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標準操作流程_第1頁
微生物標準操作流程_第2頁
微生物標準操作流程_第3頁
微生物標準操作流程_第4頁
微生物標準操作流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生物標準化操作規程目錄生物安全柜操作規程及維護3實驗室高壓蒸氣滅菌器操作程序6物體表面細菌監測8醫護人員手指細菌監測9空氣中細菌含量的監測10環境衛生學監測質控標準12使用中消毒劑與無菌物品保存液的質控程序13一次性醫療用品微生物監測14紫外線消毒質量控制程序15污水的細菌監測(總大腸菌群)16正確洗手的手法18生物安全柜操作規程及維護1 .目的:為了滿足生物安全操作的要求,并且達到在操作時保護操作人員的目的,使細菌操作達到無菌操作的要求,便于操作的標準化。2 .原理:通過使用空氣超高過濾器(ULPQ的過濾,使儀器內部的空氣潔凈度達到100級,使細菌的一般操作限制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中,不但

2、保護操作人員,還可滿足操作的標準化。3 .工作條件:環境溫度:18-30C相對濕度:80%安裝的環境必須達到一定的潔凈度;遠離人員通道及有潛在干擾氣流的位置;柜后及兩側各留30cm的空隙,頂部30-35cm空隙。環境必須有良好的通風設備。4、操作步驟:生物安全柜的設置已經設置完全,如果需要重新設置請參看HFsafe生物安全柜使用說明。具體操作步驟為:4.1 將電源插頭插入準備好的固定插座,連通電源。4.2 有系統管理員(即本室負責人)開啟玻璃門門鎖,并將總開關置于開位置“!”,此時系統開始上電。4.3 檢查顯示及按鈕的各項功能,具體見后附注(注意:UV燈的測試除外,開啟UV燈時必須將前玻璃門關

3、閉)。4.4 當系統穩定后,對設備進行安全性檢查。(檢查項目包括:工作室平均垂直風速;工作室內可操作區域潔凈度達到100級;設備的密封有沒有被破壞。所有的安全檢查項目中的潔凈度建議由當地衛生防疫部門來進行塵埃粒子數、沉降菌和菌落數的檢測,看是否符合其工作室的潔凈度要求)。4.5 如果安全性測試通過,系統已經可以使用,請在使用記錄上寫下相應的信息。在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必須在工作臺板無孔區域進行,物品也必須放置于無孔區域。4.6 操作者應先把手臂放進安全柜內大約1分鐘,以使柜子適應并且讓氣流掃過手臂手臂移入移出柜內應保持前門氣流的連續性,應緩緩移入移出,并且方向和前門垂直;為使跨越前門的動作

4、量降低,在實驗開始前應把所需的物品放入柜子;柜子在開始工作前以及完成后至少要運行5分鐘是,使柜子凈化,以便于污染空氣從柜內排出。實驗操作方向應從清潔區到污染區,一般要求為左-右。4.7 當工作完成后需要關機前,將試驗使用的所有材料和其他物品從設備中取出。4.8 關閉前玻璃門前,需要維持氣流循環一段時間(時間長短視所操作材料的危險性而定)。4.9 關閉風機,停止氣流循環。4.10 每日使用后維護(見后面維護中的第一二步)。4.11 維護完成后,關閉電源開關。4.12 鎖住前玻璃門,并如實填寫使用記錄。5、儀器的維護:5.1 基本保養:5.1.1 清潔:在通常的情況下,清潔只需要用少量家用或商用的

5、碗碟清洗劑,將它溶于水后直接擦洗,就可將設備表面的污染擦掉。請不要擦拭任何玻璃,以免產生摩擦。5.2 在使用過程中每日或每周的清潔:5.2.1 消毒(一般使用1000mg/L的次氯酸鈉溶液)和清潔工作室5.2.2 對操作面板進行消毒和清洗。5.2.3 用柔性的清潔劑或玻璃專用清潔劑清洗箱體外表面和玻璃。5.2.4 對照說明書對設備的各種功能進行檢查。5.2.5 將本次工作記錄下來。5.3 月清洗:5.3.1 用清潔劑將所有外表面的塵埃清除。5.3.2 對設備內部進行消毒處理。5.3.3 對設備進行功能檢驗,并在通常使用時檢查設備的安全。5.3.4 將本次清洗記錄下來。5.3.5 每月必須對紫外

