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考文言文真題十篇 一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誡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賓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勸公子歸。毛公、薛會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 魏王見公子,相與泣,而以上將軍印授公子,公子遂將。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還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于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
2、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注公子:即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蒙驁:秦國大將。晉鄙:人名,曾被信陵君所殺。7下列句中的“于”與“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中的“于”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告之于帝 B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C所欲有甚于生者 D萬鐘于我何加焉8下列對人物的分析評價有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面對秦國
3、的進攻,魏王多次派人去請公子,公子不肯回到魏國,主要是擔憂魏王的責怪。 B面對毛公、薛公的勸說,公子幡然醒悟,立即返回魏國,說明他是知錯能改的人。 C公子為將后,諸侯都派軍隊救助魏國,最終大敗秦軍,表明公子在諸侯間威望很高,公子的才能卓著。 D打敗秦軍后,公子面對榮耀不能謙虛面對,反而沉溺酒色,最終因之身亡,令人嘆息。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魏王患之 患: 語未及卒 卒: 求晉鄙客 求: 公子亡在外十年矣 亡: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1)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2分)譯: (2)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2分)譯: 二袁渙,陳郡扶樂人也。郡命 為功曹,后辟分府,
4、舉高第。劉備之為豫州,舉渙茂才。后避地江淮間,為袁術所命。術每有所咨訪,渙常正議,術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禮也。頃之,呂布擊術于阜陵,渙往從之,遂復為布所拘留。布初與劉備和親,后離隙。布欲使渙作書詈辱備,渙不可,再三強之,不許。布大怒,以兵脅渙曰:“為之則生,不為則死。”渙顏色不變,笑而應之曰:“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渙他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復罵將軍,可乎?”布慚而止。布誅,渙得歸太祖(指曹操)。渙言曰:“夫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兼撫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與之
5、死而可與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內賴公,得免于危亡之禍,然而民未知義,其唯公所以訓之,則天下幸甚!”太祖深納焉。是時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逃亡。渙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宜順其意,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太祖從之,百姓大悅。遷為梁相,為政崇教訓,恕思而后行,外溫柔而內能斷。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賜甚多,皆散盡之,家無所儲,終不問產業,乏則取之于人,不為白敫 察之行,然時人服其清。時有傳劉備死者,群臣皆賀;渙 以嘗為備舉吏,獨不賀。7、下列句中的“之”與“猶今日之事將軍也”中的“之
6、”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輟耕之壟上 B、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C、 悍吏之來吾鄉 D、故時有物外之趣8、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A袁渙感念劉備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處處維護劉備的形象,身在曹營而心系故主。B袁渙不畏權勢,據理力爭,體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C袁渙反對不義的戰爭,力勸曹操不可發動師出無名的戰爭。D袁渙溫和坦誠,重義輕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對曹操屢有勸諫,受到了曹操的器重。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1)再三強之,不許 (2)彼誠小人邪 (3)且不恥將軍之言 (4)渙白太祖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
7、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然敬之不敢不禮也。譯文: (2)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 譯文: 三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也。父茲,有大節,不應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陳留,茲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異之,數詣茲議大事。從討董卓,戰于滎陽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輒遣使祠焉。會奉詔命,聘貴人于魏,因表留臻參丞相軍事。追錄臻父舊勛,賜爵關內侯,轉為戶曹掾。文帝即王位,為散騎常侍。及踐阼,封安國亭侯。帝幸廣陵,行中領軍,從。征東大將軍曹休表得降賊辭,“孫權已在濡須口”。臻曰:“權恃長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偽辭耳。”考核降者,果守將詐所作也。明帝即位,進封康鄉侯,加侍中。諸葛亮寇天水,臻奏
