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毒品的認識執教時間:教學目標:認識常見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覺預防。教學重點:認識常見毒品,了解危害。教學難點: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覺抵制教學準備:宣傳短片及圖片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毒品的定義和范圍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癮的藥物,種類很多,各國因其流行的種類不同而設定其范圍。我國在1990年12月28日頒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中,根據當時的情況將毒品定義為"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國際禁毒公約將具有依賴特性的藥物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兩大類進行國際管制,它們有時候被統稱為&q
2、uot;精神活性藥物"。這些藥物如果濫用即是毒品。從自然屬性講,這類物質在嚴格管理條件下合理使用具有臨床治療價值,那就是藥品。從社會屬性講,如果為著非正常需要而強迫性覓求,這類物質失去了藥品的本性,這時的藥品就成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然也有些物質成癮性大,早已淘汰出藥品范圍,只視為毒品,如海洛因。"毒品"、"吸毒"是我國的習慣講法,而國際上習慣只講麻醉品、精神藥品的濫用。二、認識毒品人們知道,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后期(約公元前1500年)傳入埃及,公元初傳入印度,6、7世紀傳入中國
3、。從很早時候開始,人們就把罌粟視為一種治療疾病的藥品,因而便有意識地進行少量的種植與生產。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才會有鴉片的出現。作為一種商品,它既有使用價值也具有經濟價值;作為一種藥品,它既有醫療使用的價值,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積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賴、病魔的作用。全國人大黨委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第一條規定: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藥品和精神藥品”。毒品被稱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國是一個曾遭受毒品嚴重危害的國家,歷史上的毒禍曾給中國帶來深重的災難,幾乎使中國陷入亡國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復燃,再次向我們發起了挑戰。由于毒品在我國死
4、灰復燃的時間相對較短,預計毒品的蔓延還將有一段發展時期。三、毒品知多少?毒品一般是指非醫療、科研、教學需要而濫用的有依賴成癮性的藥品。根據1990年12月28日我國第7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的關于禁毒的決定,明確規定毒品為鴉片、嗎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和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現簡介如下。鴉片又稱阿片。為罌粟未成熟果實的漿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療疼痛及止瀉等。其提取物嗎啡具有強大的鎮痛作用,幾乎對一切劇痛均有效。將嗎啡進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稱白粉。以嗎啡為例,若連續應用兩天左右,每4小時1次,即可成癮,停藥后會產生一系列痛苦的反應。
5、罌粟殼俗稱大煙殼,為罌粟的干燥果殼。它原是一味中藥,可用于治療久咳、久瀉、脫肛、便血及胃痛等癥,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則容易成癮。某些見利忘義的攤主、飯店經理竟將它放在火鍋內或牛肉湯中煮汁,讓顧客上癮,以招徠“回頭客”。此屬違法犯罪行為。大麻是一種草本植物,也曾作過藥用,它的雌花與樹脂則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產生一種夢幻感,看到的物體變得鮮艷明亮,具有很強的引誘力。成癮后會使人驚恐或產生攻擊行為。可卡因從古柯樹葉中提取的一種局部麻醉藥,常用于手術麻醉,一旦成癮,會因幻覺而自殘,如感到有許多蟲子在皮膚內騷動,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將皮膚切開,鮮血淋漓,慘不忍睹,或產生迫害、嫉妒妄想,以
6、致用暴力進行“報復”。此外,“冰毒”、致幻劑、苯丙胺類興奮劑(如搖頭丸等)及某些揮發性溶劑也屬于毒品之列。作業布置:教學后記:2、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執教時間:教學目標:1、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培養禁毒意識,提高學生拒絕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覺性;2、自覺與涉毒違法犯罪作斗爭。教學重點:認識常見毒品,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教學難點: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覺抵制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毒品危害如此之烈,為什么青少年還會吸食呢?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有社會的原因,自身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心理的等諸多原因。通覽青少年吸毒的狀況,導
7、致其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幾種:1、好奇心理驅使青少年身心發育尚未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思想幼稚,好奇是此年齡段的特有心理,對任何事物都存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他們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科學知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當聽說吸毒后“其樂無窮”時便想試一試,從而一發不可收拾,被毒魔死死纏住不能自拔。有的也知道吸毒有害,但在一試無妨的冒險、僥幸心理驅使下誤入歧途。據深圳戒毒所統計,1991年至1995年收戒的3006人中,因為好奇、受誘惑而染上毒癮的占70%.19歲的梁某,1994年2月在朋友家見別人吸毒很好玩兒,便好奇試試,不料一試就上癮,兩次戒毒都未能如愿。某些毒品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
8、年這種好奇心,采用種種方法誘騙其吸毒上癮,從而成為其長期的買毒客戶。如某毒販夫婦,用賒賬供毒的方式先后誘騙76名青少年吸毒成癮,榨干了他們的錢財,并致使其中4人因過量吸毒死亡。2、家庭環境影響家庭環境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促進和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不良的家庭環境則往往成為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尤其作為人生的第一任教師的父母的言行,更是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發育成長。本身言行不檢點的父母常常成為其子女的惡的榜樣,成為子女走上違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正如德國衛生與社會事務秘書長法特曼在探究西方青少年吸毒泛濫成災的原因時所說:“青少年學他們父母的榜樣,這些當父母的
