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觀摩課)--講課用_第1頁
相見歡(觀摩課)--講課用_第2頁
相見歡(觀摩課)--講課用_第3頁
相見歡(觀摩課)--講課用_第4頁
相見歡(觀摩課)--講課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相見歡P207N:皇帝 詞帝教師:石金波N:李煜簡介設疑導入皇帝 詞帝學習方法:識記 了解N:李煜詞風李煜簡介本 名:李煜 別 稱:南唐后主,李后主,詞帝 字 號: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 所處時代:五代南唐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時間:937年7月7日(舊歷) 去世時間:978年7月7日(舊歷) 在位時間:961年975年(在位15年) 祖 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主要成就:詞主要作品:南唐二主詞 亡國前:耽于享樂,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亡國后:沉溺哀傷,反映亡國之痛,感情真摯,凄婉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學習方法:了解李煜詞風N:導入課題 相見歡語 文:P207導讀檢測:P25 【南唐】

2、李煜N:教學目標1、讀課本P207 課下注釋2、讀導讀檢測 P25 “作者作品”知識能力:落實文學常識,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鑒賞詩歌的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過程方法:通過自學釋疑、合作探究、展示評價等學習方式,提高閱讀詩歌的能力。德育目標:感受作者的亡國哀思,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教學目標N:一讀背文一讀課文 一讀課文,感知這首詞的感情基調。學習方法:自學、感知、了解 (訓練語感)N:疏通詞意1、你覺得這首詞寫于亡國前還是亡國后?( ) A、亡國前 B、亡國后2、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 ) A、歡快、愉悅 B、恬淡、閑適 C、雄壯、高昂 D、凄婉、哀怨(你是從哪兒感知出來的?)BD學習方法:朗

3、誦疏通詞意N:作品背景 導讀檢測 P25 【譯文】 無言地獨自一人上西樓,舉頭仰望,天上寒月殘缺如鉤。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關鎖著無法消散的清冷的秋。 剪又剪不斷,理了仍然亂,是緊緊纏繞的離愁。哎,別是一種滋味壓在我的心頭。 975年,南唐被北宋滅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違命侯”。一個掌握生殺予奪之權的一國之主,忽而變為任人宰割的階下之囚。本篇是他降宋后囚居汴京時作。作品背景學習方法:了解N:二讀課文二讀課文學習方法:品讀N:三讀課文凄婉 哀怨 二讀課文,結合作品背景品讀出李煜寫這首詞時的心情。相 見 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

4、/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學習方法:朗誦三讀課文N:導學提綱1、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闋、下闋主要用的什么表達方式?(2分)2、李煜主要選擇了哪四個意象(景、物)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2分)3、詞中的“鎖”字是傳神之筆,從煉字的角度加以賞析。(2分)(提示:表面義+深層義+效果)4、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保?分)(提示:比喻修辭+效果)5、根據詞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身世和處境,領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有哪些滋味?(2分) 導學提綱學習方法:自學、合作、探究N:自學設疑1、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闋、下闋主要用的什么表達方式?(2分)2、李煜主要選擇了哪四個意象(

5、景、物)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2分)3、詞中的“鎖”字是傳神之筆,從煉字的角度加以賞析。(2分)(提示:表面義+深層義+效果)4、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保?分)(提示:比喻修辭+效果)5、根據詞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身世和處境,領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有哪些滋味?(2分) 自學設疑學習方法:自學、探究N:小組合作要求:把自學中遇到的疑問標上記號。1、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闋、下闋主要用的什么表達方式?(2分)2、李煜主要選擇了哪四個意象(景、物)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2分)3、詞中的“鎖”字是傳神之筆,從煉字的角度加以賞析。(2分)(提示:表面義+深層義+效果)4、從修辭的角

6、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保?分) (提示:比喻修辭+效果)5、根據詞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身世和處境,領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有哪些滋味?(2分)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自學、探究N:展示評價要求:1、小組內合作制定答案,選派代表,以待展示。 2、把自學時遇到的疑問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解決。1、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闋、下闋主要用的什么表達方式?(2分)2、李煜主要選擇了哪四個意象(景、物)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2分)3、詞中的“鎖”字是傳神之筆,從煉字的角度加以賞析。(2分)(提示:表面義+深層義+效果)4、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2分) (提示:比喻修辭+效果)5、根據

