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_第1頁
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_第2頁
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_第3頁
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_第4頁
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計量經濟學教學大綱適用專業: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編碼:制訂單位:國際貿易教研室執 筆 人:王彥審定時間:2016年5月30日審 定:經濟與管理學院一、課程說明(一)課程簡介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融理論性與應用性于一體的學科,是經濟類專業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模型的特性與建模步驟,掌握模型的參數估計及檢驗方法,并能夠利用統計數據,建立單變量計量經濟模型,及對于復雜的經濟系統,建立聯立方程計量經濟模型。(二)本課程的性質計量經濟學是國際貿易專業的專業選修課。通過本課程學習,一方面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程及將來

2、從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使學生能使用計量的方法分析現代經濟問題,并利用確定的模型對實際經濟問題進行結構分析、經濟預測和政策評價。(三)本課程教學目的及任務通過學習,要求學生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掌握和運用,從理論層面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計量模型的基本特性。掌握計量經濟模型的參數估計、統計檢驗的方法,并能夠對聯立方程計量經濟模型進行模型識別及參數估計與檢驗。 從實踐技能層面,能夠根據實際經濟問題設定理論計量經濟模型,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并進行預處理。能夠利用計算機軟件(Eviews軟件)對實際問題的計量經濟模型,利用統計數據進行參數估計及檢驗。(四)本課程同其他課程的關系1.本課

3、程的先行學習課程一般包括 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學、經濟學原理2.本課程又是學習下列課程的先行課程 經濟預測與決策,市場調查與預測。(五)教學時數分配計劃學時64, 其中課堂教學48學時,實踐教學16學時, 共3.5學分。章 節教學內容學 時講授實踐作業第一章緒論264第二章一元線性回歸模型58第三章多元線性回歸模型56第四章非線性回歸模型的線性化44第五章異方差46第六章自相關426第七章多重共線性46第八章模型中的特殊解釋變量446第九章聯立方程模型45第十章幾種典型的計量經濟模型442第十一章模型的診斷與檢驗46第十二章非平穩經濟變量與協整44合 計481663(六)教材與參考書目教材:

4、計量經濟學基礎(第四版),張曉峒.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12.參考書目: J.M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潘省初.計量經濟分析軟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李子奈.計量經濟學習題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七)考核方式學期期末采用標準化閉卷考試。(八)教學方式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二、教學內容第一章 緒論(2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計量經濟學的學科性質,基本概念和內容體系,了解計量經濟研究的基本步驟,計量經濟學發展的基本情況,以及主要的計量經濟學軟件,了解EViews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重點、難點】重點是計量經濟學的學科

5、性質、計量經濟研究的基本步驟;難點是課時緊,教師要處理好課堂講授與學生自學的關系。【教學內容】第一節 計量經濟學的定義 一、計量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計量經濟學的定義第二節 計量經濟學的特點一、計量經濟模型二、統計數據分類第三節 計量經濟學的目的一、結果分析二、預測未來三、政策評價第四節 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及研究問題的方法 一、計量經濟學的內容二、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一元線性回歸模型(5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推導和證明普通最小二乘估計的參數估計式和相關結論,掌握對模型的經濟意義檢驗和統計檢驗的基本方法,并能應用計量經濟學軟件進行簡單

6、線性回歸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計。【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的基本假設、最小二乘估計及性質、模型的經濟意義與統計檢驗。難點是最小二乘估計的性質、模型的統計檢驗。【教學內容】第一節 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條件一、回歸分析的概念二、一元線性回歸方程三、隨機誤差項的假定條件第二節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一、普通最小二乘法二、幾個常用的結果三、截距項為零的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四、一元線性回歸模型范例第三節 最小二乘估計量的統計性持 一、線性性二、無偏性三、最小方差性第四節 用樣本可決系數檢驗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一、總離差平方和的分解二、樣本可決系數三、樣本相關系數第五節、回歸系數估計值

7、的顯著性檢驗與置信區間一、隨機變量u的方差二、回歸系數估計值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三、回歸系數的置信區間第六節 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預測一、點預測二、區間預測第七節 小結 第八節 案例分析第三章多元線性回歸模型(5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單方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獨立完成建立單方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全過程工作。【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基本假設、模型的統計檢驗。難點是所涉及的矩陣表示與矩陣運算。【教學內容】第一節 模型的建立及其假定條件一、基本概念二、模型的假定第二節 最小二乘法一、參數的最小二乘估計二、離差形式的最小二乘估計三、隨機誤差項方差的估計

8、量 第三、最小二乘估計量的特性一、線性性二、無偏性三、最小方差性第四節 可決系數一、總離差平方和的分解式二、多元樣本可決系數三、三個平方和的計算公式第五節 顯著性檢驗與置信區間一、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二、解釋變量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三、回歸系數的置信區間第六節 預測一、點預測二、區間預測第七節 案例分析第四章 非線性回歸模型的線性化(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變量間的非線性關系、線性化的基本方法、常用非線性函數的線性化方法,獨立完成非線性回歸模型線性化的全過程工作。【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幾種常用非線性函數的線性化方法。難點是不可線性化的非線性函數回歸模型的線

9、性化估計方法。【教學內容】第一節 變量間的非線性關系一、第一種類型二、第二種類型三、第三種類型第二節 線性化方法一、非標準線性回歸模型的線性化方法二、可線性化的非線性回歸模型的線性化方法三、不可線性化的非線性回歸方程的線性化估計方法第三節 案例分析第五章 異方差(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異方差的概念、來源與后果、異方差的檢驗異方差的修正方法。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獨立完成一個綜合練習,自己選擇研究對象、建立理論模型、收集樣本數據,進行模型參數的估計和對模型的各種檢驗。【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方法。難點是異方差的修正方法。【教學內容】第一節 異方差的概念

