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美術第一冊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活的聯系,找出了結合點。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圖像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二、學生情況發析:1、學生由幼兒園轉入小學,這是學生心理的一大轉折,在心理接受能力與學習方法上要有一個大的轉變。2、學生的繪畫習慣養成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3、美術課的課堂常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內容,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
2、加以指導。4、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學技能與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別。三、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教學安排表:周次教學內容課時第一周準備課(認識美術課)1第二周第一單元走進大自然第一課美妙的小世界2第三周第二課神奇的大世界第二單元點線色,你我他第三課手拉手找朋友11第
3、四周第四課圓圓、方方和尖尖2第五周第五課請你認識我第六課變幻的畫面11第六周國慶長假第七周第七課哈哈鏡笑哈哈第八課我愛我家11第八周第三單元玩泥沙,好快活第九課快餐美食店第十課生肖動物大聚會11第九周第十一課可愛的小蟲第十二課節日的小彩旗11第十周第十三課有趣的吊飾第十四課多變的紙拉花11第十一周第十五課漂亮的小彩燈2第十二周第十六課指偶真好玩第十七課我心中的太陽11第十三周第十八課月亮的故事2第十四周第十九課雪孩子2第十五周第二十課遙遠的星空2第十六周主題創作奇異的樹2第十七周期末復習與考核(美術)2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期末復習與檢測教學內容準備課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良好的繪畫習慣,激發
4、學生學好美術的興趣。2、明確美術課的學習要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點明確美術課的學習要求,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學難點養成學生的良好繪畫習慣。學具準備常用繪畫工具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相互介紹。二、啟民學生對美術的興趣。1、師畫一圓,問:這是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現在你知道什么是美術嗎?A、發現美B、創造美C、欣賞美2、你發現生活中什么是美的?3、你是如何創造美的?4、你生活中的物體景物美在哪里?三、明確目標:1、自主閱讀課本,尋找你最喜歡的美術作品,說說為什么喜歡?2、翻翻看,我們這學期共有幾課?需要哪些用具,必須學會哪些知識?A、用畫筆來表現的有哪些?B用橡皮泥、剪刀、彩紙等表現的
5、又有哪些?四、創作活動:1、學習繪畫方法。2、學畫太陽和月亮(隨時糾正不正確的作畫習慣)3、畫好太陽或月亮,涂上喜歡的顏色。4、寫上自己的名字和想說的話,或是一些建議、想法(不會寫的也可以用拼音)五、展評,小結。課后反思開學的第一課,在對學生習慣養成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其余安排較緊。學生對畫太陽畫月亮非常感興趣,學生們真正喜歡上了美術課。教學內容第一課美妙的小世界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微小的世界。2、使學生應用手中已有的材料表現微小的世界。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注意發現細節的能力。教學重點了解大自然的微小的世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入了解微小的世界。學具
6、準備常用的水彩筆、油畫棒等工具、樹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引導學生觀察:1、引導學生觀察窗外的樹和樹上的葉子。2、指名學生到黑板上畫出樹葉的形狀。3、師出示樹葉讓學生觀察,糾正繪畫中出現的錯誤,引導學生觀察。4、親親大自然中有極其微小的世界,我們要善于觀察發現。5、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說說你發現了什么?6、用放大鏡,還可以看到更多奇妙的小世界,學生們用放大鏡尋找自已所感興趣的物體進行觀察。三、尋找身邊的顏色1、問:蘋果是什么顏色?2、引導學生觀察:有許多的顏色。3、觀察春、夏、秋、冬四幅圖,說說它的色彩。4、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四、欣賞蟈蟈黃花藝術家善于用。細膩的手法畫出蟈蟈的神態
