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上古歌謠 上古時期的民歌、民謠,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我國古代,以合樂為歌,徒歌為謠。上古歌謠是先民表達思想、抒發感情、促進生產的重要工具,是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原始時代產生的,是出現最早的文學樣式。神話 一般的說,神話就是關于神的故事。是上古先民通過幻想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釋,用虛幻的想象表現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和樂觀主義、英雄主義精神,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創作。它是原始文學的一種重要樣式,是后世文學藝術的重要土壤和武庫。詩經 詩經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全書共305篇,按音樂的不同劃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成書于春秋中期,反映
2、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將近500 年的社會狀況。它在先秦只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才被稱為“詩經”。詩三百即詩經 。 詩經在先秦時不稱“經”,而是稱“詩”或“詩三百”,如論語引詩評詩即是如此。詩經本有305 篇,舉其整數,故稱“詩三百”。西漢初成為官學,被尊為經,始稱詩經,后世也有沿稱“詩三百”的。采詩說 關于詩經的收集,漢代學者有采詩的說。認為周代有采詩制度,周王朝及各諸候國的樂官到民間采集詩歌,借以了解民情。現在一般認為, 詩經中國風的大部分可能是通過采詩的途徑匯集起來的。獻詩說“獻詩”的說法比較早,產生于先秦時期,所獻之詩主要來自公卿列士的獻詩,公卿列士通過獻詩的方式進行諷諫或贊頌。
3、刪詩說漢代有“孔子刪詩”的說法,司馬遷的史記首發此說。認為詩經原有三千余篇, “及至孔子,去其重復,取可施于禮儀”,刪定為三百五篇。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孔子刪詩說不夠可靠。棄婦詩 是被丈夫無情拋棄的婦女的詠唱, 反映了女性社會地位的底下及命運的不幸,其中以谷風、 氓二首為最知名。豳風·七月 詩經中著名的農事詩。這首詩敘說農夫一年四季無休無止的辛苦勞作。全詩八章,大體依照春耕、蠶桑、收割、打獵、修繕房屋和年關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鋪直敘一年四季適應不同節候的各種勞作,也反映了農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況,有較大的的史料價值。風雅頌 是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其分類的依據及其各自的含義,一般
4、認為是所用音樂的不同。南宋鄭樵就說: “風土之音曰風, 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風,是各地不同的音樂;雅,是正聲,是王朝京畿地區的音樂;頌,是宗廟祭祀用的舞曲。賦比興 賦、比、興是前人概括出的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朱熹說:“賦者,敷陳其事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所謂“賦”是陳述鋪敘的意思,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 “比”是帶比喻性質的一種手法; “興”是引用其它自然現象引起所要詠嘆的情感,有時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六義” “六義” (或 "六詩” )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三類是詩經的分類;賦、比、
5、興三類是詩經常用的藝術手法。重章復沓 是詩經的基本章法結構。所謂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羅列一遍,而是改變或替換一些字詞后的復唱。這就產生了兩種情況,一是字詞雖變而意義相同;二是改變字詞后使詩章間形成意義上的層遞關系。尚書 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歷史文集,2 以記言為主。今文尚書29篇,是經師伏升所傳。古文尚書在漢武帝時出現,有58 篇。 尚書所記基本是誓、命、訓、誥、一類的言辭。其特點是質木古樸,讀起來佶屈聱牙,艱澀難懂。逸周書 本名周書,被視為尚書的余篇或逸篇。其文字表現與尚書頗不相同,倒是和春秋戰國的史家之文接近,可能是春秋戰國時人根據史料重新編撰的,非一時一人之作。銅器銘文鑄刻于青銅器