10、一、異方差的概念二、異方差的幾種常見類型第二節 異方差的來源與后果一、異方差的來源二、異方差的后果第三節 異方差檢驗一、圖示法二、戈爾菲爾特夸特法三、懷特檢驗四、斯皮爾曼等級系數檢驗第四節 異方差的修正方法加權最小二乘法第五節 案例分析 第六節 異方差問題小結第六章 自相關(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序列相關(自相關)的概念及對OLS的影響;理解一階自回歸過程的表達式及相應的方差及協方差的矩陣表達式;了解自相關檢驗的圖示法;掌握D-W檢驗法的應用條件、步驟;了解應用GLS法處理序列相關問題的方法;掌握并熟練運用廣義差分法處理序列相關問題;了解求相關系數估計的幾種方法;了解

11、杜賓兩步法和迭代法。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自相關的來源與后果、自相關的檢驗。難點自相關的檢驗、自相關的解決辦法。【教學內容】第一節 非自相關假定第二節 自相關的來源與后果一、自相關的來源二、自相關的后果第三節 自相關檢驗一、圖示法二、德斌檢驗法三、LM檢驗法四、回歸檢驗法第四節 自相關的解決方法一、廣義最小二乘法二、步驟第五節 克服自相關的矩陣描述第六節 自相關系數的估計一、利用DW統計量的值計算p二、Durbin兩步法第七節 案例分析第六章 多重共線性(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多重共線性的含義及產生的后果;了解檢驗多重共線性的檢驗法;理解消除多重共線的逐步回歸法。

12、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多重共線性的來源與后果、多重共線性的檢驗、多重共線性的修正方法。難點多重共線性的檢驗及解決辦法。【教學內容】第一節 多種共線性的概念 第二節 多重共線性的來源于后果一、多重共線性的來源二、多重共線性的后果第三節 多重共線性的檢驗一、兩個解釋變量的相關性檢驗二、多個解釋變量的相關性檢驗三、參數估計值的經濟檢驗四、參數估計值的穩定性五、參數估計值的統計檢驗第三節 多重共線性的修正方法一、增加樣本觀測值二、略去不重要的變量三、用被解釋變量的滯后值去代替解釋變量的滯后值四、利用參數之間的關系五、利用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六、變量模型的形式七、對數據進行中心化處理八、修正Frisc

13、h法(逐步回歸法)第五節 案例分析 第八章 模型中的特殊解釋變量(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隨機解釋變量、滯后變量、虛擬變量、時間變量等幾種特殊的解釋變量。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隨機解釋變量、滯后變量、虛擬變量、時間變量。難點滯后變量、虛擬變量。【教學內容】第一節 隨機解釋變量一、估計量的漸進特征二、隨機解釋變量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計量的統計特征三、工具變量法四、工具變量法估計量的統計性質 第二節 滯后變量一、外生變量分布滯后二、有限分布滯后模型的估計三、自回歸模型第三節 虛擬變量一、為什幺引入虛擬變量二、用虛擬變量測量截距的變動三、測量斜率的變動四、分段線性回歸

14、第四節 時間變第九章 聯立方程模型(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聯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分類、識別、識別條件以及聯立方程模型的估計。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聯立方程模型的識別以及估計。難點是聯立方程模型的識別。【教學內容】第一節 聯立方程模型的概念一、聯立方程模型中變量的分類二、聯立方程模型中的分類 第二節 聯立方程模型的分類一、結構模型二、簡化模型第三節 聯立方程模型的識別一、恰好識別二、過度識別三、不可識別四、可是別的等價定義 第四節 識別條件一、結構方程識別的階條件二、結構方程識別的秩條件 第五節 聯立方程模型的估計一、間接最小二乘法二、工具變量法三 兩階段最小二

15、乘法 第六節 案例分析 第七節 Eiews估計 第十章 幾種典型的計量經濟模型(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需求函數模型、消費函數模型、生產函數模型以及投資函數模型等幾種典型的計量經濟模型。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四種典型的計量經濟模型及估計。難點是模型的估計。【教學內容】第一節 需求函數模型一、需求函數的主要特征二、常用的需求函數模型三、需求函數模型案例分析 第二節 消費函數模型一、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設消費函數二、相對收入假定下的消費函數模型三、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設下的消費函數模型四、生命周期下的消費函數模型五、中國消費函數模型的特點第三節 生產函數模型一、生產函

16、數二、生產函數的主要特征三、常用生產函數四、生產函數模型案例分析 第四節 投資函數模型一、加速投資模型二、幾種形式三、利潤決定模型四、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模型的診斷與檢驗(4學時)【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時間序列的定義、時間序列模型的分類、wold分解定理、自相關函數、偏自相關函數、時間序列模型的建立與預測以及相關的案例分析。 【重點、難點】本章重點是自相關和偏自相關函數。難點是時間序列模型的建立與預測。【教學內容】第一節 時間序列的定義一、隨機過程二、時間序列三、白噪聲過程第二節 時間序列模型的分類一、自回歸過程二、移動平均過程三、自回歸移動平均過程四、單整自回歸平均過程第三節 Wold分解定理一、wold分解定理二、漂移項與均值的關系第四節 自相關函數一、自協方差與子相關函數二、自回歸過程的自相關函數三、移動平均過程的自相關函數四、ARMA過程的自相關函數五、相關圖第五節、偏自相關函數 一、偏自相關函數二、偏自相關過程 第六節 時間序列模型的建立與預測一、模型的識別二、模型參數的估計三、診斷與檢驗四、時間序列模型預測 第七節 案例分析第八節 回歸與ARMA組合模型 第十二章 非平穩經濟變量與協整(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