7、詞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身世和處境,領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有哪些滋味?(2分) 展示評價學習方法:自學、探究N:導綱1要求:1、書面展示,書寫工整,排版整齊。 2、口頭展示和評價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觀點明確。記憶:(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導綱1、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闋、下闋主要用的什么表達方式?(2分)學習方法:記憶上闋是 描寫 (寫景)下闋是 抒情 。 N:導綱2導綱2、李煜主要選擇哪四個意象(景物)向我們傳達出他的愁? 西樓 殘月 梧桐 深院學習方法:探索N:西樓1西樓表達一種離別之愁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宋李清照一剪梅)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8、 (唐許渾謝停送別)學習方法:了解 品味N:殘月 “西樓”,它已是古人登高抒發悲懷的“樓”,一處傷心地,一處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地。2殘月表達人事的缺憾 索索涼風滿樹頭,破窗殘月五更秋。 (裴夷直 秦中臥病思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N:梧桐 殘月如鉤,便是對殘月形態最生動形象的描繪,殘月一般代表悲傷、憂傷、沉痛。學習方法:了解 品味3梧桐表現愁思的意象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依約相思碎語,夜涼桐葉聲聲。”(陸甫之清平樂)N:深院 風吹落葉,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筆下孤獨憂愁的意象。學習方法:了解

9、 品味4深院體現寂寞、孤單 庭院深深深幾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 李煜浪淘沙N:導綱3 深院,高墻,將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的恨都禁錮起來。此情此景,李煜用一個“鎖”字來表明自己的心情和處境。學習方法:了解 品味導綱3、詞中的“鎖”字是傳神之筆,從煉字的角度加以賞析。 掌握 答題格式: 表面意思 + 深層含義 + 效果學習方法:掌握、運用N:導綱4教師精講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從字面上看,“鎖”的是清秋,而實際上“鎖”的是人。寫出了詞人被囚禁的孤獨寂寞凄涼。導綱4、從修辭角度賞析“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10、運用 比喻 的修辭手法,把 愁思 比作 絲線 ,形象生動地寫出了 詞人愁思的紛繁和難以解開。 掌握 答題格式(比喻): 運用 比喻 修辭,把 比作 ,形象生動地寫出了 什么事物(人) 的 什么特點 (情感) 。學習方法:掌握、運用N:導綱5教師精講導綱5、根據詞的內容,聯系作者的身世和處境,領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有哪些滋味?N:學生質疑學習方法:掌握、揣摩有對過去的種種回憶;有對現狀的種種傷感;有對未來的種種猜測。學生質疑提出你的疑問,班內解決N:教師質疑 李煜無法說,語言太蒼白了,李煜無法說,說了會惹禍上身。這留白藝術的處理非常到位。引導我們去思索那36個字背后所隱藏的無限的悲愴??珊?/p>

11、來,他還是忍不住說了,說在詞作虞美人中,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N:虞美人教師質疑 同是亡國,杜甫直言發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李煜為啥不直接寫亡國呢?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N:拓展亡國原因詞中之帝難為君王,有心振國,無力回天!學習方法

12、:了解 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當時,南唐國勢已敗,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回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因國勢衰危而稱臣于宋,向宋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采取消極守業的政策。但是,盡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達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系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拓展延伸N:編題自練1、詞的上闋描繪一幅什么樣的畫面。N:編題自練2學習方法:練習、掌握編題自練1翻譯:無言地獨自一人上西樓,舉頭仰望,天上寒月殘缺如鉤。梧桐

13、遮蔽的寂寞幽深的小院,關鎖著無法消散的清冷的秋。答案:描繪出一幅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清秋夜晚,一彎如鉤殘月掛在空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凄涼的秋色之中。詞人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站在空空的西樓上。詩詞畫面描述法答題技巧:1、不能單純翻譯句子; 2、可以調整詞序重新組合; 3、找出詩詞中意象及特點; 4、時+地+物+人+事(+情)。2、詞的上闋景物描寫有何作用?N:編題自練3學習方法:練習、掌握編題自練2 答:1、渲染孤寂凄涼的氣氛;2、烘托詞人心頭無可解脫的愁苦之情;3、為下闋抒情做鋪墊。自然景物描寫的常見作用:1、渲染 氣氛。 2、烘托人物 心情。 3、為下文的抒情或議論做鋪墊。 4、為人物的出場創設環境。 3、“愁”是詩詞中最常見的主題,愁有多種,如:李白對朋友關心同情的愁“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龔自珍辭官回鄉復雜心情愁“ , ”己亥雜詩;漂泊在外的孤寂凄楚“ , ”天凈沙 秋思;李商隱盼望團聚,共敘別情的愁“ , ”夜雨寄北;王灣離鄉在外思鄉之愁“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