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櫆.游三游洞記》閱讀練習_第1頁
《劉大櫆.游三游洞記》閱讀練習_第2頁
《劉大櫆.游三游洞記》閱讀練習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劉大楣.游三游洞記閱讀練習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出夷陵州治,西北陸行二十里,瀕大江之左,所謂下牢之關也。路狹不可行,舍輿登舟。 舟行里許,聞水聲湯湯,出于兩崖之間。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窮山之巔,那么乂自 上繾危滑以下。其下地漸平,有大石覆壓當道,乃低俯徑石腹以出。出那么豁然平曠,而石洞 穹起,高六十余尺,廣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為三門,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聲如鐘。而左室外 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那么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者,可坐。予與 二三子浩歌其間,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者。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

2、。溪之外翠壁千 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行歌,縷縷不絕焉。昔白樂天自江州司馬徙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樂天攜其弟知退,與 微之會于夷陵,飲酒歡甚,留連不忍別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歐陽永叔 及黃魯直二公皆以排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或為詩文以紀之。予自顧而嘻,誰排斥予乎? 誰使予之流離而至于此乎?偕予而來者,學使陳公之子日伯思、仲思。予非陳公,雖欲至此 無由,而陳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那么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樂天、微之輩,世俗之所謂偉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時,故凡其足跡所經,皆有以傳 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顯。假設予者,雖其窮幽陟險,與蟲鳥之適去適來何異?雖然,山川之 勝

3、,使其生于通者大邑,那么好游者踵相接也;顧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區,美好不外見,而人 亦無以親炙其光。嗚呼!此豈一人之不幸也哉?注釋:(1)薪采者行歌:樵夫們唱著歌。(2)白樂天:白居易,樂天是他的字。(3)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4)知退:白行簡的字。(5)歐陽永叔:歐陽修,永叔是他的字。(6)黃魯直:黃庭堅,魯直是他的字。)炙:炙烤瀕:靠近適:恰好仄:狹窄9、對以下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而人亦無以親炙其光B、瀕大江之左,所謂下牢之關也C、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D、復舍舟登陸,循仄徑曲折以上。10、以下各項中不能分別表現“道路難行”和“洞內景觀奇特”的一組是()A.乃

4、但俯徑石腹以出B.出那么豁然平曠C.有大石覆壓當道D.自上繾危滑以下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 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 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其中一石,乳而下垂11、以下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作品以對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說明作為第一局部游記和第二局部議論的過渡,頗具匠心。 它是游記必不可少的內容,對闡發主旨有著重要作用。B、作者詳細記敘了由下牢關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輿,由水而陸,由上而下,由下而 上,由險而夷,由窄而廣,經過一番曲折才一睹處于荒遠之地的三游洞的真面目。C、三游洞景觀奇特,觸目皆石,不同石頭還會發出種種悅耳的聲音,此聲和從地底發出的 “泠

5、然”水聲交織在一起,還有“與二三子浩歌其間轟然之聲,將三游洞襯托得深邃幽靜。D、這篇游記,手法與一般的寫景游記有所不同,既生動形象地記述了游歷的經過,又在此 基礎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寫了因游歷而引起的“幸與不幸”的感慨。1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窮山之巔,那么又自上繾危滑以下。(3分)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大邑,那么好游者踵相接也。(3分)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3分)13、用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局部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方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 逮今圣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宋濂

6、送天臺陳庭學序)答案:9、解析A項 炙:領略10、解析A或B項“出那么豁然平曠”不能表現“道路難行”11解析B項后面的表述有誤,應是:由輿而舟,由水而陸,由下而上,由險而夷,由窄而廣。12、一直爬到山頂,又用繩子拴住從上面高處滑下去。(采分點:“窮”“繾”“危”)山川的美景,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么喜好游玩的人就會爭先恐后地去游玩。(采分點:“勝”、“使”、“踵相接”)天空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天空高遠看不到盡頭呢?(采分點:“蒼蒼”、 “其其”、“極”)13、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方可出,而四方 兵起,無所投足。逮今圣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

7、,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譯文: 我自己感到十分愧疚,當我年輕時,曾有周游四方的志向,但因為學業未成,沒有時間,沒 有實現,當壯年時可以出游,四面卻兵亂四起,沒有可以去的地方,而現在圣主出現,四海 平定,整個國家之內都成為一個整體,但我卻已經是個牙都快掉的老人了。)譯文:從夷陵州的州府出發,向西北方向的走陸路二十里,在江的北岸,就是下牢關了。路很 窄,走不了,便下了車,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聽見兩崖之間有水聲,于是又下船 從陸路,順著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頂。又從上面下去,下面的土地漸漸平了,有一塊大石 頭當路擋住,便彎著腰從石頭下面過去。一出去便見非常開闊平坦的一個大石洞。高六十多

8、尺、有約十二丈寬。洞口有二根石柱,把門分為了三局部,就像三開門的房子一樣。中間的 室像客廳,右邊的室像廚房,左邊的室像別館。洞中間有一石鐘乳下垂,敲它會發出像鐘聲 一樣清脆的聲音。左室外有一塊小石突出形狀規那么,敲它聲音像磬聲。這地方還有些石頭雜 著土,撞它就發出“逢逢”的鼓音。后面還有一塊石頭像床,可以坐。我與二三個一同前來 的朋友在洞內大聲放歌,聲音轟響,就像是鐘磬等樂器加大了我們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條深 溪,水聲潺潺,就像是從地底傳出來。深溪兩岸,是高達千尋的山壁,下面還有小路,山中 樵夫的歌聲縷縷不絕。以前唐時白樂天(居易)從江州司馬遷官為忠州剌史,而他的好友元微之(稹)恰好從通州 回北方,樂天攜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會,喝酒十分高興,都不忍離別,所以一起來 此洞游玩,三游洞因此得名。后來,宋朝時歐陽永叔(修)及黃魯直(庭堅)兩個人都先后被貶 到夷陵,相繼來此洞游,有的還寫了詩文來紀這件事。此時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誰斥 責我、趕走我的嗎?誰把我貶到這里的嗎?和我一起來游玩的,有本地學使陳公之子日伯思、 仲思。我不是陳公,即使想來這里,也沒有上面說的那些原因。而陳公因為公務這次沒有一 起來,但是就算他來了,到底是有幸運還是有不幸呢?像樂天、微之這樣的人就是世俗所說 的偉人,名重一時,所以但凡他們到過的地方,都傳到后世.這個地方也就有了名。像我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