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例工商管理專業_第1頁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例工商管理專業_第2頁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例工商管理專業_第3頁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例工商管理專業_第4頁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實證研究—以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為例工商管理專業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項下,與其他行業聯系密切的銀行業,也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調整與轉化時期。原有存貸款利差的盈利方式已成為過去,業務模式創新已成必然。與此同時,伴隨著利率市場化及金融脫媒等的不斷深化,傳統金融資金出現了明顯的分流情況,聚焦于金融市場內的戰火愈演愈烈。在新的市場條件下,進一步辨別與深挖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已成為一個必議的話題。多重疊加之下,發展稍顯弱勢的中小商業銀行在市場中的表現頗令人關注。在整理國內外學者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收集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有關數據對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在過程當中,構建了關于核心競爭力的5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運用熵權法確定各個指標權重,并以

2、此判斷和分析了中小商業銀行的市場表現和發展前景。總的來講,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鍵詞:中小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指標;利率市場化;熵權法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anking industry close to other industries, is inevitably getting into th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 original profitability of deposit and loan

3、 spreads has become the pas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has become inevitable.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eepening of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funds have obvious been diverged and the war focusing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4、tensified. Under the new market conditions, to further identify and deepe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become a must-see topic. Overweight, the development of slightly less vulnerab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market performance is quite concern. On the basi

5、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b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9 listed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ocess, five sub-indexes and 16 second-level indexes on core competence are constructed,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

6、ex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arket performanc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are judged and analyzed. In general,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bank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7、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entropy method目 錄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30215 1. 緒論 PAGEREF _Toc30215 1 HYPERLINK l _Toc14831 1. 1 研究背景和選題意義 PAGEREF _Toc14831 1 HYPERLINK l _Toc29507 1. 1. 1 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29507 1 HYPERLINK l _Toc2580 1. 1. 2 選題意義 PAGEREF _Toc2

8、580 2 HYPERLINK l _Toc18282 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PAGEREF _Toc18282 2 HYPERLINK l _Toc27516 1. 2. 1 國外研究現狀 PAGEREF _Toc27516 2 HYPERLINK l _Toc1724 1. 2. 2 國內研究現狀 PAGEREF _Toc1724 3 HYPERLINK l _Toc2952 1. 2. 3 研究評析 PAGEREF _Toc2952 5 HYPERLINK l _Toc29359 1. 3 研究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 PAGEREF _Toc29359 6 HYPERLINK l _T

9、oc12555 1. 3. 1 研究內容 PAGEREF _Toc12555 6 HYPERLINK l _Toc23860 1. 3. 2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23860 7 HYPERLINK l _Toc6895 1. 3. 3 技術路線 PAGEREF _Toc6895 8 HYPERLINK l _Toc29509 2.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理論基礎 PAGEREF _Toc29509 8 HYPERLINK l _Toc27935 2. 1 中小商業銀行概念 PAGEREF _Toc27935 82. 1. 1 國外 HYPERLINK l _Toc4274

10、 中小商業銀行的概念 PAGEREF _Toc4274 8 HYPERLINK l _Toc25991 2. 1. 2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相關概念 PAGEREF _Toc25991 8 HYPERLINK l _Toc3976 2. 2 競爭力相關概述 PAGEREF _Toc3976 9 HYPERLINK l _Toc8822 2. 2. 1競爭力概念的界定 PAGEREF _Toc8822 9 HYPERLINK l _Toc22411 2. 2. 2 競爭力相關理論基礎 PAGEREF _Toc22411 9 HYPERLINK l _Toc19617 2. 3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

11、爭力的內涵與構成要素 PAGEREF _Toc19617 11 HYPERLINK l _Toc22163 2. 3. 1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和特征 PAGEREF _Toc22163 11 HYPERLINK l _Toc19087 2. 3. 2 影響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PAGEREF _Toc19087 11 HYPERLINK l _Toc4309 3.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環境分析及指標選取 PAGEREF _Toc4309 12 HYPERLINK l _Toc4167 3. 1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來源 PAGEREF _Toc4167 12 H

12、YPERLINK l _Toc12373 3. 2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環境分析 PAGEREF _Toc12373 12 HYPERLINK l _Toc30058 3. 2. 1從宏觀層面分析 PAGEREF _Toc30058 12 HYPERLINK l _Toc29981 3. 2. 2 從行業情況分析 PAGEREF _Toc29981 16 HYPERLINK l _Toc3361 3. 2. 3 銀行內部自身分析 PAGEREF _Toc3361 16 HYPERLINK l _Toc13288 3. 3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的選取 PAGEREF _Toc13

