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合管廊技術要點綜合管廊工程建設應以綜合管廊工程規劃為依據。管廊工程規劃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地下管線綜合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與地下空間規劃、道路規劃等保持銜接。綜合管廊工程應結合新區建設、舊城改造、道路新(擴、改)建,在城市重要地段和管線密集區規劃建設。一、管廊分類1、干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城市主干工程管線,采用獨立分艙方式建設的綜合管廊。rI!,-MJHhuiphfL.Ln<IJ0-I亠電力電纜給水管逍、通信電纜/三三r圖1干線綜合管廊示盍圖般敷設位置:宜設置在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下。2、支線綜合管廊用于容納城市配給工程管線,采用單艙或雙艙方式建設的綜合管廊。般敷設位置:宜設置在非
2、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人行道下。3、纜線管廊采用淺埋溝道方式建設,設有可開啟蓋板但其內部空間不能滿足人員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納電力電纜和通信線纜的管廊。人行逍纜線管廊蓋板S3疑線綜合管廊示育圖般敷設位置:宜設置在人行道下。二、管廊內管線類型3.0.1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線可納入綜合管廊。般情況下,信息電(光)纜、電力電纜、給水管道進入綜合管廊技術難度較小,這些管線可以同艙敷設。天然氣、雨水、污水、熱力管道進入綜合管廊需滿足相關安全規定。(目前,重慶市、原門市有充分利用地勢條件將重力流污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的工程實例。考慮到重力流雨水、污水管渠對綜合管廊豎
3、向布置的影響,綜合管廊內的雨水、污水主干線不宜過長,宜分段扌非入綜合管廊外的下游干線。)天然氣管道不得與電力管線同艙敷設,且天然氣管道應單艙敷設。熱力管道不得與電力電纜同艙敷設。熱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質時應在獨立艙室敷設。4. 3.71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不應與通信電纜同側布置。4.3.8給水管道與熱力管道同側布置時,給水管道宜布置在熱力管道下方。4.39進入綜合管廊的排水管道應采用分流制雨水納入綜合管廊可利用結構本體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4.3.10污水納入綜合管廊應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設置住綜合管廊的底部。三、總體設計一般規定:1、含天然氣管道艙室的綜合管廊不應與其他建(構)筑物合建。
4、2、綜合管廊頂板處,應設置供管道及附件安裝用的吊鉤、拉環或導軌。吊鉤、拉環相鄰間距不宜大于10mo3、天然氣管道艙室地面應采用撞擊時不產生火花的材料。空間設計1、綜合管廊最小轉彎半徑,應滿足綜合管廊內各種管線的轉彎半徑要求。2、綜合管廊的監控中心與綜合管廊之間宜設置專用連接通道,通道的凈尺寸應滿足日常檢修通行的要求。3、綜合管廊與其他方式敷設的管線連接處應采取密封和防止差異沉降的措施。4、綜合管廊內縱向坡度超過10%時,應在人員通道部位設置防滑地坪或臺階。斷面設計1、綜合管廊標準斷面內部凈高應根據容納管線的種類、規格、數量、安裝要求等綜合確定,不宜小于2.4m。2、綜合管廊通道凈寬,應滿足管道
5、、酉己件及設備運輸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綜合管廊內兩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凈寬不宜小于1.0m;單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凈寬不宜小于0.9m。配備檢修車的綜合管廊檢修通道寬度不宜小于2.2m。(對于容納輸送性管道的綜合管廊,宜在輸送性管逋艙設置主檢修通道,用于管道的運輸安裝和檢修維護,為便于管逋運輸和檢修,并盡量避免綜合管廊內空氣污染,主檢修通道宜配置電動辜引車,蔘考國內小型奉引車規格型號,綜合管廊內適用的電動辜引車尺寸按照車竟1.4m定制.兩側各預留04m安全距離,確定主檢修通道最小竟度為2.2m0)3、根據國內綜合管廊的實踐經驗,圖5圖8為綜合管廊標準斷面示意。電力電纜圏5
6、斷面示憲圏1戶門昭OOdQQQCCQ:PQ£QXLQ.ooq現qao、nnd電*j_pcccrec®J)息onzCCCQ電賢DQQC:inQQ碾線qaoc莘津a1T?.W!廠b06斷面示竟圖二is電力電纜給/囹7斷面示畫圖三08斷面示童囹四4、綜合管廊的管道安裝凈距不宜小于表5.3.6的規定。人行通道囹5.3.6管道安裝凈距表536綜合管廊的管道安裝凈距節點設計1、綜合管廊的每個艙室應設置人員出入口、逃生口、吊裝口、進風口、排風口、管線分支口等。2、綜合管廊人員出入口宜與逃生口、吊裝口、進風口結合設置,且不應少于2個。3、綜合管廊逃生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敷設電力電纜的
7、艙室,逃生口間距不宜大于200m。2敷設天然氣管道的艙室,逃生口間距不宜大于200m。3敷設熱力管道的艙室,逃生口間距不應大于400m。當熱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質時,逃生口間距不應大于100mo4敷設其他管道的艙室,逃生口間距不宜大于400m。5逃生口尺寸不應小于lmxlm,當為圓形時,內徑不應小于lmo1、排水管渠進入綜合管廊前,應設置檢修閘門或閘槽。2、雨水、污水管道系統應嚴格密閉。管道應進行功能性試驗。3、雨水、污水管道的通氣裝置應直接引至綜合管廊外部安全空間,并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4、利用綜合管廊結構本體排除雨水時,雨水艙結構空間應完完獨立和嚴密,并應采取防止雨水倒灌或滲漏至其他艙室的措施
