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高考】高中語文情境默寫蜀道難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描述蜀道的開鑿過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人梯石棧 相鉤連。2、用夸張的手法寫蜀道高與天齊,險似絕壁的句子是:連峰去天不 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3、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開篇以蜀地方言為全詩奠下雄渾感情 基調的句子是“噫吁噬!危乎高哉! ” o4、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往來。之所以如此,就是 因為“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5、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引用神話傳說為其增添了浪漫氣息, 如引用“五丁開山” 一神話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 棧相鉤連
2、”o6、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運用神話、夸張、襯托的手法來寫蜀 山之高險的句子有“上有六龍回R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 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7、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的句子是“捫(m6n)參刻hen)歷井仰脅息,以手 撫膺坐長嘆”。8、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但見悲鳥號(hdo)古木,雄飛雌從繞 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為我們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 寂、蒼涼的環境氣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之情狀。9、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寫出了劍閣地勢險要,易
3、守難攻的特 點的句子是“劍閣崢噪而崔嵬(w6i),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o10 .蜀道難寫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飛湍瀑流爭喧寫,夠 崖轉石萬壑雷。”11 .蜀道難中,詩人李白在感嘆蜀道之高時,用襯托手法,生動 暗示行人入蜀艱難的詩句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1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 風光。詩人先用“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托出山勢的高 險,然后由靜而動,“飛湍瀑(pfi)流爭喧魅(hui), G(ping)崖轉石 萬壑雷”寫出水石激蕩、山谷空鳴的場景。13、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 地,匪親勿居”語句的句子是“一
4、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黃 i)親,化為狼與豺”,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14、從李白蜀道難一詩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 咨(zi)嗟”的長嘆中,我們似乎也感受到了詩人對功業難成的一聲嘆 息。秋興八首(其一)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以楓葉凋零、秋氣蕭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懷的詩句是玉四凋傷楓樹 林,巫山巫峽氣蕭森。2、用雙關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發作者故園之思的句子:叢菊兩 開他H淚,孤舟一系故I用心。3、借搗衣發出的聲音來寄托思鄉之情的句子:寒衣處處催刀尺,白 帝城高急暮砧(zhCn)。4、借秋天長江與塞上風景為喻,寫時局動蕩不安,國家命運暗淡的 句子江間波浪兼大涌,塞上風
5、云接地陰。詠懷古跡(其三)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寫盡昭君一生悲劇的句子是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2、詩人借遠嫁塞外的女子的鄉土之思,吐露自己飄零的故園之情的 詩句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3、運用擬人、對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勢,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 句子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4、借用理性的質問與悲戚的想象,說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鄉之情 及其人生悲劇根源句子畫圖省識春風而,環佩空歸夜月魂。登高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由高到低,寫詩人所見所聞,渲染秋江景物特點的句子是:風急 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匕回C2、寫遠望所見,用傳神之筆描寫凄冷江色和長江氣勢的句子是:無 邊落
6、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3、用落葉和江水抒發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的句子是:無邊落 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4、情景交融、意境曠達,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5、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 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恨繁),潦倒新停濁酒杯。6、本詩的主旨句(表現詩人憂國傷時)的句子是:艱難苦恨繁霜鬢 (bin),潦倒新停濁酒杯。7、杜甫登高中為我們營造了一幅氣勢磅礴的長江秋日圖的句是: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風急 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前人也曾把這兩句
7、譽為“古今獨步” 的“句中化境”。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 .琵琶行中“月”這一意象貫穿始終,對烘托氣氛、推動情節 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請寫出詩中寫到“月”的3個句子:別時茫茫 江浸月,唯見江心秋月白,繞船月明江水寒。2 .詩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并為詩人秋夜送別友 人這一事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人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 瑟瑟。3 .詩歌中第一次寫到琵琶女演奏音樂的詩句是: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4 .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的情態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 琵琶半遮面。5 .運用擬聲詞寫音樂由粗重、急驟轉向輕微、委婉,而最終濁重和 清脆兼而有之的詩句是:大
8、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 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6 .寫音樂由婉轉流暢變得阻塞壓抑直至清冷凝滯的相關詩句是:聞 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 歇。7 .琵琶聲在沉咽、暫歇后突然爆發并達到高潮,卻又戛然而止的詩 句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 聲如裂帛。8 .在第二次音樂描寫中表現琵琶女與詩人情感交流的詩句是:尋聲 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9 .描寫音樂間歇時詩人感受的詩句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 有聲。10 .側面表現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樂效果的
9、詩句是: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11 .運用側而烘托的方法描寫琵琶女技藝高超、美麗出眾的詩句是: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12 .琵琶女年輕時人們對他的態度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 知數。而當她年老色衰之后則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13 .描寫琵琶女委身賈人、獨守空船、夜深夢醒啼淚的詩句是:去來 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14 .表現詩人聽取琵琶女演奏的音樂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詩句 是:我聞琵琶己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識。15 .描寫詩人被貶之后居住環境的詩句是:住近溫江地低濕,黃蘆苦 竹繞宅生