6、燈進行照射強度檢測。5.4 每年維護:5.4.1 對設備進行安全性全面的檢查,對設備進行維護。包括柜體防泄露、高效過濾器的完整性、人員保護能力、產品保護能力、下降氣流流速、流入氣流流速、負壓、氣流模式、警報和聯鎖等的檢測。一般安全檢測由儀器公司進行。5.4.2 檢查前玻璃門驅動裝置的松勁程度。5.4.3 檢查紫外燈管。5.4.4 將本次維護記錄下來。5.5 每兩年更換日光燈管。5.6 故障的維護處理:當故障發生時必須停止一切操作,盡量維持設備內部空氣的循環過濾,將正在進行的試驗材料和工具全部取出并妥善管理,然后通知有關部門前來維修。每次儀器出現故障時必須填寫故障登記表,注明故障情況及處理情況。

7、常見的故障,原因及其處理方法見下表:現象原因處理方法備注照明光源或紫外燈無法點亮線路故障檢查線路燈管壞更換燈管鎮流器失效更換鎮流器蜂鳴器間斷報警過濾器失效更換過濾器安全檢查蜂鳴器連續報警可能玻璃門過高1可卜倜整玻璃口6、注意事項:6.1 只有負責管理本設備的人員才有權關閉風機。6.2 只有經過培訓和指導的人員才能操作本設備。6.3 頂部通風口不能被任何東西覆蓋以保證排氣通暢。6.4 當系統失效時會發出聲訊號,此時不能繼續操作,否則會導致材料的損失,污染和人身安全方面的危險。6.5 如果發現過濾器失效,要更換過濾器時,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更換。6.6 柜內濺出物的處理:在柜內如果出現危險生物材料濺

8、出,應該不能關閉風機繼續運行,覆蓋濾紙或吸水紙于濺出物表面,然后向濾紙上滴加消毒液(1000mg/L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5分鐘,用鉗子鉗取濾紙丟入感染性廢物收集袋中,然后用浸泡了消毒液的干凈抹布擦拭柜內表面。6.7 生物安全柜內避免使用明火,因為使用明火會破壞柜內的氣流方向。也禁止使用易揮發易燃易爆物品,以免造成危險。接種環可以使用微波爐或“電爐”,最好使用一次性接種環。實驗室高壓蒸氣滅菌器操作程序1 .目的:1.1 培養基等的液體滅菌,溶解。1.2 器具等的滅菌。1.3 廢棄物的處理滅菌。2 .原理:高壓蒸氣滅菌。滅菌溫度105C-135,溶解溫度60C-100C,保溫溫度45C-60C;壓

9、力0-0.235兆帕3 .工作條件:環境溫度:5C-35C背面距離墻10厘米以上,右側距離墻5厘米以上。需放置在無陽光直接照射及濕度不高,灰塵少的地方。4 .操作步驟:放置排氣儲存桶注意:不得在滅菌器附近放置或放入可燃性物質,爆炸性物質,氧化性物質,易燃性物質,可燃性氣體。在排氣容器孔中務必插入排氣軟管添密件,關緊蓋罩,接通電源開關注意:安裝專用電源連接插口,安裝地線,可靠接地。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運轉,切斷電源。檢修時要切斷電源。打開蓋子注入加用水I注意:需采用蒸儲水或自來水。放入滅菌物品I注意:不得將滅菌物品裝入蒸氣不能進入的容器和袋子,否則無法滅菌裝盛滅菌物品的容器不得密封。不要讓滅菌

10、物品堵塞和擠壓滅菌器內的孔和溫度傳感器。僅對試管,燒瓶等容器本身滅菌時,開口要向下或橫放。物品滅菌時,應同時放入監控指標。用對熱敏感的染料標記的變色帶子。滅菌時,將變色帶夾放在試驗包裹中,以監視滅菌效果,關閉蓋子選擇過程(變更設定內容)(設定預定運行作業)注意:運行中要開啟排水閥。運行汗,打開蓋子,取出滅菌物品注意:不要被燙傷,臉不要靠近滅菌器。切斷電源開關物體表面細菌監測1 .目的規范物體表面采樣及監測標準操作規程。2 .適用范圍2.1 醫院感染監控重點科室,每月常規監測。2.2 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3、職責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應遵守本程序。4.程序方法監測對象:選擇有代表性的可

