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學設計_第1頁
孔子教學設計_第2頁
孔子教學設計_第3頁
孔子教學設計_第4頁
孔子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子教學設計吳忠市盛元小學 海玉峰一、教材容分析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它根據論語等相關資料簡要地對他作了一些介紹。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作者按照“總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況,是文章的總起部分,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第二部分(38自然段):具體講了孔子的幾個故事,作者選擇了他生平有代表性的幾件事一一分述。課后安排了三道練習題和一道選做題。第一題是默讀課文,并通過閱讀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即“想想,課文講了孔子的哪幾個故事”,這是落實“讀懂課文內容”這一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習題還要求“試著給每個故事加小標題”,是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第二題是對文中含義深

2、刻句子的理解,這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第三題要求“讀讀寫寫”本文中的一些詞語,是一般性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帶號的題是拓展訓練,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有關孔子的故事書,供參考選做。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2、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3、幫助學生認識“仲、儒、蔡、祭祀”等字;會寫“仲、育、儒、仁、核、怨、糧、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詞語。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

3、張以及他在中華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理解文中(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3)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含義深刻的語句。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書籍和向家長了解等不同途徑了解孔子。五、教學課時 二課時六、教學設計思路1、充分朗讀課文,深入理解、感悟課文。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初讀時,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細讀時,按幾個故事依次指名學生輪讀,競讀。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

4、句子、段讀懂課文內容。3、對反映出孔子思想的一些富有內涵的語言進交流與評析,幫助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4、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扶放結合,組織學生通過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和進取精神七、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學習本課生字、詞。2、理清文章寫作思路。了解課文內容及結構。3、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一、談話導入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名人?(適當引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位偉大的名人,孔子。為什么是偉大的呢?學習了課文大家自然會知道。2、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學生可從孔子的生平、

5、著作、言論、小故事等方面去談)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秋時代,走近孔子。(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設計意圖:從名人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1、出示朗讀提示,提醒讀準生字音,看清字形。對于難讀,難認或難理解的詞語重點理解。(學生自由輕聲朗讀全文,用筆畫出自己認為難讀,難認或難理解的詞語、句子。)2、交流學習成果(學生發表自己的收獲)預設及準備資料:(1)學生交流易讀錯的字音,和易錯的筆畫讀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筆畫:如怨(夕)祭(夕)祀(巳)(2)需了解的詞意儒家: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學說內容重視倫理道德教育

6、,它的經典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最高教條,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也為后代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仁:古代儒家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相互親愛。祭祀:舊俗備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隱晦:不明顯,不容易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3、指名學生依次朗讀各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點朗讀情況,注意正音。(學習讀課文,互相評價。)設計意圖:自主學習生字和詞語,掃清閱讀障礙,為理解課文作鋪墊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1、“同學們,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文路,寫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對于這節課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文章先怎么寫了孔子的什么,又怎么寫了孔子

7、的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文章具體的寫了孔子的幾件事情?(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預設及準備資料:一、(1、2)孔子的生平。二(3-8)講述孔子的幾個故事。(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喝盜泉水(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4)晚年讀周易設計意圖:理清課文寫作思路,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2、默讀1、2自然段,讀完之后,說說你都知道了關于孔子的哪些信息?(指導學生一邊默讀思考,一邊畫下關鍵的詞句)默讀1、2自然段主要把握:(1)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2)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早期儒家學說,教導人們怎么為人處世。因此,人們

8、稱他為圣人。五、總結概括幾千年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傳承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孔子以及他為人處事的哲理之中!六、作業1、完成小學生寫字2、把孔子的故事講給家人和同學聽聽。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進一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3-8自然段。2、初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讀懂課文內容。3、使學生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一、復習導入,回顧全文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孔子的哪些信息?(孔子概況)課文中還具體講了關于孔子的哪幾個故事?(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不

9、喝盜泉水(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4)晚年讀周易(課件展示)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引入,讓學生對上節課的知識進行鞏固,并為本節課的學習作鋪墊。2、這篇文章是寫人的,同學觀察大屏幕,想想這篇文章在寫人上給你什么啟發?先概括人物的基本情況,再通過具體的事例體現人物的品質。設計意圖:借題發揮,進行寫人習作的寫法指導。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1、引導,學習第一個故事(1)“同學們,哪個自然段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自然段)(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蘊涵這什么人生道理。點撥:段落中,那個詞高度概括了這個道理(推己及人)。聯系你的生活,你還能用哪些詞

