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命本能系統論 郭生白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3924179 第一章 中醫對生命的認識 PAGEREF _Toc293924179 h 2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0 一、中醫認識生命的方法 PAGEREF _Toc293924180 h 2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1 二、中醫與西醫對生命認識的不同 PAGEREF _Toc293924181 h 3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2 三生命現象與本質 PAGEREF _Toc293924182 h 3 HYPERLINK l _T
2、oc293924183 四、 生存本能的生命意義 PAGEREF _Toc293924183 h 4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4 五、中醫的道與術 PAGEREF _Toc293924184 h 6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5 六、什么是自主性排異法 PAGEREF _Toc293924185 h 7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6 七、什么是自主性調節法? PAGEREF _Toc293924186 h 9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7 第二章 生命本能五大系統 PAGEREF _Toc29392418
3、7 h 9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8 一、自主性本能系統 PAGEREF _Toc293924188 h 9 HYPERLINK l _Toc293924189 1、自主性本能系統與命門元氣 PAGEREF _Toc293924189 h 11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0 2、共生性運動本能系統 PAGEREF _Toc293924190 h 12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1 3、排異性本能系統 PAGEREF _Toc293924191 h 14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2 4應變性本能系統 P
4、AGEREF _Toc293924192 h 15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3 5、守個性本能系統 PAGEREF _Toc293924193 h 16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4 第三章 中醫怎樣認識疾病 PAGEREF _Toc293924194 h 17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5 一疾病是什么? PAGEREF _Toc293924195 h 17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6 二、外源性疾病 PAGEREF _Toc293924196 h 17 HYPERLINK l _Toc2939241
5、97 三、外源性疾病的經典案例 PAGEREF _Toc293924197 h 18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8 二、透表排異法(出自溫病條辨) PAGEREF _Toc293924198 h 25 HYPERLINK l _Toc293924199 三、涌吐排異法 PAGEREF _Toc293924199 h 27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0 四、攻下排異法 PAGEREF _Toc293924200 h 28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1 第四章 自主性調節法經典案例剖析 PAGEREF _Toc293924201 h
6、 37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2 一、自主性調節法 PAGEREF _Toc293924202 h 38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3 二、自主性調節與高血壓、糖尿病及腫瘤 PAGEREF _Toc293924203 h 39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4 第五章 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臨床答疑 PAGEREF _Toc293924204 h 43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5 1、問:為什么高血壓、糖尿病總是合并發生? PAGEREF _Toc293924205 h 43 HYPERLINK l _To
7、c293924206 3、問:是不是糖尿病與高血壓同一治法,用同一方劑? PAGEREF _Toc293924206 h 45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7 論系統效應 PAGEREF _Toc293924207 h 47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8 治“未病”的思考 PAGEREF _Toc293924208 h 49 HYPERLINK l _Toc293924209 (一)中醫有“良醫治未病”的說法 PAGEREF _Toc293924209 h 49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0 (二)實施“治未病”的思考 PAGER
8、EF _Toc293924210 h 50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1 (三)、治未病的臨床二要 PAGEREF _Toc293924211 h 53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2 (四)亟需培養大醫 PAGEREF _Toc293924212 h 53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3 (五)如何培養大醫 PAGEREF _Toc293924213 h 54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4 附件:亞健康的臨床辨證與治療 PAGEREF _Toc293924214 h 54 HYPERLINK l _Toc29
9、3924215 中醫對亞健康的預防 PAGEREF _Toc293924215 h 56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6 中醫八種亞健康體質及其養生方法 PAGEREF _Toc293924216 h 58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7 1陰虛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17 h 59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8 2陽虛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18 h 59 HYPERLINK l _Toc293924219 3氣虛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19 h 60
