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三語文人教實驗版孟子兩章同步練習(答題時間:50分鐘)(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 閱讀文章,填空。 (1)孟子用_、_、_來概括有利于作戰的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2)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 2. 解
2、釋下列劃線的詞。 天下順之( )七里之郭( )環( )而攻之而不勝 夫( )環而攻之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堅利也粟( )非不多也 委( )而去( )之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寡助之至( ),親戚( )畔之 3.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_通_ 4.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應是( ) A. 水流通行的途徑B. 王道;仁政 C.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D. 用語言表示 5. 下列句子中的“之”與“天下順之”中的“之”詞性不同的是( ) A. 太醫以王命聚之。 B. 登軾而望之。 C.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3、D. 愿陛下親之信之。 6. 哪兩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思相同?( ) A. B. C. D. F. 7. 句中黑體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池非不深也 園林池沼寬暢 B. 兵革非不堅利也 可汗大點兵 C. 然而不勝者 不以木為之者D. 攻親戚之所畔 輟耕之壟上 8. 各寫出兩個含有下面句中加黑體的成語。 (1)多助之至:_ (2)失道者寡助:_ 9. 辨析下列詞語的不同用法: 10. 譯句: (1)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4)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1.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析
4、如果君主做到了“得道”,將會有什么好處?(最好用原文) 12.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守城一方的有利條件是什么?(用文中肯定詞語概括) (2)攻城一方“環而攻之”所憑借的條件是什么? (3)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什么? (4)守城一方失利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13. 第四段的排比句是_ _14. “得道者”的意思是_;文中與它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_。15. 用自己的話分析為什么“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6. 孟子認為怎樣才能得道?得道的結果怎樣? 17. 回憶你學過的文言課文,從中舉出一則可以證明本文論點的史實。 18. 孟子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19. 孟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最主要條
5、件是“人和”;曹劌論戰一文中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最重要的條件是 ,你認為二者有沒有矛盾?簡述理由。 (二)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曾益其所不能。( )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 ) 人恒過,然后能改。( )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
6、也。( ) 舜發于畎畝之中 ( )( ) 管夷吾舉于士( ) 空乏其身 ( ) 行拂亂其所為( )( )( ) 征于色 ( ) 出則無敵國外患( )2. 在文中橫線處填寫原句。3. 翻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 本文第一段列舉了一系列歷史人物,這些人物有何共同點?用來證明什么道理? 5. 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 6. 第二段的第一句在文章中結構上的作用是: 7.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中的“是人”指什么樣的人,結合選文用自己的話概括。 8. 作者由個人說到國家,提出 的論斷,這是針對 說的。意思是: 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從全文看,作者強調或議論的重
7、心,應是其中的“ ”一點。聯系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 (三)課外文言文段閱讀: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于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幼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 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選自張懷瓘書斷·王羲之) 注釋:曠:王曠,王羲之之父。 筆說:論書法的書。 幼令:
8、幼年時的美好才華。 衛夫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少時,曾經跟她學習書法。 祝版:祭神的木板。 1. 認真通讀全文,用“/”標出下列句子的誦讀節奏。 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兒 幼 令 也。 2.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恐不能秘之 ( ) (2)待爾成人,吾授也 ( ) (3)不盈期月 ( ) 3. 下面的文字出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七歲善書”中的“善”應選擇的義項是 (只填序號)。善shàn好,好的,善良的。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不遺匹夫。”友好,親善。戰國策·秦策二:“齊、楚之交。”善于,擅長。史記·孫臏傳:“戰者因其
9、勢而利導之。”愛惜。荀子·強國:“日者王,時者霸。”應答之詞。表示同意。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曰:。乃南征。”副詞。好好地。左傳·昭公十三年:“子視之。” 4. “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中“語”的意思與下列句中“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B.其夫囈語。 C.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5. 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此子必蔽吾名! 6.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 原因:_ 認識:_【試題答案】(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 (1
10、)天時、地利、人和 (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歸順;外城;圍;發語詞;護城河;泛指武器裝備;泛指糧食;放棄,離開;限制; 震懾;施行仁政,少;極點,內親外戚 3. 畔 叛 4. B5. C 6. AB7. C 8. 如獲至寶、至高無上、至理名言等;曲高和寡、孤陋寡聞、寡廉鮮恥、孤家寡人等 9. 之:助詞,“的”;它,代城池;助詞,“的”;代詞,他;助詞,不譯,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以:介詞,靠; 介詞,用 城:內城;城墻 10. (1)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是占有天時的條件。 (2)使人民定居下來,不是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溪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
11、的強大。 (3)憑著天下人歸順他的(有利條件),去攻打連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4)所以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11. 域民;固國;威天下;天下順之;戰必勝矣。 12. (1)城高,池深,兵革堅利,米粟多。 (2)必有得天時者矣(或得天時) (3)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4)委而去之。 13. 域民不以兵革之利 14. 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15. 靠邊界來限制人民的遷留,是客觀上對人民的強制,留住人留不住民心,只有靠施仁政才能得百姓的擁戴,人民安居樂業,國家自然也就安定。 16. 施仁道即施行仁政 結果是: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7.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
12、矣”,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滅亡。或者:長勺之戰能以弱勝強的先決條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18. 以戰爭為喻來論述治國之道,告訴君主施行仁政的重要意義。 19. 取信于民。沒有矛盾。“取信于民”的目的也是收攏民心,達到“人和”之目的。(二)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1. 通“增”,增加通“橫”,梗塞 奮起,指有所作為 犯過失擔子 起,指被任用 從,在獄官 資財缺乏不順 顛倒錯亂 所行 征驗敵對國家 2. 勞其筋骨 入則無法家拂士 3. 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4. 這些人都歷經苦難,方成大業。只有經受磨練,才能增長才干,成就大業。 5. 排比;氣勢恢弘,列舉名賢,意在引出下文所要議論的問題。 6. 承上啟下7. 像文中所舉的六個人一樣,經過種種磨難而有所作為的人。 8.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國君 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部的憂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9. 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害補償協議書
- 水果店招聘合同協議書
- 簽訂兼職協議書
- 家庭人口多建房協議書
- 紅木轉讓協議書
- 花卉擺租協議書
- 和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
- 塑料破碎廠合伙協議書
- 擁有土地使用權協議書
- 美國救援協議書
- 數據備份與恢復技巧試題及答案
- 高級審計師考試關注熱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建筑《主體結構及裝飾裝修》考試習題庫(濃縮500題)
- 慈善專項捐贈協議書
- 2025年高考數學二輪熱點題型歸納與演練(上海專用)專題06數列(九大題型)(原卷版+解析)
- 2025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高校畢業生32人四(本科及以上學歷)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章 整式的乘法(單元測試)(原卷)2024-2025學年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高中數學知識競賽》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城市燃氣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4部分:堤防與河道整治工程
- 2025年4月版安全法律法規標準文件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