10、。16 .寫詩人被貶之后終日聽杜鵑哀鳴,只能取酒獨傾的詩句是:其間 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17 .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懷自己的身世之后,詩人請琵琶女再次 演奏的詩句是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而琵琶女而對 詩人的邀請: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18 .在琵琶女第三次音樂演奏之后詩人的表現是: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19 .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猶豫不決而出場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而。”表現琵琶女年長色衰后寂寞處境的詩句 是“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 作商人婦”,借月烘托琵琶女獨守空船的凄清心
11、情的詩句是“去來江 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20 .既表現全詩的主旨,又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的共鳴的詩句是“回 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o21 .王家衛的電影從拍攝到公映時間周期長,他又對拍攝的內容隱諱 莫深,會讓人想起琵琶行中那兩句:“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 琵琶半遮面。”22 .杜鵑,是我國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因其啼聲甚哀,往往傳達 一種凄涼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其間旦暮聞何物?杜 鵑啼血猿哀鳴。”兩句就表達了一種凄涼之意。23 .有些人離家在外,一時生活不太如意,當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 似的人時,往往會發出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識!”的感喟。2
12、4、琵琶行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詩中將琵琶女的命運與詩人的 身世聯系起來的句子(也是詩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識。詩中有四處描寫月亮作襯托的詩句,它們是:醉不成 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泗 還獨傾。25、琵琶行善于運用各種生動的比喻描繪音樂形象,不僅以聲寫 聲,而且還兼有以形寫聲的特點,即用聽覺形象、視覺形象聯合起來 通比音樂,使得琵琶女的彈奏非常具體形象。如寫大小弦合奏時就是 這樣描述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3、再如,詩人還用旋 律的變化寫出了先“滑”后“澀”的兩種音樂意境: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難。還如,詩人用自己獨特的感受來描繪余音裊裊、余 意無窮的音樂境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把琵琶女的 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樂描寫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運用側面描寫表現琵琶女彈奏技藝高超、音樂具有讓人回味無窮的藝 術境界的詩句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26、琵琶行一詩寫琵琶女出場時,表現琵琶女欲說還休的心態的 句子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這與下面琵琶女出場 后“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態一起,把琵琶女復雜的內心情感十分傳 神地表現出來了。27、琵琶行總寫琵琶
14、女的演奏時,先用“轉軸撥弦三兩聲”校弦 試音,但詩人卻用“未成曲調先有情”來贊嘆,一個“情”字寫出了 琵琶女的內心世界是波濤洶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樂描寫將會是琵琶 女內心積聚情感的爆發。寫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過程,其中既用“低 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也用“似訴 平生不得意”、“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的內心 情感。但這都是概述性的描寫。28、琵琶行一詩具體描寫琵琶女的演奏時,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來 描寫琵琶樂曲,表現了其樂曲的不同特點:其中表現了樂聲粗重特點 的句子是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現了樂聲輕細的特點的句子是小弦切切 如私語,表現了樂聲流暢的特點的句子是
15、間關鶯語花底滑,表現了樂 聲冷澀的特點句子是幽咽泉流冰下難,表現樂曲激越雄壯的特點的句 子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29、音樂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30、在琵琶行一詩中,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 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了 “我”的情感共鳴,于是 發出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 病相憐、同聲相應的詩文,才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點 出“我”的悲慘遭遇的句子是“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河陽城”o 文中還運
16、用環境描寫來間接表明“我”內心異常苦悶的句子有或尋陽 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洪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 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啦難為聽。”31琵琶行中表現琵琶女與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 意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32、琵琶行中三次寫琵琶女彈奏都用了側面描寫:第一次“忽聞 水上琵琶聲”,側面描寫的句子是主人忘歸客不發;第二次當“四 弦一聲如裂帛”結束彈奏后,詩人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 秋月白”來進行側面描寫;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聲”,作者又用 “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
17、司馬青衫濕”作側而描寫。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兩 句,寫那若斷若續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動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錦瑟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錦瑟中以錦瑟起興,引起對華年往事的追憶的句子是:錦瑟 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2、錦瑟一詩的詩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它 表現的這種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詩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 此陰陽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現了高潔的感情、執著的愛慕和無盡的哀思 與悵恨。3、錦瑟用典的四句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 海月明珠有淚,藍田H暖玉生煙。4、錦瑟一詩中回環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惆悵苦痛,讓人為之哀 惋不己的
18、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5、錦瑟表達“聆聽錦瑟之繁弦,勾起對華年往事之追思,音繁 而緒亂,悵惘以難言”的詩句是:“錦瑟無端五以玄,一弦一柱思華 生。6、錦瑟中表達“華年往事”如夢般凄迷、如杜鵑啼春般傷感的 詩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感嘆“才華被棄如滄海遺珠, 追求向往終歸飄渺虛幻”的千古名句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 生煙。7、錦瑟詩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己惘然”抒發“此情” 的無盡悵惘,別說現在追憶,就是當時就已經無盡的悵然若失了。寡人之于國也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與梁惠王的對話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討 論的?梁惠王的疑問是:寡人之民不加多
