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實用法律基礎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1頁
電大實用法律基礎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2頁
電大實用法律基礎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3頁
電大實用法律基礎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4頁
電大實用法律基礎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t;實用法律基礎>第一次平時作業一、名詞解釋1、法: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靠國家強制力為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 級意志的行為規范的總和。2、法系:法系是根據法律的結構,形式和法律的實踐的歷史傳統等外部特征, 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進行分類。3、法律溯及力:指新發對他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和事件可加以適用的效力。4、法的實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使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要求在社會生活中得到 貫徹和實現的活動 ,是法作用與社會關系的特殊形式。5、 司法:司法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 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二、填空題1. 最高的2. 制定

2、和修改的程序3. 無產階級專政4. 多黨合作5. 人民代表大會6、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7. 單一制8. 公有制經濟9. 行政機關10. 行政機關三. 多項選擇題1. ABC2. ABCD3. BCD4. ACD5. ABC6. ABD7. BCD8. BCD9. ABD10. ABD四 .簡答題 1.法有哪些特征 :答:1 法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具有規范性; 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具有國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 3 法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規范,具有權 利義務一致性 ; 4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具有國家強制性和程序 性 ; 除此之外,法還具有穩定性,可預測性,滯后性

3、,抽象性等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哪些階段 ? 答:立法程序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法定 步驟和方式。 本節特指全國人大制定、 修改和廢止法律的程序, 包括法律案的提 出、審議、表決和公布四個環節。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常委 會是它的常設機關, 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本節總結全國 人大的立法經驗, 從實際情況出發, 規定了全國人大的立法程序。 這對于加強和 完善立法制度,保證立法的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減少和避免立法的主觀隨 意性,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3. 法律關系客體有哪幾類 ? 答: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

4、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是構成法 律關系的要素之一。法律關系客體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和種類有不斷擴大和增多的趨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1、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 客觀實體。它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產物;可以是活動物,也可以是不活動 物。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物與物理意義上的物既有聯系, 又有不同, 它不僅具有 物理屬性,而且應具有法律屬性。物理意義上的物要成為法律關系客體, 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應得到法律之認 可。第二,應為人類所認識和控制。不可認識和控制之物 (如地球以外的天體 )不 能成為法律關系客體。第三

5、,能夠給人們帶來某種物質利益,具有經濟價值。第 四,須具有獨立性。不可分離之物 (如道路上的瀝青、橋梁之構造物、房屋之門 窗)一般不能脫離主物,故不能單獨作為法律關系客體存在。至于哪些物可以作 為法律關系的客體或可以作為哪些法律關系的客體,應由法律予以具體規定。 在我國,大部分天然物和生產物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 但有以下幾種物不得 進入國內商品流通領域,成為私人法律關系的客體: (1)、人類公共之物或國家 專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氣; (2)、文物; (3)、軍事設施、武器 (槍支、 彈藥等 );(4)、危害人類之物 (如毒品、假藥、淫穢書籍等 )。2、人身。人身是由各個生理器官組

6、成的生理整體 (有機體 )。它是人的物質形態, 也是人的精神利益的體現。 在現代社會,隨著現代科技和醫學的發展, 使得輸血、 植皮、器官移植、 精子提取等現象大量出現; 同時也產生了此類交易買賣活動及 其契約,帶來了一系列法律問題。這樣,人身不僅是人作為法律關系主體的承載者, 而在一定范圍內成為法律 關系的客體。但須注意的是:第一,活人的 (整個 )身體,不得視為法律上之 “物”, 不能作為物權、債權和繼承權的客體,禁止任何人(包括本人)將整個身體作為 “物” 參與有償的經濟法律活動,不得轉讓或買賣。販賣或拐賣人口,買賣婚姻,是法 律所禁止的違法或犯罪行為, 應受法律的制裁。 第二,權利人對自

7、己的人身不得 進行違法或有傷風化的活動,不得濫用人身,或自踐人身和人格。例如,賣淫、 自殺、自殘行為屬違法行為或至少是法律所不提倡的行為。 第三, 對人身行使權 利時必須依法進行, 不得超出法律授權的界限, 嚴禁對他人人身非法強行行使權 利。例如,有監護權的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的人身。人身(體)部分 (如血液、器官、皮膚等 )的法律性質,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它屬于人身,還是屬于法律 上的“物”,不能一概而論。應從三方面分析:一是當人身之部分尚未脫離人的整 體時,即屬人身本身; 二是當人身之部分自然地從身體中分離, 已成為與身體相 脫離的外界之物時,亦可視為法律上之 “物”;三是當該部分已植入

