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 (2)_第1頁
《最后一課》 (2)_第2頁
《最后一課》 (2)_第3頁
《最后一課》 (2)_第4頁
《最后一課》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當國土遭到踐踏,尊嚴遭受凌辱,一個無憂無慮的天真淘氣的孩子,一個執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師,將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 最后一課都德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他的最后一課柏林之圍由于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世界短篇小說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產作家,一生寫有12部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集。 都德(18401897),法國小說家。1868年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小東西,獲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國文壇上享有“著名小說家”的聲譽。 故事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戰爭后發生的事,法國皇帝拿破倫三世為阻止普魯士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發動了普法戰爭,法軍大敗,普軍長驅直入,

2、侵占巴黎,迫使法國割地賠款,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被割讓,普政府不準這兩個地方繼續學法語。這篇小說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后一堂法語課的情景。背景檢查預習,認讀以下字詞:哽咽( ) 踱( ) 懲罰( ) 捂( ) 賺( ) 祈禱( ) 詫異( ) 懊悔( ) 宛轉( )郝 叟( gng y du chng f w zhun q do ch y o hu wn zhun ho su 正音、辨形、組詞:多音多義字 形近字 ( ) 侮 ( ) 咽( ) 誨 ( ) ( ) 悔 ( ) yn 咽喉 w 侮辱 yn 細嚼慢咽 hu 教誨 y 嗚咽 hu 悔恨小說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通過外貌、語言、動

3、作、心理、神態、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社會環境:交待時代背景自然環境:交待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性格、感情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1、閱讀小說要抓住三個要素: 人物、情節、環境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以什么為線索展開小說情節?“我”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我”的見聞感受是本文的線索。三要素小弗郎士的見聞和感受。第一部分:上學路上序幕第二部分:上課之前第三部分:最后一課第四部分:散學時刻開端發展高潮、結局2、你能理清課文的情節嗎?小說的情節可分為哪四部分?3、小弗郎士趕到學校后,發現學校和課堂里出現了哪些異乎尋常的情況?這些情況說明了什么?(1)學校一反常態地寂靜;(2

4、)老師不同一般地溫和;(3)老師意外地穿上了禮服;(4)教室里竟然坐著許多鎮上的人,整個教室里有一種不尋常的嚴肅的氣氛。 這些情況說明:最后一課引起學生、老師及鎮上人們的強烈震動和他們對最后一課的無限珍惜。1、本文著重寫了哪兩個人物形象?2、談一談你對小弗郎士的認識。(1) 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2) 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3) 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分析人物形象心理描寫幼稚疑惑詫異懊悔難受悲憤懂事作者主要運用什么方法描寫小弗郎士?你能從文中找出來嗎?最后一課問題探討下面幾段心理描寫分別表現了小弗郎士怎樣的思想感情?(1)“我這些課本,語法啦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 表現了小

5、弗郎士樸素的愛國主義感情被喚起,開始認識到祖國語言和歷史的重要。(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條我都愿意拿出來。 表現小弗郎士增強了民族的自尊心,產生了學好祖國語言的責任感。最后一課問題探討:(3)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 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表現了小弗郎士對被迫不能學習祖國語言的悲憤,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由的渴望。(4)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表現了小弗郎士的愛國主義感情已經升華,化為一種學習祖國語言的強烈愿望和巨大動力,與老師的思想感情已經溝通。最后一課人物形象-小弗郎士 1、不愛學習,天真貪玩。表現在:上學遲到,分詞不會 念,想逃學去玩。畫眉唱歌,普

6、魯士兵操練覺得有趣。(獨白式的心理描寫)2、有較強的意志力。表現在:通過對景物的感受,雖然他感到天晴日暖,聽到林邊鳥語,看到普魯士軍隊在操練,而他也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沒有為之所動,而是“急忙向學校跑去”,有一定的意志力,最終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最后一課人物形象-小弗郎士4、有較強的自尊心。表現在:聽了鐵匠的話,想到他在拿我開玩笑。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小弗朗上的這些性格特征說明他并不是一個壞孩子。3、對敵人的恨。表現在:走過鎮公所時的心理活動。“又出什么事了”,(敗仗了,征發了,司令部的各種命令了)“一切壞消息”都說明了這個看來稚氣的孩子的內心是愛憎分

7、明的,統治者的罪惡行徑他是牢記在心的。心理描寫最后一課問題探討1、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明確:1、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2、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3、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原因:1、他原來就不是一個壞孩子,他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2、有一個好老師,韓麥爾先生一言一行對他有巨大教育作用。3、亡國的慘痛帶來的巨大的震憾。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使小弗郎士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害怕法語”“熱愛法語”心智成長韓麥爾先生小鎮上居民心靈感染2、你認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3、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1)貫穿故事情節的

8、作用。2)深化小說主題的重要作用。分析韓麥爾先生:1) 韓麥爾先生為什么在最后一課時穿上漂亮禮服?韓麥爾先生穿上禮服上課,體現了他對這節課的重視與紀念,來表現他對將要失去國土的敬意。 2)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時講了哪些話?內容可以概括為幾點?這些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感情?1學生不努力;2父母不關心;3教師不盡責。4高度贊美法國語言,強調掌握法語的重要意義。 3)怎樣描寫韓麥爾先生下課時的舉止和表情?(1)轉、拿、使、寫,一連串的動作表現了他的痛苦心理,傾注了他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2)“寫大字”“呆住”“做手勢”,“臉色慘白”、“他哽住了”。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

9、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感情。 (3)“哽住了”。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心,另一方面表現他面對祖國被占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痛苦之中。因為內心激動,悲痛欲絕,泣不成聲,因而“哽住了”。 最后一課人物形象-韓麥爾先生 1、恪盡職守、道德高尚的教師的形象 (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2、熱愛法語、熱愛母語教育工作、熱愛學生、熱愛法蘭西的愛國志士。 (當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時 ;最后,韓麥爾先生奮筆寫下了“法蘭西萬歲”時 。)外貌描寫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重點句理解:

10、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用監獄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與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語言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是聯系人民思想的紐帶,它使人民不忘記自己的祖國,團結起來和侵略者斗爭,求得民族的解放。 環境描寫的作用:交待背景,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自然環境:“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 . . . .”社會環境:“普魯士兵正在操練”等1、交待背景。2、反映小弗郎士的幼稚、純真。3、渲染一種悲劇氣氛。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天氣”“畫眉”風和日麗“普魯士兵操練”“布告牌”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反映出小弗郎士天真貪玩、無憂無慮的幼稚心態交待了故事發

11、生的時代背景設置了懸念布告牌上到底寫了些什么,為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作好鋪墊。質題、釋疑1、小說寫的是愛國主義精神,可是文中并沒有“愛國主義精神”這幾個字。小說是怎樣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 (提示:細節描寫)2、本文的題目最后一課是什么意思?它包含了什么特殊含義? 指在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后,淪陷區阿爾薩斯一所小學上的最后一節法語課。 在這最后一課中,整個淪陷地區人民的愛國熱情和亡國之恨都在這最后一課中迸發了出來。最后一課 (法)都德 小弗朗士 (心理)韓麥爾先生(外貌、語言行動)環境變亡國痛民族恨愛國情?最后一課最后一課這一短篇小說,以淪陷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學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為題材,通過描寫最后一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