19、,何也? 孟子則強調:則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孟子告訴梁惠王當君王實行王道仁政的保民 教民之后必然會出現:斯天下之民至焉。2、在寡人之于國也中找出孟子實行“王道”或者說“仁政”的 七種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農業不 違農時方面的);數罟不入涔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漁業方面的);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林業方面的);根本措施: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紡織方面的);雞豚 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牧業方面的);百畝 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農業生產糧食方面的); 謹庫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道路矣。(興辦
20、教 育)。前面的16是屬于從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條措施,7是屬于 從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條措施。3、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剛開始時實行王道的措施有哪 些,有何結果呢?“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泠池, 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 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 道之始也。4、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認為實行王道以后又有哪些措施?效 果如何?措施:“五畝之宅,樹之以桑,效果: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措施: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效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措施: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效果: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措施:謹庠序 之教,中之以孝悌之義,
21、效果: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5、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說明什么(即目的)? (用原文來回答)并概括段意。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這也應該是君王的態度。最后一段旨在闡述統治者想使“民加多”應有的態 度:不找客觀原因,而應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 政。6、在寡人之于國也說明君王的態度用了對比的說理方法的語句: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諸侯貴族的奢侈浪費行為)與“涂有餓 享而不知發”(對待下層百姓沒有仁慈之行為)的對比強調要施仁政。 7、在寡人之于國也中“涂有餓孳”歸罪于年成不好與“刺人而 殺之”歸罪于武器的比喻,一方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 寫出了梁惠王仍然不愛民。孟子借此
22、要強調要除暴虐,那么才會出現“天下之民至焉”的大好局面。8、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說明梁惠王與鄰國執政者沒有本質區 別,也就是數量不同,實質相同的流傳至今的成語為:五十步笑百步。勸學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孔子曰:“學而時習之”,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 者次也。"荀子在勸學中提出 “學不可以己” 的觀點,繼承 并發展了孔子對學習的認識。2、荀子勸學強調人要廣泛學習而且經常反省自己才會智慧明 達的名句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在荀子的勸學中用“朽木”“金石”為喻體闡明學習貴在堅 持的句子是:“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4、在荀子勸學中
23、以蚯蚓為例,論證了為學必須鍥而不舍,堅持 不懈;同篇中與之相反的例證是:“限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 寄托者,用心躁也。”5、荀子勸學中與王之渙登鸛雀樓里“欲窮千里目,更上 一層樓”表達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嘗歧向空矣,不如辭高之博見 也。”6、荀子勸學中“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與 人的天資差異本不大,關鍵在于后天的學習,君子要善于利用學習來 彌補自己的不足。7、荀子勸學中指出人要積累善行養成好的品德,就會達到“積 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備焉”的境界。8、后人常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來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一熟語 出自荀子勸學中“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9、荀子勸學中,荀子以
24、親身的體驗,強調空想不如學習的兩句 是“吾嘗終H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o10、荀子勸學中“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兩句是說水的不斷積 聚就會變成潭,之后龍就會在這里出現。11、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別 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點,他在勸學 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在文中 對應的語句是:學不可以己。12、在文中用比喻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青, 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頭經過烘烤后發生變化,即使再烘 烤也不能復原了,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
25、改變原來的狀態 的語句是: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不使之然也。14、有時作者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 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 用劣馬與好馬進行對比以說理的句子是: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鴛馬 十駕,功在不舍。15、勸學中從反面設喻,強調學習重在積累,如果不注重積累, 便無法達到遠大目標的句子是:故不積珪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16、勸學中作者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 “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 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 能彌補自己的不
26、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結論:君子生 非異也,善假于物也。17、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專一,如果不專一,便會像螃蟹一樣,一無 所成的句子是:蟹六跪而二鰲,非蛇皤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8、論語中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述了 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在荀子的勸學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學與 思的關系的句子是:吾嘗終H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19、以雕刻為喻,強調學習應當堅持,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20、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用心專一,并且從正面設喻,指出即使像蚯 蚓那樣弱小,如果用心專一也會有所成的句子是:蚓無爪牙之利,筋 骨