10、HYPERLINK l _Toc293924220 4血虛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20 h 61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1 5陽盛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21 h 61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2 6血瘀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22 h 62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3 7痰濕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4223 h 62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4 8氣郁體質養生法 PAGEREF _Toc29392
11、4224 h 63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5 中醫治療亞健康 PAGEREF _Toc293924225 h 63 HYPERLINK l _Toc293924226 亞健康的中醫中藥治療 PAGEREF _Toc293924226 h 64第一章 中醫對生命的認識中醫為什么要認識生命?醫學是完善生命、保護生命的科學,怎么能不研究生命呢?人有生死壽夭,這是為什么?天有風寒暑濕燥火傷于外,人有喜怒憂思傷于中,病有正邪盛衰進退的變化,這又是因為什么?生命從哪兒來的?人為什么會生病?病是怎樣治愈的?人能不能不生病?人能不能青春永駐、返老還童?人如何健康長壽?所有這些問題,都
12、是醫學家終生研究的課題。這些生命現象內含的本質是什么?中醫從兩千五百年前便開始研究了。一、中醫認識生命的方法中國這個古老文明的大國,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一個最古老、最偉大的智慧就是“天人合一”。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順應自然法則”。自然法則就是“天地之道”。中醫這個文化體系當然不能超越這個偉大的智慧觀念,當然是在這個大觀念中思考生命,在生命現象中看到生命的本質。我著重地說幾句題外話:兩千五百年前的中醫,與今天的西方醫學不同。中醫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天人合一”觀念中,是用整合的方法看世界,看宇宙萬物,看生命。這就決定了中醫的宏觀理念。所以中醫對生命的發生是用聚變的觀念,將生命的發生看成“陰陽合德”
13、。中醫是在聚變中認識了生命,什么是陰陽合德呢?“陰”是有形的靜物質,“陽”是無形的動能。這兩種物質在特定的條件中發生了聚變。兩種物質的屬性合成另外一種屬性的東西:生命發生了。陰陽合德,兩種不同物質的屬性合成另一種什么屬性呢?“陰陽互根”。什么是陰陽互根呢?“陰陽互根”是生命自己發生的運動。這個生命運動能把外界物質變化為自己身體需要的物質,而且發生了生命生存本能:自主性運動本能,共生性本能,排異性本能,應變性本能,守個性本能等五個生存本能系統。這是中醫對生命本質的認識,而且在東漢已經運用于臨床了,出現了數之不盡的神奇醫案!二、中醫與西醫對生命認識的不同中醫對生命的認識與西方醫學不同。這不僅是早了
14、兩三千年,主要是認識方法不同。中醫是用整合的觀念,在宏觀中看到生命發生于聚變。西方醫學在近五十年內用分割的觀念,憑借顯微技術,在微觀中看到生命,而且尚未在臨床中看到成功的結果。我們不談這些。知道中醫早已把對生命的研究與認識用于臨床,我們如何繼承傳統、發展自己就夠了。中醫有沒有生命科學?當然有,而且是在臨床中應用了至少兩千年以上。直到今天仍然是神奇的、超現代的!說超現代,我想先說中醫所處的背景。近百年來兩次被衛生官員取締(當然未能成功);近年又被人在網上招兵買馬聲聲叫著取消中醫。試看國內還有多少真正用中醫理法治病的中醫!為什么中醫這樣艱難?為什么中醫藥大學畢業的中醫師那么喜歡用西藥治病而放棄中醫
15、藥?這個現象背后是什么?我想,這是中醫的自殘自棄。中醫的超現代療效可表現在兩個方面傳染病與慢性病。在傳染病方面:上世紀50年代蒲輔周先生在石家莊治167例乙腦,全部治愈,無一例后遺癥。2003年鄧鐵濤先生在廣州治療50余例“非典”,無一例死亡及后遺癥。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稱為神奇。這個療效大大超越了現代醫學。但是,為什么這二位先生不用抗毒、制菌藥而能治愈病毒性傳染病呢?沒人問,也沒人回答。為什么?我想這主要是中醫自身的原因:中醫生命科學的核心內涵沒有被詮釋出來。再說慢性病。慢性病中腫瘤、冠心病、糖尿病、亞健康已經被中醫治愈。雖然尚未被廣泛承認,但不久便會風行天下。真理是不能封鎖的!如今一談到腫瘤,
16、無論是息肉、囊腫、肌瘤、脂肪瘤、腺體瘤一律切除。但是切除后再生,再切再生。盡管人人知道,但無可奈何還是切!冠心病,心梗,“搭橋”或“支架”成功,仍然天天吃藥等待下一次搶救。再說器官移植,成功率是多少?不成功的死亡了,成功的如何?能存活的是幾年?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水平?中國2007年統計,高血壓患者1.6億,糖尿病患者6400萬,腫瘤每年死亡600多萬。這些人如果用手術治療,中國每年財政總收入遠遠不夠支付醫療費用。這是現代醫學難以繼續其主導地位的社會原因。再一個重要因素是:在現代醫學占主導地位的中國社會五十年中,慢性病發病率逐年遞增,而不能逆轉。現代醫學越發展而醫療成本越高昂。以上三個原因向現代醫
17、學提出了一個嚴重的挑戰:現代醫學必須脫離自身的藥源性疾病、醫源性疾病,攻克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及腫瘤等慢性病,同時降低成本,否則將被淘汰。當然,這也是向中醫及各醫類提出的。在這個歷史大潮中,誰能交上這個及格的答卷,誰就能勝出,誰就能主導世界醫學。三生命現象與本質中醫如果有超現代的臨床療效,必然會有一個相應的理論。中醫傳統的理論,既豐富又復雜,既難懂又說不出一個標準。十個中醫看一個病,很可能有十個不同的方案,決不會有兩個相同的方案。只憑這一點就難以被現代人認可。但它又確實有超現代的療效。這種情況不是中醫學的錯,而是我們的錯。我們至今沒有把中醫的核心思想和它的科學內涵詮釋出來,這也不是無緣無
18、故的。但真理是封鎖不住的。雖然大道無形,但現代人的智慧一定能解開祖先遺留下來的密碼。中醫對生命的認識,對生命的思索,對生命的研究,總是蘊涵在臨床行為過程之中。中醫沒有一部單行的生命科學專著。這并無損于中醫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偉大成就。中醫對生命的發生,在兩千五百年前已認識到“陰陽合德”。對生命的本質已認識到“陰陽互根”。對生命的終結認為是“陰陽離決”。這個認識早了西方兩千五百年以上。中醫對生命本質的認識:中醫在“陰陽互根”的生命活動中看到了五個生命現象。經過思索,發現了五個生命本能運動。第一個是自主性本能;第二個是共生性本能;第三個是排異性本能;第四個是應變性本能;第五個是守個性本能。這五個本能的
