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說明文閱讀訓練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飛船一般為多艙體結構,艙體之間要能分離,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神舟號”載人飛船為三艙段復合結構。最前端的一個艙體稱為軌道艙,它具備可獨立運行衛星的一切功能,與飛船分離后可在太空獨立進行各種飛行試驗;位于最后端的推進艙也稱為設備艙(或資源艙),完成既定任務后,再入大氣層自毀。居中的返回艙完成任務后,承載著航天員安全返回預定的著陸場?!吧裰厶枴憋w船從發射升空至返回地面,要成功地進行9次分離操作。 與俄羅斯正在使用的“聯盟TM”飛船相比,“神舟號”比“聯盟TM”尺寸大、重量重,航天員的活動空間大,攜帶有效載荷的能力強。“神舟號”還采用了一些先進
2、技術,其設計方案在某些方面優于國外的第二代載人飛船,“神舟號”飛船載人發射成功后,其技術水平將達到或優于前蘇聯第二代載人飛船的水平。 1 第段首句中加點的詞“一般”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2這段文字的說明重點是: 。(2分)3“神舟號”載人飛船的艙體自前往后依次是 艙、 艙和 艙。(3分) 4第段運用的主要說明方法是 。(1分) 二閱讀說明文水的危機,回答5-7題。(10分)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之一。地球總水量約為141億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閉在冰川、大氣、地層中。20世紀以來,全球人口增長了3倍,經濟增長了20倍,用水量增長
3、了10倍。同時,由于生產和生活廢水急增,而且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更加重了水資源匱乏這一全球性危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97年把水資源定義為“可資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應當能夠為滿足生產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國自然資源將水資源定義為“能為人類生產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環過程中產生的地表、地下徑流和由它們存留在陸地上可再生的水體”。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萬億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很不均勻,南多而北少。重經濟發展而輕環境保護又導致許多地區出現嚴重的水體污染,因此,水資源問題也成了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5請簡要列出
4、全球水資源危機產生的若干原因。(3分)答:_6文中對“水資源”有兩種定義,請指出它們的主要相同點和不同點。(2分)答:(1)相同點:_(2)不同點:_7(1)請概括出目前我國水資源的三個特點;(2)簡要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5分)答:(1) _(2) _議論文閱讀訓練一、苦與樂l 讀書中的“樂”確實不多,“苦”卻常常存在。但是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嘗到的甜也就越多。學習中的苦與樂,依據一定的條件可以互相轉化。世上之所以出現出類拔萃的偉人,就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中正確地對待苦。在苦中前進,在苦中尋樂。偉大發明家愛迪生,他一生的發明(樂)不知其數,而他在發明以前的學習過程中經受的失?。啵└遣恢鋽怠K?/p>
5、曾為一件發明做過8000次失敗的實驗,每次失敗都對他的努力作了否定,給他帶來了痛苦。而他并不因痛苦而停止努力,反而說,這8000次的失敗雖然使我痛苦,但我也從中感到了樂;因為它們至少使我知道這8000種實驗方法是行不通的。他不因失敗的痛苦而感到失望,反而是從中吸取教訓,得出經驗,頑強不屈地繼續走這一條既有苦,又是通向樂的曲折道路。苦雖是對樂的否定,但也能引導人們逐步走向樂,這就是“苦中有樂”。但是,樂不是苦的積累,而是對苦的總結。不懂得這一點就會導致“苦得望越多就越樂”的謬論??嚯m然顯示了學習中的錯誤,但要想得到樂,還要從苦中摸索,找出導致苦的原因。眾所周知的平行公理在它真正誕生以前,也經過了
6、一段曲折的道路。在它剛剛問世時,人們對它大加懷疑。許多科學家、學者以畢生的精力致力于平行公理的證明,但得到的只是失敗。過了幾個世紀,有個科學家經過七年的論證,得出了平行公理不可論證的結論,從而創造了聞名世界的新學科非歐幾何學,這個科學家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尊敬,得到了樂。那么,除了這個科學家以外,其他學者為什么盡是苦(失?。┠兀科湓蚓驮谟谒麄儧]有從失敗中(苦)中得到正確的教訓,而這個科學家之所以得到成功(樂),就是因為他善于在失敗中科學地總結,終于找了通向成功之路。所以,樂并不是苦的海的簡單的積累,只有在苦中認真總結,才能最終嘗到成功的甜頭,享受到樂。1第段中說“往往苦得越多,最后嘗到的甜也就越
