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銀行信貸普查工作-行業分析報告 -紡織行業 -化纖制造一、我國紡織行業概況化纖作為中國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自改革開放以來, 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快速增長已經連續達27 年,平均增速為16.2%。以 2005年為例,化纖產量1629 萬噸,占世界化纖總產量的42.8%;化纖加工量 1710 萬噸,占國內紡織纖維加工總量的65%;化纖紡織品服裝出口創匯 453.5 億美元,占紡織行業出口創匯總額的 36%,近幾年,化纖行業的運行情況卻不盡如人意,進入了自 1975 年以來第 9 周期的低谷。統計數據表明,自 2004 年以來,化纖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理性下降。 2004 年為 44.1, 2005 年
2、降至 2。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介紹, 2005 年,我國化纖業共計淘汰劣質產能 16.6 萬噸,主要是粘膠短纖和錦綸行業一些規模小(單線產能在1 萬噸以下)、技術落后的能力。2006 年上半年,化纖行業形勢有所好轉。中國化纖協會理事長鄭植藝指出, 2006 年上半年,化纖行業實現利潤 28.57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51.5%,一舉扭轉了一季度下降 20.6%的局面,虧損企業虧損額也下降 18.71%,全行業虧損面 23.84%,同比下降 2.95 個百分點。同時,他也強調,化纖行情雖然有所好轉,但仍處于恢復性增長,行業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并未得到根本緩解,仍表現十分突出。 目前化纖行
3、業依舊是產能過剩行業。僅此一點,對小企業來說就足以致命。產能過剩的行業必然會進行行業整合。 淘汰工藝較差、 規模較小的企業勢在必行。由于受下游紡織行業景氣度不佳等因素的影響, 我國化纖行業獲利空間大幅壓縮。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只有加大開發差別化纖維的力度,不斷推出高附加值的化纖新品種, 才能真正改變目前國內化纖市場疲軟、后加工企業大量進口的不利局面。二、 2007 年紡織 -化纖行業概況1.生產增長情況A. 工業產值(附表一):行業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比上年有明顯提高。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增長快速,行業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有較大上升。 子行業中上升幅度明顯的是纖維素纖維原料制造業
4、,其工業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異常明顯,合成纖維制造業的生產增速比上年同期小幅度提高。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完成4120.36 億元,同比增長 27.05%,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 5.81 個百分點。子行業中,纖維素纖維原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51.56%,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 36.7 個百分點;合成纖維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4.18%,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2.1 個百分點。B. 產量分析(附表二):合成纖維產量增速穩定提高,但其中維綸纖維和丙綸纖維產量出現同比下降。2007 年全行業化學纖維產量達到2388.89 萬噸,同比增長18.0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5、5.1 個百分點。粘膠纖維產量累計完成154.29 萬噸,同比增長27.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47 個百分點,提高較快。2007 年合成纖維累計產量完成2201.74 萬噸,同比增長 17.26%,比上年同期提高5.44 個百分點。主要合成纖維產品中,錦綸纖維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4.9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31 個百分點。滌綸纖維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8.84%,比上年同期提高7.49 個百分點。腈綸纖維產量同比增長0.67%,比上年同期下降6.39 個百分點。維綸纖維產量同比下降1.87%,改變了上年同期的增長局面。丙綸纖維產量同比下降 8.95%,降幅比上年同期擴大。滌綸纖維是行業內