19、發現,在“天人合一”觀念與“順應自然法則”思想指導下用于臨床,使中醫在發展道路上發生了突飛。證明就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被稱為“醫圣”當之無愧!張仲景是中醫生命科學的奠基者。張仲景把生命本能這五大自然法則,以順勢利導的方法用于臨床,可惜他自己沒有把生命本能這個法則加以說明。以致后世千余醫家總是猜測他的“六經辨證”,直到如今!中醫的生命科學內涵,自張仲景奠基以來創造奇跡無數,壽世保元一千八百年。如今經過詮釋的生命本能理論,必將使全民解脫一切“終身病”的痛苦,走出亞健康,進入治未病的時代,實現中華大國的全民健康。一個偉大的東方醫學體系必將奉獻給全人類!中醫復興之日便是全民健康之時。四、 生存本能的生
20、命意義人為什么能活百年以上?人為什么會死?人能不能不生病?為什么有些病不能治好?這類問題很多,但不太容易回答。我們說生存本能的意義,很自然就涉及到這些問題了。一個生命發生了,這個生命必然同時有生存的本能。為什么叫它本能?因為這種生存的能力是與生命同時具有的,是大自然賦予的。生命在漫長的運動過程中,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與自然萬物共同生存。也就是說人與宇宙萬物有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變化的繁雜聯系,時刻不能相離。人在大自然中受到風雨寒暑氣候變化的傷害,與外界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的侵害,從飲食呼吸中進入體內的致病物的損害,以及人自己七情六欲造成的功能性障礙;也就是人在宇宙萬物之中,所受到的外源性與內源
21、性的傷害,都是對生命的威脅。人如何來抵御這些傷害保護自己呢?如果人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生命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生命的神奇,與人生命俱來的“陰陽互根”之中帶來了五個生命本能,是這五個生命本能保障了生命的存在,生命本能健全的人是不生病的,不生病的人是健康長壽的。生存本能是怎么樣保護生命的呢?我們只要注意人在生命過程中受到傷害時人體的反應就可以明白。孕婦分娩,胎兒從母腹中來到世界為什么先是哭聲?不哭的胎兒有沒有活下來的?人人皆知,嬰兒落地時的哭聲是一個應變性本能的反應。胎兒在母腹中是一個沒有寒熱、沒有饑渴、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環境,一旦離開母腹突然來到一個新環境,立刻便有很多的刺激,首
22、先是寒冷和衣被枕席的不適。哭聲是嬰兒對新環境不適應的呼叫。胎兒都有應變性本能。當嬰兒調整了自己、適應了新環境,便開始了新生活。新生活會遇到很多不適應,應變性本能也會不斷地改變著自己以適應新環境。我們從嬰兒落地的哭聲中可以知道胎兒的健康狀況,如果哭聲洪亮而暫短,表明胎兒的身體強壯,應變性本能系統很靈敏,應變能力很快;一個人生存本能的強盛,是生命保護系統的強大,表明這個人發育很好,不易生病,生病也容易治愈。如果胎兒哭聲低微,哭聲長時不斷,表明這個胎兒體弱,應變性本能較弱,長時間不能改變自己而適應環境。這是我們對應變性本能的第一個認識。有時,我們還能看到嬰兒假死的現象。嬰兒生下來沒有呼吸、沒脈搏,心
23、肺停止了自主性運動,助產醫生輕輕拍打嬰兒后背,嬰兒又開始了呼吸與心搏,恢復了自主性運動。從這個現象,我們知道了些什么呢?自主性運動一旦發生障礙,我們只能順應自主性本能的趨勢,順其勢而利導,以順水推舟之勢來助其自主運動。嬰兒哺乳期,健康的嬰兒,也就是生存本能強勢的嬰兒食欲好,而母乳又豐富時,嬰兒常因吃乳太多而吐乳,這是嬰兒的排異性本能把過量的食物排了出來,以免發生消化不良而產生疾病。如果嬰兒過量吃乳而不能吐出多余的食物,必然發生消化不良,而出現胃腸因宿食而脹滿、痞結發熱,體溫常升高到40C以上,甚至出現抽搐,如癲癇;這會使母親很害怕。從這里我們知道:嬰兒過量吃入母乳的嘔吐,是嬰兒自己保護自己的本
24、能活動,不是疾病;出現這種情況,只需有節制地哺乳即可,不可止嘔,以保護嬰兒本能。如果嬰兒腹脹痞滿而發燒,千萬不可用化學藥退熱,如用化學藥退熱,必不能治愈;不僅熱不退,還會造成藥源性疾病。如嬰兒腹脹忽然發熱又下痢,千萬不可止瀉又退熱,必然是痢不能止而身熱不退。如果用化學藥,使其痢止、熱退,必會導致不吃母乳而腹大脹滿,后果嚴重。這是因為什么?嬰兒過度吃乳后的嘔吐,是排異性本能系統功能運動。食物在胃腸中不能消化而發酵脹氣的下痢,是嬰兒對異物的排除。身熱是食物在胃腸中腐敗后產生大量的熱要通過循環從體表散熱,這是個現象,胃腸中有腐敗物才是這個病的本質。吐和瀉本來是嬰兒的保護系統生存本能活動。如果一見發熱
25、便退熱,一見嘔吐便止嘔,一見下痢便止瀉,這樣治的后果很糟糕。原因是這種捕風捉影的治法,并沒有接觸到病的實質,而實際是在鎮壓嬰兒的排異本能,反而使嬰兒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不能發揮出來。嬰兒無言,父母有大愛而苦不知醫。我在這里愿與天下父母同聲一哭!我不知道為父母者,看到此處文字作何感想呢?我講的是生存本能系統是如何保護生命的,人從一出生落地便在生存本能系統的保護之下。中醫認識到人體生存本能系統,并以順勢利導的大法延長人的壽命,治愈疾病、保護健康,是人類悟得天地之道的大智大慧。五、中醫的道與術“道”是什么?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人所共同遵守的自然規律。人體生存本能系統正
26、是人體生命的自然規律。中醫發現了生存本能系統,就是悟了生命存在的自然法則。我們總結一句話:以“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順應自然法則完善生命、保護生命為中醫的道,非此不是中醫!有人說:“用望聞問切四診八綱、中草藥者為中醫。”這個話不準確。如果用四診八綱中草藥給孕婦換胎,那算中醫嗎?中醫之道,不是四診八綱、辨證論治;這是方法,認識疾病的方法,不是道。為了說明道是什么,需要把道與術加以區分。這里說一個實際例證。東漢華佗與張仲景同是當時名醫,為什么華佗比張仲景名氣大、后世知華佗的人多?為什么華佗的醫術沒有傳承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傳至今天并將傳承萬世?這是一個“道”與“術”的問題。我們沒見其人,但聞其事。
27、華佗行的是“術”:技術、外科技術,技術在于心靈手巧;技術的傳承需要師傅教會,再加以練習。從技能到熟練技能,再到技巧,上升到爐火純青之技,如皰丁解牛神手之技,沒有長時間師教與練習是不可能的。“道”則不然。“道”可言傳、文字傳法;道是自然規律,是自然法則,一悟而成,用不著師徒親授、加以練習。術可以活一人,而道可以濟天下;這是術與道的區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傳承一千八百年,今天加以詮釋,必將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養生活命的法寶,這因為它是“道”。華佗的名字是因為三國志與三國演義小說的故事而得到傳播,華佗的技術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而張仲景的“道”不可被小說、野史傳播,不易被一般人所理解;這也是道與術的區
28、別。術在一人之手中,操作由人,成敗都有可能;“道”為天地人的規律,有成無敗。為醫的以“道”為重,以“術”為輕。“道”無所不能。生命本能系統是人生而有之的自然保護系統。我們敬畏大自然的一切法則,因而對生存本能法則也不能例外。本能系統是人生存的自然法則。古人認識到這點,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還必須了解本能系統是怎么保護人生存的。當人的生存受到侵害,或發生了障礙,本能系統立即活動起來,把外界侵入的有害物排除出去,或把自身內部的障礙化解,生存本能系統有這樣的能力。當生存本能系統健全的時候,人既沒有外患也沒有內憂;但當本能系統活動失利時,對侵入的外來有害物便不能排除,對自身內部的障礙也不能化解了。怎么辦?