8、他人身體時, 即為他人人身之組成部分。3、精神產品。精神產品是人通過某種物體 (如書本、磚石、紙張、膠片、磁盤 ) 或大腦記載下來并加以流傳的思維成果。 精神產品不同于有體物, 其價值和利益 在于物中所承載的信息、知識、技術、標識 (符號 )和其他精神文化。同時它又不 同于人的主觀精神活動本身, 是精神活動的物化、 固定化。 精神產品屬于非物質 財富。西方學者稱之為 “無體(形)物”。我國法學界常稱為 “智力成果 ”或“無體財 產”。4、行為結果。在很多法律關系中,其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是行為結 果。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結果是特定的, 即義務人完成其行為所產生的能夠 滿足權利人利益要

9、求的結果。 這種結果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物化結果; 即義務 人的行為 (勞動 )凝結于一定的物體,產生一定的物化產品或營建物 (房屋、道路、 橋梁等 );另一種是非物化結果,即義務人的行為沒有轉化為物化實體,而僅表 現為一定的行為過程, 直至終了。最后產生權利人所期望的結果 (或效果 )。例如, 權利人在義務人完成一定行為后, 得到了某種精神享受或物質享受, 增長了知識 和能力等。在此意義上,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結果不完全等同于義務人的義 務,但又與義務人履行義務的過程緊密相關。 義務正是根據權利人對這一行為結 果的要求而設定的。第二次平時作業一. 名詞解釋1. 國家結構形式 答:國家結構

10、形式是指一個國家的整體與其組成部分之間 ,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相 互關系 .國家結構形式所要解決的問題 ,是如何劃分國家的領土 ,以及如何規范國 家整體和組成部分 ,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權限問題。2.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答:即一個國家的政體,指 “一定的社會階級取何種形式去組織那反對敵人保護 自己的政權機關。3. 國家性質答:國家性質,即國體,是指國家的階級本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的 地位。4. 行政救濟答:行政救濟是行政系統的 2.行政機關 3.行政相對人 4.行政主體 5.犯罪 6. 生效以前 7.被刑法所保護 8.犯罪行為 9.單位 10.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三.多項選擇題1. ABD

11、2.ABCD 3.ABCD 4.ABC 5.A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 10.ABD四. 簡答題1. 行政復議主要有哪些? 答:行政復議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復議主要解決的是行政爭議; (2)行政 復議的審理和決定機關是行政機關; (3)行政復議必須由不服行政行為的利害關 系人依法提出申請才能啟動,非利害關人不能申請行政復議;(4)行政復議既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又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 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 又審查 規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為; (5)行政復議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必須保證整個 復議活動合法、公開、公平、公正。2. 行政賠償構成要件包括

12、哪些 ?答:行政賠償是指行政主體違法實施行政行為, 侵犯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時 由國家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 歸責原則雖然是判斷責任構成的 “最后界點 ”,但是, 單憑歸責原則, 還是無法合理、 全面地判斷出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責任的。這就需要有較之于歸責原則更加具體和明確的責任構成要件。 根據我國 國家賠償法 第二條的規定, 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行政主體、 行政違法 行為、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四個部分構成。3. 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有哪些答:管轄是指關于不同級別和地方的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權限分 工,是涉及行政審判的組織體制、 公民訴權保護、 憲政分權體制等基本問題的

13、重 要訴訟法律制度。在理解行政訴訟管轄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1、管轄是普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 案件的分工。專門法院,如海事法院、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等,不受理和執 行行政案件。對此, 行訴法解釋第 6 條第 2 款規定: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 庭不審理行政案件, 也不審查和執行行政機關申請執行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 2、 管轄是上下級法院、 同級法院之間受理行政案件的權限分工。 也就是說, 管轄要 解決不同審級和同級不同區域法院之間的權限劃分問題。 3、管轄是人民法院受 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權限分工。 管轄不包括第二審及再審案件的分工。 我們實行 四級兩審制, 第二審是第一審的繼續, 確定了第一審

14、案件的管轄, 第二審案件的 管轄也就相應確定。另外,執行也是按第一審案件的管轄標準而定。4、管轄權與審判權、 主管權等概念之間的關系。 行政審判權是法律賦予法院審理行政案件 的權力,包括主管權、管轄權、裁判權、訴訟指揮權、強制執行權等。管轄權是 審判權的實現形式之一, 審判權是管轄權的基礎與前提。 主管權是管轄權的前提。 主管是指法院有權中理行政案件的范圍, 針對的是法院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關于 處理行政爭議的權限劃分問題。 管轄針對的是法院系統管轄的種類一般認為, 行 政訴訟管轄可以做如下劃分: 1、級別管轄與地域管轄。級別管轄解決不同審級 法院之間管轄權的劃分, 行政訴訟法在規定方式上采用了