7、多”,這同第段中把“苦得越多就越樂”看作謬論的說法有沒有矛盾?為什么?答:_2文中前面用愛迪生的事例,后面用創造非歐幾何學的科學家的事例,都是科學研究,這兩個事例能否對調一下位置?為什么?答:_2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全文的論點是_。二、躬行踐履,意即親自實行、親自去做,體現了重視實踐、深入實踐的精神。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密切相聯。一個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與別人、與集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中,才較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樣,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為,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實現。因此,“躬行踐履”無疑是人們完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蘇軾在石鐘山記一文中,記敘了他深入實地考
8、察,揭開了石鐘山得名之謎的故事,蘇軾躬行踐履之舉,被后世傳為佳話。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下臨深潭。關于石鐘山得名的由來,眾說不一,但都不能令人信服。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一天晚間,蘇軾和兒子蘇邁乘坐小船來到石鐘山的絕壁下面,只聽水上不停地發出噌吰的聲音。蘇軾仔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微波流入,沖蕩撞擊,便形成這種聲音,又發現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中心,它的中間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風浪吞吐,發出款坎鏜嗒的聲音,與剛才噌吰的聲音互相應和,如同歌鐘演奏一樣。至此,蘇軾探求到了石鐘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躬行踐履,是一個人有所作為、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兩岸實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勢等
9、情況,就不能帶領當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畢升如果不是長期從事印刷勞動,并反復試驗、摸索,就不能發明活字印刷術。司馬遷如果不是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訪賢搜史,了解遺聞軼事,就寫不出史記。白居易如果不親自和百姓接觸,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寫不出賣炭翁等反映民間疾苦的詩篇。詹天佑如果不親臨工地現場,反復勘測,與筑路員工并肩奮戰,就不能建成工程艱巨的京張鐵路中華文明的創建,中華文明的高度發展,是與中國人民重視實踐、深入實踐的優良傳統分不開的,先人們躬行踐履的好作風,今天我們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揚。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獲得的。脫離了實踐的認識,是空洞的、無用的;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與實踐相結
10、合,也是毫無意義的。因此,背離了躬行踐履的道路,就談不上事業的成功。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奔磧H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終究是淺薄的,要真正精通學問,必須親自去參加實踐。1“躬行踐履”中的“躬”與“躬耕于南陽”中的“躬”意思相同,都是_的意思:“行”與“行陣和睦”中的“行”意思不同,“躬行”中的“行”有“實行”、“做”的意思,而“行陣”中的“行”則是_的意思。2(1)第段要論述的主要觀點應是什么?(2)聯系全文來看,整個第段的論述有無問題?試說明理由?答:(1)_(2)_3第段中“被后世傳為佳話”有一點文言色彩,若用現代漢語通俗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是:_。4第段說“蘇軾探求到了石鐘
11、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試根據作者的敘述,簡要說明石鐘山得名的原因。答:_5全文的論點是:_作者在用例子證明觀點時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足?答:特點是:_不足是:_6第、第兩段讀來有些累贅,且語氣不順。試加以修改,使之成為簡潔、完整、語氣通暢的一段(不得超過100字)。
12、;
13、; 議論文閱讀訓練答案一、苦與樂1、不矛盾。第段這句話是指苦與樂依據一定的條件是可以轉化的,這個條件就是要正確地對待苦,善于總結苦。而“苦得越多就越樂”的觀點則是錯誤地認為樂是苦的自然積累的結果,把苦絕對化地等同于樂了。2、不能對調。因為用愛迪生的例子強調的:如果善
14、于在吃苦中總結,吸取教訓,苦就會轉化為樂;用創造非歐幾何學的科學家的事例,不僅再次證明了要善于在吃苦以后總結教訓,才能得到樂,而且還拿失敗者作為對比來證明如果不善于總結苦,得到的仍將是苦。 3、對第段的小結。樂不是苦的積累,而是對苦的總結。二、1、親自、軍隊。 2、(1)“躬行踐履”是人們完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2)此段論述有問題,主要是它所論述的內容與全文的論述無密切的關系,后面的所有例子都未證明實踐與道德修養的關系。 3、在后世流傳,并為后人所稱頌。 4、一塊中間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頭,經風浪吞吐,發出的聲音與水聲相和,像歌鐘演奏一樣。 5、躬行踐履是認識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學問、成就事業