6、的主要產品,滌綸纖維產量增長穩定提高,促進了行業生產增速的提升。2.銷售增長情況A. 工業銷售產值 (附表三):行業銷售產值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銷售產值的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有較大提高,上升幅度略低于同期產值增速的上升幅度。其中,纖維素纖維原料制造業銷售產值增速較快,比上年同期提高明顯, 合成纖維制造業銷售產值增速提高穩定。2007年,化學纖維制造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完成4013.69 億元,同比增長25.86%,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4.21 個百分點。子行業中,纖維素纖維原料制造業增速明顯,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50.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4.55 個百分點。
7、合成纖維制造業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22.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58 個百分點。B. 進出口分析(附表四、附表五) :出口交貨值增長快速,增速提高明顯 ,出口方面, 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保持快速的出口增長速度。全行業累計出口交貨值實現349.42 億元,同比增長48.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22 個百分點,提升幅度顯著。其中纖維素纖維原料制造業累計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65.83%,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上升33.08 個百分點。合成纖維制造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增長45.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86 個百分點。出口的快速增長和增速的明顯提高,帶動了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上升。
8、2007 年,全國紡織用合成纖維累計進口量51 萬噸,同比下降18.4%,降幅比上年同期縮小6.9 個百分點,合成纖維進口量繼續明顯下滑。紡織用人造纖維的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長10.2%,改變了上年同期進口下降的局面,恢復增長勢頭。3.固定資產投資分析根據統計, 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2.6億元,同比增長 31.8%,投資增速明顯加快,與上年同期相比,行業投資增長速度提高9.4 個百分點。 2007 年化纖行業出現明顯的回升,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改善,刺激了行業投資增長速度重新走高。4.企業經營情況分析A. 不同規模企業經營情況(附表六)2007 年,化學纖維制造業內小型
9、企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3.56%,比上年同期提高4.92 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累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26.5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6 個百分點;行業內大型企業工業增速改善,累計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3.72%,比上年同期提高 9.75 個百分點。B. 不同所有制企業經營情況(附表七)按所有制來看, 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外資企業工業增速大幅度提高。私營企業增速略有下降。2007 年,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39.1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26.26 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 26.73%,比上年同期提高 7.87 個百分點。外資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為29.5
10、%,比上年同期提高6.95 個百分點。(上述文中相關數據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三、目前我國紡織化纖行業問題分析(注2)1.利潤增長大于收入增長是否代表行業復蘇?2007 年 1 月至 11 月,我國化纖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3612 億元,同比增長 28.42%,實現利潤總額 139 億元,同比增長 117.95%,通過了解,得知 2007 年化纖行業利潤增長大于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子行業毛利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行業總體毛利率8.57%,同比提高2%,其中,粘膠和氨綸行業毛利率提高最為明顯,分別為17.24%和16.37%,同比提高 3.34%和 3.16%,這與我們之前對整個化纖行業走勢