13、288 18 HYPERLINK l _Toc5775 3. 3. 1 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 PAGEREF _Toc5775 18 HYPERLINK l _Toc16221 3. 3. 2 評價指標確定及各指標說明 PAGEREF _Toc16221 19 HYPERLINK l _Toc4506 4.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PAGEREF _Toc4506 19 HYPERLINK l _Toc14365 4. 1 熵權法評價方法簡介 PAGEREF _Toc14365 19 HYPERLINK l _Toc9041 4. 2 熵權法系統評價的分析步驟 PAGEREF _Toc

14、9041 20 HYPERLINK l _Toc25128 4. 3 案例分析 PAGEREF _Toc25128 21 HYPERLINK l _Toc3646 4. 4 結論 PAGEREF _Toc3646 24 HYPERLINK l _Toc21084 5.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構建中存在問題及競爭策略 PAGEREF _Toc21084 25 HYPERLINK l _Toc26196 5. 1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構建中的問題 PAGEREF _Toc26196 25 HYPERLINK l _Toc7464 5. 2 中小商業銀行競爭策略 PAGEREF _Toc7464

15、25 HYPERLINK l _Toc9574 52. 1 明確市場定位 PAGEREF _Toc9574 25 HYPERLINK l _Toc14251 5. 2. 2 充分利用金融技術,加快產品創新 PAGEREF _Toc14251 25 HYPERLINK l _Toc11341 5. 2. 3 內聯外引,壯大自身實力,防范風險 PAGEREF _Toc11341 26 HYPERLINK l _Toc1738 5. 2. 4 加強銀行內部各方面管理,降低成本 PAGEREF _Toc1738 26 HYPERLINK l _Toc24088 5. 2. 5 以人為本,完善人員培訓和

16、激勵機制 PAGEREF _Toc24088 26 HYPERLINK l _Toc13324 5. 2. 6 橫向并購,加強國外戰略合作,突破地域限制 PAGEREF _Toc13324 26 HYPERLINK l _Toc11785 5. 3 結論及展望 PAGEREF _Toc11785 26 HYPERLINK l _Toc24120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24120 28 HYPERLINK l _Toc32297 致 謝 PAGEREF _Toc32297 301. 緒論1. 1 研究背景和選題意義1. 1. 1 研究背景一直以來,銀行都是我國金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

17、部分,其積極履行著調節經濟、信用創新、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務等職能,在我國金融行業內享有獨特地位。但隨著金融脫媒現象的不斷加深,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金融行業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商業銀行的市場地位也逐步受到挑戰。在這中間,處于銀行圈內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也引得了人們的關注。眾所周知,中小商業銀行起步較晚,在各部分建設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但鑒于體制的靈活性以及猛烈的發展勢頭,其對新事物的吸收與運用往往更為迅速。面對當前的發展局勢,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是“船小好掉頭”的欣喜局面,還是“頭破血流”的折戟而歸,一切都未可知。加強對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我們在探討中找尋答案。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也給予

18、了銀行業改革發展推動力。大體情況是,中國經濟處于結構調整的轉型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就對銀行業影響而言,可能會誘發不良貸款增多、經營風險増大等問題。同時,近年來銀行業改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加強。央行在2012年9月17日提出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并將其作為金融改革的重點。繼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2014年11月又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2015年更是踏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實質性一步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毋庸置疑,利率市場化是把雙刃劍,就它帶給商業銀行機遇與挑戰方面我們還需進一步細致化考量。總而言之,面對金融市場的改革走向,商業銀

19、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應積極把握發展動向,爭取在改革浪潮中實現其競爭力的提高,完成量的積累,質的飛躍。1.1.2 選題意義競爭力結果往往是通過對比得到的,其主要表現是在市場競爭中要有自己明顯的優勢。就當前經濟形式而言,遵循歷史的推進性,加強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有諸多益處。存亡是為根本,而又能助其解決調節項下的發展問題,為日后更進一步的飛躍做好積累。歸根結底,國內經濟的調整蘊藏著眾多的發展機遇。就企業自身角度而言,此番對中小商業銀行進行全面、客觀、具體的核心競爭力評價研究,有利于其進一步強化管理、扎實經營、提高效益,實現作為一個經濟體的實在價值。就企業社會性而言,由于中小商業銀行發展與地區

