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三圓軸扭轉試驗_第1頁
試驗三圓軸扭轉試驗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三圓軸扭轉實驗、實驗目的1、在比例極限內驗證扭轉虎克定律,測定低碳鋼的剪切彈性模量G。2、觀察低碳鋼的扭轉破壞現象,并測定其剪切屈服極限T。和剪切強度極限Tb。3、觀察鑄鐵的鈕轉破壞現象,并測定其剪切強度極限Tb。、實驗設備1、游標卡尺2、扭轉測G儀10,3、固定支座6、右橫桿9、力臂10、砝碼1、左橫桿2、左懸臂桿4、試樣5、百分表7、右懸臂桿&右轉動支座技術規格1、試樣:直徑d=10mm標距:Le=60-150mm可調材料:A3鋼2、力臂:長度a=200mm產生最大的扭矩T=4Nm3、百分表:觸點離試樣曲線距離b=100mm放大倍數K=100/格/mm4、法碼:4塊,每塊重5N

2、;砝碼托作初載荷,To=0.26Nm,扭矩增量T=1Nm5、自重(不包括砝碼):3kg36、外形尺寸:264X250X250mm7、精度:誤差5%3、K-50型扭轉試驗機這種試驗機由加載、測力、測扭轉角和自動繪圖四部分構成。試驗機的外形見圖其傳動系統如圖11所示。1«貰議評/嚴沁&立謝力崖盤央摘廿/變速袖一詩開砒盤MfexhLh侮二斗丄宙韻危荷擁桿2包動護圖毋址播動籍號傳動主挺日Jr11Tnrrn崔斤占羊盛衲$耶卒號誕I31ZJ/皿電前st2測由度盤及稻曲,Ff3T/(話動夾頭圖11K-50型扭轉型試驗機傳動系統在剪切比例極限內,扭矩M和扭轉角$間保持正比關系,其公式為二ML

3、申=GIP式中Ip為圓載面的極慣性矩,L為標距。現測E實驗相同,采用等量加載法逐級加載,如每次增加相等的扭矩厶M,扭轉角的增量厶$基本相等,這就驗證了扭轉虎克定律。根據測得的各級扭轉角度$,則由上式可算出剪切彈性模量:嚴AA/AG=2、低碳鋼扭轉時力學性能的測定試件受扭轉時,試驗機可自動繪出扭矩和扭轉角的關系曲線M-$曲線。圖12所示為低碳鋼的扭轉圖。在試件受扭的初始階段,扭矩M與扭轉角$成正比關系,即M-$圖的直線部分。當材料進入屈服階段時,扭矩M突然下降,測力指針幾乎不動或擺動,指針擺動的最小值即為屈服扭矩Ms。隨后,材料進入強化階段,變形增加,扭矩隨之增加,直到試件破壞。因扭轉時試件無頸

4、縮現象,所以M-$曲線一直上升而無下降,試件破壞時的扭矩即為最大扭矩Mb。根據國家標準GB10128-88規定;扭轉屈服極限ts及扭轉條件強度極限tb分別為,齊,bWp式中齊二卸'是試件的抗扭截面模蠱(1) 加載部分試件裝夾于活動夾頭1和固定夾頭2之間,兩夾頭間的距離可通過調距手柄3調整。手搖加載:轉動手搖柄6,帶動變速箱7中的蝸輪蝸桿轉動,經傳動軸8傳動箱18驅動活動夾1旋轉,使試件受扭。電動加載:取下手搖柄6,按下電動機開關9,起動電機10,經變速箱7中的齒輪、蝸輪蝸桿以及傳動主軸8傳遞,試件便獲得快速加載。(2) 測力部分固定夾頭2與擺桿11安裝在同一軸上,當試件受扭時,扭矩通過