11、的預測存在一定的差異, 但是我認為化纖行業的整體走勢并未因為績效的提升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2.差別化過低的問題是否被忽視了?A. 紡織化纖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在之前的概述中我已經表明,在我國紡織化纖行業已經歷快速增長多年,目前行業已經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另外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也相對較多。首先,在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下, 紡織化纖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速度已經開始走緩, 各家企業從初期的獨立擴張階段轉變為盤中的相互競爭階段。其次,從需求角度來看,今后幾年國內化纖需求量仍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追求舒適、高檔、保健、自然成為新時尚,人們對衣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差別化、
12、功能化的化纖服用產品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間。第三,從供給角度來看,一方面,常規產品趨同性發展,產能不斷擴張,原料價格上漲且震蕩頻繁, 企業的加工盈利區間被壓縮至不合理的狀態;另一方面,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高附加值和高新聚酯生產技術進行封鎖, 使得我國化纖產品的差別化程度和技術含量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 仍需要大量進口差別化纖維作補充。目前,我國化學纖維的差別化率不到 30%,遠不及發達國家。而有數據顯示,國際上差別化率高的國家和地區也恰恰是我國差別化纖維的主要進口來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紡織化纖行業存在的并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擴張過快,面臨周期調整的問題, 另外無論從供給還是需求角度
13、都折射出我國的紡織化纖生產存在產品結構單一, 技術含量低,經濟附加值低,差別化程度過低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被掩蓋在前面產能過剩這一明顯現象之下, 如不重視,對我國紡織化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會造成巨大的損害。B. 差別化凸顯盈利能力根據專業機構的分析, 2007 年國內化纖行業利潤增長大于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粘膠、 氨綸等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毛利率水平得到提高。這里我引用天相投資公司關于 2007 年國內紡織化纖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中的數據來進行說明。從產量上來說, 2007 年我國滌綸、粘膠、氨綸分別占到總產量的 83%、7%和 1%,但是在利潤占比中這三個子行業的占比分別為 48%、32%和
14、 10%,可以看出氨綸和粘膠對整個行業的績效增長起了極大的作用,而僅占化纖種產量 7%的粘膠行業則占去了總利潤的近三分之一。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人民生產生活也進一步多樣化,這要求化纖產品也必須相應的要能為之提供更多的功能,在提供傳統的服裝生產應用之外,還要在醫藥、汽車、航空、軍事工業等方面發揮功能,化纖產品差別化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我國化纖行業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 要將我國化纖產品差別化率提高到 40%,因此在產能建設上, 國家對于差別化產能是采取鼓勵與扶持的政策,區別于其他的普通產品。四、 2008 年紡織化纖行業展望1.喜憂參半的一季報我以上市公司和國家統計局
15、公開的歷史數據作為參考依據,來分析這個問題。A. 下游的紡織服裝出現增速衰減的跡象作為化纖行業的下游,紡織服裝行業的情況直接對其產生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7 年前三個季度,布類與棉紗增速分別為 12.5%和 17.4%,增速出現明顯的滑落,而化纖行業另一個下游:服裝行業則出現了小幅上漲的趨勢, 2007 年前三個季度共生產服裝成品 144 億件,同比增長 14.21%。我國是紡織服裝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紡織服裝貿易順差對全國貿易順差貢獻度達到了 58.63%,自從人民幣對美元出現單方面的升值及次按后美國經濟出現衰退情況后,整個紡織行業的局勢變得更加的復雜: 因人民幣升值與外部經
16、濟環境變化造成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回落, (2007 年紡織服裝出口額12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66%,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 4.44%)使得紡織服裝行業利潤空間收縮, 而出口退稅率的下降、 國際貿易壁壘的增加等原因更是雪上加霜, 利潤空間的收縮導致了企業生產縮減, 進而引發上游的化纖行業銷售出現波動; 反過來,由于我國的化纖產品差別率低,不少科技含量較高的化纖產品我們還需要高價從國外進口,這不僅提高了化纖企業的經營成本, 也隨后被轉嫁到了下游的紡織服裝行業上, 進一步壓縮了其利潤空間。 這似乎形成了一種雙蛇互咬對方尾巴的局面,互相影響,截止 2007 年 8 月,紡織行業虧損企業達到 47