20、經濟金融建設聯系緊密,良好的市場競爭力定位有助于其發揮聯動優勢,推進多個經濟體共同健康有序發展。在金融領域內,競爭力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小商業銀行這一重要金融板塊的缺失。同時中小商業銀行輕型的改變優勢與經驗積累能幫助我國銀行業把握調整機遇,實現整體發展推進,力爭在國內外金融市場上取得更多積極主動權。當然,對我國金融業強化升級以及日后改革方向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就理體系框架而言,此次研究一方面是次實證結果的探究,但更重要的是對相關理論的整合與聯系,有利于理論研究的共鳴與迸發。1. 2 國內外研究現狀1. 2. 1 國外研究現狀有關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問題,國外組織和學者

21、已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探討。在這當中,以下機構的方法最具代表性,被廣泛認同。(1)WEF(世界經濟論壇)和IMD(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構建的金融組織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受到了極大的擁護,它主要參考銀行資產規模、資產占 GDP 比重、存貸款利差等指標分析銀行的競爭力。但遺憾的是,在銀行風險防范能力的評價方面它稍遜一籌。(2)監管機構評級。美國貨幣當局采用國際通用的CAMELS評級(駱駝評級法),從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流動性五個角度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評級,并考察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它同時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單項評分與綜合評分方法有效結合,是一套制度化、指標化的綜合等

22、級評定制度。(3)英國著名雜志銀行家評級,主要通過考察銀行的一級資本、資產規模、資本資產比率、經營狀況以及其他綜合指標來反映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其被公認為是國際銀行業最具權威的評價體系,為各國政府及研究機構所采納。但它們的評價重點更多地是放在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方面,在國內競爭力方向則稍顯忽視。同時它缺乏對市場、制度因素的相關分析,指標體系的構建方面也不夠完善。(4)標準普爾、穆迪等全球權威信用評級機構也會定期對銀行作出信用評級。其評級方法更注重風險評價,主要從商業風險因素及財務風險因素對銀行短期及長期信用進行評級。穆迪評級主要依靠經營環境、管理策略及質量、盈利能力、風險狀況及管理、所有權及公司

23、治理、業務價值和資本充足率七個指標評價銀行競爭力狀況。當然,其他國外學者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廣泛、深層次的研究。Huges和Mester(2011)就通過采用當前發展熱門的規模效應理論對銀行競爭力進行了一輪實證研究。他們發現,銀行業規模效應確實存在,并且小型銀行的規模效應比大型銀行的規模效應大,而這主要是來自于技術上的優勢。這是歷史性的一個新發現。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在評估規模效應所帶來的益處與風險等方面并沒有做過多研究,因而也并未能得出明確的結論。1Barr等人(1999)運用DEA(DataEnvelopeAnalysis)方法發現,外部競爭環境如經濟周期變動對銀行的表現是中性的。此外,他們

24、還注意到,銀行的運行效率大大影響著銀行的業內競爭力與評價。21. 2. 2 國內研究現狀作為起步較晚,但不斷給我國金融經濟發展帶來“驚喜”的新生事物,中小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一直為國內學者所熱衷。而近年來隨著銀行業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銀行面臨的經營環境愈漸復雜,經營難度也隨之加大,有關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更進一步研究順勢而生。就研究總體而言,數量龐大,且結構體系多樣,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商業銀行競爭力問題。可以看到的是,這方面的問題實證研究比較多,理論方面則少有涉足。直至目前,有關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問題也未能形成完整統一的口徑。基于此,相關學者也要加強在這方面的探索與補充。關于銀行競爭

25、力理論研究主要包括:焦謹穫(2002)是我國少數幾個對銀行業競爭力研究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最大的貢獻在于較全面地整理和概括了有關銀行競爭力的相關理論,為日后多類型的研究做好了思想理論基礎。3殷雷(2002)從波特競爭力角度出發解釋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并創造性地將其劃分為競爭行為能力、競爭戰略管理能力及競爭潛在能力三個層次。4魏春旗和朱楓(2005)從表層、深層及核心競爭力三層深釋了競爭力,并在其專著商業銀行競爭力中指出,核心競爭力由七方面組成,包括技術、流程、組織、人才、制度、戰略和文化等。5李夢覺(2009)緊跟現代社會發展趨勢,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到知識經濟、信息經濟、企業戰略和企業

26、文化以及企業再造等理論高度,通過系統化地全面闡述,構建了基于企業綜合實力基礎上的核心競爭力理論和實踐體系。6關于銀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吳曉靈(2013)認為,在金融市場化的改革大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樹立健康的經營作風,構建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以長遠眼光夯實經營根基,爭取培育長久的競爭力。7何文虎(2014)認為,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中小商業銀行經營發展中的優劣勢并存。建議通過提高大數據挖掘、分析、治理和應用能力,加大非純粹、純粹網絡銀行建設力度,培養和引進復合性金融人才,盡快實現中小商業銀行全面轉型以應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的挑戰。8陶敏(2014)從市場占比、收益性、安全性等方