6、上的文字。周代銘文,多是記述戰功、賞賜或者訟斷等,一般都較簡短,僅幾十字,個別的較長,有百余字。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孔子修訂。以類似今天新聞標題的形式,簡括記錄魯國及周王朝、其他諸侯國的歷史事件,始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左傳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所記史事止于魯哀公27 年,比春秋多13 年。它與春秋公羊傳、 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左傳作者傳為左丘明,后世頗有爭議,但其應是戰國初年或稍后的人。( 左傳記事詳詹生動,是先秦時期最具文學色彩的歷史散文。)國語 現存的第一部國別史。全書21 卷,記載周王朝及各國史實,起于周穆王,止于魯悼公。以記言為主,故稱國語。
7、 國語不是完整系統地敘述歷史,而是有選擇地記錄一些事件。后人稱為春秋外傳。作者傳為左丘明,不可確考。整體風貌質樸平實。戰國策 雜記東周西周及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于戰國初年,止于秦滅六國,約240 年。記載當時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其策謀或說辭,所記以戰國時縱橫家的事跡、言論為多。經西漢劉向編整理訂,成33 篇,定為現名。它的作者以難以確考,一般認為非一人一時所著。論語是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論集,通過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來展示孔子的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開山著作,篇幅簡短,文學價值并不甚高,基本保存了老子的思想。墨子及墨子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
8、家并稱“顯學”。 墨子是墨子弟子所著,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思想。孟子及 孟子 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孟子主張行 “王道” ,施“仁政”,是對孔子思想正統的承襲和發展,后世往往以孟子為“亞圣”“孔孟” 并稱。 他們開拓的儒家思想傳統,對后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孟子文章給人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辯色彩。莊子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是又是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形成了它鮮明的基本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的融合。荀子及荀子 荀子,名況,戰國后期趙國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師,隆禮重法。荀子對儒家學說的薪火相傳貢獻極大,許多儒家經典都是經他傳下來的。荀子 )今存 32篇,多
9、為荀子自著。韓非及韓非子韓非,戰國末韓國公子,喜刑名法術之學。 韓子55 篇,今存,大抵是韓非自著,也有后學或他人之作。孔孟 孔子和孟子的合稱。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后人稱為“至圣”,論語是以記載孔子言行為主的語錄體著作。孟子是戰國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稱為“亞圣”, 孟子是以記載孟子言行為主的語錄體散文。老莊 老子和莊子的合稱。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學對他思想的記載和發揮。莊子是戰國中期道家的代表,莊子是他與其后學的著作的合輯。重言是引用名人的話以證明己意,是借重之言,當莊子引用的名人名語基本都是虛構的。楚辭楚辭是屈原等人開創的一種新詩體,“楚辭”這個名稱到西漢時始出現。
10、起初專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后劉向編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漢賈誼等人的騷體辭章收納,命名“楚辭 ”。從此, “楚辭”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楚辭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詩歌多用“兮”字詠嘆。代表作是屈原的離騷。離騷 離騷是屈原自敘生平的長篇抒情詩,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鑄在其中,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時,即作于頃襄王初年。九歌 包括東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 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 東君 、 河伯 、 山鬼 、 國殤 、 禮魂 , 共 11 篇祭神歌曲,除禮魂為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九章 包括橘頌、 惜誦 、 抽思 、 思美人、 涉江 、 哀郢 、悲回風、 懷沙