7、。用大寫意的手法畫黃花,它畫出了果園中的細小世界。五、學生創作1、你能觀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畫下來嗎?2、學生獨立創作,師巡視指導。六、作品展評課后反思本課一開始就以“美與自然”為主題,從動態的視覺感知活動切入,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多視點的美術探秘情境,去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從而能被步感悟到:“美”是無所不在的,“妙”在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教學內容神奇的大世界教學目標1、引領學生感受神奇壯觀的場景,在對比中感受大的世界。2、培養學生敢想、敢畫,大膽表現的繪畫習慣。教學重點感受神奇壯觀的大場。教學難點培養大膽表現的習慣。學具準備掛圖范畫等教學過程教學用具: 一、導入新課1、師展示小人偶
8、,這是什么:人偶與老師比較,老師顯得大,人偶就小多了!2、師展示螞蟻與樹葉,樹葉與螞蟻比樹葉就大多了。二、學習新課1、自由觀察課本中的圖,看看你們發現了?通過什么可以看出?(物體大和小的對比)2、重點欣賞:巨鯨:鯨大人小長江頌:河大人小3、欣賞學生作品山的大人的小三、啟發想象1、大然然中有哪些場景是壯觀的?(風、樓、樹)2、如果讓你把它畫下來,你能畫出來嗎?能否把你的想法告訴老師。四、指導創作1、把你印像中最大的場景畫下來。2、注意把大與小畫在同一個畫面上,通過大小對比畫出大的世界來。五、作品展評課后反思欣賞與評述是本課的重點,注意提供視覺造型語匯給學生作評述,如形狀、色彩、花紋、神奇、壯觀等
9、,引導學生“觀賞自然和美術作品的形與色,用簡短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學內容手拉手找朋友教學目標1、認識美術用具,了解能夠用來創和的各種材料工具。2、指導學生保護愛護學習用具,養成作畫的好習慣。教學重點認識各種美術材料用具。教學難點了解材質在繪畫中的表現力。學具準備水彩筆民、油畫棒、鉛筆、剪刀、卡紙教學過程一、猜一猜1、展示由油畫棒、國畫工具、水彩筆等材料繪制的幾幅美術品。2、讓學生上前觸摸、看、聞等方式辨雖每幅畫的材質。3、引導學生猜一猜這些作品都是由哪些工具繪制的?二、看一看1、師展示各種材料在講臺上,請同學上臺看看、摸摸。2、師對種材料進行具體介紹。3、師在圖畫紙、卡紙上作簡單的演示。
10、三、試一試1、生說說對哪一種繪畫工具較感興趣,并說說為什么?2、檢查學生對工具的認識情況。3、學生償試各種材料進行作畫,師巡視指導。四、比一比1、學生自由展示繪畫好的作品,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創作材料及過程。2、作品展示,由學生評選優秀作品,獎上不紅花。3、師小結課后反思關注了學生對筆的認識,注重了軟筆與硬筆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對材料與作品間能接上軌,鼓勵學生尋找身邊的材料,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心世界。教學內容圓圓、方方和尖尖教學目標1、 感知圓形、方形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見的基本形狀。2、 在視覺、觸覺感官體驗中感受圓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狀牲和概括觀察物象的方法。3、 在合作競賽中,濃度交往與共
11、同努力獲取成功的樂趣。教學重點感知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基本形,并能用于表現物體特征教學難點在視覺、觸覺感官體驗中感受形象特征學具準備各種材料、工具、有關實物;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三個新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呢?二、認識圓圓、方方和尖尖1、出示圓圓: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叫圓圓。 誰能說說你怎么記住它?誰能給他找朋友,比一比看誰找得多。2、出示方方:你們認識這位朋友嗎?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誰來給他取個名字。那他又有什么朋友呢?3、出示尖尖: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你是根據什么來給他取名的? 大家給他找找朋友好嗎?三、造型表現1、畫:誰來把我們的三個朋友畫出
12、來?指名板演。2、小組創作:小組把三個朋友畫在同一張作業紙上,并給他穿上漂亮的外衣,看哪一組畫得最漂亮。四、評價:1、作品展示:各組展示作品。2、欣賞評價:學生自由評述,指出每幅作品的優缺點。3、綜合評價:師總評,生舉手表決,選出優秀作品,評出小畫家。課后反思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由美麗、有趣的形組合而成,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實。認識了生活中事物最基本要素“基本形”和運用基本形進行觀察與表現物象。教學內容請你認識我教學目標1、能運用抽象形、具象形設計“畫片”的外形;2、能用點、線、色設計自己的名字或自畫象;3、感受“冷、暖”色;4、繼續學習平涂方法。教學