27、面選用指標對商業銀行競爭力進行體系構建,同時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16家商業銀行競爭力的相關評價,構建出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9 唐思雨(2014)同樣利用因子分析法對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作出了一個由定性轉向定量的理性評價結果。10銀行競爭力研究方法方面:陳洪轉(2012)提出通過依托核心競爭力理論,融會多重學科知識,采用多種研究路徑,緊緊圍繞商業銀行價值鏈這條主線.深入探索價值鏈整個活動過程。同時集中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DEA方法和結構方程模型.多視角、動態性地全面評價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總的來講,整個論證體系完整且符合相關邏輯,能在評價方面切實發揮出其優勢作用。11劉爽(2016)認為隨著

28、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對經濟鏈條的整體推進具有非凡意義。因而在操作過程中著重考量和分析了其發展進程中的優劣勢,并就如何更好地推動相關發展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與建議。12李穎(2012)主張用SWOT方法分析我國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并提出了相應地市場營銷策略。13李文濤(2013)通過選用因子分析法,積極推進指標的選擇與因子模型的構建。在實證分析中,通過計算出各銀行的排名及綜合排名,得出相關的結論。14丁濤,蓋銳,芮曉東(2015)主張在構建包括價值創造能力、風險防范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市場拓展能力和業務創新能力等5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基礎上,利用熵值 TOPS

29、IS 分析模型對競爭力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建議。15 段勝,許諾(2011)表明,隨著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在信用風險LGD度量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分期待其更進一步地推動展現。16 王松奇,劉煜輝,歐陽明(2015)在報告中以經濟轉型下的中國銀行業為研究對象,以客觀數據和事實為基礎,運用更加科學的分析方法,并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最終形成了包括主報告、全國性商業銀行財務評價、全國性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等部分所組成的2015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往后年度發展予以啟示和參考。171.2.3 研究評析以上關于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

30、力的國內外研究數量眾多、體系龐雜且各有側重點的考量與把握。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研究必將更全面與深入,評價指標體系也能日益得到完善。當然,針對前輩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同樣會發現,這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局限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一、研究過分依賴財務指標來分析銀行的競爭力。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是一個動態概念,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不斷發展與調整。考慮到財務指標的相對易得與可操作性,但同時局限于它的事后性,以此得出的評價并不能很好反映當前的市場情況變化,因而也就無法有效評估出環境下各銀行競爭力的實際情況。二、樣本主體選用的局限性。就當前我國銀行業市場而言,已形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31、城商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共同發展的局面,它們都為我國金融經濟事業的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在所我們參閱的文獻當中,以某一類的單獨分析為主,較少考慮到商業銀行間的橫向比較分析,因而也就缺乏相關意義上的代表性。1. 3 研究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1. 3. 1 研究內容本文主要是針對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實證研究。考慮到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數量眾多,體系龐雜,全盤可實踐性不高。因而,在本次實驗中,我們選取了9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中小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它們分別是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樣本期為利率市場化后,且距離當前較近的2016年。在實證過程

32、當中,經過多番考量,我們首先確定了具體的評價指標,然后運用熵權法算出各個指標權重,進而得出并分析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排名情況。最后,通過認真梳理實證結果,診斷出中小商業銀行在市場環境下的優勢與不足,據此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以下是論文的具體安排: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主要任務是構建論文整體框架,而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背景及意義也就此鋪陳開來。與此同時,總結與歸納了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小商業銀行的研究成果。最后,簡單地介紹了論文的寫作內容及相關研究方法,確定了論文的整體基調。第二章為理論基礎。首先分板塊地介紹了學者關于“中小商業銀行”以及“競爭力”的理論研究。同時在結合中國具體實際的基礎上,實

33、現概念的融合,形成了關于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整體印象。最后側重分析了其具體內涵及相關影響因素。第三章為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的環境分析與評價指標的考量。在本章中,通過內外部環境分析,對影響中小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因素進行一一識別與介紹。同時進一步劃分要素,為相關指標的確定做好準備。第四章為最重要的實證研究部分。簡單概述熵權法的相關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競爭力評價模型構建,同時結合9家上市中小商業銀行相關數據對銀行競爭力進行綜合評述,得出排名結果并對此進行分析論述。第五章為政策建議。結合上章所得出的實證結果,從微觀著,側重于不同角度給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發掘提出相應改革建議,在根本上回