29、我們要有能力觀察本能系統排異的趨勢,而順勢利導一下,本能系統活動得到我們順勢利導,有害物質排除了,內部障礙化解了,疾病也就痊愈了。這里講的是疾病發生與生存本能的關系,還有中醫是怎么治病的,一個最簡單的說法:中醫是觀察本能系統的活動趨勢,順勢利導治愈病的。六、什么是自主性排異法人的生存是依賴本能系統的保護。人的疾病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外界致病物質的侵入引起排異本能系統的反應;一是人體內部發生的功能性障礙(至于意外傷害,這里不討論)。這兩個方面是人致病的途徑,也就是疾病的來源,一個是外源性疾病,一個是內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很多,一切致病微生物都是疾病的外源,這些外源性疾病都會引起排異系統的排異反應;
30、不同的外界致病物,對人的傷害有不同的部位。本能系統發生的排異方式、趨勢也因不同的致病物而有所不同,醫生根據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方式與趨勢的特點而順勢利導,排除異物,疾病則痊愈。在此,舉幾個實例說明:不同的致病物質,損害不同的組織,引起不同的排異趨勢,因而用不同利導方法。例1: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排異反應是:頭疼,身疼,腰痛,骨節酸疼,發熱(體溫高到39攝氏度以上),惡寒顫抖,氣喘,身體不出汗,脈浮。我們在這個排異趨勢中,看到排異本能要從汗腺分泌中排除致病物,而汗腺發生了障礙,不分泌,汗不出。中醫根據這一排異趨勢,采用發汗法。例2:感冒發熱惡風,體溫38攝氏度左右,頭疼,鼻塞,時有汗時無汗,發熱
31、不解,脈浮。這例感冒,發熱不高,有汗,熱不退,排異反應仍是要把有害物從汗腺分泌中排出;汗腺雖然分泌沒有障礙,但體液不足,也就是周圍血管的供血不能滿足排汗的需要,因而不能排汗。中醫根據這個趨勢,采用助津液發汗法。例3:感冒身無大熱,汗出而喘、咳,有痰,脈浮。這個病例的排異反應在肺,只靠汗腺分泌排除,不足以祛除病理物質,需要排汗、利尿、通腸三個通路排除,中醫用麻杏石甘湯治療。麻黃發汗又利小便,石膏既發汗又通腸,甘草緩和百藥,這是一個順勢利導。例4:感冒咽疼(或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腺炎),身熱,無力,咽疼紅腫,脈浮,體溫不太高,無汗。用透表法,身似有汗而不是明顯的汗液,只是微循環血管明顯擴張,病毒從微
32、血管中滲出。例5 :身有熱,胸中痞硬,氣上沖,咽喉不得息,或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慍慍欲吐又不能吐。這是病理物在胃中,當用吐法,催吐方劑。例6:頭疼身熱,不大便六七日,不惡寒反而惡熱,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疼,心中煩躁。這是病理物在結腸中不能排除,醫生因其排異趨勢而采用通大便的下法。例7: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結者,是膀胱蓄血排不出,排出即愈。用桃核承氣湯排除膀胱蓄血,這是下淤血的排異法。例8:感冒后,汗出,口渴,水入胃即吐,小便不利。對此,當利小便,這是利尿排異法。例9:急性盲腸炎、闌尾炎,以大黃牡丹皮湯破血通便下法,把盲腸或闌尾的腫塊排出即愈。這也是順勢利導排異法。例10:急性乳腺炎;急性乳
33、腺炎發熱惡寒,乳房紅腫熱疼,無汗而大便秘,脈浮弦。這個排異趨勢的障礙在乳腺與結腸,順其勢而用活血透表通便法;如發熱不惡寒,有汗而大便秘結的,用活血通便法;若寒熱往來,口苦咽干,或渴、身有汗出,大便正常的,用調節三焦氣機生津活血法。以上所舉十例不同的病種、不同的排異趨勢、不同順勢利導方法,目的在說明一個問題:不同的致病因素,必然會引起不同的排異反應。無論排異反應如何,順其趨勢而利導排異是不變的。這其中,人體的生存本能,對外界致病物質的排異性本能是生命的自然規律。醫學必須認識這個自然法則,順應自然法則才能成功地保護生命。上面提到的十例病案,僅僅是排異本能系統在外源性疾病中的小小一部分;在中醫傳統中
34、,至少兩千年以來,對外源性疾病順勢利導的排異內容十分豐富。疾病可以千變萬化,但順勢利導的治法不變,這就是“天不變,道亦不變。”上世紀五十年代流行“乙型腦炎”、“麻疹”等傳染病,當時用抗生素治療,死亡率非常高,后遺癥很多。而與此同時,蒲輔周先生在河北省石家莊治療167例患者,卻全部治愈,沒有后遺癥。蒲先生是在沒有中醫治療經驗的前提下受命的,中醫雖然沒有治療“乙型腦炎”的記錄,但有外源性疾病順勢利導的排異法則。蒲先生就是用順勢利導的排異法治療的,無非是“透表”、“生津”、“通便”等法。可是,蒲先生的神奇療效并沒有引起現代醫學家們應有的重視,反而被貶低說:“蒲輔周的方法不行,他總是改動方子。”其實這
35、種說法正好說到蒲先生的過人之處根據排異本能趨勢的變化而相應變更利導方法,這是中醫的“道”,而道是以不變應萬變的。2003年春季的“非典”,在現代醫學臨床中死亡率很高,原因是這個烈性傳染病沒有臨床紀錄可依,沒有特效藥。用大量激素治療的結果,只能是死亡率高、后遺癥發生率也高。在全國一片恐懼中,鄧鐵濤先生臨危受命,同樣是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鄧先生從容治愈五十多例“非典”病人,而且沒有一例后遣癥,這同樣是中醫的“道”。鄧先生的病案中,無一不是因排異趨勢而順勢利導。中醫不是線性思維,不是一對一的對抗方法。在現代醫學中,一個菌株或毒株對應一種特效藥。菌株變化,用藥也相應變化。這就必然導致制藥跟在病毒、病菌