27、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21、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頭經過烘烤后發生變化,即 使再烘烤也不能復原了,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 的狀態的語句是:雖有槁暴,不復挺者,稿使之然也。22、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 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 中說“故不積跑步,無以至千里。”23、 “君子生非異也”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 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善假于物也” o說明了利用 學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24、以雕刻為喻,強調學習應當堅持,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鍥
28、而不舍,金石可鏤。25、“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通過“木”于"金”的變化 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26、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 “金”要鋒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 就要“ 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27、用“吾嘗終IT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28、劉禹錫詩云:“芳林新葉催新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和荀子勸 學(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向寒于水。” 都表達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或后人超過前人的思想,與韓愈的“是故 弟
29、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思想一致。29、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 “金”要鋒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蛆”的君子,就要“旦 參省乎己”,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30、荀子在勸學中連用了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等五個比喻, 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和側 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己”的觀點。31、荀子勸學中“吾嘗終,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強調 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32、 “君子生非異也”是說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 不同,然而最終卻超過一般人,是因為“善假于物也”說明了利用
30、學 習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道理。33、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借助描寫“風雨”來抒發情感的的名句。而 勸學中則用“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來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34、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學不可以己 這 句話印證了這句話。35、勸學闡明了學習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故不積蛙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36、李白在蜀道難中用“劍閣崢噪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寫蜀道險峻高大,易守難攻的特點,極有氣勢;勸學闡述學習的 堅持精神的語句是“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鴛馬十駕,功在不舍。鍥 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過秦論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賈誼在過秦論中用排比描寫秦始
31、皇武力統治天下的語句是: 振長策而御宇內,存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 天下。3、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到秦始皇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 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鎬,鑄以為金人以二。4、過秦論中用整句描寫秦始皇據險固守的語句是:然后踐華 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5、寫秦始皇自以為江山永固的語句是: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6、賈誼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短短的四個句子就寫出了陳涉舉義旗并得到天下熱烈響應的情況。7、阿房宮賦中有“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的話,請分別默寫出課文
32、六國論過秦論中總結六 國和秦國滅亡的原因的一句話。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或: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故日弊在 賂秦也. )過秦論:仁義不施向攻守之勢異也C8、過秦論中陳涉與九國有多處對比:地位出身:陳涉“甕 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遷徙之徒”與九國“君主”;軍隊數量: 陳涉“數亙”與九國“百萬之眾”;軍隊素質:陳涉“疲弊之卒” 與九國“名將統率”;武器裝備:陳涉“鋤江棘矜”與九國“鉤戟 長錢”;才能:陳涉“不及中人”與九國人才“深謀遠慮” O9、龐大的秦帝國迅速土崩瓦解,引發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思考。西漢 文學家賈誼在過秦論中尖銳地指出其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 施而
33、攻守之勢異也”o10、陸機文賦指出,寫作的奧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 之警策”。賈誼過秦論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語是“仁義不施而攻 守之勢異也” o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語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O文天祥過零丁洋的警策語是“人生自古誰 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諸葛亮出師表的警策語是“親賢臣, 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師說中理解性默寫的名句訓練1、師說中陳述教師職責的句子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師說中陳述擇師標準的句子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師說中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原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 似也
3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4、師說中闡述師生間辯證關系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5、師說中韓愈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理 由是“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o6、我們無論學習還是做學問都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 去探求,或是向別人請教,否則就會變成師說中作者批判的對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吾未見其明也。”7、荀子勸學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 韓愈在師說篇中指出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 觀點是相同的。8、勸學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與師說中“匝 不必賢于弟子,