34、歸主題。1. 3. 2 研究方法1、文獻研究法。文獻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在前期資料的搜集方面,文獻覆蓋面需廣,類型也應盡可能豐富多樣。當然,考慮到發展的鏈條性,收集工作需注意考慮文獻資料前后的完整性與連貫性。這項工作十分重要。2、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掛鉤。定性與定量方法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都能發揮出其獨特作用。在此基礎上的有效結合,是雙重疊加效果的大突破,能增強文章的整體說服力。3、比較分析法。在論文研究中更進一步突出重點,分清主次。同時在事物相互依存的過程中,加深我們的相關認識,共同促進問題的優化解決,最終實現共贏。1. 3. 3 技術路線圖1-1:技術路線圖2.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

35、理論基礎2. 1 中小商業銀行概念在正式研究開始前,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研究對象的相關概念理論,在根源處做到“知己”與“知彼”,于散發處實現“百戰不殆”。2. 1. 1 國外中小商業銀行的概念中小商業銀行通常是依據規模來進行界定的。在國外,按照凈資產規模劃分,一般稱資產規模不超過1億美元的銀行為小銀行。1億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的銀行處于中間位置,被稱為中型銀行。至于超過10億美元的銀行則被稱為大銀行。2.1. 2 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相關概念在國內,有關中小商業銀行的概念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與國外異曲同工的是,國內對于銀行大小的界定,一般也以資產額為標準。在國內,我們一般稱工、農、中、建

36、,交行五大商業銀行以外的銀行為中小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地區性 HYPERLINK /doc/1980954-2096437.html t _blank 股份制商業銀行與 HYPERLINK /doc/913667-965794.html t _blank 城市商業銀行(含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其體系龐雜,且數量眾多。鑒于其扎根地方多年,一般而言,它們在地緣、成本、體制、客戶資源、競爭力項下具有一定優勢。2. 2 競爭力相關概述2. 2. 1競爭力概念的界定“競爭”一詞最早在經濟學領域被提出,具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團體)間,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展開的角逐。而在不斷的競

37、爭過程中,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經濟運行也得到了有效調控,一切歸根到底都落到實處。依據研究層次,競爭力理論自下而上可劃分為產品層、企業層、產業層及國家層四個層次。其中,企業競爭力占據核心地位。波特(2008)將企業競爭力分解為市場定位、潛在進入者及退出市場壁壘等能力,最終提出了著名的競爭力五為模型。18其影響意義深遠,闡明企業間競爭既依托于自身實為的強弱,也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Helleloid& Simonin(1994)主要著眼于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途徑,詳細闡述了組織學習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看重對知識進行儲存和運用,真正地起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192. 2. 2 競爭力相關理

38、論基礎1.價值鏈優勢理論波特(1985)首次提出價值鏈的概念,主張將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分解成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的經營管理活動,以找到各企業競爭力的優勢。因此在分析企業競爭力時應重點關注競爭企業間價值鏈的差異。總體來看,價值鏈有三層含義:首先,企業內部各生產運作環節緊密相關;其次,價值鏈不單存在于企業內部,還存在于外部,如與上游供應商、下游顧客的聯系等;最后,各環節均給企業帶來一定價值,或是有形價值或是無形價值。基于共性與個性關系,對企業進行內部價值鏈分析可以找到企業的競爭優勢,明確發展方向;對產業價值鏈的分析可以幫助企業評價其在行業中的地位。2.競爭動力學理論該理論把動力學中的沖量運用到競爭力

39、研究間,主張通過沖量反映企業競爭強弱,因此又名沖量理論。應用到企業競爭力,沖量即等于企業質量乘以競爭速度。WEF(世界經濟論壇)和IMD(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提出的著名公式競爭為競爭力資產競爭過程便是依據該理論。203.核心競爭力理論該理論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爾(.Hamel)教授于1990年首次提出,他們將核心競爭力首次引入企業管理。他們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是企業通過積累性學習獲得的特殊競爭力。應該認識到,核心競爭力可以是領先的技術、獨特的企業文化、高效的管理等,具有獨特性、不可模仿性、難以替代性等特征,其表現是多層次、多方位的。21此后的