15、 “列舉式 ”與“概括式 ”兩 種。例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海關案件、 發明專利權案件等屬于列舉性規定, “重 大復雜 ”標準屬于概括式規定。地域管轄解決行政案件由哪個地區的法院受理的 問題。對此,行政訴訟法采取了 “概括式”規定方式。 2、法定管轄與裁定管轄。 法定管轄是指由法律直接確定的管轄。 裁定管轄是指在特殊情況下, 由法院以移 送、指定等行為確定的管轄,具體包括指定管轄、管轄權轉移和移送管轄三種。 3、共同管轄與單一管轄。共同管轄是指兩個以上法院同時對一個案件均有管轄 權。單一管轄則是只有一個法院有管轄權。 行政訴訟法在確定管轄時考慮了如 下因素: 1、便于當事人訴訟。即管轄的確定要方

16、便原告、被告參加沂訟活動。 這里涉及空間、時間、經濟、法律等多重因京。行政訴訟法第 13 條規定基層人 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正是出于這種考慮。2、便于法院公正、有效行使審判權。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就地、 就近審判,便于人民法院認定事實。海關、專利權案件,專業性、技術性較強, 應由水平與條件更好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以確保正確地行使審判權。 另外,排 除干擾與 “壓力 ”等因素也很重要。 3、法院負擔均衡。管轄的確定要考慮到不同 地方以及各級法院之間, 在訴訟負擔上的合理分工, 不能使某一個地方或者級別 的法院的負擔過重。第三次平時作業一.名詞解釋1. 刑罰答:刑 ,指肉刑,死

17、刑;罰,指以金錢贖罪 .后泛指依照法律對違法者實行的強制處分 .2. 刑罰裁量的概念 答:刑罰裁量簡稱量刑,指人民法院根據行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責任的輕重。3. 累犯答:累犯是指包括兩種: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4. 自首 答: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 向公安、 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 的罪行的行為。5. 數罪并罰答:數罪并罰是指對犯兩個以上罪行的犯人, 就所犯各罪分別定罪量刑后, 按一 定原則判決宣告執行的刑罰。數罪,指一人犯幾個罪。二. 填空題1. 假釋 2.特別自首 3.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4.悔改表現 5.附條件 6.時間7.具體情況8.定罪量刑 9.具體犯罪 10.

18、應當實際執行的刑罰三. 多項選擇題1.AB 2.ABCD 3.AB 4.ABCD 5.ABD 6.ABC 7.AB 8.ACD 9.ABD10.ABD四. 簡答題1.刑罰執行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答:1 刑罰關于適用假釋的條件,根據刑法第 81 條的規定,假釋必須符合以下 條件:1.適用假釋的對象條件, 只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和被判處無期徒刑的 犯罪分子兩種人。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本身是不予關押,不存在假釋問題;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因刑期較短, 也不必要規定假釋制度; 死刑犯也不存在假 釋問題,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本身也不存在假釋問題, 要有也是發生在改為無 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以后。

19、 在適用假釋的對象條件中, 有例外情況, 即對累犯以 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2. 適用假釋的刑期條件,必須是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原判刑罰 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原判刑罰 10 年以上。這 樣規定一方面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嚴肅性,保證被判刑的犯罪分子要實實在在服幾年刑, 受到應有的懲罰、 教育和改造; 同時,也只有在對被判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人實際執行一定的刑 期,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以后, 執行機關和司法機關才能據此分析犯罪分子的悔 改情況,判斷是否會再危害社會, 才能保證適用假釋

20、的準確性。 在適用假釋的刑 期條件中,也有一個例外規定,即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 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這一規定體現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這里所謂的 “特殊情況 ”,主要是指出于國家政治、國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3. 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是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 現,假釋后不致危害社會。 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才能假釋, 不具備上述實質條件 的,即使對象條件和已服刑期條件都已經達到, 也不能適用假釋。 是否認真遵守 監規,接受教育改造,可以通過犯罪分子的平常表現考察出來;而是否 “確有悔 改表現、假釋后不致危害社會 ”,只能是結合犯罪分子現實表現以及其他各方面 情況來進行預測。 犯罪分子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遵守監規, 接受教育改造, 并通 過教育、改造和學習, 對自己所犯罪行有較深刻的認識, 決心以實際行動痛改前 非,改惡從善, 保證釋放后不會重操舊業或從事違法犯罪等危害社會的行為, 一 般可認為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在一般情況下, 適用假釋的上述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 缺一不可; 只具備其中 一個或者兩個條件的,不得適用假釋。第四次平時作業一.名詞解釋1.遺囑繼承 答: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2.法律程序 3.犯罪 4.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5.合法權益 6.案件真實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