36、后面跑,永遠是落后的。中醫守住生存本能排異的自然法則,不論病菌、病毒怎樣變種,永遠逃不出排異的自然法則。內源性疾病是人體內部器官、組織功能發生障礙,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肪血引起的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周圍血管病、微血管病、脂肪肝、腎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腎功能衰竭、腫瘤、囊腫、息肉等類功能性疾病。這些病是當前人類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這些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多,而且現代醫學既不能控制發生率,又不能治愈。直到今天,全人類都在做著一個“基因夢”!夢想有一天用“基因研究”解決這個問題。哪一天解決?能不能解決?沒人回答,也沒人能夠回答。這是一個人為編織的夢!我們不做這個夢。中醫完全能解決,對于一切內源性功能
37、性疾病用自主性調節法治療。七、什么是自主性調節法?生存本能系統中,有一個自主性運動本能與共生性本能。一切器官組織的功能性障礙,都可以自主地進行調節,使它們恢復正常的活動與正常的秩序,以保障生命過程的穩定性。這個自主性調節本能,是生命發生時,陰陽兩種物質發生聚變形成一個生命時,即開始的一個生命運動程序。在這個程序中,大自然賦予了五個生存本能。其中有自主性運動本能,有共生性本能,這個共生性本能掌管著各器官組織運動節奏的和諧有序。這個節奏和諧的程序一旦發生故障,職責在共生關系失調,即共生性本能運動障礙。我們啟發自主性調節本能的活動,生命程序便會恢復其原來的活動程序,這是生存保護的大系統。這個自主性調
38、節法可以調節恢復各器官組織間的功能性障礙或紊亂,這是不必懷疑的。因為這些都是在本能系統中看到的,很多次重復看到的,而且是經過驗證的。這在下一章中,同應變性本能、守個性本能依次說明。這一章對于本能系統從哪里來的,本能系統是什么,中醫為什么用生存本能治病能創造出超現代的醫療效果,本能系統為什么是中醫核心理念,以及本能系統醫學將是人類的健康之寶,作了淺顯的說明。一個學術的科學性,在于它是不是真實,是不是來源于實踐,又為實踐所證實。如果說理像咀嚼排泄過的藥渣,即使當初是好藥,經千年的反復咀嚼排泄之后,今天依然再來咀嚼,這東西能是個什么味兒!有些重復是需要的,如生理上的重復、心理上的重復,都需要,唯獨討
39、厭學術上的重復。實在需要重復,必須是發展中的重復有發展的重復是繼承;沒發展的重復是搗糞。第二章 生命本能五大系統人的生存本能系統為什么是五個?我不知道。我只看到了五個系統,再也尋找不到另一個。人的手指、腳趾也是五個。內經說:“五行陰陽者, 天地之道也。”這個大哲學體系的運動也是五,為什么?我還是不知道。我想,梅花也五瓣,五數的東西很多,這應該不是沒道理的。五行是五個運動。為什么是五運而不是六運、四運或其它?我有一個臆斷:五數中有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變化的關系,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五中是五個三角形,并且可以延伸成千千萬萬無盡的三角,而千千萬萬無盡的三角聚合為最小的數是五個角;五,是宇宙中最穩
40、定的形象。形是有形體的物,象是意的表現,又是無形體的思維活動。五,總是天地間最穩定的。人手五指,是很好用的,四個不行,六個也不行。大自然給了人五指。宇宙間萬物,如果不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變化,怎么會有共生共存呢?凡是生命都會有生死,陰陽離合而生殺,這是一項運動;只有生殺不可,還應有終始嗣續才能永恒存在,于是成了五的數,再有什么都多余,缺一個都不可。我們在生命中只看到了五個本能系統功能的活動,所以我們說本能系統中有五個本能子系統。一、自主性本能系統生命是什么?中醫在兩千五百年前就說“陰陽合徳”、“陰陽互根”。陰陽合德發生了生命,陰陽互根說明了生命運動的本質。我們嘴邊常說:“生命在于運動。”
41、有些人誤解了運動二字的涵義,把這個運動理解為體育運動,錯了!所以有些心臟病患者在跑步爬山運動時,因過量而受害。生命運動是指自主性運動,也就是“陰陽互根”的運動。陰陽互根的運動是什么呢?宇宙萬物的運動都需要能量來發生。天空的雷電,地下的火山,地上的風雨,江河的水流,一切生物的發生、生存都需要能量。能量從哪里來?從“陰陽互根”中來。換句話說,凡是生物(有生命的物),首先說人,都是把體外的物質攝入體內,改變為自己身體需要的能量,用來發展自己、保護自己的生存。生物是怎樣把外界物質變為自己所需能量的呢?用“運動”。這個從父親那里分裂出來的動力,把外界物質改變為自己的能量,這個能量又發生運動去改變外界物質
42、的過程,就是“陰陽互根”過程。能量發生運動,運動又發生能量,這個物質與運動的相互發生就是“陰陽互根”。“陰陽互根”的運動是生物自主性的,不是任何外部勢力主宰的。比如汽車的行駛、飛機的升空航行,是人加上了燃油,人去點火,油在燃燒中產生能量才推動了發動機;這些運動是燃油發生的。而“陰陽互根”是人體內自己主宰的運動。宇宙之間,只有生命運動是自主性的,是生命自己把物質變為運動,用運動再變物質。如此往來反復,運動與物質互為根本,是為“陰陽互根”。所以說人的生命存在于“陰陽互根”的運動之中;這個運動是自主性的、是生命的本能。我們思考一下:人為什么有壽有夭?有的人為什么不生病?有的人為什么會生病?中醫是怎樣