15、的必要途徑特點;有詳有略,大量列舉不足;只有中國古人之例,終有些偏頗。6、(以下供參考,只要意思對即可)實踐是認識的源泉。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與實踐相結合,就毫無意義;要真正精通學問,要保證事業成功,必須親自參加實踐。三、奮斗的另一面最后一課。社會心理學教授在講臺上告訴他的學生們:“奮斗通常是指一種強硬的人生態度,主張不屈不撓的,勇往直前。但事實上,人面對社會乃至整個自然界,是極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為年輕的激情而被奮斗這個詞誤導?!睂W生們很驚奇,這樣的話竟然由敬愛的導師講出來,活像某個小品中的場景。教授顯然看懂了臺下的情緒,笑呵呵地說:“在我看來,奮
16、斗包含兩個層面一一積極斗爭和消極適應。請大家隨我走一趟?!睌凳柸藖淼浇淌诩议T前的草坪上,教授指著一棵老槐樹說:“這里有一窩螞蟻,與我相伴多年。”學生們湊上前觀看:樹縫里有小洞,小螞蟻們東奔西跑,進進出出,很熱)司。教授說:“近些日子,我常常想辦法堵截它們,但未能取勝。”學生們發現,樹周圍的縫、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給封住了?!翱伤鼈兛偸悄軓膭e處找到出路?!苯淌谡f,“我甚至動用樟腦丸、膠水,但是,它們都成功地躲過了劫難。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它們唯一的進出口在樹頂,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發現它們重新在樹腰的空虛處開辟了一個新洞口?!睂W生們表示欽佩。教授說:“螞蟻們的生存環境不比你們廣闊,它們的
17、備斗舞臺實在很狹窄,更重要的是,它們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們沒有與我這個命運之神對抗,而是忍讓與適應。當它們知道自己無法改變洞口被堵死這一事實時,它們就很快地適應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廝殺的猛獸,如獅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況大多岌岌可危,因為它們與螞蟻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奮斗的另一層力量適應?!苯淌谡f:“適應環境本身就是奮斗的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礎上開辟戰場去對抗,生活才有勝算的光明。好了,祝你們奮斗成功?!?閱讀全文,認真想想“奮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2分)答: 2研讀文中的劃線句,想想教授說這句話起什么作用?(2分)答:3有人說,任何時候都應該積極抗爭,不應該屈
18、服退讓。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談談理由。(3分)答: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為讀懂了“奮斗的另一面”的含義,才成就了一番事業,請你列舉兩個事例。(4分)答: 四、說“話”言為心聲,文如其人。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說話粗野、冷漠、驕橫,會給人留下低級下流、缺乏教養的印象;說話文雅、和氣、謙遜,讓人看到的是一顆善良、純正、美好的心。這里僅舉幾位偉大人物的禮貌佳話為例:有一次,列寧在下樓時正碰上一位女公務員端著洗臉水上樓,她看到列寧就往后退讓,列寧卻十分熱情地說:“你手里端著東西,我是空著手,你先上樓吧!”1955年,毛澤東回韶山時邀請親友中的老人吃飯,向他們敬酒。老人們說
19、:“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回答說:“敬老尊賢,應當應當!”有一次,周恩來下了飛機后與機組的同志們一一握手告別。當時機械師鄺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來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鄺祖炳身后等著,并示意別人不要驚動他。鄺祖炳工作結束轉過身來,才發現總理站在后面,趕緊說:“對不起,總理,我不知道你在等我。”周恩來笑著親切地問:“噢,我沒有影響你的工作吧?”語言的美,不在于辭藻華麗,也不在于抒情描寫,而主要在于適合語言環境。a與同志見面時,問聲:“你好!”一句親切的問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體現了謙恭和關心人、尊重人的美德。(b)與別人打交道時,常說一聲:“請!”也可以表達對別人的尊重。c不慎做錯了
20、事,先說聲:“對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進同志間的友誼。d別人道歉時,說句:“沒什么!”表示胸襟開闊,還可以把窘境中的同志解脫。e請別人幫助時,說一聲:“勞駕?!边@不是普通的恭維,而是表達了尊敬別人的意思。f別人致謝時,說聲:“別客氣!”表現出你助人為樂的精神境界,體現了你誠懇謙虛的美好心靈。g同志間分手時,說聲:“再見!”這表明交往并沒有在分別時結束,友誼在告別聲里繼續發展??傊?,要做到語言美,要在說話時做到“文雅、和氣、謙遜”,就要加強思想修養,加強語言鍛煉。不從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學不像樣的。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驕橫(