11、能污染表面采樣時間:選擇消毒處理后,4小時內進行2米樣面積:100cm4.1 25cm2細菌定量采樣皿培養法:使用時將采樣器去蓋,在待測物品上直接接觸10秒鐘后加蓋(采樣皿為一樣本面積不得少于10cm2)。將采樣皿置3537c溫箱培育1824小時,直接細菌計數(細菌個數/cm2)和分離鑒定細菌。4.2 棉拭子涂擦法:2對物體表面米樣時,將內徑為5X5cm的火國規格板放在被檢物表面,用浸有火國生理鹽水的棉拭子,在規格板空心處涂抹5次(往返為一次);移動規格板,按同樣方法涂抹采樣,連續采樣4次(采樣4次為一樣本)剪掉或燒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放入裝有10亳升的滅菌生理鹽水的采樣管中,送實驗室進行培

12、養鑒定細菌和細菌計數。門把手等小型物體則用棉拭子直接涂擦物體表面,以每件為單位計算,較大門把手等則按面積(cmf)計算。5、結果判斷5.1 一、二類區域細菌總數w5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5.2 三類區域細菌總數w10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5.3 四類區域細菌總數w15CFU/cm2,并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5.4 母嬰同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科病房的物體表面不得檢出沙門菌為合格。醫護人員手指細菌監測1 .目的規范醫務人員手采樣標準操作程序。2 .適用范圍手衛生監測。3 .職責醫院院感管理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應遵守本程序。4 .程序4.1 采樣時間:在接觸

13、病人,人事醫療活動前進行4.2 采樣面積及方法:被檢人五指并攏,將帶有無菌生理鹽水的棉拭子放在雙手指曲面從指根到指端來回涂擦各2次(往返算一次)并隨之轉動采樣拭子剪去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放入10ml采樣液試管內送檢(每只手面積均為30cm2)4.3 結果計算:手污染細菌菌落數(Cfu/cm2)=平器上菌落數x稀釋倍數305結果判斷5.1 一、二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w5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為消毒合格。5.2 三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w10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為消毒合格。5.3 四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w15

14、CFU/cm2,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為消毒合格。5.4 母嬰同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工作人員手上,不得檢出沙門菌、大腸埃希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合格。5.5 注意事項被檢人洗手消毒后切勿擦干。空氣中細菌含量的監測1 .目的正確進行空氣細菌含量的監測。2 .適用范圍2.1 醫院感染監控重點科室,每月常規監測。2.2 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時。3 .職責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應遵守本程序。4 .程序4.1 采樣時間:選擇消毒處理后與進行醫療活動期間采樣。4.2采樣高度:與地面垂直高度為80150cm。4.3布點方法:室內面積w30/設三點,3

15、01rf設五點4.4 采樣方法:平皿暴露法:將9cm直徑的玻璃普通營養瓊脂或血瓊脂平血,放在室內3個或5個采樣點上,將平皿蓋打開,叩放于平皿旁,暴露5分鐘,蓋好。置37c溫箱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并計數3個或5個平器中的平均菌落數。細菌數cfu/n3=N100X5X1000=50000NAT10ATA=平皿面積(cmf)N=平均菌落數T=平皿暴露于空氣中的時間(分)5 .結果判定5.1 一類區域細菌總數w10CFU/m3(或0.2CFU/平板),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為消毒合格。5.2 二類區域細菌總數w200CFU/m3(或4CFU/平板),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

16、球菌為消毒合格。5.3 三類區域細菌總數w500CFU/m3(或10CFU/平板),并未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為消毒合格。一類區域包括層流潔凈手術室和層流潔凈病房。二類區域包括普通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早產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三類區域包括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6 .注意事項6.1 采樣前,關好門、窗、在無人走動的情況下,靜止10分鐘進行采樣。6.2 平皿應新鮮透亮,當天領取使用。6.3如為空氣采樣機采樣,按操作說明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質控標準1 .目的規范環境衛生學監

17、測質控標準程序,確保員工和環境的安全。2 .范圍2.1 醫院感染監控重點科室,每月常規監測。2.2 發生醫院感染暴發流行。3 .職責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應遵守本程序。4 .程序4.1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質控標準范圍氣2、Ccfu/cm),物體表向cfu/cm)醫護人員手(cfu/I類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010<5<5n類普通手術室、產房、新生兒室(母嬰同室、病房)、早產兒室、普<200<5<5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無的區出類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500<15<5I