40、研究者在此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對核心競爭力進行了相關擴展。其中,曼蘇爾杰維丹(1998)提出層次結構模型。主張將核心競爭力分解為不同層次,由低至高依次為;資源、能力、競爭為、核心競爭力,形成一個自下而上、每個層級為公司創造更高增值的體系。該理論認為,更高的層級擁有更寬闊的組織范圍。22國內不少學者也結合具體情況從不同角度針對核心競爭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郭凡生(2002)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由知識、制度、資源及要素幾方面構成,其中制度在其中占主要地位。23許正良、王利正、徐穎(2004)從五個角度總結出了核心競爭力的不同之處,分別為:不可復制;能給企業帶來價值增長;具備長期發展空間;會不斷更新發

41、展;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24單成華、楊薰馨(2007)認為,核心競爭力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形成的,能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25 徐中亞(2010)認為,中小商業銀行在金融危機時期,無論在資產類業務還是負債類業務方面都易受到極大的沖擊,又由于其自身組織資源以及政策面上的劣勢,使得影響的后果很難在較短時期內自動修復。他著重探討了后危機時代我國中小商業銀行各方面的發展。26田曉晨,史曉斌(2015)認為隨著銀行間競爭力的不斷加劇,風險管理將在銀行金融活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高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提高風險管理能力。272.3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內涵與構成要素2

42、.3.1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和特征1.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本質中小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本質上還具備一般企業屬性,以利潤最大化為最大追求目標。其核心競爭力的發掘依舊與市場定位選擇、風險防范工作、公司內部管理與創新業務模式等項相關聯與契合。這與一般企業競爭力的找尋方式不謀而合,因而企業競爭力相關理論同樣適用于中小商業銀行。當然,不拘泥于靜態概念,對于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我們也應以動態、綜合的眼光去看待。2.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然而中小商業銀行又不簡單地是一般企業,在經營對象、經營方式以及資本結構等方面都有別于其他。在一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項下,其競爭力構成也必

43、定獨樹一幟。在日常的經營運行當中,資源是銀行核心競爭力來源的一切基礎,這其中主要包括資金、人力等等;與此同時,由于銀行主要從事的是大規模資金吸納、投放與應用工作,有關于風險管理、盈利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流動性把控方面都有待加強注意。總的歸類分析,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是與一般企業競爭力問題共性、個性的依托與交纏。2. 3. 2 影響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中小商業銀行是內外部環境下的發展體。在此背景項下,其核心競爭力自然也受到外部環境和銀行內部動力把控的雙重影響。在這當中,外部環境包括宏觀及行業環境。內部競爭力則主要涉及現實與潛在兩個發展方向。現實競爭力主要表現為銀行現階段的發展實力

44、,主要蘊藏在經濟體內部,能比較直觀的顯現;潛在競爭力則代表銀行未來發展的潛力與重要驅動力,是競爭力的又一大表現,對銀行長期可持續經營發展意義顯著。據此,我們認為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要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它是考量競爭力的主要指標,反映了企業追求利潤的最終要求,極易被各級投資者所重點關注,是經濟體運行的內在驅動力。二、風險防范能力。其反映了企業應對各類型、強度風險的自我保護能力。市場總是風險與機遇并存,在發展企業的過程中不能只一味激進求勝,做好風險的防范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三、市場拓展能力。這展現了企業對于市場大蛋糕的掌控程度,對于其后續有效發展戰略的布局有著積極影響

45、。四、經營管理能力。企業一方面要注重外部市場的拓展,同時也需加強內在經營管理培訓。爭取以內力促外力,鞭策企業這架馬車平穩向前進發。五、業務創新能力。市場環境總是變幻莫測,跟隨時代發展的步調走,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扎實于當下,同時也能為未來發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礎。實現五體相結合,就能有效增強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3.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環境分析及指標選取3.1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在前文企業價值鏈優勢論、競爭動力學理論、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分析基礎項下, 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從內外部環境考量來看,內部是主體,外部是催化。如何在各個階段時期保持經濟體的穩健發展,最主要還是取決于企業內部相關體系的搭

46、建工作。以積極地發展眼光來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與企業自身發展鏈條相掛鉤。綜合以上兩個方面,在考慮中小商業銀行競爭力方面,在具體指標選定方面應予以慎重考量。3. 2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環境分析3. 2. 1從宏觀層面分析1.經濟增速放緩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總量雖仍在穩步提升,但增長速度卻在逐年放緩。用目前的新鮮詞來講,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圖3-1可以看出,十年以來,我國GDP增速逐漸放緩,2014年開始就低于8%,2015、2016年更是創增長率新低。而中國經濟也順勢開拓了平和式的發展進程,開始由“量化”轉向“結構化”,爭取實現更科學高效的經濟發展目標。我們也要認識到,隨著全球經濟在