35、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觀點是相同的。9、韓愈認為擇師的標準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10、韓愈眼中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 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11、師說中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原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 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2、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 在師說中,對當時恥于學習的 現象發出兩句慨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其中,“久”字寫出了當時恥師現象己成陋習,“難”字寫出了從師學習的 重要性。13、師說一文通過“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批判了 “令 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的錯誤
36、態度。14、韓愈在師說中寫道,時人在從師學習的問題上,對其子和對 自身有不同的態度,對其子“擇師而教之”;對自身“則恥師焉15、師說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職為借口拒絕從師學習的語句 是:位卑一則足羞,官盛則近諛。16、韓愈在師說中慨嘆,因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待 從師學習的態度不同,產生了一種出人意料的結果:“巫醫樂師百工 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歟! ”念奴嬌赤壁懷古L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描 繪了周瑜的英氣勃發。2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赤壁古戰 場的險要形勢的一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3 .本文中既點題,又為
37、周瑜出場營造聲勢的句子是:大江東去,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4 .具體描寫“江山如畫”之意的句子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5 .表達詩人曠達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6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既表明了大浪淘沙,又表明歷 史終將記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C ”7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寫出了大江氣勢磅礴、宏偉壯闊的景象。8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出周瑜有儒將風度,且指揮 若定的句子是:“羽扇綸巾,談笑間,橘櫓灰飛煙滅。”9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詞人神游故國后,用“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發。”來書寫自己多愁善感而
38、年華逝去的感嘆。10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借美女襯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11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灑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 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12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赤壁古戰場的 險要形勢的句子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13 .被貶于黃州的蘇軾與客人泛舟長江,面對長江的浩蕩無窮而感 慨萬千:“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在游赤 壁時,目擊滾滾長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在 “故國神游中“得至IJ解脫,抒發了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 心底悲歌。(赤壁懷古)
39、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 啜建康賞心亭1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登高望遠,首先想到孫權這 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不禁感嘆的兩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2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感嘆東吳那個強盛的局面,孫權 那個英雄、風流余韻,都經歷了無數的風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3 .辛棄疾贊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功的兩句是:金戈鐵馬,氣吞萬 里如虎。4 .寫劉裕的兒子劉義隆輕率舉兵北伐,結果吃了敗仗,張皇南逃, 狼狽不堪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5 .詞人借歷史影射現實,說朝廷的失敗,金人的南侵,國家的恥 辱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的句子是:
40、可堪回首,佛 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6 .他借用廉頗的典故,表明自己顯然年老卻還是壯志猶存,希望 能夠為國立功的句子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7 .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借用孫權的典故表達英 雄難尋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8 .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劉寄奴馳騁戰場, 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9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古諷今,用“元嘉草草,封 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來告誡南宋統治階級不要草率北伐,重蹈10 .詞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以廉頗自喻,抒 發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的句子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1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描寫廟宇下神鴉社鼓的熱鬧景象,意在指出人們早己忘卻亡國的恥 辱。12雨本尋常,但卻常常能淋濕詩家的心。讀韓愈的早春中的 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們能體會到一種清 新與寧靜的自然;讀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詩句“舞榭歌 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我們會從中感覺到一種人生的無常。13 .古代寫有志的人雖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高考改革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啟示心得體會
- 三年級足球冬季訓練計劃
- 消防救援跌落墜床應急方案流程
- 施工員安全監督職責
- 分管教育教學副校長學科建設推進計劃
- 醫療設備維護工作進度安排及保證措施
- 新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安排及計劃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防護措施
- 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單元復習計劃
- 農牧業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 語文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對比閱讀中考真題版共37篇(有翻譯有答)
- 2025-2030年中國甲殼素殼聚糖行業運行動態與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 政府保密協議范本格式3篇
- SEO與用戶體驗設計在醫療安全產品中的應用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觀及室內標識規范
- 廣西大學《電機學》期末復習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年度智能工廠MES系統實施合同
- 外賣配送人員勞動合同
- 精神疾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 醫院預約平臺建設方案
-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學年高二數學下學期期末檢測試題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