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_第1頁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_第2頁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_第3頁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_第4頁
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20學年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難道,照片也有靈性,將她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懷凝聚在目光中?我不愿再走進母親的房間,不愿觸動她老人家遺留下的衣物,就讓它原樣留存著,任灰塵去封存。唉,每一件遺物都是一把刀子,動一動就會刺傷那脆弱的神經。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不再流淚。誰不知道死是人生的歸宿!生,讓我們給生命打了一個結,號位語文(一)死,便是一種解脫。妻子這樣安慰我,兒子也這樣安慰我。他們很快就從痛苦中跳出來,忙忙碌碌,快快樂樂,去干他們自己的事,好像母親的離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親的死,給他們留座注意事項:下的只是短暫的痛苦,并沒有留下傷口,而在我的心里,卻留下了很深的傷口

2、,有很多的血流出,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我常常按著胸口,希望那傷口盡快愈合。可是很快我發現,愈合的只是皮肉,傷痕的深處無法愈合,時常會有疼痛蔓延開來。我永遠不會忘記2001年9月6日下午5時,在中國作協的會議室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我以一種近乎失態的焦灼,希望會議早點結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親的住處。快到家時,我打號場考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

3、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電話給家里,想馬上聽到母親的聲音。鈴聲空響,我希望她是到樓下散步去了。推開門,像往常一樣,我喊了一聲“媽媽”,無人應聲。我急忙走進里面的房間,看見媽第卷閱讀題媽躺在地上呻吟著。我撲過去,一把抱住她,想讓她坐起來,問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說著:“我費盡了力氣,可是坐不起來。”我看著床上被撕扯過的被單,看著母親身上揉皺的衣服,一、現代文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知道她掙扎過。可是一切掙扎都沒有用,母親左邊的身子已經癱瘓了,無法坐住。她痛苦,無奈,無助得像個孩子。這個曾經十分堅強的生命,怎么突然變得如

4、此脆弱!號證生死之間可是,無論如何,我明白了那個下午失態的全部原因。一根無形的線生命之線牽扯著考準雷抒雁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亂的鐘擺,失去了平衡。我以從未有過的急切,想回到媽媽的身邊。也許,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說:“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徹底結束生命。”是的,即使一個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殘肢還會提醒他手曾經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霧的消散,云的飄移,永遠沒有了,沒有了。可是,記憶沒有隨著死亡消失,每天,一進房門,你就尋找那張讓你思念、惦記、你如此只要她的手撫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視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會熄滅。僅僅兩天之后當媽媽咽下最后一口氣,永遠地離開了她生活了81年的這個世界的時候,我覺得

5、,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帶走了,隨著她走了。我猜想,一個人的理論生命也許很長,它就是這樣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親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終變得短暫了。名姓熟悉的面孔。如果沒有找到,你會情不自禁地喊一聲“媽媽!”然后,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去找,醫治心靈傷痛的唯一處方就是“忘記”。可是,對于親人,要忘記又談何容易!只好尋求級班看她是在休息還是在操勞是在洗那些永遠洗不完的衣物,是在為孩子們做晚飯,還是在專注地看電視?可是,這一回,你的聲音沒有得到回應。房子里空蕩蕩的,她不在。看著墻上那張照片,你知道她已永遠離開了。那張一直帶給你歡樂的母親的照片,你突然發現其中竟有一縷憂傷。書籍,尋求哲人,讓理性的棉紗,一

6、點一點吸干情感傷口上的鮮血。我想起了一則關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親,她抱著病逝的兒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兒子。佛說,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的兒子死而復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給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鈍了的女人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沒有帶回一粒芥菜籽。因為,世上根本沒有沒有失去過親人的家庭。(摘自名家散文集,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以第一人稱作為全文的基本敘述視角,偶爾插入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三種人稱各盡其妙,形成了相互輝映之效。B本文以抒情為主,綜合運用描寫、記敘等多種表達方式,細膩地刻畫了作

7、者失去母親后備受煎熬、悲傷無法排遣的內心世界。C妻子和兒子很快就從痛苦中跳出來,并且勸慰“我”,可見他們對“母親”的情感不深厚,無法切身感受為人子者的喪親之痛。D本文在生存與死亡、疼痛與忘卻、焦慮與平靜的兩極震蕩之中,抒發了作者對親情、死亡等命題深刻而又獨特的探討和領悟。(2請根據原文內容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5分)3有人認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刪去,也有人認為必不可少,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5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楊津字羅漢,少端謹。除侍御中散。津以身在禁密,不外交游,至宗族姻表罕相參候。司徒馮誕與津少