11、 、 惜往日,共 9 篇詩歌。今人認為九章并非一時一地之作。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橘頌 最早, 當作于屈原仕途得意之時;惜誦 、 抽思 、 思美人次之,可能寫在屈原被懷王疏遠之后;涉江 、 哀郢 、 悲回風、 惜往日、 懷沙最晚,作于屈原被放江南時。天問 天問是屈原作品中最為奇特的詩歌,是僅次于離騷的長詩。此詩的奇特,在于它針對自然現象、神話傳說和遠古歷史、社會現實等,一口氣提出了l70 多個問題,體現了詩人的見識廣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懷疑和批判的精神。九辯 屈原后的楚辭作家宋玉所作。九辯本是上古樂曲之名,其實就是由多個樂章組成的樂曲,從創意看是自悲生平之作。屈宋 先秦楚辭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稱。屈
12、原是楚辭的開創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辭著稱,并對賦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事因以屈宋合稱。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組織門客集體編撰的,被視為雜家著作, 而以道、 儒、 法、 陰陽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其文章一般篇幅短小,以事實說理,平易暢達,不求華麗。桓寬鹽鐵論 雖是政論,但不濫說災異,不頻引經典,而往往以史為鑒,直切時事和政策與當時的主體文風不同。全書采用對話體,詰難辯駁,簡潔犀利,行文質直平實,但是缺少漢初政論文的豐沛氣勢。史記 作者是西漢人司馬遷。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記人為中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記錄了中國古代三千多年的歷史。司馬遷則在前人基礎上,開創了以本
13、紀、表、書、世家、列傳五種體例寫通史的范例,一直影響著我國兩千年的歷史著述。互見法 史記人物傳記選用安排材料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傳記中表現這個人物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點,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點則置入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個方法被稱為 “互見法”。漢書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其體例基本繼承史記,只是改“書”為“志”,取消“世家”,并入“傳” 。全書 100篇,包括12本紀、 8 表、 10志、 70傳。吳越春秋 作者是趙曄。吳越春秋前后連貫成篇,集中記述吳越爭霸故事。其前5 卷,記敘吳國歷史。主要內容,是記敘伍子胥去楚奔吳和破楚報仇之事
14、。后5 卷,記敘越國歷史。主要寫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奮圖強以滅吳雪恥的故事。越絕書 作者是袁康。記載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的歷史,越絕書各篇相對獨立,記錄基本史實而外,還虛構了一些荒誕離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話和民間傳說,與后世的傳奇小說相近,還有地理、占氣等專篇。騷體賦 騷體賦是漢賦中的一類,它是從楚辭中發展而成的,形式上屬于騷體,所以稱為騷體賦。騷體賦的大都是抒發“懷才不遇”的不平,抒發一種“不得幫閑的牢騷”。首倡者是漢初的賈誼,代表作是吊屈原賦、 服鳥賦等。漢賦 漢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樣式。漢賦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漢初流行騷體賦,承楚辭余緒,多帶 “兮” 字, 抒情性較濃,代表作家是賈誼
15、;漢武帝起盛行散體大賦,篇幅加長,多采用主客問答形式,鋪陳夸張,詞藻華麗,氣勢恢宏, “勸百而諷一”,代表作家是司馬相如、揚雄等;東漢中葉以后興起抒情小賦,篇幅短小,針砭時弊,語言整飭,感情濃郁,代表作家是張衡、趙壹等。散體賦 也叫大賦,漢初形成,漢武帝至東漢中期最盛。它是漢賦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以寫帝王貴族生活為主,既諷且勸,曲終奏雅,客主首引,韻、散結合。奠基之作為七發、成熟之作為天子游獵賦。京都賦 初期賦家繼承前漢賦風,以京都為題材,創作鋪張揚厲的大賦,如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抒情小賦 中期以后,賦體創作向著貼近現實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發展,如以張衡 歸田賦、 趙壹 刺
16、世疾邪賦、 禰衡 鸚鵡賦等。這類作品一般稱為“抒情小賦”,是漢賦發展的新趨向。班彪北征賦 這篇辭作,模仿前漢劉歆遂初賦,其結構筆法,甚至情思所鐘,都與劉歆作品相似。馮衍 顯志賦 這篇辭作,是他免官回歸故里后所作,受屈原影響較大。不過顯志賦所表達的出世思想傾向,與屈原有本質區別,遣詞用語,也沒有屈原那樣宏麗富贍。蔡邕述行賦 述行賦把沿途所見史跡所引發的感慨,與一路上的景物氣候融匯交織,把古事與今情相互交織,抒發濃重的家國憂患,極具表現力。班固兩都賦 班固兩都賦是成就最大的“京都賦”類作品。在題材和內容上,著重寫京都,尤其是鋪敘精讀觀念;在謀篇布局上,極大加強了諷喻勸導的篇幅。當然,基本筆法,還是