8、:“宜遣奇兵入散關,絕其糧道。”乃以臻為征蜀將軍,假節督諸軍事,到長安,亮退。還,復職,加光祿大夫。是時,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數切深。及殿中監擅收蘭臺令史,臻奏案之。詔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惡其勤事也,誠以所益者小,所墮者大也。臣每察校事,類皆如此,懼群司將遂越職,以至陵遲矣。”幽州刺史毌丘儉上疏曰:“陛下即位已來,未有可書。吳、蜀恃險,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無用之士克定遼東。”臻曰:“儉所陳皆戰國細術,非王者之事也。吳頻歲稱兵,寇亂邊境,而猶案甲養士,未果尋致討者,誠以百姓疲勞故也。且淵生長海表,相承三世,外撫戎夷,內修戰射,而儉欲以偏軍長驅,朝至夕卷
9、,知其妄矣。”儉行軍遂不利。 臻遷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進爵長垣侯,邑千戶,封一子列侯。(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7下列句中的“以”與“誠以百姓疲勞故也”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項()2分A、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何以戰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衛臻,字公振,陳留襄邑人,因其父衛茲隨曹操戰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繼任魏王后任命衛臻為散騎常侍,稱帝后又封衛臻為安國亭侯。B.征東大將軍曹休給曹丕送來表章,說得到了吳軍降將的口供,稱孫權已經來到濡須口,衛臻認為一定是敵軍因害怕而散布的謠言。C.衛臻將殿中監
10、擅自拘留了蘭臺令史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認為當初衛臻反對建造宮殿,自己已經收心,衛臻不應再管殿中監這件事。 D.毌丘儉上疏明帝說不如姑且用國中閑置的兵力,前去克定遼東,衛臻認為東吳連年舉兵,進犯邊境,應該尋找機會平定東吳而不是克定遼東。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4分)(1).數詣茲議大事 (2).及踐阼 (3).臻數切深 (4)而猶案甲養士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太祖每涉郡境,輒遣使祠焉。(2分)_ (2)古制侵官之法,非惡其勤事也,誠以所益者小,所墮者大也。(2分) 四 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后從兄子也。父世觀津人。喜賓客。孝文時,嬰為吳相,病免。孝景初即位,為詹
11、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后傳梁王。”太后歡。竇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太后亦慚。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之。所賜金,陳之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竇嬰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
12、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節選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注】魏其(j)侯竇嬰(?前131):觀津人,字王孫。歷仕漢文、景、武三朝。孝文:即漢文帝。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宮中事物的官。門籍:古代懸掛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財:通“裁”,酌量,裁度。條侯:即周亞夫。6.下列句中的“之”與“陳之廊廡下”中的“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輟耕之壟上 B.悍吏之來吾鄉 C.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益慕圣賢之道7.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在這篇節選的文字中,有兩位對立面的人物:竇嬰和竇太后。竇嬰堅決反對傳位梁孝王,因此遭竇太后的冷遇
13、。 B. 袁盎、欒布等雖是名將賢士,但受奸臣迫害,不被重用,后因竇嬰的推薦得以重用。C. 吳、楚謀反,漢景帝重新起用竇嬰,任其為大將軍。后因平定七國之亂有功,竇嬰被封為魏其侯。 D.漢景帝時,竇嬰的聲譽很高,每當朝廷商議大事,別的大臣都不敢和他與條侯周亞夫平起平坐。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酒酣,從容言曰 酣: 竇嬰亦薄其官 薄: 王孫寧可以讓邪 寧: 輒令財取為用 輒: 9.翻譯下列句子(4分)(1)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2分)譯: (2)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 (2分)譯: 五蔡澤者,燕人也,游學干諸侯。之趙,見逐。之韓、魏,遇奪釜鬲于途,蔡澤乃西入秦。將見昭
14、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澤,天下雄俊弘辯智士也,彼一見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奪君之位。”范雎聞,使人召之。蔡澤入,則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見之,又倨。范雎讓之曰:“子嘗宣言欲代我相秦,寧有之乎?請聞其說!“蔡澤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吳起、越之大夫種,其卒然亦可愿與?“范雎知蔡澤之欲困己以說,復謬曰:”何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義之至也,忠之節也。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士固有殺身以成名,惟義之所在,雖死無所恨,何為不可哉!“蔡澤曰:“今商君、吳起、大夫種之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稱三子致功而不見德,豈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豈不期于成全邪!身與名俱全者