10、語進行理解呢?(將心比心、寬以待人)(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自主、探究,學習第二、三、四個故事。溫馨提示:(1)認真仔細的默讀4-7自然段。(2)用“ ”畫出描寫孔子的語言的句子,再讀一讀。(3)小組討論:孔子為什么這么說?聯系上下文進行思考交流。(4)由此,你對孔子有怎樣的認識?在適當的地方做好旁批。(課件展示)學習“提示內容”,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交流預計及引導思路:(1)“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課件展示)(通過這句話,學生可以學習第二人故事,啟發學生理解“安守節操”。)核心問題:為什么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

11、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這是怎樣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呢?(厭惡“盜”字,認為偷盜不是君子所為。人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取,“盜”是可恥的,因此對“盜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盜泉里的水。)誰能讀出孔子在困難時安守節操的高尚品質(安守節操、君子自律)(2)“我剛剛夢見了我的父親。我想用這干凈的米飯來祭祀他。”(課件展示)核心問題:為什么說這句話?(認為顏回偷吃了米飯,假裝試探弟子顏回。但顏回并沒有偷吃米飯。)讓學生理解孔子的心理活動準備理解下一句話。(3)“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

12、容易啊!”(課件展示)(通過理解,讓學生體會孔子“善于自省”的處世準則。)核心問題: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圣人?(知錯就改、善于自省、肯于反思、)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再指名讀,帶著理解朗讀。(4)“如果我能多活幾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課件展示)核心問題:孔子是怎樣讀周易的?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引導思路:抓住故事中的重點詞, “晚年”、“喜歡”、“翻來覆去”、“韋編三絕”等來理解。(篤信好學,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學而不厭)再進行朗讀和體會。“孔子的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

13、且,他還告訴了我們很多的學習方法”(課件展示“學習鏈接”)(學生一起朗讀,進行了解。)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學習感悟,體會難懂句子的含義。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善于質疑的學習精神。在體會了課文深刻含義之后進行的朗讀,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三、整體回顧,拓展升華1、后世為什么這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2、同學看看老師的板書,你又發現了什么?(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為人處世的準則。)3、其實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卻都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仁)4、同學們,孔子的故事還很多,蘊含的為人處世的準則也還很多。(課件展示)“不恥下問”(學習、體會、展示、交流)你們還搜集了哪些關

14、于孔子的故事呢?設計意圖:通過設疑與習作指導,體現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整體回顧全文。然后進行課文拓展,擴大學生的認識。四、總結全文簡單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讓我們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讓我們的心靈被喚醒,我們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課后請同學們五、布置作業1、學而時習之復習本課的生字、摘抄成語。2、學而不厭再找一篇論語的故事讀一讀,想想這個故事給自己帶來什么收獲,準備下節課講給同學聽聽。設計意圖:對本課的學習進行鞏固與拓展附、板書設計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盜泉”里的水 安守節操孔子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 感嘆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 識人不易晚年讀周易 學而不厭不恥下

15、問課后反思:孔子這一課,是典型的寫人的文章,通過典型的事例,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但是這一人物又很特殊,一是,他是名人;二是,他是古人,離學生實際都很遠。而文章的事例,又都是以孔子的言行體現的,這給學生的理解提出了挑戰。根據單元訓練重點,本文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一些思想主張,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以如何讓學生貼近這位古代名人的生活呢?這就成為這節課的關鍵:1、多方位的課前預習。課前我讓學生從不同途徑,如網上、書籍、向家長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等到上課伊始,我便提出: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學生在

16、交流中拉近了與孔子的距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閱讀扶放結合,指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方法。本文共安排了四個故事,我主動與學生交流第一個故事,在交流中滲透方法(即在人物的言行中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又安排學生自言、合作、探究地學習后面的三個故事,在交流中適當引導、點撥。學生在明確了學習目標的同時,又得到了方法,學習起來既有了興趣也有了信心,課堂表現很有活力。3、充分朗讀課文,深入理解感悟課文。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我安排不同的朗讀方式,初讀時自由輕聲朗讀,同桌互讀,細讀時采用默讀、齊讀、依次指名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情態,把人物的言行舉止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4、抓住重點詞句段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通過朗讀一些關于孔子的言語行為,神態心里的描寫,讓學生了解了一些孔子的處世準則,形象風貌,如:推己及人,厭惡偷盜,善于自省,勤奮讀書等方面的品德。5、重視習作的指導。在第二課時的開始與結尾我都讓學生觀察課件的展示內容,讓學主動去發現規律,體會文章給我們習作的啟示(通過典型事例體現人物的品質)。但,在教學中我有很多遺憾。1、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朗讀的分量很重,但由于時間緊,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