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北客站調研_第1頁
西安市北客站調研_第2頁
西安市北客站調研_第3頁
西安市北客站調研_第4頁
西安市北客站調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安北客站調研成員:高坤宇 陳 聰 黃芬芬 馬 婕 1西安北客站區(qū)位分析西安北客站位于西安市北部 中軸線 未央路和三環(huán)路、繞城高速公路銜接處。距西安市市中心鐘樓公里距咸陽市中心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公里距規(guī)劃的行政中心公里東距西銅公路公里,西距機場二號線公里,南距繞城高速路.公里 西安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北客站定為主客站,逐步取代現有西安站的功能,是西安鐵路樞紐及將要建成的全國快速高速客運網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是集鐵路客運、中長途公路客運、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社會車輛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火車北站的建設將改變西安目前只有一個主站的局面,緩解現有西安站帶給舊城的交通壓力。西安北客站

2、鐘樓咸陽國際機場2西安火車北站的設計突出“唐而新,中而新”。運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希望創(chuàng)造出一個符合民眾心理的漢唐之夢,傳承唐風漢韻,體現和諧發(fā)展的時代精神。 西安北客站設計理念分析:34 設計立面取意于唐代建筑大明宮含元殿,車站的屋頂、進站大廳、高架層分別源自大明宮含元殿出檐深遠的屋頂、結構外露的墻身、渾厚有力的臺基。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5 整個屋頂由七個單元體組成,每個單元體在中間高起的屋脊處開以梭型的天窗,既能利用天然采光,更重要的是立面上形成一道優(yōu)美的弧形屋脊,與舒展的兩翼相得益彰,優(yōu)化結構受力和增加屋頂采光條件。大屋頂由縱向Y型鋼柱支撐,柱型豐滿圓潤,端部收分,結構外露,排列嚴謹。

3、 67西安北客站平面布局分析: 以“一縱一橫”兩條軸線組織廣場空間,其中一條為生態(tài)景觀軸,貫穿南北廣場,并向南北延續(xù),完善了此區(qū)域的南北向發(fā)展軸線,是站區(qū)規(guī)劃中心主軸。 另一條軸沿鐵路走向往東西延伸,為鐵路沿線防護綠帶。 縱向中軸線空間序列依次為南側景觀廣場、主站房、北側景觀廣場。 南北側景觀廣場兩側為景觀綠地及交通廣場。 89西安北客站功能分區(qū)分析:車站主要功能分區(qū)大致為三層式,最上層為出發(fā)層(9.5米標高),設有廣廳、商業(yè)服務區(qū)及候車廳,廣廳位于大跨度輕鋼折板網架結構的屋蓋空間下,與站臺之間形成共享空間。 中間為站臺層(0.00米),設置售票處和貴賓候車室,位于到達層與出發(fā)層的中間,設有專

4、用車道,貴賓車可以直接將貴賓送至站臺。 最下層為到達層(-10.50米),設置地下出站廳,地鐵出入口及聯系南北廣場的自由通道。另在站場投影范圍以外設有出租車及公交車停車場。 1011121314西安北客站旅客進出站人流分析: 旅客進站 車站流線設計采用了先進的“綠色通道”進站模式。旅客可選擇性地進入候車室候車,或直接由綠色通道進站。這種先進高效的進站模式滿足了旅客便捷、舒適的需要。旅客出發(fā) 旅客出發(fā)引入“高進低出”立體分離的設計理念,將旅客候車布置于站房二層。旅客達到車站后,或直接由小汽車送達站房二層(候車層);或通過公交送達廣場地面層,爾后通過自動扶梯,到達站房二層候車大廳。對乘城市軌道交通到達車站的旅客,則由城市軌道換乘廳,乘自動扶梯,進入二層候車大廳。候車大廳與中間站臺通過自動扶梯聯系。旅客到達 對到達旅客出站組織,采用“立體交通組織”的設計理念,將旅客引入站臺下層出站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