43、把病治好的?又為什么有的醫生治不好病?這些問題并不是很容易回答的,因為生病與不生病、長壽與短命、病如何治愈、如何冶不愈,都是現象。這些現象內含的本質是什么?不知道這些生命現象的本質,是回答不出這些問題的。這些生命現象的本質內涵是生存本能的活動。一個人的生存本能系統有健全的活動則不生病;本能活動不健全則必有疾病發生。先談不生病。風雨、寒暑、生物病原體很多致病因素會傷害人體,但人的應變本能系統會使人改變自己以適應自然環境,不受氣候變化的傷害;人又有排異性本能系統,把侵入人體的生物病原體或非生物致病物排出體外而不發生疾病。至于內源性疾病,由于共生性本能系統的自主調節活動,使生命體內各器官組織間保持生
44、命程序的穩定、均勢和平衡,各種功能性疾病則不會發生。世界上沒有無病而死的報告,百病不生的人,當然是長壽的了。反之,人的應變性本能系統不能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遇寒冷生病,遇酷暑也生病,風也怕,雨也怕,一切的氣候變化都不能耐受的身體,本身便是病態。外界的致病微生物及非生物致病物質,沒有排異本能系統的排異功能保護,各種傳染病都會發生。人們感染了外界生物病原體,發熱、咳嗽、嘔吐、下痢、身疼、出血這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中醫從這些癥狀中分辨出排異本能的排異趨勢而順勢利導,把致病物質排出體外或排汗、排大便、利小便、涌吐、透表發疹,或破瘀血等等治法,各制其宜而病愈。中醫是這樣把病治愈的。如
45、果醫生見到上述那些排異反應,不知道病的本質是什么,而認為發熱是病本身,便用酒精、冰袋,或用化學藥如激素等東西退熱,用止嘔藥止吐,用止瀉藥止痢,用止疼藥止疼,反而把排異反應壓制了、破壞了,結果使人體的排異本能不能把病理物排出去,豈不是大錯特錯?病怎么會治愈呢!我們在生存的過程中,要健康,要長壽,就必須要從生存本能系統思考我們的生活,因為本能系統是生命存在的本質。我們如果發生了病,必須以本能系統為坐標,去考慮醫生給我們治療的方法合不合生命的自然法則。因為,“順勢利導”是順應生命自然法則、利導本能系統的治療方法。如果我們是醫生,給病人治病,我們要時時守住本能系統對疾病的反應趨勢,以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
46、、以順應生命自然法則為理法,保護生命、完善生命。1、自主性本能系統與命門元氣我們說自主性本能系統是生命運動的自主系統。這種說法有根據嗎?有。中醫說的“命門元氣”是什么?“元氣”,在中國哲學中指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在中醫學中指人體器官組織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和活動能力。“命門”,指第十四椎間、兩腎中間部位。這個部位為什么叫命門呢?我有個認知此處的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在河北鄉村勞動,當時處在三年大饑荒中,有人宰了一只羊,把羊腸與一個羊胎給了我,這是三年中唯一的美味不必說。我把羊胎解剖后,看見胎盤內有一根肉管,一端接連著胎盤,另一端與兒臍吻合,肉管通過兒臍連接在兩腎中十四椎間,在此處又有一管
47、通肝門、一管通兩腎。我忽然明白:胎盤吸收了母血,經由臍帶管通過兒臍到兩腎中間,輸入肝門,入肝循環,在肝組織中經過肝臟加工進入大循環,在大循環中把固體廢物經腸腺分泌到腸中貯存,等到分娩后排出肛門。這些排出物稱為“臍尿”,所以臍尿都是黑色的;在胎兒循環中的液體廢物由腎泌出,經臍帶管道還給胎盤,由母親代謝出體外。中醫稱兩腎中間部位為命門,原來是這個原故。“命門”乃生命之門,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元氣之門。一只羊、一個人、任何一個生命都是一個自然體;人與羊都是哺乳動物,相距不是很遠;我說羊,自然也是說的人。中醫又有“命門相火”的說法以及“君火”、“邪火”的稱謂。中醫說的“火”是什么東西?中醫是用“火”的屬性
48、來表述人體的功能,也就是器官、組織的自主性運動能力。為什么用“火”來命名?“火”這東西可以升高溫度,是動態的;火發生了,有象、有溫度、有動態,當火熄滅了,什么都沒了。“火”是有象無形的東西,與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能力有相似的屬性。中醫對命門元氣有更詳細的說法:“命門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三焦為相火之用,分布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間,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府,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命門這個部位,在精子中已形成,當它與卵子發生聚變之后,生命便開始了。生命開始,是人這個小自然、小天地的開始,生命的自主性動力(相火)也從這里發源。這是指命門作為一個特