47、深度調整中的曲折復蘇,國內經濟在結構轉型中依然面臨多重的困難。發展陣痛也隨之而來。圖3-1:近十年來我國GDP發展狀況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改革與不適應必然會帶給當前經濟體壞的發展結果。在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當下,作為我國經濟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業發展也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地影響。總體業績增速隨宏觀經濟變化自然放緩。從圖3-2可看出,2012-2016年,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雖每年仍有所增長,但增長率下滑卻十分明顯,尤以2015年最甚。同樣圖3-3又是一層佐證。在時間域內,我們可以看到資本、資產利潤率向下趨勢也十分明顯。銀行經營狀況令人憂心。當然,經濟大背景變化絕不是唯一的觸發因素,前期刺激政策

48、的消化,銀行業存在已久的矛盾在其中占有著一定比例,影響作用十分明顯。圖3-2:5年來商業銀行凈利潤情況 圖3-3:5年來商業銀行價值創造能力數據來源:銀監會官網同樣的,銀行業資產質量壓力也較大。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香港和臺灣的國民生產總值每下降1%,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0.56%;中國地區大陸國民生產總值每下降1%,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0.7%。28大環境的影響力量十分明顯。在此背景下,我們查閱了相關數據,圖3-4便可見一斑。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各項不良貸款率在總體上驅動上升,且變化幅度不小。而不良貸款率的持續走高,銀行經營風險的逐漸加大,這對銀行內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3-4:銀行各類

49、不良貸款情況數據來源:銀監會官網2.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指將利率最終放歸于市場,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它的數值問題,具體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 HYPERLINK /doc/6413209-6626878.html t _blank 利率結構和 HYPERLINK /doc/6413203-6626872.html t _blank 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在一大輪的改革舉措中,金融機構將根據自身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和發展業務。這是銀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是金融市場日漸成熟的標志,有助于推動我國銀行業整體的升級轉型。圖3-5是利率市場化后利率的基本情況,不論是存款基

50、準利率,還是貸款基準利率總體上都是向下延伸發展的,銀行存貸差也逐步縮小并趨向于平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熟金融經濟經濟市場發展的要求。當然,對于存貸差收入的減少,商業銀行自身也要積極拓展新的盈利渠道,創新發展方式,實現銀行業整體的健康有效發展。圖3-5:近年來一年期利率市場調整情況數據來源:銀監會官網3.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是一項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 HYPERLINK /doc/652600.html t _blank 金融機構集中起來建立的一個保險機構。在構建過程中,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起 HYPERLINK /doc/55702

51、58.html t _blank 存款保險準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 HYPERLINK /doc/2571841.html t _blank 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這項突破性的制度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銀行與保險的結合,能有效抵御和防范各類金融風險,具有里程碑式的影響意義。2014年11月30日,中國發布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2015年1月,中國存款保險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工作已圓滿完成,制度出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相信其在金融市場中將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3. 2. 2

52、從行業情況分析金融市場競爭一直以來都十分激烈。隨著銀行體系構建的不斷完善,債券和股權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新潮出現,金融市場份額的爭奪尤為慘烈。處在暴風漩渦中的中小商業銀行,又將如何在復雜的行業局面中贏得生存與發展,十分值得人深思。圖3-6反映了部分商業銀行資產、存款的占比情況。可以看出,不論是資產還是存款方面,其在整個行業內所占比重都不算高。圖3-6:2016年各中小商業銀行資產、存款占比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各銀行2016年年報3. 2. 3 銀行內部自身分析當然,在此大背景下,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依然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果,也開始在其他尋求突破。下面從資產規模、業務結構等角

53、度分析了中小商業銀行間的一些基本情況。1.資產規模圖3-7:近三年來各中小商業銀行資產估摸數據來源:各中小商業銀行年報由圖3-7可見,各中小商業銀行2014-2016年以來年資產規模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擴張。同類型比較方面,目前以浦發銀行資產總量最大。這其中,中信、民生、招商、興業和浦發銀行等在總量與增量都存在著比較優勢,光大、平安、華夏和北京銀行在這方面則稍顯弱勢。2.收入結構隨著銀行存貸差區間的不斷縮小,各大銀行都加快了盈利業務模式的轉變。從圖3-8所反映出的2016年部分中小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來看,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在各個中小銀行間都較大,這反映了目前各大銀行對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視。