9、人也使用社會已接受的毒品如酒精和尼古丁等。”事實表明,許多青少年吸毒成癮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言傳身教的結果。廣州市1990年破獲了兩個家庭共12個成員全部參與吸販毒的案件。就吸毒而言,兩個家庭都是由1人吸毒后引發全家吸毒的。如某少女12歲時即跟著母親學會了吸毒并成癮,14歲就不得不靠出賣色相賺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費用。在戒毒所里,該少女開始醒悟,與母親互不相認。母親卻利用強制戒毒期滿的機會,騙取了女兒僅有的1000元戒毒費,三年不知下落。1997年4月12日,毒癮纏身的該少女沖向一輛行駛中的出租車自殺。除了家庭成員的吸毒行為直接成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離異或者長期外出,孩子得不
10、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父母過分溺愛孩子,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質條件去尋求毒品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導致青少年吸毒成癮的原因。據某市對100名25歲以下的城市吸毒者的調查,幾乎所有的吸毒青少年都存在著缺乏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問題。另據某市對青少年吸毒與家庭環境關系的調查表明,因父母離異,家庭殘缺,得不到家庭溫暖而導致吸毒的占30%;受家庭吸毒成員影響而吸毒的占28%;因家庭溺愛,嬌生慣養而走向吸毒的占5%.3、個人交友不慎人作為“社會關系的總和”,必然和周圍的同類發生關系,進行交往,并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朋友等關系。交友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個
11、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產生良好的影響,交上一個壞朋友,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無光。所以對于青少年來說,交友應當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誤悔恨終生。從吸毒青少年的情況來看,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即是因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如劉某曾經受過禁毒的宣傳教育,多次告誡朋友不要吸毒。但1992年交上一個有吸毒劣跡的朋友后,在朋友說“白粉”具有止痛功效,能醒目提神的勸誘下,產生了“試一下也無妨”的念頭,最后一試而不可收拾。據某縣調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為朋友吸毒覺得好奇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誘后吸毒的占76.92%.4、精神空虛所致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的“危險期”。這一時
12、期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定型,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正在體驗著人生最激烈的情緒變化。這一時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一旦遇到生活困難、人際沖突、婚戀失敗、升學就業受挫等挫折,就會灰心喪氣,精神頹廢,心靈空虛。為了彌補空虛的心靈,便去尋找各種刺激,而毒品就是一種可以在短暫時間內給人以強刺激的物品,因此,這些精神空虛的青少年往往會染上毒品,試圖在毒品中尋找安慰,忘卻煩惱。如原重慶市人大代表、號稱百萬富翁的“火鍋女”李某,為了尋求刺激,追求不良的時尚而染上毒癮,吸光了全部家產。昔日重慶家喻戶曉的“第一火鍋女”如今一無所有,流落街頭。廣州戒毒所對116名吸毒青少年的調查表明,其中的40%是由于
13、精神空虛,為了從毒品中獲得刺激,尋求安慰而吸毒的癮。作業布置:教學后記:3、吸毒的危害執教時間:教學目標:了解毒品的危害,預防毒品犯罪。教學重點:了解吸毒的危害。教學難點: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覺抵制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1、吸毒對社會的危害(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2)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
14、: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么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2、吸毒對身心的危害(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用藥劑量后發生。許多吸毒者在沒有經濟來源購毒、吸毒的情況下,或死于嚴重的身體戒斷反應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或由于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戒斷反應也是吸毒者戒斷難的重要
15、原因。(3)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他們的行為特點圍繞毒品轉,甚至為吸毒而喪失人性。(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并癥,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擔憂的艾滋病問題。此外,還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3、吸毒對人體的三大危害(1):身體依賴性由于反復用藥所造成的一種強烈的依賴性。身體依賴性:毒品作用于人體,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形成在藥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一旦停掉藥物,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稱為戒斷反應,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藥者為了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藥,并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
16、日離不開毒品。(2):精神依賴性毒品進入人體后作用于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藥的強烈欲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后,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醫、藥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3):毒品危害人體的機理我國目前流行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屬于阿片燈藥物。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內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體,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