13、重點能運用抽象形、具象形設計“畫片”的外形教學難點感受“冷、暖”色學具準備紙材、剪刀、欣賞圖片、學習資料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搶答游戲:復習舊知識,師在黑板上畫出點、線、色、基本形等,學生搶答。2、色彩平涂接力:形與色的設計及色彩平涂技能訓練,在游戲過程中關注“形”的想象。二、欣賞評述:觀察與思考看看課文中的作品,看你發現了什么?他是如何使自己的名字變美的?同學認識我向同學介紹自己,說說自己喜歡什么?想象與創作:如何在名字上向你的同學介紹自己?想想,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名字變得更漂亮?三、學生創作:學生創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與色彩給自己的名字穿上花衣服。四、展示點評:1、展示名字,比比
14、誰的名字更漂亮。2、指名介紹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華,喜歡跳就跳,喜歡唱就唱。請辦法讓你的同學認識你記住你。五、師總結,表揚善于展示的同不,鼓勵大膽表現。課后反思本課練習除了以彩色的“名字”或“自畫像”進行自我介紹與同學交往之外,還應啟發學生將名字的漢體字設計成漢語拼音字母;在畫面的形式美方面,還應引導學生借鑒大師米羅的畫,運用簡單的基本形變化進行表現。教學內容變幻的畫面教學目標1、能用運點、線、色、基本形設計正、反面的物象;2、學習對折、剪、畫、粘貼小木棍的制作方法;3、會與同學交流,探究解決問題。教學重點能做到正反物象的表達。教學難點背景的留白位置與主體的關系。學具準備卡紙、彩筆、小木棒、膠水
15、教學過程一、設疑導入:1、小組輪流玩“變換畫面小制作孫悟空”。2、想想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二、模仿制作(小組自主解決制作方法)1、自由學習步驟圖,思考:老虎為什么要回家?(激發保護生態環境)2、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思考:正面與反面有什么關系?反面為何要留空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現物象?用什么點、線、色裝飾花紋?3、指導解決“畫(主體、背景物象)對折(卡紙直線折法和以剪切改變外形)粘貼”的制作方法。三、觀察與分析欣賞學生作品,分析:1、你喜歡哪一個動畫小制作?為什么?2、你準備設計一個怎樣有趣的畫面?正面主體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運用什么基本形和造型元素。3、找找身邊的材料,哪些
16、紙材、用具適合制作“小動畫”?四、分享與評價1、交換小制作2、互相評價、贈送課后反思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嘗試中感受“視覺暫留現象”,如為什么“慢轉動”時兩張畫面不重疊,“快轉動”時正反畫面才重疊?學生能在較快的情況下找出規律。教學內容哈哈鏡,笑哈哈教學目標1、掌握“折疊”與“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淺的“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2、能用“點、線、面、色”表現人物和裝飾畫面。3、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引起興趣與好奇心理及大膽自由地把所感所想表達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教學重點掌握“折疊”與“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淺的“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教學難點能用“點、線、面、色”表現人物和裝飾畫面學具準備彩筆、彩紙等
17、教學過程一、觀察思考,尋找規律1、拿起自己準備的不銹鋼勺子(或杯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臉有什么變化?拉長了,還是變寬了?為什么原因產和這樣變化?”2、他細觀察課文中的“哈哈鏡”,看看它有什么特點?小女孩哪些地方胖了,扁了?哪些地方細了、長了?為什么?二、比較與欣賞。1、比較兩張小女孩頭像作品及全身人物作品: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驚喜和奇怪的感覺?小作者用什么方法使臉部與嘴巴拉長了?小作者選擇怎樣“折疊”和“添畫”使胖女孩更胖?2、你喜歡哪一張作品?美在哪里?為什么?(美:點、線、色、圖案;奇:變形的人物形象、夸張的表情。)三、嘗試制作1、嘗試與思考:(1)試一試,“折疊”還有什么方
18、法?(2)怎樣“添加與裝飾”才好看?(3)用線描著色法,還是剪貼畫表現?(4)先折后畫,還是先畫后折?2、創作:(1)折疊(2)用線畫(3)打開添加(4)裝飾成畫3、生分組創作四、欣賞展評學生自由向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課后反思哈哈鏡不但是學生熟悉的物體,更由于它能使鏡中人物“變形”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本課濃度以“美術與科技”為切入點,以哈哈鏡凹凸面能使物象“變形”的科學現象,引導學生制作一張會變變化的畫,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的道理。教學內容我愛我家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能運用“點、線、面、色”創作“我愛我家”的畫面。二、教育方面從“關注自我”發展到“關心父母長輩、熱愛家庭”。三、發展
