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_第1頁
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_第2頁
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_第3頁
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_第4頁
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科建設與科研概況 (一)學科建設 1學科優勢: 本學科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權。 本學科目前具有4個科研方向,分別是分子診斷技術;細胞因子與疾病的關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及診斷和乳腺癌診斷及耐藥機制研究。 2. 本專業具有學科結構合理的4個專業教研室,同時在大學醫院建立了4個臨床教研室。 專業教研室承擔教學課程病原生物學教研室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及檢驗、寄生蟲學與寄生蟲學檢驗、抗微生物治療基礎、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臨床生物化學教研室生物化學、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分子生物學、分子診斷學、細胞信息轉導、生物化學實驗室實用技術臨床免疫學教研

2、室免疫學基礎、臨床免疫學及檢驗、放射免疫學、組織細胞培養、抗體工程、現代醫學檢測技術進展、臨床醫學檢驗儀器原理結構與維修臨檢血液學教研室臨床檢驗學、血液學檢驗、臨床脫落細胞學檢驗、血液細胞遺傳學、血型與輸血技術3. 每個學科方向具有學術造詣高的學術帶頭人姓名出生 年月職稱 (博碩導)學位研究 方向近5年主要教學科研成果劉運德1959.03教授 /碩導學士分子診斷技術主持科研項目: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子項目1項、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1項、天津科委重點支撐項目1項、天津市科委重大攻關項目1項、天津市衛生局科研基金2項。 主持教改項目:國家“十五”重點教改課題1項,天津市教委課題1項

3、,天津醫科大學教改課題4項。 獲獎: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發表科研論文38篇,教學論文13篇。 編寫教材24部,其中主編/副主編11部。 天津市級精品課負責人。吳尚為1955.06教授/博導博士分子診斷學主持科研項目:天津市科委重點項目1項,天津醫科大學重點項目1項  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0篇獲獎:天津市科技成果鑒定1項盧奕1962.08教授 /博導博士細胞因子與疾病的關系主持科研項目:973子項目1項、 天津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 發表論文50篇,其中SCI收錄15篇。 獲獎: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鄭芳1964.08教授 /博導博士自身免疫性疾

4、病發病機制及診斷主持科研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 留學歸國人員啟動基金1項。 發表論文20篇,其中SCI收錄12篇。 專利:1項。孫續國1965.04教授 /博導博士淀粉樣變形成機制及診斷主持科研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唐山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日本文部省基金1項。 發表論文15篇,其中SCI收錄2篇。 專利:1項。李會強1965.10教授 /博導碩士腫瘤免疫診斷主持科研項目:天津市教委基金1項、天津醫科大學科研基金1項。 發表論文5篇。 獲獎: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洪偉1967.09副教授 /碩導博士基因轉錄調控與疾病的關系主持科研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天津醫科大學基金

5、1項、校級“十一五”新世紀人才項目1項。 發表論文4篇,其中SCI收錄4篇。(二)科學研究1.近5年科學研究立項近5年科研立項目錄  序號項目名稱負責人起止時間批準經費(萬元)來源1適合多拷貝插入的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和初步應用粱暉2006.10-2008.101醫大科研基金2RF和anti-CCP的流式微載體檢測技術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鄭芳2006.10-2009.92校重點學科3糖生物工程與新產品開發應用劉運德2004-20072國家“十五”科技攻關4生物煉制細胞工程的科學基礎劉運德2006-201215“973”子項5類風濕關節炎機制的研究鄭芳20078天津市科委6診斷淀粉

6、樣沉積標記靶體藥物的研究孫續國20078天津市科委7輕稀土元素對HGF/C-MET信號傳導途徑影響崔宇杰2007自籌天津市衛生局8MCP-1/CCRI信號傳導途徑為靶向的乳腺癌骨轉移的研究盧亦200720天津市科委9血清中胸苷激酶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化學發光檢測方法的建立劉運德200775天津市科委10BAG-1M抑制糖皮質激素受體介導的轉錄激質的機理洪偉20081醫大基金11Alien在與神經細胞生長和分化相關的基因表達中的作用洪偉200810天津市科委12熒光定量PCR檢測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方法的建立及應用王蓉2009.4-2010.4自籌天津市衛生局13血清中胸苷激酶單克隆抗體的制備

