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語文銜接課1_第1頁
小升初語文銜接課1_第2頁
小升初語文銜接課1_第3頁
小升初語文銜接課1_第4頁
小升初語文銜接課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小升初語文銜接課第一次課基礎知識回顧:漢語拼音、漢字、詞語、句子。第一部分:常見修辭手法的理論梳理(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借甲事物來說明乙事物。結構:本體、喻體、喻詞例子:太陽像個大火球。(本體 太陽、喻體 火球、喻詞 像)明喻里的喻詞:像、好像、仿佛、好比、好似暗喻 (舉例:那又濃又脆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水墨畫)暗喻里的喻詞:是、成為、變成、變為(甲是已)借喻 例子:我打了個寒噤,只一個瞬間,我就知道我跟她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厚厚的墻壁。比喻成立的條件:.甲和乙必須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事物易錯點:同類比:她的性格像她母親。表猜測:天陰沉沉的,像要下雨一樣。表引詞:

2、動物園里動物有很多,像大象、老虎、長頸鹿等。.甲和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作用: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作用:答題格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有時還需加上作者的情感。例題:從未見過開得這么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答案: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茂盛的藤蘿比做瀑布,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藤蘿的茂盛。表達了作者對藤蘿花的贊美之情。 (2)擬人:把物當人來寫,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等。作用:是使所寫“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生動,表意

3、豐富。例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擬人答題格式: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了什么怎么樣(的情態)。有時還需加上作者的情感。例題:小草偷偷得從土里鉆出來。答案: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小草不經意間長出的情態和旺盛的生命力。 (3)夸張: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的事物精選合乎情理的擴大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形式: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例子: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夸張

4、) 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夸張) 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后一事物"下火"夸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夸張方式為超前夸張)答題格式: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樣,啟發讀者聯想,使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例題:教室里靜得出奇,連針掉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答案: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別安靜,啟發讀者聯想,使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4)排比:由結構相同或者相似、意思相近或者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成串排列。一般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組成。作用:增強文章語言

5、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對象特性+“使條理分明”或“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富有氣勢”或“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形象生動”。例題:1、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花的鮮艷美麗,句式整齊、音律和諧、氣勢如虹,表達了作者對春花的喜愛之情。 (5)設問: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問題。作用:強調問題,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思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答題格式:運用設問,引起讀者的閱讀興

6、趣,啟發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例題: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首先)答案: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啟發讀者對中學生應樹立怎樣的金錢觀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例1: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沒有。 (6)反問:心中其實沒有疑問,而用疑問句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1)疑問句是四種語句中的一種(其他三種是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是有疑而問,需要別人回答。(2)反問是修辭方法中的一種,反問句是無疑而問,意在肯定,不需要別人回答。作用: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答題格式:運用反問,加強語氣,意思是說(改成陳述句),強烈地表達了(

7、什么)之情。例題:1、這能全怪我嗎?答案: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意思是說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責任,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父母的責備之情。 (8)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對照比較。作用:突出強調其中某一對象的特點。例1: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9)反復: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和句子。作用:突出強調所說內容(某種情感或者意思)。例1:“盼望著,盼望著,”強調了盼望的急切。 第二部分:例文分析:品味語言,回答問題。(4分)一尊微弱之軀,一個病中的老人,面對這么多鮮花、掌聲、贊嘆和美譽,他為什么不像其他明星表露出滿心的歡喜與陶醉呢?哪怕是裝出來

8、的。一切都是那么靜靜的,靜靜的,猶如秋天的一片落葉,靜靜地飄下,飄到一個地方,風吹一下,就動一動。風不吹,就靜靜地禪定著。那些仍然留在枝頭的鮮花與果實與它無關,那些欣賞鮮花與享受果實者的贊嘆與它無關。它只屬于大地。回歸大地,是它的理想與抱負。走向大地時的那份從容與寧靜,那份無悔與蘊藉,只有那片掉落的秋葉,才能夠懂得!很多的時候,霍金都保持著一種雕塑般的姿態。沒有任何一種雕塑會像他那樣生動,會像他那樣令人難忘與不舍!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連他的微笑也都是斜著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與物也都是斜著的,惟獨他的心筆直地立在那里。 (1) 第段說霍金“猶如秋天的一片落葉”,結合全段,說說這個比喻好在哪里