8、結交友,而津見其貴寵,每恒退避,及相招命,多辭疾不往。后遷長水校尉,仍直閣。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絹三匹,去城十里,為賊所劫。時有使者馳驛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狀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著某色衣乘某色馬,在城東十里被殺,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視。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騎追收,并絹俱獲。自是闔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濁貨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書切責之。于是官屬感厲,莫有犯法者。延昌末,起為華州刺史。先是,受調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于是競相勸厲,官調更勝。除定州刺史。初,津兄椿得罪此州,由

9、趙略投書所致。及津至,略舉家逃走。津乃下教慰喻,令其還業。于是闔州愧服,遠近稱之。孝昌中,北鎮擾亂,侵逼舊京。時賊帥鮮于修禮、杜洛周殘掠州境,孤城獨立,在兩寇之間。津修理戰具,更營雉堞。又于城中去城十步,掘地至泉,廣作地道,潛兵涌出,置爐鑄鐵,持以灌賊。賊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津與賊帥元洪業等書喻之,并授鐵券,許之爵位,令圖賊帥毛普賢。洪業等感寤,復書云欲殺普賢,又云:“賊欲圍城,正為取北人,城中所有北人,必須盡殺。”津以城內北人,雖是惡黨,然掌握中物,未忍便殺,但收內子城,防禁而已。將吏無不感其仁恕。卒,謚曰孝穆。(節選自北史卷四十一)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

10、確的一項是(3分)()A.受調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B.受調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C.受調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D.受調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度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

11、項是(3分)()A.直閣原意為值勤殿閣,南北朝時為禁衛武官,侍衛在皇帝左右,負責其安全。B.官調是指官府按戶征收的布、絹或綿等,與田租一起構成了國家的正式賦稅。C.雉堞由女墻、垛墻和垛墻之間形成的垛口組成,作戰時用于掩護守城的將士。D.鐵券是外形如筒瓦狀的鐵制品,是我國古代皇帝頒賞賜給臣子的錢財和禮物。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楊津嚴于律己,為人端正謹慎。他因為身在禁密,所以不和外人交往,即使是宗族姻親也少有往來;對已得貴寵的少時好友,亦盡量避而不見。B.楊津治境有方,得到官民敬服。在岐州,他迅速破案,因此地方官吏不敢再為非作歹;在華州,采取有力措施,解

12、除了百姓長期以來受到的欺壓。C.楊津寬厚仁慈,有君子的風范。趙略舉報了他的兄長,他以德報怨,讓趙略還家就業;對待城中的北鎮亂黨,不忍心處死他們,而設法保全他們。D.楊津善用謀略,平定地方叛亂。在定州受兩軍圍困時,他開挖地道,巧設伏兵;設爐冶鐵,持以灌敵;他又勸降洪業,有效地分化瓦解了敵軍。(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時有使者馳驛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狀白津。4分)(2)至于守令僚佐有濁貨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書切責之。4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3小題,33分)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11分)蘇幕遮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

13、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1)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具體的詩句簡要分析。5分)(2)“呼”“窺”“舉”三字生動傳神,請分別賞析這三個字的妙處。6分)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11分)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注】此詞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縣

14、令期間在無想山消夏時所作。濺濺:流水聲。尊:通“樽”,酒杯。(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風老鶯雛”三句寫夏初風物,取景典型,饒有特點,給人成熟飽滿之感。B烏鳶樂、溪水喧,作者筆下的景物蘊含活力,呈現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態。C“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句是說遍地黃蘆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貶的柳宗元泛舟九江邊。D“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句有暫時拋開個人榮辱,向酒杯中找尋寄托的意味。E“歌筵畔”三句寫在弦歌與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現出渴望歸隱的決絕態度。(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何妙處?(6分)1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11分)泊岳陽樓

15、下杜甫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首聯兩句,一平視,一仰視,寫出了作者初到岳陽時的感官印象,即水澤千里,山城高聳。B頷聯描繪了一幅冬夜羈旅圖,停船在岸,艙內,寒燈一盞;艙外,風吹浪翻夜雪紛飛,營造出蕭瑟凄涼的意境,抒發了詩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C杜甫十分重視煉字,在本詩中也是如此,比如頷聯中的“翻”“灑”就是煉字的典范。D“鯤鵬”“圖南”是作者化用莊子秋水中的典故。以鯤鵬的變化無常來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預料。E本詩沉郁頓挫,有跌宕之致。首聯寫景境界闊大;頷聯承前而境界