17、難以擺脫模仿司馬相如的影響。班固詠史 這首詩是歌詠孝女緹縈自請為婢以贖父罪的故事。應亨贈四王冠詩 這首詩是四個王姓妻弟行加冠禮時的賀詞。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文選,編者把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關于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和時代,一般認為,它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產生的年代,應當在東漢順帝末到獻帝前。樂府 “樂府” ,本是上古掌管音樂的行政機關。到晉、宋之際,人們把樂府演唱的歌詩也即稱之為樂府,于是,樂府又成為詩體的名稱。漢代樂府機關有采集民間歌詩、組織文人創作、負責演唱等職責。它所演唱的樂府詩歌,包括民歌和貴族、文人的創作。樂府詩集 宋人郭茂倩所編,是現存樂府詩最完備的總集。輯
18、錄了陶唐至五代的樂府詩一百卷,主要從音樂角度分12 類。漢代樂府詩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廟歌辭、相和歌辭、雜曲歌辭和鼓吹曲辭中。建安詩壇的時間斷限 建安詩壇,上起漢獻帝建安元年,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即漢末魏初時期的詩歌。這一時期是中國文學史上五言詩興盛、七言詩奠基的階段。建安風骨 在漢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現了“三曹”、 “七子” 、一蔡等著名作家,他們的創作多反映社會動亂、民生疾苦與個人的理想抱負,形成了悲涼慷慨、剛健有力的藝術風格,后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或“建安風力”。建安七子 指東漢建安年間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瑒、劉楨等七位文學家的并稱。他們均以詩文顯赫當世,是曹魏文學集團核心成員,
19、與三曹同為建安時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劉楨成就最高。正始詩歌的時間斷限 正始詩歌,實際是指魏明帝青龍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這段時期的詩歌。悲憤詩 蔡琰的五言悲憤詩深刻真實地反映了漢末苦難動亂的年代,藝術地再現了詩人慘痛的人生經歷。全詩長540 字。自述在漢末動亂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個漢末動亂時期廣大人民,特別是婦女的共同命運,具有典型意義。全詩敘事波瀾曲折,抒情如泣如訴,有強烈的感染力。太康詩風 晉武帝司馬炎于公元280 年統一中國,改元太康。此后二十年左右比較安定,因此,建安時代的慷慨悲歌和建功立業的博大胸懷從詩歌中消失了,轉而向結藻清英、流韻綺靡的形式技巧方面發展,
20、形成了“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縟旨星稠,繁文綺合”的太康詩風。悼亡詩 潘岳的悼亡詩賦寫得最好,帶有發自本性的、很真摯的情感,其 悼亡詩三首因此獲得了極高評價。以至 “悼亡” 一詞, 從此專用為 “悼妻”之用。游仙詩 游仙詩的淵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 游仙”為詩名,則始于曹植游仙詩。游仙詩內容向有兩種不同傾向:一種純寫求仙長生之意,另一種則是憤世嫉俗之言。郭璞的游仙詩兼具上述兩種內容。玄言詩 指東晉時期在玄學思想影響下,詩壇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玄言詩的特點在內容上是以談論老莊玄理為主,少數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達上則是抽象玄虛,淡乎寡味。田園詩 指以田園風光和
21、農村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篇。陶淵明開創了這一新領域。元嘉詩歌的斷限 元嘉詩歌,是包括上起晉宋之交的謝靈運,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鮑照。山水詩 以山水為審美對象的詩歌。曹操的觀滄海是第一首比較完整的山水詩,然而并未在建安詩壇蔚成風氣,是謝靈運改變了山水在詩中的地位。永明文學的時間斷限 永明文學是指上自劉宋泰始二年,下至梁武帝天監十二年這一時期的文學活動,而以齊永明年間為中心。永明體 南朝齊、梁年間,以理論為指導,講求聲律的新體詩。因形成于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是五言詩從聲律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之間的過渡階段,其理論支持便是永明聲律說。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謝眺等人。竟陵八友 竟陵王招
