性較差,應分析原因,增加檢測點數量;3.3.4.4信號不應失真和產生零漂,信號幅值不應超過測量系統的量程。4、試驗注意事項:4.1在試驗過程中,應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保證基準梁不受震動、碰撞等因素影響;注意千斤頂是否滲油,活塞行程是否過大,鋼梁是否變形等現象。4.2試驗過程中如發生停電、人為事故、儀器設備故障等現象造成試驗中斷,應查清原因,妥善解決,待恢復正常后,若對試驗工作無影響,則試驗可繼續進行

13、,否則試驗工作應重新開始。4.3安裝、觀測、值班、安全、保障等事宜應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試驗成功。5、檢測數據真實性保證:5.1檢測開始時,通知委托方、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派員參加見證。5.2檢測開始前,與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核實堆載質量是否滿足最大加載要求。5.3卸載前,最大加載值需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見證并在檢測數據記錄上簽字,必須有不少于一根樁檢測有監督工程師到場監督。6、其它(qt):6.1加強安全防范措施。非檢測人員不得靠近堆載平臺(pngti)、基準梁。6.2檢測值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操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建設、質監、設計、監理等部門反映(fnyng),共同協商解決

14、。6.3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盡量的縮短檢測時間,現場檢測工作完成后,3天提交檢測報告。7、公正性承諾:7.1按國家有關產品質量檢驗標準、規范、技術規程開展工作。7.2檢測人員應自覺遵守質量管理手冊,執行標準、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秉公辦事、確保檢測工作的科學、公正、準確、及時。7.3按規定及時上報不合格檢測結果。8、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計算:8.1本工程采用1米寬的配重塊作為平臺基礎,平臺基礎需按ab= 米 米考慮。8.2樁型1(平臺1)上部總荷載FK1= KN21.2= KN,需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達到:fak1=檢測單位方案編制人檢測單位方案審核人檢測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審查意見總監簽字: (監理部蓋章) 年 月 日附件:基樁現場檢測點樁記錄靜 載樁號樁徑(mm)樁長(m)砼強度等級承載力特征值(kN)成樁日期樁帽日期低 應 變樁號:建設單位: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設計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