17、77 個,比 2006 年同期以及 2006 年年底數量均有增加,虧損面有擴大的跡象。B.2008 年開始局面將對紡織化纖行業更為不利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我國企業出口到歐洲的紡織品數量將予以取消,次年同日,我國出口到美國紡織品的數量也將被取消,但是這兩個好消息并不一定真的能帶給我國的企業以巨大的利益,反而可能會出現更為嚴格的反傾銷、反補貼、貿易壁壘與技術壁壘等嚴重問題,而人民幣快速升值、央行持續加息也增加了企業資金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等不利因素的出現也將制約整個紡織行業的盈利水平, 服裝出口退稅率在2008 年下降 2%產生的影響也更加明顯。C.喜憂參半的一
18、季報根據天相投資公司的數據, 2008 年第一季度,天相化纖板塊(剔除 ST 公司與主營業務轉制房地產業的華聯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40.50 億元,同比增長 17.52%,實現凈利潤 4.48 億元,同比下降 1.2%,因產品價格下跌, 導致行業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在化纖行業所有子行業中,盈利能力最強的氨綸纖維,2007 年毛利率比 2006 年上漲約20%,但是經過2007 年的產品價格高點后,價格一路下跌,同樣的還有粘膠纖維,主要原因還在于上面所說的下游行業景氣程度對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目前( 2008 年第一季度)粘膠短纖主流價格 1.85 萬元 /噸,較年初 2.2 萬元 /噸下降了
19、15.91%;氨綸 40D 主流價格為 5.6 萬元 /噸,較年初 7.6 萬元 /噸下降 26.30%;而滌綸纖維由于產能過剩且產品開發力度不足, 價格在近幾年基本保持穩定, 波動率反而沒有前面兩種產品來的大,不過,整個行業中還是不乏亮點的,比如 ES 纖維,車用差別化滌綸工業長絲等高新產品市場銷售良好, 下游行業采購比較積極。 總體來看,一季報再次反應出傳統產品已經出現供給過剩,需求增長緩慢的現象, 也向我們揭示了差別化產品生產的重要性。本節的 A 點已經列出數據顯示, 2008 年我國與化纖制造行業具有高度相關性的紡織服裝行業面臨巨大的困難, 不少實力較差或出口依賴度較高的企業要么倒閉,
20、 要么轉產,下游對化纖產品采購積極性不高,目前整個行業進行整合或者說進入調整期的態勢很明顯。 化纖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鄭俊林指出,化纖行業快速發展主要在 20 世紀 80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后期。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化纖行業不僅發展較快,且結構上調整效果也非常明顯,經濟規模提高速度也非常快,所有制變化也非常明顯, 資產結構上更趨于多元化, 其產業集中區主要在我國東部江浙一代。經過專門機構研究分析,從 1975 年到 2004 年,從整個化纖行業的周期性變化問題來看,規律非常明顯,大約每 3-4 年有一個行業周期,有幾年的上升就對應的有幾年的下降,比如之前 2000 年到 2004 年就有一個明顯
21、的增長,對應的,從2005 年開始至今,行業明顯進入調整期,而這個過程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特點,就是行業情況變化的周期比原來變短了,從原來的約4 年一次,變為約 2 年一次,例如 2006 年至 2007 年,化纖行業恢復較好,但是2008 年一季度馬上就又面臨周期性調整;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給我們的化纖行業帶來的影響。在我國,滌綸行業產能過剩,占比較大,這雖然造成了滌綸價格的運行平穩,但是如果原油價格不斷高企或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價格水平,那么我們整個化纖行業的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的壓縮。2.展望未來2007 年化纖行業是增長的一年,但是也向我們揭示了很多的問
22、題:(1)下游企業調整對化纖產品需求的疲軟; (2)原材料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3)普通產品產能過剩,差別化低,產品附加值不高;(4)行業進行調整的跡象明顯,業績增長開始放緩。接下來,根據得到的數據與部分資料,針對粘膠、氨綸和滌綸三個子行業做一個大概的分析:A. 粘膠行業預期將維持景氣根據化纖工業協會數據,截止至2006 年年底,國內粘膠產量約為 110 萬噸,而粘膠短纖單價也從 2006 年的 15050 元/噸上升至現在的 22000 元/噸,漲幅為 46%,粘膠長絲價格從 26000 元/噸上漲到了現在的 34000 元/噸,漲幅為 30.8%,雖然在一季度出現了單價下降的情況
23、,但粘膠的價格依然維持高位運行, 價格上漲是行業景氣的標志,這在未來可能導致新增產能過快, 造成行業景氣周期被縮短, 另外近期其原料也出現了價格上漲的現象, 可能會壓縮利潤空間, 不過就目前的上漲速度與新增產能的投放量來看, 未來該子行業維持高位運行的可能性依然很大。B. 氨綸價格小幅調整,價格合理2006 年我國氨綸價格出現暴漲現象,漲幅達到了 67%,主要原因可能是:中高檔服裝氨綸使用量增加及經銷商囤積, 進而在供求關系上造成氨綸價格大幅上漲, 2008 年一季度氨綸價格開始出現小幅度的調整,目前約 74000元/噸,預計 2008 年我國氨綸的產能將從 2007年的 21 萬噸上漲至 2