9、。-(2)“身子斜斜的,脖子斜斜的,連他的微笑也都是斜著的,我猜想他看到的人與物也都是斜著的,惟獨他的心筆直地立在那里?!本唧w說說“斜”和“筆直”放在一起的表達作用。-答案:(1)這個比喻生動(或形象)地寫出了霍金面對榮譽時的從容(或實現人生價值后的無悔)。(2)形成對比,突出了霍金在身體殘時表現出的 強樂觀(或從容高潔)的精神品質。能力提升煤油燈煤油燈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已經很久遠了,許多孩子只有在博物館、紀念館才能見到它的身影。偶爾停電,大家也是用蠟燭替代照明。在我記憶深處,那如熒的煤油燈,依然跳躍在鄉村那漆黑的夜晚,遠逝的歲月也都深藏在那橘黃色的背景之中。我的家鄉就掛在一個山坡上,房子無規則

10、地散落著。歲月如歌,人間滄桑。記憶中的小山村,白天有刺眼的陽光,傍晚有燃燒的夕陽,晚上有亮晶的月光,黑夜有跳動的磷火、飛舞的流螢,并不缺光。那時山村沒有電,祖傳的照明工具就是煤油燈,印象最深的是那煤油燈的光芒。油燈那跳動著的微弱的光芒,給遙遠而親切的山村和山民涂抹上昏黃神秘的顏色,也給我的童年升起了一道生命的霞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煤油燈是鄉村必需的生活用品。家境好一些的用罩子燈,多數家庭用自造的煤油燈。用一個裝過西藥的小玻璃瓶或墨水瓶子,倒上煤油,再找個鐵瓶蓋或鐵片,在中間打個小圓孔,然后孔中嵌進一個用鐵皮卷成的小筒,再用紙或布或棉花搓成細捻穿過筒中,上端露出少許,下端留上較長的一段泡在煤

11、油里,然后把蓋擰緊,油燈就做成了。待煤油順著細捻慢慢吸上來,用火柴或火石點著,燈芯就跳出扁長的火苗,還散發出淡淡的煤油味煤油燈可以放在許多地方,譬如書桌上、窗臺上,也可掛在墻上、門框上。煤油燈的光線其實很微弱,甚至有些昏暗,由于煤油緊缺且價錢貴,點燈用油非常注意節省。天黑透了,月亮也不亮了,各家才陸續點起煤油燈。為了節約,燈芯拔得很小,燈發出如豆的光芒,連燈下的人也模模糊糊。燈光星星點點,飄閃飄閃。忙碌奔波了一天的莊稼人,望見家里從門窗里透出來的煤油燈光,疲倦與辛苦蕩然無存。晚飯以后,院子里光線已經暗了,娘才點起煤油燈,我便開始在燈下做作業。有時我也利用燈光的影子,將五個手指做出喜鵲張嘴、大雁

12、展翅的形狀照在土墻上,哈哈樂上一陣子。母親總是坐在我身旁,忙活針線活,縫衣裳、納鞋底,一言不發地陪伴我。母親那時眼睛好使,盡管在昏黃的燈光下且離得較遠,但母親總能把鞋底的針線排列的比我書寫的文字還要整齊。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娘一直在忙著縫呀、織呀、納呀,把辛勞和疲倦織進娘的額頭、眼角。漫長的冬夜,窗外北風呼嘯,伴隨油燈捻子的噼啪聲,娘在用自己的黑發銀絲縫制希望,把幸福、喜悅一縷縷納成對子女的期待。為了能讓我看得清楚,娘常常悄悄把燈芯調大,讓那燈光把書桌和屋子照得透亮。有時候,我正做著作業卻進入了夢鄉,醒來時卻發現柔和昏黃的燈光映著母親慈祥的面容,識不了幾個字的母親正在燈下翻閱我的作業本。童年

