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講 光合作用 合肥七中生物組:李先秀專題二 細胞代謝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1.捕捉光能的色素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2.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3.光合作用過程年代科學家結論1771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氣1779英格豪斯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綠葉才可以更新空氣1845R.梅耶植物在光合作用時把光能轉變成了化學能儲存起來1864薩克斯綠色葉片光合作用產(chǎn)生淀粉1880恩格爾曼氧由葉綠體釋放出來。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1939魯賓 卡門光合作用釋放的氧來自水。20世紀40代卡爾文光合產(chǎn)物中有機物的碳來自CO2(探究歷程)(光合作用化學反應式)光能葉綠體CO2 +
2、H2 * O (CH2O)+ * O2光合作用的概念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 反 應)條件:葉綠體中的色素光能H2O水在光下分解O2H光、酶、色素過程:場所:類囊體的薄膜上物質(zhì)H2O光酶H+O2ADP+Pi+光能酶ATP能量光能ATP中活躍化學能ADP+Pi酶ATP(暗 反 應)co2C5 固 定2c3H供氫酶(CH2O)糖類場所:條件:過程:葉綠體基質(zhì)酶多種酶參加催化co2+ C5酶2c32c3酶(CH2O)C5H ATPATP酶ADP+Pi +能量物質(zhì)能量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糖類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還 原酶ATP供
3、能ADP+Pi色素分子可見光C52C3ADP+PiATP2H2OO24H多種酶酶(CH2O)CO2吸收光解能固定還原酶光反應暗反應(光合作用總過程)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比較場所條件物質(zhì)變化能量變化光反應暗反應聯(lián)系基粒片層結構薄膜葉綠體基質(zhì)中光、色素、酶、水、ADP 、PiH、ATP、酶、 CO2 、C5水的光解ATP的生成CO2的固定C3的還原光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1、光反應為暗反應準備了還原劑H和能量ATP;2、暗反應為光反應補充消耗掉的ADP和Pi。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必需礦質(zhì)元素水三、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1、光照強度0凈
4、光合作用CO2吸收量CO2釋放量真光合作用光照強度CBA2、CO2濃度 t1 t2 t3 t43、溫度三、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聯(lián)系(1)、圖解:(3)能量聯(lián)系 光能 ATP (C H2 O )熱能ATP- 用于各項生命活動光反應暗反應細胞呼吸(4)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的關系:綠色組織在黑暗條件下或非綠色組織測得的數(shù)值為呼吸速率(A點)。綠色組織在有光條件下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同時進行,測得的數(shù)據(jù)為凈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的終產(chǎn)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產(chǎn)生的H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與氧結合生成水C無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
5、累D質(zhì)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多答案:D考題演練2.(多選)下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13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fā)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zhì)。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1和2都具有雙層生物膜B1和2所含酶的種類不同C2和3都能產(chǎn)生大量ATP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答案: BD2.右圖為不同培養(yǎng)階段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葡萄糖濃度和乙醇濃度的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曲線AB段酵母菌呼吸發(fā)生的場所是_;曲線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2)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從C點開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還有_ _、_。(3)在T1T2時段,單位時間內(nèi)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6、_ _、_。(4)某同學在T3時取樣,統(tǒng)計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明顯高于D點對應的數(shù)量,原因可能有 、 和用血球計算板計數(shù)時出現(xiàn)錯誤等。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乙醇含量過高培養(yǎng)液PH值下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增多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能量少培養(yǎng)液為搖勻,從底部取樣統(tǒng)計的菌體包含了死亡的菌體光強(mmol光子/ m2s)00.10.20.30.40.50.60.70.80.9龍眼光能得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凈光合速率(molCO2/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芒果光能得用
7、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凈光合速率(molCO2/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 3.有人對不同光照強度下兩種果樹的光合特性進行研究,結果如下表(凈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對恒定)。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光強大于0.1mmol光子 / m2s,隨光照增強兩種果樹的光能利用率逐漸減少B光強小于0.5mmol光子/ m2s,限制凈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葉綠素含量C光強大于0.7mmol光子/ m2s,限制凈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CO2濃度D龍眼的最大光能
8、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龍眼的最大總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答案:B4為探究低濃度NaHSO3溶液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請完成實驗報告并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報告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溫室盆栽,1mmol/L NaHSO3溶液、蒸餾水、噴壺、光合分析測定儀等。實驗步驟:第一步:選取若干的水稻植株隨機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為對照組,乙組為實驗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別將等量的、噴灑在甲、乙兩組的水稻葉片上,次日上午測定光合速率。結果與分析:實驗結果見圖1,經(jīng)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2)研究發(fā)現(xiàn)NaHSO3增加了葉片內(nèi)葉綠體形成ATP的能力,推測其作用部位是葉綠體的,進而加快對圖2中(
9、填字母AD)物質(zhì)的利用。(3)研究小組利用上述條件設計實驗,證明了0.2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mol/LNaHSO3效應相同,兩者共同處理既不存在累加效應,也無抑制效應。請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用要柱形圖繪制出實驗結果(實驗光照強度為1000molm-2s-1)。株型、長勢、葉片均一蒸餾水1mmol/L NaHSO3溶液不同光照強度下噴灑適當濃度NaHSO3溶液可提高水稻光合速率類囊體A、B、D 5長葉刺葵是棕櫚科熱帶植物。為了解其引種到重慶某地后的生理狀況,某研究小組在水分充足、晴朗無風的夏日,觀測得到了該植物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標日變化趨勢圖(題30圖)。(1)據(jù)圖分析:光合作用消耗ATP最快的時刻是_。根吸水能力最強的時 刻是_。直接引起蒸騰速率變化的生理指標是_;推測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消防安全宣傳課件
- 小學六年級英語復習計劃與口語訓練
- 家長參與二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 十年(2014-2023)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專題12 離子反應與離子檢驗(含答案或解析)
- 小學二年級勞動技能培訓教育計劃
- 英語教師教學評估與反饋計劃
- 護理人文團隊建設與實踐
- 特殊行業(yè)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 小學2025-2025學年第一學期班級管理計劃
- 產(chǎn)后訪視與護理
- 《華為國際化之路》課件
- 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工程財務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TSG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TSG08-2017
- 胖東來生鮮蔬果實操培訓
- 《高血壓精準化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自然辯證法論述題146題帶答案(可打印版)
- 特殊作業(yè)安全管理監(jiān)護人專項培訓課件
- 《剪映專業(yè)版:短視頻創(chuàng)作案例教程(全彩慕課版)》 課件 第7章 創(chuàng)作產(chǎn)品推
- 電子工程師考試試題
- 公益慈善基金會的品牌建設與傳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