7、及化學發光檢測方法的建立劉運德200940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14新型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肺炎支原體的研究王蓉2010.1-2012.122醫大基金15轉甲狀腺素蛋白化學修飾在老年性淀粉樣變形成中的機制研究孫續國200930國家自然基金16Alien在與神經細胞生長和分化相關的基因表達中的作用洪偉200910天津市應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劃17BAG-1M抑制糖皮質激素受體轉錄激活的機制洪偉2009-201110天津醫大 “新世紀優秀人才”基金18Corin在小細胞肺癌患者低鈉血癥發病機制中的意義崔宇杰20100.5校重點學科19禽蛋類過敏原免疫特性分析及檢測方法的研究李會強20100.5校重點學

8、科20自身抗原翻譯后修飾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研究鄭芳20101校重點學科21薯蕷皂苷對OX-LDL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保護機制的研究高衛真20101.5校重點學科22生殖支原體粘附蛋白及相關蛋白的篩選李雪20100校重點學科23臨床檢驗診斷學劉運德20106.5校重點學科24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過程中NLRP3炎癥復合體形成機制的研究申艷娜201122國家自然基金  2.科技成果獲天津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科研論文180篇,其中SCI收錄26篇。獲得發明專利2項。學科涉及領域     臨床檢驗診斷學覆蓋了分子

9、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與臨床醫學交叉滲透所產生的許多重要學科,包括了分子診斷學、細胞診斷學的分支,如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血液學、臨床免疫學等。在現代醫學中,臨床檢驗診斷起著重要作用,往往提供重要的客觀診斷依據,在一些疾病中甚至有決定性的意義。 學科建設的意義     適應檢驗醫學迅速發展的要求,提高檢驗醫學的學術水平     近年來檢驗醫學突飛猛進,許多臨床檢驗方法、項目日新月異,而目前檢驗醫學教學的硬件設施嚴重滯后,臨床檢驗診斷學重點學科的建設,為提高檢驗醫學的教學水平,提升我校檢驗醫學專業的競

10、爭力發揮重要作用 提高學科的科研實力,促進我市臨床檢驗診斷技術的提高。     目前臨床檢驗診斷學科存在著機遇與困惑,特別是分子生物學及免疫學診斷時機等問題,而我學科是本市唯一從事檢驗醫學教學、科研的單位,并下設天津市醫學檢測技術研究所,有相當的臨床檢驗診斷方面的科研基礎,學科的建立勢必會促進此方面的發展。 學科研究方向定位,適應檢驗醫學的發展方向。     人類基因組圖的公布,標志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進入“基因組醫學”的時代。基因診斷的技術和方法,特別是DNA芯片技術、蛋白芯片技術必將取代傳統的

11、、繁雜的疾病診斷方法,更好的為臨床醫學服務。本學科瞄準檢驗醫學發展的前沿分子診斷技術,代表檢驗醫學的發展方向。 學科已有的特色和優勢     本學科經過第一期校級重點學科建設,取得可喜成績:     完成分子診斷學實驗室建設     引進和培養海內外博士6名     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市教委、衛生局獎勵6項;科技成果鑒定5項    &

12、#160;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     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20余項     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15篇 交流與合作:     建立了廣泛的科研協作關系,與國內外先進實驗室進行實質性合作。     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實驗室保持了多年的合作關系,并選派進修人員,聯合申報科研項目等。     與澳大利

13、亞悉尼大學建立了姐妹院系關系并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國內方面與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協和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均有長期合作的基礎。 學科建設規劃及目標      學科發展前景     -多學科交叉,發展迅速     -現代醫學檢驗發展方向:樣品微量化、檢測快速化、設備自動化     -實驗室檢查在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意義,獨立出新學科實驗診斷學     -檢驗醫學為疾病的診斷

14、、治療檢測、預后判斷提供新技術 中長期規劃     進一步規劃完善實驗室設施,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     學科組合,確立主要研究方向的首席負責制,集中優勢力量主攻前沿課題和應用研究。     深化實驗室管理的改革,全方位開放實驗室,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設備維護隊伍,為教學科研工作順利完成創造條件。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扶持、培養和引進人才,特別是對本學科短線人才采取特殊政策傾斜,力爭在

15、3年內再引進2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急需人才。     積極引進美國貝勒醫學院崔玉坤博士,研究方向:乳腺癌轉移機制及檢測診斷,指導乳腺癌的預防和治療。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王志成博士,研究方向:血栓與止血,博士期間發表3篇SCI論文,參加完成“863”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多項。     積極申報國家級和市級重大科研項目,加大與相關企業的橫向合作,多方位爭取研究資金。 預期成果     完善學科的人才梯隊建設     確立在國內同類實驗室的領先地位     主要研究方向的優勢進一步擴大     開展更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     調動現崗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挖掘潛力保持高速發展的原動力 保障措施     -科研團隊:本學科科研團隊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近年在教學、科研方面成績突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