18、V類一15154.2外科、婦科不能檢出綠膿桿菌、嬰兒室、新生兒病房、產房不能檢出沙門氏菌屬。使用中消毒劑與無菌物品保存液的質控程序1 .目的規范消毒滅菌程序,保證實驗室內的環境安全。2 .范圍適用于微生物實驗室內環境日常消毒的操作。3 .職責實驗室負責人及檢驗人員、消毒人員執行本程序。4 .程序4.1 監測方法:4.1.1 細菌含量監測采樣時間:取更換前,使用中的消毒劑和無菌物品保存液;采樣量及方法;將被檢測消毒液混勻后,用無菌吸管取樣1ml加至9ml含中和劑的肉湯培養基內,取其混合液各0.5ml,接種于兩個無菌平器上,一個置36C±1C培養3天,另一個置28c培養7天,觀察計數和鑒

19、定。采樣結果計算:每亳升微生物數(cfu/ml)=兩種培養溫度下平器上的菌落數X稀釋的倍數0.5X24.1.2 濃度的檢測:即用GTI消毒劑濃度試紙測定法。4.2 質控方法:4.2.1 使用中消毒液細菌菌落總數應v100cfu/ml,不得檢出致病菌。4.2.2 無菌器械保存液必須無菌生長。一次性醫療用品微生物監測1 .目的規范一次性醫療用品微生物監測的程序,減少環境污染,保護人員安全。2 .范圍微生物實驗室內的一次性醫療用品。3 .職責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執行此程序。4 .程序4.1 醫療用品采樣檢查方法4.1.1 采樣時間:在消毒或無菌處理后存放有效期內采樣;4.1.2 采樣量和采樣方法:(1

20、)破壞性方法取樣:如輸液.輸血器.注射針等,剪碎取一定量于培養基內培養,35C,48小時培養。(2)不能用破壞性方法取樣:可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采樣棉拭子在被檢物體表面涂抹采樣,被采表面v100cm2,取全部;被采表面R100cm2;取100cm2于培養基里35C,48小時培養。4.2 質控標準:4.2.1 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接觸破損皮膚粘膜的醫療用品必須無菌。4.2.2 接觸粘膜的醫療用品,細菌落數應w20cfu/g或100cM,不得檢出致病菌。(溶血性鏈球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4.2.3 接觸皮膚的醫療用品,細菌菌落總數w20cfu/g或cm:不得檢出致病菌。紫外

21、線消毒質量控制程序1 .目的規范紫外線消毒滅菌程序,保證微生物實驗室內的環境安全。2 .范圍適用于微生物實驗室內環境日常消毒的操作。3 .職責實驗室負責人及檢驗人員、消毒人員執行本程序。4 .程序4.1 紫外線監測主要是測定照射強度。4.1.1 方法:可用紫外線強度計離紫外線燈管正中垂直1米處,開燈照射5分鐘后,讀出強度計指示表中數據。4.1.2 標準和注意事項:新管(30VV不低于100uw/cm2,使用中的舊管在70uw/cm2以上才符合要求,低于70uw/cm2者必須更換。每半年要用紫外線強度計監測1次,每年強度計可校正一次。每10平方米面積室內必須安裝30W燈管一支,每年用紫外線強度計

22、檢測二次。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紫外線光源表面的清潔。用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干燥。減少塵埃和水霧。溫度低于20c或高于40C,相對濕度大于50%時應延長照射時間,且應達到足夠的劑量。在有人工作環境中,不能使用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臭氧的濃度不得超過0.3ppm。污水的細菌監測(總大腸菌群)1 .目的規范微生物實驗室污水的處理程序,減少污水對人員及環境的危害。2 .范圍微生物實驗室內的污水。3 .職責實驗室所有人員執行此程序。4 .程序4.1 采樣方法用采水器或其它滅菌容器采取污水1000ml,放入滅菌瓶內,如果是經加氯處理的污水,需加2.5%硫代硫酸鈉5ml中和余下的氯。4.2 檢驗方法總大腸菌群系指一群氯及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在37c培養24小時,能使乳糖發酵產酸產氣,總大腸菌群系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總大腸菌群的數目。4.3 初發酵試驗以無菌手續,于5管各盛有3倍濃縮乳糖單糖蛋白月東培養液5ml的發酵管內,各接種污水樣10ml;于5管各盛有單料乳糖蛋白月東培養液約10ml的發酵管內,各接種污水樣1ml,再于5管各盛有單料乳糖蛋白月東培養液約10ml的發酵管內,各接種1:10稀釋的污水樣1ml相當于原污水樣0.1ml,將此15管已接種的發酵管置于37c恒溫箱內,培養24小時。4.4 平板分離經培養24小時后,產酸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