15、,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稱善。乃延入坐,為上客。后數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見蔡澤,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范雎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新說蔡澤,遂拜為秦相,東收周室。蔡澤相秦數月,人或惡之,俱誅,乃謝病歸相印,號為綱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莊襄王,卒事始皇帝。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質于秦。 (節選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注:釜鬲:行廚炊具。三子:指商君、吳起、大夫種,他們都是功成被殺。6下列句中的“以”與“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以塞忠諫之路也 B祭以尉首 C策之不以其道 D
16、先帝簡拔以遺陛下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范雎評說商鞅、吳起、大夫種的一席話,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對這三人的真實看法,范雎這樣說,更多的就是為了堵住蔡澤的嘴,使其理屈詞窮。 B范雎見到蔡澤后,雖然蔡澤行長揖之禮又下拜,但蔡澤心里不快,最主要的是蔡澤的到來對他構成了威脅。 C蔡澤游學四方,向各國諸侯求取官位,都沒有獲得機會。 D蔡澤作為秦國使者出使燕國,在燕國三年,燕王就把太子丹送到秦國當了人質。8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4分) 范雎知蔡澤之欲困己以說 說: 范雎讓之曰 讓: 乃謝病歸相印 謝: 遂拜為秦相 拜 :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子嘗宣言欲代
17、我相秦,寧有之乎? 乃延入坐,為上客。 六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從沛公。昌為人強力,敢直言。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上笑之,然尤憚周昌。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周昌廷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而笑。既罷,呂后見周昌,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 是歲,戚姬子如意為趙王,年十歲,高祖憂萬歲之后不全也。乃召周昌,謂曰:“吾欲固煩公,公強為我相趙王。”于是徙
18、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高祖崩,呂太后使使召趙王,其相周昌令王稱疾不行。使者三反,呂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被征,太后使使召趙王,王果來,至長安月余,見鴆殺。昌謝病不朝見,三歲而卒,謚曰悼侯。【注】燕時:“燕”通“宴”,安閑。燕時,指休息的時候。7下列“之”與“陛下即桀紂之主也”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多助之至 C具答之 D悵恨久之8下列對本文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 )A周昌為人耿直,敢于直諫,曾當面指責劉邦如桀紂,反對改立太子。B漢高祖劉邦處事不拘小節,為社稷立賢不立嫡,雖未成功但不愧是一代開國明君。C周昌堅決反對劉邦立如意為太子,高祖死后他
19、卻極力維護趙王安全。D趙王如意被呂后執意召至長安,被毒殺,最終消除了呂后心頭之患。9解釋下列加點字。(4分)高帝方擁戚姬 公強為我相趙王 昌還走 昌謝病不朝見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呂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微君,太子幾廢。 七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康熙六年,遷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亂后,州中遺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后遷湖廣黃岡同知,駐岐亭,嘗微行村堡,周訪閭里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吳三桂犯湖南,師方攻岳州,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成,山水發,橋圮,坐奪官。十七年,遷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獲罪,株連數千人
20、,獄成,當駢戮。成龍白康親王杰書,言所連引多平民,宜省釋。王素重成龍,悉從其請。十九年,擢直隸巡撫。宣化舊有水沖沙壓地千八百頃,前政金世德請除糧,未行,為民累。成龍復疏請,從之。又以其地夏秋屢被災,請治賑。未幾,卒于官。成龍歷官未嘗攜家屬,卒時,將軍、都統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上曰:“于成龍督江南,或言其變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終廉潔,為百姓所稱。殆因素性鯁直,不肖挾仇讒害,造為此言耳。居官如成龍,能有幾耶?” 注:擢:提拔,選拔。笥:一種盛飯食或衣物的竹器。6.下列句中的“以”與“貸以牛種”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祭以尉首 B. 域民不以
21、封疆之界 C. 以土礫凸者為邱 D.以激怒其眾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 康熙六年,于成龍任四川合州知州,合州百姓賦稅徭役很繁重,于成龍請求革除舊弊。B. 十七年,有百姓因為犯罪株連幾千人,于成龍上書康親王,請求查明真相,康親王沒有聽從。C. 十九年,宣化前任長官金世德上奏請求朝廷免除百姓田賦,沒有得到批準,繁重的田賦成為百姓的負擔。D于成龍為官清廉,生活節儉,去世后遺物只有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皇帝對其一生功績表示贊嘆。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州中遺民裁百馀 裁: 嘗微行村堡 微:_ 檄成龍造浮橋濟師 檄: 又以其地夏秋屢被災 被: 9.