49、殊的臟器,是有器必有用的。命門的功用在哪里呢?中醫說:“三焦為相火之用” 。命門的功用在三焦。“用”指的是功用,功用是干什么的?說通俗的話,比如命門是發生相火的器官,相火的功用是三焦。三焦是什么?三焦分布命門元氣,把自主性運動分布到全身每個組織細胞。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間,在人體這個小天地之間,無所不到、無所不有;三焦主宰升降出入,并且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這是說人體器官、組織、體液的調節功能;所以,三焦又被稱為“中清之府”。臟腑都是有形體的器官,唯有三焦可稱為中清之府。“中清”是指三焦有用無器;“上主納”,指飲食、呼吸;“中主化”,指變化,所謂變化,是指營養物質
50、的分解、合成、轉化、利用、貯存等等生化程序,這其中自應包括分泌與代謝過程;“下主出”,指排泄,排大便、小便、汗、涕、淚、目眵、耳屎 一切向體外的排泄與分泌。我們怎樣理解三焦的升、降、出、入呢?我想用具體的東西來說明這個千年大哲的智知。我們的臟器不是一團一團的肉放在胸腹腔中,而是所有的臟器組織都有韌帶組織系在胸腹腔的脊椎間。比如腸與胃、心與肺、肝與腎以胃來說,我們飯菜吃多了,三大碗炸醬面和酒菜,共有五斤重,吃到胃里,胃并不因增加重量而下垂;當我們三頓不吃飯,胃中空虛,而胃也不因空虛而位置上移;其他臟器也一樣。我們了解三焦主升降的意義,這能不能說是三焦調節升降出入的功能呢?血壓的升降、心率的快慢、
51、呼吸的深淺、胃腸的蠕動、膽囊的收縮、膀胱的張弛、瞳孔的擴大縮小,甚至內分泌、外分泌等等的調節,都是三焦的功用范圍。胃下垂、肝下垂、腎下垂,腸扭結、套疊,粘連都可以通過調三焦氣機而治愈。為什么?因為三焦也可協調自主運動,運動制約著分泌、分泌制約著代謝如果這是真實的道理,那么三焦氣機必定有調節血糖、血脂的作用。我在臨床中已經證實三焦這項功用是在運動中實現的,這就是共生性本能系統。2、共生性運動本能系統共生性本能是三焦的功用嗎?共生性本能系統與中醫的關系是什么?命門是自主性運動的發源地,而三焦是把自主性運動能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組織的總領。三焦既主宰分布又主宰自主運動的升降、出入、上下、內外、左右的調
52、節;主納入,主變化,又主排出。其中我們應該悟到:三焦的機制是人體各器官組織自主運動的調動及配合、行、止、進、退、正、負、同步、異步等等運動的智能自動化系統。傳統的中醫論著中沒有這個說法,我們這里不是口述前人的文字,也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我們看得見、覺得到,并且在生活中、在臨床上日常所見的,而我們卻沒想到這是共生性運動的反應而已。我與朋友們今天一同來看看、想想這共生性本能系統的自主性調節。自主性調節的共生性本能運動。隆冬時節,我們看見一個老人衣服單薄、雙臂抱肩、蹲蜷地上,面色青白、全身發抖、牙齒相碰我們知道這個人很寒冷,于是我們把大衣脫下給老人穿上。盡管寒風依然在吹,老人卻面色泛紅,顫抖停止了。從
53、這個現象中我們看到了什么?看到人遇到寒冷,皮膚收縮以保存體溫、肌組織顫抖以提高體溫、血壓升高以向身體周圍血管提高供血。皮膚收縮、汗腺關閉、肌肉抖動、血壓升高、增加供血等等活動同時發生,共同御寒。皮膚、汗腺、血管、血壓、循環多器官組織的協同運動是為什么?為御寒。這些行動不是我們自己命令組織的,而是本能的共生性系統自主調節的結果。酷暑中,赤日爍金、火云流焰,渴欲飲水、汗流浹背、頭汗如淋、氣出如喘這些現象也是共生性本能系統的杰作。當外界氣溫升高,體內產生的熱量不能用溫差散出時,本能系統必然要調節體溫以適應外界環境,于是便提高血壓,擴張外周圍血管、開張汗腺、加速排汗,以發散體溫,喘氣呼出也是肺利用呼吸
54、散熱,這是一個多器官組織的協調活動,這同樣是共生性本能系統的應變性反應,也都是共生性本能的活動。這是生命活動中的共生性,我們再看看病理性活動中的共生性。我們不慎吃進有毒的食物,毒物入胃立即引起嘔吐;如果胃中有毒物進入腸道又引起下痢、腹痛或發熱。這個現象的本質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我們的生存本能系統中有排異本能,每當有毒物入胃入腸都會引起排異的反應,在排異反應中有共生性本能的活動。比如嘔吐反應:胃在強力收縮的同時,膈肌發生劇烈收縮,而食道卻為這個活動發生自上而下的張弛傳遞運動,于是胃中的食物立即涌出,毒物吐凈,嘔吐立止。毒物進入腸中,則腸腺分泌加強,蠕動加劇,直腸則發生自上而下的張弛傳遞,使大便噴
55、射性地排出,在排便時也有膈肌收縮活動。這多器官組織不同的運動,有序地協調,共同完成一次排便,就是共生性運動。對這個共生性運動的認識,在臨床中有極重要的意義。比如:在流行性感冒中,病人高燒,體溫在39-40攝氏度或以上,全身寒戰,頭疼、身疼、骨節疼、氣喘這是因為什么?這個現象的本質是什么?這是個感染后的排異反應。因為全身肌組織顫抖是在提高體溫,為排汗提供條件;脈搏浮淺而脈率快,這是循環系統為排汗而對周圍血管大量供血,這為排汗提供了兩項必須的條件。只要排出汗來,將病理物排出體外,即病愈。但是,汗不出,這個排異反應就越強烈,因體溫過高而喘氣。中醫在共生性本能系統活動中看到,汗腺不分泌汗液,汗孔不開張
56、,沒有參與共生性活動,所以出現這個現象。中醫因為有了共生性本能的認識,就制訂了用麻黃湯治療的醫案。麻黃的作用是促進汗腺分泌,開張汗孔發汗,并促進泌尿利小便。桂枝通血脈,杏仁發汗定喘,甘草為和緩藥,喝下麻黃湯便排汗。一排汗,病毒及病理物排出體外,病即愈。病愈是排異反應的結束。再舉一個慢性病例。腫瘤,無論發生在任何部位,無論發生了幾個,也無論是息肉、囊腫、脂肪瘤、肌瘤、腺體瘤其原因都是排異系統發生障礙。排異系統會發生什么障礙呢?我們知道,人體排異通路是大便、小便、排汗,全身任何一個孔竅,都有腺體,有腺體便有分泌,有分泌便有排出異物的機制。全身任何器官組織間的異物(主要指生命代謝過程中的廢棄物)都必