22、文學之士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于門下,皆一時文士之俊,號“竟陵八友”。永明聲律說 永明聲律說即是講求平上去入四聲的對稱與錯綜之美的聲調搭配原則。宮體詩 所謂“宮體詩”是指一種以寫閨閣情懷為主要內容的重聲律、詞采麗靡輕艷的文風。它發端于齊梁之際,到蕭綱及其周圍文人時達到全盛。北地三才 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覺學習南朝文化,對南北文學的合流起到推動作用的作家溫子升(北魏文學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間第一才士)和魏收的并稱。總的來說他們都是南朝文風的模仿者。溫子升一部分詩風格清婉,辭藻華麗,講究對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詩受到過北方民歌的影響。邢劭詩文多模仿魏晉和南朝人。魏收所長在史傳
23、文。徐庾體(宮體詩) 徐庾體是指南北朝時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詩文風格。南朝樂府民歌 南朝樂府民歌起東吳迄于陳,今傳500余首。大多輯入郭茂倩樂府詩集的清商曲辭中,少部分在雜曲歌辭、 雜歌謠辭中。其中“吳歌”300 余首, “西曲” 100 余首。吳歌指樂府詩集·清商曲辭所收主要產生于長江下游以建業為中心一帶地區的南朝民歌。西曲指樂府詩集·清商曲辭所收主要產生于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以江陵為中心地區,包括其周圍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北朝樂府民歌 北朝樂府民歌今存60 余首,多輯入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中。另有少數輯入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駢文 駢文是一種
24、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它實際上是廣義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與散體單行的狹義的散文相對比而有明顯區別。駢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對偶、用典、聲律、辭藻。哀永逝文 潘岳的哀誄之作最為優秀,他的悼亡之文寫得情深辭茂,做到了“纏綿而凄愴”。潘岳的哀永逝文寫到為妻子送殯路上的感受:哀痛摧心,河山為之變色,以我之悲情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切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慟悼之情。駢賦 南朝是駢賦成熟定型的時期。其表現形式是對偶精工、事典博贍、聲韻和諧、藻飾華麗。水經注 水經是一部記述水道的古書,酈道元水經注為水經注釋,而成為一部系統而完整的學術著作。水經注約成書于北魏延昌、正光間,書中根據水道流程記述了河流兩岸名勝古跡,
25、風物景象,以及神話歷史傳說故事等,文學價值較高,因而也是一部描繪山水風光的優秀散文著作。洛陽伽藍記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5 卷,描述洛陽城內外5 個區域40 個大的佛寺建筑。其內容有北魏都城洛陽40 年政治大事、交通、市井、民俗、傳說、異聞,以及人物傳記。志怪小說 魏晉南北朝時代小說的一種類型,專記幽冥怪異、神靈報應、人間奇異,深受佛教故事、巫士和方士影響。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代表作品是干寶的搜神記。博物志 博物志10 卷,是在山海經的系統上發展出來的,屬博物的瑣聞一類。其主要內容為宣揚神仙、方術。其中的有些故事和傳說被后人引作典故,因而較為有名。異苑 異苑 l0 卷,大致完整,其
26、中的神異鬼怪故事與魏晉志怪內容相近,故事沒有多大新意。幽明錄 幽明錄30 卷,其內容有與列異傳和搜神記等書相似的神怪故事,也有宣傳佛教,和以前的志怪小說中所沒有的攻擊道教方術的內容。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民間傳說。續齊諧記 續齊諧記l 卷,記述神怪之說,頗受到南北朝佛經影響,其中著名的陽羨鵝籠篇,述一書生變法的故事,甚為奇異。拾遺記 拾遺記l0 卷,所記大多為神話傳說,屬于雜史體志怪小說。記述古起庖犧,近至東晉,遠至昆侖山。多言鬼怪,因果報應極少,而敘述人事和社會生活是此書的特點。搜神記 搜神記是干寶的代表作,主要輯錄神仙鬼怪的故事,也有一些沒有故事性的瑣碎記載。搜神記的主要目的是宣揚鬼神真有,
27、但也記有一些不怕鬼、捉鬼、殺鬼的故事,借此反映了人們對壞人壞事進行斗爭的正義精神和智慧勇敢的性格。志人小說 是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小說,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數量上僅次于志怪小說。著名的有笑林、 世說新語等。笑林笑林3 卷,此書記述短小的笑話。所記民間笑話,具有機智辛辣風格。郭子郭子3 卷,記述魏晉名士言談軼事。其中篇章純記事實,絕少評論,文筆簡潔雋永。西京雜記 西京雜記6 卷,內容龐雜,記述西漢人物軼事、宮廷制度、 風俗習慣及怪異傳說等,人物軼事雖只是一部分,而可觀的佳作頗多,故事也很生動。世說新語 編撰者劉義慶。世說新語是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品,是