13、難以忘懷的記憶,都與煤油燈有著直接的聯系。在煤油燈下,我懵懵懂懂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長輩的辛苦,更多的是品嘗到了親情的溫暖。煤油燈,一次次感動著我,一次次驅散我的勞累與寂寞。                                    &#

14、160;     1本文標題的作用一是               ;一是                     。2.從第段看,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那么,刪去開頭畫線部分是否更簡潔?請說明理由。(3分)&

15、#160;                                                   

16、0;            _ 3第段中與第段畫線句相呼應的句子是                                。(2分)4. 文中反復說煤油燈的光亮如熒微弱有些昏暗如豆的

17、用意是什么?(2分)                                                   

18、;              答案:1(2分)文章的記敘對象 全文的記敘線索2(3分)倒敘 不行,先開篇點題,對煤油燈做必要的交待以引起讀者的關注,然后引出回憶。3(2分)給我的童年升起了一道生命的霞光。4.(2分)反襯母親的偉大,突出母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與付出。第三部分:基礎沖關一、仿句的選擇。1.下文畫線處,依次填哪組詞最恰當( ) 我得到了友情,便告別那_;我得到了真誠,便告別那_;我得到了希望之舟,便告別那_;我得到那光亮的一閃,便告別那_.黑暗的深

19、淵 貌似善良的虛假 深惡痛絕的狡猾 猶豫之岸的彷徨A B. C. D. 2. 填到橫線上與下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 小明爬到床下,偷偷躲了起來,_,從床下拽了出來,送到幼兒園去了。A媽媽找了好久,最后才發現他 B. 但后來還是讓媽媽給找到了C是媽媽找了好久,終于把他找到 D. 但媽媽畢竟發現了他3. 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_;巖面與草叢都從濕潤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地響了。 A. 厚厚的云在我們頂上罩著 B. 層層的云在我們頂上浮著 C薄薄的云在我們頂上壓著 D. 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4.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處的比喻,最恰當的一項是( ) 春聯,是文學殿堂里的一枝奇

20、葩,它發自千人之心,出自萬人之手,各展其才,各顯千秋,豪放_,婉約_,粗獷_,細膩_,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A如旭日噴薄 似風指楊柳 如小橋流水 如大江東去 B若大江東去 如小橋流水 如旭日噴薄 似風指楊柳 C如小橋流水 似風指楊柳 若大江東去 如旭日噴薄 D似風指楊柳 如小橋流水 如旭日噴薄 若大江東去5. 填入下列很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較好的一項是( ) 兩岸的青山,_,都晃悠悠地,無一例外得倒映在清澄、透明的江水里。A. 石壁的叢林,青山的石壁,叢林中的藤蔓芳草B青山的石壁,石壁的叢林,叢林中的藤蔓芳草 C青山的石壁,叢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叢林 D叢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叢林,青山的

21、石壁2、 仿句的運用。題型:套用題(例2)、自選題(例3)、命題式(例4)、續寫式(例5)1仿照例句,在下面橫線上完成兩個句子。 例句:如果我是陽光,我將照亮所有的黑暗。 2.仿照例句,再寫兩個類似的句子。太陽無語,卻放射出光澤;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峨。 3.仿照例句,以“愛”為話題,另造一個句子。 例句:美,是藍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仿句:愛, 4.仿照例句,再寫三個你對“語文”理解的比喻句。例:語文是滋味無窮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仿:語文是 語文是 語文是 5.仿照加點的句子,續寫一個句子,使之構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

22、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潤一方土地; , 第四部分:語言積累1、 讀文章2、 標注不認識的字音3、 對照注釋,自行梳理文意4、 做題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