5、固定夾頭使擺桿11抬起,擺錘13的重力矩與試件所受的扭矩始終保持平衡,因此擺錘力矩就是試件所受之扭矩。擺桿11抬起時推動測力度盤12下面的齒條,從而使測力指針轉動,指示出試件所受扭矩的大小。更換擺錘的重量可得到測力度盤的三種量程,0100Nm、0200Nm、0500Nm。(3) 測扭轉角傳動主軸8除帶動活動夾頭1轉動外,還帶動另一端的測角度盤15轉動,度盤上的刻度便指示出試件扭轉角的大小。度盤量小刻度為1°,因此只適用于測量大變形。測量度盤上還附有一個計數器,可以指示出試件扭轉的總圈數。(4)自動繪圖自動繪圖器17的筆夾由推動測力指針的齒條帶動,而繪圖圓筒則與傳動主軸8聯動,因此能自

6、動繪出M-$曲線,縱坐標為扭矩M,橫坐標為扭轉角$。三、試件圓軸承受扭矩時,材料處于純剪應力狀態,因此常用扭轉試驗來測定不同材料在純剪作用下的力學性能。國家標準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GB10128-88規定,扭轉試件可采用圓形截面,也可采用薄壁管,并且推薦,對于圓形截面試件,采用直徑d=10mm,標距L=50mm或L=100mm,本試驗采用圓形截面試件。四、實驗原理1、測定低碳鋼的剪切彈性模量G低碳鋼試件的破壞斷面與軸線垂直,斷口平齊,有回旋狀塑性變形痕跡,這表征試件破壞是在剪應力作用下引起切斷的結果。2、鑄鐵扭轉時力學性能的測定鑄鐵的扭轉曲線如圖13所示,從開始受扭至破壞,變形很小,M-$曲線

7、上近似為一直線,試件破壞時扭矩為Mb,則扭轉強度極限。鑄鐵試件的破壞斷面與軸線成的脆性斷口。45°螺旋面,斷面呈晶料狀,這是在正應力作用下形成1I!/1:Z五、實驗步驟1、桌面目視基本水平,把儀器放到桌上(先不要加砝碼托及砝碼)。2、調整兩懸壁桿的位置大致達到選定標距。固定左懸臂桿,再固定右懸臂桿,調整右橫桿,使百分表觸頭距試樣軸線距離b=100mm,并使表針予先轉過10格以上。Bb值可不調,而按實際測值計算。3、用游標卡尺準確測量標距,作為實際計算用。4、掛上砝碼托,記下百分表的初讀數。5、分4次加砝碼,每加一塊,記錄一次表的讀數。加砝碼時要緩慢放手。6、卸裝砝碼。測G實驗結束。7

8、、開始扭轉破壞實驗。選擇合適的測力盤,并配置相應的擺錘。調整測力指針,對準零點。8、將試件裝入試驗機夾頭內。9、用手搖緩慢加載,逐級增加載荷,直到低碳鋼屈服極限,記下屈服極限值。10、根據低碳鋼的剪切強度極限tb,估計最大扭矩Mb,選擇合適的測力度盤。調整好自動繪圖器,將測角度盤調零。手搖緩慢加載,注意觀察測力指針的轉動情況下,當指針停頓或后退時記下主動指針擺動的最小值即為Ms。經過屈服階段后,可用電動快速加載直到剪斷為止,停機,記下從動指針所指數值即為Mb,同時記下總扭轉角$的數值。11、安裝鑄鐵試件,手搖緩慢加載至試件斷裂,記錄最大扭矩Mb和總扭轉角$。六、注意事項1、電動加載時,要先取下手搖柄。2、試件要夾緊,以防開車后打滑。3、試驗過程中不得觸動擺錘。圓軸扭轉實驗報告、低碳鋼剪切彈性模量G的測定試件直徑d=mm標距L=mm觸點離試件長度b=mm實驗記錄扭矩(Nm)百分表讀數H(格)讀數差H(格)百分表平均讀數差H平均=(格)扭轉角增量=-如魚=(rad)b100'極慣性矩32扭矩增量麗(N*m)剪切彈性模MG-w=(GPa)44二、扭轉破壞實驗實驗數搖記錄表材料直徑d(nun)抗扭截面模量Wp屈服扭矩Ms(Nm)掠大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