28、現存志人小說的最高成就。主要記述漢末至東晉的士族階層的遺聞軼事,特別詳于士族人物的玄虛清談。世說新語記述的都是零星瑣碎的人物言行,而所涉范圍卻很廣,從中可以了解魏晉士大夫的思想、生活和當時的社會現實。上官體 上官儀詩多應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時稱“上官體”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齊名,世稱“初唐四杰” 。他們的詩雖未脫離綺靡余風的影響,但已從宮廷走向市井和關山塞漠, 題材拓寬了,感情濃烈壯大,形式多有創新,盧、 駱之七言歌行,王、楊之五言律詩,尤為特出。文章四友 杜審言、李嶠、蘇味道、崔融并稱“文章四友”。他們作詩以五律居多,故對律詩發展定型有一定的貢獻。四友中
29、以杜審言最具詩才。沈宋 沈佺期、宋之問。律詩的定型,是由宋之問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吳中四士 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盛唐詩風 初唐以來講究聲律辭藻的近體,與抒寫慷慨情懷的古體匯而為一,韻律與抒情相輔相成,達到了聲律風骨兼備的完美境界,成為盛唐詩風形成的標志。山水田園詩派 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派,是繼承東晉陶淵明的山水田園派,代表人物有王維、孟浩然等,內容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其中以王維成就為高。“王孟” 王維和孟浩然在盛唐詩壇享有盛譽,兩人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之代表詩人,世稱“王孟”。高岑 唐代詩人高適、岑參的并稱。二人都長于寫邊塞詩,風格相似。拗體律詩 杜甫打破固
30、定的律詩譜式,就律體的變格創為“拗體”。杜甫七律的拗句無規律可尋,體現了詩人造語貴新,同中求異的創作追求。沉郁頓挫 杜詩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風格的感情基調是悲慨。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指其感情的表達波浪起伏、反復低回。大歷十才子 大歷十才子是指唐朝大歷年間的十位詩人。這一說法最初見于姚合極玄集。大歷十才子包括李瑞、盧綸,錢起,司空曙等人。其詩作特點是內容比較貧乏,詩風以清麗空靈,省凈纖巧為主要特色。錢劉 錢起才能全面,其詩各體皆工,被公認為“十才子”之冠,與劉長卿并稱“錢劉”。元和體 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間所寫的“次韻相酬”,窮極聲韻的長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間感嘆自
31、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他們兩人的艷情詩在內,統稱為“元和體”。“苦吟”孟郊作詩以苦吟著稱,注重造語煉字,追求構思的奇特超常。韓孟詩派韓孟詩派對促成中唐詩歌創作的新變和繁榮有重大貢獻。他們自負才高,且風格各不相同,但在尚怪奇、重主觀這一基本傾向上卻是一致的。“長吉體” 李賀的詩造語奇麗,喜用生新拗折字眼,筆觸形象而暖昧,帶有神秘感,被稱為“長吉體”。無題詩 無題詩是李商隱最為人傳誦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朦朧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堪稱典型。“小李杜” 杜牧和李商隱同為晚唐七絕成就最高的詩人,世稱 “小李杜”。“二十八字史論” 杜牧的懷古
32、詠史詩數量多,創作出許多有“二十八字史論”之譽的優秀作品。如: 登樂游原、 題烏江亭、 泊秦淮。“武功體” 姚合詩被稱為“武功體”,代表作五律組詩武功縣中作30 首,寫山縣荒涼,官況蕭條,以及個人生活的窘態,是晚唐普通士人真實際遇和特定心態的反映。古文運動 中唐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所謂 “古文” ,是與六朝以來盛行的駢文相對而言,指奇句單行、不拘格式、自然質樸的散文。 古文運動的內容是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目的是學習古文,以宣揚儒道。古文運動打擊了形式主義的文風,使古文代替駢文占據文壇主導地位,開創了散文創作的新傳統,直接影響了宋代的詩文革新運動,對我國散文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33、。晚唐小品文 晚唐小品文篇幅短小精悍,多為刺時之作,批判性強,情感熾烈。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人。唐傳奇 傳奇即傳述奇人奇事。唐傳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標志著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俗講 又稱為“講經文”,即對經義作通俗講演時所用的底本。變文 變文的得名與佛家所謂的變相有關。所謂“變文”之“變”,是指變更了佛經的本文而成為“俗講”之意。主要指唐代敦煌變文。內容包括講唱佛經故事和世俗故事兩類。“曲子詞” 詞在唐五代時期通常稱“曲子”或“曲子詞”,最初作為配合歌唱的音樂文學。詩余 關于詞的