19、方面在欣賞評述過程中啟發想象與創作思路。教學重點能運用“點、線、面、色”大膽描繪人物、景物。教學難點選擇能表現“我愛我家”的內容。學具準備全家福照片、多種材料工具。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啟動主體說說自己和家人一起最開心的時候,激起的興趣。二、發揮主體1、播放投影,欣賞小朋友收集的與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親的喜悅。通過互相介紹,激發尊敬長輩、熱愛家庭的情感。2、說說爸爸媽媽的特征(臉型、發型、表情、衣著等),引導學生抓特征,師示范不同臉型與發型、表情的畫法。3、學生開始創作,提醒構圖與畫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線條流暢。三、發展主體 讓學生運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發揮、激發個性選擇。第二課時一、啟動主體復習
20、上一節課所學,檢查學習效果。二、發揮主體1、播放課件,欣賞大師作品與學生作品。說說自己畫面的優缺點,準備怎樣修改。2、給畫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現與五官、動作的刻畫。3、學生接著完成作業,師指導。三、發展主體說說你畫面的故事。課堂總結:總結兩節課所學的內容,小結小朋友們作畫情況。課后反思本課償試以“我與家庭”為切入點,進行“我愛我家”的記憶畫創作學習,通過創作活動,培養了學生尊敬長輩、熱愛家庭的情感。教學內容會變的線條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讓學生知道線條的種類和作用,掌握線條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單線組合創作畫面。二、教育方面培養細致認真的學習態度三、發展方面感受線條組合的美,提高學生的繪畫創造
21、能力。教學重點線條的運用方法。教學難點線條的各種排列方式。學具準備相關圖片、有各種線條的范圖。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啟動主體:1、出示畫有各類線條的繪畫作品給學生欣賞。2、啟發學生了解線條的作用,體會線條組合的美。3、揭示課題:會變的線條。二、發揮主體1、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種和繪畫方法。2、線條練習。(1)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畫幾組不同排列形式的線條。(2)展示交流,教師指導評價。3、以一些圖形讓學生選擇其中種并用線條加以裝飾。4、用投影講解同一種圖案添加不同線條產生的不同效果。5、欣賞范例,了解用線條可以表現一幅完整的作品。6、分組練習,用線表現一幅作品。7、師生交流,明
22、確用線排列方法。8、學生明確方法、構圖設計完成制作。三、發展主體:實踐制作的要點指導:1、觀察書中圖片時,要引導學生觀察景物中線條的排列規律,中體會密集線條排列的美感。2、作線條的練習是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想象出各種不同的線條以及排列方法,為以后的作業作鋪墊。3、以小組形式討論及繪畫,能讓學生集思廣益,開拓思路。讓學生先添加后創作,由易到難,解決了難點。4、繪畫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用彩水筆直接作畫,培養學生肯定用線的能力,同時要鼓勵畫出新穎獨特的線條。四、評價建議:1、先小組評選,再集體交流2、展示作品,學生互評。第 二 課 時、啟動主體:1、欣賞圖片,使學生初步了解線條的種類和作用。2、
23、揭示課題:認識線條。 二、發揮主體1、回憶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線條。2、線條練習。(1)在紙上用水彩筆畫幾組不同的線條。(2)展示并評析。3、欣賞范例。(1)討論范例中線條的排列方法。(2)教師小結歸納。4、討論圖案中不同形式的線條的變化。5、讓學生選擇一個圖案添加花紋,也可自己創作添加。三、發展主體1、。2、線條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想象出不同的線條以及排列方法,鼓勵他們思維的獨特性。3、在欣賞書中范例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用線條也能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4、老師出示圖案讓學生添加花紋,為了降低難度,認識和練習線條。教學總結:1、集體評價。2、分組評價再集體交流課后反思線條練習目的是
24、讓學生想象出不同的線條以及排列方法,鼓勵他們思維的獨特性。經過練習學生們回憶大自然中的線條,引導學生開擴思路,啟發他們了解并認識線條的美感。教學內容快餐美食店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巧妙運用橡皮泥,運用多種制作方法把自己喜愛的食品表現出來。二、教育方面:了解美食文化,培養熱愛勞動、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習慣和熱愛家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感。三、發展方面:感受食品藝術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關知識,學習欣賞食品的方法。教學重點運用多種制作方法把自己喜愛的食品表現出來。教學難點能制作出豐富的美食。教學用具食品圖片及美食錄像、廚師帽教學過程一、啟動主體1、欣賞觀察,激發興趣提問:如果你是一名廚師你想做