17、,抑制了內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焦慮、忽冷忽熱、起雞皮疙瘩、流淚、流涕、出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冰毒和搖頭丸在藥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藥,毀壞人的神經中樞。作業布置:教學后記:4、如何防止吸毒執教時間:教學目標:1、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培養禁毒意識,提高學生拒絕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覺性;2、自覺與涉毒違法犯罪作斗爭。教學重點:認識常見毒品,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教學難點: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覺抵制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
18、間:1課時教學過程:牢記“四知道”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制法規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牢記“四知道”。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二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除;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四要知道毒品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制制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為由僥幸去嘗試,不受誘惑尋求刺激,趕時髦。不聽信花言巧語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減肥,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進娛樂場所要謹慎進歌舞廳等娛樂場所要謹慎,決不隨便聽信別
19、人誘勸吸食可疑物品,更不能明知是搖頭丸、K粉等新型毒品而吸食。知錯就改,切不可一錯再錯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絕不要吸第三次。作業布置:教學后記: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執教時間: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種類,認識吸毒行為,認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覺悟目標:1、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培養禁毒意識,提高學生拒絕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覺性;2、自覺與涉毒違法犯罪作斗爭。能力目標:1、自覺遠離毒品,增強他們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2、運用網絡查找資料的能力要求學生圍繞進制下列內容搜集資料A毒品的
20、種類;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癮的途徑;D吸毒成癮的原因,如何預防;E 刑法有關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有關條款;3、結合社會現象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重點:認識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學難點:認識吸毒行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學準備:多媒體網絡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前給學生學習一些關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視頻,看完后談觀后感,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毒品對人類的危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1、教師總結毒品的危害 吸毒摧殘人生:對身體的危害,自傷、自殺、自殘,加速死亡; 吸毒毀滅家庭: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貽害后代; 吸毒危害社會:誘發刑事犯罪,敗壞社會風氣。二、進入專門的禁
21、毒網,進一步了解毒品相關知識。A毒品的種類;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癮的途徑;D吸毒成癮的原因,如何預防;E刑法有關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有關條款。三、討論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網進一步認識毒品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牢記“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極易成癮,難以戒斷;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為由僥幸去嘗試,不受不良誘惑的影響。 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
22、語。 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 養成良好的行為,杜絕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進入的場所,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 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堅決不再吸第二次。四、教師總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要正確地認識毒品,遠離毒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時刻記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將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毒品這東西一碰都不能碰。作業布置:教學后記:6、關注我的未來,對毒品SAY “NO”執教時間:教學目
23、標:認識常見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覺預防。了解戒毒難的問題所在,了解毒品對人的影響不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教學重點:認識常見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認識毒品與艾滋病的關系。教學難點: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覺抵制。教學準備:宣傳短片及圖片。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課題用關于禁毒的電視廣告引入討論:分組討論,并派代表談談看了宣傳短片之后的感受。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三、幾種毒品介紹課前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上網找有關毒品的資料,包括屬性及危害等,然后為
24、其他同學介紹。教師只作補充。(讓學生動手,能使學生更積極的去關注這個問題。而同時,在找資料的過程當中,學生會看到很多關于毒品的其他介紹,類似毒品讓人自殘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這樣能更加震撼他們的心靈。)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討論:吸毒的原因有哪些?總結:根據調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1) 好奇心驅使在調查報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體會感覺”、“抽著玩玩”、“試一試”、“嘗新鮮”。這種“試一試”的念頭往往就是走吸毒不歸路的開端。(2) 尋找刺激吸毒時髦、氣派、富有,特別是一些先富起來的個體老板,認為該享受的全體驗過了,抽一口,不枉來一世。可這一抽上,富有很快變成貧窮,百萬富