8、。5、天然氣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6、天然氣管道的閥門、閥件系統設計壓力應按提高一個壓力等級設計。7、天然氣調壓裝置不應設置在綜合管廊內。8、天然氣管道分段閥宜設置在綜合管廊外部。當分段閥設置在綜合管廊內部時,應具有遠程關閉功能。9、天然氣管道進出綜合管廊時應設置具有遠程關閉功能的緊急切斷閥。10、當熱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質時,排氣管應引至綜合管廊外部安全空間,并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11、電力電纜應采用阻燃電纜或不燃電纜。12、應對綜合管廊內的電力電纜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電纜接頭處應設置自動滅火裝置。13、通信線纜應采用阻燃線纜。五、附屬設施設計消防系統、通風系統、供電系統、照明系統、監控與報警
9、系統、排水系統、標識系統消防系統1、含有下列管線的綜合管廊艙室火災危險性分類應符合表7.1.1的規定:表7.1.1綜合管廊艙室火災危險性分類艙室內容納管線種類艙室火災危險性類別天惦代管道甲陰燃電力電紐丙通信錢纜丙於力管道丙希水管道T甬水骨道、給水簣道、再生水管道塑料管等難燃管材T例管、球矗鑄鐵管等不燃管材戊2、綜合管廊主結構體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3.Oh的不燃性結構。3、綜合管廊內不同艙室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Oh的不燃性結構進行分隔。4、天然氣管道艙及容納電力電纜的艙室應每隔200m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Oh的不燃性墻體進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處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管線穿越防火隔斷部位應
10、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進行嚴密封堵。5、綜合管廊交叉口及各艙室交叉部位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Oh的不燃性墻體進行防火分隔,當有人員通行需求時,防火分隔處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管線穿越防火隔斷部位應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進行嚴密封堵。6、綜合管廊內應在沿線、人員出入口、逃生口等處設置滅火器材,滅火器材的設置間距不應大于50m,滅火器的配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的有關規定。7、干線綜合管廊中容納電力電纜的艙室,支線綜合管廊中容納6根及以上電力電纜的艙室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其他容納電力電纜的艙室宜設置自動滅火系統。通風系統1、綜合管廊的通風量應根據通風區間、截面
11、尺寸并經計算確定,且應符合下列規定:1正常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2次/h,事故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6次/h。2天然氣管道艙正常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6次/h,事故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12次/ho3艙室內天然氣濃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濃度值(體積分數)20%時,應啟動事故段分區及其相鄰分區的事故通風設備。2、綜合管廊內應設置事故后機械排煙設施。供電系統1、綜合管廊的消防設備、監控與報警設備、應急照明設備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規定的二級負荷供電。天然氣管道艙的監控與報警設備,管道緊急切斷閥、事故風機應按二級負荷供電,且宜采用兩回線路供電;當采用兩回線路供電有困難時,應另設置備用電源
12、。其余用電設備可按三級負荷供電。照明系統1、綜合管廊內應設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綜合管廊內人行道上的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不應小于1引X,最低照度不應小于5儀;出入口和設備操作處的局部照度可為100IX。監控室一般照明照度不宜小于300lxo2管廊內疏散應急照明照度不應低于5lx,應急電源持續供電時間不應小于60min。3監控室備用應急照明照度應達到正常照明照度的要求。4出入口和各防火分區防火門上方應設置安全出口標志燈,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距地坪高度1.Om以下,間距不應大于20m。監控與報警系統1、綜合管廊監控與報警系統宜分為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統、通信系統、預警