25、一道什么菜?引導學生回憶想象并說出自己喜愛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二、發揮主體1、欣賞觀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圖片,學習欣賞美食的方法。 2、欣賞手工食品的形色擺放的美感。3、展示教師示范制作“食品”過程。引導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4、小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導,設店長小廚師,播放音樂開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動。三、發展主體1、了解我國民族傳統節日及相關美食文化。回憶思考: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有什么美食?2、各小組根據多種美食主題命名選擇其中一項進行構思設計,各組員自由選擇某一類進行創作活動。教學總結: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進行“神氣的小廚
26、師”表演,針對各小組的食品的情況 進行小組自評互評,評價引導:形色、事物拼盤的擺放是否美觀?是否有創意。2、思考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內容?學到了哪些內容?學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關知識識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飲食文化?課后反思本課以“我與社會生活”為切入點讓學生通過一些“美術”欣賞和造型活動,了解了一些中外美術文化,探究了喜歡吃的食物,知道了“美食”與健康成長的關系。教學內容生肖動物大聚會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了解泥動物塑造的基本方法。二、教育方面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的感情。三、發展方面學習用泥塑造立體動物。教學重點用各種方法塑造生肖動物。教學難點塑造出動物特征。教學用
27、具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教學過程一、啟發動主體1、說生肖的故事,讓學生說說自己屬什么生肖。爸爸媽媽呢?2、學生回答,教師可出示簡筆動物。出示課題:生肖動物大聚會二、發揮主體1、通過投影欣賞泥塑生肖動物,欣賞書上的學生作品,提高學生的嘗試愿望。2.教師示范一個生肖動物。例如:豬步驟:(1)用一團泥搓成圓形做豬的頭;(2)做出豬的鼻子、眼睛和耳朵(3)做出豬的身子和腳。3.鼓勵學生大膽練習,塑造生肖動物。(1)提醒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喜愛的動物來塑造;(2)幫助學生回憶,概括動物的形體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軟硬要正好,不要太軟;(4)有些細小凹進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幫助。(5)塑造時注意顏
28、色搭配;(6)根據不同程度,鼓勵學生自由創造。三、發展主體作品展示,充分欣賞:1.請做完的學生將作品放到投影儀上,讓大家欣賞,并給自己的作品編一段小故事。2.集體欣賞、評價,讓學生間互相取長補短,增加制作經驗。3.鼓勵學生課后多做練習,充分體驗在捏制過程中的樂趣,體會泥的體塊感覺。課堂總結: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課后反思通過學習,學生能用泥塑出自己喜歡的生肖動物,能用多種手法表現生肖動物的外形、花紋、特征。教學內容可愛的小蟲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領會“對稱”的形式美法則,學會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二、能力目標:養成細心觀察、主動思考的意識;養成大膽創造、勇于表現的能力。三、情感目標:感受自然
29、、藝術美、創造美、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蟲。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制作出生動而富于審美趣味的昆蟲形態。教學用具教師:各種昆蟲的圖片、有關昆蟲的科學常識、故事等。學生:課前收集各種有關昆蟲的知識、圖片、帶橡皮泥、牙簽等工具。教學過程一、啟動主體1、謎語導入:“有個姑娘真美麗,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飛呀飛,百花叢中忙不停。”2、揭開謎底:說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蟲,并講一講它們的樣子。二、發揮主體1、游戲:展示箱子,讓學生每組派一個代表從箱子里抽出昆蟲的圖片。帶回本組討論。2、“你們小組的昆蟲是什么呢?形狀怎樣?美麗嗎?你能做它的動作嗎?