25、翁淪為乞丐多不勝數。(3) 逆反心理 有人為吸毒者作戒毒榜樣,導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將而吸毒,特別是個性極強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4) 被欺騙、引誘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欺騙吸毒,幾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無法自拔。不少毒販為擴大毒網,經常利用青年學生的無知多方引誘。(5) 環境影響 多見于家庭親友,所謂近墨者黑。(6) 負面生活事件影響 對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發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戀、父母離異、事業受挫、經營破產、失業待業等引起的苦悶、情緒低落,以毒麻醉,解脫苦惱。(7) 醫源性成癮 由于國家對于麻醉品控制較多,現在醫源性阿片類藥物成癮已不多見。可以看出,許多人開始吸毒
26、都不是因為身體的需要,而是因為心理好奇的驅使。每個人對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個人也都潛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們學習毒品的危害,是為了讓大家能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或是類似的好奇心時,運用好自己那種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五、毒品的危害討論找身邊人的例子,來分析其危害。案例兒女染毒癮親人淚滿襟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紅軍。其兒子從1993年染上毒癮后,兩年時間吸掉家中10多萬元的資產。在無錢吸毒的情況下,1995年3月,吸毒成癮的兒子偷走英雄父親的一枚軍功章,拿到廣州換回1克毒品,其父淚流滿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機關無論花多大代價都要追回軍功章。他說“兒子不要可以,軍功章是黨和國家
27、榮譽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闡述 毒品的危害可從兩個方面來分析:1、生理危害。2、心理危害。同樣的,戒毒業就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生理戒毒比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較困難。對毒的心理依賴,讓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選擇繼續吸。(用一些屢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來說明問題。)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癮討論如何防止染上毒癮。總結只要做到以下幾條,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 接受毒品基本知識和禁毒法律法規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3) 不聽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各種花言巧語;(4
28、) 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朋好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定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5) 進歌舞廳要謹慎,決不吸食搖頭丸、K粉等興奮劑;(6)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引誘、欺騙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七、吸毒與艾滋病闡述隨著邊境走私、販賣毒品問題的越來越嚴重,吸毒的蔓延,艾泫病滸危險性將進一步擴大,其在我國已進入艾泫病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兇惡的疾病之一。我國發現的艾泫病病例與西方相比雖然較少,但是快速增長期。 據調查,我國目前艾泫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靜脈注射毒品。云南艾泫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有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泫病靜
29、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災區,吸毒群體艾泫病感染率竟高達68。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截止2001年9月,全國累計報告的2813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靜脈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8.7。如果說毒害能戒,那艾滋病可卻無法醫治。種種理由,都在教我們向毒品說“不”。作業布置:教學后記:7、珍惜生命執教時間: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種類,認識吸毒行為 ,認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覺悟目標:1、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培養禁毒意識,提高學生
30、拒絕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覺性。2、自覺與涉毒違法犯罪作斗爭。能力目標:1、自覺遠離毒品,增強他們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2、認識毒品的種類;認識毒品的危害;認識吸毒成癮的途徑;認識吸毒成癮的原因,如何預防;3、結合社會現象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重點:認識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學難點:認識吸毒行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世界禁毒日:1、每年的6月26日是什么日子?2、你知道為什么要設立世界禁毒日?二、什么是毒品:1、觀看資料片,了解毒品的種類:各類毒品,根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劃分方法。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將毒品分為六大類:嗎啡型藥物(包括鴉片、
31、嗎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罌粟植物等)是最危險的毒品;可卡因、可卡葉;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興奮劑;安眠鎮靜劑(包括巴比妥藥物和安眠酮);精神藥物,即安定類藥物。2、毒之花罌粟花:罌粟原生于地中海東部山區及小亞細亞埃及等地。在古埃及,罌粟被人稱之為“神花”。古希臘人為了表示對罌粟的贊美,讓執掌農業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罌粟花。古希臘神話中也流傳著罌粟的故事,有一個統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許普諾斯,其兒子瑪非斯手里拿著罌粟果,守護著酣睡的父親,以免他被驚醒。罌粟屬草本植物,一般秋種夏收,高4尺至5尺,葉大而光滑,花大而艷麗,有紅、黃、白、粉紅、紫等色。在美麗的花朵下卻蘊藏了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阿片。阿片