22、翻譯下列句子(4分)(1)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2分)譯: (2)殆因素性鯁直,不肖挾仇讒害,造為此言耳。(2分)譯: 八魏孝文帝自發平城至洛陽,霖雨不止。丙子,詔諸軍前發。次日,帝戎服,執鞭乘馬而出。群臣稽顙于馬前。帝曰:“謀略已定,大軍將進,諸公更欲何云?”尚書李沖等曰:“今者之舉,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獨行,竟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帝大怒曰:“吾方經營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屢疑大計;斧鉞有常,卿勿復言!”策馬將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諫。帝乃諭群臣曰:“今者興發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遷中土;茍不南伐,當遷都于此,王公
23、以為何如?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帥如右。王楨進曰:“成大功者不謀于眾。今陛下茍輟南伐之謀,遷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蒼生之幸也。”群臣皆呼萬歲。時舊人雖不愿內徙,而憚于南伐,無敢言者,遂定遷都之計。帝以群臣意多異同,謂鎮南將軍于烈曰:“卿意如何?”烈曰:“陛下圣略淵遠,非愚淺所測。若誠心而言,樂遷之與戀舊,適中半耳。”帝曰:“卿既不唱異,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使還鎮平城,曰:“留臺庶政,一以相委。”【注】稽顙(sn):古代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表示極度的虔誠。留臺:即平城。(節選自資治通鑒,有改動)6下列句中的“而”與“執鞭乘馬而出”中的“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24、A.拔山倒樹而來 B.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C.言和而色夷 D.學而時習之7下列對文段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孝文帝身穿軍服全副武裝,作勢將帶領大軍向南進發。B.大臣們都反對孝文帝南征,紛紛勸諫孝文帝不要一意孤行。C.孝文帝聲稱要往南討伐一統天下,其實只是想讓群臣同意遷都洛陽。D.于烈相信孝文帝的深謀遠慮,完全贊同遷都之舉。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策馬將出 策: 安定王休等相帥如右 如: 陛下茍輟南伐之謀 輟: 一以相委 委: 9翻譯下列句子。(4分)(1)臣等有其意而無其辭,敢以死請!(2分)譯: (2)卿既不唱異,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2分)譯: 九張春,字
25、泰宇,同州人。天啟二年,遼東西盡失,廷議急邊才,擢山東僉事。關外難民云集,春運籌有方,事理而民不病。崇禎元年,兵部尚書王在晉惑浮言,劾春嗜殺。春具揭辯,關內民亦為訟冤。在晉復劾其通閹克餉,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無實,乃釋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備參議。春言:“臣身已許此城,不敢少規避。但必求濟封疆,此臣區區之忠,所以報圣明而盡臣職也。”因言兵事不可預泄,乞賜陛見,面陳方略,帝許之。既入對,帝數稱善,進春參政。已而偕諸將收復永平諸城,論功加太仆少卿,候巡撫缺推用,以無援于朝也。永平當兵燹之余,閭閻(yán)困敝,春盡心撫恤,人益懷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圍大凌河新城
26、,命春監總兵吳襄、宋偉軍馳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長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萬騎來逆戰。春營被沖,諸軍遂敗,襄先敗,春復收潰眾立營。時風起,春命縱火,風順,火甚熾,天忽雨反風,士卒焚死甚眾。少頃雨霽,兩軍復鏖戰,偉力不支亦走。春及參將張洪謨、楊華征,游擊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執。諸人見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禮,春獨植立不跪。曰:“忠臣不事二君,禮也。我若貪生,亦安用我!”令剃發,不從。居古廟,服故衣冠,迄不失臣節而死。 (節選自明史·張春傳)【注釋】擢:提拔。 兵燹:戰禍。 6.下列句中的“而”與“事理而民不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拔山倒樹而來 B人不知而不慍C言
27、和而色夷 D委而去之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張春才能出眾,常常臨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為兵備參議,曾向皇帝面陳方略;大凌河之戰,他奉命監軍奔馳救援,竭忠盡智。B張春體恤百姓,深受愛戴。關外難民云集,他治理籌劃,永平戰禍之后,他盡心安撫百姓,所以被彈劾時,百姓都為他訴冤。C張春報效國家,不計榮辱。擔任兵備道,他政績很好但無大的升遷,曾被誣下獄又獲釋起用,無論境遇如何,都對國事盡心盡力。D張春忠于國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戰中,軍營被沖,諸軍潰敗,張春率領剩余兵眾立營再戰;被俘后不下跪不剃發,最終守節而死。8.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兵部尚書王在晉惑浮
28、言 惑: 春具揭辯 具: 閭閻困敝 閭閻: 大清兵以二萬騎來逆戰 逆: 9. 翻譯下列句子。(4分)明年,法司言春被劾無實,乃釋之。此臣區區之忠,所以報圣明而盡臣職也。 十鮑勛字叔業,泰山平陽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勛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勛為中庶子,出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為曲周縣吏,斷盜官布,法應棄市。太子數手書為之請罪,勛不敢擅縱,具列上。勛前在東宮,守正不撓,太子固不能悅,及重此事,恚望滋甚。會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勛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禪,勛每陳“今之所急,唯在軍農,寬惠百姓。臺榭苑園,宜以為后。”文帝將出游獵,勛停車上疏。文帝手毀其表而兢行獵,中道頓息,問