30、3、故事:講小鳥找昆蟲吃的故事。展示枯葉蟲的圖片: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嗎?它為什么把自己裝扮成這樣呢?4、示花紋奇特的毛毛蟲:它奪目的花紋有什么作用?5、知道什么昆蟲有些什么特別的本領呢?-展示螢火蟲、甲蟲、臭屁蟲6、提示學生要知道更多知識就要多觀察,多看課外書。7、展示一大蝴蝶。你們知道蝴蝶小時候是怎樣的嗎?展示蝴蝶的生態過程圖。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蟲。它們是翅兩邊圖相同嗎?引申出“對稱”美法則,不對稱好看嗎?三、發展主體1、魔術表演用“對稱”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紙擺成一只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誰能搓出這些形狀?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擺成一貫昆蟲,提示:怎才能牢固?演示用牙簽固定的技巧。
31、4、展示一沒有花紋的橡皮泥昆蟲:誰能給它添上美麗的花紋?5、會做昆蟲了嗎?你還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別的昆蟲呢?看看這些同學做的是不是特別可愛:展示各豐富創意的習作。(包括民間毛毛玩具)6、展示“昆蟲大會”的大板,請每組學合作做出昆蟲釘在板上,看那組做得最多最好,優勝的組被放在“昆蟲之王”的位置上。課后反思學生極有興趣地用泥塑出了對稱式的“小蟲”,能用泥塑出獨特、與眾不同的可愛的小蟲。教學內容節日的小彩旗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感受對稱與不對稱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貼”技能。二、教育方面培養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學會與人合作、共享成果。三、發展方面 在“擺、拼”活動中,發展設計思維。教學重點
32、小彩旗“形與色”的設計與剪裁制作。教學難點旗面色彩對比的搭配,運用對稱與不對稱的形式裝飾旗面。教學用具制作范例,彩紙、剪刀、膠棒教學過程一、啟動主體播放課件,欣賞不同的彩旗,增加對彩旗的認識二、發揮主體1、出示基本形,師示范幾種在基本形上加以變化,要學生自己嘗試剪一剪。2、示范制作步驟,要學生擺一擺什么顏色搭配最好看。裝飾什么圖案?3、學生學會做一做:運用“剪、折、粘、貼”的制作技能;運用對稱與不對稱的設計方法。三、發展主體1、運用一連串的小彩旗裝扮教室,感受“節日慶典”的氣氛。2、評一評:選出我最喜歡的一面小彩旗進行自評:外形美、色彩美、裝飾美;運用點、線、面、色和對稱、不對稱的審美原則。教
33、學總結:小節本節課學習情況。課后反思小學生喜歡過節,而“彩旗”又會令人聯想到“節日”。學生通過“剪、折、粘、貼”等方法進行小組合作,制作出各種不同的彩旗,學生們有所獲,擁有了成功的喜悅。教學內容有趣的吊飾教學目標一、教養方面能表現物象的形態特征;運用剪、對折、粘貼制作吊飾。二、教育方面通過活動,增進相互合作意識;培養保護環境及美化環境的意識。三、發展方面 在探索中學習吊飾的設計方法。教學重點能運用紙材和點、線、色表現物象。運用“剪、對折、粘貼”的制作方法。教學難點有目的的排列。教學用具制作范例、欣賞作品紙材、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一、啟動主體欣賞民間吊飾與范例作品,激發學生設計吊飾的興趣。二、發
34、揮主體1、說說民間吊飾與學生作業中的吊飾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地方,說說它們美在那里?(形狀、色彩、花紋)2、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吊飾?小組討論回答。3、嘗試運用幾何形進行有節奏的排列,感受節奏美。4、小組合作創作。師指導,提醒注意教室衛生。三、發展主體想想做做耳環吊飾、門簾和窗簾吊飾等等,發揮學生的探究欲望。課堂總結:作業評價:造型美、色彩對比美、節奏美、整體設計美等個人評價目標:我學會( );我喜歡( );我明白( )。課后反思注重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對形狀、色彩、裝飾的審美情趣和中國民間藝術的文化,體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和質樸無華的藝術風格。教學內容我心中的太陽教學目標感知“太陽”的自然現象。