21、160;) 謙遜( )2文章從說“話”的角度闡明了_的道理和_的重要性。3如果將文章的標題換一種說法,應該是_。4下面的話是從第段中抽出來的,它的位置應在 句和 句之間。同志幫了個忙,說聲:“謝謝!”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熾熱;它像一條紐帶,連接了同志間的友誼。5文章主要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另外還運用了_論證、_論證和_論證。6細讀文章,談談你對第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答:_7文章結合尋常實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常用禮貌用語在交際、溝通中的作用,讀后,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示?答:_議論文閱讀訓練答案一、苦與樂1、不矛盾。第段這句話是指苦
22、與樂依據一定的條件是可以轉化的,這個條件就是要正確地對待苦,善于總結苦。而“苦得越多就越樂”的觀點則是錯誤地認為樂是苦的自然積累的結果,把苦絕對化地等同于樂了。2、不能對調。因為用愛迪生的例子強調的:如果善于在吃苦中總結,吸取教訓,苦就會轉化為樂;用創造非歐幾何學的科學家的事例,不僅再次證明了要善于在吃苦以后總結教訓,才能得到樂,而且還拿失敗者作為對比來證明如果不善于總結苦,得到的仍將是苦。 3、對第段的小結。樂不是苦的積累,而是對苦的總結。二、1、親自、軍隊。 2、(1)“躬行踐履”是人們完善道德修養的重要方式。(2)此段論述有問題,主要是它所論述的內容與全文的論述無密切的關系,后面的所有例
23、子都未證明實踐與道德修養的關系。 3、在后世流傳,并為后人所稱頌。 4、一塊中間空而有很多窟窿的石頭,經風浪吞吐,發出的聲音與水聲相和,像歌鐘演奏一樣。 5、躬行踐履是認識事物的前提,也是精通學問、成就事業的必要途徑特點;有詳有略,大量列舉不足;只有中國古人之例,終有些偏頗。6、(以下供參考,只要意思對即可)實踐是認識的源泉。陸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論,如果不與實踐相結合,就毫無意義;要真正精通學問,要保證事業成功,必須親自參加實踐。三、奮斗的另一面 1指的是“消極適應”(或:適應環境也是奮斗的組成部分)。(2分,意同即可) 2教授是以獅子、老虎、熊等猛獸為例,從反
24、面舉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這樣更具說服力,論證效果更佳。(或:獅子、老虎、熊等猛獸善于拼搏、廝殺而不會適應環境從而導致生存境況岌岌可危,教授通過這一事實告訴學生要學會適應環境,這是從反面舉例,能更好地證明自己的觀點。)(2分,意同即可)3本題沒有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同意。因為人生在世,既會有鮮花和掌聲,也會有荊棘和坎坷。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我們都應該保持一種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同意。因為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不同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挫折和不順,我們不應盲目抗爭,可在暫時的退讓和消極適應中理性思考,積蓄力量,尋找機會再去拼搏,從而成為命運的主宰者。(3分,意近即可
25、)4示例:司馬遷忍受“宮刑”的恥辱,在獄中潛心創作了“史家之絕唱”史記。越王勾踐屈做“階下囚”,臥薪嘗膽,最終消滅了吳國。(4分,每個2分,所列舉的事例符合要求即可)四、說“話” 1、驕橫(héng)、謙遜(xùn)。 2、言為心聲,文明語言。 3、談談“說話”(或:論“說話 ”)。 4、(e)(f)。 5、道理、對比、比喻。 6、這句話強調的是要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得體地使用禮貌語言。這樣才能顯示出說話人文雅、和氣、謙遜的氣質,讓人看到一顆善良、純正、美好的心靈。 7、能認識到禮貌用語的重要性,言之成理,表述流暢明確即可。五、1、人們總是很吝惜對別人的欣賞。要欣賞別人(要善于欣賞別人,要學會欣賞別人)。 2、舉例。欣賞的力量是神奇的(欣賞的作用)。許多東西值得欣賞。敞開胸襟(善于發現)。 3、冷漠(漠不關心)。 4、欣賞是真誠的(欣賞是對別人真誠的肯定),阿諛是虛偽的(阿諛是對別人虛假的討好)。六、人,應該怎么活著呢?我想到了鳥類。1、“是鳥卻無翼”,以供人賞玩(討人歡心)獲得生存(寵養)。 2、B。 3、人應該自食其力,通過自己的奮斗去圖長久生存和謀長遠發展(有意義的生活)。答對大意即可給分。 4、比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進口美國大豆協議書
- 餐飲廢品處理協議書
- 門診輸液帶藥協議書
- 資產收購終止協議書
- 防火治安責任協議書
- 輕微事故理賠協議書
- 露營基地合同協議書
- 創世紀教育合作協議書
- 劇組住酒店合同協議書
- 門面出租押金協議書
- 《多樣的中國民間美術》課件 2024-2025學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
- 撤銷限高和失信申請書
- DB33-T 2383-2021 《公路工程強力攪拌就地固化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 車床工安全生產職責規章制度
- 2025年慶六一兒童節校長致辭(2篇)
- 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表(2024版)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全冊導學案
- 油庫設備維護規范
- 國企求職指南培訓
- 職業道德與法治綜合練習2024-2025學年中職高教版
- 安委會辦公室主要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