29、侍臣曰:“獵之為樂,何如八音也?”侍中劉曄對曰:“獵勝于樂。”勛因奏:“劉曄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請有司議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罷還,即出勛為右中郎將。 黃初四年,尚書令陳群等并舉勛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嚴憚,罔不肅然。六年秋,帝欲征吳,勛面諫。帝益忿之,左遷勛為治書執法。帝從壽春還,屯陳留郡界。太守孫邕見,出過勛。時營壘未成,但立標,邕邪行不從正道,軍營令史劉曜欲推之,勛以塹壘未成,解止不舉。大軍還洛陽,曜有罪,勛奏絀遣,而曜密表勛私解邕事。詔曰:“勛指鹿為馬,收付廷尉。”廷尉法議:“正刑五歲。”三官駁:“依律罰金二斤。”帝大怒曰:“勛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太尉鐘鯀等并求
30、請勛罪。帝不許,遂誅勛。勛內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無余財。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為勛嘆恨。注棄市:一種刑罰。6.下列加點的“以”與“請有司議罪以清皇朝”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固以怪之矣 B.屬予作文以記之C.可以一戰 D.皆以美于徐公7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鮑勛在文帝即位前曾在東宮任職,那時文帝就不喜歡鮑勛,后來鮑勛外出任職又拒絕了文帝的請托,就更被文帝厭恨。B文帝要去游獵,鮑勛犯顏直諫,文帝怒而拒諫。獵罷歸來后,文帝卻又不得已提升鮑勛為御史中丞。C文帝抓住私解孫邕一事,要泄私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張從重判刑,這使文帝十分憤怒。D文帝不顧大臣
31、們的請求處死了鮑勛,不久,文帝也死了,人們都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鮑勛嘆息和遺憾。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太子數手書為之請罪 書: 罔不肅然 罔不: 恚望滋甚 恚: 帝益忿之 益: 9.翻譯下列句子。(4分)(1)太子郭夫人弟為曲周縣吏,斷盜官布,法應棄市。(2分)答: (2)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為勛嘆恨。(2分)答: 文言文真題十篇答案一7.(2分)B8(2分)D9(4分)擔憂完 終 尋找 逃亡,流亡10(4分)(1)諸侯們聽說公子擔任了上將軍,各自派將領率兵救援魏國。 (2)魏主每天聽到那些誹謗公子的話,不能不相信。二7、C 8、A 9、1)答應2)果真3)以·
32、3;····為恥辱4)告訴10、1)但是(袁術)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對他以禮相待。(2分)(關鍵詞是“然”、“禮”、省略句)2)古人用來爭得民眾的辦法,您已經勤勉地實施了。(2分)(關鍵詞是“所以者” “勤”。)三7. C 2分 8.D衛臻沒有平定東吳的意思。2分9、(1)詣:拜訪(2)踐阼:即位,登基。 (3):屢次、多次。 (4) 案:通“按”,壓住。10.翻譯下列句子。(4分)(1)涉:經過。祠:祭拜。焉:代詞,他。(2)惡:厭惡。誠:確實。(1)太祖(曹操)每次從郡境內經過,總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衛茲)。(2)古代制定處置越權官員的法規,不是因為厭
33、惡他們辦事太勤勉,確實是因為收益小而損失大啊。四6.(2分)C7.(2分)B8.(4分)盡興地喝酒; 輕視(以為薄,看輕); 難道 就 9.(1)(2分) 帝位應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得分點:判斷句式、約、何以、擅)(2)(2分)竇嬰入宮拜見,借口有病,堅決推辭,不能勝任。(得分點:省略句、固、謝、任)譯文: 魏其侯竇嬰,是漢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他的父輩以上世世代代是觀津人。他喜歡賓客。漢文帝時,竇嬰任吳國國相,困病免職。漢景帝剛剛即位時,他任詹事。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他的母親竇太后很疼愛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漢景帝以兄弟的身份與他一起宴飲,這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酒興正濃時,漢景帝隨便地說:“我死之后把帝位傳給梁王。”竇太后聽了非常高興。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給皇上,說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職太小,就借口生病辭職。竇太后于是開除了竇嬰進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日也不準許他進宮朝見。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員和竇姓諸人沒有誰像竇嬰那樣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理工學院《人造板工藝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青年職業學院《導航與信息融合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北方學院《高等物流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工商職業學院《建筑美術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集合與圖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傳媒學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材料失效診斷、預測和預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西方文明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商學院《材料成型專業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年級美術下冊 《多彩的窗戶》教學課件
- JJG 700 -2016氣相色譜儀檢定規程-(高清現行)
- 優秀病例演講比賽PPT
- 技術報告審簽表
- GB∕T 25684.5-2021 土方機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壓挖掘機的要求
- 中國基層胸痛中心認證標準(第三版)
- 雞的解剖步驟及病
- 噴涂件檢驗通用規范
- 石方爆破及安全施工工藝流程圖
- 市場部經理年終總結PPT模板
- 醫院版LIS操作手冊(共8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