35、熟練運用多種材料工具、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在“比較”中認識不同藝術風格表現的“太陽”。教學重點命題制作的構思方法及造型、構圖知識。教學難點發揮想象力,表現自己心中的太陽。教學用具制作范例、欣賞作品紙材、剪刀、膠水。教學過程活動(一):互相講述有關太陽的故事。活動(二):圓形的想象與變化。像什么?太陽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象可以用什么造型元素表現太陽的“形和光芒”。活動(三):感受不同的文化藝術表現的太陽,引發聯想。提供作品的比較。作品給你什么感覺?作者想說什么?你喜歡哪一張作品?為什么?活動(四):以“科學中的太陽”激發想象。寓言聯想。圖片聯想。假設聯想活動(五) :以神話故事中的太陽激發想象。在同
36、齡人的作品中,哪些是神話故事中的太陽?幻想一下,太陽的故事、太陽的表情、太陽的外形。構思:我心中的太陽大怎樣的?活動(六):以評價促進想象創作。在欣賞中提出評價目標。作業評價標準:構思美、構圖美、色彩美。 課后反思注重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對形狀、色彩、裝飾的審美情趣和中國民間藝術的文化,體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和質樸無華的藝術風格。教學內容月亮的故事教學目標感知“月亮”的科學與神話故事。運用學過的基礎知識與技能進行創造性表現。在交流“我的月亮”故事中,互相啟發、構思畫面內容。教學重點圍繞主題進行繪畫創作。教學難點創造性運用點、線、面、色等造型元素進行抽象形裝飾與表達。教學用具制作范例、欣賞作品紙材、剪刀、膠水。教學過程交流活動。探索活動。畫家筆下的“月亮的故事”科學家眼里“月亮的故事”。小朋友心中的“月亮的故事”。合作制作在小組里講述自己編制的月亮的故事。在長幅畫中,合作一幅月亮的故事。評價活動自評、他評合作學習評價:有分工合作,資料、材料共享互相幫助。作業評價:1、大膽運用點線色。2、想象力豐富。課后反思注重了引導學生感受民間藝術對形狀、色彩、裝飾的審美情趣和中國民間藝術的文化,體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和質樸無華的藝術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變形計》觀后感15篇
- 民俗博物館改造實施方案
- 2022年愛護地球倡議書
-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63篇)
- 快遞柜標準化布局實施方案(參考)
- 焦爐余熱利用裝置改造項目初步設計
-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規劃設計方案(范文模板)
- 供熱一次管網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方案(模板)
- 口部操訓練課件
- 室內設計師核心能力與工作流程
- 針刺傷防護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入職筆試試題及答案
- 中藥農藥知識培訓課件
- 統編版初中必背 文言文 古詩文
- 職業道德說課
- 青少年心理健康調研報告經典范文
- 2024北京二中初二(上)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XX醫院核醫學應急預案手冊
- 華為HCIP云計算H13-527認證備考試題附答案
- 河南省漯河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 血液透析中心可行性研究投資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