16、凄冷,是承中見轉;頸聯轉至抒情,情緒高亢,又是一轉;尾聯寫鯤鵬圖南,與頸聯毫不相干,更見突轉變化之妙。(2)泊岳陽樓下與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思想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詩經氓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2)李白在將進酒里感嘆人生短暫,人生易老的句子“_,_”。(3)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表明自己對陳同甫寄予厚望且直接表達報國情懷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第卷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李賀的詩歌描寫了一個

17、個的意境,由羲和敲打著的發出玻璃聲的太陽,滿布寒霜而敲不響的戰鼓,老兔寒蟾泣成的天色,把我們帶入夢幻世界。唐詩高峰之后,宋人,開啟了好議論、重理趣、以文為詩、追求平淡的詩歌發展方向。陸游繼承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傳統,根植于自己的生活實踐,在平易曉暢中呈現出一種之氣。A光怪陸離自出機杼恢宏大度B波譎云詭別出蹊徑踔厲風發C光怪陸離別出蹊徑踔厲風發D波譎云詭自出機杼恢宏大度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對中學生來說,成語不僅是各省市歷年中高考的必考知識點,古詩詞和作文學習中也經常滲透成語知識,其重要性可見一斑。B.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否學好語文,對考生考重點大學有著

18、深遠的影響,語文將成為拉分的關鍵科目。C.侵入我國的寒潮的路徑,不是每一次都一樣的,這要看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我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所決定的。D.高新開發區以創建“溫情高新”為目標,不斷提升轄區文明建設,利用社區宣傳欄、LED顯示屏等平臺多渠道營造學習文明禮儀的氛圍。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審美的最高境界。,。,。李賀通過色彩意象的組合創造出的意境氛圍是多種多樣的。猶如華彩樂章中的高潮部分,成為全詩意境凸現的點睛之筆充分發揮色彩營構意象、表情達意的功能,并使它在創造意境上起到重大的作用李賀詩歌中色彩的最獨到

19、之處,就是把色彩這一形式因素納入詩歌的總體藝術構思之中都是一首詩中最精彩傳神的警句他的作品中很多描繪色彩和色彩意象的詩句,如“劍光照空天自碧”“雄雞一聲天下白”等ABCD15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想象成五個電影鏡頭,前四個鏡頭的腳本已寫出,請補寫最后一個。(要求:按照詞意來設計場景和人物的神態動作;想象合理。5分)【場景】深院小樓春夜月明【人物】李煜鏡頭一: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上小樓,天上掛著一輪圓月,院子里的花正在開放。鏡頭二:他慢慢轉過身去,遠眺南方那無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涼的眼淚打在手臂上,他陷入痛苦的回憶中。鏡頭三:(黑白片)南唐宮殿中,規模盛大的歌舞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

20、嬌百媚;南唐后主李煜與眾臣縱情歡娛,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鏡頭四:南唐的宮殿女墻頹壞,宛囿花草荒蕪,一片蕭條鏡頭五:_(16請仿照給出的句子,另寫兩句話。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6分)示例:當李白長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時,我為他的壯志感動。四、寫作(60分)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1)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孔子)(2)大言不慚,則無心為志。(朱熹)(3)言論的花兒開的愈大,行為的果子結的愈小。冰心)(4)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臧克家對聞一多的評價)讀了上面五個句子

21、,你對“言”和“行”的關系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以其中的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看法。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2019-2020學年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訓練卷語文(一)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散文的綜合賞析能力。解答此類題,一定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選項內容到原文中找到關鍵句子,然后細細揣摩蘊含在其中的內涵。題干要求選出“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項,“可見他們對母親的情感不深厚”純屬臆測,無中生有。故選C。2【參考答案】先寫人會逝去,但記憶不會消失,引出母親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難以愈

22、合的傷口;通過追憶母親病逝,進一步抒發喪母之痛;提出以理性化解喪親之痛的方法。【解析】題干是“請根據原文內容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是考查學生分析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梳理文章思路,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回歸文章,梳理各段之間關系,根據各段之間關系,劃分文章結構層次。通讀文章,可將本文劃分為三個層次:段,母親已經逝去,作者卻不能忘懷;段,追憶懷念母親;段,找到療救方法。根據文章的層次結構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3【參考答案】示例一:不能刪去。用宗教故事作結,表明家家都曾有親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親,痛苦是人生常態,難以避免,因此要正視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與上段作者“讓理性的