34、起源,古代的傳統說法是詞源于詩,是詩歌的一種變體:唐初歌辭,多是五言詩、或七言詩,初無長短句。自中葉以后,至五代,漸變成長短句。也有人認為詞是從樂府詩里變化出來: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后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遂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正因為如此,詞又被稱為“詩余”。溫韋 花間詞人溫庭筠和韋莊。二人都是花間派的代表詞人,故并稱為 “溫韋” 。 其實二人詞風不盡相同。溫詞濃艷,韋詞清麗;溫詞縝密,韋詞疏淡;溫詞含蓄,韋詞直率。花間集 后蜀趙崇祚編成花間集10 卷。是最早的文人詞總集,它集中代表了詞在格律方面的規范化,標志著在文辭、風格、意境上詞性特征的進一步確立,奠定了“詞為艷科”的基礎。花
35、間詞派 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得名于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詞為艷科” 晚唐五代時期,詞漸漸成為歌臺舞榭、樽前花下的娛樂品,花間詞派的作品更是奠定了“詞為艷科”的基礎。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采用的是樂府舊題,但作者已賦予了它全新的內容,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全詩描寫春江花月夜幽美恬靜之景,以此為背景,表現女子纏綿悱惻的離別相思之情,并把它和對宇宙人生的思索融為一體,構成奇妙迷人的藝術境界。此詩抒情氣氛優美濃郁,語言清麗,筆觸細膩,韻調流利婉轉,為歷代人們所傳誦,被譽為“詩中的詩
36、,頂峰上的頂峰”。過秦論 賈誼的過秦論:文章鋪飾排比,渲染淋漓,頗有先秦縱橫家說辭的風神。蘇李詩霍小玉傳蔣防霍小玉傳才子李益,為了攀結高門,負心于多情的妓女霍小玉,終遭陰譴。虬髯客傳杜光庭虬髯客傳描寫俠客的豪俠,是晚唐游俠小說的代表作。疊詠體 詩經大多數篇章在結構上都采用重章復沓的方式,每章僅更換少數詞語,各章結構、句式、語詞基本相同,造成形式的整齊統一。四家詩 指漢初出現的傳授詩經的齊、魯、韓、毛四家詩。前三家屬“今文詩”,西漢時立于學官,分別亡于三國、西晉和宋時。毛詩屬“古文詩” ,東漢時立于學官,訓詁多用爾雅,事實多本左傳,流傳至今。浩然之氣 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主張 “吾養吾浩然之氣”。
37、 所謂浩然之氣,通過“義”的積累而成, “至大至剛” “充塞于天地之間”。表現為崇高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狀態。逍遙游 莊子里的第一篇文章, “逍遙游”指不借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束縛的遨游。是莊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無所待而游于無窮”的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認為人在世間生活,受到社會的各種束縛,自身的限制等諸多因素,為了實現人生自由,就必須使自己從世俗的價值標準、外在功利和一己小我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精神上和宇宙和諧交融,達到天地共生,萬物和一的境界。逍遙游是心靈的遨游,但并非隨心所欲的主觀冥想,是獨具特色的體道方式。后世也把它作為人生的一種境界。寓言 是結構簡單的虛構故事,主人公是人、生物或無生物,寄予較深的哲理于其中。楚歌體 楚歌是中國古代流行于楚地的一種民歌,一般句式長短不齊,中間、句尾帶“兮”字,用于歌唱,比較悲涼。戰國后期,屈原在“楚歌”基礎上,創作出“楚辭”這一文體。“勸百諷一”語出西漢末揚雄的法言 。 “勸”是鼓勵的意思, “諷”即諷諫。 其意是說賦中鼓勵的成分過多,淹沒了篇末的諷諫主旨,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小學德育法規執行監督計劃
- 郵輪環境空氣物表消毒液培養采樣操作流程
- 三年級上冊安全風險評估計劃
- 2025高一學生勞動教育實施計劃
- 云南省文山州廣南二中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民營口腔門診客戶投訴處理崗位職責
- 冀教版小學六年級英語暑期輔導計劃
- 高速公路橋梁檢驗試驗計劃他
- 黃河流域甘肅段水運污染風險評價與防治措施研究
- 可為與有為藝術創造作文范文
- DB44-T 2410-2023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術規程
- YY/T 1830-2022電動氣壓止血儀
- 臨床、口腔醫師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量登記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藥芯焊絲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
- 2023年納雍縣財政局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參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藝技術要點講義豐富課件
- 永能選煤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 浙江省建設領域簡易勞動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