32、是植物罌粟未成熟的果實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這種牛奶狀乳膠逐漸變干,顏色由白變黑,這就是鴉片。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啟年間,荷蘭人把鴉片和煙草混合吸食的方法傳入中國內地,鴉片傳播開來。多少年來,人們出自對生的渴望、對死的恐懼和對快樂的追求,千方百計的尋求著解除肉體、精神痛苦的藥品,鴉片、嗎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帶給人類短暫的虛幻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痛苦。三、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殘人生對身體的危害、自傷、自殺、自殘、加速死亡2、吸毒毀滅家庭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貽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會誘發刑事犯罪、敗壞社會風氣四、如何預防:1、吸毒成癮的途徑:2、吸毒成癮的原因:3、
33、刑法有關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有關條款。五、想和做:1、別人吸毒,真的不關我們的事嗎?2、如果發現有人吸毒、販毒,你怎么辦?3、我們在交友、選擇活動場所時應注意什么?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為吸毒、販毒者的目標?4、當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時候,你該怎么做?5、小結:根據你們的回答,老師概括出五個方法:(1)直截了當堅定直接地拒絕引誘。(2)金蟬脫殼根據不同情況找借口委婉拒絕。(3)主動出擊立刻提出反建議。(4)秘密報案尋找機會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者秘密撥打110報警,民警叔叔會迅速給予你幫助。(5)及時告知師長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脅你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威嚇住,要在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六、
34、教師總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確地認識毒品,遠離毒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盲目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時刻記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將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毒品這東西一碰都不能碰。所以,我們要拒絕毒品,保護自己遠離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訴大人或報警,不能置之不理,因為禁毒、防毒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時刻記住:“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作業布置: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教學后記:8、遠離毒品 從小做起執教時間:教學目標: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太大了,要求小學生從小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我辨別能力及
35、自我約束能力,特別是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的不良影響。教學重點:教育學生從小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難點:提高自我辨別能力及自我約束能力,特別是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的不良影響。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根據刑法第357條的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2個字。 (1) 毒品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 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
36、3) 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劇腐敗現象; (4) 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二、吸毒對社會的危害(1)對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現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毀滅的同時,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吸毒首先導致身體疾病,影響生產,其次是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和浪費,同時毒品活動還造成環境惡化,縮小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3)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毒品活動加劇誘發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擾亂了社會治安,給社會安定帶來巨大威脅。無論用什么方式吸毒,對人體的肌體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害。三、吸毒對身心的危害(1)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2)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藥或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開采與能源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玉石的造船與海洋文化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工藝參數優化與生產試驗考核試卷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圓的面積》課件
- 教育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肉制品加工業的營銷創新與品牌塑造考核試卷
- 漁業養殖飼料配方優化與效果評估考核試卷
- 感恩節介紹課件
- 煙草批發商區域市場開發考核試卷
- 木制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點考核試卷
- 2025購銷合同(電子產品)范文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成本影響因素研究
- 2025年普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80題)
- 心力衰竭護理查房 課件
- 新型節能型建筑材料的發展方向論文
- 最新班組級安全培訓試卷及答案
- 工程開工令模板
- 10000中國普通人名大全
- 2022更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計算機組網技術》網絡核心課形考任務三及四答案
- 武廣客運專線隧道防排水技術的突破QC成果
-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材分析單元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