23、棉紗,一點一點吸干情感傷口上的鮮血”的觀點吻合。并且這個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遠,能給讀者以深刻啟示。示例二:可以刪去。文章倒數第二段中,作者已經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喪親之痛,宗教故事只是這一觀點的一個例證而已。刪去此段,文章結尾會顯得更加簡潔。刪去此段,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鮮明。【解析】題干是“有人認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刪去,也有人認為必不可少,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是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題目問的是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刪去,答題時,一定要先點明自己的觀點,即可以刪去,還是不可以刪去。然后就要考慮“能刪去的原因”“不能刪去的原因”。最后一段一般有收束全文、升華主旨等作用,

24、那么考慮能否刪去就要考慮兩個問題:刪去結構上是否完整;刪去內容上是否影響表達,即是否妨礙表達主旨。最后一段講述了一個宗教故事,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曾失去過親人”的意思;倒數第二段表明理性是醫治喪親之痛的方法。由此即可從結構上和內容上展開探究陳述理由。注意陳述理由時,一定要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且言之成理,能自圓其說。4.【答案】A【解析】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此題注意“依公尺”作“度”的狀語,“其輸物”作“度”的賓語,不要斷開;“尤好者”作后句的主語,前面斷開。5.【答案】D【解析】

25、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意作答。此題D項,鐵券是外形如筒瓦狀的鐵制品,是我國古代皇帝頒賞賜給臣子的信物和憑證。6.【答案】B【解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比對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由原文“常以私書切責之。于是官屬感厲,莫有犯法者”可知地方上的官吏不敢為非作歹的原因是楊

26、津“私書切責”,而不是迅速破案,故選B項。7.【參考答案】(1)當時有位使者騎著驛馬急馳到此,被搶的人便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使者來到州府,把情況稟告了楊津。(2)至于說下邊的郡守縣令及其屬官中有貪污受賄的,楊津從來沒有公開宣布他們的罪過,總是用寫私人信函的方式嚴厲責備他們。【解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因,便,于是;白,稟告;濁貨,貪污受賄;公,公開;切責,嚴厲責備。【參考譯文】楊津,字羅漢。從小端正謹慎。被任命為侍御中散。楊津因自己處在皇宮禁地,不與別人交游,以致宗族姻親和朋友都很少見面問候。司徒馮誕與楊津

27、是從小結交的朋友,但楊津見他富貴尊寵,每次遇上總是退后躲避他,等到招呼請他前往,也多以身體不適推辭不去。后來改任長水校尉,仍舊擔任直閣事務。外任岐州刺史。有(一個)武功地方的人帶了三匹絹,在離城十里遠的地方,被強盜搶走。當時有位使者騎著驛馬急馳到此,被搶的人便把這件事告訴了他。使者來到州府,把情況稟告了楊津。楊津便寫下告示,說有人穿著怎樣的衣服,乘著怎樣的馬,在城東面十里遠的地方被殺,不知道是誰,如果是誰的家人,可盡早辨認收尸。有一位老母親邊走邊哭出城來,說是自己的兒子。楊津于是派騎兵追捕,人贓俱獲。從此全境的人都害怕而守法。至于說下邊的郡守縣令及其屬官中有貪污受賄的,楊津從來沒有公開宣布他們

28、的罪過,總是用寫私人信函的方式嚴厲責備他們。因此官員僚屬們都感激勉勵,沒有再犯法的了。延昌末年,起用為華州刺史。此前,官府收調絹使用的尺特別長,執事者們由此行事,互相爭著使手段,老百姓苦不堪言。楊津便下令按公平尺來測量上交的絹物,質量好的賜給一杯酒再出去;那些上繳調絹質劣量少的,也接受下來,但沒有酒喝以讓他感到羞恥。因此老百姓互相勸告勉勵,收的調絹反而比以前更好了。不久任命為定州刺史。起初,楊津的哥哥楊椿在定州獲罪,是由趙略上書所致。等到楊津到定州,趙略帶全家逃走。楊津便告知趙略,叫他回來。因此全州的人都嘆服,遠近稱贊楊津。孝昌年間,北方的邊鎮騷亂,侵犯進逼代京。當時叛軍首領鮮于修禮、杜洛周在

29、定州境內掠奪,州城孤立在兩邊的敵寇之間。楊津修理戰具,重修城墻。又在城中離城墻十步的地方,挖地至地下水,開通了許多地道,潛伏士兵,設置爐火冶鐵,用鐵熔液灌敵軍。叛軍因而相互告誡說:“不怕鋒利的鐵矛堅固的城池,只怕楊公的鐵漿火星。”楊津寫信勸說叛軍首領元洪業等,并且授給他可免死的鐵券證書,答應授他爵位,讓他圖謀殺掉另一位叛軍首領毛普賢。洪業等人感悟,回信說想殺普賢,又說:“叛軍圍城,正是為抓北人,城中所有的北人,都要殺掉。”楊津認為城中的北人,雖然是作惡的叛黨,但已是掌握控制之中的人,不忍就此殺掉,只是將他們收于子城內,將他們軟禁而已。北人都感激他的寬厚仁恕。楊津死后,謚號為孝穆。8.(1)【參