57、須經由這些孔竅排出。分泌系統(全身所有內分泌與外分泌)、循環系統的職能,是把各種生化酶運輸到各個需要的組織中去,同時把各組織細胞間的廢物運出,再由代謝系統排出體外。在排異系統活動中,必須有這些系統共同的、自主的、和諧的、有序的良好關系。如有一個系統的職能器官組織不協調,便會發生障礙。我們在腫瘤臨床中,不論惡性、良性,一律采用自主性排異法治療,一律著眼于本能系統的共生性活動;對不協調的系統、組織、器官,則使其恢復共生性關系。共生性關系恢復,便是排異本能系統功能的恢復。體內的腫物便會在內分泌的生化酶的作用下溶解,時時在溶解。循環系統對內分泌組織充分供血;內分泌組織充分分泌。循環系統把生化酶帶給腫瘤
58、組織,再把溶解掉的異物帶到外分泌腺泌出,再由代謝系統排出體外。這期間,腫物的發生,腫物的排出,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依靠多系統、多器官組織的共生性活動實現的。如果我們不認識共生性本能,便不會認識排異系統,當然也不知道腫物的成因,也不知道腫物的治療方法。這是我對共生性本能的簡略說明。3、排異性本能系統排異性本能系統是人體生存的重要保護系統。一切外界的生物病原體與非生物致病物質侵入人體內部,都會引起這個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我們不慎吃下有毒的食物,立即便會引起嘔吐把毒物吐出來。如果毒物入腸便會引起腹瀉,瀉利大便,把毒物從大便排出來。這是人體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沒有這排異本能,人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沒有排異性
59、本能,生命會在不知不覺中痛苦地死去。有了本能系統的排異反應,我們吃下了毒物,還會順應排異趨勢,利導它排出來,使身體平安。這個過程正是發生疾病、治療疾病的過程。排異性本能是一個系統,不僅是嘔吐、利便一二個排異通路,凡是孔竅都是排異的通路,沒有孔竅的也會使肌膚化膿破潰而排出異物。一粒塵沙入目,眼睛立即流出淚水,把塵沙沖掉。一根竹木芒刺入肉,肌肉組織也會以化膿的方式將其排出去。致病菌株、毒株,無論從呼吸道、消化道,或者從傷口侵入人體,都會引起排異反應。但是,不同的致病物會引起不同形式的排異反應。不同的排異反應又決定了不同的利導方法。感冒這個病有很多種,我們常見的有三種,是三種不同的致病物引起的不同的
60、排異反應,一種是高熱寒戰,頭疼身疼,氣喘汗不出;一種是發熱頭痛,鼻塞流涕,身汗時有時無;一種是身熱咳嗽咽疼。三種表現都是排異反應,而排異趨勢不同。中醫根據不同的排異趨勢而各順應其病勢,制訂出三個不同的利導方法。這就是中醫順應生命的自然法則而因勢利導的方法。如果熱則退熱、疼則止疼、嘔則止嘔、痢則止痢采取對抗性治療,那不是中醫的方法,那是線性思維的對抗治療,是違悖生命法則的,是簡單、幼稚、草率、不了解生命法則的行為。結果是破壞排異反應,使異物不得外排,或排不干凈,這便會留下后遺癥。如果進一步說,就更麻煩了。流行性感冒,不能排毒出去,必轉肺炎;肺炎再不能排毒出去,必轉化為肺感染,或發肺癰,或呼吸衰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熱反射鍍膜玻璃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汽車燈座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機房鐵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廢棉車間專用濾料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奶油酥糖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OA辦公自動化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湖南省各地2025屆化學高一下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單招九類考試題目及答案
- 大學化學分析考試題及答案
- 成都二類考試題庫及答案
- 年產5萬噸趣味酥性餅干生產車間設計
- RFJ013-2010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
- 柳州某醫院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設計案例
- 西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 扇形統計圖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 高中英語全國高考考綱詞匯3600匯總
- 《中越傳統節日對比問題研究5100字【論文】》
- 特勞特戰略定位總裁課程課件
- 《 民航服務心理學》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1學堂在線網課《生活英語讀寫》課后作業單元考核答案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超星爾雅答案貴州大學-
- Q∕GDW 12162-2021 隔離開關分合閘位置雙確認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