13、與報警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統一管理信息平臺等。2、監控、報警和聯動反饋信號應送至監控中心。3、管廊內環境參數檢測內容:表7.5.4環境琴數檢測內容絵窈容納竹線類別給水簷逍、再生水管逍、南水管逍污水管逍天然氣熱力管ifi電力電纜、通倍線纜溫度濕度水位(bHiS*C體CH氣體注:應監測;宜監測。4、綜合管廊應設置安全防范系統,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綜合管廊內設備集中安裝地點、人員出入口、變配電間和監控中心等場所應設置攝像機;綜合管廊內沿線每個防火分區內應至少設置一臺攝像機,不分防火分區的艙室,攝像機設置間距不應大于100m。2綜合管廊人員出入口、通風口應設置入侵報警探測裝置和聲光報警器。3綜合管廊人
14、員出入口應設置出入口控制裝置。4綜合管廊應設置電子巡查管理系統,并宜采用離線式。排水系統1、綜合管廊內應設置自動排水系統。(管廊結構滲漏水、管道檢修放空水)2、綜合管廊的排水區間長度不宜大于200m。3、綜合管廊的低點應設置集水坑及自動水位排水泵。4、綜合管廊的底板宜設置排水明溝,并應通過排水明溝將綜合管廊內積水匯入集水坑,排水明溝的坡度不應小于0.2%。5、綜合管廊的排水應就近接入城市排水系統,并應設置逆止閥。6、天然氣管道艙應設置獨立集水坑。標識系統1、綜合管廊的主出入口內應設置綜合管廊介紹牌并應標明綜合管廊建設時間、規模、容納管線。2、納入綜合管廊的管線,應采用符合管線管理單位要求的標識
15、進行區分,并應標明管線屬性、規格、產權單位名稱、緊急聯系電話。標識應設置在醒目位置,間隔距離不應大于100mo3、綜合管廊內應設置"禁煙"、"注意碰頭"、"注意腳下"、"禁止觸摸"、”防墜落”等警示、警告標識。4、綜合管廊內部應設置里程標識,交叉口處應設置方向標識。5、人員出入口、逃生口、管線分支口、滅火器材設置處等部位,應設置帶編號的標識。五、結構設計現澆混凝土綜合管廊結構、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預應力工程、宅體結構一般設計1、綜合管廊工程的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2、綜合管廊工程應按乙類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
16、,并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3、綜合管廊的結構安全等級應為一級,結構中各類構件的安全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4、綜合管廊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應為三級,結構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貫通。材料1、主要材料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當地基承載力良好、地下水位在綜合管廊底板以下時,可采用砌體材料。2、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40。現澆鋼筋混凝土綜合管廊結構1、現澆混凝土綜合管廊結構的截面內力計算模型宜采用閉合框架模型。作用于結構底板的基底反力分布應根據地基條件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地層較為堅硬或經加固處理的地基,基底反力可視為直線分布;2未經處理的軟弱地基,基底反力應按彈性地基上的平面變形截條計算確定。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1、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宜采用預應力筋連接接頭、螺栓連接接頭或承插式接頭。當場地條件較差,或易發生不均勻沉降時,宜采用承插式接頭。當有可靠依據時,也可采用其他能夠保證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的接頭構造。2、僅帶縱向拼縫接頭的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結構的截面內力計算模型宜采用與現澆混凝土綜合管廊結構相同的閉合框架模型。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中學團委年度工作計劃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音樂教師心理素質增強計劃
- 地下管線及智能監測設施保護加固措施
- 市政工程設備及材料供應方案計劃
- 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學創新計劃
- 高三物理復習時間安排計劃
- 電力設施消防安全責任人職責
- 2025年五年級科學課程教學計劃
- 招商專員的項目評估職責
- GB/T 22562-2008電梯T型導軌
- 中國瓷器介紹英文版教學內容
- 三基院感試題和答案
- 綜合英語(3)-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學習網形考作業題目答案
- 中醫內科高級副高級職稱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會議簽到表及會議記錄
- 測量儀器自檢記錄表(全站儀)
-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20XX年度課題申請申報表
- 鐵板神數計算取數方法
- 10、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 《平行四邊形》PPT課件共(25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