30、考答案】下片主要采用了虛實結合(或“虛實相生”)的手法。“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實寫自己客居異鄉的境況;“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虛寫自己的夢境(或“五月漁郎相憶否”不寫自己思鄉,用虛寫的手法從對方的角度寫起)。這種虛實結合的手法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思鄉之情。【解析】作答本題時,只要明確“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寫的是實際情況,“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是虛寫,即可得出答案。(2)【參考答案】“呼”字非常有神采,寫出了小鳥叫聲的歡快,寫得活潑靈動。“窺”字把鳥兒們東張西望的神態表現得活靈活現。“呼晴”“窺檐語”寫鳥兒們非常歡樂,好像互相轉告天氣轉晴的消息,充分表現出悶熱潮濕的天氣終于過

31、去后詞人的欣喜、愉悅。“舉”字把荷修長挺拔、英姿颯爽的精氣神表現得淋漓盡致。【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具體來說,本題是煉字題,要求分析這些字的表達效果。作答時,既要理解這幾個字的一般含義,又要結合詩句,體會其在具體詩句中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9(1)【答案】CEC【解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項,“黃蘆苦竹”九江船”等典故不是柳宗元,而是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時所用;E項,“渴望歸隱的決絕態度”于文無據。末句暗示作者愁思不已,唯有借醉眠以了的無奈。(2)【參考答案】手法:比喻。妙處:將自己比作來往無定、寄人檐下的社燕,傳達出長期宦海漂泊、無從把握自身命運的疲倦

32、感,生動形象,又頗為含蓄。【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大意為:年復一年,猶如春來秋去的社燕,飄飛流浪在大漠荒原,來寄居在長長的屋檐。顯然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時來,秋社時去,從漠北瀚海飄流來此,于人家屋椽之間暫時棲身,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10(1)【答案】DE【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的能力。D項,莊子秋水不對,應該是莊子逍遙游。E項,“與頸聯毫不相干”錯,盡管詩人處境艱難,但仍然不忘報國之志,充滿為國效力的豪情,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報效祖國。(2)【參考答案】同:兩首詩都

33、有漂泊困頓和憂國傷時的內容,泊岳陽樓下僅用“留滯”與“艱危”二詞分別略作點染;登岳陽樓則以年老病弱、親故凋零、漂泊異鄉具體寫境遇之困頓,又以關山之北兵戎未息寫時局之動蕩,從而表達對艱危時局的深深憂慮。異:泊岳陽樓下中,盡管時局堪憂,前途未料,但詩人臨危彌堅、報國豪情高漲,仍期待盡才華實現匡時濟世的鯤鵬之志;登岳陽樓雖在自身境遇困頓不堪中仍不減憂國憂民之熱腸,但詩中無論是“昔聞”“今上”之感慨,還是年老漂泊之感傷以及時局動亂之感嘆,都帶有濃濃的凄涼落寞和無力感,故只能憑軒遠望,涕泗橫流。【解析】本題考查古代詩歌對比鑒賞的能力。相同點要聯系創作背景,這兩首詩都寫于唐大歷三年,是杜甫晚年兵荒流離時乘

34、舟從湖北初到岳陽時所作。詩中可以看出作者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弱,漂泊異鄉,同時還在關注時局發展,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不同點要結合具體的詩句來分析。泊岳陽樓下中“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可以看出詩人滿腔報國之心,臨危彌堅,不氣不餒。而在登岳陽樓中,側重表現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更多的是詩人流露出來的無可奈何。11(【答案】1)總角之宴言笑晏晏(2)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3)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解析】理解性默寫的題目難度比根據上下文默寫要難,首先要選準詩句,然后不要出現錯別字,此題注意提示語中的“青梅竹馬”“人生短暫,人生易老”“報國情懷和人生追求”,這樣就能準確的答出題目,注意“晏”“卻”的寫法。1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光怪陸離: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不能用來形容人。波譎云詭:形容事物變幻莫測。別出蹊徑:比喻獨創一種風格或新的方法。與句語境相符。自出機杼: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恢宏大度:心胸開闊,氣量宏大。踔厲風發:形容精神振作,意氣奮發。13.【答案】B【解析】題干是“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本題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項,中途易轍。錯在“成語不僅是各省市歷年中高考的必考知識點,古詩詞和作文學習中也經常滲透成語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