54、這項業務發展前景很大。圖3-8:2016年各中小商業銀行業務收入占比情況數據來源:各銀行2016年年報3.3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的選取在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的配合下,對中小商業銀行競爭力進行評價,有助于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其核心競爭力的切實問題。這是對問題研究的一種深化與拓展,也是對社會思維的散發與延伸。3.3.1指標選取的基本原則在分析上市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時,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當然,基于相關制度規范,在設計指標體系過程中,應遵循多個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全面性、易操作性、科學性及結構重點層次性等原則。1.全面性原則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研究是一個整體性

55、的話題。對于企業而言,它需要全方位考量內外部、當前與未來等多方面問題。因而在設計指標體系時,需要考慮指標覆蓋面與代表性問題。當然,相關度的把握與追求也十分重要,應選擇性的選定各項指標。指標也不是愈多愈好。2.可操作性原則考慮到具體實踐可能面臨各方面問題,建議在選用指標時盡可能對應相關財務指標,提高數據接受程度。有些指標如實在不易直接反映的,在轉換數據時應遵循相關規范,盡量科學考量。3.科學性原則考慮到各個銀行指標數據對應方面可能有所偏差,應科學性的統一相關口徑,避免誤差、烏龍現象的出現。4.結構層次性原則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評價方面涉及因素眾多,在結構層次方面也應盡可能明晰,方便整體考量的把

56、握。如果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地細化指標,推動實證結果更加準確。3. 3. 2 評價指標確定及各指標說明表3-1: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指標及其相關說明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解釋商業銀行競爭力 價值創造能力(V) 利潤V1 稅后利潤總額 資產收益率V2 凈利潤和資產總額的比率 資本收益率V3 凈利潤與資本總額的比率 風險防范能力(R) 資本充足率R1 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 核心資本充足率R2 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 不良貸款率R3 不良資產與全部貸款余額的比率 撥備覆蓋率R4 準備金與不良資產的比率 存貸比R5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 市場拓展能力(M) 資產占比M1 國內資產

57、與銀行業總資產的比率 核心負債占比M2 存款與中國存款總額的比率 網點個數M3 國內具有業務辦理能力的網點 經營管理能力(A) 成本收入率A1 經營成本與收入的比率 人均效能率A2 稅后利潤與員工總數的比率 網均效能率A3 稅后利潤與網點總數之比 業務創新能力(I) 中間業務收入水平I1 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之比 其他業務收入水平I2 其他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之比4. 中小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實證分析4. 1 熵權法評價方法簡介熵權法最初來源于信息論基本原理的解釋,它強調信息是系統有序程度的一個度量,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一個度量;如果指標的信息熵越小,該指標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綜合評價中所起作用

58、理當越大,權重就應該越高。而在經濟金融領域里的運用,是其引申作用的發揮。它強調利用各指標的熵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來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盡可能避免人為干擾,使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結合研究的具體要求,本篇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國中小商業銀行面臨環境及運營狀況實際,構建了包括價值創造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業務創新能力在內5個一級指標和 16個二級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操作性,我們以商業銀行的盈利性指標、安全性指標、成長性指標、銀行對資源的管理利用水平和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占比與其一一對應。這樣不僅方便了實踐操作,也加強了規范性。4. 2 熵權法系統評

59、價的分析步驟(一)矩陣構建及標準化處理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假設有m家被評價的銀行,有n 個評價指標。aji表示第i個銀行第j個指標的評價值,所建矩陣如下:A= QUOTE 同時,由于所選用指標單位名稱、計量方法的不匹配,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就顯得尤為必要。正向指標。由于正向指標數值越大,對結果影響效果越好的特性,其處理公式如下:Bji=aji-min(aj)/max(aj)-min(aj);反向指標。基于其數值越小,對事實影響效果越好的特征,處理公式如下:Bji=Max(aj)-aji/max(aj)-min(aj); QUOTE 規范化處理后得到新矩陣B=(bji)nm(二)熵權計算

60、數據標準化完畢后,我們進入指標處理工作。 QUOTE (4-1) QUOTE (4-2)其中Fji為第i個銀行的第j個指標的特征比重,Eji表示j指標的熵值。接著計算各指標權重,方法如下。 QUOTE (4-3)在整體評價體系的構建中,通過對熵權的計算與求得,我們基本確定了各指標在競爭中的激烈程度以及最后對結果的影響程度。(三)各組織機構評分最后,根據計算出的指標權重,再結合第m個銀行第n個指標的表現狀況,算出各個銀行的最終得分。公式為:Z(m)= QUOTE 。這對之后分析工作有著重大意義。4. 3 案例分析= 1 * GB4 本次研究的對象分別為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