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9交換機鏈路聚合2.9鏈路聚合預備知識:STP協議雖然解決了單鏈路故障的問題,也提供了鏈路備份,但同時只能有一條鏈路 做為主通信鏈路傳送數據,而備份的鏈路只在主鏈路失效時起傳輸數據作用,這就造成了 較低的線路利用率。鏈路聚合能在提供鏈路冗余的同時也能利用所有線路進行數據但不會形成環路,這種 技術是應用于交換機之間的多鏈路捆綁技術,基本原理是將兩個設備間多條快速以太或千 兆以太物理鏈路捆綁在一起組成一條邏輯鏈路,從而達到帶寬倍增的目的;除增加帶寬外, 聚合的端口還可以在多條鏈路上均衡分配流量,起到負載分擔的作用。當一條或多條鏈路 出現故障時,只要還有鏈路正常,數據將轉移到正常的鏈路上,起到冗
2、余的作用。一、 實訓目的1、了解鏈路聚合的作用及應用環境2、掌握鏈路聚合的配置方法二、應用環境某學校校園網如下圖所示,隨著接入網絡的計算機越來越多,匯聚交換機與核心 交換機間的數據交換量越來越大,而連接匯聚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的線路只有100M,成為 了網絡傳輸的瓶頸,如何使用最經濟的方法解法這個問題呢?如下圖所示,在匯聚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間連接2條或多條線路,通過鏈路聚合 使2條或多條鏈路聚合成一條高帶寬的邏輯鏈路就可以達到提高帶寬的目的。三、實訓要求設備要求:1)兩臺3560-24PS交換機、四臺PC機。2)兩條交叉雙絞線、四條直通雙絞線。2.實訓拓撲圖配置要求:1) PC機配置:計算機PC
3、1 PC2 PC3 PC4 2)交換機端口配置:交 換機SW1IP 地址/子網掩碼 192. 168. 1. 1/24 192. 168. 2. 1/24 192. 168. 1. 2/24192. 168. 2. 2/24 接口范圍 F0/1F0/10 所屬 VLAN Vlan 10 Vlan 20 Vlan 10 Vlan 20 所屬 VLAN Vlan 10SW1 SW2 F0/11F0/22 F0/1F0/10 Vlan 20 Vlan 10 SW2 F0/11F0/22 Vlan 20 4. 實訓效果:相同VLAN的計算機能互通,連接兩臺交換機間的兩條鏈路都能傳輸數據。四、實訓步驟1
4、、添加設備并連接網絡、設置PC機IP地址。2、更改交換機名稱、創建VLAN,并把相應接口加入對應VLAN。3、進入交換機接 口,把接口加入聚合端口并設置聚合模式。4、進入聚合端口,并設置端口模式為Trunk。五、詳細步驟1、按上圖添加設備并連接網絡。(略)2、設置四臺PC機的的IP地址及子網掩碼。(略)在交換機SW1上做如下配置:3、進入全局配置模式更改左邊的交換機名稱為SW1 Switchenable /進入特權用戶 配置模式Switch# conf t/進入全局配置模式/更改交換機名稱Switch(config)#hostname SW1SW1(config)#4、在交換機SW1上創建VL
5、AN 10、VLAN 20并把接口 F0/1F0/10加入VLAN 10;接口 F0/11F0/22 加入VLAN 20。SW1 (config)# VLAN 10 SW1(config-vlan)#exit SW1 (config)# VLAN 20 SW1(config-vlan)#exit SW1 (config)#SW1(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10 /同時進入接 F0/1 到 F0/10 十個接口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把 F0/1 到 F0/10 劃入 VLAN 10 SW1
6、(config-if-range)#exit 退出接口配置模式 SW1(config)#interface rangef0/11-22 /同時進入接 F0/11 到 F0/22 接口 SW1(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 把 F0/11 到 F0/22 劃入 VLAN 20 SW1(config-if-range)#exit退出接口配置模式SW1(config)#5、進入交換機SW1的F0/23、F0/24接口,把接口加入組號為1的聚合端口并設置聚 合模式為on。SW1 (config)#int f0/23/進入接口 F0/23SW1
7、 (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on /創建編號為1聚合端口并設置模式 為 on SW1 (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配置模式 SW1 (config)#int f0/24 /進入接 口 F0/24 SW1 (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on創建編號為10的VLAN退出VLAN配置模式 創建編號為20的VLAN 退出VLAN配置模式創建編號為1聚合端口并設置模式為onSW1(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配置模式6、進入交換機SW1組號為1的聚合端口,并設置該端口為TRUNK模式 SW1(confi
8、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進入編號為 1 的聚合端口 SW1(config- 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設置端 口 trunk 封裝協議為 dot1q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設置端 口模式為 trunk在交換機SW2上做如下配置:7、進入全局配置模式更改右邊的交換機名稱為SW2 Switchenable /進入特權用戶 配置模式Switch# conf t/進入全局配置模式更改交換機名稱Switch(config)#hostname SW2SW2(confi
9、g)#8、在交換機SW2上創建VLAN 10、VLAN 20并把接口 F0/1F0/10加入VLAN 10;接口 F0/11F0/22 加入VLAN 20。SW2 (config)# VLAN 10 SW2(config-vlan)#exit SW2 (config)# VLAN 20 SW2(config-vlan)#exit SW2 (config)#SW2(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10 /同時進入接 F0/1 到 F0/10 十個接口SW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 把 F0/1 到 F0/
10、10 劃入 VLAN 10 SW2(config-if-range)#exit 退出接口配置模式 SW2(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1-22 /同時進入接 F0/11 到 F0/22 接口 SW2(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 把 F0/11 到 F0/22 劃入 VLAN 20 SW2(config-if-range)#exit退出接口配置模式SW2(config)#9、進入交換機SW2的F0/23、F0/24接口,把接口加入組號為1的聚合端口并設置聚 合模式為on。SW2 (config)#int r
11、ange f0/23-24 /同時進入接口 F0/23 SW2 (config-if- 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SW2 (config-if)#exit /退出接口配置模式創建編號為1聚合端口并設置模式為on創建編號為10的VLAN退出VLAN配置模式 創建編號為20的VLAN 退出VLAN配置模式10、進入交換機SW2組號為1的聚合端口,并設置該端口為TRUNK模式 SW2(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進入編號為 1 的聚合端口SW2(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
12、n dot1q設置端 口 trunk 封裝協議為 dot1q 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設置端口模式為 trunk11、驗證網絡連通性,分別使用 PC1 ping PC3、PC2 ping PC4 PC1 ping PC3PC2 ping PC412、分別在SW1、SW2上使用命令show interfaces etherchannel查看聚合端口 SW1#show interfaces etherchannel FastEthernet0/23: Port state = 1Channel group = 1Mode = On Gcchange =-Port-channel = Po1GC = -Pseudo port-channel = Po1 Portindex = 0Load = 0 x0 Protocol =-Age of the port in the curr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