24、4 萬噸,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小。C.滌綸行業情況由于我行重點客戶, 福建省金綸石化纖維實業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產品就是滌綸,特在此詳細分析。c-1.聚酯纖維,在中國稱為“滌綸” ,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是大分子鏈中的各鏈節通過酯基相連的成纖聚合物紡制的合成纖維,我國將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組分大于 85%的合成纖維稱為滌綸。按紡織工業要求,滌綸纖維分長絲和短纖維兩種型式。所謂滌綸長絲,是長度為千米以上的絲,長絲卷繞成卷裝形式,滌綸長絲常規品種以及差別化纖維共計已有幾十個品種, 滌綸長絲一般可分為 POY (預取向絲) FDY(全牽伸絲) DTY(低彈絲) 等三大類。POY 主要用于后加工
25、生產例如生產 DTY 、DT、ATY ,也可以直接應用于紡織行業;滌綸長絲按用途可分為民業和工業長絲,民用長絲是針織 (緯編、經編 )或機織加工的理想原料,適宜制作服裝面料 (如西服、襯衫 )、床上用品(如被面、床罩、蚊帳 )及裝飾用品 (如窗簾布、沙發布、貼墻布、汽車內裝飾布 )等,工業用絲制成簾子線、簾帆布、浸膠簾子布等五大橡膠骨架材料。滌綸短纖維是幾厘米至十幾厘米的短纖維,主要用來與棉、毛、粘膠、麻以及其它化纖混紡制造各種衣用紡織品。2005 年,我國長短絲比例為 61:39。滌綸長、短絲的生產形式有從聚酯熔體直接紡絲或由聚酯切片紡絲,也可用回收料紡絲。截至05年底,我國規模以上滌綸上下
26、游企業數量總共有564 家,年產 5萬 t 以下的滌綸企業共有 240 余家,占 75 ,產能僅占 30 ,20 萬 t 以上的只有 l8 家,其中 12 大公司的滌綸纖維(包括長絲和短纖)產量約占中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附表八)。浙江 (634 萬噸 )、江蘇 (358 萬噸)和福建 (63 萬噸 )產量位居前三。近年來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和創新, 我國滌綸工業國產化技術裝備水平得到迅速發展, 由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等完成的年產 20 萬噸聚酯四釜流程工藝和裝備研發暨國產化聚酯裝置系列化項目, 開發設計了國內第一套四釜流程國產化聚酯裝置,實現了國產化
27、聚酯裝置的大型化、 系列化及柔性化, 經鑒定其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裝置綜合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按照國內外標準,國內只有儀征化纖、廈門翔鷺等幾家具有單線 400-600 噸/天( 2005 年)的生產能力,因此,中國紡織設計院確定 600 噸/天以上為一級標準,金綸公司目前為最大生產能力為 1200 噸/天,可以說在生產能力上已經達到了或接近了國內外的一級行列。c-2.滌綸的主要原料是 PTA,而 PTA 的源頭是石油,即石油提煉出石油腦,再從中提取出 PX,再經過氧化結晶分離干燥后產出 PTA, PTA 與 EG 通過聚合反應后再生產出滌綸, 因此滌綸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很大。由于區域安全不穩定致使國際原油供應不足且投機交易盛行,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攀高。進入2007年以來,PTA與EG的價格基本保持平衡,PTA的價格從3 月開始快速上漲, 到4 月底達到了年內最高的8800元/噸,而EG 的價格從6 月份開始小幅回落,之后在6 月底EG 與 PTA 的價格出現兩極分化, PTA 一路下跌,到 9 月份跌幅接近10%,而 EG 則迅速高漲漲幅高達45%。原料價格的上漲縮小了滌綸企業的利潤率, 2007 年 8 月滌綸行業毛利率僅為5.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薪酬管理辦法修訂方案
- 美術行業收費管理辦法
- 廣告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 小區維修資金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簡介
- 肢體障礙兒童課件
- 腸癰病中醫課件
- 藥房處方調劑培訓課件
- 廣東佛山禪城區數學試卷
- 佛山市二模初中數學試卷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重難點測評試題(含答案和解析)
- 2024年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招聘行政執法專職技術檢查員筆試真題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
- TDT 1083-2023 國土調查數據庫更新數據規范
- 船舶修理92黃本
- Q∕SY 02625.2-2018 油氣水井帶壓作業技術規范 第2部分:設備配備、使用與維護
- 調研報告:農村糧食經紀人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 鋼筋平行檢驗記錄范本
- 慢性頸內動脈閉塞血管內再通治療評估與技術課件
- 2021-2022學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含答案】
- 模板攤銷計算規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